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60709 - 用愛鋪路寸寸行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85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60709 - 用愛鋪路寸寸行 Empty
發表主題: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60709 - 用愛鋪路寸寸行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60709 - 用愛鋪路寸寸行 Empty周六 7月 23, 2016 8:55 pm

回頂端 向下
none
無量光曜心
無量光曜心



文章總數 : 840
來自 : 高雄
威望 : 0
注冊日期 : 2017-11-01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60709 - 用愛鋪路寸寸行 Empty
發表主題: 逐字稿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60709 - 用愛鋪路寸寸行 Empty周二 4月 10, 2018 11:26 pm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60709 - 用愛鋪路寸寸行

「慈濟大陸賑災大事紀」

(2015 天津大爆炸、深圳滑坡意外)
(2013 四川雅安、蘆山強震)
(2008 四川汶川大地震)
(2005 兩廣、福建水患)
(2003 新疆大地震)
(2001 內蒙古風雪、沙塵暴)
(1996 賀伯風災)
(1991 華中華東水災)

【證嚴上人開示】2016.1.4志工早會
記得1991年的七、八月間,大陸的華東水災很嚴重,那個時候,慈濟,我們臺灣要跟大陸,要如何能從這裡到彼岸去呢?那個時候還是很困難。不過為了慈善工作,為了不忍心,有幾億人受到了災難,所以克服了重重難關。那個時候,第一梯次踏上了大陸去勘災,是不是能讓我們有這樣的機會,誠意最感人,那個時候上層的領導,他就開了這一道門,指引著我們到了最需要的地方,安徽省,安徽省最窮困的地方,那就是全椒。讓我們有一個方向,那個時候去,舉目一看,房屋都倒了,而且草屋簡陋的。還看到了,印象很深的一位老媽媽,她邊走路,李憶慧看著就看到她,趕快去招呼她,她邊擦著眼淚,手還抓著一隻魚,這隻魚還在動。她就說水還在那裡,幾天沒飯吃了,沒東西吃,只好就是在那裡的水去撈魚,就這樣。所以,那樣的25年了,1991年一直到現在,記憶很深,那個時候要救災談何容易啊。兩岸心結,尤其是在臺灣,的確是很艱鉅,寸寸步就是難難行,可是難行也得行,總是關關難過關關過。

**********

「用愛鋪路寸寸行」

【旁白】
1991年五、六月間,華中、華東發生百年罕見的大洪水,災情慘重。中國第一次呼籲國際社會援助,兩岸由來已久的歷史情結,讓臺灣民眾各持正反意見。但佛陀視一切眾生平等的慈悲教義,讓上人無法視而不見。同年7月15日,公開宣布援助中國大陸災民,並於慈濟道侶刊登捐款啟事,促成慈濟踏出國際賑災的第一步。

【證嚴上人開示】2004.1.13賑災團報告
要踏出了這一步,心靈總是有一點,懸掛在半空中的感覺。到底我們落地了,這一步要怎麼走?但是我們要起步的這一邊,我們要怎麼說?當初的決定,雖然是非常非常的困難,我認為就是說,只要是對的,做就對了。因為我們都以無私的大愛,要去付出,以宗教而言,我們佛教佛陀來娑婆世界,就是要救濟苦難的眾生,他不只是說要救濟印度,他的國家,尼泊爾的人,不是。他說他要出家,為的就是要拯救天下蒼生,這是每一個佛教徒都有的心願。

【旁白】
1991年八月,首批勘災人員王端正、曾文賓、李憶慧等人趕赴大陸,卻不得其門而入。在節目訪談中,李憶慧回想起當時,與民政部官員的第一次會面。

【慈濟志工李憶慧訪述】
我們那一天早上到的時候,正好閻明復他陪同聯合國的官員去視察了,那接待我們的是他手下的一位將軍,我覺得他是累了,所以他對我們就有一點比較不耐煩的口氣,那他就問我們說,你們要來幫忙,你帶了多少錢來了?我說沒有啊,我們沒有帶錢,我們希望我們先來了解,所以可不可以讓我們到重災區?他指定一個重災區,讓我們過去那邊去了解。他說啊,我們不歡迎觀光團。所以我們當離開那裡的時候,走到那個他們是一個好像三合院那樣子,走出來的時候,就碰到了閻部長的秘書,我看到他好高興,我就抓著他,我說你知道我們上人是非常的心急這些災民,我們能夠幫助多少就是多少,讓那些災民,早日他們的生活能夠恢復,那時候我就把我手上的上人給的念珠就脫下來,給他套上。我說這是上人給你的託付,你要讓我們能夠順利的,能夠盡我們的一點力量。

【旁白】
慈濟不談政治,不傳宗教,不忍災民受苦的單純心念,化解了對方疑慮。直接和重點的賑災原則,也在誠懇溝通下獲得認同。於是透過民政部協助,慈濟在安徽、江蘇、河南進行發放,援建房屋、學校,慈濟在中國大陸推動慈善志業,從此奠定基礎。

【證嚴上人開示】2012.10.29實業家座談
沒有因,那就無法成就緣。有因,有緣成就起來。雖然凡事都是非常地不容易,就是因為不容易,這樣走過來的,才是真珍貴的事情。假如是說發心一帆風順,那就沒有什麼,所以我們要下了一個決心,找路,要找對路,對的路,哪怕許多的艱鉅,我們也都要勇往直前。就如大陸,那個時候要走這一趟路,實在是不簡單。不管是人力物力,或者是兩岸之間,許許多多行政工作,我又有一個執著,凡事都是要不能違規,要在當地要如法如規,所以要順著規矩,又是在那樣的環境中,可以想像是多麼的困難。天氣一天天的寒冷了,但是要採購的,也是有許許多多的困難,但是那麼冷的天氣,我就咬緊牙根,我不穿厚冬衣,很多人都會說,師父天氣這麼冷,您穿這麼薄?我就說因為大陸的寒衣,還沒有送達。大陸許多人在受寒受凍,寒衣,冬衣還沒有送到,我總是不想穿。所以大家聽到了,就很積極地想盡辦法,趕快早一天把冬衣送到了。這都是慈濟人的,想要愛師父所愛的人,想要做師父想做的事,再多的困難他們都會克服,再遠的路他們都會走到,再坎坷的路他們都會把它鋪平。

【旁白】
自1991年起,慈濟在中國大陸的急難救助,偏鄉貧困民眾的冬令發放,就不曾中斷,時至今日,志工仍傳承嚴謹的驗收程序。

【對話片段】
沒有,這一顆是算好的。
就這樣子。
這個半顆以下的就是碎米。
那個拉鍊稍微拉一下,看看順不順。
順。

【旁白】
慈濟除了補助生活物資,更啟發助人及受助者的心靈。家住河南許昌,61歲的馬金遠是慈濟的照顧戶,16歲因病癱瘓的他,還要照顧生病的雙親。

【對話片段】
院子裡站的是誰?
慈濟的閨女,她叫劉俊玲,經常來咱家。
蓋了幾件被子?
兩件被子。
我摸摸手涼不涼。手很熱,比我手還暖和。
暖和,不冷。
不冷啊?

【慈濟志工劉俊玲訪述】
是我們在七月份的時候,七月底,應該是25、26號,來做初勘訪視的時候。他真的行動不便,那我們就約定說每個月至少來一趟,是給他送一些生活物資。

【馬金遠訪述】
那一次來,我在屋裡,門開著,劉俊玲師妹從院子裡就喊了,馬大哥,妹妹來看你了。我聽了這句話,我心裡特別感動。平常人進屋子都懶得進,他們都不嫌髒不嫌累。

【慈濟志工劉俊玲訪述】
第一次來的時候,我們這樣做這些動作,他一直流淚。但是可能滿臉還是有一些,就是怎麼講,一些惆悵一樣。然後從那以後我們就鼓勵他說,就不要小看自己,然後送靜思語給他,多鼓勵他。

【馬金遠訪述】
這一句你看,感恩要表示於行動。你不行動光說沒用是不是?無論路途坎坷或平坦,都應該感恩鋪路的人。

【慈濟志工劉俊玲訪述】
他那種滿足,那種知足,還懂得感恩真的很難得。無怨無悔這樣來照顧父母,都覺得很感動,一直讚嘆他,他可能覺得原來我還有這樣的閃光點在這邊。所以覺得應該是內心給他很多的自信心,他每次再來的時候就很陽光。

【證嚴上人開示】2015.12.29志工早會
看到了大陸的菩薩,也一一在成長起來了,他們在見苦知福,很多人都是看到了,然後知道自己原來是這麼有福,應該要滿足了。滿足了自己的,才能這樣地用心去付出,愛,愛別人的,愛窮困的,孤老無依的,他們這樣疼惜他,回家能不孝順父母嗎?這都是付出了以後,就是對自己一大的教育。這種從外面的環境增加自己提升孝道與善行,這都是人世間必須要的。看他們去探勘,看到了有的環境是這樣,真的是很不忍心,就會學了臺灣的慈濟人一樣,及時給予他們一個好的環境,清掃等等,這都是愛的典範。彼此互相勉勵,互相激勵,都是增加愛的能量,這都是很令人感動的事。每一次看到這樣的,總是打從內心的很欣慰。

【旁白】
種種善行得到中國當局肯定,2010年8月20日,慈濟獲中國大陸國務院批准,成為首家境外非營利組織所成立的全國性基金會。歷經25年,步步足跡,都是寸寸用愛鋪路走過來。

【證嚴上人開示】2011.10.5見習委員尋根

當初華東水災的那一年開始,就有這樣的一個心願,因為佛陀教導我們,需要廣度眾生。如何度啊?是用錢度嗎?或者是用利度呢?都難啊。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緣度,佛度有緣人,所以我常常都會說,把握當下,還要恆持剎那,因緣到來,真的要把握,只是一個念頭認為該做,該做的事,把握當下,做就對了。

【旁白】
經過大陸賑災的運作,慈濟確立了國際救援的模式,也就是依循直接、重點、尊重、務實、感恩、及時的原則,災難援助讓慈濟與對岸,搭起了大愛的橋樑。

**********

「慈濟大陸長期扶困大事紀」

(1998~2015年 甘肅抗旱遷村,援建水窖19060眼,援建二個慈濟村,援建三所慈濟小學)
(2000~2009年 貴州長期扶困,發放助學金,援建九個慈濟村,援建五所慈濟中小學)

(貴州羅甸縣)

【旁白】
貴州多喀斯特地形,羅甸縣80%以上都是山地,耕作大多只能仰賴人力。大學畢業後,返鄉在縣農業局上班的王化東,利用休假日回家幫忙。小小田地分散在各處,王化東的父母,就是這樣艱苦地養兒育女。

【王化東訪述】
我記得我讀三年級的時候,那時候還差五塊錢,那老師就不給我考試,然後我回家就跟爸爸媽媽哭。然後我爸爸就只好去親戚家借,把十塊錢給借到。我想既然現在這樣子,我一定要能讀書的時候,我一定要努力讀。雖然說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對我們這種鄉村來說,畢竟就是說你自己有一點知識,必定能改善一點家裡面的經濟狀況。

【旁白】
王化東從初中開始領取慈濟助學金,用功的他,以優異成績考上大學。慈濟在貴州丹寨,自1998年發出第一筆助學金後,就不曾間斷,至今共嘉惠了21個省份,超過11萬人次。而廣東志工自2004年起,就承擔起貴州助學金的發放。

【對話片段】
跟上人告假。
這麼早要去哪裡?
貴州,這一次是簽約,助學生的簽約。
平常上班有這麼早嗎?
沒有,八點半上班。

【旁白】
2014年通車的貴廣高鐵,從珠三角地區到貴州貴陽,只要五個小時,比起11年前便捷了許多。為了到受助學生的家,還得再搭乘大巴士、小巴士,甚至跋山涉水才能抵達。

【對話片段】
今天要到你們家家訪,跟我們陪同的,除了我們的老師以外,還有你們的什麼?學長。
我叫王化東,今年是剛剛畢業出來大學生,現在在縣農業局上班。師姑師伯們陪伴了我,整整11年了。
11年,所以整整11年從頭到尾。但是他還持續著,為了什麼?為了把這分愛繼續傳給大家。有沒有接起來?有沒有接起來?
我們就至少跟著師姑師伯一起,然後去幫助更多的人。慢慢地,就自己也出一點力。我們現在真的什麼都出不了,就至少能給他們一個心裡面的安慰,說畢竟我們是走過來的人。畢竟在這方面,多少能給他們一些鼓勵。

【證嚴上人開示】2012.10.29實業家座談
因為貴州有一場大水災,慈濟人去救災,那一段路非常的坎坷,也曾經浩浩蕩蕩的物資在山路上翻車了,真的也曾經有過這樣危險的路走過。他們去救災回來,大家回來分享,在相片中所看到的,苦啊。怎麼住這樣的房屋呢?很多很多的苦難,看了很不忍心。我就說,我們能不能幫他們遷村?我們能不能幫他們蓋房屋?很多人都異口同聲,回答我說不可能。為什麼不可能呢?理由是這個貴州的窮,路無三里平,天無三日晴,人無三兩銀,他說歷史以來就是這麼說,我說歷史是時間與人累積的,沒有改不了的歷史,我們可以創造歷史。

【對話片段】
你家有幾口?四口?五口?
我家嗎?我家有五口人。

【旁白】
2000年6月,慈濟訪問團深入貴州山區偏鄉,了解少數民族生存的困境,隨即針對花溪、羅甸、紫雲等地,擬定長期扶困計畫。除了發放助學金、民生物資,也提供經費,協助村民遷離環境惡劣的山區,重建具地方文化及民族特色的新村。

【慈濟村村民楊昌信訪述】
原來在那個山裡面,路也不方便,錢也賺不到錢,沒有現在的發展,就不到今天這路線上了。在外面打工,也沒辦法照顧小孩子,在家裡也沒人帶,就在我門口這裡做,做了後來是,怕這裡地倒塌。後來就跑到那邊去,去搞那個場地做。

【對話片段】
一次能夠生產多少?
四塊。一天要生產一千多,1500到1600。

【旁白】
遷村後,楊昌信的造磚廠,年營收突破20萬人民幣。移居另一個慈濟村的蔣本貴,則開設墓石雕刻廠,同樣改善了生活。

【慈濟村村民蔣本貴訪述】
沒有那種條件,你再努力也努力不起來,就是你們給我們條件,到上面那層去了。我們原來在下面,你們幫我們提到上面來了。

【證嚴上人開示】2015.9.4志工早會
窮,不是天生以來都是那樣窮,只要因緣會合了,他的生命中的因緣,有貴人,就很自然出現在他的生命中裡。那樣的崎嶇不平的土地裡,慈濟人,一、二十年來為這個地區,真正的花了很多的力氣,而且走了一段很坎坷的路程,不斷地協調,把他遷居下來。每一個莊,四、五十戶,五、六十戶,都是很壯觀的一個一個村落裡。讓他們改變了生活,最重要的就是孩子,孩子已經人人都能讀書,四、五年前我已經看到了這樣的報告回來說,二百多位大學畢業了。這一、二十年走過來的,不只是幫他們建設住的,容身的安全的地方,同時培育了一粒粒的種子,但是我們這樣助學,還是不間斷,現在已經改善的,換他們也可以投入來幫助別人。受助學的孩子,他也可以回來教學等等,這都是改善的,很令人感動的事情。

【旁白】
甘肅黃土高原,久旱不雨的土地,也讓當地居民難以擺脫貧窮,慈濟自1998年開始在此援建水窖,共完成19060眼。然而近年來氣候變遷日益顯著,天不下雨,水窖亦無用武之地,因此2008年,慈濟針對極乾旱地區民眾,進行移民遷村計畫。在靖遠縣劉川鄉、五合鄉,興建慈濟村,2009年起陸續啟用交屋。

【對話片段】
路多遠啊?
路有幾里路的,也有十幾里路的,看一回醫生,這兒方便。

【旁白】
慈濟村裡並設立慈濟小學,解決了遷村孩童的教育問題。2015年一月,慈濟志工特地回到學校,舉辦孝親愛灑茶會。

【對話片段】
媽媽,我愛你。
來,抱抱孩子。
爸爸媽媽雖然你們沒有來,但是我依然很愛你們。
來了以後,我就天天投。
天天投,所以你當時是我們新村進來的時候,就開始投了。你上次也捐過一次了,對不對?這是第幾次了?
第二次。
第二次捐了。

【證嚴上人開示】2015.10.3慈濟學校國際交流
在黃土高原上,那個時候他們就是缺水。所以我們在很多很多年前,開始幫助他們做水窖。現在去看到的,已經是大愛村了,或者是叫做慈濟村,他們現在所用的水,是從黃河提灌上來的,這二個慈濟村,給他們換了一個環境,就不一樣了。這都是因為一念愛心,動員了很多人,愛的點點滴滴集合起來,所以我們才有能力去幫助他們。讓他們村莊蓋好了,土地呢?也分配給他們的土地,也分配好了。同時村裡也蓋起學校來了,孩子們的讀書就在村內,很方便就可以上學了,這都是轉變人生。雖然臺灣與大陸距離那麼遙遠,但是普天之下,我們同樣的一片天,同樣的一片地,能幫助人的感覺真好,其實人生本來就是要這樣的互動互愛去付出,人人都有這一分心,人人都可以一生無量。有你,有其他,就是因為你了解愛的能量,有你看到了慈濟的愛心可以影響那麼大,改變那麼多人的生活。

**********

「慈濟大陸醫療大事紀」


(2015 跨海醫療,鄭大耿)
(2014 成立醫療轉介平臺)
(2013 跨海醫療,楊曉東、陳團治,蘇州健康促進中心掛牌)
(2007 首例大陸向臺灣捐髓)
(2006 資助貧困殘疾兒童)
(2005~2010 光明行動)
(2000 首次結合慈濟人醫會義診)
(1997 首次跨海捐髓)
(1993 首例緊急醫療援助,史愛萍)

【旁白】
1993年10月12日,安徽全椒縣民史愛萍,罹患先天性心臟病,因為家貧無法負擔醫療費用,在慈濟協助下完成心臟手術,成為慈濟在中國大陸醫療援助個案首例。爾後慈濟的義診,骨髓捐贈,或跨海醫療,帶給了貧病人士重生的希望。住在福建廈門的楊曉東,飽受脊椎和髖關節變形二百多度之苦,長達19年,同鄉的陳團治,則是罹患了先天重度膝反曲,他們先後來臺治療,在兩岸醫療團隊志工的接力照料下,成功治癒返鄉。2015年11月,主治醫師陳英和還前往廈門探訪他們。

【對話片段】
院長爸爸。

【證嚴上人開示】2015.12.18志工早會
陳院長他也去廈門,去看陳團治也看到了曉東,楊曉東,曉東他也很有意思,他就是騎著腳踏車來,要來帶路。陳院長他是很親切,下了車,換他的腳踏車讓他載,你看,他已經恢復到現在可以載他的救命恩人,很可愛,這都是曾經有過的生命。遭遇到了那樣的苦,從廈門來到臺灣,臺灣的醫療團隊,整個骨科投入的愛,復健等等,志工陪伴,後來回去了,現在可以恢復到這樣子,抬頭挺胸。

【楊曉東訪述】
我打工的第一個月工資。

【對話片段】
你怎麼捨得捐出來?
是,也覺得有意義,去幫助大家。

【大愛新聞資料畫面廈門蓮花醫院院長李力訪述】
這個團治來了我們醫院半年,我們看到了團治,是一步不離拐杖的工作生活,到現在基本拐杖可以丟掉了,可以自己獨立的去行走,自己獨立的上班,自己獨立的吃飯,自己獨立的生活。

【證嚴上人開示】2015.12.18志工早會
生命就是這麼有價值,她也已經投入,跟慈濟人都可以去訪視,她也去訪視,她也把她的生命的過程,去鼓勵那一些殘疾人。所以生命是那樣的亮麗,任何一個生命,我們都不想要把他放棄,所以我們的醫療,應該就是慈善的醫療,這都是我們的目標。

【旁白】
橫越兩岸牽起的,不只是跨海的醫療個案,還有尊重生命的醫療人文。1996年賀伯颱風賑災,慈濟關懷腳步踏上福建福鼎市,並援建設備老舊簡陋及病床需求不敷使用的福鼎市醫院。院長李桂心,自2003年任職以來,不遺餘力推動「守護生命,守護愛」的慈濟醫療人文。

【大愛新聞資料畫面福鼎市醫院院長李桂心訪述】
把你們這個,這個風氣帶回你的工作之地,我相信,很多病人疼你們都來不及,絕不會刁難你們。是不是?

【大愛新聞資料畫面福鼎市醫院主任陳影訪述】
如果沒有對父母親都激發出那種孝心的話,他肯定不可能在臨床上對病人有那種更滿滿的愛去照顧病人。

【旁白】
2015年九月,福鼎市醫院已經是第九年舉辦醫療人文營,除迎接新進醫護同仁,也藉由經典演繹,居家訪視,落實視病猶親的理念。

【大愛新聞資料畫面福鼎市醫院護理師杜麗麗訪述】
把病人放在我的心上,惦記他們。

【大愛新聞資料畫面福鼎市醫院醫師慮孝強訪述】
我會更加懂得去尊重別人。

【旁白】
真誠付出無所求,心生歡喜,並感染他人的慈濟人文,同樣可以在環保志工身上找到。

【對話片段】
新年快樂,祝福您們喔,感恩。
這一家我看。
老闆。
老闆在這裡啊。
你好你好。生意還好吧?感恩感恩,祝福你們,新年快樂,感恩感恩。
謝謝,祝老闆生意興隆。

【旁白】
在四川達州,閻弦蘭及曹玉蘭和一群環保老菩薩在年節期間,沿街向店家收取回收物,他們加入慈濟的原因,要從2008年5月12日,汶川的世紀強震說起。

【慈濟志工閻弦蘭訪述】
我遇到很多很多人就說,他說去不去看?那邊在煮熱食,當時我們不清楚,不清楚是慈濟,真的也不清楚是臺灣來的,都不清楚。當時我們是看熱鬧,就一起去,有好多好多人,有切南瓜、冬瓜這些,我們就去幫忙是這樣,他也不嫌棄我們老太婆是這樣。

【旁白】
震災後50小時,慈濟趕抵重災區,17個梯次的賑災團輪流前來,用愛接力煮熱食,醫療援助,物資發放等,完成初期急難關懷。長年在中國大陸陪伴輔導志工的黃崇發,回想起四川的環保因緣,就是從賑災行動中做起。

【慈濟基金會同仁黃崇發訪述】
當地的民眾在剛開始,跟著我們一起做環保的,很大一個成分就是,他們認為其實在512地震的時候,慈濟給他們很大的幫助,那他們帶著一種回饋的心,覺得說他們可能那個時候,還在災後重建,經濟能力也沒這麼好,他覺得說做環保也可以做好事。所以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都比較願意紛紛地響應。

【旁白】
雖有心做好事,但環保觀念並不普及,志工推動得並不順利。

【慈濟志工閻弦蘭訪述】
到店家的時候他說「出去,出去」,我說「感恩感恩」。我們心裡還很緊張,覺得,心裡那個滋味不是那麼好受的。

【慈濟志工曹玉蘭訪述】
一次不理解,二次不理解,我們總有一天他會理解我們,我們就是這麼想。

【對話片段】
他說。
他說,沒有沒有,快走啊。
沒有啊。
我們說沒有關係,我們下次再來,感恩喔,祝你生意興隆。
所以我們跟他講做環保,因為這個地球只有一個,好事我們大家來做。因為我們要跟子孫後代,留下一個乾淨地球,所以我們共同來做,是這樣的,他就聽得很可以。

【慈濟基金會同仁黃崇發訪述】
雖然說他們可能在知識水平上,或者是沒有像這些知識份子,這麼了解環保,但是因為他們有接觸到慈濟,接觸到這個慈濟的環保理念,而且有力行在做。所以他們在當地,也是可以帶動環保,尤其是當有學生到我們服務中心參訪,或者我們環保進校園的時候,其實這些環保志工,其實他們都可以成為課堂上的講師,跟孩子們分享如何做分類,還有做環保的好處。

【證嚴上人開示】2014.10.8見習志工研習
現在的人口之多,年年都在增加,現在的大陸,已經將近14億人口,每一個人消費,每一個人用的,就是現在的經濟發達,人的奢侈的生活,用了一次就丟了。很多的東西都是喜新厭舊,喜歡的是新的,要趁著流行而去消費而去買,那舊的呢?半新不舊都把它丟掉了,這都是變成了垃圾。一千年都不會爛的垃圾,到底我們的地球有多大的地方,可以去做掩埋這一些不會腐爛掉的垃圾。同樣的這雙手,他也可以造業也可以造福,把這雙手轉變一下,那就是環保,環保就是保護大地。的確,現在的國際間,也要說天地之間,的確是一個大議題,而且對我們人類這種禍與福,都是在這樣的一念間。

【旁白】
一念可以造福,雙手也可以打造人間淨土,25年來,慈濟在中國大陸遍撒愛的種子,勤耕廣大福田,始於上人的一念悲憫,成就一生無量的長情大愛。

【證嚴上人開示】2004.1.13賑災團報告

人間菩薩行,這一條路很遙遠,很長,佛陀在講經時,他都沒有說修學佛法,是一世就能成就的,沒有。他都是說三大阿僧祇劫,就是很遙遠很遙遠的,生生世世的時間,這樣才能真正從凡夫而到發菩提心,從菩提心才能真正身體力行菩薩道,從菩薩道,才能不斷不斷去廣結眾生緣,這樣才能成佛道。所以,各位菩薩,我們的菩薩道,人間路還很遙遠,希望大家發願如初,成佛有餘。所以師父才會常常告訴大家說,把握當下,恆持剎那,恆持剎那,這個是很重要。把握當下,大家都差不多會,爭著要去做,但是那一分心,是不是永遠永遠會可以,這樣把握恆持下去呢?這才是很大的功夫。所以期待著,中國大陸能有更多的人,在那裡慢慢凝聚了力量,而且慢慢人數也慢慢地成長,所以我們也應該要面向全球,我們要去開拓我們的福田。所以當然要不斷不斷把人帶出來,這個地球才會有希望。



回頂端 向下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60709 - 用愛鋪路寸寸行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菩提心要-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