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5/08/03晨語簡記

向下 
3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99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5/08/03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5/08/03晨語簡記   2015/08/03晨語簡記 Empty周一 8月 03, 2015 8:40 pm

20150803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悲智宏遠無物不受其化,
度化一切天人稱運慈心,
施教五乘而不失其機宜,
言中有法則行儀天人師。


  就說,「悲智弘遠無物不受其化」,諸佛來人間化度眾生,時間很長久,不只是釋迦牟尼佛,所有諸佛,修行過程都要很長久的時間。<化城喻品>就跟我們說起了,多長的時間呢?很長啊!多久?塵點劫。無始以前的無始,就是這樣長遠,諸佛修行的過程就是長久。尤其是悲智,悲心、智慧就是這麼開闊,時間有多長,他的悲智就已經有多長、多高、多麼徹底;空間有多廣,悲智就普遍,不論時間、空間,總是悲智宏遠,遍及人間一切。所以「無物不受其化」。所有的,不論是天、人,甚至四生五道,無不都是受佛所感化。所以道理,只要是有理,無不都是叫做覺道,稱覺稱道,就是有道理,我們瞭解,這都稱覺稱道。道理,有的人迷迷糊糊,不知道這道理是什麼,還是在無明中,違背道理而行;也有人就道而行,守法則,守軌道,按照道理在人間,自修還要再教人,守住道理,行正道,這就是理,有理,體悟,能體會瞭解,這無不都是覺道,而這覺道是歷年來,不只是歷年,是歷久以來,無不都是這樣道道相傳。

  有道傳,道理才會存在,不論是任何多久的時間,佛法就是歷久常新,這就是我們要傳道的目標,所以傳道,道的內容就是慈悲、智慧,這就是有道;撥開了慈悲、智慧,這樣就無道了,所以,慈悲智慧是歷久以來常住,我們人人本具佛性,人人「人之初,性本善」,任何一個人都有這樣的道理而來。只是我們真的在生活中薰習的習氣不好,那就是煩惱、無明,使我們背道而行,欠缺了道的傳承,這道若能多一點人去傳,人人守志奉道,自然這世界就是這麼順暢,無不都是人間覺悟的道理,人人無不都受化,全都受化了。可悲的就是欠缺了這分傳道的精神,但是佛法永在,說「無物不受其化」,只要道理永遠在人間,不論何時,道理遇到有緣人,自然就能受感化。「廣化一切天人稱運慈心」。若能這樣,在人間,法是常住不變,有緣的人,因緣會合,自然就一切天與人,不論富有或者是貧窮,不分貴賤,因緣會合了,自然就能度化,這種「廣化一切天人稱運慈心」,這種法無障礙,讓我們稱心如意,接受這個法,那就是慈。

  慈,常常說過了,是人生的福,人人若有道理,知道道理,按照道理,不是少數人,是人人,人人能接受到慈,慈心運用在人間,這樣叫做造福人群,人與人之間互愛、互動,這就是最幸福的人間,彼此造福,這叫做運慈心,稱運慈心。這必定要「施教五乘而不失其機宜」。施,就是布施,去教化,要展開教化。要教化什麼呢?是運慈心,人人就是這樣,將慈心運轉在人間,在五乘中。什麼叫做五乘呢?佛陀所施教,對象沒有超出這五乘,其中就是天、人。佛陀對人間說法,人間能接受佛法,瞭解道理,自然增長大愛,守五戒,愛心開闊,這是對人的教育。在人間教育除了守五戒,自然他還要再行十善,對佛陀教法信受奉行,守五戒,再行十善,這樣叫做天乘。守五戒,這就是人乘;行十善法,再守五戒,這就是天乘。再來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乘,這樣稱為五乘。聲聞、緣覺、菩薩,常常說了,其實聲聞也是人,天也是從人修,唯有在人間能夠聞佛法,而且能夠法入心,甚至身體力行,運慈心,悲智雙運,在幸福的人間來施教,教育他守護好這念善心,能造福人間,這叫運慈;人間有苦難,及時去拔苦,這叫啟悲,運慈啟悲,悲智雙運,啟悲運智,用智慧,要如何去救度眾生?從眾生的苦難「苦既拔矣,復為說法」,又是再運慈施教,這就是我們教育的過程。

  佛陀來人間不失去其機宜,眾生是何種的根機,佛陀就應機說教,眾生有何種的苦難,佛陀依眾生的苦難,運智慧去拔除他的苦,這就是佛法在人間。所以「言中有法則」,佛陀開口動舌,所說的教法都有法則在,有法、有規則,佛陀在人間,他既然教導人人能守規戒,他自己本身也是以身作則,他是人間的典範,所以他的行儀,在天人視為師,天人師。釋迦牟尼佛,十號之一也是天人師,是他的行儀能教化天與人,不只是說而已,他的舉止動作,所有的身行,無不都是天與人的模範,所以講話,言中有法則,行呢?行中有威儀,那就是天人師了。這是佛陀化度人間,不只是釋迦佛,佛佛道同。

  但是,佛在人間,常常也遭受到很多困難。佛陀的僧團中有提婆達多,大家都知道了。有一時候,佛陀在王舍城中,那時候,提婆達多看到佛陀受到這麼多人,越來越多人敬重,他本身就有這希望,因他是與佛同族,也是佛的堂兄弟,與佛平輩,也是王子之一。出家了,佛陀是太子,成佛了,他是王子,也出家了,他依他的才能,聽佛的教法,他全都瞭解。雖然對佛法瞭解,卻生起了傲慢心,佛陀能夠受這麼多人尊重,而我對佛法,也已經瞭解了,我也應該能自己來領導眾生,我也要稱佛,讓大家認為我是覺者,我現在也能讓人尊重。但是,人人所公認的是這位大覺者,釋迦牟尼佛,所以提婆達多就去唆使阿闍世王,這過程過去曾說過了,阿闍世王就一直偏護提婆達多,提婆達多說什麼話,他就怎麼聽。所以他就向阿闍世王說:「王舍城這麼多人都一直在供養佛陀,你下一道旨令,希望所有人民停止供養佛,看佛他有什麼樣的神通廣大,能領導僧團如何生活下去。」

  阿闍世王聽提婆達多的話,下了一道旨令,聖旨就傳下去,僧團出來托缽時,家家戶戶禁止布施飯食。大家對這點非常憤怒,但是不能違背國王的傳令,所以大家很不捨,但是不能違背,違背就是犯法了。所以,那時候,全國的人都很憤怒,也很擔心佛的僧團要如何生活呢?人人心的慎怒、悲慟,天地搖動了。帝釋天感覺到,為什麼?為什麼大地震動呢?是什麼樣的因緣呢?他趕緊來觀察,原來大地眾生為了佛陀受阿闍世王禁令,僧團無法托缽,生活受了很大的限制困擾。所以,帝釋天他就率領他的天眾,用著很豐盛物,用銀盤、金盤一切寶物盛著飯食,很美味的飯食,從天而降,那莊嚴的氣氛,來到佛前供佛,同時向佛求,求佛陀:「是不是能讓我們諸天終身供養?」佛陀默然,沒有答應,天帝釋見佛陀沒答應,「否則給我五十年的時間供養?」佛陀還是默然,「要不然,五年好不好?讓我五年的供養?還陀還是沒答應。「否則五個月?」也是沒答應。帝釋就說:「不然致少給找五天供養,這五天的時間,接受帝釋與諸天人來造福,來供佛?佛陀歡喜接受了。

  就在這五天裡,每天天人供佛,那種每一天中午時,全城都有這樣的瑞相。第五天那一天,阿闍世王在樓閣看到了,「怎會這樣莊嚴啊!這種瑞相從天而降,降落在祇園精舍,這到底是何因緣呢?」旁邊的大臣就說:「已經五天了,必然是天來供佛。」那時候,阿闍世王自己內心很懊惱,提婆達多在他身邊,他就責怪提婆達多說:「你怎會這麼毒,要我下這樣的令,佛的僧團不得受我人民供養,看看,大地震動,以為是什麼事情?原來是人民悲的悲怒,感天供佛的心,我這樣聽你的話,不對了。」他趕緊率領大家,不顧提婆達多的語言,就往佛的道場去了,到精舍,向佛懺悔下這道旨令是錯誤的。身邊的大臣就趕緊向阿闍世王說:「請大王廢止這道旨令,能讓全國的人恢復供佛?」「那當然!全國的人民能造福供佛,這是全國的福啊!」就這樣,佛陀也歡喜為國王、大臣說法,大家皆大歡喜,這道旨令也已經取消了,就這樣恢復了僧團的生活,恢復了全國能供佛。

  這是佛陀在世,他在修行過程,也常常會常遇到人我是非,聽起來有道理,其實是沒道理。阿闍世王旁邊若有這樣非法的人在身邊,所說的,他若接受,全國的人民也是無可奈何,但是佛陀的智慧,悲智,看,天人要終身供養佛僧,佛陀沒答應,五個月佛陀也沒答應,「五天?」「可以。」這是不是佛陀希望造福人群,讓大地眾生人人有機會接觸僧團、接觸佛,供佛及僧,這是佛的悲智弘願。自古以來,累世度眾生,就都同樣是這樣,這是佛陀運用智慧在人間,眾生剛強難調伏。看,提婆達多也是在僧團之中,卻是背叛佛,就是癡迷,他驕傲,想要自己獨立去領導眾生。無德,如何能領導眾生呢?只是有知識,沒有智慧,沒有德行,要如何領導眾生?所以將「是」反「非」,這就是我們人間,像這樣的人也不少。所以時時我們要自我警愓。佛陀的悲智,宏願無物不受其化,他也是天人師的行儀,言中有法則,而且行儀度化人天,這是佛的福德。前面的經文這樣說,

經文:「其所散華,如須彌山,并以供養佛菩提樹,其菩提樹高十由旬。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

  這我們昨天說過了,很多天人梵宮殿都來供佛,供佛同時散花,那個場面是多麼莊嚴啊!不只是供佛,也供樹,覺樹,因為佛在這個地方修行,在這個地方靜坐,在這個地方覺悟,就是因為有這棵樹。所以大家敬樹如敬佛一般,同時的供養。所以他散花,菩提樹雖然很大很高,從天降落的花,也是供在佛、菩提樹上,鋪在大地,這個場面是很莊嚴。下面接下來的經文這樣說,

經文:「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所獻宮殿,願垂納處。時諸梵天王即於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經文簡釋:
「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願佛見憐,利益我等。


  這段文很簡單。散花之後,諸天還是希望再供養、再供養,所供養的,就是獻宮殿等等來供佛。天與人那分虔誠的心,因為佛陀所說的教法,讓他們的心開意解。身外的物質是有形無常,唯有真理入心,心靈的財富,這才是真正富有。所以在這個地方,天人還是要求法的心,比求名利、有形的物質還更強烈。所以求法、求道理,比求物質的心還更強烈。所以他們就說:「惟見哀愍」,物資再多也是不夠,最重要的,我們所需要的,就是道理來覺悟,所以叫做「惟見哀愍,饒益我等」。唯有道理,讓我們能透徹瞭解,所以我們要再供養,將宮殿的一切一切,都來供佛,請佛要哀愍。哀愍,就是無常的人生,他們所要得的是永恆的覺悟,不是停滯在無常的天,天福享盡,他也要再墮落人間;在人間一不小心,煩惱無明一起,同樣要墮落三惡道。所以覺得享受的一切都是無常,希望要求的是永恆的道理。所以請佛哀愍,希望饒益大家得到永恆。所以「時諸梵天王」。這樣說完之後,又再重複,在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前面這樣說還不夠,還是重複用偈頌的文來請佛接受供養,「願佛見憐,利益我等」。

經文簡釋:
*「所獻宮殿,願垂納處」;如我所獻寶飾宮殿,願佛垂慈,為之納受。
*「時諸梵天王即於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專秉一心,異口同音。


  「所獻宮殿,願垂納處」。希望我們所要獻出來的,請佛陀慈悲納受,這就是表示至高無上的虔誠。願,就是很虔誠的願,希望佛陀慈悲接受,這就是用虔誠。其實佛就是知道他們的虔誠就對了,佛陀生活本來就很簡單,三衣一缽,一缽千家飯,哪有再接受宮殿等等物質的供養?當然是沒有。不過,諸天的心意,佛陀領納他們的誠意,所以梵天王他用偈文再誦,再次表達他們的誠意。接下來的經文這樣說,「世尊甚希有」,這是重頌的偈文。前面用長行文說完,再重複一次,用偈文再重複說,

經文:「世尊甚希有,難可得值遇,具無量功德,能救護一切,天人之大師,哀愍於世間,十方諸眾生,普皆蒙饒益。」

經文簡釋:
「世尊甚希有,難可得值遇」;佛智佛德,及以相好,世所希有,過久遠劫,時乃出現,難可遭逄。


(塵點劫指大通智勝佛入滅以來時間,非指一佛出現人間的時間。)「世尊甚希有」。我們常說,多久多久才有辦法一尊佛出現人間,塵點劫的時間,過去我們已經一直說過了,用種種世界一切物磨為塵,塵沙,塵沙再磨,加水磨為墨,這樣塵點,世界這樣去點。這些全部,一塵一劫,這樣每一個再化成了這麼多的國土,這麼多的塵沙,每一個塵沙為一劫的時間,一劫是多久多久啊!大家都清楚了。所以世尊要經歷過這麼長久,在人群中生生世世度化眾生。這種長久的世界,世尊當然是甚稀有,是「世間所希有」,所以「難可得值遇」,要遇到佛是這麼不容易。「佛智佛德,及以相好」,就是一定要累世累世修來,才是「世所希有」。佛的智慧、佛的德性、佛的形象,全都是累世修來。我們要長什麼樣子,都由不得自己,要怎樣叫做莊嚴?結好人緣,有投人的緣,這就是大家看了,大家歡喜。要能大家看了,歡喜、尊重,實在是「世所希有」。這都是要有德行,要有福、有德,才有辦法得到這樣人見人歡喜、人尊重,這是「世所希有」。所以「過久遠劫」,長久的時間,「時乃出現」,時間在過都很長久,「難可遭逢」,要遇到不那麼容易。

經文簡釋:
「具無量功德,能救護一切」;明行足也,善能普度一切眾生。

*「具無量功德」讚悲心,道成曰德,兩利曰功,數不可知曰無量,稱法界理,無飢無歉,曰具。


  「具無量功德,能救護一切」。累生累世都是這樣。「明行足也」。佛的十號之一,「明行足」。明行足,那就是福慧雙具,他有福、有智慧,來來回回在五道四生,來來回回在救度眾生,投入人群,所以「善能普度一切」。明行足,福慧雙具,來來回回普度眾生。「具無量功德」,所以一切的功德都具足了。「讚悲心」,這是稱讚悲心,具足一切的功德。度眾生,造福人間,讓世間能和平,社會能祥和,眾生有苦難,去拔除他的苦難,這就是我們人人要稱讚佛德是具足了悲心。慈悲,同體大悲,將眾生視為一子,同體大悲。所以「道成曰德」。他有這樣的德性,就投入人群中來來回回,長久的時間,完全造福人間,拔除苦難,這就是他的德。所以「兩利曰功」。內要有修行,這叫做功;外要身體力行,這叫做德;所以有這種的功德。「數不可知曰無量,稱法界理,無飢無歉」,沒有歉處,就是很具足,就是修行所得來的,完全很圓滿,沒有欠缺,已經很圓滿。

經文簡釋:
「能救護一切」;悲救弘遠,無物不受其化,曰救一切。


  所以「能救護一切」。就是「悲救弘遠」,他的悲心,救度眾生的宏願,實在是很長遠,歷劫以來,長久,「無物不受其化」。在五道四生,沒有眾生被他漏掉。所以我們常常說「無餘修」。無餘修,就是沒有漏掉這種修。愛,就是全都沒有漏,不分國界,不分種族,也不分宗教,愛的力量就是遍布一切,這就是悲心救護一切,也是悲心宏大,很宏遠、很長很久的時間,都是這樣救護一切。

經文簡釋:
「天人之大師」;讚慈心,範圍五乘而不失幾,曲成六道而無所遺,言有法,行有則,曰天人師。


  所以「天人之大師」,就是「讚慈心」。這就是我們剛剛說的是悲,同體大悲;「天人之大師」就是讚慈心。天人已經很有福了,沒有苦,所以有福無苦。但是福,道理若不徹底,還是同樣有限量,壽命再長,有一天自然法則也是凋零,福再大,福盡同樣還是要再墮落。所以佛要再說道理讓他瞭解,真理入心,永恆的覺悟,這才是真正天人所需要。所以天人無苦,不必用悲心,但是天人所欠缺的,就是道理還不很具足,需要讓他們增長智慧,讓他們能體會真理,永恆無缺,這叫做慈心。所以他度化的範圍,我們剛剛說過,不離開五乘,就是對人的教育、天的教育、聲聞的教育、緣覺的教育、菩薩的教育,這叫做「五乘」,不離開五乘。也「曲成六道而無所遺」。

  不論在五道、六道,六道就是多一個阿修羅道,但是我們在《法華經》裡,完全將阿修羅都混在其他的五道。阿修羅就是愛發脾氣,雖然在天界,有天福無天德,所以天人未將他列入是天人,他是普遍在五道中。所以說「曲成六道」,其實是五道。「而無所遺漏」,哪怕是阿修羅,也沒有將他遺漏了。說五乘,即使是阿修羅,同樣佛陀的感化中,所以叫做「曲成六道而無所遺」,沒有漏掉。「言有法,行有則」。言中有法則,行儀是天人師,我們剛才說過了。所以這就是愛的力量。

經文簡釋:
*「哀愍於世間,十方諸眾生」;慈哀憐愍世間眾生。十方世界三乘九道的眾生。
*「普皆蒙饒益」;三惡業苦,因光攝而即息,五性沉流,借慧棹而登岸,故曰普皆蒙饒益。


  所以「哀愍於世間,十方諸眾生」。希望佛陀的愛能憐憫世間,甚至十方的眾生,「慈哀憐愍」,這是大家所期待、所尊重的佛陀,他的愛,他的悲憫,所有的眾生,十方世界,三乘九道的眾生,人人都能承蒙佛陀的愛,能入於道理,接受道理,所以「普皆蒙饒益」。三途的苦難眾生。三途,知道了,地獄、餓鬼、畜生,所以「因光攝而即息」。在這三途裡,受苦難中的眾生,也能承蒙這道光,就是道理,這個光照耀。我們前面的文不是說過了,一道光,哪怕是幽冥界的眾生,也忽然光亮起來,忽然人與人能互相相見。過去都是黑暗的,忽然一道光,能夠互相見,互相相見,這就是真理,真理能普照到人人的心地。所以「因光攝而即息」。因為三途是苦,有了道理入心,自然地,雖然受苦中,心有道理,自然了解因緣果報。

  外境雖然是苦,內心,他能瞭解。也常常聽到「人生就是苦啊!佛法不是這樣說嗎?就是因緣啊!欠多少的惡緣,我們就要趕快還人。我們有餘的時間,就趕緊造一些福,盼望在來世。」我們也常常聽到人這樣說。所以在「五性沉流,借慧棹而登岸」。借慧可以讓我們登上彼岸。慧就是平等,借這個平等的慧,法如筏者,法如竹筏,從此岸的苦渡到彼岸,安定的地方去,就是借智慧讓我們很平安能夠踏上彼岸。故曰「普皆蒙饒益」。我們眾生真的是各人的境界不同,但是我們學佛,道理是平等,不分人類或者是動物,我們都是同樣的愛,何況是國界,何況是種族,何況是宗教等等,我們都要普遍,這叫做慈悲等觀。這是佛陀他宏遠以來,很長久以前的悲智,一直在人間付出,「稱慈啟悲」等等,這樣在攝受眾生,教化眾生。眾生要用最虔誠的心來供佛,不是用物質,是要用誠意來供佛,接受佛的教法,付出於人間,這才是真供養者,所以時時要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
*************************************************************
【補充說明一】《法華經大成》:悲救弘遠。無物不受其化。曰救一切。天人下四句。讚慈心。範圍五乘而不失幾。曲成六道而無所遺。言有法。行有則。曰天人師。

【補充說明二】《撰集百緣經卷第二》(一五)天帝釋供養佛緣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

  爾時提婆達多極大愚癡,憍慢嫉妒,教阿闍世王,立非法制,擊鼓唱令:「不聽民眾齎持供養詣瞿曇所。」時彼城中有信佛者,聞是制限,憂愁涕泣,悲感懊惱,感天宮殿動搖不安。時天帝釋作是念言:「我此宮殿,有何因緣,如是動搖?」尋自觀察,見阿闍世王立非法制,令彼城人憂愁涕泣,感我宮殿動搖如是。尋即來下,高聲唱言:「我今自當供養佛僧。」作是唱已,即往佛所,前禮佛足,長跪請佛:「唯願世尊及比丘僧,盡其形壽,受我供養。」佛不然可。復白佛言:「若不受我終身供養,當受五年。」佛亦不許。復白佛言:「若不受五年,當受五月。」佛亦不許。復白佛言:「若不受五月,當受五日。」佛即然可。

  尋變迦蘭陀竹林如毘闍耶殿,床榻臥具,天須陀食,盛以金器,與天眾,手自斟酌,供養佛僧。
時阿闍世王在高樓上,遙見迦蘭陀竹林猶天宮殿,天須陀食,盛以寶器,見天帝釋與諸天眾,手自斟酌供養佛僧。時阿闍世王睹斯事已,即自悔責,極大瞋恚,罵提婆達多:「汝是癡人!云何教我橫加非法向於世尊?」作是語已,即於佛所,深生信敬。時諸群臣,前白王言:「願王今者改先制限,令諸民眾得見如來,隨意供養。」尋敕司官,擊鼓唱令:「自今以去,聽諸民眾,設諸餚膳,供養佛已。」爾時世尊即便為其種種說法,心開意解,有得須陀洹者、斯陀含者、阿那含者,乃至發於無上菩提心者。時諸比丘見是事已,歎未曾有,而白佛言:「如來世尊宿殖何福,乃使天帝置斯供養?」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諦聽!吾當為汝分別解說。乃往過去無量世時,波羅[木*奈]國,有佛出世,號曰寶殿,將諸比丘,遊行教化到伽翅王國。聞佛來至,將諸群臣,奉迎世尊,長跪請佛:『受我三月四事供養。』佛即然可。受其供已,佛便為王種種說法。發菩提心,佛授王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廣度眾生,不可限量。』」佛告諸比丘:「欲知彼時伽翅王者則我身是,彼時群臣者今諸比丘是,皆由彼時供養佛故,無量世中,不墮地獄畜生餓鬼,天上人中常受快樂,乃至今者自致成佛,故有人天而供養我。」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補充說明三】
《法華經‧化城喻品》如人以力磨,三千大千土,盡此諸地種,皆悉以為墨,過於千國土,乃下一塵點,如是展轉點,盡此諸塵墨。如是諸國土,點與不點等、復盡抹為塵,一塵為一劫。此諸微塵數,其劫復過是,彼佛滅度來,如是無量劫。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99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5/08/03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08/03晨語簡記   2015/08/03晨語簡記 Empty周二 8月 04, 2015 10:28 am

20150803「晨鐘起•薫法香」聞法體會心得

上人慈示
悲智宏遠無物不受其化,
度化一切天人稱運慈心,
施教五乘而不失其機宜,
言中有法則行儀天人師。

上人慈示重點
諸佛悲智宏遠,「無物不受其化」。就道而行,守住道理行正道,能體悟瞭解,無不都是覺道。覺道傳道,道理才會存在,佛法就歷久常新,這就是我們要傳道的目標。
傳道的內容就是慈悲、智慧;撥開了慈悲、智慧,這樣就無道;煩惱、無明,使我們背道而行。
佛法永在,遇到有緣人,自然就能受感化。佛陀運慈啟悲,悲智雙運,啟悲運智,「苦既拔矣,復為說法」,又再運慈施教,這就是我們教育的過程。
佛法在人間「言中有法則,行中有威儀」,是天人師。

經文:
「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所獻宮殿,願垂納處。時諸梵天王即於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經文簡釋:
「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願佛見憐,利益我等。
「所獻宮殿,願垂納處」;如我所獻寶飾宮殿,願佛垂慈,為之納受。
「時諸梵天王即於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專秉一心,異口同音。

經文:
「世尊甚希有,難可得值遇,具無量功德,能救護一切,天人之大師,哀愍於世間,十方諸眾生,普皆蒙饒益。」

經文簡釋:
「世尊甚希有,難可得值遇」;佛智佛德,及以相好,世所希有,過久遠劫,時乃出現,難可遭逄。
「具無量功德,能救護一切」;明行足也,善能普度一切眾生。
「具無量功德」讚悲心,道成曰德,兩利曰功,數不可知曰無量,稱法界理,無飢無歉,曰具。
「能救護一切」;悲救弘遠,無物不受其化,曰救一切。天人所以求法、求道理,比求物質的心還更強烈。所以請佛哀愍,希望饒益大家得到永恆。
「天人之大師」;讚慈心,範圍五乘而不失幾,曲成六道而無所遺,言有法,行有則,曰天人師。
「哀愍於世間,十方諸眾生」;慈哀憐愍世間眾生。十方世界三乘九道的眾生。
「普皆蒙饒益」;三惡業苦,因光攝而即息,五性沉流,借慧棹而登岸,故曰普皆蒙饒益。

上人慈示中故事整理
天帝釋供養佛因緣
佛在人間,也遭受到很多困難。提婆達多唆使阿闍世王,下旨令,僧團托缽時,家家戶戶禁止布施飯食。那時候,人人心的慎怒、悲慟,天地搖動了。
帝釋天率領天眾,用銀盤、金盤一切寶物盛著飯食,從天而降,來到佛前供佛,同時求佛陀:「是不是能讓我們諸天終身供養?」佛陀默然,沒有答應。帝釋天再求,五十年?五年?五個月?至少給五天來供養,佛陀歡喜接受了。
第五天阿闍世王在樓閣看到了,「怎會這樣莊嚴啊!這種瑞相從天而降,降落在祇園精舍,這到底是何因緣呢?」旁邊的大臣就說:「已經五天了,必然是天來供佛。」阿闍世王自己內心很懊惱,就往佛的道場去了,到精舍,向佛懺悔下這道旨令是錯誤的。旨令取消,就這樣恢復了僧團的生活,恢復了全國能供佛。
佛陀答應天人五天供養佛僧,佛陀希望造福人群,讓大地眾生人人有機會接觸僧團、接觸佛,供佛及僧,這是佛的悲智弘願。
《撰集百緣經卷第二》(一五)天帝釋供養佛緣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

個人體悟
佛陀悲智宏遠,修行,時間長遠-塵點劫,空間-遍法界,對象—無物不度受其化。
目標-傳道,人人成佛。內容-慈悲、智慧。過程-悲智雙運,運慈啟悲,啟悲運智,又再運慈施教…,這是個學習圈,一直循環不斷、不停歇。
如何令佛法永在,就是要不斷覺道、傳道,除了自覺自悟,「言中有法則,行中有威儀」,成為人品典範以外,首要有有緣人,結好人緣、廣結善緣,而要做到就得時時法入心、法入行,把習氣去除,讓心能一點一滴調整,不隨境波動,自然能清淨,這過程很長遠,但要信願行。
貴為天帝,仍以虔誠的心意求佛見憐,祈願利益他們,反思自己求法之心是否若渴?是否「虔誠」?「三惡業苦,因光攝而即息」,這道光已照過來了,我們開門了嗎?悲智起了嗎?

個人行入
聽聞 上人慈示後,再整理,正如求學過程中,要複習、寫作業一樣,這樣會更清楚 上人的深意、真實義。知道要做到才是真知道,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往往是拿藉口為擋箭牌,沒空、忙…,讓自己沒真正地「入法」。
感恩身邊的大善知識,感恩這大好因緣,我發願聞法札記每月至少二十篇,以此與大家共勉之。

靜思弟子陳映月(慮津) 恭敬頂禮
(2015年8月之2)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99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5/08/03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08/03晨語簡記   2015/08/03晨語簡記 Empty周二 8月 04, 2015 10:29 am

3/8 晨鐘起、薰法香摘要:
悲智弘遠無物不受其化
廣化一切天人稱運慈心
施教五乘而不失其機宜
言中有法則行儀天人師

(諸佛,包括釋迦牟尼佛來人間度化眾生時間長久,這要從「化城喻品」的無始的無始塵點劫說起,這也表示諸佛在久遠的過去就已經在修行,尤其其悲心和智慧是如此的開闊寬廣,並遍及人間一切,無論天人,甚至三道眾生無不都受諸佛所度化。

雖然有理者皆為覺道,道理歷時久遠,不受時間空間影響而常住不變,惟世人受世俗染污習氣遮蓋,因無明背道而馳。但只要有因緣會合,遇善知識將能受度化。法無障礙,稱運其慈心,若能接受佛法且彼此造福人群,即能施展佛的教化來開啟眾生的慈心。佛施教不超過五乘,即天、人、聲聞、緣覺、及菩薩,也唯有人間才能得以聞法,並慈心與悲智雙運,救苦眾生,眾生苦既拔已,復為說法,佛順應眾生根機而說教,言行中有法,也有威儀。

如佛陀於王舍城期間,受僧眾人所愛戴敬重,堂弟提婆達多見狀心生傲慢,唆使阿闍世王頒布禁令,禁止民眾供養佛陀及僧團,全國人民雖憤怒卻不敢違法。此時大地震動,驚動了帝釋,探查原由後,率領與諸天人帶著豐盛的美食自天下凡要求供佛,期待能供佛五十年,佛默然不允,後要求五年或五月,佛依舊默然未允,帝釋最後要求五日,佛才歡喜接受。

在供佛至第五天時,阿闍世王在樓閣看見如此瑞相現前,才知是天人供佛,而心生懺悔責怪提婆達多,並拆除不得供僧的禁令,讓全國人民恢復供佛供僧。這是佛陀在世間修行過程所遇到的是非,即使天人不忍要長期供養,佛陀還是慈施悲智,圓融度化,此舉突顯出傲慢的提婆達多的無德行無智慧。人間也有不少這類常生嫉妒傲慢的人,所以要時時自我警惕。)

● 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所獻宮殿,願垂納處。爾時,諸梵天王,即於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大梵天眾用天花供養佛後,每一位都把他們帶來的宮殿,奉獻給大通智勝佛,並且這樣說,我們唯獨請佛慈悲哀愍、饒益我們,現在所獻給您的宮殿,是我們所最寶貴的宮殿,願請佛接受供養,住到宮殿裏。這時,一切五百萬億諸大梵天王在佛面前,一心異口同音,用偈頌來讚歎大通智勝佛。)

● 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
○ (但)願(大通智勝)佛(能夠我)見憐<愍>,利益我等(諸梵天王眾)。

● 所獻宮殿,願垂納處:
○ (正)如我所獻(出的)寶飾宮殿,(但)願(大通智勝)佛(能)垂<首>慈<悲>,為之<接>納<領>受。

● 爾時,諸梵天王,即於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 (諸梵天王眾都)專乘一心,異口同音(以偈頌稱讚)。

● 世尊甚希有,難可得值遇,具無量功德,能救護一切,天人之大師,哀愍於世間,十方諸眾生,普皆蒙饒益。
(世尊!是世上最稀有,最難能遇見的聖尊,具足無量功德而成佛,佛能救護一切眾生,是人天的導師,慈悲哀愍世間一切眾生,普遍利益一切眾生。)

● 世尊甚希有,難可得值遇:
○ 佛(的)智(慧與)佛(的)德(行),及以(佛的)相好,(為)世(間)所希有,(即時經)過久遠劫(數),(此)時乃出現,(確實)難(能)可(以)遭逢。

● 具無量功德,能救護一切:
○ (為)明行足(佛的十號之一,表示佛陀具足光明的智慧和善行的福德)也,善(於)能普渡一切眾生。

● 具無量功德:
○ 讚(歎佛的)悲心,道成曰“德”,兩利曰“功”,數不可知曰“無量”,稱法界理,無飢(少)無(虧)歉曰“具”。

● 能救護一切:
○ <慈>悲救<護>弘<揚久>遠,無(沒有任何萬)物不(會)受(到)其(度)化,曰“救(護)一切”。

● 天人之大師:
○ 讚(歎佛的)慈心,範圍(涵蓋天、人、聲聞、緣覺、菩薩)五乘而不(缺)失幾(率),(即使)曲(解)成(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六道(也一樣)而無所遺<漏>,(因「法華經」裡將阿修闊道列入五道的每一個道中,皆因每一道都有容易瞋怒的阿修羅,)言(中)有(佛)法,行(中)有(法)則,曰“天人師”(佛十號之一,佛為天和人的導師)。

● 哀愍於世間,十方諸眾生:
○ (佛的愛,)慈哀憐愍世間(一切)眾生。(包括)十方世界(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中)九道的眾生。

● 普皆蒙饒益:
○ (地獄、餓鬼、畜生)三惡業(皆)苦,因(佛)光(即是:道理被)攝(受)而(無明煩惱)即息(滅),五性*沉<淪>流<離>,借(助佛陀智)慧(的)棹*而(從此岸)登(彼)岸,故<此>曰(說):普皆蒙饒益。
*五性(唯識宗以修道角度對人的五種分類,即定性聲聞、定性緣覺、定性菩薩、不定種性、無種性。)
*棹(zhao4):槳,划

(眾生各人境界不同,但學佛的道理卻是平等,更不分人類或其它動物,同樣能感受到佛同等的愛,何況是不同國界、種族、宗教,也要普遍傳遞「慈悲等觀」,讓眾生得以攝受和教化,因此眾生應以至誠的虔心來供佛, 接受佛的教法並付出於人間,這才是真供養。)


佛施教不過五乘
唯有人間得聞法
眾生境界大不同
學佛道理卻平等
提婆達多來唆使
阿闍世王被擺佈
供養禁令天人行
感化吾王求懺悔

(弟子任海文 <濟勖> 虔心摘錄證嚴上人 3/8/15 薰法香開示。若有偏頗,一律以台灣宗教處為準,歡迎不吝賜教。無限感恩。)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64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2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5/08/03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08/03晨語簡記   2015/08/03晨語簡記 Empty周二 8月 04, 2015 4:56 p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五年八月三日星期一)

 

要修行,要度化眾生就是要有悲智。

尤其是悲智,悲心、智慧就是這麼開闊,時間有多長,他的悲智就已經有多長、多高、多麼徹底;空間有多廣,悲智就普遍,不論時間、空間,總是悲智宏遠,遍及人間一切。

將悲智不斷地開闊,普遍一切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這是多麼棒的境界,要朝此目標努力。

 

另外,在提婆達多向阿闍世王進言,讓人民不能供養佛陀及僧團,後來帝釋天率天人來供養,感動了阿闍世王的故事。上人提到:

無德,如何能領導眾生呢?只是有知識,沒有智慧,沒有德行,要如何領導眾生?

所以,修行修悲智,更要修德。

 

 

悲智宏遠無物不受其化,
度化一切天人稱運慈心,
施教五乘而不失其機宜,
言中有法則行儀天人師。


  就說,「悲智弘遠無物不受其化」,諸佛來人間化度眾生,時間很長久,不只是釋迦牟尼佛,所有諸佛,修行過程都要很長久的時間。<化城喻品>就跟我們說起了,多長的時間呢?很長啊!多久?塵點劫。無始以前的無始,就是這樣長遠,諸佛修行的過程就是長久。尤其是悲智,悲心、智慧就是這麼開闊,時間有多長,他的悲智就已經有多長、多高、多麼徹底;空間有多廣,悲智就普遍,不論時間、空間,總是悲智宏遠,遍及人間一切。所以「無物不受其化」。所有的,不論是天、人,甚至四生五道,無不都是受佛所感化。所以道理,只要是有理,無不都是叫做覺道,稱覺稱道,就是有道理,我們瞭解,這都稱覺稱道。道理,有的人迷迷糊糊,不知道這道理是什麼,還是在無明中,違背道理而行;也有人就道而行,守法則,守軌道,按照道理在人間,自修還要再教人,守住道理,行正道,這就是理,有理,體悟,能體會瞭解,這無不都是覺道,而這覺道是歷年來,不只是歷年,是歷久以來,無不都是這樣道道相傳。

  有道傳,道理才會存在,不論是任何多久的時間,佛法就是歷久常新,這就是我們要傳道的目標,所以傳道,道的內容就是慈悲、智慧,這就是有道;撥開了慈悲、智慧,這樣就無道了,所以,慈悲智慧是歷久以來常住,我們人人本具佛性,人人「人之初,性本善」,任何一個人都有這樣的道理而來。只是我們真的在生活中薰習的習氣不好,那就是煩惱、無明,使我們背道而行,欠缺了道的傳承,這道若能多一點人去傳,人人守志奉道,自然這世界就是這麼順暢,無不都是人間覺悟的道理,人人無不都受化,全都受化了。可悲的就是欠缺了這分傳道的精神,但是佛法永在,說「無物不受其化」,只要道理永遠在人間,不論何時,道理遇到有緣人,自然就能受感化。「廣化一切天人稱運慈心」。若能這樣,在人間,法是常住不變,有緣的人,因緣會合,自然就一切天與人,不論富有或者是貧窮,不分貴賤,因緣會合了,自然就能度化,這種「廣化一切天人稱運慈心」,這種法無障礙,讓我們稱心如意,接受這個法,那就是慈。

  慈,常常說過了,是人生的福,人人若有道理,知道道理,按照道理,不是少數人,是人人,人人能接受到慈,慈心運用在人間,這樣叫做造福人群,人與人之間互愛、互動,這就是最幸福的人間,彼此造福,這叫做運慈心,稱運慈心。這必定要「施教五乘而不失其機宜」。施,就是布施,去教化,要展開教化。要教化什麼呢?是運慈心,人人就是這樣,將慈心運轉在人間,在五乘中。什麼叫做五乘呢?佛陀所施教,對象沒有超出這五乘,其中就是天、人。佛陀對人間說法,人間能接受佛法,瞭解道理,自然增長大愛,守五戒,愛心開闊,這是對人的教育。在人間教育除了守五戒,自然他還要再行十善,對佛陀教法信受奉行,守五戒,再行十善,這樣叫做天乘。守五戒,這就是人乘;行十善法,再守五戒,這就是天乘。再來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乘,這樣稱為五乘。聲聞、緣覺、菩薩,常常說了,其實聲聞也是人,天也是從人修,唯有在人間能夠聞佛法,而且能夠法入心,甚至身體力行,運慈心,悲智雙運,在幸福的人間來施教,教育他守護好這念善心,能造福人間,這叫運慈;人間有苦難,及時去拔苦,這叫啟悲,運慈啟悲,悲智雙運,啟悲運智,用智慧,要如何去救度眾生?從眾生的苦難「苦既拔矣,復為說法」,又是再運慈施教,這就是我們教育的過程。

  佛陀來人間不失去其機宜,眾生是何種的根機,佛陀就應機說教,眾生有何種的苦難,佛陀依眾生的苦難,運智慧去拔除他的苦,這就是佛法在人間。所以「言中有法則」,佛陀開口動舌,所說的教法都有法則在,有法、有規則,佛陀在人間,他既然教導人人能守規戒,他自己本身也是以身作則,他是人間的典範,所以他的行儀,在天人視為師,天人師。釋迦牟尼佛,十號之一也是天人師,是他的行儀能教化天與人,不只是說而已,他的舉止動作,所有的身行,無不都是天與人的模範,所以講話,言中有法則,行呢?行中有威儀,那就是天人師了。這是佛陀化度人間,不只是釋迦佛,佛佛道同。

  但是,佛在人間,常常也遭受到很多困難。佛陀的僧團中有提婆達多,大家都知道了。有一時候,佛陀在王舍城中,那時候,提婆達多看到佛陀受到這麼多人,越來越多人敬重,他本身就有這希望,因他是與佛同族,也是佛的堂兄弟,與佛平輩,也是王子之一。出家了,佛陀是太子,成佛了,他是王子,也出家了,他依他的才能,聽佛的教法,他全都瞭解。雖然對佛法瞭解,卻生起了傲慢心,佛陀能夠受這麼多人尊重,而我對佛法,也已經瞭解了,我也應該能自己來領導眾生,我也要稱佛,讓大家認為我是覺者,我現在也能讓人尊重。但是,人人所公認的是這位大覺者,釋迦牟尼佛,所以提婆達多就去唆使阿闍世王,這過程過去曾說過了,阿闍世王就一直偏護提婆達多,提婆達多說什麼話,他就怎麼聽。所以他就向阿闍世王說:「王舍城這麼多人都一直在供養佛陀,你下一道旨令,希望所有人民停止供養佛,看佛他有什麼樣的神通廣大,能領導僧團如何生活下去。」

  阿闍世王聽提婆達多的話,下了一道旨令,聖旨就傳下去,僧團出來托缽時,家家戶戶禁止布施飯食。大家對這點非常憤怒,但是不能違背國王的傳令,所以大家很不捨,但是不能違背,違背就是犯法了。所以,那時候,全國的人都很憤怒,也很擔心佛的僧團要如何生活呢?人人心的慎怒、悲慟,天地搖動了。帝釋天感覺到,為什麼?為什麼大地震動呢?是什麼樣的因緣呢?他趕緊來觀察,原來大地眾生為了佛陀受阿闍世王禁令,僧團無法托缽,生活受了很大的限制困擾。所以,帝釋天他就率領他的天眾,用著很豐盛物,用銀盤、金盤一切寶物盛著飯食,很美味的飯食,從天而降,那莊嚴的氣氛,來到佛前供佛,同時向佛求,求佛陀:「是不是能讓我們諸天終身供養?」佛陀默然,沒有答應,天帝釋見佛陀沒答應,「否則給我五十年的時間供養?」佛陀還是默然,「要不然,五年好不好?讓我五年的供養?還陀還是沒答應。「否則五個月?」也是沒答應。帝釋就說:「不然致少給找五天供養,這五天的時間,接受帝釋與諸天人來造福,來供佛?佛陀歡喜接受了。

  就在這五天裡,每天天人供佛,那種每一天中午時,全城都有這樣的瑞相。第五天那一天,阿闍世王在樓閣看到了,「怎會這樣莊嚴啊!這種瑞相從天而降,降落在祇園精舍,這到底是何因緣呢?」旁邊的大臣就說:「已經五天了,必然是天來供佛。」那時候,阿闍世王自己內心很懊惱,提婆達多在他身邊,他就責怪提婆達多說:「你怎會這麼毒,要我下這樣的令,佛的僧團不得受我人民供養,看看,大地震動,以為是什麼事情?原來是人民悲的悲怒,感天供佛的心,我這樣聽你的話,不對了。」他趕緊率領大家,不顧提婆達多的語言,就往佛的道場去了,到精舍,向佛懺悔下這道旨令是錯誤的。身邊的大臣就趕緊向阿闍世王說:「請大王廢止這道旨令,能讓全國的人恢復供佛?」「那當然!全國的人民能造福供佛,這是全國的福啊!」就這樣,佛陀也歡喜為國王、大臣說法,大家皆大歡喜,這道旨令也已經取消了,就這樣恢復了僧團的生活,恢復了全國能供佛。

  這是佛陀在世,他在修行過程,也常常會常遇到人我是非,聽起來有道理,其實是沒道理。阿闍世王旁邊若有這樣非法的人在身邊,所說的,他若接受,全國的人民也是無可奈何,但是佛陀的智慧,悲智,看,天人要終身供養佛僧,佛陀沒答應,五個月佛陀也沒答應,「五天?」「可以。」這是不是佛陀希望造福人群,讓大地眾生人人有機會接觸僧團、接觸佛,供佛及僧,這是佛的悲智弘願。自古以來,累世度眾生,就都同樣是這樣,這是佛陀運用智慧在人間,眾生剛強難調伏。看,提婆達多也是在僧團之中,卻是背叛佛,就是癡迷,他驕傲,想要自己獨立去領導眾生。無德,如何能領導眾生呢?只是有知識,沒有智慧,沒有德行,要如何領導眾生?所以將「是」反「非」,這就是我們人間,像這樣的人也不少。所以時時我們要自我警愓。佛陀的悲智,宏願無物不受其化,他也是天人師的行儀,言中有法則,而且行儀度化人天,這是佛的福德。前面的經文這樣說,

經文:「其所散華,如須彌山,并以供養佛菩提樹,其菩提樹高十由旬。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

  這我們昨天說過了,很多天人梵宮殿都來供佛,供佛同時散花,那個場面是多麼莊嚴啊!不只是供佛,也供樹,覺樹,因為佛在這個地方修行,在這個地方靜坐,在這個地方覺悟,就是因為有這棵樹。所以大家敬樹如敬佛一般,同時的供養。所以他散花,菩提樹雖然很大很高,從天降落的花,也是供在佛、菩提樹上,鋪在大地,這個場面是很莊嚴。下面接下來的經文這樣說,

經文:「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所獻宮殿,願垂納處。時諸梵天王即於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經文簡釋:
「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願佛見憐,利益我等。


  這段文很簡單。散花之後,諸天還是希望再供養、再供養,所供養的,就是獻宮殿等等來供佛。天與人那分虔誠的心,因為佛陀所說的教法,讓他們的心開意解。身外的物質是有形無常,唯有真理入心,心靈的財富,這才是真正富有。所以在這個地方,天人還是要求法的心,比求名利、有形的物質還更強烈。所以求法、求道理,比求物質的心還更強烈。所以他們就說:「惟見哀愍」,物資再多也是不夠,最重要的,我們所需要的,就是道理來覺悟,所以叫做「惟見哀愍,饒益我等」。唯有道理,讓我們能透徹瞭解,所以我們要再供養,將宮殿的一切一切,都來供佛,請佛要哀愍。哀愍,就是無常的人生,他們所要得的是永恆的覺悟,不是停滯在無常的天,天福享盡,他也要再墮落人間;在人間一不小心,煩惱無明一起,同樣要墮落三惡道。所以覺得享受的一切都是無常,希望要求的是永恆的道理。所以請佛哀愍,希望饒益大家得到永恆。所以「時諸梵天王」。這樣說完之後,又再重複,在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前面這樣說還不夠,還是重複用偈頌的文來請佛接受供養,「願佛見憐,利益我等」。

經文簡釋:
*「所獻宮殿,願垂納處」;如我所獻寶飾宮殿,願佛垂慈,為之納受。
*「時諸梵天王即於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專秉一心,異口同音。


  「所獻宮殿,願垂納處」。希望我們所要獻出來的,請佛陀慈悲納受,這就是表示至高無上的虔誠。願,就是很虔誠的願,希望佛陀慈悲接受,這就是用虔誠。其實佛就是知道他們的虔誠就對了,佛陀生活本來就很簡單,三衣一缽,一缽千家飯,哪有再接受宮殿等等物質的供養?當然是沒有。不過,諸天的心意,佛陀領納他們的誠意,所以梵天王他用偈文再誦,再次表達他們的誠意。接下來的經文這樣說,「世尊甚希有」,這是重頌的偈文。前面用長行文說完,再重複一次,用偈文再重複說,

經文:「世尊甚希有,難可得值遇,具無量功德,能救護一切,天人之大師,哀愍於世間,十方諸眾生,普皆蒙饒益。」

經文簡釋:
「世尊甚希有,難可得值遇」;佛智佛德,及以相好,世所希有,過久遠劫,時乃出現,難可遭逄。


塵點劫指大通智勝佛入滅以來時間,非指一佛出現人間的時間。)「世尊甚希有」。我們常說,多久多久才有辦法一尊佛出現人間,塵點劫的時間,過去我們已經一直說過了,用種種世界一切物磨為塵,塵沙,塵沙再磨,加水磨為墨,這樣塵點,世界這樣去點。這些全部,一塵一劫,這樣每一個再化成了這麼多的國土,這麼多的塵沙,每一個塵沙為一劫的時間,一劫是多久多久啊!大家都清楚了。所以世尊要經歷過這麼長久,在人群中生生世世度化眾生。這種長久的世界,世尊當然是甚稀有,是「世間所希有」,所以「難可得值遇」,要遇到佛是這麼不容易。「佛智佛德,及以相好」,就是一定要累世累世修來,才是「世所希有」。佛的智慧、佛的德性、佛的形象,全都是累世修來。我們要長什麼樣子,都由不得自己,要怎樣叫做莊嚴?結好人緣,有投人的緣,這就是大家看了,大家歡喜。要能大家看了,歡喜、尊重,實在是「世所希有」。這都是要有德行,要有福、有德,才有辦法得到這樣人見人歡喜、人尊重,這是「世所希有」。所以「過久遠劫」,長久的時間,「時乃出現」,時間在過都很長久,「難可遭逢」,要遇到不那麼容易。

經文簡釋:
「具無量功德,能救護一切」;明行足也,善能普度一切眾生。

*「具無量功德」讚悲心,道成曰德,兩利曰功,數不可知曰無量,稱法界理,無飢無歉,曰具。


  「具無量功德,能救護一切」。累生累世都是這樣。「明行足也」。佛的十號之一,「明行足」。明行足,那就是福慧雙具,他有福、有智慧,來來回回在五道四生,來來回回在救度眾生,投入人群,所以「善能普度一切」。明行足,福慧雙具,來來回回普度眾生。「具無量功德」,所以一切的功德都具足了。「讚悲心」,這是稱讚悲心,具足一切的功德。度眾生,造福人間,讓世間能和平,社會能祥和,眾生有苦難,去拔除他的苦難,這就是我們人人要稱讚佛德是具足了悲心。慈悲,同體大悲,將眾生視為一子,同體大悲。所以「道成曰德」。他有這樣的德性,就投入人群中來來回回,長久的時間,完全造福人間,拔除苦難,這就是他的德。所以「兩利曰功」。內要有修行,這叫做功;外要身體力行,這叫做德;所以有這種的功德。「數不可知曰無量,稱法界理,無飢無歉」,沒有歉處,就是很具足,就是修行所得來的,完全很圓滿,沒有欠缺,已經很圓滿。

經文簡釋:
「能救護一切」;悲救弘遠,無物不受其化,曰救一切。


  所以「能救護一切」。就是「悲救弘遠」,他的悲心,救度眾生的宏願,實在是很長遠,歷劫以來,長久,「無物不受其化」。在五道四生,沒有眾生被他漏掉。所以我們常常說「無餘修」。無餘修,就是沒有漏掉這種修。愛,就是全都沒有漏,不分國界,不分種族,也不分宗教,愛的力量就是遍布一切,這就是悲心救護一切,也是悲心宏大,很宏遠、很長很久的時間,都是這樣救護一切。

經文簡釋:
「天人之大師」;讚慈心,範圍五乘而不失幾,曲成六道而無所遺,言有法,行有則,曰天人師。


  所以「天人之大師」,就是「讚慈心」。這就是我們剛剛說的是悲,同體大悲;「天人之大師」就是讚慈心。天人已經很有福了,沒有苦,所以有福無苦。但是福,道理若不徹底,還是同樣有限量,壽命再長,有一天自然法則也是凋零,福再大,福盡同樣還是要再墮落。所以佛要再說道理讓他瞭解,真理入心,永恆的覺悟,這才是真正天人所需要。所以天人無苦,不必用悲心,但是天人所欠缺的,就是道理還不很具足,需要讓他們增長智慧,讓他們能體會真理,永恆無缺,這叫做慈心。所以他度化的範圍,我們剛剛說過,不離開五乘,就是對人的教育、天的教育、聲聞的教育、緣覺的教育、菩薩的教育,這叫做「五乘」,不離開五乘。也「曲成六道而無所遺」。

  不論在五道、六道,六道就是多一個阿修羅道,但是我們在《法華經》裡,完全將阿修羅都混在其他的五道。阿修羅就是愛發脾氣,雖然在天界,有天福無天德,所以天人未將他列入是天人,他是普遍在五道中。所以說「曲成六道」,其實是五道。「而無所遺漏」,哪怕是阿修羅,也沒有將他遺漏了。說五乘,即使是阿修羅,同樣佛陀的感化中,所以叫做「曲成六道而無所遺」,沒有漏掉。「言有法,行有則」。言中有法則,行儀是天人師,我們剛才說過了。所以這就是愛的力量。

經文簡釋:
*「哀愍於世間,十方諸眾生」;慈哀憐愍世間眾生。十方世界三乘九道的眾生。
*「普皆蒙饒益」;三惡業苦,因光攝而即息,五性沉流,借慧棹而登岸,故曰普皆蒙饒益。


  所以「哀愍於世間,十方諸眾生」。希望佛陀的愛能憐憫世間,甚至十方的眾生,「慈哀憐愍」,這是大家所期待、所尊重的佛陀,他的愛,他的悲憫,所有的眾生,十方世界,三乘九道的眾生,人人都能承蒙佛陀的愛,能入於道理,接受道理,所以「普皆蒙饒益」。三途的苦難眾生。三途,知道了,地獄、餓鬼、畜生,所以「因光攝而即息」。在這三途裡,受苦難中的眾生,也能承蒙這道光,就是道理,這個光照耀。我們前面的文不是說過了,一道光,哪怕是幽冥界的眾生,也忽然光亮起來,忽然人與人能互相相見。過去都是黑暗的,忽然一道光,能夠互相見,互相相見,這就是真理,真理能普照到人人的心地。所以「因光攝而即息」。因為三途是苦,有了道理入心,自然地,雖然受苦中,心有道理,自然了解因緣果報。

  外境雖然是苦,內心,他能瞭解。也常常聽到「人生就是苦啊!佛法不是這樣說嗎?就是因緣啊!欠多少的惡緣,我們就要趕快還人。我們有餘的時間,就趕緊造一些福,盼望在來世。」我們也常常聽到人這樣說。所以在「五性沉流,借慧棹而登岸」。借慧可以讓我們登上彼岸。慧就是平等,借這個平等的慧,法如筏者,法如竹筏,從此岸的苦渡到彼岸,安定的地方去,就是借智慧讓我們很平安能夠踏上彼岸。故曰「普皆蒙饒益」。我們眾生真的是各人的境界不同,但是我們學佛,道理是平等,不分人類或者是動物,我們都是同樣的愛,何況是國界,何況是種族,何況是宗教等等,我們都要普遍,這叫做慈悲等觀。這是佛陀他宏遠以來,很長久以前的悲智,一直在人間付出,「稱慈啟悲」等等,這樣在攝受眾生,教化眾生。眾生要用最虔誠的心來供佛,不是用物質,是要用誠意來供佛,接受佛的教法,付出於人間,這才是真供養者,所以時時要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
*************************************************************
【補充說明一】《法華經大成》:悲救弘遠。無物不受其化。曰救一切。天人下四句。讚慈心。範圍五乘而不失幾。曲成六道而無所遺。言有法。行有則。曰天人師。

【補充說明二】《撰集百緣經卷第二》(一五)天帝釋供養佛緣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

  爾時提婆達多極大愚癡,憍慢嫉妒,教阿闍世王,立非法制,擊鼓唱令:「不聽民眾齎持供養詣瞿曇所。」時彼城中有信佛者,聞是制限,憂愁涕泣,悲感懊惱,感天宮殿動搖不安。時天帝釋作是念言:「我此宮殿,有何因緣,如是動搖?」尋自觀察,見阿闍世王立非法制,令彼城人憂愁涕泣,感我宮殿動搖如是。尋即來下,高聲唱言:「我今自當供養佛僧。」作是唱已,即往佛所,前禮佛足,長跪請佛:「唯願世尊及比丘僧,盡其形壽,受我供養。」佛不然可。復白佛言:「若不受我終身供養,當受五年。」佛亦不許。復白佛言:「若不受五年,當受五月。」佛亦不許。復白佛言:「若不受五月,當受五日。」佛即然可。

  尋變迦蘭陀竹林如毘闍耶殿,床榻臥具,天須陀食,盛以金器,與天眾,手自斟酌,供養佛僧。
時阿闍世王在高樓上,遙見迦蘭陀竹林猶天宮殿,天須陀食,盛以寶器,見天帝釋與諸天眾,手自斟酌供養佛僧。時阿闍世王睹斯事已,即自悔責,極大瞋恚,罵提婆達多:「汝是癡人!云何教我橫加非法向於世尊?」作是語已,即於佛所,深生信敬。時諸群臣,前白王言:「願王今者改先制限,令諸民眾得見如來,隨意供養。」尋敕司官,擊鼓唱令:「自今以去,聽諸民眾,設諸餚膳,供養佛已。」爾時世尊即便為其種種說法,心開意解,有得須陀洹者、斯陀含者、阿那含者,乃至發於無上菩提心者。時諸比丘見是事已,歎未曾有,而白佛言:「如來世尊宿殖何福,乃使天帝置斯供養?」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諦聽!吾當為汝分別解說。乃往過去無量世時,波羅[木*奈]國,有佛出世,號曰寶殿,將諸比丘,遊行教化到伽翅王國。聞佛來至,將諸群臣,奉迎世尊,長跪請佛:『受我三月四事供養。』佛即然可。受其供已,佛便為王種種說法。發菩提心,佛授王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廣度眾生,不可限量。』」佛告諸比丘:「欲知彼時伽翅王者則我身是,彼時群臣者今諸比丘是,皆由彼時供養佛故,無量世中,不墮地獄畜生餓鬼,天上人中常受快樂,乃至今者自致成佛,故有人天而供養我。」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補充說明三】
《法華經‧化城喻品》如人以力磨,三千大千土,盡此諸地種,皆悉以為墨,過於千國土,乃下一塵點,如是展轉點,盡此諸塵墨。如是諸國土,點與不點等、復盡抹為塵,一塵為一劫。此諸微塵數,其劫復過是,彼佛滅度來,如是無量劫。

 

 

高明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淑雲
版主
版主



文章總數 : 328
年齡 : 59
來自 : 高雄
威望 : 174
注冊日期 : 2009-04-14

2015/08/03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08/03晨語簡記   2015/08/03晨語簡記 Empty周日 8月 09, 2015 9:53 pm

個人的領悟
盤古開天,道理即無生滅,永存豎窮天地間,道理永存,此乃不離慈悲、智慧,晨間薰法香,一大早看過大隻老鼠陳屍馬路,看過鳥陳屍馬路旁,內心總是很掙扎,我不敢處理,又加上薰法時間即到,真的有點手足無措,只能在心中念誦佛號,以不淨觀告知捨離此畜牲道,業報受盡,來生願牠能好好修行。對這樣處理,自己也覺得好像不夠慈悲,或許這是自己心中不夠清淨,真懺悔!也讓自己警惕,當思修行,凡夫心似於動物,當習氣沒去除,不容易遇到好因緣,哪怕有難,業報牽引亦無人可助,珍惜聞法好因緣,了解四諦十二因緣法才能做一位先知先覺的智慧人。

提婆達多一心要領眾,但他的心已經被嫉妒心所占領,即便與佛同世,甚至是佛的堂弟,但心被無明闇蔽惡念生,這足以令自己墮落萬劫地獄苦,可是這念起心動念自己不知嗎?畢竟提婆達多也是受過佛法所薰陶,所以當我們知道了也學到了日常中要時時心存善念,應當用心調伏自己的起心動念,否則因緣成熟又造惡行。

有一句話:能降伏百萬大軍的人不是偉人;
能降伏自我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
當我們以德待人,自然眾緣會來成就;
就如: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所以修德即修行的方向,領眾亦需智德,智德不只是聞法,更需在內心不斷的啟覺,行於生活中與人相處,才足以將人帶入正確的方向,讓團體得以穩定成長,自我提醒莫在心中種下提婆達多的種子!

個人的行入
時時自我反省,與人無爭與事無爭,更與世無爭,讓自己不斷的精進中力行解佛的真實義,報答佛恩、上人恩
                              淑雲虔誠合十
回頂端 向下
 
2015/08/03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