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7/02/27晨起語簡記《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52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7/02/27晨起語簡記《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Empty
發表主題: 2017/02/27晨起語簡記《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2017/02/27晨起語簡記《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Empty周一 2月 27, 2017 9:29 pm

20170227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求自利利他,圓滿佛果之菩薩眾大行,即布施、持戒等
菩薩之六度萬行因圓,是五百弟子內修秘菩薩行,外現聲聞。
 
  用心來體會,更用心去了解,我們一路下來,一直都是聽佛陀為法募人,最期待的是弟子能體會:法流傳的重要。鼓勵人人要持法、傳法,將法能夠用在世間,這就是佛陀最大的目標。眾生迷茫顛倒,唯有法才能夠糾正人生的方向,要指方向的人,若不懂地理、形態,是要如何為人指路、為人指方向呢?所以,佛陀很用心。希望我們人人要用功、了解,我們自己要知道回歸真如本性的道路,要如何走,這是很重要。我們修行,要將內心的雜念去除,就像茫霧一樣,我們走在路上,茫霧若很厚,根本我們就看不到外面的方向。外面的境界,路是安全嗎?我們就不敢向前直走。所以,我們必定要先撥開了茫霧,茫霧若開,我們才有辦法向前走。
 
  同樣的道理,我們的無明,這個無明像是茫霧將我們遮住了,我們看不到前方方向、路線。所以,我們就要用功,讓我們的周圍環境的煩惱無明完全掃除,所以我們就要結好緣,在我們的人生周圍,不要去惹到惡緣,我們要用心。「自利」,這就是自除煩惱,去除無明,這叫做「自利」。我們求法,了解人生的方向,這都叫做「自利」。而「利他」,我們了解了,人間一切法皆無常,既然是無常的法,我們卻在無常中複製無明煩惱,不對。了解佛法之後,才知道這樣是不對,所以,我們才開始來追求正確的道理,往正確的方向去,我們就是要找出一條正確的路。所以,我們要自利,自己了解方向,我們得到這分去除無明,明朗的境界,向前走會進步。我們都已經清楚,我們有感覺,我們了解。看到其他的人在迷茫中,在真正危險的境界,我們也應該為他牽個手、指個方向,讓他安全,跟我們走同一條的路。這是「利他」,這樣「圓滿佛果」,這就是「菩薩眾大行」。
 
  其實做菩薩也很容易,自己所走過的路,自己的感受,同時在人群中來帶人向正確的路走,這就是叫做「菩薩行」。人生苦難偏多,法有餘,我們要跟人分享;利有餘,我們要去付出;我們的力有餘,我們要去牽引人。眾生有千千萬萬苦不堪,所以要用種種方法去應對眾生的苦難,所以,叫做「菩薩眾大行」,「六度萬行」,那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這叫做「菩薩道」。我們修這些行,這叫做「菩薩道」。布施是利他,持戒是利己;利他為先,利己是我們的本分。不論是利他、利己,都是在六度行之中,這全都叫做「菩薩道」。「六度」,我們這樣來走這一條路,生生世世,時間長久,身體力行,那就是「六度萬行」。生生世世「因圓」了,自然就「果滿」了。因緣若成熟圓滿,我們的果報就現前了,所以叫做「因圓」,後面應該就是「果滿」。因緣果報,因緣圓滿了,果報現前,因核果海,這就要長久時間來修行。
 
  所以,佛陀向五百位的弟子授記是因為他們「內修秘菩薩行,外現聲聞」。記得嗎?〈五百弟子受記品〉那時候,經文中佛這樣說過,這五百位的弟子,他們早就已經行菩薩道了,生生世世修行,不只是在今生來修行,他們已經是長久以來,生世都是在修行中。同樣也是利己、利人,上修佛道、下化眾生,已經知道方向了,這是「內修祕菩薩行」。他們已經內心都有這個種子了,菩薩因行都已經很具足,所以叫做「內修祕菩薩行」,內祕的菩薩種子已經圓滿了。但是,「外現聲聞」。因為,為了要度眾生,同樣還是要再投入。佛陀現相成佛,必定也要有出家二眾來完成僧團。所以,僧團裡面已經有菩薩行,已經這樣累生世都是在修行,雖然還不是很具足。
 
  就像龍女,過去生也修很長的行過來,也就是最後在龍宮,再最後來靈鷲山,藉這個因緣,轉一個身,往南方世界。這讓娑婆世界眾生,佛陀,釋迦牟尼佛教化的過程又多一項,讓大家了解眾生平等的道理。眾生平等的理論,有的人還不很了解,有的人還有懷疑。但是龍女也藉這個因緣,這個因緣完全充分具足了,這樣轉一個身就成佛了,坐上蓮花,飄向南方世界去教導眾生,我們應該也很清楚。同樣的道理,這「五百弟子內修祕菩薩行外現聲聞」,已經都很清楚了,所以,裡面的種子都已經具足。當然所說的具足,在人間來說,修行要再一段時間。
 
  就像舍利弗他應該也修菩薩行,過去在《本生經》之中,也曾有過這樣發菩薩心,只是一個境界現前,讓他退失菩薩行。但是那個因緣還在,佛陀來世間,他還是與佛同生;佛陀成佛……。他也很有智慧,在印度,他也是一個宗教師,也是領眾修行,智慧第一。年紀小小那時候,應該就是說,母親懷孕時,母親就乘著胎兒的智慧,辯才無礙。舍利弗出生之後,年紀小小,道理充足,也可以登壇說法。到了年紀長,也成為宗教師,與目犍連為好友,兩個人還是互相鞭策,互相勉勵,同參好友。但是佛陀的道理又感動他,比他所修的行,比他所體會的道理更是深密,所以他們皈依佛。開始在僧團中修行,這也就是現菩薩行,「內祕菩薩」,內祕是菩薩行,外現是聲聞。這就是他過去累生世修過行。但是未來呢?還要再一段長久的時間。
 
諦理無處不在,佛陀授記菩薩在人間,
佛法不離世間,娑婆一大事實難堪忍,
覺有情入人群,感驗四諦苦集滅道法。
 
  儘管他們「諦理無處不在」,但是,也都要等待佛陀的授記,授記之後,他們自我肯定,他還是繼續要修行,還是要繼續在人間。所以,「佛陀授記菩薩在人間」,就是在人間還要再不斷繼續修行。所以,「佛法不離世間,娑婆一大事實難堪忍」。為什麼他們就一定要來娑婆世界?因為娑婆世界是一個堪忍的世界,釋迦佛有願來,這些修行者同樣也是有願來。追隨佛陀來娑婆世界,為一大事因緣,來這個難堪忍的世界,和佛陀的配合起來,佛陀怎麼說法,他們怎麼實現生活的形態,這樣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這都是因緣會合。同樣志同道合,志同道合修行,也有前後。先發心的心,更精進的人,他就提前成佛,再度未成佛的人。
 
  前面,大愛道比丘尼同樣領導六千位的眷屬追隨佛陀,這六千位各有因緣,發心出家修行,修行也很殷切,佛陀也為他們授記,將來都能夠遇到很多,六萬八千億佛,在這樣的世界修行,成為法師,聞法、說法,還是要傳法,人人都發大心、立大願,將來也能成佛,互相輾轉、互相授記。前面成佛的人,為後面的人再授記;後面的人成佛了,又再向後面的人傳,再授記。同樣的道理,這必定要在人間,看我們修行是精進,會進步;或者是慢慢來,或者是停滯。不論是進步,或者是慢慢來,或者是停滯,他裡面的種子還是隱藏著,所以叫做「內祕」。
 
  經過了佛陀授記,自我肯定,菩薩行再啟動起來,就再向前前進,這就是要長久的時間,互相輾轉,這要看我們修行是不是精進。同樣在修行。有的人很精進,體會的道理就比較明朗,就更加清楚。有時候聽到,我們裡面的常住師父,每天在聽法,一個禮拜有一次能夠來主持志工早會,和大家分享。聽到他們聽了之後,消化了,然後分析出來,我也很歡喜,這樣精益求精,就是要不斷輾轉循環,要聽,聽了之後,自我肯定,肯定,法收入我們的心,我們還能夠和人分享。這就是每天在過程,就像生生世世,每天的時間這樣在過。常常說,過去、現在、未來,昨天是過去了,今天是現在,尤其是這個時候,是現在。今天的未來,到明天的未來,到底有多久的未來?就是從現在延續下去。就像我們常常聽到的數字,哇!這麼多。除了數字表達時間的長;數字,也在表達我們修行的法,就像「六萬八千億」,我們就把它當做法來受持。「六萬」是什麼啊?「六根」,是,六根門。
 
  我們每天在修行,每天都要記得,是不是眼睛被色迷掉了呢?或者是耳根,被聲音擾亂了呢?等等,同樣的道理。這「八千億」,那就是我們的無明煩惱,只是一個念頭就錯亂掉了我們很多人生的方向。聽法是這樣,做事情是這樣,我們若是遇到有人一句話偏差掉了,我們就感覺:他講這樣也對。其實這樣,不對啦!對和不對,都是在人的聲音,所傳來的「是」與「非」。聽來好像是,但是後面的人又一個聲音,負面,那個負面的聲音,就亂了我們的心。所以說,六根門,八千億的煩惱,就惹來了,收入了很多的煩惱無明。所以佛經裡面常常有數字,數字也表達法,也表達我們過去、現在、未來。有很短的過去、現在、未來;也有很長久,我們昨天的以前,上個月的以前,去年的以前,過去生的以前,這都是叫做時間。今天的未來,今生的未來,來生的未來,所以時間也能夠長,也能夠短,我們就要把握。法是活的,我們怎麼聽,怎麼趕緊把握。
 
  精進的人,都把長的時間促為短暫,「把握當下,恆持剎那」,對的事情,堅持做就對了,再也不會再讓六根門聽來的聲音,非的聲音,再搖動我們的道心,不會被其他的色亂了我們的眼根,迷惑了我們的前程,都不會,就是把握當下。我現在發這個心,我永遠永遠堅持下去,這就是叫做「守六根門」,這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所以,「佛法不離世間,娑婆一大事實難堪忍」。這個世間,佛陀會來人間,就是因為人間難堪忍,所以佛陀悲心難忍,所以他來人間,就是為眾生開、示、悟、入。佛是這樣,所有的弟子也是這樣。所以說,覺有情人入人群中,「覺有情入人群」。「覺有情」就是菩薩,入人群中去感受,去體驗「四諦」的苦、集、滅、道的法。這個堪忍的世界,佛陀為我們講四諦法──苦、集、滅、道。你若沒有入人群,如何能夠體會呢?所以,「覺有情入人群,感驗四諦苦集滅道」,去感受,去體驗這四諦法的道理。我們要用心來體會,不要浪費時間。時間可長,時間也可短,要很用心體會。所以,前面的文,那就是因為摩訶波闍波提、耶輸陀羅,他們大家都是很期待佛陀為他們授記。
 
經文:「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佛陀已經開始,摩訶波闍波提也已經得記了,將來能夠成佛,成佛也是同樣得十號具足,那就是「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之後,佛陀會為羅睺羅母,耶輸陀羅比丘尼授記。那就是將來能得成佛。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等等,這就是十號具足。
 
經文:「憍曇彌!是一切眾生喜見佛及六千菩薩轉次授記,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羅睺羅母耶輸陀羅比丘尼,作是念:世尊於授記中獨不說我名。」
 
  這過去說過。憍曇彌是這樣,一切眾生喜見佛,憍曇彌是佛的姨母,佛陀已經為她授記了,將來能夠成佛。接下來,那就是羅睺羅母,那就是耶輸陀羅也能得佛授記,因為她的心念也是一樣,同樣,「佛怎麼還沒有叫到我的名字來授記?」這過去都說過。釋迦牟尼佛授記中,只是沒有叫到我的名字。這是耶輸陀羅所想的,所以佛就向耶輸陀羅這樣說,
 
經文:「佛告耶輸陀羅:汝於來世百千萬億諸佛法中,修菩薩行,為大法師,漸具佛道。」
 
經文簡釋:
「佛告耶輸陀羅:汝於來世百千萬億諸佛法中,修菩薩行」;佛陀將為耶輸陀羅授記。百千萬億諸佛之法,不出修行一念之心。善淨心法,名曰介爾。
 
  過去的憍曇彌已受記成佛,還有這麼多六千的比丘尼前後都會在很多佛法中好好修菩薩行,慢慢行菩薩道,同樣為大法師,同樣能夠受記,漸漸具佛道,同樣能夠得到授記。這就是佛陀為耶輸陀羅這樣特別告訴他:「將來你也能夠受記。」因為耶輸陀羅特別向佛說:「怎麼沒有講到我的名字?」其實六千人裡面,就已經為她授記了,能夠在很多百千萬億諸佛法中,同樣成為法師,聽法、說法,同樣。佛「不出修行一念心」,每一尊佛都一樣,同樣要經過發心行菩薩道,同樣也是要出家,同樣,很明顯的還是要菩薩行圓滿,這都是出於一念心,要善,就是一切善,全都要修,「總一切法,持一切善」,經過陀羅尼門,那就是「總一切法,修一切善」,心要清淨,這叫做「善淨心法」,所以「名曰介爾」,所以叫做「陀羅尼門」。
 
經文簡釋:
「為大法師,漸具佛道」;常為大眾演法之師,漸漸具足成佛之道。
 
  「為大法師,漸具佛道」。已經為大法師,聽法之後,法已經入心,入心之後,又再分析、解說,讓其他的人知道,所以常常「為大眾演法之師」,這叫做法師。講,不是講就能夠全都了解,同樣一邊聽,一邊了解,一邊解說,但還是要身體力行,所以叫做「漸漸具足」。說得到,要做得到,這樣才叫做「漸漸具足成佛之道」。光是講不夠,還要做得到,所以這樣一邊修行,一邊度眾,一邊身體力行,這都要具足,這樣一直到成佛。所以,修行就是要這樣身體力行。接下來這段文又再說,
 
經文:「於善國中當得作佛,號具足千萬光相如來,」
 
經文簡釋:
「於善國中當得作佛」;因修善行,果應善國。
善國:謂清淨國土。
 
  「於善國中當得作佛」。將來你這樣一直修行一直修行,到了最後,就是「於善國中當得作佛,號具足千萬光相如來」。將來你能夠成佛,那個國名叫做「善國」,在這個地方你能夠成佛,他的號叫做「具足千萬光相如來」。因為修善行,所以果報就是應善國,因為一直在修善行,未來的果報,那個國家的名稱也叫做善國。「善國:謂清淨國土。」這就是清淨的國土,將來那個國家都是善人、善事,在那個地方成佛,名叫做「具足千萬光相如來」。
 
經文簡釋:
「號具足千萬光相如來」;因中供養百千萬億佛,具菩薩道,果上具足千萬光相,成十力尊。
 
  在那個地方,因為在因中時時「供養百千萬億佛」,因為將來耶輸陀羅未來修行的方向,就是不斷供養百千萬億佛。常常告訴大家,眾生人人本具真如本性,眾生都具有佛性,用愛心、善念,對所有的眾生去付出,這全都是未來佛哦!要了解啊!常不輕菩薩,「我不敢輕視你,因為你未來也能成佛。」我們若抱這個心態,這百千萬億佛都在我們的眼前,我們能夠用心,對人人感恩、尊重、愛,這也是都叫做供養。和人人互相互動,彼此鼓勵,時時心存感恩,和人結好緣,讓人的心歡喜,讓人也能夠跟我們一樣聽法,跟我們一樣行菩薩道,這也都叫做供養!告訴過你們了,付出就叫做供養。要不然,我們會感覺:喔!要再供養百千萬億佛,在世間要遇到佛這麼不容易,要到多久才能得到圓滿這個「百千萬億佛的供養」?
 
  其實,我們的心,數字若用在法中,人人無不都是佛。在《無量義經》,「無量法門,悉現在前」,每一個人都是我們一道的法門,每一個人無不都是我們修行的道場。所以,我們若能夠用這樣的心態,數字就是法。所以,百千萬億佛在我們的眼前,在我們的生活中,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來體會,若這樣,「具菩薩道」,這樣我們就能夠具足菩薩道了。「果上具足千萬光相」。你因圓了,趨果了,在果的地方,你的名稱叫做「具足千萬光相」,這樣就是「成十力尊」,就是成佛了。
 
*耶輸示跡,蓋表大悲。法喜稱適大智。
 
  「耶輸示跡,蓋表大悲」。耶輸陀羅示跡在人間,現在名稱叫做「耶輸陀羅」,其實她是表現出了那大悲心。「法喜稱適大智」。她也是隨喜,其實《本生經》裡,她生生世世幫助釋迦佛能夠完成他的心願。所以,佛的成就,耶輸陀羅也是有因緣存在,生生世世都有這樣的因緣。所以他成就了,耶輸陀羅她歡喜,這就是「大智」。
 
*智悲雙運,然後萬德具足,千相光嚴,故果號具足千萬光相。取相好莊嚴,身光無盡之意。
 
  「智悲雙運,然後萬德具足」。他時時都是歡喜,時時都是發善念,所以是「感恩、尊重、愛」。同樣的道理,我們想要去付出,又有人幫助我們,和我們一起去付出,我們向這些人,我們也要感恩;被我們幫助的人,我們也要感恩。時時感恩,時時尊重任何一個人,自然我們都會很歡喜,所以這就是因為我們付出的愛所得來的,所以這樣就是「萬德具足」,這叫做「悲智雙運」。你很願意付出,這就是智慧,悲智雙運。「千相光嚴」。他那個身相就有千萬種,讓人怎麼看都是覺得很亮麗,很莊嚴,所以這叫做「果號具足千萬光相」。圓因趨果,結果將來成佛之後,他的身相就是這樣得來的,有這悲智雙運,常常心思很光亮,沒有那些無明煩惱,沒有,修這樣的行,將來成佛就有這樣千萬光相的莊嚴。這就是他的果,「身光無盡」的意思。下面再說,所得到的,
 
經文:「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佛壽無量阿僧祇劫。」
 
  「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些法已經在他的身上,開始已經十號具足。
 
經文簡釋:
「佛壽無量阿僧祇劫」;彼具足千萬光相佛住世壽量,如是長遠。佛壽無量壽無量,既曰善國,仁人相踵,秉命悠長,故隨機之壽,住世亦永恆長遠。
 
  佛壽能夠「無量阿僧祇劫」。這個十號,佛佛道同,十號就是德行也就完成了。所以,佛壽多長啊?無量阿僧祇劫,很長的壽命。所以「彼具足千萬光相佛住世」,他的壽無量,就是這樣,這麼長久的時間,就是因為他修行的過程也很長久,既然那個國土是這麼的善,仁慈的人很多,不斷產生。因為這樣,心若寬大,養成了很好的脾氣,沒有壞的習慣,這樣的人都比較長壽,尤其在這樣的國家,非常的悠閒,自然他的命就很長。所以,「隨機之壽」,因為這個國家,人人的壽命都很長。若我們釋迦牟尼佛,是在這個堪忍的世間,人人這個心都是無明惡濁,造作的業多,所以人的命會比較短;在慈悲善良的地方,壽命就會比較長。這就是「機」,「故隨機之壽,住世亦永恆長遠」。這就是耶輸陀羅未來成佛,他的因緣。是啊!壽命長很重要,他能夠多做很多事情。壽命長,也要智慧足;壽命若長,若是失智,那也沒有用。其實,這都要在很善良的環境中,自然彼此之間壽命就很長。
 
  看到我們在臺灣也是很多,反正國內外,不過臺灣,我們的慈濟人,壽命很長的也很多。看看王成枝已經超過百歲了,「一百零幾歲啊?」他向我比這樣,可見就是一百零三歲吧?還是一百零二歲?但是他就是向我比個三這樣。這時候,同樣還是在收功德款,大家都叫他「老土地公」。也有九十歲來受證,又一個最多歲的是九十四歲,現在也同樣這麼多歲才受證,也滿他的心願。他本來是八十歲將要受證,只怛是他太太向他說一句,說:「你這麼多歲了,能做什麼事情?你也敢想要去和人家受證!」要不然,他也培訓得差不多了,只是這一句話,打消了他受證的念頭。後來,太太往生了,老太太過逝了,他一個人很孤單,孩子有事業要做。慈濟人就這樣再去關心他,把他帶出來做環保,同樣,很快樂,身體很健康。這樣一做七八年就過去了。然後,他就想:我這時候八十歲了,我是不是能夠受證?
 
  有一次我去桃園,他就問:「師父,我九十歲了,八十歲那年我要受證,我的老牽手跟我講一句,讓我耽誤了幾十年。師父,我現在身體還很勇健,我在環保站做得很歡喜,一些師兄都鼓勵我說,像我這樣的身體,能夠來報名培訓、受證。我怕師父您會嫌我太多歲嗎?」我說:「幾歲啊?」「我這樣呢!」(用手比歲數)我說:「哦!這樣不多啦!。你若有心,就是要培訓,要見習,要培訓哦!」他說:「只要師父您若說,我就開始來做。」這樣,他開始見習、培訓了,已經超過九十歲了才來受證。
 
  我這次去桃園,他就告訴我:「師父,我已經九十三歲了!我做得很歡喜。」「你還很健康呢!你能夠再繼續下去。」看,這就是壽長,但是不要認老,開始他還能夠做很多事情。在環保站,受證環保志工之後,再來受證慈誠,和那些慈誠師兄一樣,也這樣在外面跟人家值勤,跟人輪班。你們想,壽命長,這就是「心寬念純」,有好的事情,做就對了。利益人群,我們的心的方向就是向利益人群走,這就是光明,這叫做「善」;「善」,就是心的光明。我們心寬念純,投入做下去,「做」就是我們的壽命;沒有做,世壽再長,也對人間沒有什麼奉獻。總而言之,「壽」就是有在用的時間,這叫做壽命長;沒有什麼用的時間,那有和沒有也差不多。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在線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52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7/02/27晨起語簡記《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7/02/27晨起語簡記《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2017/02/27晨起語簡記《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Empty周一 2月 27, 2017 9:31 pm

[2017年02月27日 上午 5:22] 農曆二月初二,(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一三七〇)


1. 釋譯經文:【佛告耶輸陀羅:汝於來世百千萬億諸佛法中,修菩薩行,為大法師,漸具佛道。於善國中當得作佛,號具足千萬光相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佛壽無量阿僧祇劫。】


2. ★上人偈文(一):「求自利利他,圓滿佛果之菩薩眾大行,即布施、持戒等菩薩之六度萬行因圓,是五百弟子內修秘菩薩行,外現聲聞。」


3. 「為法募人,持法,傳法」:用心體會,更用心去了解,佛陀為法募人,最期待的就是弟子能體會:法流傳重要。鼓勵人人要持法、傳法,將法能夠用在世間,這就是佛陀最大的目標。


4. 「提燈照路,點亮心燈,破除黑暗無明」:眾生迷茫顛倒,唯有法才能夠糾正我們人生的方向,若不懂地理、形態,是要如何為人指路、為人指方向呢!佛陀很用心,希望人人要用功、了解,要知道回歸真如本性的道路,要如何走?這是很重要。


5. 「除無明」:修行,要先將內心雜念去除,無明就像茫霧一樣,霧很濃,根本就看不到外面的方向。外面境界,路是安全嗎?我們就不敢向前直走。必定要先撥開茫霧,才有辦法向前走,也是同樣的道理。


6. 「無明,如霧茫茫,罩住方向」:無明像茫霧,罩住前方方向與路線,我們要用功,讓周圍環境的煩惱無明完全掃除,所以要結好緣,在我們的人生周圍,不要去惹到惡緣,我們要用心。


7.「自利,尋求正確的人生方向」:求法,了解人生方向,自除煩惱,去除無明,這叫「自利」。了解人間一切的法皆無常,既是無常的法,我們卻常在無常中複製無明煩惱,這樣不對;我們了解佛法後,才知道這樣是不對,所以才開始追求正確的道理,往正確的方向去,找出一條正確的道路。


8.「求自利利他,圓滿佛果之菩薩眾大行」:我們要自利,當自己已清楚了解方向,去除無明,得到這份明朗的境界與向前走的進步時,看到其他人還在迷茫與真正危險的境界,我們也應該要牽他一把,指一個方向,讓他安全的與我們走同一條的路,這就是「利他」,如此圓滿佛果,這就是菩薩眾大行。


9.「菩薩行」:其實做菩薩很容易,將我們自己所走過的路與感受,同時用在人群中,帶人向正確的路走,這就是菩薩行。人生苦難偏多,我們的法有餘,就要與人分享;利有餘,要去付出;力有餘,要去牽引他人。


10.「菩薩道,六度萬行」:眾生,千千萬萬苦不堪,要用種種方法去對應眾生苦難,所以叫做「菩薩眾大行」,六度萬行,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修這些行,叫做「菩薩道」。布施是利他,持戒是利己;利他為先,利己是我們的本分,不論利他或利己,都是在六度行中,全都叫做菩薩道。


11.「即布施、持戒等菩薩之六度萬行因圓」:若生生世世的長久時間身體力行,就是六度萬行,生生世世因圓了,自然就果滿了。因緣若成熟圓滿,果報就現前,因核果海,這就是要長久時間來修行。


12.「是五百弟子內修秘菩薩行,外現聲聞」:佛陀向五百弟子授記是因為他們內修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五百弟子受記品〉那時的經文中,佛陀說過,這五百位弟子早就行菩薩道了,長久以來,生生世世都是在修行中,利己、利人,上修佛道、下化眾生,已經知道方向,內心都有這顆種子了,菩薩因行很具足,內秘的菩薩種子已經圓滿了,但「外現是聲聞」,是為了要度眾生,同樣還要再投入。


13. ★是五百弟子內修秘菩薩行,外現聲聞,以龍女及舍利弗為例


佛陀現相成佛,必定也要有出家二眾來完成僧團。僧團中也有人已有菩薩行,已經累生世都在修行,雖然還不是很具足,就如龍女,過去生也修了很長的行,最後在龍宮,再最後是到靈鷲山,藉此因緣完全充分具足了,一個轉身,坐上蓮華,就往南方世界去教導眾生,這讓釋迦牟尼佛所教化的過程又多了一項,讓娑婆世界的大家了解眾生平等的道理。


同樣道理,五百弟子內修秘菩薩行,外現聲聞,裡面的種子都已經具足,但在人間來說,修行還要再一段時間。就如舍利弗他應該也修菩薩行,過去在《本生經》中,他也發過菩薩心,只是因一個境界現前,讓他退失菩薩行,但因緣還在,佛陀來時,他還是與佛同生;佛陀成佛時,他也很有智慧,在印度為一位宗教師,領眾修行,智慧第一。


母親懷孕時,就已乘著胎兒的智慧,辯才無礙;舍利弗出生後,小小年紀,道理充足,已能登壇說法,到了年紀長時,也成為宗教師,與目犍連互為同參好友,互相鞭策與勉勵。


但佛陀的道理比他所修行的行與所體會的道理還更深秘,感動他,所以他們皈依佛,開始在僧團中修行,這就是現菩薩行。內秘是菩薩行,外現是聲聞,這就是他過去累生世修過行,但未來呢?還要再一段長久時間。


14.★上人偈文(二):「諦理無處不在,佛陀授記菩薩在人間,佛法不離世間,娑婆一大事實難堪忍,覺有情入人群,感驗四諦苦集滅道法。」


15.「諦理無處不在,佛陀授記菩薩在人間」:儘管他們「諦理無處不在」,也都要等待佛陀的授記,授記後,他們自我肯定,還是要在人間不斷地繼續修行。


16.「佛法不離世間,娑婆一大事實難堪忍」:娑婆世界是一個堪忍的世界,釋迦佛有願來,這些修行者同樣也是有願來,為一大事因緣,追隨佛陀來娑婆世界,與佛陀配合,佛陀如何說法,他們就怎麼實現生活的型態,讓我們可以更加瞭解,這都是因緣會合。


17.「聞法、說法、傳法」:志同道合修行的人,也有前後;先發心人、更精進的人,就提前成佛,再度未成佛的人。前面,大愛道比丘尼同樣領導六千位眷屬追隨佛陀,這六千位個有因緣,發心出家,修行也很殷切,佛陀也為他們授記,將來都能夠遇到六萬八千億佛,在這樣的世界修行,成為法師,聞法、說法、還要傳法,人人都發大心、立大願,將來也能成佛,互相輾轉,相互授記。


18.「內秘菩薩行」:前面成佛的人,再為後面的人授記,後面的人成佛了,又再向更後面的人傳與授記。同樣道理,這必定要在人間,我們的修行是精進,或是慢慢來,或者是停滯,裡面的種子都還是隱藏著,這叫做「內秘」,經過佛陀授記,自我肯定,菩薩行就再啟動,再向前前進,這是要長久時間互相輾轉,要看我們修行是不是有精進。


19.「精進將法聽入心,說法、傳法」:同樣在修行,有的人很精進,所體會的道理就較明朗,就更加清楚。有時聽到我們的常住師父,一個禮拜有一次能來主持志工早會,與大家分享,聽見他們聽法後,消化了,然後分析出來,我也很歡喜,精益求精,就是要這樣不斷輾轉循環,要聽,聽之後自我肯定,將法收入心,還要能與人分享。


20.「受持法」:生生世世,每天的時間這樣在過,昨天過去了,今天是現在,到明天的未來,到底有多久?數字除了表達時間的長,也在表達我們修行的法,就如「六萬八千億」,我們要把它當作法來受持,「六萬」就是六根門,我們每天在修行,都要記得,眼睛是不是被色迷掉了?耳根是否被聲音擾亂了呢?同樣道理,「八千億」就是我們的無明煩惱,只是一個念頭就錯亂了我們很多的人生方向。


21.「是非之音」: 聽法是這樣,做事情是這樣,我們若遇到有人的一句話偏差,我們就感覺:他講這樣也對,其實是不對的。對與不對,都在人的聲音,所傳來的「是」與「非」,就擾亂了我們的心,惹來很多的煩惱無明。


22.「把握當下,恆持剎那」」:所以佛經理常有數字,數字也表達法,也表達過去、現在、未來,有很短的過去、現在、未來,也有很長久的,所以時間能長也能短,我們就是要把握。法是活的,我們怎麼聽,就要趕緊把握。精進的人,會把長的時間促為短暫,對的事情,堅持做就對了,不會再讓六根門所聽來「非」的聲音搖動道心,不會被其他的色亂了眼根,迷惑了的前程,都不會,把握當下,現在發的心,永遠堅持下去。


23.「佛法不離世間,娑婆一大事實難堪忍」:佛陀會來人間,是因為人間難堪忍,佛陀悲心難忍,所以來人間為眾生開、示、悟、入。佛是這樣,所有的弟子也是這樣。


24.「覺有情入人群,感驗四諦苦集滅道法」:「覺有情」就是菩薩,入人群中去感受,去體驗「四諦」苦、集、滅、道的法。在這堪忍的世界,佛陀為我們講四諦法──苦、集、滅、道,你若沒有入人群,如何能夠體會?所以我們不要浪費時間,時間可長也可短,要很用心體會。


25.★複習經文:【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憍曇彌!是一切眾生喜見佛及六千菩薩轉次授記,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羅睺羅母耶輸陀羅比丘尼,作是念:世尊於授記中獨不說我名。】


前面的經文,摩訶波闍波提、耶輸陀羅等人都很期待佛陀為他們授記。憍曇彌是佛的姨母,佛陀已開始為她授記將來能成佛,同樣是得十號具足;之後佛陀也會為羅睺羅母,耶輸陀羅比丘尼授記,將來也能得成佛,具足十號,因為她的心念也是一樣,同樣想著:「佛怎麼還沒有叫到我的名字來授記呢?」


26.★釋譯經文【佛告耶輸陀羅:汝於來世百千萬億諸佛法中,修菩薩行】:佛陀將為耶輸陀羅授記。百千萬億諸佛之法,不出修行一念之心。善淨心法,名曰介爾。


過去的憍曇彌已授記成佛,還有六千比丘尼前後都會在佛法中好好修菩薩行,慢慢行菩薩道,同樣為大法師,漸漸具佛道,同樣能夠得到授記。這就是為何耶輸陀羅向佛說:「怎麼沒有講到我的名字?」時,佛陀這樣特別告訴耶輸陀羅:「將來你也能夠受記。」因為其實六千人裡面,就已經為她授記了,能夠在很多百千萬億諸佛法中,同樣成為法師,聽法、說法。


每尊佛都一樣,同樣要經過發心行菩薩道,同樣要出家,要菩薩行圓滿,這都是出於一念心,要經過陀羅尼門,「總一切法,持一切善」,心要清淨,這叫做「善淨心法」,所以「名曰介爾」,叫做「陀羅尼門」。


27.【為大法師,漸具佛道】:常為大眾演法之師,漸漸具足成佛之道。


聽法之後,法已入心,又再分析解說給其他人知道,這叫做法師。不是光講就能全部了解,一邊聽,一邊了解,一邊解說,還要身體力行;要說得到、做得到;要一邊度眾、一邊身體力行,這都要具足,修行就是這樣一直到成佛。


28.【於善國中當得作佛】:因修善行,果應善國。善國:謂清淨國土。


將來你這樣一直修行,到最後你能夠成佛,國名叫做善國。因為一直再修善行,未來的果報就叫做善國,就是清淨的國土,將來那個國家都是善人、善事,在那個地方成佛,名號叫做「具足千萬光相如來」,因為耶輸陀羅未來修行的方向,就是不斷供養百千萬億佛。。


29.【號具足千萬光相如來】:因中供養百千萬億佛,具菩薩道,果上具足千萬光相,成十力尊。


常告訴大家,眾生本具真如本性,人人都具有佛性,要用愛心與善念去對眾生付出,因為這全都是未來佛。要了解阿!常不輕菩薩不輕視他人,因為對方未來也能成佛,我們若能抱著這個心態,那這百千萬億佛都在我們眼前,我們要能用心,對人人感恩、尊重、愛,這都叫做供養。與人互動,彼此鼓勵,時時心存感恩,和人結好緣,讓人的心歡喜,讓人也能跟我們一樣聽法與行菩薩道,這都叫做供養!


付出就是供養,不然我們會覺得,在世間要遇到佛是這麼不容易,要多久才能圓滿這百千萬億佛的供養?其實我們若將數字用在法中,人人無不都是佛。《無量義經》中說到:「無量法門,悉現在前」,每一個人都是我們的一道法門,每個人無不都是我們修行的道場,我們若能用這樣的心態來體會,數字就是法,百千萬億佛就在我們眼前。若能這樣,我們就能具足菩薩道了,因緣趨果,名稱就叫做「具足千萬光相」,就是「成十力尊」,就成佛了。


30.★『耶輸示跡,蓋表大悲。法喜稱適大智。智悲雙運,然後萬德具足,千相光嚴,故果號具足千萬光相。取相好莊嚴,身光無盡之意。』


耶輸陀羅示跡人間,現在的名稱叫做「耶輸陀羅」,其實她是表現出了大悲心。《本生經》裡,她也是隨喜,她生生世世幫助釋迦佛能夠完成他的心願,佛陀的成就,耶輸陀羅也有因緣在,佛陀成就了,耶輸陀羅也歡喜,這就是「大智」。


她時時都是歡喜,時時都是發善念,「感恩、尊重、愛」。同樣道理,我們想去付出,有人幫助我們,也和我們一起去付出,我們要向這些人感恩,也要向被我們幫助的人感恩,時時感恩與尊重任何一個人,自然我們都會很歡喜,因為這就是我們付出愛所得來的,這樣就是「萬德具足」,這叫做「悲智雙運」。


她的身相就有千萬種,讓人看了都覺得很亮麗莊嚴,因為她悲智雙運,心思很光亮,沒有無明煩惱,修這樣的行,將來成佛就有這樣千萬光相的莊嚴,這就是她的果。


31.【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如前已解。


32.【佛壽無量阿僧祇劫】:彼具足千萬光相佛住世壽量,如是長遠。佛壽無量壽無量,既曰善國,仁人相踵,秉命悠長,故隨機之壽,住世亦永恆長遠。


十號是佛佛道同,佛壽則是無量阿僧祇劫的長壽,壽無量,因為他修行的過程也很長久,既然那個國土是那麼的善,仁慈的人就很多,不斷產生,而心若寬大,養成很好的脾氣,沒有壞的習慣,這樣的人都比較長壽,尤其在這樣的國家,非常悠閒,自然壽命就很長。


釋迦牟尼佛,是在這堪忍的世間,人心都是無明惡濁,造作的業多,所以人的命會比較短;但在慈悲善良的地方,壽命就會比較長。這就是「隨機之壽」。這就是耶輸陀羅未來成佛的因緣。是啊!壽命長很重要,能夠多做很多事情,但壽命長,也要智慧足;壽命長,若是失智,那也沒用。其實,只要在很善良的環境中,自然彼此之間壽命就很長。


33.★心寬念純、利益人群的壽長典範


看看慈濟人,壽命很長的也很多,王成枝已經超過百歲,同樣還在收功德款,大家都叫他「老土地公」;也有位九十四歲才授證滿願的,他本來是在八十歲就要授證,但因為太太一句:「你這麼多歲了,能做什麼事情?你也敢想要去和人家受證!」打消了他授證的念頭,後來太太過世了,孩子有事業要做,他一人很孤單,慈濟人就再去關心他,將他帶出來做環保,很快樂,身體很健康,這樣一做就七八年,有次我去桃園,他向我說:「師父,我九十歲了,八十歲那年我要受證,我的老牽手跟我講一句,讓我耽誤了幾十年。師父,我現在身體還很勇健,我在環保站做得很歡喜,一些師兄都鼓勵我說,像我這樣的身體,能夠來報名培訓、受證。我怕師父您會嫌我太多歲嗎?」


我說:「哦!這樣不多啦!你若有心,就是要培訓,要見習,要培訓哦!」他說:「只要師父您若說,我就開始來做。」就這樣,他開始見習、培訓,超過九十歲了才來受證。這次我去桃園,他告訴我:「師父,我已經九十三歲了!我做得很歡喜。」我說:「你還很健康呢!你能夠再繼續下去。」


34.「把握時間,利益人群」:看,這就是壽長,但不要認老,還是能夠做很多事,如他在環保站授證環保志工後,再來授證慈誠,與大家一樣輪班值勤,這就是「心寬念純」,有好的事情,做就對了,心的方向就是向著利益人群走,這就是心的光明。心寬念純,投入去做,能「做」就是我們的壽命;沒有做,世壽再長,對人間也沒有貢獻,總而言之,「壽」就是有在用的時間,這叫做壽命長;沒有什麼用的時間,有和沒有就差不多,大家時時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在線
 
2017/02/27晨起語簡記《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