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5/10/02晨語簡記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64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2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5/10/02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5/10/02晨語簡記   2015/10/02晨語簡記 Empty周五 10月 02, 2015 10:16 am

20151002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八解脫亦稱八背捨,

此淨潔五欲,捨染著心,

持八背捨,修繫念思惟,

發無漏智慧,斷三界見思惑煩惱;

背捨無明,證羅漢果,轉名八解脫。

 

我們一段時間一直在說四諦、十二因緣,我們更要瞭解十二因緣,從一念無明生,就一直十二因緣緣到老死憂悲苦惱,不斷這樣輪迴,不斷這樣無明,也是不斷這樣憂悲苦惱。生、老、病、死,人間就是這樣過一生,過無量無數劫,這無量成劫以來就是這樣不斷輪轉。苦還是不苦呢?真是苦不堪。因為無始以來,生命就是這樣不斷在這個生死中輪轉。佛陀智慧透徹瞭解,要來向我們說,如何才能解脫生死輪迴,從由不得自己隨業牽引,一直到如何能再還滅回來,一切由我自己來主宰。主宰,就是由我自己來,不是由不得自己隨著業力轉。由我自己來,就如菩薩來人間,是為了要救度眾生,是他的覺性不忍眾生苦,他來的目的就是救度眾生。

你要救度眾生,必定要回歸自我的覺性,我們若是還有無明,永遠都無法回歸自己清淨的覺性。所以佛陀來人間的一大事,就是教育我們要如何回歸,要如何解脫,由不得自己的這個無明,需要解脫十二因緣,這叫做「還滅門」,再反回來。過去是由無明這樣牽引我們,現在我們要把它滅除,滅除這個緣,無明緣行。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就是在無明中,緣著這個無明在行動,所以因無明來行動,所造作的,十有八九都是錯誤,我們的觀念、思惟,多數都是錯誤,這就是我們的人生,「無明」這樣緣「行」,我們一切行為的錯誤。要如何才能還滅回去?從憂悲苦惱向上再滅,滅除「有」,「有」要滅,因為有「愛」,就是「愛」,而「愛」就是因為感受來的,這樣再往上一一滅除,一直滅到「無明」,源頭,我們也把它滅除了,滅除無明,才有辦法回歸我們清淨本性,這個時候才叫做解脫。

「八解脫亦稱八背捨」。八背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都隨著這五欲,根、塵,根,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個根向外面緣,外面的色、聲、香、味、觸,這等等,我們的起意,這就是有染,就是被染著了,這是欲界的眾生。我們日常生活所接觸的一切都是有染著的,現在就是要去體會,要如何滅除這種有染著的觸。根塵所接觸,從接觸的感受,乘著染著的愛,去造作種種「有」的業力,這樣我們來生、死,這就是有染著,由不得自己。我們瞭解了,修行不要受這些事物所染著,修行很簡單,生活,生活也很簡單,佛世時三衣一缽,足夠了,這樣就能度過一生,這輩子好好修行,這輩子不受身外物將我們污染,這已經是在修行。所以我們瞭解三界,欲界,我們去除這些種種的欲,去除了色界、無色界,將欲愛已經看淡了,所以這叫做「淨潔五欲」,這五欲都淨化了,這稍後會再詳細解釋。

「捨染著心,持八背捨」。我們要捨除這個染著。人人無明一生出來,貪、瞋、癡、驕慢、懷疑,這就是我們人間由不得自己的習氣,現在全都要一一將它捨去,捨去了人間一切習氣的染著,我們要用心來持八背捨。八背捨,就是已經將這些世俗習氣一一都將它去除了,背了它,向背。就如常常說「皈」,佛教的皈依,那就是反黑歸白。凡夫所向的是欲,我們現在已經瞭解了,凡夫的貪、瞋、癡,一切的欲念,生起了貪、瞋、癡、驕慢、懷疑等等的習氣,我們現在將它反過來,這叫做背捨。將這種煩惱、無明違背過去,不要再隨著煩惱、無明,追著它走,我們背過來、反背過來,不要再隨順煩惱、無明去,我們棄捨,我們反過來就是光明、清淨、潔白這條道路。這就是要持,捨去染著的心,持八背捨,那叫做「八解脫」。

我們要修,好好地修持,我們要「繫念思惟」,對的事情,我們要堅持,過去的錯誤、習氣,我們要棄捨,我們要時時「發無漏智」,我們若能這樣,這種無漏智慧就產生出來了。常常說,減少一分無明,就多一分智慧。我們的慧命要無漏,所修的法,收進來,就不要再讓它漏掉了,因為念念不忘所聽進來的法,這叫做「修繫念思惟」。我們要常常繫念,常常思惟,法不離心,才不會常常在五欲中起貪心,起瞋恚心,起癡念,起驕慢、懷疑的心,這些我們都要一一背捨,好好繫念,才有辦法發無漏智慧;要發心修習無漏智慧,我們才能斷三界。

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過去一段時間一直說三界,我們應該還記得。所以,「斷三界見思惑煩惱」。我們在三界,最嚴重的是欲界,若到色界,這個欲已經減輕了,但是還有思想中的愛,只是在思想中。到了無色界,他完全就是在少分的煩惱還未去除。就如梵天王(居色界初禪天),他們已經修上上善、持上上戒,已經欲與欲的思想都去除了,不過還有少分還不清楚透徹瞭解的道理,但是所有的煩惱,他們都去除了,因為他們修的已經是上上善與上上戒。前一段時間也一直跟大家說,應該大家還記得。所以,「斷三界見思惑煩惱」。

「背捨無明,證羅漢果」。這是聲聞、緣覺一定要修的過程,也就是修行者必定要修這些法,我們若不修這些法,十二因緣不斷延續下去,永遠我們都是由不得自己受業牽引,這樣生死難了,永遠都是這樣,所以我們必定要從解脫的法門要好好用心。所以「背捨無明,證羅漢果」。八解脫也就是八背捨,我們去除這些無明煩惱,所以名叫做解脫,叫做八解脫。修行也就是這樣。佛陀在世時,有一位叫做劫波比丘,有一天來問佛陀,說問說:「佛一直希望眾生的心要得善解脫,世尊!云何比丘心得善解脫呢?」這是這位劫波比丘來問佛,佛陀既然要修行者的心得善解脫,到底要怎麼樣才會得到善解脫呢?這樣來問佛。佛陀很歡喜,劫波有將法收入心,不很清楚,懂得問,這就是表示法有在心中,不清楚才懂得問。所以佛陀很歡喜,就說:「很好,懂得這樣問,我趕緊跟你說。」

「劫波,你應該要好好反觀自照,不斷思惟,好好去看,看我們自己的心,觀察我們自己的心。我們的六根,對著外面的形形色色,一切的事物,你好好用心觀察,甚至還要觀察在過去,或者是過去,或者是未來,或者是現在,或者是我們的內心,我們的身體。我們內從思想一直到我們的身體觀身不淨,我們的身體內臟的一切,從外面的形形色色,過去、未來、現在,我們好好來觀察,一直觀察到我們自己的內心、內身,身心,我們好好觀察。或者是很微細的東西,好好地想,是好的,是壞的,是粗的,是細的等等,你要好好觀察,好好想。

你若能好好去想,還能瞭解體會,之後就會發現到,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受、想、行、識,從內外的事物觀察,一直觀察到我們的內心懂得觀身不淨。在日常互相接觸的,還是回歸到能夠體會到無常。在這個無常觀去瞭解識,我們的意識。在無常中,從內外一切觀察,很細、很粗,很美、很醜等等這些東西,心一直緣過來,我們就知道,過去、現在、未來都是很多的無常,我們的心也無常,這樣不斷緣著外境,內外境界。粗的、細的、美的、醜的等等,這一切不就是無常嗎?回歸在意識中,色、愛等等,受、想、行、識都去體會。這若能體會這些事情,這樣就是叫做『心善解脫』。」

瞭解嗎?佛陀一連串跟他說這麼多,我們日常生活,從外面的境界一直思惟觀想,一直到我們自己的身心境界等等,一直到意識,一直到接觸到受與愛等等,這些事情若都瞭解,一切都是無常,這樣收攝下來,所造作你若能透徹瞭解,這叫做「心善解脫」。諸位,我們是不是心善解脫了呢?八解脫只有八項,我們瞭解了嗎?外面的五欲,那些染著,我們去除了沒?三界,見思惑,我們到底清楚了沒?只是這麼簡單,我們清楚嗎?佛陀向劫波所說的,世間形形色色,一直到我們自己的身心,這都是一樣,無不都是在日常生活中,這樣在緣這些境界。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若能瞭解,我們才有辦法還滅,滅這個緣,從無明一直緣下來到老病死憂悲苦惱,再由不得自己帶業再來。像這樣,一連串,要如何再回歸還滅回去,滅盡一切這些無明煩惱,這我們就要很用心去思惟。前面經文這樣說,

 

經文:「佛於天人大眾之中說是法時,六百萬億那由他人,以不受一切法故,而於諸漏心得解脫,皆得深妙禪定。

 

「佛於天人大眾之中說是法時,六百萬億那由他人」,很多人。「以不受一切法故」,已經背捨,背捨了那些無明,有染著的欲。「漏諸漏心」,已經解脫了,那些漏、煩惱無明,都得到解脫,所以「皆得深妙禪定」。這是我們昨天說過了,應該是在這八背捨中,我們也讀到這段經文,我們對八背捨會更清楚。接下來經文就說

經文:「三明、六通、具八解脫。第二、第三、第四說法時,千萬億恆河沙,那由他等眾生。

經文簡釋:「三明、六通、具八解脫。」

*「三明與六通」:阿羅漢所具之德。

*「八解脫」:棄捨三界染法縛。

*「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

 

宿命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宿世的事;天眼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未來世的事;漏盡明是以聖智斷盡一切的煩惱。以上三者,在阿羅漢叫做三明,在佛卻叫做三達。

「三明、六通、具八解脫」。八解脫就是八背捨,再接下來說,「第二、第三、第四說法時,千萬億恆河沙那由他等眾生」。「三明六通具八解脫」。三明六通就是阿羅漢所具之德。因為他們已經修,修起了過去一切,這三明六通。三明六通還記得嗎?三明是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這大家應該都記得。過去,我們都一直說過,也解釋過了,「天眼明」,是明白自己或是他人一切未來世事,這叫做「天眼明」。我們已經很清楚了,佛法聽這麼久了,應該瞭解了,瞭解自己或是他人未來的事情。因為我們知道過去是什麼業,我們來到今生此世應該清楚,不必埋怨,過去就是造這樣的業,結這樣的緣,所以帶來今生此世,是好命、是歹命,人生是過得快樂自在,或者過得一輩子受苦煩惱不斷,這都是過去生所造作的因緣。我們知道過去是這樣,所以我們今生不必埋怨。我們這輩子能再遇到佛,佛法能入我們的心,我們瞭解了,所有過去的業,我們應該要斷、要盡。

「願消三障諸煩惱」,過去所造作今生的障礙,我們要好好用心,欠債還債,人家障礙我們,我們就要用什麼樣修行的風度來回報他呢?有人對我們怎樣,我們豈能再驕傲嗎?有佛法在身邊,我們豈能再懷疑嗎?我們明明知道貪瞋癡不可有,我們的貢高驕傲的心,豈能再存著嗎?因為人家對我們不滿,就是我們太貢高、太驕傲,我們自己要好好放下身段,如何與人結好緣。貪、瞋、癡常常說,故已經知道,但貢高驕傲,我們常常在不知覺中。有時候對人說話就是不客氣,惡言惡語,修行不就是要軟言善語嗎?但這一項我們常常沒有注意到,所以態度或者是語言就常常得罪人,這樣再重新結不好緣,都在不知覺中。我們的心眼不明白,就是還有無明存在。天眼就是心眼,我們自己的心眼、觀念還對自己不清楚,對別人也不清楚,別人有習氣,我們也同樣有習氣。別人能夠沒有修行,我們不能沒有修行。所以我們要知己知彼,知彼要知己,因為我們是修行者,所以我們要自己要明白。

我們也要明白他人,別人的習氣是這樣,我們要修行,是不是想要如何先改變自己的習氣,才有辦法改變他人?所以這就是明白未來世事,這輩子你怎麼和他結不好緣,來生就是這樣。所以要修行,修行要「漏盡明」。漏盡,那就是我們要好好修行,希望我們能接近菩薩,行菩薩道。行菩薩道才能接近回歸如來的本性,斷除一切的煩惱,這樣才能真正走在覺道上,斷盡一切煩惱,就是要接近,接近菩薩,接近佛所教法,我們要身體力行,才有辦法斷除,這個漏盡明。一切漏盡,這就是我們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這樣才能到阿羅漢。在阿羅漢叫做三明,在佛就是叫做三達。六通三達,這是佛陀他的境界,若是阿羅漢就是到明白,但是還未通達,到佛的境界,那就是通達。前面我們也已經詳細解釋過了,這些法這段時間有解釋。

*「六通」:三乘聖者所得之神通。

*天眼通:明天耳通、他心通。

*宿命通:明神足通。

 

六通呢?那就是三乘聖者所得的神通,就是天眼通,也就是天眼明,還有天耳通。現在要天耳通很容易,看,靠科技就有辦法從這個地方傳到西部,傳到全球,只要他同步將視訊的密碼打開,自然他就聽到,沒有秒差,現在這個時刻,不論臺灣,不論大陸,不論在美國,或者是……,反正全球,只要將密碼打開,聲音就聽到了。所以天眼通。佛陀的時代,他就已經體會到這種人間三理四相,物理、生理、心理,一切都透徹瞭解。從這些物理形態如何會合,如何將它分開,分開一切皆空,會合一切皆有,這是佛陀的覺,他的覺悟宇宙之間。

他心通,就要到佛的境界了,要不然就是要修行,修到真正的智慧,你在想什麼我瞭解,但是我們現在凡夫就無法瞭解。不過現在的醫療也可以,有一種催眠術,讓你睡著,讓你自己說出了你內心在想什麼,這現在的科技慢慢接近了。所以宿命通也是宿命明,知道過去、現在、未來,我們能瞭解。神足通,神足通,現在到底是你來,還是我去呢?有一段時間,每天都和尼泊爾視訊連線,他們回來,我去,這是靠現在的科技,能看到他、聽到他的聲音,這不就是神足通嗎?千萬里之遙,來去瞬間就到達,這就是佛陀的覺性通達。漏盡通也叫做漏盡明,這都叫做六通,三明六通。

*「八解脫」:亦名背捨。

 

捨此淨潔五欲著心,發無漏智慧,斷三界見、思惑盡,證羅漢果,即轉名八解脫。

「八解脫」,剛剛大概說過了,也叫做八背捨,捨「此淨潔五欲著心」。我們凡夫還有污染的五欲,占為己有,但是我們現在都要將它捨去,不只是沒有這種欲念占有心,連思想中,我們也沒有想要,我們的思想,連這個東西都沒有起愛的心,感受取著。你若是感受起了愛,自然就會去取,就有了。這個有感受就有愛,就會去取,就會有,這樣不斷不斷造作。所以連這種觸、受、愛、取、有,這樣的觀念都沒有了,叫做「淨潔五欲著心」。五欲不著於心,完全捨,捨這些淨潔五欲著心,那就是色界。雖然有這些物質形式,但是連這些心都不執著了,都沒了,全部棄捨。所以已經「發無漏智慧」,我們的心,我們的無漏智慧,已經開始成長起來,自然就能「斷三界見、思惑」,都完全盡了。見思惑盡叫做無漏,無漏的智慧,有了無漏的智慧,自然就能斷除三界的見思惑,完全盡,自然就證阿羅漢果,聲聞、緣覺的果位。這已經背捨之後我們得到解脫。

*淨潔五欲者,若欲界,色、聲、香、味、觸即名麤弊五欲,名為不淨;若色界、無色界,色、聲、香、味、觸,即名淨潔五欲。

無漏智慧者,謂二乘等由此智慧斷除惑業,不漏落生死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再次清楚來解釋「淨潔五欲」,意思就是說,若欲界的色、聲、香、味、觸,這是麤弊的五欲,這很粗,一說就知道,你貪色,看到東西就想取,聞到味道就起口欲、想吃,這都是很粗的東西。這種欲界凡夫,這個欲麤弊。我們在〈信解品〉,長者著了麤弊垢膩之衣,引導孩子要好好取著財寶。

那就是因為他將珍珠瓔珞寶貝先捨棄,著起污垢的衣服,去接近他的孩子。那就是在佛的境界,他這樣再來人間,與人間同樣的生活。人間同樣有五欲,貧窮子就是貪著在五欲中,父親就是要再去找孩子回來,就是要與孩子走同樣的路,才能找到孩子回來。同樣的道理,所以五欲,色、聲、香、味、觸,這都是麤弊的五欲。所以「名為不淨」,在人間這些五欲就是不淨。

若是色界、無色界的色、聲、香、味、觸是潔淨的五欲。因為就是這些東西他們不需要了,欲念,男女之間的欲通通都不需要了,所以這叫做潔淨。但是修行,連潔淨的五欲都背捨,都不要了,連這個思想也沒了,所以這叫做淨潔,捨淨潔五欲著的心,都捨去。「無漏智慧」,那就是「二乘等由此智慧斷除惑業,不漏落生死」,二乘聲聞、緣覺,就是他有這個智慧,斷除惑業,不漏落生死。因為有這些智慧,所以他斷除見思惑,沒有漏掉智慧,自然這個就不會漏。漏,這個漏就是一切煩惱。沒有一切煩惱,自然就不會落入生死中。不漏落煩惱,就是沒有無明讓我們墮落生死中,沒有為了無明將我們拉到生死中。所以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這大家很清楚了。

經文簡釋:

「第二、第三、第四說法時,千萬億恆河沙,那由他等眾生」;其數量之多,喻千萬億恆沙數之多,聞法之眾。

 

「第二、第三、第四說法時」。意思就是說,說法從第一次轉法輪,就已經有千萬億人來了,何況無數,一二三四表示是無數次,從初次轉法輪開始,就一直無數次不斷說法。所以「其數量之多,譬喻萬億恆河沙數之多」,這是聞法的人。聽法的人愈來愈多,說法,無數次的說法,能聽到法的人愈來愈多,所以叫做二三四次,表示很多開始不斷一直說法,聽法的人就「千萬億恆河沙那由他等眾生」,就是無數,很多的眾生。

 

初說四諦十二緣法時,六百萬億那由他得道,說是法時,聞法得悟者轉多於前。

 

「初說四諦、十二緣法時」,就已經有「六百萬億那由他得道,說是法時」,聞法得悟者愈來愈多,從第一次開始說法,就有六百萬億那由他,何況無數次不斷不斷說,就如我們開始講《法華經》,「如是我聞」那一天開始,一直到現在,天天,每天這樣說,每天說每天聽,每天就是愈來愈增加同樣的意思,所以聽法的人就愈來愈多。學佛說法,就是從佛陀開始。佛陀的說法,就是從過去無量劫以前,多久呢?大通智勝佛的時代。大通智勝佛的時代,到底又是多久?塵點劫。塵點劫,這個塵、點,塵就是恆河沙。恆河沙,在印度,因為佛生在古印度,現在的尼泊爾。印度,古印度的恆河,現在還在的恆河,恆河橫貫北印度,恆河的沙是很細。

過去在四五十年前,煮雲法師,老法師去過印度,在印度,他就將恆河沙,去到了印度,當然他會去走恆河沙,走恆河沙,他就收恆河沙帶回來,他要來花蓮精舍時,就用小小的罐子裝了一罐的恆河沙來。就跟我說:「我去過印度佛的出生地,我走過了恆河,我在那裡帶一些沙回來,也送你這罐沙。」拿到那罐沙,心就想:這罐沙這麼小罐,我若要來一一地算,哪有辦法?根本沒辦法,那個沙是那麼細,要如何算起呢?光是手指這樣沾起來,貼在沙上,沾在手指的這些沙我都沒辦法算,我要如何算那罐小瓶子裡面的沙呢?

但是佛陀的譬喻是塵沙劫。佛經中都是用塵沙劫,一塵一沙一劫,就是一塵,就是小小這樣很細的灰塵,與沙土,塵比沙還細叫做塵。塵,就像我們的椅子桌子幾天沒擦,你用手摸一下,桌子出現一痕,手就沾了灰塵,那叫做塵。沙比塵粗一點。所以這要用塵沙來譬喻數字,實在是沒辦法。才會說「若算師,若算師弟子」,數不能盡。這是佛陀要告訴我們,人人本具佛性,從無數劫、塵沙劫前,大通智勝佛性人人本具,人人與大通智勝佛,大通智勝佛通我們現在的凡夫,凡夫心通大通智勝佛的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麼多的法,到底我們要從何學起呢?就像八解脫,八解脫我們若透徹瞭解,八背捨完全背除,去除,若這樣我們就「還滅門」,就能回歸到佛清淨的本性。我們若好好用心,修行就在日常生活中,沒什麼困難,只要我們時時好好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團隊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在線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64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2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5/10/02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10/02晨語簡記   2015/10/02晨語簡記 Empty周五 10月 02, 2015 11:03 a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五年十月二日星期五)

 

我以前寫過一篇文章,八解脫,提供大家參考。

 

八解脫

修行菩薩道可以得三明、六通、八解脫。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六通就是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漏盡通。八解脫分別是:
1. 內有色想觀諸色解脫
2. 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
3. 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
4. 空無邊處解脫
5. 識無邊處解脫
6. 無所有處解脫
7. 非想非非想處解脫
8. 滅受想定身作證具足住

有感於現代人的煩惱熾盛、苦悶、痛苦、憂鬱、悲觀、多愁、擔憂偏多,諸多心病,不得解脫之道。加上雖然看到佛經上有八解脫的解藥,可是很不容易理解。想要試著加以翻譯、簡單闡述、舉例說明,希望對於有心人及有需要的人,能有所助益。簡單的說,想要解脫就要修行,修清淨心,行菩薩道。

1.
內有色想觀諸色解脫(看開了)
第一種解脫就是看開了,看開了就解脫了。舉例而言,一個人,他想賺錢,他認為賺錢、存錢很重要,可以養家、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可以出國玩等等。可是不幸投資失利,虧了500萬,他經過一番冷靜理性的思考,想通了,錢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其實人生在世,錢夠用就好,何苦汲汲營營追逐套利。想一想,有人賺了錢,卻失去健康。還有人賺了錢,卻忽略親子關係與家庭和樂。更有人一開始賺了小錢,後來貪心投資更多,虧到傾家蕩產。自己雖然虧了500萬,但還有一份工作可做,吃穿簡單一點,日子還是可以過,健康平安最重要。這就是內有色想觀諸色解脫,內心基本上對於色(物質,例如錢、欲望)還是存在的,只是經過理性的思考,可以看開了,可以接受無常,面對問題,接受現實,隨順因緣,內心不受影響。這裡的觀是指觀想,經過一個轉念的過程,得自在解脫。

2.
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完全看開了)
第二種解脫與第一種解脫都是看開了,差別是第二種解脫內在的境界更高一點,內心對於所有的物質,已經可以不受影響。例如錢,可有可無,沒有得失心,不需要追逐,該來就會來,來也很好,不來也很好。甚至是不會想到這個事的境界,或是說錢、物質、這些事情,他已經不會起心動念。所以不只對外界的事想開了,內心也想開了,內無色想,所以我說這是完全想開了。

3.
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真正清淨了)
淨是指清淨,不受外塵的影響,內心清淨自然解脫。這需要一段過程的自我要求、自我修練。例如,一個人,持齋戒吃素二十年,對於食物可以得清淨。一個人,用心做志工一輩子,可以縮小自己,解脫束縛得歡喜自在。一個人,恒持善念布施,可以得清淨心,輕安自在。一個人,修忍辱行,被人誤解、羞辱,可以不生氣,可以自在以對,是真清淨。當種種的修行具足時,不論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六度波羅蜜,可以達到清淨的境界。要特別強調的是「身作證具定住」這幾個字,因為淨,清淨心,要知道很容易。一個字「淨」,三個字「清淨心」,讀完唸完只要一秒鐘。所以淨不是知道就好,更不是理解就可以解脫,是要去做,以身去體驗,去證明。通過自己真實的行為,自己親身的驗證,才是解脫之道。而且要持續的安住在一種穩定的狀態,不是有時候有清淨,一下子又沒有,要能維持恒定的清淨才是解脫。

4.
空無邊處解脫(不受限了)
布袋和尚有句話:「我有一布袋,虛空無罣礙,展開遍十方,收時觀自在。」這就是一種不受限了,空無邊處解脫的境界。能夠讓自己的心,自己的思維,不要受到有形時空的限制,就可以讓自己解脫。所謂心靜自然涼,道理亦同。陶淵明有詩曰:「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心遠地自偏就是可以做到空無邊處解脫,這時的心可以在任何地方,可以如處深山老林之中,可以在一處桃花源中,可以留在原地面對問題,可以在宇宙中的任何一個地方。心是自由的,是超越的,是解脫的。佛經上講得更傳神,「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空無邊處解脫就是這樣的境界。要修練心量大,要修練看得開加上看得遠,當這些你都會了,也透過練習成為一種習慣,解脫的功夫就修練成了。下次境界來了,你可以很快跳脫,進入空無邊處解脫,不受限制與影響。

5.
識無邊處解脫(無分別心)
佛家講無分別心,莊子講齊物論,其中有段文,「今者吾喪我,女知之乎?女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譯意是:「我(南郭子綦)已經先把我自己的所有的理性活動都放在一旁了,因為以一般的理性知識是無法認識超越性的道的智慧。就像你們平常聽過絲竹管樂之聲,卻未必會去注意大自然的各種風聲,就算領賞了大自然的風聲,卻未必會領會自然本身的無聲而有聲的道理。」修練齊物,無分別心的功夫首先要做到無我,拋掉一般的理性認知,進入真理與真識的智慧。這時候你會發現所謂的貴賤美醜是因為人心的主觀慾望而起分別的,其實都是相對的,也可以看成一樣的。這就是齊物,無分別心。例如,胖的身材,對有些人而言很醜,對另外一些人而言,又認為這才是美的標準。住豪宅與住平房,如果認為有差別,是自己的分別心起作用。如果修練識無邊處解脫,以無限多元的角度來分析事物,你會發現這些事物是沒有分別的,是平等的,我們也是宇宙萬物中非常微小的一部份而已,理解此一道理的人可以得解脫。

6.
無所有處解脫(不執著了)
無所有處解脫就是我們熟悉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惠能未出家之前,聽到有人誦讀這個句子,當場若有所悟而決定出家求道,前往湖北黃梅見到五祖弘忍。半年之後,聽五祖講《金剛經》,一聽到這句話就豁然大悟,可見這個經句是多麼的重要。「應無所住」是什麼呢?就是不在一個念頭或任何一個現象上產生執著,不會牢牢不放,因為牢牢不放心就困住了。反過來說,應無所住,就會生出解脫心。例如,一個人受了主管的責罵,如果一直耿耿於懷,心中老是牽掛著這件事,心就被外物所困擾,那叫心有所住。反過來,就釋懷了,就解脫了。我們凡夫也不妨練習「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最初可能比較困難,但是時間久了,就會把世間的人、事、物看作如幻如夢如演戲。你會非常認真地演好目前的角色,但很清楚自己是在演戲,就不會受到利害、得失、你我、是非的影響而煩惱不已。得到解脫的心,又有機會生起慈悲心和智慧心,這就是佛和菩薩的境界。

7.
非想非非想處解脫(一切放下了)
楞嚴經曰:「識性不動,以滅窮研,於無盡中,發實盡性。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非想非非想處。」這是一種定的境界,是很高的一種定的境界。當通過前六種的修行,一開始我們會受到眾生、慾望、物質的影響,我們可以修練看開了一直到完全看開了。也可以修練清淨心到完全清淨了為止,還可以修練不受紅塵喧囂的限制與干擾,得到解脫。接著修練無分別心與不執著,讓自己得解脫的功夫更上層樓。當我們能夠觀想苦、空、無常、無我,使心願意捨棄一切,放下一切,這叫解脫。觀想的過程會影響自己的意識,正確的觀想可以讓心得定,也就可以得解脫。其中,有一種定的境界,至極靜妙,不是凡夫俗子的粗想,這種想叫「非想」,而且也不是甚麼都不想,因為通通都不想就會如同愚痴無知一般,所以叫做「非非想」。這種非想非非想的境界是超越前六種解脫,可以讓我們的意識進入一種「一切放下了」的境界,泯然寂絕,心無動搖,恬然清淨,如涅槃相。對人對事,遇到考驗時,努力盡人事,但也可以一切放下了,無所束縛,就解脫了。

8.
滅受想定身作證具足住(不起妄想)
滅受想定又名滅盡定,謂人若有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就會領受色聲香味觸之五塵,領受五塵,就會生出種種的妄想來,若有滅除受想的定功,則一切皆可滅除,所以叫滅盡定。心經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所以滅受想定就是要修練「照見五蘊皆空」,體會到完全的無感受、想法,不起妄想的境界。這是一種智慧,要經過長期的修行可以達到。身作證具足住在第三解脫講過類似的道理,「滅受想定」不是知道就好,也不是靠理解就想解脫,是要去做,以身去體驗,去證明。通過自己真實的行為,自己親身的驗證,才是解脫之道。「具足住」,是強調要一直做,做到一定的程度,才會有效果,才是解脫,並且要保持在定的狀態中。我們學習新事物、吃藥、吃飯,都有這種現象,如果吃一碗飯會飽,吃半碗是不會飽的。如果學十年才完全可以學會,那麼,學三年是不具足的。八解脫到了這第八點,就沒有出現解脫的字眼,只出現定與具足住的字眼,應該是告訴我們,解脫之後,要持續的修定,修到定力具足為止,因為定力具足自然智慧功德花開。


 


八解脫

個人的簡易白話解說(供參考)

1. 內有色想觀諸色解脫

看開了

2. 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

完全看開了

3. 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

體會到什麼是真正清淨了

4. 空無邊處解脫

不受限了

5. 識無邊處解脫

無分別心

6. 無所有處解脫

不執著了

7. 非想非非想處解脫

一切放下了

8. 滅受想定身作證具足住

體會到什麼是不起妄想

 

看開了、真正開開了、清淨了、放下了、無煩惱、無分別、無執著、無妄想,可以證阿羅漢果。

 

上人告訴我們,源頭是「淨潔五欲,捨染著心」,而且要「修繫念思惟發無漏智慧」,一直到「斷三界見思惑煩惱整個過程就是「背捨無明」的過程,感恩上人開示。

 

上人說:「這麼多的法,到底我們要從何學起呢?就像八解脫,八解脫我們若透徹瞭解,八背捨完全背除,去除,若這樣我們就「還滅門」,就能回歸到佛清淨的本性。我們若好好用心,修行就在日常生活中,沒什麼困難,只要我們時時好好多用心!」

 

結語出現一個「還滅門」的專有名詞

【生死流轉門】

十二因緣的道理,顯明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起惑、造業、受苦的因果關係。
因有「無明」煩惱,而於過去世造作諸業「行」,故由「識」託胎,進而有「名色」,接著形成「六入」,出生時與外境接「觸」,便產生種種感「受」,由此起貪「愛」、執「取」,又復「有」未來之果報,繼續於來世受「生」,終至「老死」。眾生因無明不覺,而生死相續,永無休止,稱為十二因緣生死流轉門。

 

【聖道還滅門】

眾生因一念不覺起惑,因而造業、受報。故知,若欲消除三障諸煩惱,則須知因識果,瞭解此十二支層層相因的關係。仔細推之,來世有「老死」之苦,皆因有「生」之故,會繼續受生,皆因今生感「有」未來之報,此「有」因「執」取而生,執「取」因有「愛」之緣故,「愛」皆由種種感「受」而起,感「受」之起因為六根接「觸」塵境,「觸」因「六入」而生,「六入」由「名色」長成,「名色」因心識託胎而有,心「識」由過去世造作諸業「行」所致,業「行」起源於「無明」煩惱。

追根究底,無明是生死流轉的根源,所以要了生死,即須破除無明。無明若滅,其後相續而起之因緣亦隨之而滅。所謂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此乃行者欲逆生死流、得證解脫聖道所修,故稱十二因緣聖道還滅門,屬於聖者的境界。

 

簡單說,法華經化城喻品的經文,談到十二因緣法,前段為流轉門,後段為還滅門。

及廣說十二因緣法,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

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

 

 

 

八解脫亦稱八背捨,

此淨潔五欲,捨染著心,

持八背捨,修繫念思惟,

發無漏智慧,斷三界見思惑煩惱;

背捨無明,證羅漢果,轉名八解脫。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在線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99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5/10/02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10/02晨語簡記   2015/10/02晨語簡記 Empty周六 10月 03, 2015 12:33 am

八解脫,八背捨,也就是要出離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在欲界還有五欲--麤弊五欲,最明顯可說明,看到剛出爐的麵包,聞到好香,就起了想要買來吃。這讓我想起了心理學的「本我、自我、超我」。
而色界、無色界的潔淨五欲,這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不需要了。

但修行,就是連這五欲想都不想,全部背捨,連起心動念都完全沒有,如如不動,這真的要有大功夫。
我是凡夫,先訓練自己把欲念將到最低,少欲知足,基本的生活中,八分飽、貪睡晨起薰法香,必須要才買……,我想漸漸地成為一種習慣,就可進到潔淨五欲,再往前萬一止,連潔淨五欲都背捨,真的才得解脫、輕安自在。
以此與大家共勉之。
 
靜思弟子陳映月(慮津) 恭敬頂禮
回頂端 向下
 
2015/10/02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