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7/02/25晨語簡記《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62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2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7/02/25晨語簡記《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Empty
發表主題: 2017/02/25晨語簡記《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2017/02/25晨語簡記《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Empty周六 2月 25, 2017 4:20 pm

20170225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捨俗棄貴修行求道法,
應是心自知得佛授記,
但見聖母大愛道得記,
因請命於佛欲彰己德。
 
  我們就要體會又要了解,佛陀是迦毘羅衛國的太子,為了求法,為了要讓人人能體會:人性平等。要去除了四姓階級,也要去探討生命的種種奧秘,所以放棄了在皇宮的享受,捨掉了一切名、位等等,他出家了。受盡了很多自然的環境以及人類種種的考驗,還有在生活中很多的克難,終於堅定一志,修行成佛了。之後,他還是先為需要的人,那就是有緣、近緣的人去度化。五比丘,過去是隨身在修學中,修行、學道。但是,太子他的觀念覺得應該還有更超越的道理,那不是只向外求,要從內來探討。所以,他完全棄掉了那個苦行,要去追求心靈的啟悟。離開這五個人,靜坐下來,也不是只是靜坐就能夠啟悟,就是要好好探討天、地、人之間。自己是一個人類,怎麼樣去了解一切生物的真理,用心去探討生命的真諦,從這個生命的真諦去思考,再與天地之間的諦理去會合。就是先找出了自己自心的本覺,生命的奧妙的智慧,然後與天地之間,用心、用智去思考,慎思,綿密的慎思。
 
  所以與天地之間就合,會合在一起,「智」與「理」相契合了,這樣突然頓悟:天地宇宙與生命的真性是合為一體。道理一體,沒有分別,這是佛陀覺悟之後,很想要讓大家知道,「性」與「理」是會合在一起,所以「智」與「理」契合起來,那就是人人本具真如本性。雖然常常這樣說,卻是我們的智慧,真如本性與理,「理」又是什麼樣的理?真如本性在我們的內心,要如何啟發出來?和外面的「理」如何會合起來,其實我們還是很茫然。不過,道理是這樣,所以佛經之中,常常說「不可以言宣」,意思就是說:道理存在,很難能用語言說得很透徹,讓人人都有辦法去接受會合。這必定要經過人人自己去體會,從內心性好好思考。
 
  所以,幾天前,我們一直說,要關住「六根門」,要守住「六根門」。就是我們看東西,心理是如何和這個「色」、形態怎麼樣去啟動?怎麼樣的感覺?眼根和物體如何去會合,會合之後,我們的感覺、意識是怎麼在將它分別?最重要的是,我們怎麼分別,我們怎麼感受,我們有什麼樣的動作。在我們的心裡,要去追求呢?或者是要占為己有,追求來,占為己有?或者是需要將這個東西與大家互動、利益於眾生,這就看我們的心,那個「實」的動作。東西在外面,六根在我們身上,但是感覺的動作,那是在第七識的思考。第七識的思考是要指揮如何去取捨,或者是獨有,或者是利益人群,這就要看我們第七識的分別,第六識的起動,讓我們的肢體,我們的身根開始去動作。這樣的動作,是對自己或者是對別人的感受呢?若私利,我已經擁有了,我有這麼有價值,這麼珍貴的東西,是我所擁有,用了很多錢,擁有了這麼貴重的東西,我歡喜。但是這是付出多少代價呀!
 
  我們常常在看,不論是在小說也好,在社會新聞也好,或者是在歷史中,多少人為了寶藏而捨身命。這在很多歷史也好,社會也好,或者是人的動作,這佔有心,價值何在?,到底取得之後,結果是什麼呢?也只不過就收藏起來。但是,那個過程應該很辛苦。這些東西不是原來就是個寶物,這個寶物在大自然間、在山礦裡,或者是在深海裡,這本是在大自然,人們用盡了心機去取得。這實在是……。大自然真的很簡單,自然的道理擁有一切,但是人所要去拿的東西是在「理」中形成的「質」,他去動了干戈,這樣去取得。破壞了很多的生態而取得,這就是人性的動作,這樣去取得。要不然,什麼叫做寶啊?寶,是人的分別心。寶物,或者是天底下人所要應用的,那些寶物是不是可以讓人生活下去?可以讓人生活下去的都很簡單,五穀雜糧或者是天地之間的草、花、木等等,能夠成為了我們能禦寒的衣物等等。
 
  以前,衣服就是用棉花、瓊蔴等等製成,在大自然中,我們取得來製作,人工抽紗、織布,就能遮體身體,取暖。在天地之間,這麼的循環,很單純。但是,就是人心,現在穿的衣服,已經不是種棉花來的了,也不是種瓊蔴,抽紗、織布,都不是了。現在就是要從地底下去抽、去取,已經全都不一樣了。天地宇宙間,它所蘊藏的東西被人類發現了,棄除了勞力,取得大自然所完成的東西,將它棄除了,現在就是從大地去破壞性,大量生產、大量棄捨。以前的人,一塊布能應用很久,現在的人,不是。丟掉的衣服,名牌都還掛著,回收回來,是要將它當垃圾回收呢?或者是整理之後再賣掉呢?現在的人,同樣的東西,在環保站回收進來的,這麼美的東西,它呢,三、五十元買得到,三、五百元也可以,若到委託行要幾萬塊錢。質料都一樣,卻是心理有這樣的分別,這就是人間。什麼叫做富貴,也是將這個「名」執著著,所以叫做富貴。
 
  但是,佛陀,他這些道理都了解了,是人類的分別心,要怎麼樣那個過程來教育我們。這不是在名、利、地位那個權位中能教育人,他必定要經過了這樣離皇宮,同樣要去受很多大自然的「無生忍」,已經到了覺悟的過程,不論是「生忍」、「無生忍」,他一定要經過了這些事相、形色,表態出了:我覺悟了。要不然,他是生生世世,這些道理都懂,就是要有一個事相。《法華經》中因緣、譬喻,將很深道理,用很淺的形相來譬喻,用因緣來分析,這就是要讓我們人有辦法用種種的方式,種種的根機怎麼來接受,這就是要經過。所以,「捨俗棄貴修行求道法」,這是佛陀他的經歷,雖然是幾句話,我們就應該要去體會很多的道理。「俗」和「道」,其實沒什麼分,分別是分別在我們的心執著,所以,受世俗的形形色色將我們控制住,所以稱為「俗」。「道」呢?「道」,時間、空間,人與人中間,這時常都合在一起。我們平時,時間就是這樣過,我們隨著因緣在這個空間,與空間合一和。我們生活有白天,有晚上,有四季調整這個空間,生命體就隨著這個空間在過。
 
  看我們人在這樣的生命體,時間、空間,我們到底造作什麼?「就有道而正焉」,隨著這個大自然來生活,有人倫、有道理,這都是叫做「道」。偏偏我們人已將這些道理模糊掉了,隨著外面的境界,像夢中由不得自己,隨著境界轉,受到外面的色控制,那就變成了「俗」。「俗」,世俗,這世俗種種,這樣將我們控制。因為這樣,我們就要再用佛陀的教育,怎麼樣離俗,去世榮,我們就這樣,又再回歸時間、空間、人間真理的道,倫理、道德,這個道路來進行,去更了解,回歸自然的這個真如本性生活。我們很簡單的生活,心才能夠守得住,才不會受六根門在外面這樣打開了,接納了很多外面的塵惑來擾亂我們的心,因為這樣,所以就要「修行求道法」,這我們應該都能知道。
 
  「應是心自知得佛授記」。就像摩訶波闍波提、耶輸陀羅,他們這一群也是一樣在皇宮享受,因為佛陀修行去了,得道了,道理這麼充足,而且天地萬物,宇宙之間的道理無一不知,無事不曉,所以非常的嚮往著佛陀的智慧,天地間的真理,而他們也有這個因緣,也有這個心,所以他們也是同樣要「捨俗棄貴修行求道法」。同樣學佛離皇宮,脫離了名利、地位;同樣,佛陀鋪出來這條路,他們跟著這樣走,同樣也來修行,所以他們自己也很肯定。摩訶波闍波提,佛的姨母,對自己的修行也是很自知,自己也很肯定:「聲聞能夠受記,我們也是聲聞,所以我們也應該能夠得佛授記。」所以,「但見聖母大愛道得記」,這是又再說耶輸陀羅,耶輸陀羅看到佛的姨母所帶領的比丘尼群,也被佛陀唱名授記,所以耶輸陀羅她的感覺:我過去也是太子妃,我是羅睺羅的母親,怎麼沒有叫到我的名字,來為我授記呢?所以耶輸陀羅她也有這樣的心態。
 
  過去是摩訶波闍波提,他自己的心肯定,但是佛陀還沒有叫他的名字,現在佛陀已經為摩訶波闍波提授記了,將來成佛是號「一切眾生喜見佛」。六千比丘尼,將來在六萬八千億佛世為法師,在那個佛世的地方各自去修行,轉次成為法師。已經清楚了,但是耶輸陀羅他感覺,怎麼都沒有叫到我的名字?所以他也希望能夠讓佛陀來為他證明。「因請命於佛欲彰已德」,期待,他要讓佛陀講出她修行,也是很用功。耶輸陀羅的因和德也應該堪得受記,希望佛陀能夠為她證明。
 
為求慧命增長捨世榮,
廢形守節志守戒如儀,
依佛音聲教如法修持,
信受自肯定覺性平等。
 
  這是耶輸陀羅「為求慧命增長捨世榮」,她這樣捨棄了世榮,所以她「廢形守節志,守戒如儀」。她也是這樣,在還很年輕時,她就修行,同樣也是放棄了那虛榮心,落髮了,穿起了一般的糞掃衣,這麼簡單的生活,「廢形守志節」。出家時候的儀式,難道不是這樣說嗎?但是「依佛音聲教」,也是一樣,在僧團裡面,佛陀說法,和這些聲聞一樣聽佛的音聲的教育,同樣是「如法修持」,也很守規矩在修行,所以,耶輸陀羅他也自認為:我「信受自肯定」。我自己也很肯定,不是大愛道,佛的姨母自肯定,我自己也很肯定,所肯定的是,佛陀所說的教法,那就是覺性平等,我應該也能夠成佛。這就是耶輸陀羅所認為。所以前面的文就說,
 
經文:「汝如是漸漸具菩薩道,當得作佛,號一切眾生喜見如來。」
 
  這是佛陀為大愛道,就是摩訶波闍波提,為她授記。不只是摩訶波闍波提受記,還有六千比丘尼受記。所以,佛陀向憍曇彌,那就是摩訶波闍波提這樣說:「汝如是漸漸具菩薩道。」妳要好好用心修行,六根門要關起來,六萬八千億諸佛法中為大法師。很多的煩惱門,人人都要好好固守好,自然心地清淨,修「六度萬行」,這樣「具菩薩道」,自然「當得成佛」,將來也能夠成佛,「號一切眾生喜見如來」。這是前面的文,是佛對摩訶波闍波提所講的話。得成如來,也是具足十號。下面接下來,經文這樣說,
 
經文:「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這一切眾生喜見如來,也一樣具足這十號。這十號,每一位成佛的人必定有的。能「應供」,因為德具足了。「正遍知」,智慧開啟了。「明行足」,無事不通。「善逝」,來去自如了。「無上士」,位高、超然,很超越,超越世俗。「調御丈夫」,能夠調伏一切眾生。所以,「天人師」,天與人的師父,「三界導師」,「四生慈父」。覺悟的人就是世間所尊敬,這十號具足,我們就能夠體會了解。接下來這段文就是這樣說,
 
經文:「憍曇彌!是一切眾生喜見佛及六千菩薩轉次授記,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經文簡釋:
「是一切眾生喜見佛及六千菩薩」;六千尼眾,又云菩薩者,指六千當來,具菩薩道而言。
 
  佛陀再說,「憍曇彌!是一切眾生喜見佛及六千菩薩,轉次授記,得阿耨三藐三菩提。」意思就是說:「妳要知道,不是只有妳能夠成佛,妳成佛之後,又再有這六千菩薩,這六千人,她們還是在這麼多佛的過程中,會好好發心修行。」前後次序,有修行的人,愈精進,就愈向前,就是比較早成佛。前佛度後面的,「前覺」覺「後覺」,前面覺悟的人,就來教導後面的人,就這樣互相輪轉,精進向前,再回頭再度後面的人。這就是在摩訶波闍波提領導的這些菩薩,就慢慢前後互相輾轉教育。這是一切眾生喜見佛,這樣不斷輪流,在人間修行,互相啟發、互相度化,這樣叫做「轉次授記」。互相度化,互相去成就,互相授記,這就是前度後,這樣不斷度。「六千尼眾,又云菩薩者」,就是這六千位,「指六千當來」,也是一樣能夠這樣發心,一直聞法、說法、傳法。
 
經文簡釋:
「轉次授記,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展轉次第,與授記別,得成無上正遍知覺。
 
  雖然要經過長久的時間,這樣「轉次授記」,長久精進,我們就是要精進。精進,「展轉次第」,就是要經過很多世,這樣歷盡生生世世,修行六度萬行,「因圓趨果」,還要不斷度化,所以叫做「展轉次第,與授記別」,這樣彼此之間為他們授記。「得成無上正遍知覺」,大家都能夠覺悟,這大家應該清楚了,這是在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所領導的這群比丘尼。其實,耶輸陀羅,羅侯羅的母親,也是在尼團中,但是他一直覺得:佛陀怎麼沒有叫到我的名字?所以,下面這段經文,就是這樣再說,
 
經文:「爾時、羅睺羅母耶輸陀羅比丘尼,作是念:世尊於授記中獨不說我名。」
 
經文簡釋:
「世尊於授記中獨不說我名」;意謂諸尼皆得別記,而獨於我不聞拈出。
 
  叫了憍曇彌,怎麼沒有叫耶輸陀羅呢?因為她們同是在皇宮裡面,一位是佛的姨母,一位是太子妃,應該授記時,佛陀也要為她提個名,但是佛怎麼都沒有提起她的名字呢?這是她內心有這樣的想法。所以這位羅睺羅之母,就是因為佛還沒有提她的名字,內心就有一點點感慨。所以,女人心很微細,真的是很微細,怎麼沒有叫到我?也很期待佛陀為他授記。所以,「世尊於授記中獨不說我名」,很在意佛陀的關心,所以「意謂諸尼皆得記別」。摩訶波闍波提知道她成佛的名號,這六千人前後次序,也在未來能夠成為法師,能夠漸漸修行,這交代清楚了,但是怎麼沒有叫到我?所以她的內心還是這樣掛慮著佛陀對她的關懷,或者是沒有關懷。這就在這經文裡面,這樣特別又提出耶輸陀羅的名字。
 
*既聞總記,豈不自知有分?但見聖母滿願得記,故亦請記命其名,欲以彰己德而撫群望。
 
  「既聞總記,豈不自知有分?」其實,既然都有聽到了,在大愛道,就是摩訶波闍波提所帶領的六千人,這裡面也有耶輸陀羅,是一個大比丘尼團,佛陀就已經這樣含蓋,都授記了,這叫做「總記」。耶輸陀羅應該也知道,知道「未來我也同樣,同樣能夠成為法師,同樣能夠輾轉授記。」自己應該也知道了,但是因為聖母(佛姨母)的願已圓滿,所以,她希望佛陀也能夠叫她的名字,為她授記。她就能夠如願得記了。所以,耶輸陀羅她也是期待,期待佛陀能夠叫出她的名字,為她特別叫一個名字,這樣為她授記。耶輸陀羅認為過去和佛的關係也很特殊,所以也應該叫我一下。這是耶輸陀羅的心態,就是希望她也要浮現出來,讓人知道她也很認真在修行。這修的因,展現出來的德,希望人人都能了解,她也是很用心在修行。
 
  是啊!用心修行是我們本分事,不過,我們在修行的過程,所以我們還不能覺悟,就是和他們的心態一樣,我們平時還有很多的掛礙,還有名的掛礙。摩訶波闍波提,憍曇彌,不就是這樣的掛礙嗎?自己又是肯定,但是又是很尊重佛,佛已經為大家都授記完了,她還沒有被叫到名字,還沒有得記。她也知道佛陀一直說,眾生性平等,沒有形象的差別,既然聲聞得記,自己應該也是能夠受記。卻是她就是有一個盼望,盼望佛陀能夠趕快給她肯定一下,叫出她的名字,布達給大家知道。這兩位將來也有名,成佛的名稱在裡面,所以她也是很用心,很在意。這種的在意,叫做掛礙;這種的在意,那就是還沒有捨去那個執,還沒有捨,這也叫做煩惱,這也是叫做塵沙煩惱,就是很多的煩惱,即使微細,也還有這樣的習氣在。所以,我們要用心,有付出,當然就有所得。
 
  就像昨天也有一大群,整天都很忙,會議一個一個一直開。尤其很特殊的是,菲律賓來了三十三位,從省長,還有國會議員;有三位國會議員,還有校長,還有老師,還有家長。他們說,平時他們若出國,從來不曾有過省長、國議長和校長,政府的四長都同時出來,他們很重視這次來臺灣,因只為了一項目的,就是要來向慈濟說感恩。我以為他們是來參觀,所以也沒有辦法有很多時間,一直到了將近五點,會終於開完,才請他們進來。省長,有很多的話要感恩,還有眾議員,國會眾議員,三位,他們每各人也都要講話,都講出了真正很貼切,而且,從內心的感恩,那種句句都是慈濟的精神理念,入他們的心。所以,他們的感動不是表面的,是真正內心的語言,所以,他們認為慈濟能夠在那個地方為他們所做的很多。
 
  那就是在二0一三年,那個時候,他們當地發生地震,一場地震,很嚴重。慈濟人很用心到那個地方,去關懷他們,他們很感動,從這麼遠的地方來,災難那麼大,他們能夠得到慈濟人到這個地方,而且很親切的對待。但是,過沒幾天,一個禮拜之後,海燕颱風發生,慈濟人又到獨魯萬去。他們認為,這樣慈濟人是不是就不會再回來了呢?沒有想到幾天後,慈濟人又回來了,我們的菩薩青山居士和他們說,「師父叮嚀他們,不要忘記保合島,雖然,雖然獨魯萬的災難這麼大,大家的力量全都投入到獨魯萬去。」所以,特別叮嚀青山、伯芳居士說:「你們兩位不要忘記保合島,我們要好好關心他們。」
 
  因為這樣,他們兩位還帶著一群慈濟人,這樣來回去關懷他們,並且為那個地方的孩子,因看見學校都毀壞了,就趕緊想辦法,為那些孩子,蓋簡易的學校,為他們找土地,和他們一起找土地。然後,很快,將獨魯萬的一些簡易教室,同時也送到保合島去,讓這些教室也能夠建設起來,讓那些孩子很快有學校能夠讀書,他們很感動。這是他們說,在那個時候,二0一三年的十月十五日發生的地震,是規模七點二的大地震,所以房屋倒下的很多。慈濟人去了,我們一直在關心,趕緊為他們建設六十三間學校,三百多間的簡易教室。這六十三間學校有三百多間的簡易教室。我們這樣前後趕緊為他們建設起來,讓孩子能夠讀書。
 
  同時,我們也在那個地方,相對較貧困的人,我們也為他們去蓋七十幾戶的簡易屋,這就是他們很感動。很貧困的人,有房子好住;孩子,有學校可以讀書,這對他們來說很感動。從那個時候一直到現在,我們都沒有放棄他們,這當中,有病,我們為他們治病,我們還在那個地方,貧困的,我們再幫助他們的生活;所以,貧、病,我們都在那個地方幫助他們。還有,我們又用靜思語在那裡地方,安大家的心,甚至在那個地方宣導竹筒歲月,讓他們知道慈濟是如何如何來的。這全都是他們在那裡用心帶動,這兩個人在那地方主導,帶領著當地人來發心。目前也已經有領竹筒的會員,已超過二萬五千人。這是昨天聽他們說的,只是拿竹筒,竹筒全都有拿回來,「竹筒回娘家」。就是這樣循環,大家點滴會合起來,也能夠去幫助更加貧困的人。
 
  他們很感恩,我們能夠輔導當地人就地取材,從平常的人,不是富有的人,我們讓他們打開了這個觀念,小小的愛,能夠做大大的事情,所以那裡貧困、很極貧的人,也能夠得到這平時貧的幫助。有病的,我們替他們治病;孩子沒有錢讀書,能夠讓他們得到獎助學金。尤其是在去年,再次舉辦大型義診,有人患白內障,很多人用牽的,用摸的來義診,出來的時候,大家都露出了笑容,因全都看到了。甚至,還有一個孩子,才是十幾歲,正在讀中學,現在人生才要開始。有一天忽然間中風了,慈濟人也同樣及時幫助他,讓這個孩子及時開刀,恢復回來,昨天也來了。還有一位三十多歲的婦女,腳上所生的是真正的人面瘡,相片拍下來,那瘦女人的腳,凸出了一顆像頭一樣的腫瘤,是人面瘡。後來,也是我們幫助她,因一定要截肢,所以截肢之後,再為她裝義肢。昨天她也來了,很感恩,她現在能夠顧她的孩子,顧她的家了,不用拿兩支拐杖,只拿一隻這樣細細小小隻的柺杖,她就能夠走。
 
  看到他們這樣來作見證,一群三十三人,有省長、有眾議員、有校長、學生代表、家長代表,還有受幫助的人,這樣專程而來,去參觀臺北慈濟醫院,去參觀大愛電視臺,去看我們內湖的環保,很感動。昨天整天在花蓮,在大學看到無語良師,尤其看到我們的醫院,很感動。所以,很期待慈濟能夠在那個地方。這些省長和眾議員,大家都期待,希望慈濟能夠在那裡,叫他們做什麼,他們都願意,這實在是很不容易。
 
  總而言之,學佛,我們自己雖然還是凡夫,但我們能夠為人群付出,這叫做「人間新發意菩薩」,新發意的菩薩心已經起了,我們生生世世都要力行菩薩道,同樣,佛陀在授記,六千人未來永遠都要發心行菩薩道,所以「真如本性平等」。行菩薩,人人都做得到,這些人間菩薩也應該就是與佛同世;現在,大家就都投入在行菩薩道,救拔人間疾苦。所以,我們要相信,我們要肯定,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52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7/02/25晨語簡記《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7/02/25晨語簡記《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2017/02/25晨語簡記《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Empty周日 2月 26, 2017 8:53 am

[2017年02月25日 上午 5:22] 農曆正月廿九,(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一三六九)


1. 釋譯經文:【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憍曇彌!是一切眾生喜見佛及六千菩薩轉次授記,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羅睺羅母耶輸陀羅比丘尼,作是念:世尊於授記中獨不說我名。】


2. ★上人偈文(一):「捨俗棄貴修行求道法,應是心自知得佛授記,但見聖母大愛道得記,因請命於佛欲彰己德。」


3. 「捨俗棄貴,修行求道法」:佛陀是迦毘羅衛國的太子,為求法,為讓人人能體會:人性平等。去除四姓階級,探討生命奧秘種種,放棄在皇宮的享受,捨掉一切名位等等,出家。受盡很多自然的環境以及人類種種的考驗,還有在生活中很多的克難,堅定一志,修行成佛。


4. 「修行求道法」:先為需要的人,有緣、近緣的人去度化。五比丘過去是隨身在修學中,修行、學道。但是,太子的觀念覺得應該還有更超越的道理,不只是向外求,要從內來探討。


5. 「探討生命的真諦」:除掉苦行,去追求心靈的啟悟。離開這五個人,靜坐下來,也不是只有靜坐就能夠啟悟,要好好探討天、地、人之間。自己是一個人類,怎麼樣去了解一切生物的真理,用心探討生命的真諦。思考再與天地之間諦理去會合。


6. 「智理相契,人人本具真如本性」:先找出自己自心的本覺,生命的奧妙的智慧,與天地之間,用心、用智思考,慎思,綿密的慎思。與天地之間會合在一起,「智」與「理」相契合,突然頓悟,天地宇宙與生命的真性是合為一體。道理一體沒有分別,佛陀覺悟之後,很想要讓大家知道,「性」與「理」會合在一起,「智」與「理」契合起來,就是人人本具真如本性。


7. 「真如本性在內心,要如何啟發?用心體會思考」:智慧,真如本性與理,「理」又是什麼樣的理?真如本性在內心要如何啟發出來?和外面的「理」如何來會合起來,其實我們還是很茫然。不過,道理是這樣,佛經中,常常說:不可以言宣。意思就是說:道理存在,很難能將語言說得很透徹,人人都有辦法去接受會合。這必定要經過了人人自己去體會,從內心性好好思考。


8. 守住「六根門」:我們看的東西,心理是如何和這個「色」、形態怎麼樣啟動?怎麼樣的感覺?眼根和物體如何去會合著,會合後,我們的感覺、意識是怎麼在將它分別?最重要的是,我們怎麼分別,怎麼感受,有什麼樣的動作,在我們心裡。是要去追求呢?或是追求來占為己有?或需要將這個東西與大家互動、利益於眾生,這都看我們的心,那個「實」的動作。


9. 「五蘊,色,受,想,行,識」:東西在外面,六根對六塵在我們身上,但是感覺的動作,在第七識的思考要指揮「如何取捨,或是獨有,或是利益人群」,就要看我們第七識的分辨,第六識的起動,就我們其他的肢體,身根開始去動作。


10. 「貪錢財寶物,得付出多少代價」:已經這樣動作,對自己或者是別人的感受呢?思慮:我已經擁有了,我有這麼有價值,這麼珍貴的東西,是我所擁有用的,用很多錢,擁有這麼貴重的東西,我歡喜,但是這是付出多少代價?


11. 「身懷寶藏不相識,迷茫追求外在寶物」:不論在小說也好,社會新聞也好或者是歷史裡來,多少人為寶藏而捨身命,這是很多歷史也好,社會也好,或者是人的動作,佔有心,有價值的,到底取得之後,結果是什麼呢?也只不過就收藏起來。但那個過程應該是很辛苦,這些東西的原來,不是原來就是一個寶物,這個寶物在大自然間、在山礦裡,或者是在深海裡,到底在大自然用盡了心機去取得。


12. 「凡夫,皆因顛倒,違背本性」:大自然,是很真正的簡單,自然的道理擁有一切,卻是人所要去拿的東西是在「理」中形成的「質」,動干戈去取得。破壞很多的生態而取得,這就是人性的動作,什麼叫做寶啊?「寶」是人的分別心。寶物或者是天底下人要應用的,那些寶物是不是可以讓人生活下去的?要活下去都是很簡單。五穀雜糧或者是天地之間的草、花、木等等,能夠成為我們能禦寒的衣物等等。


13. 「貪慾,無窮盡」:以前衣服就是棉花,瓊麻等等,用人工,在大自然取得來製作,人工抽紗、織布,就能在身體遮體,取溫暖。天地之間這麼的循環,很單純,但是就是人心。現在穿的衣服,已經不是種棉花來的了,現在就是要從地底下去抽取提煉,已經全都不一樣,天地宇宙間它蘊藏的東西被人類發現,去除勞力了取得,大自然所完成的東西,將它去除了,從大地破壞性,大量生產、大量器械……。


14. 「什麼叫富貴,名執,都是分別心」:以前的人,一塊布能應用很久,現在的人不是。丟掉的衣服,名牌都還掛著,回收回來的,是要將它垃圾回收用呢?或整理後又能賣掉呢?現在的人,同樣東西,在環保站回收進來的,這麼美的東西,它呢,三五十元買得到,三五百元也可以,若去到委託行要幾萬塊錢。質料都一樣,卻是心理就是這樣的分別,這就是人間,什麼叫做富貴,也是將名,這個「名」執著著,所以叫做富貴。這些道理,佛陀都了解,是人類分別心。


15. 「覺悟」:怎麼樣來教育我們。這不是在名、利、地位那個權位中能教育人,必定要經過這樣離皇宮,受很多大自然的「無生忍」,一直到覺悟的過程,不論是「生忍」、「無生忍」,一定要經過了這些事相、形色,表態出:我覺悟了。


16. 「以事顯理」:生生世世這些道理都懂,就是要有一個事相。《法華經》中)緣、譬喻,將很深道理,用很淺的形相來譬喻,用因緣分析,要讓我們人有辦法用種種的方式,種種的根機怎麼來接受,這就是要經過。


17. 「捨俗棄貴修行求道法」:佛陀的經歷,我們都應該要體會很多的道理。「俗」和「道」,其實沒什麼分,分別是分別在我們的心執著,受世俗的形形色色將我們控制住,所以稱為「俗」。「道」在「時間、空間,人與人中間」,這時常都合在一起。平時,時間都是這樣過,隨著因緣在這個空間,與空間合一和。


18. 「就有道而正焉」:生活有白天有晚上,有四季調整這個空間,生命體隨著這個空間過,看我們的人,在這樣的生命體,時間、空間,我們到底造作是什麼?「就有道而正焉」,隨著這個大自然來生活,有人倫、有道理,這都是叫做「道」。


19. 「回歸自然本性生活」:偏偏我們人已經將這些道理模糊掉,隨著外面的境界,像夢中由不得自己,隨著境界轉,受到外面的色控制著,就變成「俗」。「世俗」將我們控制。佛陀教育我們怎麼樣離俗,去世榮,再回歸在我們時間、空間、人間真理的道,倫理、道德這個道路來進行,時間、空間、人間真理的道,倫理、道德這個道路來進行,去更了解,回歸自然本性生活。


20. 「修行求道法」:過很簡單生活,心才能夠守得住,才不會受六根門在外面這樣打開,接納很多外面的塵惑來擾亂我們的心,就要「修行求道法」。


21. 「捨俗棄貴修行求道法」就像摩訶波闍波提、耶輸陀羅這一群也是一樣,之前在皇宮享受,因為佛陀修行得道了,道理充足,而且天地萬物,宇宙之間的道理無一不知,無事不曉,所以非常的嚮往著佛陀的智慧,天地間的真理,他們也有這個因緣,也有這個心要「修行求道法」。


22. 「應是心自知,得佛授記」:學佛離皇宮,脫離名利、地位;佛陀鋪出這條路,跟著這樣走,同樣來修行,他們自己也很肯定。摩訶波闍波提,佛的姨母,自己修行也是很自知,自己也很肯定,聲聞能夠受記,我們也是聲聞,所以我們也應該能夠得佛授記。


23. 「但見聖母大愛道得記」:這就又再說,就是耶輸陀羅也看到佛的姨母所帶領的比丘尼群,也被佛陀唱名授記,所以耶輸陀羅他的感覺:我過去也是太子妃,是羅睺羅的母親,怎麼沒有叫到我的名字來授記呢?耶輸陀羅他也有這樣的心態。


24. 「因請命於佛,欲彰已德」:耶輸陀羅他感覺,怎麼都沒有叫到我的名字?他也是希望能夠讓佛陀來為他證明。期待讓佛陀講出,他也是修行,也是很用功,耶輸陀羅應該那個因和德也堪得受記,希望佛陀能夠為他證明。


25. ★上人偈文(二):「為求慧命增長捨世榮,廢形守節志守戒如儀,依佛音聲教如法修持,信受自肯定覺性平等。」


耶輸陀羅,還很年輕,為慧命,捨世榮,也要修行,同樣也放棄虛榮心,落髮了,穿起一般的糞掃衣,過簡單生活。「依佛音聲教」在僧團裡面,佛陀說法,和這些聲聞一樣聽佛的音聲的教育,同樣是「如法修持」,很規矩修行,所以耶輸陀羅也自認為:我「信受自肯定」,姨母自肯定,我自己也很肯定佛陀所說的教法,覺性平等,我應該也是能夠成佛。


26. ★釋譯經文:【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一切眾生喜見如來』,也一樣具足十號。每位成佛的人必定有的。
(1)能「應供」,因為德具足。
(2)「正遍知」智慧開啟。
(3)「明行足」,無事不通。
(4)「善逝」,來去自如。
(5) 「世間解」
(6)「無上士」,位高、超然,很超越,超越世俗。
(7)「調御丈夫」,能夠調伏一切眾生。
(8)「天人師」,天與人的師父。
(9)「佛」:三界導師,四生慈父」。
(10)「世尊」,覺悟的人就是世間所尊敬。


27. 【是一切眾生喜見佛及六千菩薩】:六千尼眾,又云菩薩者,指六千當來,具菩薩道而言。


佛陀意思是說:「你要知道,不是只有你能夠成佛,你成佛之後,又再有這六千的菩薩,這六千人,他們還是在這麼多佛的過程中,會好好發心修行。」前後次序,有修行的人,愈精進,就愈向前,就是比較早成佛。前佛度後面的,「前覺」覺「後覺」,前面覺悟的人,就來教導後面的人,就像這樣互相輪轉,精進向前,再回頭再度後面的人。這就是在摩訶波闍波提領導這些菩薩,慢慢前後互相輾轉教育。


「一切眾生喜見佛」,這樣不斷輪流,在人間修行,互相啟發、互相度化,叫做「轉次授記」。互相度化,互相成就,互相授記,前度後,這樣不斷度。


「六千尼眾,又云菩薩者」:就是這六千位,也一樣能夠這樣發心,一直聞法、說法、傳法,雖然要經過長久的時間。


28. 【轉次授記,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展轉次第,與授記別,得成無上正遍知覺。


「轉次授記」,長久精進,「展轉次第」,要歷盡生生世世,修行六度萬行,「因圓趨果」,要不斷這樣度化,叫做「展轉次第,與授記別」,彼此之間為他們授記。「得成無上正遍知覺」,大家都能夠覺悟,這大家應該清楚了,這是在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所領導的這群比丘尼。


29. 【世尊於授記中,獨不說我名】:意謂諸尼皆得別記,而獨於我不聞拈出。


佛陀叫起憍曇彌,怎麼沒有叫耶輸陀羅呢?因為他們同是在皇宮裡面,一位是佛的姨母,一位是太子妃,應該授記,佛陀也要為他提個名,但是佛怎麼都沒有提起他的名字來呢?這是他的內心有這樣的想法,就有一點點很感慨,所以女人心很微細,也很期待佛陀為他授記。


「世尊於授記中獨不說我名」:很在意佛陀的關心,摩訶波闍波提知道他成佛的名號,這六千人前後次序,也在未來能夠成為法師,能夠漸漸修行,這交代清楚,但是怎麼沒有叫到我?所以這種,他的內心還是掛慮著佛陀對他的關懷,或者是沒有關懷。這就在這經文裡面這樣特別又提出耶輸陀羅的名字。


30. 『既聞總記,豈不自知有分?但見聖母滿願得記,故亦請記命其名,欲以彰己德而撫群望。』


(1)「既聞總記,豈不自知有分?」:既然都有聽到了,在大愛道,摩訶波闍波提所帶領的六千人,這裡面也有耶輸陀羅,是一個大比丘尼團,已經就佛陀這樣含蓋都有授記,這叫做「總記」,耶輸陀羅應該也會知道,知道「未來我也是同樣,同樣能夠成為法師,同樣能夠輾轉授記」。


(2)「但見聖母滿願得記」:應該自己也知道,因為聖母的願,希望佛陀能夠叫他的名字,為他授記,他就能夠如願得記了。耶輸陀羅也是期待,佛陀也是能夠叫出他的名字,為他特別叫一個名字,這樣為他授記。


(3)「修因展德」:耶輸陀羅認為過去的關係也很特殊,所以也應該叫我一下。這是耶輸陀羅的心態,希望他也要浮現出來,讓人知道他也很認真在修行,這修的因,展現出來的德,希望人人都能了解,他也是很用心在修行。


(4)「用心修行,是本分事」:不過,在修行過程,我們還不能覺悟,就是和他們的心態一樣,我們平時還有很多的掛礙,還有名的掛礙。摩訶波闍波提,僑曇彌,不就是這樣的掛礙呢?自己又是肯定,但是又是很尊重佛,佛已經為大家都授記完了,耶輸陀羅他還沒有被叫到名字,還沒有得記。


(5)「塵沙煩惱」:耶輸陀羅也知道佛陀一直說,眾生性平等,沒有形象的差別,既然聲聞得記,自己應該也是能夠受記。卻是他就是有一個盼望,盼望佛陀能夠趕緊為他肯定一下,叫出他的名字,布達給大家知道。這兩位將來也有成佛的名稱在裡面,所以他們也是很用心,很在意。這種的在意叫做「掛礙」,就是還沒有捨去執,這也叫做煩惱,叫做塵沙煩惱,即使微細,也還有這樣的習氣在。


31. ★菲律賓保和島的省長( 愛德格Edgar Chatto)、三位國議員、校長、老師、學生家長及慈濟志工們共33位,前來拜會:


(1)「一方有難,多方馳援」:2013年10月15日,保和島一場芮氏規模七點二強震,造成兩百多人罹難、六成學校毀損。慈濟人來了,前往當地賑災,建設六十三間學校,三百多間的簡易教室,趕緊讓孩子能夠讀書。慈濟人用心在災後,帶動當地志工、投入做慈濟,幫助許多醫療個案,推動竹筒歲月。相對較貧困的人,也為他們蓋七十幾戶的簡易屋。


(2)「不棄不離」:蔡青山師兄和他們說,「師父叮嚀他們大家,不要忘記保和島,雖然海燕風災讓獨魯萬的災難這麼大,大家的力量全都投入到獨魯萬去。特別叮嚀,不要忘記保和島,要好好關心他們。」


(3)「慈濟大愛,一直都在」:他們都講出真正很貼切,而且從內心的感恩,句句都是慈濟的精神理念,入他們的心。地震一直到現在,我們慈濟都沒有放棄他們,幫助生活;扶貧、協助病者就醫,幫助孩子助學。舉辦大型義診,又用靜思語,安大家的心,宣導竹筒歲月,發揮愛心。他們的感動不是表面的,是真正內心的語言。


(4)「竹筒回娘家」:保和島當地人發心響應竹筒,竹筒會員也超過二萬五千人。不斷善的循環,點滴會合,去幫助更加貧困的人。


(5)醫療個案協助:(案1)一個十幾歲孩子,正讀中學,有天忽然中風,也是慈濟人及時幫助他,讓這個孩子及時開刀,恢復起來。(案2)一位三十多歲的婦女,腳上真正所生的是人面瘡,腳凸出一顆頭一樣,協助就醫並幫忙裝義肢。昨日也親自來說感恩。
32. 「人間新發意菩薩」:學佛,自己雖然還是凡夫,能夠為人群去付出,這叫做「人間新發意菩薩」,生生世世都要力行菩薩道。佛陀在授記,六千人發心永遠要行菩薩道,所以「眾生真如本性平等。。


33. 「行菩薩,就是與佛同世」:人人都做得到,這些人間菩薩也應該就是與佛同世來;大家投入在行菩薩道,救拔人間疾苦。我們要相信,要肯定,要時時多用心!


*************
34. 心得,感恩上人開示。感動聽聞菲律賓保和島省長等官員、志工們一行人來拜會的感動故事。總是能看到上人的大慈大悲的愛心展現,慈濟人的實際行動的救援陪伴,長期關壞,安身安心安生活,就會想到《無量義經》這段經文「所發慈悲明諦不虛。於眾生所真能拔苦。苦既拔已。復為說法。令諸眾生受於快樂。」


感恩上人叮嚀,修行,警惕不要迷茫追求物欲,名利權貴,卻遺忘自已早已身懷寶珠的「真如本性」,修行就是「就有道而正焉」,也很感動聽聞「憍曇彌」與「耶輸陀羅」的故事,在在學習到,修行不要掛礙名相,時時要注意微細塵沙煩惱。共勉之。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62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2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7/02/25晨語簡記《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7/02/25晨語簡記《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2017/02/25晨語簡記《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Empty周三 3月 01, 2017 4:57 p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七年二月二十五日星期六)
 
所以與天地之間就合,會合在一起,「智」與「理」相契合了,這樣突然頓悟:天地宇宙與生命的真性是合為一體。
所以佛經之中,常常說「不可以言宣」,意思就是說:道理存在,很難能用語言說得很透徹,讓人人都有辦法去接受會合。這必定要經過人人自己去體會,從內心性好好思考。
智與理合,智是指人的智,智慧開啟,覺悟了,清靜了,見性了,就與理會合了。這個過程是非常微妙,所以說「不可以言宣」,這必定要經過人人自己去體會,從內心性好好思考。
 
這兩位將來也有名,成佛的名稱在裡面,所以她也是很用心,很在意。這種的在意,叫做掛礙;這種的在意,那就是還沒有捨去那個執,還沒有捨,這也叫做煩惱,這也是叫做塵沙煩惱,就是很多的煩惱,即使微細,也還有這樣的習氣在。所以,我們要用心,有付出,當然就有所得。
這兩位指的就是摩訶波闍波提與耶輸陀羅,他們有執著,有習氣,有煩惱,但上人更看出他們的用心。更提醒我們要用心,有付出,當然就有所得。這一點很重要,這也是很微妙的觀點。總之,上人一層一層的把經文妙義開示給我們聽,我們用心聽,聽懂了就去分享,就去做,這樣就對了。
 
 
 
 
捨俗棄貴修行求道法,
應是心自知得佛授記,
但見聖母大愛道得記,
因請命於佛欲彰己德。
 
  我們就要體會又要了解,佛陀是迦毘羅衛國的太子,為了求法,為了要讓人人能體會:人性平等。要去除了四姓階級,也要去探討生命的種種奧秘,所以放棄了在皇宮的享受,捨掉了一切名、位等等,他出家了。受盡了很多自然的環境以及人類種種的考驗,還有在生活中很多的克難,終於堅定一志,修行成佛了。之後,他還是先為需要的人,那就是有緣、近緣的人去度化。五比丘,過去是隨身在修學中,修行、學道。但是,太子他的觀念覺得應該還有更超越的道理,那不是只向外求,要從內來探討。所以,他完全棄掉了那個苦行,要去追求心靈的啟悟。離開這五個人,靜坐下來,也不是只是靜坐就能夠啟悟,就是要好好探討天、地、人之間。自己是一個人類,怎麼樣去了解一切生物的真理,用心去探討生命的真諦,從這個生命的真諦去思考,再與天地之間的諦理去會合。就是先找出了自己自心的本覺,生命的奧妙的智慧,然後與天地之間,用心、用智去思考,慎思,綿密的慎思。
 
  所以與天地之間就合,會合在一起,「智」與「理」相契合了,這樣突然頓悟:天地宇宙與生命的真性是合為一體。道理一體,沒有分別,這是佛陀覺悟之後,很想要讓大家知道,「性」與「理」是會合在一起,所以「智」與「理」契合起來,那就是人人本具真如本性。雖然常常這樣說,卻是我們的智慧,真如本性與理,「理」又是什麼樣的理?真如本性在我們的內心,要如何啟發出來?和外面的「理」如何會合起來,其實我們還是很茫然。不過,道理是這樣,所以佛經之中,常常說「不可以言宣」,意思就是說:道理存在,很難能用語言說得很透徹,讓人人都有辦法去接受會合。這必定要經過人人自己去體會,從內心性好好思考。
 
  所以,幾天前,我們一直說,要關住「六根門」,要守住「六根門」。就是我們看東西,心理是如何和這個「色」、形態怎麼樣去啟動?怎麼樣的感覺?眼根和物體如何去會合,會合之後,我們的感覺、意識是怎麼在將它分別?最重要的是,我們怎麼分別,我們怎麼感受,我們有什麼樣的動作。在我們的心裡,要去追求呢?或者是要占為己有,追求來,占為己有?或者是需要將這個東西與大家互動、利益於眾生,這就看我們的心,那個「實」的動作。東西在外面,六根在我們身上,但是感覺的動作,那是在第七識的思考。第七識的思考是要指揮如何去取捨,或者是獨有,或者是利益人群,這就要看我們第七識的分別,第六識的起動,讓我們的肢體,我們的身根開始去動作。這樣的動作,是對自己或者是對別人的感受呢?若私利,我已經擁有了,我有這麼有價值,這麼珍貴的東西,是我所擁有,用了很多錢,擁有了這麼貴重的東西,我歡喜。但是這是付出多少代價呀!
 
  我們常常在看,不論是在小說也好,在社會新聞也好,或者是在歷史中,多少人為了寶藏而捨身命。這在很多歷史也好,社會也好,或者是人的動作,這佔有心,價值何在?,到底取得之後,結果是什麼呢?也只不過就收藏起來。但是,那個過程應該很辛苦。這些東西不是原來就是個寶物,這個寶物在大自然間、在山礦裡,或者是在深海裡,這本是在大自然,人們用盡了心機去取得。這實在是……。大自然真的很簡單,自然的道理擁有一切,但是人所要去拿的東西是在「理」中形成的「質」,他去動了干戈,這樣去取得。破壞了很多的生態而取得,這就是人性的動作,這樣去取得。要不然,什麼叫做寶啊?寶,是人的分別心。寶物,或者是天底下人所要應用的,那些寶物是不是可以讓人生活下去?可以讓人生活下去的都很簡單,五穀雜糧或者是天地之間的草、花、木等等,能夠成為了我們能禦寒的衣物等等。
 
  以前,衣服就是用棉花、瓊蔴等等製成,在大自然中,我們取得來製作,人工抽紗、織布,就能遮體身體,取暖。在天地之間,這麼的循環,很單純。但是,就是人心,現在穿的衣服,已經不是種棉花來的了,也不是種瓊蔴,抽紗、織布,都不是了。現在就是要從地底下去抽、去取,已經全都不一樣了。天地宇宙間,它所蘊藏的東西被人類發現了,棄除了勞力,取得大自然所完成的東西,將它棄除了,現在就是從大地去破壞性,大量生產、大量棄捨。以前的人,一塊布能應用很久,現在的人,不是。丟掉的衣服,名牌都還掛著,回收回來,是要將它當垃圾回收呢?或者是整理之後再賣掉呢?現在的人,同樣的東西,在環保站回收進來的,這麼美的東西,它呢,三、五十元買得到,三、五百元也可以,若到委託行要幾萬塊錢。質料都一樣,卻是心理有這樣的分別,這就是人間。什麼叫做富貴,也是將這個「名」執著著,所以叫做富貴。
 
  但是,佛陀,他這些道理都了解了,是人類的分別心,要怎麼樣那個過程來教育我們。這不是在名、利、地位那個權位中能教育人,他必定要經過了這樣離皇宮,同樣要去受很多大自然的「無生忍」,已經到了覺悟的過程,不論是「生忍」、「無生忍」,他一定要經過了這些事相、形色,表態出了:我覺悟了。要不然,他是生生世世,這些道理都懂,就是要有一個事相。《法華經》中因緣、譬喻,將很深道理,用很淺的形相來譬喻,用因緣來分析,這就是要讓我們人有辦法用種種的方式,種種的根機怎麼來接受,這就是要經過。所以,「捨俗棄貴修行求道法」,這是佛陀他的經歷,雖然是幾句話,我們就應該要去體會很多的道理。「俗」和「道」,其實沒什麼分,分別是分別在我們的心執著,所以,受世俗的形形色色將我們控制住,所以稱為「俗」。「道」呢?「道」,時間、空間,人與人中間,這時常都合在一起。我們平時,時間就是這樣過,我們隨著因緣在這個空間,與空間合一和。我們生活有白天,有晚上,有四季調整這個空間,生命體就隨著這個空間在過。
 
  看我們人在這樣的生命體,時間、空間,我們到底造作什麼?「就有道而正焉」,隨著這個大自然來生活,有人倫、有道理,這都是叫做「道」。偏偏我們人已將這些道理模糊掉了,隨著外面的境界,像夢中由不得自己,隨著境界轉,受到外面的色控制,那就變成了「俗」。「俗」,世俗,這世俗種種,這樣將我們控制。因為這樣,我們就要再用佛陀的教育,怎麼樣離俗,去世榮,我們就這樣,又再回歸時間、空間、人間真理的道,倫理、道德,這個道路來進行,去更了解,回歸自然的這個真如本性生活。我們很簡單的生活,心才能夠守得住,才不會受六根門在外面這樣打開了,接納了很多外面的塵惑來擾亂我們的心。因為這樣,所以就要「修行求道法」,這我們應該都能知道。
 
  「應是心自知得佛授記」。就像摩訶波闍波提、耶輸陀羅,他們這一群也是一樣在皇宮享受,因為佛陀修行去了,得道了,道理這麼充足,而且天地萬物,宇宙之間的道理無一不知,無事不曉,所以非常的嚮往著佛陀的智慧,天地間的真理,而他們也有這個因緣,也有這個心,所以他們也是同樣要「捨俗棄貴修行求道法」。同樣學佛離皇宮,脫離了名利、地位;同樣,佛陀鋪出來這條路,他們跟著這樣走,同樣也來修行,所以他們自己也很肯定。摩訶波闍波提,佛的姨母,對自己的修行也是很自知,自己也很肯定:「聲聞能夠受記,我們也是聲聞,所以我們也應該能夠得佛授記。」所以,「但見聖母大愛道得記」,這是又再說耶輸陀羅,耶輸陀羅看到佛的姨母所帶領的比丘尼群,也被佛陀唱名授記,所以耶輸陀羅她的感覺:我過去也是太子妃,我是羅睺羅的母親,怎麼沒有叫到我的名字,來為我授記呢?所以耶輸陀羅她也有這樣的心態。
 
  過去是摩訶波闍波提,他自己的心肯定,但是佛陀還沒有叫他的名字,現在佛陀已經為摩訶波闍波提授記了,將來成佛是號「一切眾生喜見佛」。六千比丘尼,將來在六萬八千億佛世為法師,在那個佛世的地方各自去修行,轉次成為法師。已經清楚了,但是耶輸陀羅他感覺,怎麼都沒有叫到我的名字?所以他也希望能夠讓佛陀來為他證明。「因請命於佛欲彰已德」,期待,他要讓佛陀講出她修行,也是很用功。耶輸陀羅的因和德也應該堪得受記,希望佛陀能夠為她證明。
 
為求慧命增長捨世榮,
廢形守節志守戒如儀,
依佛音聲教如法修持,
信受自肯定覺性平等。
 
  這是耶輸陀羅「為求慧命增長捨世榮」,她這樣捨棄了世榮,所以她「廢形守節志,守戒如儀」。她也是這樣,在還很年輕時,她就修行,同樣也是放棄了那虛榮心,落髮了,穿起了一般的糞掃衣,這麼簡單的生活,「廢形守志節」。出家時候的儀式,難道不是這樣說嗎?但是「依佛音聲教」,也是一樣,在僧團裡面,佛陀說法,和這些聲聞一樣聽佛的音聲的教育,同樣是「如法修持」,也很守規矩在修行,所以,耶輸陀羅他也自認為:我「信受自肯定」。我自己也很肯定,不是大愛道,佛的姨母自肯定,我自己也很肯定,所肯定的是,佛陀所說的教法,那就是覺性平等,我應該也能夠成佛。這就是耶輸陀羅所認為。所以前面的文就說,
 
經文:「汝如是漸漸具菩薩道,當得作佛,號一切眾生喜見如來。」
 
  這是佛陀為大愛道,就是摩訶波闍波提,為她授記。不只是摩訶波闍波提受記,還有六千比丘尼受記。所以,佛陀向憍曇彌,那就是摩訶波闍波提這樣說:「汝如是漸漸具菩薩道。」妳要好好用心修行,六根門要關起來,六萬八千億諸佛法中為大法師。很多的煩惱門,人人都要好好固守好,自然心地清淨,修「六度萬行」,這樣「具菩薩道」,自然「當得成佛」,將來也能夠成佛,「號一切眾生喜見如來」。這是前面的文,是佛對摩訶波闍波提所講的話。得成如來,也是具足十號。下面接下來,經文這樣說,
 
經文:「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這一切眾生喜見如來,也一樣具足這十號。這十號,每一位成佛的人必定有的。能「應供」,因為德具足了。「正遍知」,智慧開啟了。「明行足」,無事不通。「善逝」,來去自如了。「無上士」,位高、超然,很超越,超越世俗。「調御丈夫」,能夠調伏一切眾生。所以,「天人師」,天與人的師父,「三界導師」,「四生慈父」。覺悟的人就是世間所尊敬,這十號具足,我們就能夠體會了解。接下來這段文就是這樣說,
 
經文:「憍曇彌!是一切眾生喜見佛及六千菩薩轉次授記,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經文簡釋:
「是一切眾生喜見佛及六千菩薩」;六千尼眾,又云菩薩者,指六千當來,具菩薩道而言。
 
  佛陀再說,「憍曇彌!是一切眾生喜見佛及六千菩薩,轉次授記,得阿耨三藐三菩提。」意思就是說:「妳要知道,不是只有妳能夠成佛,妳成佛之後,又再有這六千菩薩,這六千人,她們還是在這麼多佛的過程中,會好好發心修行。」前後次序,有修行的人,愈精進,就愈向前,就是比較早成佛。前佛度後面的,「前覺」覺「後覺」,前面覺悟的人,就來教導後面的人,就這樣互相輪轉,精進向前,再回頭再度後面的人。這就是在摩訶波闍波提領導的這些菩薩,就慢慢前後互相輾轉教育。這是一切眾生喜見佛,這樣不斷輪流,在人間修行,互相啟發、互相度化,這樣叫做「轉次授記」。互相度化,互相去成就,互相授記,這就是前度後,這樣不斷度。「六千尼眾,又云菩薩者」,就是這六千位,「指六千當來」,也是一樣能夠這樣發心,一直聞法、說法、傳法。
 
經文簡釋:
「轉次授記,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展轉次第,與授記別,得成無上正遍知覺。
 
  雖然要經過長久的時間,這樣「轉次授記」,長久精進,我們就是要精進。精進,「展轉次第」,就是要經過很多世,這樣歷盡生生世世,修行六度萬行,「因圓趨果」,還要不斷度化,所以叫做「展轉次第,與授記別」,這樣彼此之間為他們授記。「得成無上正遍知覺」,大家都能夠覺悟,這大家應該清楚了,這是在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所領導的這群比丘尼。其實,耶輸陀羅,羅侯羅的母親,也是在尼團中,但是他一直覺得:佛陀怎麼沒有叫到我的名字?所以,下面這段經文,就是這樣再說,
 
經文:「爾時、羅睺羅母耶輸陀羅比丘尼,作是念:世尊於授記中獨不說我名。」
 
經文簡釋:
「世尊於授記中獨不說我名」;意謂諸尼皆得別記,而獨於我不聞拈出。
 
  叫了憍曇彌,怎麼沒有叫耶輸陀羅呢?因為她們同是在皇宮裡面,一位是佛的姨母,一位是太子妃,應該授記時,佛陀也要為她提個名,但是佛怎麼都沒有提起她的名字呢?這是她內心有這樣的想法。所以這位羅睺羅之母,就是因為佛還沒有提她的名字,內心就有一點點感慨。所以,女人心很微細,真的是很微細,怎麼沒有叫到我?也很期待佛陀為他授記。所以,「世尊於授記中獨不說我名」,很在意佛陀的關心,所以「意謂諸尼皆得記別」。摩訶波闍波提知道她成佛的名號,這六千人前後次序,也在未來能夠成為法師,能夠漸漸修行,這交代清楚了,但是怎麼沒有叫到我?所以她的內心還是這樣掛慮著佛陀對她的關懷,或者是沒有關懷。這就在這經文裡面,這樣特別又提出耶輸陀羅的名字。
 
既聞總記,豈不自知有分?但見聖母滿願得記,故亦請記命其名,欲以彰己德而撫群望。
 
  「既聞總記,豈不自知有分?」其實,既然都有聽到了,在大愛道,就是摩訶波闍波提所帶領的六千人,這裡面也有耶輸陀羅,是一個大比丘尼團,佛陀就已經這樣含蓋,都授記了,這叫做「總記」。耶輸陀羅應該也知道,知道「未來我也同樣,同樣能夠成為法師,同樣能夠輾轉授記。」自己應該也知道了,但是因為聖母(佛姨母)的願已圓滿,所以,她希望佛陀也能夠叫她的名字,為她授記。她就能夠如願得記了。所以,耶輸陀羅她也是期待,期待佛陀能夠叫出她的名字,為她特別叫一個名字,這樣為她授記。耶輸陀羅認為過去和佛的關係也很特殊,所以也應該叫我一下。這是耶輸陀羅的心態,就是希望她也要浮現出來,讓人知道她也很認真在修行。這修的因,展現出來的德,希望人人都能了解,她也是很用心在修行。
 
  是啊!用心修行是我們本分事,不過,我們在修行的過程,所以我們還不能覺悟,就是和他們的心態一樣,我們平時還有很多的掛礙,還有名的掛礙。摩訶波闍波提,憍曇彌,不就是這樣的掛礙嗎?自己又是肯定,但是又是很尊重佛,佛已經為大家都授記完了,她還沒有被叫到名字,還沒有得記。她也知道佛陀一直說,眾生性平等,沒有形象的差別,既然聲聞得記,自己應該也是能夠受記。卻是她就是有一個盼望,盼望佛陀能夠趕快給她肯定一下,叫出她的名字,布達給大家知道。這兩位將來也有名,成佛的名稱在裡面,所以她也是很用心,很在意。這種的在意,叫做掛礙;這種的在意,那就是還沒有捨去那個執,還沒有捨,這也叫做煩惱,這也是叫做塵沙煩惱,就是很多的煩惱,即使微細,也還有這樣的習氣在。所以,我們要用心,有付出,當然就有所得。
 
  就像昨天也有一大群,整天都很忙,會議一個一個一直開。尤其很特殊的是,菲律賓來了三十三位,從省長,還有國會議員;有三位國會議員,還有校長,還有老師,還有家長。他們說,平時他們若出國,從來不曾有過省長、國議長和校長,政府的四長都同時出來,他們很重視這次來臺灣,因只為了一項目的,就是要來向慈濟說感恩。我以為他們是來參觀,所以也沒有辦法有很多時間,一直到了將近五點,會終於開完,才請他們進來。省長,有很多的話要感恩,還有眾議員,國會眾議員,三位,他們每各人也都要講話,都講出了真正很貼切,而且,從內心的感恩,那種句句都是慈濟的精神理念,入他們的心。所以,他們的感動不是表面的,是真正內心的語言,所以,他們認為慈濟能夠在那個地方為他們所做的很多。
 
  那就是在二0一三年,那個時候,他們當地發生地震,一場地震,很嚴重。慈濟人很用心到那個地方,去關懷他們,他們很感動,從這麼遠的地方來,災難那麼大,他們能夠得到慈濟人到這個地方,而且很親切的對待。但是,過沒幾天,一個禮拜之後,海燕颱風發生,慈濟人又到獨魯萬去。他們認為,這樣慈濟人是不是就不會再回來了呢?沒有想到幾天後,慈濟人又回來了,我們的菩薩青山居士和他們說,「師父叮嚀他們,不要忘記保合島,雖然,雖然獨魯萬的災難這麼大,大家的力量全都投入到獨魯萬去。」所以,特別叮嚀青山、伯芳居士說:「你們兩位不要忘記保合島,我們要好好關心他們。」
 
  因為這樣,他們兩位還帶著一群慈濟人,這樣來回去關懷他們,並且為那個地方的孩子,因看見學校都毀壞了,就趕緊想辦法,為那些孩子,蓋簡易的學校,為他們找土地,和他們一起找土地。然後,很快,將獨魯萬的一些簡易教室,同時也送到保合島去,讓這些教室也能夠建設起來,讓那些孩子很快有學校能夠讀書,他們很感動。這是他們說,在那個時候,二0一三年的十月十五日發生的地震,是規模七點二的大地震,所以房屋倒下的很多。慈濟人去了,我們一直在關心,趕緊為他們建設六十三間學校,三百多間的簡易教室。這六十三間學校有三百多間的簡易教室。我們這樣前後趕緊為他們建設起來,讓孩子能夠讀書。
 
  同時,我們也在那個地方,相對較貧困的人,我們也為他們去蓋七十幾戶的簡易屋,這就是他們很感動。很貧困的人,有房子好住;孩子,有學校可以讀書,這對他們來說很感動。從那個時候一直到現在,我們都沒有放棄他們,這當中,有病,我們為他們治病,我們還在那個地方,貧困的,我們再幫助他們的生活;所以,貧、病,我們都在那個地方幫助他們。還有,我們又用靜思語在那裡地方,安大家的心,甚至在那個地方宣導竹筒歲月,讓他們知道慈濟是如何如何來的。這全都是他們在那裡用心帶動,這兩個人在那地方主導,帶領著當地人來發心。目前也已經有領竹筒的會員,已超過二萬五千人。這是昨天聽他們說的,只是拿竹筒,竹筒全都有拿回來,「竹筒回娘家」。就是這樣循環,大家點滴會合起來,也能夠去幫助更加貧困的人。
 
  他們很感恩,我們能夠輔導當地人就地取材,從平常的人,不是富有的人,我們讓他們打開了這個觀念,小小的愛,能夠做大大的事情,所以那裡貧困、很極貧的人,也能夠得到這平時貧的幫助。有病的,我們替他們治病;孩子沒有錢讀書,能夠讓他們得到獎助學金。尤其是在去年,再次舉辦大型義診,有人患白內障,很多人用牽的,用摸的來義診,出來的時候,大家都露出了笑容,因全都看到了。甚至,還有一個孩子,才是十幾歲,正在讀中學,現在人生才要開始。有一天忽然間中風了,慈濟人也同樣及時幫助他,讓這個孩子及時開刀,恢復回來,昨天也來了。還有一位三十多歲的婦女,腳上所生的是真正的人面瘡,相片拍下來,那瘦女人的腳,凸出了一顆像頭一樣的腫瘤,是人面瘡。後來,也是我們幫助她,因一定要截肢,所以截肢之後,再為她裝義肢。昨天她也來了,很感恩,她現在能夠顧她的孩子,顧她的家了,不用拿兩支拐杖,只拿一隻這樣細細小小隻的柺杖,她就能夠走。
 
  看到他們這樣來作見證,一群三十三人,有省長、有眾議員、有校長、學生代表、家長代表,還有受幫助的人,這樣專程而來,去參觀臺北慈濟醫院,去參觀大愛電視臺,去看我們內湖的環保,很感動。昨天整天在花蓮,在大學看到無語良師,尤其看到我們的醫院,很感動。所以,很期待慈濟能夠在那個地方。這些省長和眾議員,大家都期待,希望慈濟能夠在那裡,叫他們做什麼,他們都願意,這實在是很不容易。
 
  總而言之,學佛,我們自己雖然還是凡夫,但我們能夠為人群付出,這叫做「人間新發意菩薩」,新發意的菩薩心已經起了,我們生生世世都要力行菩薩道,同樣,佛陀在授記,六千人未來永遠都要發心行菩薩道,所以「真如本性平等」。行菩薩,人人都做得到,這些人間菩薩也應該就是與佛同世;現在,大家就都投入在行菩薩道,救拔人間疾苦。所以,我們要相信,我們要肯定,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高明智(惟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7/02/25晨語簡記《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