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60806 - 慈濟的故事(二十) - 永不枯竭的掘井人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10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60806 - 慈濟的故事(二十) - 永不枯竭的掘井人 Empty
發表主題: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60806 - 慈濟的故事(二十) - 永不枯竭的掘井人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60806 - 慈濟的故事(二十) - 永不枯竭的掘井人 Empty周一 8月 08, 2016 10:58 pm

回頂端 向下
none
無量光曜心
無量光曜心



文章總數 : 840
來自 : 高雄
威望 : 0
注冊日期 : 2017-11-01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60806 - 慈濟的故事(二十) - 永不枯竭的掘井人 Empty
發表主題: 逐字稿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60806 - 慈濟的故事(二十) - 永不枯竭的掘井人 Empty周四 3月 29, 2018 5:15 pm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60806 - 慈濟的故事(二十) - 永不枯竭的掘井人

【證嚴上人開示】2002.7.6志工早會
人生如舞臺啊,凡事存感恩,常常在這種的舞臺,所扮演的角色,有的時候覺得很艱辛,當然在艱辛的背後,常常都是襯托著那一分的感恩。我在回憶著,陳教授的太太陳錦花師姊,她在1977年,來看到了慈濟,了解慈濟的精神,隔了一年,那就是1978年,她就跟先生說,希望先生能陪她來精舍聽我說慈濟。陳教授他是一位很有知識,他很有智慧而且他很善良,他聽到了佛教有這樣的組織,為社會而付出,他非常地同感也認同,所以話很投機。他也說出了他信仰天主教,他對天主教的信仰,就是因為他被修女在照顧老人的,這樣的精神所感動,他現在已經知道慈濟,佛教也在投入社會,他很能接受,就這樣開始了他對慈濟的那一分的關懷。有一次,他陪著一群扶輪社的社友來,那個時候剛好,我就是開始想要蓋醫院的,在籌劃,但是那一天他吃飯,提前離開飯桌,就跟我說:「師父,我跟您說個話好嗎?」好啊,還記得嗎?我們這個大殿下面有一個,上面是一個鐵皮棚子,下面放一排椅子,客人還在裡面吃飯,我們就在外面的,這個大殿的旁邊的那一排椅子坐著。他就跟我說:「師父,我聽說您想要蓋醫院,這雖然是很好的事,但是請您原諒我直言。」怎麼樣呢?你說啊。他說:「您身體那麼不好,雖然蓋醫院很好,不過看您身體不是很好,現在是很多人需要靠您,您是這些慈濟人精神的靠山,大家這分力量,就是能去照顧貧窮的人。您把身體養好,救濟的工作還很需要您,所以您一定要把身體顧好。蓋醫院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您那麼單純,沒有辦法啦。」他又說醫院難經營,這不是師父您能做的,他就說了許多的道理,要來勸我停止蓋醫院的念頭。我就跟陳教授說,我說我知道您很愛護我,關心我,我非常的感恩,不過,我說人生無常,現在有這麼多人在支持著我,這就是一個因緣,我想,我們的佛陀他的壽命,在人生的壽命,他也才八十歲而已,我現在的歲數四十多,也要將近五十了。我若再三十多年,也差不多八十歲,我不如把三十多年的壽命,我把它縮短五年,我要把五年的時間,蓋好這個醫院。我看他好像有一點懷疑,我就開始又舉一個比喻,我就說,我現在舉一個譬喻,哪怕我是一個工程師,來建造一個水庫,這個水庫也需要有師傅,也需要有水泥,有鋼筋,有磚,要有這些東西,要有這麼多人,儘管這一位工程師,他設計得多大,但是這個水庫造好以後,他所要靠的是上面的水,一點一滴一點一滴不斷地累積,這個水庫才能滿,但是下面所需要提供的水量,那些田地很多,上面的水,若沒再繼續一直滴下來,這樣這個水庫也會有乾枯的一天,這一天,下面的田那就無法播種。回過頭來我就說了,就是這位工程師假如是我,我的委員,他們就像是在疊磚造庫,造這個水庫的人,那些會員就像是點滴的細水,不斷地灌注下來的,這就是我在的時候。但是有朝一日,這個水假如斷掉了,大家點滴的力量若間斷了,芸芸眾生苦難病痛誰來照顧?我不如把這一些力量,我要設計往上,不如往下來挖個井,我要委員們往下去挖,一直挖,挖到見水了,出泉水了,這樣子他就會,病苦苦難的眾生他就有救的,長期有救。所以在那個時候就是有一篇,標題叫做「掘井人」,他在副刊好像二天,分上、下,二天,都很大篇,這個「掘井人」。所以這一篇大篇章的報導,其實就是跟陳教授,我跟他談話這樣的理念。那個時候陳教授聽著聽著,他也已經覺得這是有道理,所以他開始就說,師父您如果要這樣做,我也很佩服,到時候我太太,因為他是天主教徒,他就說我太太,可能我可以支持她四、五兩金,四、五兩金子,四、五兩,那在國語就是四、五兩。這個陳慧劍居士,有一天他來了,我就把這個故事也同樣說給他聽,四、五兩金子,四、五兩,因為陳慧劍居士都是,我要跟他講國語,四、五兩,不知道是我的國語走音了,還是他的理解聽偏了,所以在《證嚴法師的慈濟世界》裡,他就把四、五兩金子,變成了十五兩金子。後來看到了,他也認為說可以,就是師父這樣在做,這莫非也就是因緣,就是這樣子了,十五兩金子就十五兩金子。人生如舞臺,凡事都要心存感恩,我們要愛惜,我們也要滿足一切的因緣,就如一支蠟燭,蠟燭點亮了,發光了,人生的生命就是這樣,有沒有把燭心點亮?點亮了燭心會照亮別人。

**********

「慈濟的故事(二十) 永不枯竭的掘井人」

【1981~1982年國際背景】
(1981年 IBM推出首部個人電腦)
(1981年6月 美國官方公布AIDS病例)
(1982年 瑪丹娜、麥克傑克遜成為歌壇超級巨星)
(1982年5月 英國與阿根廷爆發福克蘭群島戰役)

【1981~1982年臺灣社會】
(1981年4月 李師科持槍搶劫銀行,為臺灣首件銀行搶案)
(1981年10月 雲門舞集抵法演出,為第一個受邀海外演出的臺灣藝術團體)

【1981~1982年慈濟大事】
(1981年2月 花蓮縣府成立建院用地協助專案,謝東閔、林洋港來訪,勘查國福里土地)
(1981年9月 慈院籌建委員會正式成立,次月公開徵求工程設計圖,年底頒發建築委員證書)
(1981年12月 上人二弟在軍中意外往生)
(1982年4月 評選花蓮慈濟醫院設計建築師,婉拒兩億美金捐款)
(1982年8月 省主席李登輝來訪)
(1982年11月 行政院長孫運璿來訪)

**********

「首例資助開心個案」

【證嚴上人開示】2006.4.27四大志策會

走這麼長的時間,路沒有偏差掉,這是我最安心的事情,也是讓我最高興的事情。在臺中有一個孩子,長得好高、很壯,這個孩子他來看我,他們就跟我說:「師父這個孩子您還記得嗎?」我說我不認識他。原來是在三十多年前,那個孩子是心臟破洞,手指頭都黑掉了,紫色的,臉也是紫色的,軟軟地這樣趴在媽媽的肩上,可以看到衣服的起伏,真的全身軟趴趴的。媽媽是駝背,爸爸是身體很瘦小,這樣的家庭哪有辦法說,那時候又沒有健保,沒有辦法醫治這個孩子,所以我去他們的家,看到這樣的情形,馬上給他安排去開心臟,孩子的心膜破洞。原來這個年輕人就是那個孩子,他拿了一張相片來作證明,就是他,那張相片就是四歲那個時候,我們為他安排開刀的時候,還不到二歲,到了四歲那個時候,我又去臺中的時候,媽媽把他牽來和我見面,在那裡拍了一張相片,很小的時候,那是第二次我又和他見面,這時候和他見面,已經這麼高了,長得很壯。而且他們兄弟,媽媽要往生的時候,又交代他慈濟,媽媽那時候在當幕後委員,她就把這本簿子交給他哥哥,我們幫助他這個孩子的哥哥,那時候這個比較大就交給他,她說媽媽現在是,已經沒有辦法再繼續下去,這本簿子交給你,你繼續去收,所以他就是幕後。所以有時候會覺得,在那個時候我們還沒有醫療,但是我們那時候開始,在花蓮有義診,我們出去外面,我們開始可以補助,像這樣的人再回饋回來,看了也是很感動。回顧過去,所以我們真的是道,道,就是說這條路,自導,就是導演的「導」,我們自己要自己去導,導出一條人生的道路來,這個導是在路上要有分寸,這個分寸不要偏差,自然再回顧覺得說,真的實在是很不簡單,真的很不簡單,很感恩。

**********

「二弟往生寬恕以待」

【證嚴上人開示】1994.5.1慈濟人聯誼會
我們如果可以原諒人,這個人生才能很祥和,我的弟弟在軍中和他的同事之間有衝突,被人失手打死了。我記得那一天,我的媽媽打電話來,哭得很淒涼,我就跟她說:「媽媽,你要記得,你的兒子死了,死,若在佛教的名詞叫做『往生』。往生的意思就是捨此投彼,人生,死就是生的開頭,生就是死的起點。他和你的緣就是這麼短,緣就盡了,他這樣去了,你心痛難免。不過,你再給他想想說,假如對方那個孩子,若被你兒子打死的話,你的心會怎麼樣呢?你自己的孩子若過去了,你怎麼苦也苦不回來。但是,一個媽媽的兒子去打死人,她的心很內疚,會很痛苦,而且她還要煩惱,煩惱她的兒子,是不是會被判重刑呢?第一她會對不起,很歉疚的心態,對不起你,你這個媽媽。她還會有一種很惶恐的心來擔心他的兒子,這種的心態是比你還要痛苦,你是不是可以換個角度?你換站在那個孩子媽媽的立場來想?你應該要多原諒他,我們原諒人,我們才會快活。原諒人,我們的煩惱才會解脫。」她跟我說,難道這樣就好了嗎?對啊,大家就是這樣就好了,這樣就已經彼此解脫了。她說如果這樣,好啦,我做得到,我盡量做看看。我說:「最好,若是上軍法庭時,最好你也出面一下,你也可以替那個孩子減輕一些罪,這樣對方的媽媽,一定會很感恩你。你可以讓那個孩子減輕一點罪,這樣你也是功德無量。這個功德回向給你的孩子,這才是真功德,比你請人來誦經更好。救人一命,這實在是功德無量。」她說,如果這樣可以祝福,這樣好吧,我來做做看。真的喔,真的上軍法庭時,她自己起來跟他們說,這不能怪她的孩子,我的孩子自己也有錯,實在說,我的孩子精神也不是很好,以種種的方法把錯的事,都歸納已經往生的人,這樣真的對方的孩子,也能減輕,這樣這個案子也是很圓滿,就結束了。就是媽媽有那麼寬大,原諒的心,所以也得到軍方很尊重,也給他辦得很隆重。這實在說有付出,自然就能得到別人的尊重,人既然去了,還有什麼好計較呢?計較的不只是煩惱,人與人之間的恨、怨、煩惱,這個恨與怨和煩惱,是最折磨人的事情,我們若能將恨、怨和煩惱,這樣給它解開,這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解脫。
(2002.5.2志工早會)
這樣的故事,又是複製在現在的我們的慈濟人的身上,他們也做到了,真的看來很感動,也令我敬佩。他真正的做到師父說的,以菩薩心看待自己的孩子,以父母心看待普天下的眾生,說來簡單,做來不容易。用菩薩心看待自己的兒女,那就是知道人生無常,碰到了事情再怎麼樣的計較,再怎麼樣的反彈,或者是給對方再大的壓力,其實對孩子都無濟於事,反而讓他靈不安。我們現在的人,真正的要學習的就是這一刻,真正能說得到的,也要做得到的這一種寬恕大愛。這一種真正的把自己的兒女,當成了就是一般的有情,這就是菩薩心,沒有私心的,把天下眾生當成了自己的兒子,這就是大愛。

**********

「第一預定地國福里」

【證嚴上人開示】2008.10.2醫學團隊座談
我們醫療志業很重要的一天,在1981年的9月27日,這一天是我們要蓋醫院的籌建委員會成立的這一天。其實在這更早,開始從找土地、規劃,找建築師等等,真的也是很感恩林副總,她從門外漢,真的都是門外漢,而且建築她也不懂,她最懂的就是算帳,因為她家開的是會計師事務所,她是精打細算的,但是建築她不懂,醫療她也不懂,但是開頭就會陪著我,到處找土地,接下來呢,這個建築師要從哪裡找?所以這樣輾轉介紹,我現在聽到有哪一位,就說你趕快去找他,就這樣子她就會鍥而不捨,就開始找。總而言之,建築委員開始,她也是很聰明,所以她都可以聽,她就會很了解,所以從建築她就會知道說,要挖多深?基礎要打多寬?她這樣聽,下一次她一回生二回熟,再來就全部了解建築的等等,所以我們的營建,就也慢慢地產生這一群,營建的同仁,真的也是很用心。
(2006.8.17志工早會)
第一塊土地大家都很開心,當然我們現在醫院的地方,不是在你們所看到的那一塊,那一塊土地就是在國福里,是在中山路底,快要靠近山了。不過,有了要蓋醫院,真的為地方帶來了,很大的繁榮的氣象。那個時候要到了這一塊國福里,沒有大橋,我們現在經過都有大橋,路跑都有大橋,以前是沒有。為了決定這塊土地,就是要給慈濟蓋醫院,一決定了以後,那個時候的吳水雲縣長,就趕快配合,因為這一塊土地也是林洋港先生,也是蔣經國先生曾經來過的,也是他們也感覺到東部真的少了這一個醫院,所以很用心為了東部民眾造福,所以支持了慈濟來蓋這個醫院,所以政府都要協助。所以當我們看地的時候,決定下來,縣政府開始就要鋪路了,把路要準備擴大而且這一座橋,國福橋就要建造起來,在我們要動土,他就已經把橋造起來了。
(2006.8.14志工早會)
開始要蓋醫院的時候,多少慈濟人用心付出,所以我們花蓮的資深的委員,他就說,師父那時要募款是多辛苦啊。我知道啦,很辛苦,對,勸募雖然很艱鉅,建築也是非常地困難,要蓋什麼樣的醫院,在我們都是一片空白,要怎麼蓋?那就開始還要去尋找建築師,有一位黃先生就跟我說,師父我可以替您畫圖,那個時候設計的是用卍字型的,這位黃建築師真的也很難得,他為了蓋醫院,他就到日本找他的朋友,他有一位朋友,是日據時代在臺灣的。
(2005.4.24志工早會)
這位日本人他是一位佛教徒,他是在東部長大,在這裡出生的,在這裡長大的,光復之後被遣送回日本,東山再起,在日本成就了他的企業,他很感恩我們的國家蔣先生,他們那個時候把他遣送,他感德政,所以他要報恩,要回饋。他知道他出生在這個地方,在這裡長大才回去,他又是虔誠的佛教徒,所以他就是希望,以佛教徒的身分,還要來回饋我們的國家對他們的德政的遣送,所以因為這樣,憑著這個理念,所以他願意捐出了二億。
(2006.8.14志工早會)
這位黃先生載模型來的那一天,剛好是我們就是在大殿開會,他就在當場就宣布了,宣布說有這樣的一位日本人要捐二億。雖然那時才一、二十個委員,那掌聲,實在是二十幾人的掌聲也不小,只有我沒有掌聲,我只是合掌說感恩啊,但是我不能接受。大家眼睛都睜大了起來,你們就有聽到靜航說我們是多麼辛苦啊,沒錯,那個時候那麼辛苦,一直在勸募,三千萬還不到。那二億美金是多少啊?但是師父竟然說感恩,但是我不能接受。大家全都楞住了,當然,我就解說我為什麼不能接受,當然理由很清楚,其中一個,我是希望建設一個臺灣人自己所建的,而且這樣的福田,一定要臺灣人自己來做,所以我寧願十元、五十元去收,讓每一個人一塊磚、一把沙,都是自己人的。說起來我去拒絕那麼多錢,我實在是也很勇敢,假如沒有拒絕那麼多錢,我也不會跟你們結這一分緣,有錢就好了,就去蓋了。但是就是有這樣的,有的時候就說,常常心要顧好,有的時候一發了那一分心,假如沒有實行下去,那就是失掉了一切。所以我才會常常說,把握當下,恆持剎那,那一種的剎那,我們假如不好好地把持住,也沒有今天。
(2005.4.24志工早會)
真的也很感恩,他要捐給我二億美金,二億美金有多少你知道嗎?我那時三千萬還不夠,那時候一億的美金是一比四十,但是好在沒有接受,我們今天才有這麼多的慈濟人。所以我就說了「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心蓮萬蕊造慈濟世界」,這就是在當時我說的話。那個時候真的非常感恩,雖然那一個卍字,沒有去用它,但是因為土地不一樣,所以我們還重新再去找建築師,很多人來應徵,都有拿模型來。
(2011.1.18臺中慈誠委員座談)
在臺北我借用慧日講堂,這個建築師的作品,做模型,有六個建築師,後來選擇三位,這三位建築師,最後我就要決定是誰,要決定是誰,就請建築師來對談。後來我們就前後,請這三位建築師來解說,他的作品那樣的心情,後來我選的是第三名的,怎麼第一名、第二名你不選?怎麼會去選第三名?只有一個,對談中的那樣的感受。那就是這個許常吉建築師的,他為什麼讓我感動呢?我跟他對談的時候,他不是跟我說,我是用什麼科技,我是用什麼本領,我是用什麼常識,我是建築哪裡多有名,他沒有跟我談這一些,我就問他說,你用什麼樣的精神要蓋這個醫院?他一個回答就是說,我把它當成像是我的兒子一樣,我要如何來培養我的兒子長大。把這樣的作品當成他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龍那樣的心情,所以我拍板了,就是他。所以我們的醫療建築,我感覺到說,他若是這樣,就是這間醫院是有靈魂的,意思就是說活的,是一種活的建築物,不是冷冰冰的一個藝術品,不是,它是有靈魂的,那就是活的建築物。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許常吉幫我們蓋很多醫院。
(2006.8.14志工早會)
杜院長,曾院長,還有高而潘先生,他也是建築師。還有很多建築委員,他們就說,奇怪,師父您是怎麼了?為什麼一、二不選,為什麼去選第三?我說憑著一句話。因為每一位,我都有跟他們面對面談話,第三位的許常吉,我就問他說,你用什麼心情來畫這一間醫院?他回答我,我用就是父母親的心,就是把這個醫院,建築這個醫院當成我自己的兒子來培養他,用這樣的心,就是這一句話。我就說好,希望你畫這個醫院的心情,以父母親的心面對著孩子,這樣的心情,這就對了。我就開始跟這些建築委員,我就解說,有心,用父母心來建造這個醫院,就表示這個醫院有靈氣,這是有生命的。因為一個父母對著孩子,那就是生命的延續,所以抱著這種心,我們的這一家醫院,一定就是有生命力,所以我決定選擇他。所以我真的很感恩,這些建築委員,師父怎麼說,我們就是怎麼做,那一種的信心、肯定,沒有說在那裡起心動念,為什麼不聽我的?我不要理你了,沒有這樣的。所以現在再回想過去,真的很感恩,被信任被肯定的感覺真好。
(2008.6.27臺中慈院醫療座談)
那時候孫運璿行政院長時,去到我們花蓮第一塊土地,後來我們不是蓋在那裡了?去到那塊土地上,我聽到他要去,那個時候是秋天,秋風起,尤其是在下午,聽說他要去看我們的土地,我們就好高興,趕緊把模型,醫院的模型,用小卡車載到那塊土地上,這一位行政院的孫院長,由我們的吳縣長陪他來。
(2006.1.18人文志業主管座談)
秋風很大,他來到橋上,我們趕快去那裡接他,他來的時候,因為我們的土地就在橋邊,他來了,官場上就是這樣,他就伸出手握手,他伸出來,我就跟他握手,聊一聊,過一會兒,他又伸出手來,又和我握手,再說說他又伸手又握手。其實我覺得這是在做什麼?這官場怎麼這麼麻煩啦?原來,他回去了以後,在路上跟吳水雲,那個時候吳水雲是縣長,他說:「證嚴法師,我是非常地感動,他這樣的精神我很佩服,他要蓋醫院,在花蓮也是很需要,但是我很擔心。」吳水雲問他說,你擔心什麼?證嚴法師身體很不好。吳縣長就問他說:「你怎麼知道?」他說:「他的手冷冰冰耶。」我實在是永遠記得。所以吳縣長他來,就照實話這樣跟我說,他又跟吳縣長說:「他身體那麼不好,他領導的這樣的慈濟,他在的時候,我相信慈濟一定會做很多的,對社會有利益的事。尤其是蓋醫院我有信心。但是他身體這樣不好,有朝一日他假如怎麼樣了,將來慈濟要怎麼辦啊?醫院要怎麼辦啊?」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跟吳縣長說:「拜託你跟孫院長說,我在的時候我會盡心,盡形壽,獻生命,到底我什麼時候會怎麼樣,我真的我不知道。但是我不在的時候會更好,因為大家知道,師父的志是在這裡。大家以師志為己志,他們那一種的衝力,為了要達成師父的志,他們一定會更有,力量更凝聚。」我就比喻說,釋迦牟尼佛的時候,他要圓寂,他那個時候也沒有組織,也沒有章程,但是他也沒有指點說,是誰來傳我的法,那個時候也沒有,是一直到了圓寂了以後,迦葉尊者,這群羅漢覺得說,佛陀的教法,到底過去佛陀怎麼說的?有的時候我也不在,你也不在,到底佛陀講了多少法?應該要結集起來,阿難在佛的身邊他都有聽到,是不是叫阿難把佛陀所說的話,再一次的重新再講一遍。所以只是你說我聽,才會「如是我聞」,這個「如是我聞」,雖然裡面很多文章,不過簡單說來,光是「如是我聞」它可以傳達到現在。現在的佛教徒也不比佛陀在世的時候少,現在的佛教,也不比佛陀在世的時候差,因為我們現在的佛法,分門別類,已經更清楚佛理是怎麼來的,佛學是怎麼來形成的。所以說來,我在和我不在是差不了多少,不過,我要把握我的時間。
(2007.11.12靜思精舍)
吳縣長,他說孫院長非常地感動,但是他很擔心,你的身體受得了嗎?他還在問說,你有沒有後繼的人?就從那個時候開始,社會上的人士,不管是慈濟人、非慈濟人,尤其是大企業家,大家都會把這樣的話,一而再,再而三的問。所以我就會感覺到說,我的命會這麼短嗎?總是有一點自問自己,不過,我那個時候,我說我從開始成立慈濟,那個時候開始,我就立了這樣的願,眾生的心未淨化,我就一天不休息,我的生命,就是到了我最後的一口氣。那一天,我也是同樣的回答,一天,眾生的心沒有淨化,我不會休息,我會做到最後一口氣。




回頂端 向下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60806 - 慈濟的故事(二十) - 永不枯竭的掘井人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菩提心要-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