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5/08/19晨語簡記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99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5/08/19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5/08/19晨語簡記   2015/08/19晨語簡記 Empty周三 8月 19, 2015 3:18 pm

20150819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精進心勤修破諸煩惱
持忍修善法聞法獲益
學法者增多惡道減少
妙法喻雨露滋潤眾生


  就是大家應該要清楚,精進心要勤修,修行若減少了精進心,絕對是懈怠,懈怠墮落,這是一定的道理;有精進勤修的心,才能上進。修行者每天的生活,每天都有規律,按照這個規律生活,那就是保持這分勤精進的心念,這樣自然步步前進,寸寸進步。假使心若不精進,不想要勤修,那就是一念懈怠,就步步墮落,這不會進步,永遠都是原地踏步。人生有多久呢?能讓我們每天停滯、每天懈怠,空過人生,修行就是要修得這念心克服了我們的懈怠心,我們才能時時精進、事事勤修,若能這樣,才有辦法破諸煩惱。煩惱很微細,我們若缺了精進心勤修,同樣的,我們與一般人就一樣,沒什麼分別叫做修行者。修行者就是要和平常不同,勤修,有勤修才能時時提高警覺,防非止惡,遇到人事物現前,不如意事,我們自然就不會受它搖動。有了無明煩惱,用一個修行者的角度來看,是非清楚,就沒有什麼樣的煩惱可困擾。能分別是非,哪有什麼好困擾我們的呢?哪有什麼好煩惱我們的呢?

  所以,人與人之間,煩惱去除,那就是少一分的煩惱,保持著這分勤精進的心,就是要用精進心,要勤修,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待人處事不會再增加煩惱。新的不增加,舊的,我們持忍辱行,修善法,自然新的不增加,舊的慢慢看開了,過去恩恩怨怨,過去什麼樣的事情,就慢慢把它放棄、看開,善解、包容,同時又用感恩心,這就是持忍修善。不論過去是什麼,我們都要日新日日新。今天用很清新的心情,因為昨天我們不受煩惱,煩惱沒有累積在我們的心,哪怕是有煩惱,昨天的不愉快,今天我用很清新的心,把昨天的煩惱都忘記了,過去了,今天就沒什麼事,所以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日新就是清淨的心,再用清淨的心來對待今天、未來。這種永遠持忍修善法,舊的怨沒有積在我們的內心,新的煩惱沒有接受進來,若這樣,我們的心永遠都清新一片,沒有新舊煩惱,這就是在修行。舊的慢慢去除,新的我們拒收,這就是防非止惡。

  「聞法獲益」。我們要很勤精進,每天、每天,不論是天冷或者是天熱。天熱時,因昨晚沒睡好,所以早上要補眠;天冷呢?這麼冷,要掀開棉被很痛苦,再蓋好一點,包暖一點,永遠都在「大平林」裡,都在懈怠,在浪費時間,這種睡眠的煩惱,這樣浪費時間,少聞佛法。這也同樣就是在日常生活,很簡單,只要一念心懈怠,現在還是在睡眠中,空白,懈怠、墮落中。我們若能持忍,就是時間不要空過,即使冬天很冷,有人很精進,現在常常聽到,大陸的菩薩,中國大陸很冷,冬天,他們聽法的時間都和我們一樣。天未亮,下霜、下雪,他們同樣三點多就起來了,很冷很冷的天,不論天怎樣的寒凍,他們還是那麼早起來,趕快準備,出門,踏在雪地上,吹著冷風,同樣也要去共修處聽法,這是精進的人。走路,有時候要走三四十分鐘,在那個風霜雪凍,天還未亮,為了聽法,他們那麼精進。有的人,在美國,開車要四五十分鐘,近一小時,不論是下雨、颳風,他們也是這樣在精進。何況我們是在一個很好的環境裡,同在一個道場裡面,我們豈能空過?這種持忍修善法,聞法的時間,要這樣把它空過嗎?若空過,那就是懈怠,那就是不修善法,不得利益,這是一定的道理。

  所以佛陀在世時,在祇園精舍,波斯匿王就來了,來向佛請法。向佛陀說:「佛啊!我忽然間想,想我們身在富貴的人,是不是今生富貴,剎帝利種,來生也是同樣富貴,同樣就是權勢、財富都很多,我來生是不是也能這樣呢?婆羅門種是不是今生修行,來生,他們同樣也是在婆羅門教,在高貴的種姓裡呢?想要請佛陀為我開示,是不是像這樣的種姓,生生世世都是這樣呢?」佛陀就說:「不對,不是這樣。有四種的生死各不相同。今生是剎帝利,你是一個富貴權威的人,假使你不好好持善,將來死後再來生,由不得你自己,將來你會在貧賤苦難中。比如說有的人從光明,就是自己自然一直往黑暗中走,墮落到黑暗之中;有的人在黑暗中,會走上光明的路。這就是譬喻富貴的人,你若是懂得修福,自然你未來所生的地方,那就是比現在更好,今生此世修福,又懂得精進,這就像在光明的人,將來能到更光明的地方,就是從人間生到天堂,比在人間權勢富有更享受。這就是從光明向著更光明的地方去,就是你現在要修福。」

  「而現在雖然有權有勢,你對人起了輕視的心,對法、僧不尊敬,將來你要墮落,要墮落地獄。這種從光明走向黑暗。也有的是在黑暗中,向更黑暗的路走。就如今生此世已經貧窮苦難,又身有殘疾,又智能無法分別、認識是非,就是愚而癡狂這樣的人。今生此世雖然貧困,又起了那分惡,貪、瞋、癡,或者是造作殺業,像這樣的人,今生此世受盡很多的苦,又在人間造作很多的惡業。今生此世已經四肢不俱全,身心都有病,又貧窮,卻又再起惡心惡念,不懂得起尊重心,像這樣,將來還是從黑暗中墮落更黑暗的惡道去。」「又另外一種人,雖然是貧困,他能夠見善隨喜,雖然貧困、苦難,他的心善良,時時讚歎人做好事,他願意將他的身力、苦力做付出、布施。像這樣的人,雖然在黑暗中,譬喻在黑暗中,他慢慢向著光明的路,將來能生人間,或者是生在天堂。這就是人的生死有四種,有富中之富的人,有平時普通,但是我們的心就是歡喜行善,雖然不是很有錢,不過我見善隨喜,我還有力氣,我也能做好事,這樣在人間,將來也能生天。」

  「或者是現在在貧困中,他雖然貧困,但是他內心富有,自己生活很困難,他能克服自己的困難,能去幫助別人,用盡種種的方法就能去幫助別人,這叫做貧中之富。在貧中之富中,又信仰佛法,修持他的身心,像這樣,將來不只是來人間的富貴,也是同樣的,修更多的善法、善緣,還是同樣會生天堂。」「而有的是貧窮苦難,真的心一點善都沒有,看到修行者,誹謗,對佛、法、僧不起信仰,都沒有什麼信仰。像這樣,在貧困中,身心不俱全,一點善念都沒有,將來墮落會更深。」這就是四種生死,現在這樣的生,未來如何的死,死後的去向又是生在什麼地方?這就是人生。

  所以我們要如何維持勤修的心?我們要精進;如何破除煩惱?今生此世的苦難要如何去除?種種的煩惱要懂得忍,善要懂得修,法要懂得聽,聽了要懂得身體力行,必定要有這樣,沒有煩惱。人家給我們的過去種種怨憎會,全都要完全去除,無怨、無憎,現在又是聽法,學法者,自然學法的人就愈多了。聽法的人多,學法的人多,自然就是惡道減少了。所以,這就是佛在世間,那時候,連國王都來問佛,到底人生,生生世世都一樣嗎?因為印度是四姓階級,所以他就這樣問,佛陀是這樣的回答。今生此世,看到富貴、宗教、一般人民,或者是賤民,在這一生中,他如何生活,今生此世已經是如此,但是,今生此世你怎麼做,就是來生來世因,就看你今生此世怎麼做。這是佛陀向他的分析。

  同樣的道理,總而言之,學法者增多,自然惡道就減少,這是佛法,從過去、現在,都是一樣這樣的道理。所以「妙法喻雨露滋潤眾生」。我們若好好聽法,一點一滴都入我們的心來,點點滴滴滋潤我們,自然我們就有精進心,我們就懂得要勤修,自然我們的煩惱減少,智慧就增長,這就得到法益了,法的利益。所以,法如雨露,點點滴滴入我們的心,我們每天所聽的法,要時時用很珍重的心情來回憶。早上說的是什麼呢?今天所做、所遇到的事,我懂得善解嗎?我懂得包容嗎?我懂得對人人感恩,化掉過去種種不如意的事嗎?我們若懂得這樣,法聽進去,日常就在用,這就是受法益者。要用心啊!前面的經文這樣說,

經文:「及見十六王子請佛轉法輪。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即以天華而散佛上。所散之華如須彌山,并以供養佛菩提樹。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所獻宮殿,願垂納受!爾時,諸梵天王即於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及見十六王子請佛轉法輪」。諸梵天王已經來到大通智勝佛講法的道場,菩提樹下,除了佛與大眾以外,又看到十六王子在現場請佛轉法輪。梵天王來到的這個時候,正好是十六王子請佛轉法輪的時刻。所以「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即以天華而散佛上」。王子在請法,天人到了也是那麼恭敬在禮佛,同樣這樣圍繞,繞佛千匝,散花來供佛。「所散之華如須彌山」,從高而下,如須彌山。「並以供養佛菩提樹」,因為從空墜下,菩提樹雖然很高,也是花鋪在菩提樹上。

  所以「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同樣的,諸梵天王供養之後,還是求佛開示。因為還有微分的塵沙惑未斷,福若享盡,同樣要墮落。每天都這樣說,因為梵天王的心態。所以說哀愍。「所獻宮殿,願垂納受!」我們所獻的一切,請佛您要接受。「爾時,諸梵天王即於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大家求佛,他們的獻供求佛接受,這是表示他們的虔誠;之後就是諸梵天王在佛前很恭敬,一心同聲。這麼多的梵天王,同一念心,所以同聲來說偈,來讚歎。下面經文就說,

經文:「世尊甚難見,破諸煩惱者,過百三十劫,今乃得一見。諸飢渴眾生,以法雨充滿,昔所未曾睹,無量智慧者。」

經文簡釋:
「世尊甚難見,破諸煩惱者」;久遠一遇,難得一見。是破一切煩惱業者。
*說法破眾生惑障,令得無上之果,又以契機妙法破煩惱。故云:甚難見,言曠世久矣,今乃得一見。[b]

  也就是「世尊甚難見」,因為很長久的時間,才能一尊佛出現人間,這是非常難得。所以「世尊甚難見」,很難得佛出現人間。因為佛出世就能說法,說法就能破諸煩惱。因為人天煩惱,有了佛出世,自然就破除煩惱。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因為佛出世很難,「久遠一遇,難得一見」。要能一尊佛出世是很不簡單,這就是「破一切煩惱業者」。唯有佛陀,佛出世,覺悟,他能天地宇宙萬物,真理透徹後,能對人天開示,使所有煩惱深重的人,能一一破解,破除了煩惱的障礙。

  所以說法者,「說法破眾生惑障」。有人已經開悟了,開悟之後能說法,說法就能破除,破除眾生無明煩惱惑的障礙。眾生就是因為無明,粗的是無明,細的是塵沙惑,很多很多,煩惱如塵沙那麼多,很微細,細小得如塵沙一樣。這種惑,一直都是障礙著,障礙著我們人生向法的路。所以,一些善法都受這些煩惱無明所障礙著。所以佛出世,自然能說法,能破除眾生煩惱惑障。惑就是懷疑,懷疑也是有很多的障礙等等,懷疑等等…自然就有迷信,這都是疑,疑心就是不信,若是信,就是迷信,這都在惑。破除了迷,這是因為佛說法,才有辦法破除眾生煩惱無明與迷的惑。所以「令得無上之果」。這些惑,這種迷,無法向正確的方向。這種迷,迷實在是很多種,有的人是執迷不悟在貪、瞋、癡、慢、疑,有的人是執迷不悟在那種邪見邪道中,這都是一種障礙。有正覺的覺者已經出世間,自然他所說的法,就能解除眾生的迷惑,令得無上之果。「又以契機妙法破煩惱」。

  所以,「甚難見」。像這樣成佛,世尊來人間成佛,這種大覺大悟的人很難見,而且成佛之後要契眾生機,也很難。因為眾生,雖然佛出世,同樣就是迷。有的人就是自私,顧自己,他不懂得要如何兼利他人。光說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的說法,就四十二年間要去契眾生機,去適應眾生的根機說法。想想看,這是多麼困難啊!所以,「甚難見」,要能破除眾生無明煩惱,實在是很困難。所以破煩惱很難,要契機說妙法也很難,這就是需要有佛出現人間,出現人間說妙法,能契機,還是很困難。總而言之,芸芸眾生,惡道增長,天人減少,就是因為這樣。大覺世尊出現,人人若能接受佛法,自然就是惡道減少,因為聞法者增長,自然惡道減少。所以能夠佛出世很難得,也難見。「曠世久矣」,就是很長久的時間。「曠劫」就是很長久。不論是時間、空間,都很罕見,難得能夠見佛。所以「今乃得一見」,現在已經看到了。

[b]經文簡釋:
「過百三十劫,今乃得一見」;表所過劫數長達百三十劫,方得一見。


  「過百三十劫」,已經過那麼久的時間,「今乃得一見」。現在的梵天王說出了,過一百三十劫的時間,在這時候才見到佛。表示所過的劫數很長、很久,才能見到佛。真的,修行要成佛不容易,也要待因緣,就是要有因緣,釋迦牟尼佛累生世到底修多久了?塵點劫以前,一直到現在,在二千多年前那時候,悉達多太子才成正覺,就是成佛。可見,要能見到佛等待的時間實在很長久,何況梵天王也是這樣說,要見佛很難,何況我們人間呢?

經文簡釋:
「諸飢渴眾生,以法雨充滿」;於說法潤飢渴眾生,以大法雨悉令充足。


  所以「諸飢渴眾生,以法雨充滿」。像說法,法能滋潤飢渴的眾生,如大法雨,都能充足。我們在〈藥草喻品〉不就說得很清楚嗎?大地枯槁,枯萎的草木,只要有雨一下,自然草木,種子在大地就能很繁榮。同樣的道理,我們人假使沒有水可喝,人的身體就無法生存下去。就如大地無雨,天地之間都枯萎掉了。所以「諸飢渴眾生,以法雨充滿」。有了法雨,我們大地眾生才能解開飢餓。

*眾生不食法味,如饑渴,如來說法,有情聞之,如饑得食,渴得飲,頓除曠劫之饑虛。

  所以譬喻「眾生不食法味」。這個法不入心,不知法的滋味,未聽佛法,或者是既聽佛法,不相信佛法,這樣的人,他們對法一點都不知道,聽佛法之後,若沒有好好體會,就如吃東西,我們若無心去品嚐,就不知道到底是甜是鹹。所以說要用心,有東西可吃,我們也要好好用心去品味,去注意這個法,這個吃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就如我們聽法,要用心聽,因為法很深,用很多譬喻。世間一切的法,要如何涵蓋世間很多無明煩惱,且都用法去解釋呢?這必定要很用心去體會。所以「如饑渴」,這種眾生,有法不去品嚐,有東西可吃,我們不吃,或吃了東西,我們不用心體會,像這樣,只要肚子能飽就好了,這樣無法瞭解,不知法味。我們人生與此一樣,如饑渴,「眾生不食法味,如饑渴」,和肚子餓一樣。「如來說法,有情聞之,如饑得食」。如來說的法,就如對有情的人,只要你有感覺的人來聽,法若能入心,這就如肚子餓得到食物。

  人也是有情,他若聽聞而不改,有聽和沒聽一樣。有的畜生,就算是動物,動物牠也是有情。我們過去說過,鳥聽法也能生天,這個故事應該大家還記得,鳥聽講「四諦法」。牠們往生,也化為天人來感恩。這就是有情,只要是有生命、有感覺,法都能入有情人的心。所以「如饑得食」,如肚子餓的人得到吃的東西,知道滋味,又有營養。「渴得飲」,口渴的人如得到茶湯可喝。這就是我們若能瞭解佛法,就能增長我們的慧命,要不然聽和沒有聽一樣,即使你做人,聽法與沒聽一樣,這就如吃東西不知滋味。有情,哪怕是動物聽了,牠也能瞭解。這就是「頓除曠劫之饑虛」。法若能聽得進去,真的是入心來,哪怕是離很久以前所不曾聽過,現在聽到了,能一聞千悟,一聽就能瞭解。

*眾生不沾聖澤,如草木枯槁,一聞妙法,便能發心,修因得果,如草木得雨,枯而秀,華而實。

  所以「眾生不沾聖澤,如草木枯槁」,眾生若不想聽這個法,就如草木乾枯了一樣。「一聞妙法,便能發心」,有的人聽到佛法,開始就發心了,這樣自然就「修因得果」。「如草木得雨」,就如草木得雨一樣。就是乾枯的樹,已經快要乾枯了,只要大地上再有水分,下雨又有水分,自然它就能再復生,這個草木的根在土裡得到水分,這個樹木自然能再慢慢回生。「枯而秀,華而實」。自然它的種子會在地上再生出來,總是草木逢春,草木得雨露,同樣能茂盛起來。這就是要我們好好用心。

經文簡釋:
「昔所未曾睹,無量智慧者」;從昔所未見無量甚深大智慧者。

  「昔所未曾睹」者,意思就是說,從過去一直到現在都不曾看過,但是無量智慧者,甚深大智慧。這種不曾看過,從過去到現在不曾看過。因為「過百三十劫」,曠劫,很長久的時間,都還不曾見過這樣無量智慧者。所以,這無量甚深大智慧的人,真正要見到是很不容易。我們用心在法中,法永遠滋潤在我們的心裡。所以我們要時時精進,精進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人事相也是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我們若能精進在心裡,勤修,自然這些種種人事物相,不會困擾我們的心,清者自清,修清淨行,我們就沒什麼煩惱。持修忍辱精進,就是我們得到法益,所以說我們自修自得,沒有什麼人能佔我們便宜,但是我們得的利益能與大家分享。所以聽法者、說法者、聞法者,聽多少,得多少,就能與多少人分享。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團隊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64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2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5/08/19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08/19晨語簡記   2015/08/19晨語簡記 Empty周五 8月 21, 2015 11:34 a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五年八月十九日星期三)

 

我們學佛、修行,當然要以修行人自居、自勉。上人說:煩惱很微細,我們若缺了精進心勤修,同樣的,我們與一般人就一樣,沒什麼分別叫做修行者。

所以第一點,要做到精進,勤修才算是修行人。

 

上人說:新的不增加,舊的,我們持忍辱行,修善法,自然新的不增加,舊的慢慢看開了,過去恩恩怨怨,過去什麼樣的事情,就慢慢把它放棄、看開,善解、包容,同時又用感恩心,這就是持忍修善。我覺得這一招很不錯,要學起來,要用,漸漸就沒煩惱。

剛剛說的這一招,簡單說就是:「舊的慢慢去除,新的我們拒收,這就是防非止惡。」

 

有四種的生死各不相同,簡單表列如下


1

光明到黑暗

富中之貧

2

黑暗到光明

貧中之富

3

光明到更光明

富中之富

4

黑暗到更黑暗

貧中之貧

 

 

 

精進心勤修破諸煩惱
持忍修善法聞法獲益
學法者增多惡道減少
妙法喻雨露滋潤眾生


  就是大家應該要清楚,精進心要勤修,修行若減少了精進心,絕對是懈怠,懈怠墮落,這是一定的道理;有精進勤修的心,才能上進。修行者每天的生活,每天都有規律,按照這個規律生活,那就是保持這分勤精進的心念,這樣自然步步前進,寸寸進步。假使心若不精進,不想要勤修,那就是一念懈怠,就步步墮落,這不會進步,永遠都是原地踏步。人生有多久呢?能讓我們每天停滯、每天懈怠,空過人生,修行就是要修得這念心克服了我們的懈怠心,我們才能時時精進、事事勤修,若能這樣,才有辦法破諸煩惱。煩惱很微細,我們若缺了精進心勤修,同樣的,我們與一般人就一樣,沒什麼分別叫做修行者。修行者就是要和平常不同,勤修,有勤修才能時時提高警覺,防非止惡,遇到人事物現前,不如意事,我們自然就不會受它搖動。有了無明煩惱,用一個修行者的角度來看,是非清楚,就沒有什麼樣的煩惱可困擾。能分別是非,哪有什麼好困擾我們的呢?哪有什麼好煩惱我們的呢?

  所以,人與人之間,煩惱去除,那就是少一分的煩惱,保持著這分勤精進的心,就是要用精進心,要勤修,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待人處事不會再增加煩惱。新的不增加,舊的,我們持忍辱行,修善法,自然新的不增加,舊的慢慢看開了,過去恩恩怨怨,過去什麼樣的事情,就慢慢把它放棄、看開,善解、包容,同時又用感恩心,這就是持忍修善。不論過去是什麼,我們都要日新日日新。今天用很清新的心情,因為昨天我們不受煩惱,煩惱沒有累積在我們的心,哪怕是有煩惱,昨天的不愉快,今天我用很清新的心,把昨天的煩惱都忘記了,過去了,今天就沒什麼事,所以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日新就是清淨的心,再用清淨的心來對待今天、未來。這種永遠持忍修善法,舊的怨沒有積在我們的內心,新的煩惱沒有接受進來,若這樣,我們的心永遠都清新一片,沒有新舊煩惱,這就是在修行。舊的慢慢去除,新的我們拒收,這就是防非止惡。

  「聞法獲益」。我們要很勤精進,每天、每天,不論是天冷或者是天熱。天熱時,因昨晚沒睡好,所以早上要補眠;天冷呢?這麼冷,要掀開棉被很痛苦,再蓋好一點,包暖一點,永遠都在「大平林」裡,都在懈怠,在浪費時間,這種睡眠的煩惱,這樣浪費時間,少聞佛法。這也同樣就是在日常生活,很簡單,只要一念心懈怠,現在還是在睡眠中,空白,懈怠、墮落中。我們若能持忍,就是時間不要空過,即使冬天很冷,有人很精進,現在常常聽到,大陸的菩薩,中國大陸很冷,冬天,他們聽法的時間都和我們一樣。天未亮,下霜、下雪,他們同樣三點多就起來了,很冷很冷的天,不論天怎樣的寒凍,他們還是那麼早起來,趕快準備,出門,踏在雪地上,吹著冷風,同樣也要去共修處聽法,這是精進的人。走路,有時候要走三四十分鐘,在那個風霜雪凍,天還未亮,為了聽法,他們那麼精進。有的人,在美國,開車要四五十分鐘,近一小時,不論是下雨、颳風,他們也是這樣在精進。何況我們是在一個很好的環境裡,同在一個道場裡面,我們豈能空過?這種持忍修善法,聞法的時間,要這樣把它空過嗎?若空過,那就是懈怠,那就是不修善法,不得利益,這是一定的道理。

  所以佛陀在世時,在祇園精舍,波斯匿王就來了,來向佛請法。向佛陀說:「佛啊!我忽然間想,想我們身在富貴的人,是不是今生富貴,剎帝利種,來生也是同樣富貴,同樣就是權勢、財富都很多,我來生是不是也能這樣呢?婆羅門種是不是今生修行,來生,他們同樣也是在婆羅門教,在高貴的種姓裡呢?想要請佛陀為我開示,是不是像這樣的種姓,生生世世都是這樣呢?佛陀就說:「不對,不是這樣。有四種的生死各不相同。今生是剎帝利,你是一個富貴權威的人,假使你不好好持善,將來死後再來生,由不得你自己,將來你會在貧賤苦難中。比如說有的人從光明,就是自己自然一直往黑暗中走,墮落到黑暗之中;有的人在黑暗中,會走上光明的路。這就是譬喻富貴的人,你若是懂得修福,自然你未來所生的地方,那就是比現在更好,今生此世修福,又懂得精進,這就像在光明的人,將來能到更光明的地方,就是從人間生到天堂,比在人間權勢富有更享受。這就是從光明向著更光明的地方去,就是你現在要修福。」

  「而現在雖然有權有勢,你對人起了輕視的心,對法、僧不尊敬,將來你要墮落,要墮落地獄。這種從光明走向黑暗。也有的是在黑暗中,向更黑暗的路走。就如今生此世已經貧窮苦難,又身有殘疾,又智能無法分別、認識是非,就是愚而癡狂這樣的人。今生此世雖然貧困,又起了那分惡,貪、瞋、癡,或者是造作殺業,像這樣的人,今生此世受盡很多的苦,又在人間造作很多的惡業。今生此世已經四肢不俱全,身心都有病,又貧窮,卻又再起惡心惡念,不懂得起尊重心,像這樣,將來還是從黑暗中墮落更黑暗的惡道去。」「又另外一種人,雖然是貧困,他能夠見善隨喜,雖然貧困、苦難,他的心善良,時時讚歎人做好事,他願意將他的身力、苦力做付出、布施。像這樣的人,雖然在黑暗中,譬喻在黑暗中,他慢慢向著光明的路,將來能生人間,或者是生在天堂。這就是人的生死有四種,有富中之富的人,有平時普通,但是我們的心就是歡喜行善,雖然不是很有錢,不過我見善隨喜,我還有力氣,我也能做好事,這樣在人間,將來也能生天。」

  「或者是現在在貧困中,他雖然貧困,但是他內心富有,自己生活很困難,他能克服自己的困難,能去幫助別人,用盡種種的方法就能去幫助別人,這叫做貧中之富。在貧中之富中,又信仰佛法,修持他的身心,像這樣,將來不只是來人間的富貴,也是同樣的,修更多的善法、善緣,還是同樣會生天堂。」「而有的是貧窮苦難,真的心一點善都沒有,看到修行者,誹謗,對佛、法、僧不起信仰,都沒有什麼信仰。像這樣,在貧困中,身心不俱全,一點善念都沒有,將來墮落會更深。」這就是四種生死,現在這樣的生,未來如何的死,死後的去向又是生在什麼地方?這就是人生。

  所以我們要如何維持勤修的心?我們要精進;如何破除煩惱?今生此世的苦難要如何去除?種種的煩惱要懂得忍,善要懂得修,法要懂得聽,聽了要懂得身體力行,必定要有這樣,沒有煩惱。人家給我們的過去種種怨憎會,全都要完全去除,無怨、無憎,現在又是聽法,學法者,自然學法的人就愈多了。聽法的人多,學法的人多,自然就是惡道減少了。所以,這就是佛在世間,那時候,連國王都來問佛,到底人生,生生世世都一樣嗎?因為印度是四姓階級,所以他就這樣問,佛陀是這樣的回答。今生此世,看到富貴、宗教、一般人民,或者是賤民,在這一生中,他如何生活,今生此世已經是如此,但是,今生此世你怎麼做,就是來生來世因,就看你今生此世怎麼做。這是佛陀向他的分析。

  同樣的道理,總而言之,學法者增多,自然惡道就減少,這是佛法,從過去、現在,都是一樣這樣的道理。所以「妙法喻雨露滋潤眾生」。我們若好好聽法,一點一滴都入我們的心來,點點滴滴滋潤我們,自然我們就有精進心,我們就懂得要勤修,自然我們的煩惱減少,智慧就增長,這就得到法益了,法的利益。所以,法如雨露,點點滴滴入我們的心,我們每天所聽的法,要時時用很珍重的心情來回憶。早上說的是什麼呢?今天所做、所遇到的事,我懂得善解嗎?我懂得包容嗎?我懂得對人人感恩,化掉過去種種不如意的事嗎?我們若懂得這樣,法聽進去,日常就在用,這就是受法益者。要用心啊!前面的經文這樣說,

經文:「及見十六王子請佛轉法輪。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即以天華而散佛上。所散之華如須彌山,並以供養佛菩提樹。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所獻宮殿,願垂納受!爾時,諸梵天王即於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及見十六王子請佛轉法輪」。諸梵天王已經來到大通智勝佛講法的道場,菩提樹下,除了佛與大眾以外,又看到十六王子在現場請佛轉法輪。梵天王來到的這個時候,正好是十六王子請佛轉法輪的時刻。所以「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即以天華而散佛上」。王子在請法,天人到了也是那麼恭敬在禮佛,同樣這樣圍繞,繞佛千匝,散花來供佛。「所散之華如須彌山」,從高而下,如須彌山。「並以供養佛菩提樹」,因為從空墜下,菩提樹雖然很高,也是花鋪在菩提樹上。

  所以「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同樣的,諸梵天王供養之後,還是求佛開示。因為還有微分的塵沙惑未斷,福若享盡,同樣要墮落。每天都這樣說,因為梵天王的心態。所以說哀愍。「所獻宮殿,願垂納受!」我們所獻的一切,請佛您要接受。「爾時,諸梵天王即於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大家求佛,他們的獻供求佛接受,這是表示他們的虔誠;之後就是諸梵天王在佛前很恭敬,一心同聲。這麼多的梵天王,同一念心,所以同聲來說偈,來讚歎。下面經文就說,

經文:「世尊甚難見,破諸煩惱者,過百三十劫,今乃得一見。諸飢渴眾生,以法雨充滿,昔所未曾睹,無量智慧者。」

經文簡釋:
「世尊甚難見,破諸煩惱者」;久遠一遇,難得一見。是破一切煩惱業者。
*說法破眾生惑障,令得無上之果,又以契機妙法破煩惱。故云:甚難見,言曠世久矣,今乃得一見。

  
也就是「世尊甚難見」,因為很長久的時間,才能一尊佛出現人間,這是非常難得。所以「世尊甚難見」,很難得佛出現人間。因為佛出世就能說法,說法就能破諸煩惱。因為人天煩惱,有了佛出世,自然就破除煩惱。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因為佛出世很難,「久遠一遇,難得一見」。要能一尊佛出世是很不簡單,這就是「破一切煩惱業者」。唯有佛陀,佛出世,覺悟,他能天地宇宙萬物,真理透徹後,能對人天開示,使所有煩惱深重的人,能一一破解,破除了煩惱的障礙。

  所以說法者,「說法破眾生惑障」。有人已經開悟了,開悟之後能說法,說法就能破除,破除眾生無明煩惱惑的障礙。眾生就是因為無明,粗的是無明,細的是塵沙惑,很多很多,煩惱如塵沙那麼多,很微細,細小得如塵沙一樣。這種惑,一直都是障礙著,障礙著我們人生向法的路。所以,一些善法都受這些煩惱無明所障礙著。所以佛出世,自然能說法,能破除眾生煩惱惑障。惑就是懷疑,懷疑也是有很多的障礙等等,懷疑等等…自然就有迷信,這都是疑,疑心就是不信,若是信,就是迷信,這都在惑。破除了迷,這是因為佛說法,才有辦法破除眾生煩惱無明與迷的惑。所以「令得無上之果」。這些惑,這種迷,無法向正確的方向。這種迷,迷實在是很多種,有的人是執迷不悟在貪、瞋、癡、慢、疑,有的人是執迷不悟在那種邪見邪道中,這都是一種障礙。有正覺的覺者已經出世間,自然他所說的法,就能解除眾生的迷惑,令得無上之果。「又以契機妙法破煩惱」。

  所以,「甚難見」。像這樣成佛,世尊來人間成佛,這種大覺大悟的人很難見,而且成佛之後要契眾生機,也很難。因為眾生,雖然佛出世,同樣就是迷。有的人就是自私,顧自己,他不懂得要如何兼利他人。光說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的說法,就四十二年間要去契眾生機,去適應眾生的根機說法。想想看,這是多麼困難啊!所以,「甚難見」,要能破除眾生無明煩惱,實在是很困難。所以破煩惱很難,要契機說妙法也很難,這就是需要有佛出現人間,出現人間說妙法,能契機,還是很困難。總而言之,芸芸眾生,惡道增長,天人減少,就是因為這樣。大覺世尊出現,人人若能接受佛法,自然就是惡道減少,因為聞法者增長,自然惡道減少。所以能夠佛出世很難得,也難見。「曠世久矣」,就是很長久的時間。「曠劫」就是很長久。不論是時間、空間,都很罕見,難得能夠見佛。所以「今乃得一見」,現在已經看到了。

經文簡釋:
「過百三十劫,今乃得一見」;表所過劫數長達百三十劫,方得一見。


  「過百三十劫」,已經過那麼久的時間,「今乃得一見」。現在的梵天王說出了,過一百三十劫的時間,在這時候才見到佛。表示所過的劫數很長、很久,才能見到佛。真的,修行要成佛不容易,也要待因緣,就是要有因緣,釋迦牟尼佛累生世到底修多久了?塵點劫以前,一直到現在,在二千多年前那時候,悉達多太子才成正覺,就是成佛。可見,要能見到佛等待的時間實在很長久,何況梵天王也是這樣說,要見佛很難,何況我們人間呢?

經文簡釋:
「諸飢渴眾生,以法雨充滿」;於說法潤飢渴眾生,以大法雨悉令充足。


  所以「諸飢渴眾生,以法雨充滿」。像說法,法能滋潤飢渴的眾生,如大法雨,都能充足。我們在〈藥草喻品〉不就說得很清楚嗎?大地枯槁,枯萎的草木,只要有雨一下,自然草木,種子在大地就能很繁榮。同樣的道理,我們人假使沒有水可喝,人的身體就無法生存下去。就如大地無雨,天地之間都枯萎掉了。所以「諸飢渴眾生,以法雨充滿」。有了法雨,我們大地眾生才能解開飢餓。

*眾生不食法味,如饑渴,如來說法,有情聞之,如饑得食,渴得飲,頓除曠劫之饑虛。

  所以譬喻「眾生不食法味」。這個法不入心,不知法的滋味,未聽佛法,或者是既聽佛法,不相信佛法,這樣的人,他們對法一點都不知道,聽佛法之後,若沒有好好體會,就如吃東西,我們若無心去品嚐,就不知道到底是甜是鹹。所以說要用心,有東西可吃,我們也要好好用心去品味,去注意這個法,這個吃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就如我們聽法,要用心聽,因為法很深,用很多譬喻。世間一切的法,要如何涵蓋世間很多無明煩惱,且都用法去解釋呢?這必定要很用心去體會。所以「如饑渴」,這種眾生,有法不去品嚐,有東西可吃,我們不吃,或吃了東西,我們不用心體會,像這樣,只要肚子能飽就好了,這樣無法瞭解,不知法味。我們人生與此一樣,如饑渴,「眾生不食法味,如饑渴」,和肚子餓一樣。「如來說法,有情聞之,如饑得食」。如來說的法,就如對有情的人,只要你有感覺的人來聽,法若能入心,這就如肚子餓得到食物。

  人也是有情,他若聽聞而不改,有聽和沒聽一樣。有的畜生,就算是動物,動物牠也是有情。我們過去說過,鳥聽法也能生天,這個故事應該大家還記得,鳥聽講「四諦法」。牠們往生,也化為天人來感恩。這就是有情,只要是有生命、有感覺,法都能入有情人的心。所以「如饑得食」,如肚子餓的人得到吃的東西,知道滋味,又有營養。「渴得飲」,口渴的人如得到茶湯可喝。這就是我們若能瞭解佛法,就能增長我們的慧命,要不然聽和沒有聽一樣,即使你做人,聽法與沒聽一樣,這就如吃東西不知滋味。有情,哪怕是動物聽了,牠也能瞭解。這就是「頓除曠劫之饑虛」。法若能聽得進去,真的是入心來,哪怕是離很久以前所不曾聽過,現在聽到了,能一聞千悟,一聽就能瞭解。

*眾生不沾聖澤,如草木枯槁,一聞妙法,便能發心,修因得果,如草木得雨,枯而秀,華而實。

  所以「眾生不沾聖澤,如草木枯槁」,眾生若不想聽這個法,就如草木乾枯了一樣。「一聞妙法,便能發心」,有的人聽到佛法,開始就發心了,這樣自然就「修因得果」。「如草木得雨」,就如草木得雨一樣。就是乾枯的樹,已經快要乾枯了,只要大地上再有水分,下雨又有水分,自然它就能再復生,這個草木的根在土裡得到水分,這個樹木自然能再慢慢回生。「枯而秀,華而實」。自然它的種子會在地上再生出來,總是草木逢春,草木得雨露,同樣能茂盛起來。這就是要我們好好用心。

經文簡釋:
「昔所未曾睹,無量智慧者」;從昔所未見無量甚深大智慧者。

  「昔所未曾睹」者,意思就是說,從過去一直到現在都不曾看過,但是無量智慧者,甚深大智慧。這種不曾看過,從過去到現在不曾看過。因為「過百三十劫」,曠劫,很長久的時間,都還不曾見過這樣無量智慧者。所以,這無量甚深大智慧的人,真正要見到是很不容易。我們用心在法中,法永遠滋潤在我們的心裡。所以我們要時時精進,精進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人事相也是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我們若能精進在心裡,勤修,自然這些種種人事物相,不會困擾我們的心,清者自清,修清淨行,我們就沒什麼煩惱。持修忍辱精進,就是我們得到法益,所以說我們自修自得,沒有什麼人能佔我們便宜,但是我們得的利益能與大家分享。所以聽法者、說法者、聞法者,聽多少,得多少,就能與多少人分享。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團隊感恩合十

 

 

高明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99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5/08/19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08/19晨語簡記   2015/08/19晨語簡記 Empty周五 8月 21, 2015 7:16 pm

20150819「晨鐘起•薫法香」聞法體會心得
上人慈示
精進心勤修破諸煩惱
持忍修善法聞法獲益
學法者增多惡道減少
妙法喻雨露滋潤眾生
 
經文:
「及見十六王子請佛轉法輪。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即以天華而散佛上。所散之華如須彌山,并以供養佛菩提樹。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所獻宮殿,願垂納受!爾時,諸梵天王即於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世尊甚難見,破諸煩惱者,過百三十劫,今乃得一見。諸飢渴眾生,以法雨充滿,昔所未曾睹,無量智慧者。」
 
經文簡釋:
「世尊甚難見,破諸煩惱者」;久遠一遇,難得一見。是破一切煩惱業者。
*說法破眾生惑障,令得無上之果,又以契機妙法破煩惱。故云:甚難見,言曠世久矣,今乃得一見。
「過百三十劫,今乃得一見」;表所過劫數長達百三十劫,方得一見。
「諸飢渴眾生,以法雨充滿」;於說法潤飢渴眾生,以大法雨悉令充足。
*眾生不食法味,如饑渴,如來說法,有情聞之,如饑得食,渴得飲,頓除曠劫之饑虛。
*眾生不沾聖澤,如草木枯槁,一聞妙法,便能發心,修因得果,如草木得雨,枯而秀,華而實。
「昔所未曾睹,無量智慧者」;從昔所未見無量甚深大智慧者。
 
上人慈示重點
 
1、    時時精進、事事勤修,修行按照規律生活,若減少了精進心,絕對是懈怠墮落,空過人生、原地踏步,這是一定的道理;有精進勤修的心,這念心克服懈怠心,才能上進。
2、    勤修才能時時提高警覺,防非止惡,遇到人事物現前,不如意事,我們自然就不會受它搖動。有了無明煩惱,用修行者的角度來看,是非清楚,就沒有什麼樣的煩惱可困擾。
3、    持忍辱行,修善法,過去恩恩怨怨,慢慢把它放棄、看開,善解、包容,同時又用感恩心,這就是持忍修善。要日新日日新。今天用很清新的心情,昨天煩惱沒有累積在心,哪怕是有煩惱,昨天的不愉快,今天我用很清新的心,把昨天的煩惱都忘記了所以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日新就是清淨的心,再用清淨的心來對待今天、未來。舊的慢慢去除,新的我們拒收,這就是防非止惡。
4、    「聞法獲益」。我們要很勤精進,天熱時,因昨晚沒睡好,所以要補眠;天冷呢?要掀開棉被很痛苦,永遠都在「大平林」裡,都在懈怠,在浪費時間,少聞佛法。這種持忍修善法,聞法的時間,不空過,不懈怠,修善法,得利益。
5、    「妙法喻雨露滋潤眾生」。聽法→點滴入心→點滴滋潤→精進心勤修→煩惱減少→智慧就增長→得法益。
6、    「說法破眾生惑障」。開悟→說法→破除無明煩惱惑的障礙。粗的是無明,細的是塵沙惑。
7、    惑就是懷疑,懷疑也是有很多的障礙,疑心就是不信,若是信,就是迷信,這都在惑。佛說法,才有辦法破除眾生煩惱無明與迷的惑。所以「令得無上之果」。這些惑,這種迷,無法向正確的方向。迷很多種,有的人是執迷不悟在貪、瞋、癡、慢、疑,有的人是執迷不悟在那種邪見邪道中,這都是一種障礙。
8、    破煩惱很難,要契機說妙法也很難。佛出世很難得,也難見。「曠世久矣」,釋迦牟尼佛累生世到底修多久了?塵點劫以前,一直到現在,在二千多年前那時候,悉達多太子才成正覺,就是成佛。
9、    「眾生不食法味」。這個法不入心,不知法的滋味。我們聽法,要用心聽,法很深,用很多譬喻。若聽聞而不改,有聽和沒聽一樣。我們若能瞭解佛法,就能增長我們的慧命,要不然聽和沒有聽一樣。「頓除曠劫之饑虛」。法若能聽得進去,真的是入心來,哪怕是離很久以前所不曾聽過,現在聽到了,能一聞千悟,一聽就能瞭解。
10、  「眾生不沾聖澤,如草木枯槁」,眾生若不想聽法,就如草木乾枯一樣。「一聞妙法,便能發心」,有的人聽到佛法,就發心,「修因得果」。「如草木得雨」,就如草木得雨一樣。「枯而秀,華而實」。草木逢春,草木得雨露,同樣能茂盛起來。
11、  「昔所未曾睹」者,「過百三十劫」,都還不曾見過這樣無量智慧者。我們用心在法中,法永遠滋潤在我們的心裡。要時時精進,精進在日常生活中。若能精進在心裡,勤修,自然種種人事物相,不會困擾我們的心,清者自清,修清淨行,持修忍辱精進,得到法益,自修自得,我們得的利益能與大家分享。所以聽法者、說法者、聞法者,聽多少,得多少,就能與多少人分享。要時時多用心!

個人體悟

過去恩恩怨怨,慢慢把它放棄、看開,善解、包容。
是啊!每個人都有其成長的背景,角度不一,自然看法想法做法會有差異,要放下,很難! 上人的靜思語「怨在哪裡,錯在哪裡?一切都是觀念而已。」再再提醒著自己,轉一個念「逆行菩薩現前」,再用感恩心,成就自己道業的菩薩來了,不斷地修正,調整,進一步釋出善意,化解了,心歡喜了!感恩!
要日新日日新。今天用很清新的心情,昨天煩惱沒有累積在心,哪怕是有煩惱,昨天的不愉快,今天我用很清新的心,把昨天的煩惱都忘記了;舊的慢慢去除,新的我們拒收,這就是防非止惡。哇!感恩,不只是昨天、今日,如能進一步,時時刻刻、分分秒秒檢視自心,現在在煩什麼,趕快以清新的心情,換個裝,就可以陽光普照。
以此與大家共勉之。
靜思弟子陳映月(慮津) 恭敬頂禮
回頂端 向下
 
2015/08/19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