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5/09/30晨語簡記

向下 
3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64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2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5/09/30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5/09/30晨語簡記   2015/09/30晨語簡記 Empty周三 9月 30, 2015 6:20 pm

20150930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一念無明生三細

境界為緣長六麤

根塵識合因行蘊

四諦十二因緣法

 

我們這些話常常都是這樣,跟大家提醒,「一念無明生三細」,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心念,心心起,前後起,都是一念一念的過去,一念間到底是什麼樣的念頭,是善念嗎?是惡念嗎?是利益人群嗎?或者是自利自己呢?這個念頭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起起落落,到底一天轉過了多少念頭?凡夫,多數念頭就是在無明中,這是我們凡夫,很多事情我們不明白、不清楚、不瞭解,這都是叫無明。無明、不瞭解,緣著外面的境界,隨著外面的境,我們起心動念,看見美的,想要,貪心起。我要的,我就買;我需要的,我就用錢去拿我需要的,到底人生愛的東西有多少,需要的有多少呢?是否是真需要、必須要呢?這我們應該要釐清,將這念頭過濾過,清楚我們面對外面的境界要取得的,是不是我們「必須要」,或者只是「需要」而已,或只是「要」而已。

 

看到很多,想要的時候買來的東西,無用的很多,這就是貪念,買來無用,就是貪,不是必要,不是必須要,這樣我們會攬來了很多無用的東西,這就是我們的無明,我們的內心時時都是放著那時候,一個念頭去招攬來,招來的事情,很多都放在心中,這也是同樣無明。所以說,「一念無明生三細」,這三細是貪、瞋、癡。就像我們日常生活,何必計較呢?就是因計較與人結了不好的緣。何必生氣呢?這樣簡單的事情,因計較而生氣,所以我們造作了一些真真正正對人不利,也傷害自己,這都是在一念間。「一念無明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麤」。因為境界來牽引我們。這麼多天來,出門之前開始就說十二因緣,回來,接著再說,還是同樣十二因緣,從一念無明而行,去動作,就緣名色、六入,就緣觸,觸就緣受,感受就緣愛,愛就緣有,有什麼呢?有很多業力來,就成為了我們一輩子的生死中,再造作、再複製很多無明、業力。這都是在境界六粗之中。境界現前,我們的感受,是要、是不要,是貪、是瞋,都是在無明癡念中,這些因緣來牽引我們,所以我們不斷受這因緣牽引,六粗就不斷成長、不斷增加。

 

六粗,就是很粗的東西,看到你,「應該是不高興吧?」「你怎知道?」「看你的臉色就知道了。」這就是粗相,因為你心中有不高興,因不高興,這其中一定有事發生,這事情絕對沒離開事相,人、事、物、相之中,引起了你不開心。這是很粗的東西,不是很微細,是很粗的事相,就這樣不斷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這樣在複製,在累積,所以叫做「境界為緣長六麤」。「根塵識合」,根與塵與我們的意識會合,眼根看到的物質,我不要,我就將它丟掉了。看看,很多的垃圾不就都是人不要被丟掉的嗎?怎麼會有這麼多被人丟掉的東西?這些東西是當初他要時候,用錢買來的,為了要買這東西,不知用了多少心思,化用多少的財物,這樣買來,現在變成了一堆一堆都是垃圾,這就是根與塵與識會合,眼根對外面的色塵,所以起了這分愛,貪念,這樣招攬買來,等到東西過時了,流行過了,不要了,這就是我們意識在分別。所以「因行蘊」。「行」,就是時間已經過去了,流行也退了,這種不斷汰舊換新,這樣累積起來,現在就是很多髒污。

我們也常常看到,慈濟人常常去為與我們無緣無故的人,是貧、是病、是老,家庭所囤積的,無量無數破爛骯髒的一些東西,與垃圾為營,這樣的形象有多少啊?每天我們能夠看到「草根菩提」,菩薩的身影,在世間上,每天每天都有這樣的事項,有這樣人事物的形態發生。在我們這大團體,一群菩薩不斷在付出,為這些苦難人、為這些這麼骯髒的環境在清除、在打掃,可見這些被人清除、打掃這些人的人生,他過去的生活也是在無明三細中,這樣一直造作,這樣一直累積。在粗相中去造作,在那微細的心念中產生,這種一念無明,微細的心念不斷在產生,境界為緣,六粗的事相不斷在造作。時間這樣過,年久月深,人的身體老了、病了,所造作的業已經累積到人生的盡頭了,過去他所結的緣,他的親人呢?他最好的朋友呢?一散而空,現在孤老無依,病苦殘廢,什麼人能幫助他?

 

菩薩,「菩薩所緣,緣苦眾生」,這就是佛陀來人間,一直要為我們開示。我們人人的心,一念心,外面的境界與我們這念心這樣糾纏不清,讓我們無明,讓我們無法體會道理。所以佛陀說法就是說「四諦」、「十二因緣」,從開始覺悟,向眾生說的法,從苦開始,一直到要讓我們瞭解生命的來去,我們造作何種的因,我們接受到的是何種的報,在這「十二因緣」就說得很清楚。四諦法開頭為我們分析,「十二因緣」讓我們更瞭解生命的起因。但是,我們就是這樣的愚鈍,哪怕是修行,也無法去體會。

 

就如過去有一位禪師,在山上苦修,他有一位徒弟,小沙彌,跟著老師父,每天每天都要出去外面化緣,這位青少年沙彌,每天就是這樣跟著。有一天,到一天將要回去時,也化緣完成了,施主給他們的東西,揹在小沙彌的肩頭上,師徒前後走著。看到一位老婆婆躺在地上,她平時就乞討為生,就是乞丐,每天都是乞討為生。現在已經病了,好像無法走了,坐著、躺著,起落好像很辛苦,好像肚子很餓。這位老師父就跟他的小徒弟說:「來,我們剛剛去化緣的東西,你趕快分一些給這位老婆婆。」這位沙彌千萬分的不願意,「我們這麼辛苦,從山上這樣下來,每天都這樣托缽,好不容易有這些東西能拿到山上去,現在這麼輕易就要分一些給她,為什麼呢?」這是年輕沙彌這樣反問師父:「為什麼,我們這麼辛苦,好不容易得來的東西,要給這位與我們沒有關係的老婆婆,為什麼呢?」這位老師父就告訴他:「生死與功德都是在一念間,你不要問那麼多,趕緊分一些給老婆婆。」

 

這位沙彌就回答了,一方面分東西,一方面就回答老師父:「做功德,我知道,不過我們現在很辛苦,正是需要的時候。等我將來長大,等我將來有辦法,我要將我想要做的工作做好,要做功德再說吧!」雖然這樣唸,不過他還是聽師父的話,將東西分開,一部分就送給老婆婆。老師父就說:「要用虔誠的心啊!」但是這位年輕的小徒弟,又這樣回答:「虔誠做功德,也要等我有力量時。」師父就默默地向前一直走。從這樣開始,每天的生活都是山上、山下,一直到經過了很多年,老師父的身體愈來愈不行了,寺院的這位年輕小徒弟也愈來愈大了,身體健壯,知道:我應該要將這座寺院好好翻修起來,能蓋很大很大的寺院,將來能香火鼎盛,這樣我就不用擔心了。老師父已經是無力再說話了,雖然常常跟他說:「要做一些功德。」卻是這位徒弟都一直回答:「等我有餘的力量。」所以就這樣時日一直過,寺院愈蓋愈大。

 

一直到老師父已經到了奄奄一息了,將要圓寂之前,用著很無力的手,拿著一本經書,交代給他徒弟。徒弟將這本經書接過來,這老師父微微開口要說話,已經無力可說了,他將這本經書接過來,放在旁邊,老師父也無力說話了,最後一口氣就這樣吞下去,往生了。之後,這位年輕力壯的徒弟就接受了這個位置,這間寺院的住持是這位徒弟,現在成為方丈住持了。他想發揮的,就是將這間寺院蓋好,幾年後,香火鼎盛,再來就買土地,土地買很多,附近的田園,他全都買下來。時日又這樣這樣過去,這位年輕力壯的方丈,他老了,一直到生病了,這當中他忽然間想到:我師父要往生時給我一本經書,我一直都沒拿來看,到底這本書裡面有什麼法?他就把那本書拿來,翻開的第一張,老師父寫的字,那就是「助人一次,勝似誦經十年」。意思就是說,你能去幫助人,比你誦經十年的功德更大,要虔誠,用你虔誠的心去付出,時時一念虔誠的心,時時都有助人的念頭,這比你誦經的功德更大。這時候,這位方丈年紀也大了,病也纏身了,「我這時候,要做什麼好事呢?當初師父說的話,『生死功德在一念間』,原來師父最後一口氣,要為我解釋的,要告訴我的就是這句話,幫助人,用虔誠的心幫助人,比誦十年的經功德更大」。修行無非時時都要存好念,虔誠的念,助人的念,人生疾苦偏多,就是這樣無明過一生,這就是我們人的一生,不就是這樣嗎?「一念無明生三細」,在這個境界為緣,人、事、物、相中,這樣勞勞碌碌過日子,勞勞碌碌造無明、複製煩惱,根與塵,外面的境界這樣在會合,時間這樣在過,無明業力這樣在累積,「因行蘊」,「蘊」就是累積,這樣在造業累積,還是回過頭來要了解的道理,是「四諦」、「十二因緣法」。這麼簡單的法在我們的身邊,但是我們無法了解,要好好用心啊!我們最近「十二因緣法」說完了嗎?還沒有。前面的經文,

 

經文:

「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

 

 

這十二因緣,一直從一念無明開始,一直就是在我們的行蘊中。過去生是這樣累積過來,累積到我們牽引到我們此生的依報,與我們的父母有緣,在某個家庭出生,一輩子所接觸的人、事、物,這樣我們不斷在接觸、不斷在行為造作,所以人生就是這樣地過。所以這個「觸」,「觸滅則受滅」。再接下來這段經文。前面的「六入滅則觸滅」,接下來這段就是

 

經文「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

 

現在就是完全說「滅」。過去是說「緣生」,現在就是說滅,「緣滅」。所以,「觸」,我們來到人間,接觸到人間的事物,有了接觸,自然就有感受,「一念無明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麤」,外面的境界,我們的感受。所以有接觸到,眼根接觸到外面的色塵,我們內心就有感受。這個感受從何起?是「識」。我們的意識開始去感受,起了感受的愛,所以「受滅則愛滅」。我們看到東西,是必要的或者是需要,或者只是想要而已,喜歡而已,是這樣嗎?或者是事情需要這麼計較嗎?計較到底又怎麼樣?這都在我們在日常的感受中,感受我們的起心動念,要還是不要?是恨還是仇?這當中都是在仇與愛中在生滅。所以有「愛」自然就有「取」,我就去採取行動,我要去收、要去買,我要去設計,我要……等等,這一切在這個「取」。我們若沒有這東西與我有關係,如果沒有,就不會去採取行動,就沒有造業。所以,「取滅則有滅」,就沒去造業。「有滅則生滅」。我們若不造業,不與這些父母結什麼樣的恩怨的緣,我們就不會再來受生。或者是來受生,我們從人、事、物,與人與事若無恩怨,我們無法在一起。看看地球上這麼多的人,我們認識的人到底有多少?沒多少。與我們有恩、有怨、有緣的人,才會跟我們在一起,若不是有恩怨,愛恨情仇,有經過這樣的緣的牽引,我們也不會在一起。過去彼此之間,我們結好緣,大家會合起來,大團體就去做好事;過去和我們有怨有仇,或是結群成黨時,就去做一些損害人群,不好的事情,或者是牽引我們的方向偏差。像這樣,去造作一切,讓我們人生過程到頭來還是死,病死或者是人生中很多不如意的事情,都是在這不好的因緣牽引著我們,老、病、死都有,這大家都沒有感覺。

 

這時候的地震,大家有感覺嗎?有感覺,一大早三點多那時候的動,大家也有感覺。這種明顯的感覺,與我們很微細所造作的累積,已經同樣的感覺,這是粗相的感覺。現在這個地震是粗相的感覺,起心動念那叫做微細的念。微細的念不斷累積,所以這樣累積到人生的過程,就是老、病、死,這人生的過程都是在憂悲苦惱中。哪個人來人間沒有憂愁過呢?沒有煩惱過呢?沒有想過要,沒有想過貪,沒有想要取過呢?人人都有啊!這就是微細,很微細的生活中,我們自己沒有感覺,這樣在過。

 

經文簡釋:

「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觸既不生,受相則滅,無受領心,愛相則滅。

 

所以說「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我們接觸到了,只要有接觸到,我們就會感受,我們要如何將感受看淡?因為我們很多都是因緣牽引,讓我們受苦,所以我們現在是在說「還滅門」,現在要如何滅除接觸到的,我們的感受,是要取或者是要培養、占為己有?或者是讓人人來享受?那位老和尚教他的弟子是要與大家享受,功德與一念間,這是一體,你的一念是要做功德,或者是要貪為己有?這是我們的接觸,觸的感受。我們的感受,若懂得與大家分享,這就是造福;占為己有,就是在愛。愛,有一種無私的愛;有一種占有的愛。占有的愛,到頭來就是一堆垃圾。就如我們說的,去為一些老了、病了,殘障病痛、孤老的人,我們去幫助他,那些骯髒的東西,不就是當初他要的東西所累積的呢?所以說,「觸既不生」,觸若不生起愛,自然就不會去拿那些東西囤在裡面。我們一念間若不生惡念,就不會積很多煩惱在我們內心,就不會造很多業在我們這輩子,這一生中。所以說,「觸既不生,受相則滅」,接受的相就沒有了。「無受領心,愛相則滅」,不受,不來領受我們的心,自然愛的相就滅,就不會起要占為己有。

 

經文簡釋:

「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無愛樂心,取相則滅。無取著心,安得有業,則有滅也。

 

所以,「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這個愛,占為己有的心若滅除,自然你就不會想這全都是我的。事業大,還要再大,我的連鎖,不是只有一間,兩間,我要全世界,全球事業,我都要一直擴展,這個市場是我的。這種取著的心,我們若沒有這種貪愛的念,就沒有取著的心。所以「無愛樂心,取相則滅」,「取」就自然滅除,無取相著的心,沒有取,沒有著,不執著我一定要這麼多,不一定要執著,所以自然「安得有業」。這種哪有什麼業呢?你若不取著,這些東西我們都沒有,這些事情我們都不造,所以這些事情與我們無關,這些東西,不是我們的,自然這些東西、這些事情,一切的人我是非就與我們無關了。所以,這哪有什麼「有」呢?沒有。你有做這件事嗎?沒有。你有這個東西嗎?沒有。就是沒有,所以,這個「有」的業,我們若不去造,無「有」,則是「滅」,「有」滅了。我們無,沒有去取著,自然我們就什麼都沒有,就清淨了。

 

經文簡釋:

「有滅則生滅」;因業招生,有業既亡,則生相滅。

 

 

「有滅則生滅」。不取著,不去造業,我們就沒有什麼樣的交結,愛恨情仇這種果報就沒有了。所以,「有滅則生滅」。「因業招生」,「有」,因為這個業,招來了我們來這個人間「生」,生在這個人間,在這個人間有愛恨情仇,就交結了,很痛苦!所以,我們因這個業,這樣不斷招來了生死不息。「有業既亡」,這「有」的業,我們若全都消滅掉,自然生相則滅,我們就沒有再來生,受愛恨情仇的人生事相再來纏我們了,就沒有了。

 

經文簡釋:

「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因於而生故,則有老死,既不受生欲,誰老死,則老死滅。無生老死,憂悲苦惱一時具滅。

 

所以「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如果沒有來生,就沒有老。因為我們有生,很痛苦的讓母親生下來,開始哭叫,這叫做痛苦。人生第一步來到人間,離開了母親的母胎,接觸到這個大空氣的刺激,全身赤裸裸的,痛徹骨髓,這種痛而苦,痛了,哭出來。哪個孩子生下來不哭的呢?那就是本來在母親的肚子裡是這樣護著,出來到外面,這個大空氣的壓力,自然刺痛了他的身體,全身。所以整個神經細胞這樣接觸到這個痛感,所以哭了。這是來人間的第一步,有了第一步在人間,這樣生下來就苦,開始慢慢在人間環境,先天帶來,後天學習,不斷造作業力。所以,因於有而生,所以才有老死的苦,老、病、死,人生無常等等。

 

剛剛一個地震,感恩,平安過了,假如那個地震若更大一點、更搖晃一點,可能我們也不會這麼安穩自在坐在這裡。我們現在還是安穩自在。地震是無常的警告,我們卻還能安穩在這個地方,是不是要事事感恩呢?人生四大不調,無常什麼時候發生?不知道。在行蘊過程中,剛才剛地震過,說:「我們現在地震。」現在就說「剛才」,同樣的時間這樣過去,說話又不同了,分別「剛才」、「現在」。「現在」,再過一會兒,就說「剛才」,還是這種來來回回,時間不斷地過。過去生、今生,過去的造作,我們今生受用;今生的造作,是來生受用。所以像這樣,十二因緣,一直牽引著。我們為了要瞭解苦的源頭,佛陀告訴我們「四諦」、「十二因緣法」,讓我們瞭解「苦」是這樣,希望我們人人能發心來滅除「苦」,這個緣若滅除了,自然就沒有生死的苦了。

 

所以說,「既不受生欲」。我們這念生,這念心就是一念欲開始,這種生死,不受生的欲念,我們若滅除,生滅則老死滅。你看,昨天說過了,有修行、有聽法的人,已經有多少老人就會跟師父說:「夠了,滿足了。」昨天不是聽我說了好幾位,我在這次行腳過程中,所看到的一群老弟子,有的人在病中來看師父,他就是這樣安然自在說:「夠了,滿足了。因為我幸好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做慈濟,我的人生很豐富,夠了。」對生死這麼的自在,他很肯定他做了很多的好事。所以說來,這種生死,生、死,不明白道理的會很怕死,就生起惶恐;明白道理,這是自然的法則。幸好我這輩子有做善事,做一次善事,勝讀十年經。我的人生這樣走過來,我滿足了,所以沒有生老死的憂悲苦惱,這些也都沒有了。雖然是老了,卻是不擔心什麼時候生命會結束,不擔心,這輩子足夠了。

 

前明生法,則苦生為緣,行因而起。今明滅法,則道滅為緣。因於道諦,滅十二緣,證寂滅樂。

 

所以,前面是說起「生法」。生,我們來人間生,過去所說的「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就是這樣一直緣下去。我們今天說的,是回過頭來滅,去滅過去「十二因緣」,幾天前說的是「生門」,現在是「滅門」,要如何回頭將它滅掉。過去的煩惱無明是這樣生起來的,我們現在要如何滅除煩惱無明,這些全都滅除,自然我們對生死就能輕安自在。這種「今明滅法」,若能夠瞭解,「則是道滅為緣」。人生無明,走過來的這條路,全都將它滅掉。我們現在所要走的,就是菩提大直道。菩提大直道是這麼的平坦,而且我們能夠從凡夫地到佛的境界,那就是行菩薩道。所以希望人人要用心在當下這念心,當下這念心,我們若能夠瞭解,因道諦瞭解了,十二因緣來去的法,我們若能夠瞭解,自然我們就證得寂滅的快樂。

 

這就是我們「心無煩惱,無煩惱故」,就「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妄想」,這樣就遠離了。我們每天都知道起心動念,這微細的心念,我們若常常都能夠瞭解:我現在在做什麼事情,該不該做?該做的,我們要積極;不該做的,要趕緊斷除。這就是明白「滅」,滅無明的方法。這樣,這個緣,「境界為緣長六麤」,瞭解了因緣,我們的眼、耳、鼻、舌、身,向外面的境界,色、聲、香、味、觸,這些境界,我們的意識清楚,自然就不會做錯事,這樣心就會常常很平安,這我們必定要時時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團隊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64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2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5/09/30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09/30晨語簡記   2015/09/30晨語簡記 Empty周三 9月 30, 2015 6:52 p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五年九月三十日星期三)

 

今天最大的體悟是老和尚傳給徒弟的那據話「助人一次,勝似誦經十年」,我有誦經的定課,我誦經是為了解義、為了傳法。還好,我也有入人群去助人,不是純粹的誦經,如果是純粹誦經就不圓滿了。

他就把那本書拿來,翻開的第一張,老師父寫的字,那就是「助人一次,勝似誦經十年」。意思就是說,你能去幫助人,比你誦經十年的功德更大,要虔誠,用你虔誠的心去付出,時時一念虔誠的心,時時都有助人的念頭,這比你誦經的功德更大。

 

昨天心得我寫到:「要滅苦,要了解苦是如何集的,這裡提到,無明、行、愛、取、有,此五支屬集諦。那就要去除無明、不要造作(行)惡業、不貪愛、不取不是生活需要的、不擁有生活所需以外的世間財物。能夠做到這五點,就不苦了。」

這是從「無明、行、愛、取、有,此五支屬集諦。」的觀點去寫的。



上人今天再教我們,「希望人人要用心在當下這念心,當下這念心,我們若能夠瞭解,因道諦瞭解了,十二因緣來去的法,我們若能夠瞭解,自然我們就證得寂滅的快樂。

用心在當下這念心,是三昧定力,了解十二因緣法的道諦是智慧,定慧具足,自然破除煩惱、無明,證得寂滅的快樂。

 

 

 

一念無明生三細

境界為緣長六麤

根塵識合因行蘊

四諦十二因緣法

 

我們這些話常常都是這樣,跟大家提醒,「一念無明生三細」,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心念,心心起,前後起,都是一念一念的過去,一念間到底是什麼樣的念頭,是善念嗎?是惡念嗎?是利益人群嗎?或者是自利自己呢?這個念頭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起起落落,到底一天轉過了多少念頭?凡夫,多數念頭就是在無明中,這是我們凡夫,很多事情我們不明白、不清楚、不瞭解,這都是叫無明。無明、不瞭解,緣著外面的境界,隨著外面的境,我們起心動念,看見美的,想要,貪心起。我要的,我就買;我需要的,我就用錢去拿我需要的,到底人生愛的東西有多少,需要的有多少呢?是否是真需要、必須要呢?這我們應該要釐清,將這念頭過濾過,清楚我們面對外面的境界要取得的,是不是我們「必須要」,或者只是「需要」而已,或只是「要」而已。

 

看到很多,想要的時候買來的東西,無用的很多,這就是貪念,買來無用,就是貪,不是必要,不是必須要,這樣我們會攬來了很多無用的東西,這就是我們的無明,我們的內心時時都是放著那時候,一個念頭去招攬來,招來的事情,很多都放在心中,這也是同樣無明。所以說,「一念無明生三細」,這三細是貪、瞋、癡。就像我們日常生活,何必計較呢?就是因計較與人結了不好的緣。何必生氣呢?這樣簡單的事情,因計較而生氣,所以我們造作了一些真真正正對人不利,也傷害自己,這都是在一念間。「一念無明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麤」。因為境界來牽引我們。這麼多天來,出門之前開始就說十二因緣,回來,接著再說,還是同樣十二因緣,從一念無明而行,去動作,就緣名色、六入,就緣觸,觸就緣受,感受就緣愛,愛就緣有,有什麼呢?有很多業力來,就成為了我們一輩子的生死中,再造作、再複製很多無明、業力。這都是在境界六粗之中。境界現前,我們的感受,是要、是不要,是貪、是瞋,都是在無明癡念中,這些因緣來牽引我們,所以我們不斷受這因緣牽引,六粗就不斷成長、不斷增加。

 

六粗,就是很粗的東西,看到你,「應該是不高興吧?」「你怎知道?」「看你的臉色就知道了。」這就是粗相,因為你心中有不高興,因不高興,這其中一定有事發生,這事情絕對沒離開事相,人、事、物、相之中,引起了你不開心。這是很粗的東西,不是很微細,是很粗的事相,就這樣不斷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這樣在複製,在累積,所以叫做「境界為緣長六麤」。「根塵識合」,根與塵與我們的意識會合,眼根看到的物質,我不要,我就將它丟掉了。看看,很多的垃圾不就都是人不要被丟掉的嗎?怎麼會有這麼多被人丟掉的東西?這些東西是當初他要時候,用錢買來的,為了要買這東西,不知用了多少心思,化用多少的財物,這樣買來,現在變成了一堆一堆都是垃圾,這就是根與塵與識會合,眼根對外面的色塵,所以起了這分愛,貪念,這樣招攬買來,等到東西過時了,流行過了,不要了,這就是我們意識在分別。所以「因行蘊」。「行」,就是時間已經過去了,流行也退了,這種不斷汰舊換新,這樣累積起來,現在就是很多髒污。

我們也常常看到,慈濟人常常去為與我們無緣無故的人,是貧、是病、是老,家庭所囤積的,無量無數破爛骯髒的一些東西,與垃圾為營,這樣的形象有多少啊?每天我們能夠看到「草根菩提」,菩薩的身影,在世間上,每天每天都有這樣的事項,有這樣人事物的形態發生。在我們這大團體,一群菩薩不斷在付出,為這些苦難人、為這些這麼骯髒的環境在清除、在打掃,可見這些被人清除、打掃這些人的人生,他過去的生活也是在無明三細中,這樣一直造作,這樣一直累積。在粗相中去造作,在那微細的心念中產生,這種一念無明,微細的心念不斷在產生,境界為緣,六粗的事相不斷在造作。時間這樣過,年久月深,人的身體老了、病了,所造作的業已經累積到人生的盡頭了,過去他所結的緣,他的親人呢?他最好的朋友呢?一散而空,現在孤老無依,病苦殘廢,什麼人能幫助他?

 

菩薩,「菩薩所緣,緣苦眾生」,這就是佛陀來人間,一直要為我們開示。我們人人的心,一念心,外面的境界與我們這念心這樣糾纏不清,讓我們無明,讓我們無法體會道理。所以佛陀說法就是說「四諦」、「十二因緣」,從開始覺悟,向眾生說的法,從苦開始,一直到要讓我們瞭解生命的來去,我們造作何種的因,我們接受到的是何種的報,在這「十二因緣」就說得很清楚。四諦法開頭為我們分析,「十二因緣」讓我們更瞭解生命的起因。但是,我們就是這樣的愚鈍,哪怕是修行,也無法去體會。

 

就如過去有一位禪師,在山上苦修,他有一位徒弟,小沙彌,跟著老師父,每天每天都要出去外面化緣,這位青少年沙彌,每天就是這樣跟著。有一天,到一天將要回去時,也化緣完成了,施主給他們的東西,揹在小沙彌的肩頭上,師徒前後走著。看到一位老婆婆躺在地上,她平時就乞討為生,就是乞丐,每天都是乞討為生。現在已經病了,好像無法走了,坐著、躺著,起落好像很辛苦,好像肚子很餓。這位老師父就跟他的小徒弟說:「來,我們剛剛去化緣的東西,你趕快分一些給這位老婆婆。」這位沙彌千萬分的不願意,「我們這麼辛苦,從山上這樣下來,每天都這樣托缽,好不容易有這些東西能拿到山上去,現在這麼輕易就要分一些給她,為什麼呢?」這是年輕沙彌這樣反問師父:「為什麼,我們這麼辛苦,好不容易得來的東西,要給這位與我們沒有關係的老婆婆,為什麼呢?」這位老師父就告訴他:「生死與功德都是在一念間,你不要問那麼多,趕緊分一些給老婆婆。

 

這位沙彌就回答了,一方面分東西,一方面就回答老師父:「做功德,我知道,不過我們現在很辛苦,正是需要的時候。等我將來長大,等我將來有辦法,我要將我想要做的工作做好,要做功德再說吧!」雖然這樣唸,不過他還是聽師父的話,將東西分開,一部分就送給老婆婆。老師父就說:「要用虔誠的心啊!」但是這位年輕的小徒弟,又這樣回答:「虔誠做功德,也要等我有力量時。」師父就默默地向前一直走。從這樣開始,每天的生活都是山上、山下,一直到經過了很多年,老師父的身體愈來愈不行了,寺院的這位年輕小徒弟也愈來愈大了,身體健壯,知道:我應該要將這座寺院好好翻修起來,能蓋很大很大的寺院,將來能香火鼎盛,這樣我就不用擔心了。老師父已經是無力再說話了,雖然常常跟他說:「要做一些功德。」卻是這位徒弟都一直回答:「等我有餘的力量。」所以就這樣時日一直過,寺院愈蓋愈大。

 

一直到老師父已經到了奄奄一息了,將要圓寂之前,用著很無力的手,拿著一本經書,交代給他徒弟。徒弟將這本經書接過來,這老師父微微開口要說話,已經無力可說了,他將這本經書接過來,放在旁邊,老師父也無力說話了,最後一口氣就這樣吞下去,往生了。之後,這位年輕力壯的徒弟就接受了這個位置,這間寺院的住持是這位徒弟,現在成為方丈住持了。他想發揮的,就是將這間寺院蓋好,幾年後,香火鼎盛,再來就買土地,土地買很多,附近的田園,他全都買下來。時日又這樣這樣過去,這位年輕力壯的方丈,他老了,一直到生病了,這當中他忽然間想到:我師父要往生時給我一本經書,我一直都沒拿來看,到底這本書裡面有什麼法?他就把那本書拿來,翻開的第一張,老師父寫的字,那就是「助人一次,勝似誦經十年」。意思就是說,你能去幫助人,比你誦經十年的功德更大,要虔誠,用你虔誠的心去付出,時時一念虔誠的心,時時都有助人的念頭,這比你誦經的功德更大。這時候,這位方丈年紀也大了,病也纏身了,「我這時候,要做什麼好事呢?當初師父說的話,『生死功德在一念間』,原來師父最後一口氣,要為我解釋的,要告訴我的就是這句話,幫助人,用虔誠的心幫助人,比誦十年的經功德更大」。修行無非時時都要存好念,虔誠的念,助人的念,人生疾苦偏多,就是這樣無明過一生,這就是我們人的一生,不就是這樣嗎?「一念無明生三細」,在這個境界為緣,人、事、物、相中,這樣勞勞碌碌過日子,勞勞碌碌造無明、複製煩惱,根與塵,外面的境界這樣在會合,時間這樣在過,無明業力這樣在累積,「因行蘊」,「蘊」就是累積,這樣在造業累積,還是回過頭來要了解的道理,是「四諦」、「十二因緣法」。這麼簡單的法在我們的身邊,但是我們無法了解,要好好用心啊!我們最近「十二因緣法」說完了嗎?還沒有。前面的經文,

 

經文:

「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

 

 

這十二因緣,一直從一念無明開始,一直就是在我們的行蘊中。過去生是這樣累積過來,累積到我們牽引到我們此生的依報,與我們的父母有緣,在某個家庭出生,一輩子所接觸的人、事、物,這樣我們不斷在接觸、不斷在行為造作,所以人生就是這樣地過。所以這個「觸」,「觸滅則受滅」。再接下來這段經文。前面的「六入滅則觸滅」,接下來這段就是

 

經文「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

 

現在就是完全說「滅」。過去是說「緣生」,現在就是說滅,「緣滅」。所以,「觸」,我們來到人間,接觸到人間的事物,有了接觸,自然就有感受,「一念無明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麤」,外面的境界,我們的感受。所以有接觸到,眼根接觸到外面的色塵,我們內心就有感受。這個感受從何起?是「識」。我們的意識開始去感受,起了感受的愛,所以「受滅則愛滅」。我們看到東西,是必要的或者是需要,或者只是想要而已,喜歡而已,是這樣嗎?或者是事情需要這麼計較嗎?計較到底又怎麼樣?這都在我們在日常的感受中,感受我們的起心動念,要還是不要?是恨還是仇?這當中都是在仇與愛中在生滅。所以有「愛」自然就有「取」,我就去採取行動,我要去收、要去買,我要去設計,我要……等等,這一切在這個「取」。我們若沒有這東西與我有關係,如果沒有,就不會去採取行動,就沒有造業。所以,「取滅則有滅」,就沒去造業。「有滅則生滅」。我們若不造業,不與這些父母結什麼樣的恩怨的緣,我們就不會再來受生。或者是來受生,我們從人、事、物,與人與事若無恩怨,我們無法在一起。看看地球上這麼多的人,我們認識的人到底有多少?沒多少。與我們有恩、有怨、有緣的人,才會跟我們在一起,若不是有恩怨,愛恨情仇,有經過這樣的緣的牽引,我們也不會在一起。過去彼此之間,我們結好緣,大家會合起來,大團體就去做好事;過去和我們有怨有仇,或是結群成黨時,就去做一些損害人群,不好的事情,或者是牽引我們的方向偏差。像這樣,去造作一切,讓我們人生過程到頭來還是死,病死或者是人生中很多不如意的事情,都是在這不好的因緣牽引著我們,老、病、死都有,這大家都沒有感覺。

 

這時候的地震,大家有感覺嗎?有感覺,一大早三點多那時候的動,大家也有感覺。這種明顯的感覺,與我們很微細所造作的累積,已經同樣的感覺,這是粗相的感覺。現在這個地震是粗相的感覺,起心動念那叫做微細的念。微細的念不斷累積,所以這樣累積到人生的過程,就是老、病、死,這人生的過程都是在憂悲苦惱中。哪個人來人間沒有憂愁過呢?沒有煩惱過呢?沒有想過要,沒有想過貪,沒有想要取過呢?人人都有啊!這就是微細,很微細的生活中,我們自己沒有感覺,這樣在過。

 

經文簡釋:

「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觸既不生,受相則滅,無受領心,愛相則滅。

 

所以說「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我們接觸到了,只要有接觸到,我們就會感受,我們要如何將感受看淡?因為我們很多都是因緣牽引,讓我們受苦,所以我們現在是在說「還滅門」,現在要如何滅除接觸到的,我們的感受,是要取或者是要培養、占為己有?或者是讓人人來享受?那位老和尚教他的弟子是要與大家享受,功德與一念間,這是一體,你的一念是要做功德,或者是要貪為己有?這是我們的接觸,觸的感受。我們的感受,若懂得與大家分享,這就是造福;占為己有,就是在愛。愛,有一種無私的愛;有一種占有的愛。占有的愛,到頭來就是一堆垃圾。就如我們說的,去為一些老了、病了,殘障病痛、孤老的人,我們去幫助他,那些骯髒的東西,不就是當初他要的東西所累積的呢?所以說,「觸既不生」,觸若不生起愛,自然就不會去拿那些東西囤在裡面。我們一念間若不生惡念,就不會積很多煩惱在我們內心,就不會造很多業在我們這輩子,這一生中。所以說,「觸既不生,受相則滅」,接受的相就沒有了。「無受領心,愛相則滅」,不受,不來領受我們的心,自然愛的相就滅,就不會起要占為己有。

 

經文簡釋:

「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無愛樂心,取相則滅。無取著心,安得有業,則有滅也。

 

所以,「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這個愛,占為己有的心若滅除,自然你就不會想這全都是我的。事業大,還要再大,我的連鎖,不是只有一間,兩間,我要全世界,全球事業,我都要一直擴展,這個市場是我的。這種取著的心,我們若沒有這種貪愛的念,就沒有取著的心。所以「無愛樂心,取相則滅」,「取」就自然滅除,無取相著的心,沒有取,沒有著,不執著我一定要這麼多,不一定要執著,所以自然「安得有業」。這種哪有什麼業呢?你若不取著,這些東西我們都沒有,這些事情我們都不造,所以這些事情與我們無關,這些東西,不是我們的,自然這些東西、這些事情,一切的人我是非就與我們無關了。所以,這哪有什麼「有」呢?沒有。你有做這件事嗎?沒有。你有這個東西嗎?沒有。就是沒有,所以,這個「有」的業,我們若不去造,無「有」,則是「滅」,「有」滅了。我們無,沒有去取著,自然我們就什麼都沒有,就清淨了。

 

經文簡釋:

「有滅則生滅」;因業招生,有業既亡,則生相滅。

 

 

「有滅則生滅」。不取著,不去造業,我們就沒有什麼樣的交結,愛恨情仇這種果報就沒有了。所以,「有滅則生滅」。「因業招生」,「有」,因為這個業,招來了我們來這個人間「生」,生在這個人間,在這個人間有愛恨情仇,就交結了,很痛苦!所以,我們因這個業,這樣不斷招來了生死不息。「有業既亡」,這「有」的業,我們若全都消滅掉,自然生相則滅,我們就沒有再來生,受愛恨情仇的人生事相再來纏我們了,就沒有了。

 

經文簡釋:

「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因於而生故,則有老死,既不受生欲,誰老死,則老死滅。無生老死,憂悲苦惱一時具滅。

 

所以「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如果沒有來生,就沒有老。因為我們有生,很痛苦的讓母親生下來,開始哭叫,這叫做痛苦。人生第一步來到人間,離開了母親的母胎,接觸到這個大空氣的刺激,全身赤裸裸的,痛徹骨髓,這種痛而苦,痛了,哭出來。哪個孩子生下來不哭的呢?那就是本來在母親的肚子裡是這樣護著,出來到外面,這個大空氣的壓力,自然刺痛了他的身體,全身。所以整個神經細胞這樣接觸到這個痛感,所以哭了。這是來人間的第一步,有了第一步在人間,這樣生下來就苦,開始慢慢在人間環境,先天帶來,後天學習,不斷造作業力。所以,因於有而生,所以才有老死的苦,老、病、死,人生無常等等。

 

剛剛一個地震,感恩,平安過了,假如那個地震若更大一點、更搖晃一點,可能我們也不會這麼安穩自在坐在這裡。我們現在還是安穩自在。地震是無常的警告,我們卻還能安穩在這個地方,是不是要事事感恩呢?人生四大不調,無常什麼時候發生?不知道。在行蘊過程中,剛才剛地震過,說:「我們現在地震。」現在就說「剛才」,同樣的時間這樣過去,說話又不同了,分別「剛才」、「現在」。「現在」,再過一會兒,就說「剛才」,還是這種來來回回,時間不斷地過。過去生、今生,過去的造作,我們今生受用;今生的造作,是來生受用。所以像這樣,十二因緣,一直牽引著。我們為了要瞭解苦的源頭,佛陀告訴我們「四諦」、「十二因緣法」,讓我們瞭解「苦」是這樣,希望我們人人能發心來滅除「苦」,這個緣若滅除了,自然就沒有生死的苦了。

 

所以說,「既不受生欲」。我們這念生,這念心就是一念欲開始,這種生死,不受生的欲念,我們若滅除,生滅則老死滅。你看,昨天說過了,有修行、有聽法的人,已經有多少老人就會跟師父說:「夠了,滿足了。」昨天不是聽我說了好幾位,我在這次行腳過程中,所看到的一群老弟子,有的人在病中來看師父,他就是這樣安然自在說:「夠了,滿足了。因為我幸好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做慈濟,我的人生很豐富,夠了。」對生死這麼的自在,他很肯定他做了很多的好事。所以說來,這種生死,生、死,不明白道理的會很怕死,就生起惶恐;明白道理,這是自然的法則。幸好我這輩子有做善事,做一次善事,勝讀十年經。我的人生這樣走過來,我滿足了,所以沒有生老死的憂悲苦惱,這些也都沒有了。雖然是老了,卻是不擔心什麼時候生命會結束,不擔心,這輩子足夠了。

 

前明生法,則苦生為緣,行因而起。今明滅法,則道滅為緣。因於道諦,滅十二緣,證寂滅樂。

 

所以,前面是說起「生法」。生,我們來人間生,過去所說的「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就是這樣一直緣下去。我們今天說的,是回過頭來滅,去滅過去「十二因緣」,幾天前說的是「生門」,現在是「滅門」,要如何回頭將它滅掉。過去的煩惱無明是這樣生起來的,我們現在要如何滅除煩惱無明,這些全都滅除,自然我們對生死就能輕安自在。這種「今明滅法」,若能夠瞭解,「則是道滅為緣」。人生無明,走過來的這條路,全都將它滅掉。我們現在所要走的,就是菩提大直道。菩提大直道是這麼的平坦,而且我們能夠從凡夫地到佛的境界,那就是行菩薩道。所以希望人人要用心在當下這念心,當下這念心,我們若能夠瞭解,因道諦瞭解了,十二因緣來去的法,我們若能夠瞭解,自然我們就證得寂滅的快樂。

 

這就是我們「心無煩惱,無煩惱故」,就「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妄想」,這樣就遠離了。我們每天都知道起心動念,這微細的心念,我們若常常都能夠瞭解:我現在在做什麼事情,該不該做?該做的,我們要積極;不該做的,要趕緊斷除。這就是明白「滅」,滅無明的方法。這樣,這個緣,「境界為緣長六麤」,瞭解了因緣,我們的眼、耳、鼻、舌、身,向外面的境界,色、聲、香、味、觸,這些境界,我們的意識清楚,自然就不會做錯事,這樣心就會常常很平安,這我們必定要時時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團隊感恩合十

 

 

高明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99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5/09/30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09/30晨語簡記   2015/09/30晨語簡記 Empty周三 9月 30, 2015 8:58 pm

起心動念宜戒慎
莫讓無明煩惱生
境界現前靜思惟

善增惡斷滅無明

靜思弟子陳映月(慮津) 恭敬頂禮
回頂端 向下
淑雲
版主
版主



文章總數 : 328
年齡 : 59
來自 : 高雄
威望 : 174
注冊日期 : 2009-04-14

2015/09/30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09/30晨語簡記   2015/09/30晨語簡記 Empty周四 10月 01, 2015 9:06 pm

上人開示這段故事,剛好今天輪值說法傳法導覽,來了一些會眾,有兩位住高雄市但從未來過高雄靜思堂,對於行善助人,他覺得並不困難,但對無量義經中「守之不動 億百千劫」如此生生世世守之不動,恆持的願力,深覺不可思議,甚至無法想像。若非有發大願力的人,是很難理解,過程中問我:「有的人為何誦經很多年,問他經中所說是甚麼?說不出來!這到底對不對!」剛好今天上人也開示到「助人一次,勝似誦經十年」,就與他分享,也分享慈濟宗門是依佛陀的教法而行的一條道路,用了一些時間讓兩位可以多了解慈濟的精神理念。

又有北京來的一家人由友人帶來參訪,是很虔誠修淨土宗,在講經堂很恭敬的跪下來向宇宙大覺者合掌,我告訴他們慈濟的精神理念,他們說淨土宗也鼓勵除了念佛持咒以外也須行善,上人今天開示的這段佛典故事中「助人一次,勝似誦經十年」我也與他們分享這句話,與這一家人相談甚歡,它們表示願意到北京找慈濟的據點。

與人分享真的很開心,尤其能將上人的理念佛陀的精神分享給更多的人了解,慈濟是修福不修慧嗎?我想沒有人還會這麼說。

要無煩惱無恐怖一定要深入法中,道裡明白,時時觀照自己的心,我們要學習的真的還很多,光讓無明煩惱不生就是一門生生世世的課題,雖然生活中還是有很多沒真正放下的境界,但我已經在學習放下了!
   
                                               淑雲〈慈僎〉虔誠合十
回頂端 向下
 
2015/09/30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