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7/03/02晨語簡記《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4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7/03/02晨語簡記《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Empty
發表主題: 2017/03/02晨語簡記《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2017/03/02晨語簡記《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Empty周四 3月 02, 2017 3:59 pm

20170302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身心定於一處雙手合掌,
表一心即專心虔誠意念;
累生世立弘願隨順聖教,
誠正信實慇懃懇切弘誓。
 
  用心,我們要好好時時將我們的心定下來。從初發心一念,一直來生來世,生生世世,就是一心,所以我們的身在哪裡,我們的心就在哪裡。聽經這個時候,心就是在現在;坐在這個地方,身在這裡,心也在這裡。定在一處,舉這個時間,那就是表達出了日日、時時都是一樣。昨天我們說過了,時間長,累生世,無量數劫。長的時間,短的時、日、剎那,這全都叫時間。好好應用時間,那念當下的時間,就是好好堅持下去,這也就是塵點劫,累生世,無不都是同在最初那念心。這個心,隨著我們的身形,就是一直這樣定於一處。
 
  現在所說的就是在法華會上,大家聽法也是用這樣的心。事相、理相會合在一起。事相,就是那時候的那個場合,大家同坐一起,這是事相。「身心定於一處雙手合掌」,這看得到的,都叫做事相;若是「表一心即專心,虔誠意念」。這是表示理相。我們的心,把握當下,恆持剎那,用這樣來形容,這是語言形容道理的深處,那就是一念間就是永恆。我們永遠就是這念心,心專意念,表示是最虔誠的心,這是看不到,卻是,我們的內心,真心就是道理。所以,我們人人要心與理相會,就是要從一心;一心就是專心無雜念,用最虔誠誠懇的心意,這虔誠意念。
 
  所以,事、理會合,就是前面所說的「智」來契「理」,這就是我們要事、理會合,我們要很用心。剎那短暫的時間,這是可以在我們這一念來堅持,就一念心就「累生世立弘願」。諸佛菩薩就是這樣來的,發一念心,長時間永恆,這我們常常在說。這永恆,無始無終,無法去追究到什麼時開始,叫做無始。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未來也是這樣,那就是立弘願,這種弘誓願,「隨順聖教」。諸佛無不都是這樣過來的,是心合於真理,都是這樣不斷過來,沒有讓他迷失了,都是靠這分誠意。所以,「誠正信實慇懃」。我們前面也說「四弘誓願」,最近常常說,因為這是我們傳法立宗很重要,「誠正信實」。人人學佛要有「四弘誓願」,慈濟人入慈濟宗門來,成為慈濟人要依教奉行。我們的法就是要傳,要有心願,與佛一樣,他也是要立願。
 
  「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必定要我們的誠意,我們一定要誠意,誠意才能立下弘願。在人群中不怕辛苦,不怕繁雜,不怕時間長,那就是要勇猛精進;虔誠的心,才有辦法一心一志,勇猛精進。這就是「誠」,誠心才能願度眾生;還要「正」,正心,我們才能願斷煩惱;我們要有「信」心,才能願學法門;我們還要有「實」心,我們才能願成佛。「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就是在以誠、正、信、實,要很懇切,這樣很慇懃,表達內心不敢懈怠,慇懃就是精進,不敢懈怠,我們佷懇切。「四弘誓願」,「誠正信實」,我們很懇切。所以,這樣來立弘誓願,這是我們人人要用心。
 
  隨時任何一個時間,任何一個地方,我們的身心都要定於一處,要表達我們的虔誠心意,我們要無始,從發心願一直到未來,我們都要這樣累生世發弘願,我們要隨順正教,必定誠正信實,慇懃懇切弘願,我們才有辦法達到我們的目標。所以要用心,不要用我們一般凡夫,只是在人、事、物中,這樣在忙忙碌碌、起起落落,這樣永遠都不會進步。忙碌在人間是要用心,方向對準了,步步精進;方向若對不準,差毫釐,失千里,要真誠用心。所以,前面我們也說過,很多菩薩在場,到底是多少?很多哦!無法算計。數字,常常跟大家說,是表達一意境,最重要的就是比丘、比丘尼前後得佛授記,人人願意發心,卻是人人都不敢在娑婆世界。大家雖然發願,但娑婆世界眾生剛強,不敢在這裡,發願就是要往他方世界去,這是大家的心願。
 
  佛陀內心覺得佷無奈,這些弟子,已經是四十多年來的教育,從小乘學者,循循善誘,一直到了開始知道一乘實法,這個道理已經了解了。<譬喻品>三車為一車,這也了解了。尤其是自己也了解,<信解品>也提出,也自己形容,富長者與貧窮子的關係,形容的也很貼切。但是,一直到現在,甚至還有身懷寶珠而自不知。這在一乘的道理,好像大家都發現了,大乘法體會了解了,但是人人還是不敢發願在娑婆世界度化眾生。雖然有發願,他們也要去他方世界。但是佛陀,釋迦牟尼佛是累生世都是發願在娑婆,堪忍的世界,他生生世世一大事因緣來人間,但是,這些弟子不敢繼承佛志,這就是他對這些弟子的發願,心很憂鬱。雖然耶輸陀羅也得記了,摩訶波闍波提所帶領的六千比丘尼也已經得授記了,但是他們也發願:「我願意發願,我願意奉持《法華經》,我願意度化眾生,但是我們不敢在娑婆世界,我們也要去他方世界。」佛陀就是默然。
 
  但是他的眼光就來掃視,看看在座的弟子,這些人,「難道你們沒有人願意發心,你們難道不願意在娑婆世界度眾生?怎麼大家都要離開娑婆世界,不願意在這個地方來度化眾生?有成就的都要出去,娑婆世界永遠都是剛強、迷茫的眾生,沒人願意再投入來教導,這個地方要怎麼辦呢?」所以佛陀用心,他用眼光環視著大家,雖然說,「八十萬億那由它諸菩薩摩訶薩」,摩訶薩就是大菩薩。既然當場有這麼的多大菩薩。而這個數字,八十萬憶是多少呢?我們現在全球也才七十多億的人口,佛陀的時代,二千五多年前的人口呢?我曾請經典雜誌總編王居士(王志宏),我就和他說:「你的經典雜誌都在探討過去人類,你是不是去幫我找出佛陀的時代,那時候地球人類的數目是多少?」
 
  又再經過一段時間,我再到台北時,他就跟我說:「有兩種的傳說,一種是八千多萬人,另外一種是二億多的人口。有八千多萬與二億多,這兩個數字的傳說。」我就說:「我寧可取二億多的人口。」二千五百多年前,就知道佛陀的時代,地球上,我們若採取二億多的人口,若是這樣,在印度,儘管他們人口很多,這八十萬億,要從哪裡來呢?所以昨天就跟大家說,<見寶塔品>的時候,佛陀將分身佛從十方召集在一起。什麼叫做分身佛?那就是法身,佛陀的法身。他講出去的法,在大家的心中,大家心中得一法,化無量,能夠有心得。「我聽這件事,我知道了。」聞一知十,甚至有人聞一知千,這就是道理入心了,自己又再去體會更多道理。道理無處不在,佛陀是為我們起一個頭,指一個方向,讓我們了解,其實人人都有與佛同等的智慧,我們大家都知道。
 
  天地宇宙,萬物無處不存真理,眾生與佛平等的智慧,眾生的本性覺海多麼的多啊!只要一啟動起來,人人的發心都是存在的。所以佛陀是八十萬億那由他菩薩摩訶薩,人人佛性本具,所以,只是凡夫一念迷,煩惱無明讓我們的心,因煩惱已將我們隔礙了,我們若能得一真理,就減一分無明,若這樣,無明煩惱去除,我們所了解的法增長了。一法一如來,我們既然學佛,就是以如是法,要不斷用法在日常生活中。昨天聽到的法,那就是依法,來日用法在人群裡。這昨天、今天,今天再聽的,再增加了解,所以我們要好好乘如是法,時時用如是理入人群中去,這就是我們要用心體會。經一事,長一智,消一分的煩惱,人人應該煩惱除,智慧增,菩薩六道萬行,因的種子應該不斷增加。路越走是越踏實,方向越走是越明朗,應該就要漸漸接近聖位,從賢位而近聖位來,這是我們前面所講的。
 
顯述其德階位承目視之意,
故避座起向前極思欲持經,
奈何忖己德業慮未能及故,
作念待請教令廣傳斯妙法。
 
  大家在那裡坐著,佛陀所在看的,是期待人人的心趕快啟發起來,不要只是發心在他方,應該要覺醒起來。法,就是要用在娑婆世界,佛陀辛辛苦苦教育我們,也就是為了娑婆世界眾生,為了這樣的一大事來娑婆教化眾生。所以,佛陀用目光環視一下,就是要示意:大家都要去他方,我擔心啊!將來娑婆世界剛強的眾生,什麼人願意來教育呢?所以佛陀要表達他的心,是擔心娑婆世界眾生。大家的發心,還無法了解佛的心懷,所以這樣,用眼睛向大家看一下,大家應該會意了。所以在那當中,菩薩都已經是到達阿惟越致了,佛陀這樣一直在勉勵,應該就不退轉了。我們昨天也都講過,弟子們應該不退轉,要定意下來,就是在娑婆世界來度眾生嘛!大家應該會意了。所以「承目視之意」。大家已經了解,很多人就「避座起向前,極思欲持經」,向前,來思惟,希望要表達:我願意要在這裡持經。但是大家已經發願要往他方去了,現在佛陀默然,用眼睛看著大家。大家發願之後,佛陀還不滿意,用眼睛再看大家,大家再自己反省自己的德,忖己德行。
 
  大家在「食時五觀文」,記得嗎?自己度量自己的德行,到底有多少?我做多少?我是不是還不及格呢?不敢表達出來,大家都默默的不敢講話,佛陀也默默的,用眼睛來看大家,但是有一些人會意,他們就趕緊起來,也是雙手合掌,也是很虔誠,用他們的心念,要等待佛陀開口,希望佛陀教令下來,「您若要我不要去外地,就在這裡就對了。」就是要等佛陀來開口教令。這就是前面經文的大意。
 
經文:「爾時、世尊視八十萬億那由他諸菩薩摩訶薩。是諸菩薩皆是阿惟越致,轉不退法輪,得諸陀羅尼。」
 
  所以,「八十萬億那由他諸菩薩摩訶薩」,這全都已經是不退轉的大菩薩了,應該聽法也都入心了。佛陀講那麼多法,人人入每一法,就是佛的法身在,「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這就是在這「八十萬億那由他」,那個數字是要表達人人得一法拳拳服膺,產生無量的法。要發心來投入人群,應該這些都是大菩薩,這個心意無量無數,每一個人都有心意,每一個人都有心得,心得都很多。所以前面說的「六根」「六萬八千億諸佛」,這前面也說過了。數字,就是要我們好好用心,每一法,就是一法一如來,何況已經發菩薩心,六度萬行,而那個因圓,也將是要趨果的時候,這麼多人都在場,所以有這麼多,八十萬億那由他,很多。下面這段文再說,這些人
 
經文:「即從座起,至於佛前,一心合掌而作是念:若世尊告敕我等持說此經者,當如佛教,廣宣斯法。」
 
經文簡釋:「即從座起,至於佛前,一心合掌」
諸大菩薩─萬行法具足因圓,八十萬億,見佛一視,善解知機。故從座起,合掌具儀,致敬於佛。
 
  這些人已經也是在等待,佛陀這樣看他們一下,體會佛意了,所以趕緊從座起,來佛前,雙手合掌,大家的內心很誠意,就是要等待佛陀的教敕。這就是「諸大菩薩」,「萬行法具足因圓」,這些菩薩摩訶薩,佛陀所看的這些人,已經是大菩薩了,已經是萬行法,所有的法,所聽的,一法一如來,所聽的法都在內心裡。也就是這樣,悲智雙運,入人群六度萬行,因圓趨果,這是「八十萬億」的意思,我們應該要用心。要不然,佛的時代,印度到底才有多少人口?靈鷲山才多大呢?佛陀這樣眼睛看過去,「八十萬億」哪有可能啊!這是一個形容,形容人人心所得的法應該是很多了,因為人人本具佛性,得一法,就得千萬億無量數。所以「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應該大家會清楚。
 
  「見佛一視」,大家了解的事情本來都很多,只是沒那個勇氣,不敢在娑婆世界度眾生,想要逃避,其實佛陀眼光這樣看一下,「善解知機」,已經了解佛陀的意,也知道這是現在佛陀最最擔心,也是最懇切要募人發心發願的時機,大家應該全都了解啊!「故」,所以這樣,大家「從座起,合掌具儀」。表示事相,大家都很虔誠,恭敬佛陀,所以用這樣來表態敬佛的意。
 
經文簡釋:「而作是念:若世尊告敕我等持說此經者」
眾心作念:若蒙世尊教敕使我等,受持讀說此經典者。
 
  所以,「而作是念:若世尊告敕我等持說此經者」,佛若有這樣的心意。這就是大家的心念,只是等待,我們也是等待,既然都發願要去他方,佛陀若有意要叫我們留在娑婆世界,就要等佛向我們說一下。所以「若蒙世尊教敕使我等」,叫我們大家「受持讀誦此經典者」,叫我們在這個地方持這部經,佛陀若願意開口向我們說一下,向我們告敕,我們也是願意啊!
 
*承佛目視之意,故避座向前,思欲持經,奈何心想而言未及,故作念敬恭待佛教敕。
 
  所以佛眼睛,眼光看一下……。我們常常聽到說:「師父眼光看我一下,稍微瞄一眼,我就知道了。」我也常常這樣聽到人家告訴我,我就問說:「什麼事情?」回答出來的時候,我就問:「你怎麼知道?」「眼睛稍微瞄一下,就知道了。」對啊,眼睛稍微看一下就知道了,所以這「承佛目視之意」,所以「避座向前」,很恭敬,不是坐著問,還是趕緊離座起來,就這樣來向佛表達敬意。所以「思欲持經,奈何心想而言未及」。我們就有想要這樣承佛的願,要持經在這個地方,奈何要表達出來,言不達意,變成了「我不敢在這裡,我要去他方」,本來就有發願,想要在這裡,就是這樣言不達意,所以沒有辦法,已經講出去了,現在就是請佛再次為我們更正,教敕,所以「故作念恭敬待佛教敕」,這些人也是這樣。
 
  所以,既要發願,有時候也會偏差,可見還有我相,佛陀這樣看一下,你若願意留下來,自己講就好啊,還要再等佛為我們更正一下,叫我們留下來,這就是有相,還沒有完全去除。所以,「賢」和「聖」還差這一點點而已。大菩薩不退轉,「阿惟越」,但是還差一點點,位置就到「聖」人了,大家應該要體會。昨天的經文,今天要好好用心體會。
 
經文簡釋:
「當如佛教,廣宣斯法」;我等當依佛教,廣說此經。
 
  所以,「當如佛教,廣宣斯法」。只要佛陀跟我們說一下,我們就願意,願意依佛的教令,願意在這個地方來講這部經,這就是諸菩薩他們的心意。所以,
 
經文:「復作是念:佛今默然,不見告敕,我當云何?時諸菩薩敬順佛意,并欲自滿本願」
 
  其實,大家有這個心願,只是表達的時候,這樣讓它偏掉了,現在,佛陀看了我們之後,就這樣默默的都沒有再說話,我們要怎麼辦?好像下不了臺一樣。那時候,這些菩薩「敬順佛意」,既然佛陀沒有要開口,我們只好就敬順佛意來表達,不只是敬順佛意,我們也有這樣的心願。所以,佛和菩薩之間也有這樣,這位置還是有這樣的次序。
 
*謂今佛默然,意必藏有玄津在,未聞其教誡,不敢自作專意。
 
  所以,「謂今佛默然,意必藏有玄津在」。佛明明就是要我們留在這個地方,怎麼不說?雖然是這樣,佛陀默然,應該也有他的用意,內心應該藏著很深奧的法。「玄津」,就是深的法,應該含藏著很深的意境,法的意境存在。所以,「未聞其教誡」,可能我們還沒有聽到的法,我們現在還是要好好耐心等待佛陀的教誡。所以,「不敢自作專意」。不敢在這個地方馬上就回答,所以他們也默然。
 
經文簡釋:
「復作是念:佛今默然,不見告敕」;又復作意,如是念言。佛於今者,但只默然,不見發言,告喻教敕。
 
  所以,「復作是念:佛今默然不見告敕」。現在,我們既然在等,也已經表態,佛陀現在竟然還是「不見告敕」,還沒有感覺到佛陀有意要和我們講話,好像他的內心還隱藏著很深的法。所以,「又復作意,如是念言。佛於今者,但只默然,不見發言,告喻教敕」。佛陀現在是這樣,就沒有和我們明說出來,現在要怎麼辦?大家今當如何,要怎麼辦呢?這些菩薩為了要「敬順佛意」,但是我們現在要如何來表達呢?所以,「敬順如來前寶塔品付囑之意」。現在已經體會到,了解了。在〈見寶塔品〉那個時候,佛陀就開始殷殷善誘,寶塔出現了,佛陀召分身佛回來,也就是要大家將法「歸位」回來,來了解這個法,了解佛的心意。現在大家回顧在〈見寶塔品〉那時候,所以他們願意「敬順佛意」。
 
經文簡釋:「敬順佛意」
有二:
一者,目視即是遣使,不待言也。
二者,欲人擔荷此法,持說不泯故。
我等繼志述事,便是敬承聖意,何待言命,然後發願。
 
  有兩項:「一者、目視即是遣使,不待言也」。既然佛陀這樣眼睛看我們一下,我們自己應該就要知道,怎麼還要再等佛陀對我們說話呢?
 
  第二、「欲人擔荷此法,持說不泯故」。第二、佛陀這樣的眼光來看我們,表示希望人人要承擔起了這個法,使這個法不泯滅掉。「泯」也是滅,使這個法不要在人間這樣泯滅掉。所以,「我等繼志述事,便是敬承聖意。」我們應該要傳承佛的志願,佛的志願就是生生世世入娑婆忍土,我們應該要好好「繼志述事」,就是來這個人間說法,這就是「敬承聖意」。「何待言命,」哪需要等佛再怎麼對我們說?「然後發願」,開始應該要發願了。
 
經文簡釋:
「并欲自滿本願」;并欲自滿菩薩所修本有行願。
本願:一乘之道,已覺於己,復以覺人。
 
  「并欲自滿本願」。不用等佛說,我們自己也要發願,我們自己也有這樣的願。所以,「并欲自滿菩薩所修本有行願」。大家所修的,本來就有這樣的願。所以,「本願:一乘之道,已覺於己,復以覺人」。這個本願,我自己已經覺悟了,應該要自動去覺悟他人。佛法已經聽這麼多了,道理了解這麼多了,一生無量,盡虛空、遍法界,無不都是道理,我都清楚了,我都了解了,我應該也就要這樣「自覺覺他」,應該要表達出來了。
 
*上使法鼓常鳴,下驚覺群迷不寐,此是本願。一舉兩得,故云敬順自滿。
 
  所以,「上使法鼓常鳴,下驚覺群迷不寐,此是本願。一舉兩得,故云敬順自滿」。因為要擊起了法鼓,鼓要擊才會響,對上要承擔這個法,繼佛志,佛陀的聖志,我們要將它繼承下來;往下,我們要「驚覺群迷」,不要再讓這些人那裡這樣半睡半醒,下面這個「寐」就是半睡半醒,或者是像夜遊人,能夠全都叫醒他們起來。「此是本願」,這就是「願」。「一舉兩得」,能夠敬順佛意,也能夠滿自己的願。這就是我們要好好用心體會佛陀的心意,不要讓佛有所失望。佛陀很盼望為法募人。我們一直講一直講,佛陀從〈法師品〉開始,就一直期待人人要好好體會法,而且要體會佛的心。佛心,佛的志願,我們應該要很體會,希望經教能夠永遠都是留在人間。這是我們向佛要負責,繼承心願,這樣從〈法師品〉這樣下來一路,佛陀的期待。
 
  但是,授記了,大家也願意發心,但是要趨向他方。一次過一次,一個接一個都是這樣不敢留下來,要到外面去。想,將心比心,心何以堪!就像佛陀開始要講《法華經》,五千人退席,情何堪啊!同樣的道理,我這樣的教你,你居然不肯留下來幫忙我,竟然要到外面去,這是情何堪!同樣的道理,佛面對的境界,和我們凡夫面對的境界也差不多,只是凡夫就是自私為利;佛是愛,無私而付出,就只是這樣的差別而已。所以,我們要用心體會佛的心,佛心為己心,聖志為己志。佛陀他的志願,一大事因緣,這是永恆的,娑婆世界不淨化,這個一大事的心願就未了。同樣的道理,這一大事要完成,必定要相繼,要綿綿連連這樣一直傳下去。所以,我們要知佛心,體佛志,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4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7/03/02晨語簡記《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7/03/02晨語簡記《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2017/03/02晨語簡記《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Empty周四 3月 02, 2017 4:03 pm

[2017年03月02日 上午 5:22] 農曆二月初五,(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一三七三)


1. 釋譯經文:【即從座起,至於佛前,一心合掌,而作是念:『若世尊告敕我等持說此經者,當如佛教,廣宣斯法。』復作是念:『佛今默然,不見告敕,我當云何?』時諸菩薩敬順佛意,并欲自滿本願。】


2. ★上人偈文(一):「
身心定於一處,雙手合掌,
表一心即專心,虔誠意念,
累生世立弘願,隨順聖教,
誠正信實慇懃,懇切弘誓。」


3. 「身心定於一處,雙手合掌」:用心,好好時時將心定下來。從初發心一念,一直來生來世,生生世世,都是一心,『身在哪裡?心就在哪裡』。聽經這個時候,心就是在現在;坐在這個地方,身在這裡,心也在這裡。定在一處,舉這個時間,表達出了日日、時時都是一樣。


4. 「時間,長時修」:時間長,累生世,無量數劫。短在時、日、剎那,全都叫做時間。好好運用時間,那一念當下的時間,就是好好堅持下去,塵點劫,累生世,無不都是同在最初那念心。心隨著我們的身形,都是一直這樣,「身心定於一處」。


5. 「事理會合」:現在所說的就是在法華會上,大家聽法也是用這樣的心。「事相」、「理相」會合在一起。「事相」,在場合大家同坐一起,都叫做事相。身心合掌,這都看得到的,叫做「事相」。


6. 「表一心即專心,虔誠意念」,這是表示「理相」。我們的心,把握當下,恆持剎那,用這樣來形容,這是語言形容道理的深處,就是一念間,就是永恆。我們永遠都是這念心,心專意念,表示是最虔誠的心。這是看不到,卻是是在我們內心,真心就是道理。


7. 「心,理,事,智,皆能會合」:人人要「心」和「理」相會,就是要從一心;一心就是專心無雜念,虔誠用最誠懇的心意,虔誠的意念。「事」、「理」會合,以「智」契「理」,就是要事、理會合,要很用心。


8. 「累生世立弘願,隨順聖教」:剎那短暫的時間,一念堅持,這念心,就「累生世立弘願」。諸佛菩薩就是這樣來的,發一念心,長時間永恆,這我們常常在說。永恆,無始無終,沒辦法去追究到什麼時間開始,叫做無始。


9. 「三世,立弘願」:『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未來』也是這樣,就是弘誓願,「隨順聖教」。諸佛無不是這樣過來的,心合於真理,沒有讓它迷失掉,靠著這分誠意。


10. 「誠正信實慇懃,懇切弘誓」:諸佛菩薩總願「四弘誓願」,我們慈濟傳法立宗很重要的「誠正信實」。人人學佛要立「四弘誓願」,慈濟人入慈濟宗門來,成為慈濟人,要依教奉行。


11. 「四弘誓願」:我們的法就是要傳,要有心願,與佛一樣,他也是要立願。「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12. 「誠」:必定要誠意,誠意才有辦法立下弘願。到人群中,不怕辛苦,不怕繁雜,不怕時間長,就是要勇猛精進;虔誠的心,才有辦法一心一志,勇猛精進,這就是「誠」。誠心才能願度眾生。


13. 「敬心,實心」:也要「敬」,敬心,才能願斷煩惱,我們要有信心,才能願學法門,還要有實心,才能願成佛。


14. 「四弘誓願」就是以誠、正、信、實,要很懇切,殷勤,表達我們內心,不敢懈怠。殷勤就是精進,不敢懈怠。立弘誓願,人人要用心。


15. 「方向要對,不可差毫釐,失千里」:用心,不要用我們一般凡夫,光是在人、事、物中,在忙忙碌碌、起起落落,這樣永遠都不會進步。忙碌在人間是要用心,方向對到了,步步精進。方向若對不到,差毫釐失千里,要真誠用心。


16. 「數字是『有為法』,表達『無為法』的意境,真理」:我們很多的菩薩在場,到底多少?很多,無法算計。數字常常跟大家說,是表達一個意境,最重要的就是比丘、比丘尼,前後得佛授記,人人願意發心,卻是人人都不敢在娑婆世界。因害怕娑婆世界眾生剛強,而不敢在這裡。


17. 「凡夫心,發願到他方世界」:這是大家這種的心願。佛陀內心覺得很無奈,這些弟子已經四十多年來的教育,從小乘學者循循善誘一直到開始知道一乘實法,道理已經了解了。〈譬喻品〉,三車為一車,這也了解。尤其是自己的了解,〈信解品〉也提出,也自己形容,富長者與貧窮子的關係,也形容得很貼切。


18. 「身懷寶珠而自不知」:但是,一直到現在,甚至還有身懷寶珠而自不知,在一乘道理好像大家發現了,大乘法體會了解了,卻是人人還不敢發願在娑婆世界度化眾生。雖有發願,也要去他方世界。


19. ★『顯述其德階位,承目視之意,故避座起向前,極思欲持經,奈何忖己德業,慮未能及故,作念待請教令。』


(1)「繼承佛志,諸佛菩薩,生生世世,倒駕慈航」:佛陀,釋迦牟尼佛是累生世都是發願在娑婆,堪忍的世界,生生世世,一大事來人間,卻是這些弟子不敢繼承佛志,這就是他對這弟子的發願,心很憂鬱。雖然耶輸陀羅也得記,摩訶波闍波提所領導六千比丘尼也已經得授記了。但是,他們發願奉持《法華經》,願意度化眾生,卻是不敢在娑婆世界,要去他方世界。」佛陀就是默然。


(2)「承目視之意」:佛陀的眼光就來掃視,看看在座的弟子,這些人,「你們難道沒有人願意發心,難道不願意要在娑婆世界來度眾生呢?怎麼大家都要離開娑婆世界,不願意在這個地方來度化眾生。有成就都要出去,娑婆世界永遠都是剛強、迷茫的眾生,沒有人再投入來教導,這個地方要怎麼辦?」


(3)「慈眼視眾生」:佛陀用心,用眼光來環視著大家,雖然說「八十萬億那由他諸菩薩摩訶薩」,摩訶薩就是大菩薩。既然當場有這麼多,這些數字,八十萬億是多少呢?


(4)「八十萬億」:我們現在全球也才七十多億的人口,二千多年前佛陀的時代人口,過去我曾請過《經典雜誌》總編王居士(王志宏)探討佛陀時代的人口數目多少?他就向我說:「有兩種的傳說,一種是八千多萬人口,另外一種是二億多的人口」,我就說「我寧可取二億多的人口。」若採取二億多的人口,在印度,儘管他人口很多,這八十萬億要從何而來?


(5)「分身佛,法歸位」印度儘管人口很多,這「八十萬億」要從哪裡啊?昨天就告訴大家,〈寶塔品〉裡,佛陀把「分身佛」從十方召集在一起。什麼叫做分身佛?就是法,法身,佛陀的法身。他講出去的法,在大家的心裡,大家的心中得一法,化無量,能夠有心得。我聽這件事情,我知道了,聞一知十,甚至有人聞一知千。這就是道理入心,自己又體會道理會更多,道理無處不在,佛陀是為我們起一個頭,指一個方向,讓我們了解,其實人人都有與佛同等的智慧,大家都知道。


(6)「眾生與佛平等的智慧」:天地宇宙,萬物無處不是真理,眾生與佛平等的智慧,眾生的本性覺海有多少!只要一啟動起來,人人發心,都是存在的。


20. ★複習經文:【爾時、世尊視八十萬億那由他諸菩薩摩訶薩。是諸菩薩皆是阿惟越致,轉不退法輪,得諸陀羅尼。】


(1)「佛陀,視八萬億那由他諸菩薩摩訶薩」:人人佛性本具,只是凡夫一念迷,煩惱無明讓心隔礙了真理。若能夠得一真理,就減一分的無明,無明煩惱去除,法增長。


(2)「一法一如來」:(一葉一如來),既然學佛,以「如是法」,不斷用「法」在日常生活中。昨天聽到的法,那就是「依法」,日日用「法」在人群中。


(3)「乘如是法」昨天聽,今天再聽,再增加了解,要好好「乘如是法」,時時用「如是理」入人群中,要用心去體會。


(4)「經一事,長一智,消一分的煩惱」,人人應煩惱除,智慧增,菩薩六度萬行,因的種子應該不斷增加。路愈走是愈踏實,方向愈走是愈明朗,漸漸就要靠近聖位,從賢位而靠近聖位來。


(5)「佛陀,為一大事因緣來人間,法就是要用在娑婆世界」:大家在那裡坐著,佛陀所在看的,是期待人人的心趕快啟發起來,不要只是發心在他方,應該要覺醒起來了。法就是要用在娑婆世界,佛陀辛辛苦苦教育我們的,也就是為了娑婆世界的眾生,為了這樣的一大事,來娑婆教化眾生。


(6)「佛,慈眼視眾生」:佛陀用目光這樣環視一下,示意:大家都要去他方,我擔心啊!將來娑婆世界剛強的眾生,什麼人願意來教育呢?佛陀表達他的心,擔心娑婆世界眾生。大家的發心,還無法了解佛的心懷,所以眼睛看大家一下,應該大家會意了。


(7)「知佛意,阿惟越致,心不退轉」:在那當中,菩薩都已經是到達「阿惟越致」,佛陀這樣一直在勉勵,應該就是不退轉。不退轉,定意在娑婆世界,來度眾生!大家應該會意了。


(8)「承目視之意」:大家已了解,很多人就「避座起(,向前極思欲持經)」,向前來思惟,希望要表達:我願意,我願意要在這裡持經。但是大家已經發願要(往)他方去了,現在佛陀默然,用眼睛來看大家。大家發願之後,佛陀還不滿意,用眼睛再來看大家,大家再自己反省自己的德,「忖己德行」。


(9)「五觀文」:(註:食存五觀:(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忖己德行」:自己度量自己的德行,到底有多少?我做多少?我是不是還不及格呢?大家都默默的不敢講話,不敢表達出來,佛陀也默默的,眼睛來看大家,但是有一些人會意,就趕緊起來,雙手合掌,虔誠用他的心念,要等待佛陀開口,希望佛陀教令下來,「您若說要我不要去外地,就在這裡就對了。」就要等待佛陀來開口教令。


(10)「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經文大意「八十萬億那由他諸菩薩摩訶薩」,全都已經是不退轉的大菩薩,應該聽法也都入心了。講那麼多法,人人每一法,就是佛的法身在,「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在這「八十萬億那由他」,數字是要表達人人得一法,拳拳服膺,產生無量的法。


(11)「心意無量無數」:發心,投入人群,應該這些都是大菩薩,心意無量無數,每一個人都有心意,每一個人都有心得,心得都很多。


(12)「數字,表達心意,發菩薩心,六度萬行」:前面所講的「六根八十億諸佛」:數字,就是要讓我們好好用心「每一法」,「一法一如來」,何況已經發菩薩心,六度萬行,因圓將要趨果的時候,這麼多人都在場,所以有這麼多,八十萬億,很多。


21. ★釋譯經文:【復作是念:佛今默然,不見告敕,我當云何?時諸菩薩敬順佛意,并欲自滿本願。】


22. 【即從座起,至於佛前,一心合掌】:諸大菩薩─萬行法具足因圓,八十萬億,見佛一視,善解知機。故從座起,合掌具儀,致敬於佛。


(1)「體會佛意」:這些人也是在等待,佛陀這樣看一下,體會佛意,趕緊從座起,來佛前,雙手合掌,大家的內心很誠意,等待佛陀的教敕。


(2)「諸大菩薩,萬行法具因圓」:佛陀所看這些人,已經是大菩薩,已經是萬行法,一法一如來,所聽的法都在內心裡。悲心,悲智雙運入人群,六度萬行,因圓趨果,這是八十萬億的意思,我們應該要用心。


(3)「數字,形容法入心」:要不然,佛的時代,印度到底有多少人口?在靈鷲山才有多大呢?佛陀這樣眼睛要看去,八十萬億?哪有可能,這是一個形容,形容人人心所得的法應該是很多了,因為人人本具佛性,得一法,就千萬億無量數。「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應該大家會清楚。


(4)「見佛一視,善解知機」:大家本來都了解的事情很多,只是沒有勇氣,不敢在娑婆世界,想要逃避,其實佛陀眼光這樣看一下,體會佛的意,「善解知機」,已經了解佛陀的意,也知道這是現在佛陀最最擔心,也是最懇切要募人發心發願的時機,大家應該都了解!


(5)「從座而起,合掌威儀」:表示事相,大家虔誠,恭敬佛陀,用這樣表態敬佛的意。


23. 【而作是念:若世尊告敕我等持說此經者】:眾心作念:若蒙世尊教敕使我等,受持讀說此經典者。


佛若有這樣的心意,大家的心念,只是等待,既然都這樣發願要去他方,佛陀若有意要叫我們留在娑婆,就要等佛和我們說一下。叫我們持這部經,佛陀若願意開口和我們說一下,向我們教敕,我們也是願意!


24. 『承佛目視之意,故避座向前,思欲持經,奈何心想而言未及,故作念敬恭待佛教敕。』


(1)「承佛目視之意」:佛的眼光看一下,我們常聽到:「師父眼光看我一下,稍微看一眼我就知道了。」我也常常聽到人和我說「什麼事情」一說,回答出來的「是」,我就問:「你怎麼知道?」「眼睛稍微看一下就知道了。」眼睛所看就知道,能會意。


(2)「故避座向前,思欲持經,奈何心想而言未及」:恭敬,不是坐著問,還要趕緊離座,向佛表達敬意。有想要「成佛」的願,持經在這個地方,奈何要表達出來,言不達意,變成「我不敢在這裡,我要去他方」,本來都有發願想要在這裡,就是這樣言不達意,所以沒有辦法,已經講出去了,現在就是請佛再次為我們更正,教敕,所以「故作念恭敬待佛教命」,這些人也是這樣。


(3)「我執我相」:既要發願,有時也會偏差,可見還有我相,佛陀這樣看一下,你若願意留下來,自己講就好啊,還要說等佛為我們更正一下,叫我們留下來,這就是相還沒有完全去除。


(4)「阿惟越致,不退轉」:賢和聖還差這麼一點而已,大菩薩不退轉,但是還有差一點,位置就到聖人了,所以大家應該要好好體會。


25. 【當如佛教,廣宣斯法。】:我等當依佛教,廣說此經。


只要佛陀和我們講一下,我們就願意,願意依佛的教令,我們願意在這個地方來講這部經,這就是諸菩薩他們的心意。


26. 【復作是念:佛今默然,不見告敕】:又復作意,如是念言。佛於今者,但只默然,不見發言,告喻教敕。


其實大家有這個心願,只是表達的時候,讓它偏掉了,現在,佛陀已經看我們之後,就這樣默默的就沒再講話,我們要怎麼辦?好像下不了臺一樣。所以那時候,這些菩薩「敬順佛意」,既然佛陀沒有要開口,我們只好就是要敬順佛意來表達,不只是敬順佛意,我們也有這樣的心願。所以,佛和菩薩之間也有這樣,這位置還是有這樣的次序。


27. 『謂今佛默然,意必藏有玄津在,未聞其教誡,不敢自作專意。』


「謂今佛默然,意必藏有玄津在」:佛明明就是要我們留在這個地方,那怎麼沒有說,雖然是這樣應該默然,佛陀應該也有他的用意,內心應該有藏著很深奧的法。「玄津」,就是深的法,應該有含藏著很深的意境,法的意境存在。


「未聞其教誡」:可能我們還沒有聽到的法,現在要好好耐心,等待佛陀的教誡。「不敢自作專意」。不敢在這個地方馬上就回答,所以他們也默然。既然我們已經等,已經表態出來,佛陀竟然現在也還是「不見」,還沒有感覺到佛陀有意要和我們講話,好像他的內心還隱藏著很深的法。


28. 【我當云何?時諸菩薩,敬順佛意】:有二:一者,目視即是遣使,不待言也。二者,欲人擔荷此法,持說不泯故。我等繼志述事,便是敬承聖意,何待言命,然後發願。


(1)「敬順如來,前寶塔品,付囑之意」:現在已經體會到,了解,在〈見寶塔品〉裡,開始佛陀就循循善誘,寶塔出現了,佛陀召「分身佛」回來了,也就是要大家將法「歸位」回來,來了解這個法,了解佛的心意。現在大家回顧在〈見寶塔品〉那時,他們願意「敬順佛意」。


(2)「一者、目視即是遣使,不待言也」。既然佛陀這樣眼睛看我們一下,我們自己應該就要知道,怎麼還要再等佛陀和我們講話呢?


(3)「欲人擔荷此法,持說不泯故」。第二、佛陀這樣的眼光來看我們,表示希望人人要承擔起了這個法,使這個法不滅,不泯滅掉。「泯」也是滅,使法不要在人間這樣泯滅掉。


(4) 「我等繼志述事,便是敬承聖意」:我們應該要傳承佛的志願,佛的志願就是生生世世要入娑婆領土度眾生,應該要好「好繼志述事」,來人間說法,這就是「敬承聖意」。


(5)「何待言命,然後發願」:怎麼還等佛再怎麼和我們說呢,然後發願,開始應該要發願了。不用等佛陀講,我們自己也要發願,我們自己,自己也有這樣的願。


29. 【并欲自滿本願】:并欲自滿菩薩所修本有行願。【本願】:一乘之道,已覺於己,復以覺人。


大家所修的,本來就有按這樣的願。「本願:一乘之道,已覺於己,複以覺人」。本願,我自己已經覺悟,應該要自動去覺悟他人,已經是佛法聽這麼多,道理了解這麼多,一生無量,「盡虛空、遍法界」,無不都是道理,都清楚了解,應該也就這樣「自覺覺他」,應該要表達出來了。


30. 『上使法鼓常鳴,下驚覺群迷不寐,此是本願。一舉兩得,故云敬順自滿。』


擊法鼓,對上要承擔「法」,繼佛志,佛陀的聖志,要將它繼承下來;往下,要「驚覺群迷」,不要再讓這些人這樣在那裡,半睡半醒,「寐」就是半睡半醒,像夜遊的人,能夠全都叫醒他們起來,「此是本願」,這就是「願」。


一舉兩得,能夠敬順佛意,也能夠滿自己的願,我們要好好用心體會佛陀的心意,不要讓佛有所失望。


「為法募人」:佛陀很盼望為法募人。我們一直講一直講,佛陀從〈法師品〉開始,就一直期待人人要好好體會法,要體會佛的心,佛的志願。希望經教能夠永遠都是留在人間,這是我們向佛要負責,繼承心願,從〈法師品〉這樣下來,一路佛陀的期待。


「退席,他方,心何以堪」:授記了,雖願意發心,卻是要「趨向他方」,弟子們,一次過一次,一個接一個都是這樣,不敢留下來,要到外面去。想,將心比心,心何以堪!就像佛陀開始要講《法華經》,五千人退席,情何堪啊!


同樣道理,我教你們到這樣,你們竟然不肯留下來幫忙我,竟然要到外面去,這是情何堪!佛面對的境界,和我們凡夫面對的境界也差不多,只是凡夫就是「自私為利」;佛是大愛,無私而付出,只是這樣而已。


31. 「佛心為己心,聖志為己志」:用心體會佛的心,佛心為己心,聖志為己志。佛陀的志願,一大事因緣,這是永恆的,娑婆世界不淨化,這一大事的心願未了。同樣道理,這一大事要完成,必定要相繼,綿綿連連這樣一直傳下去。我們要「知佛心,體佛志」,時時多用心!


*****************
32. 心得,感恩上人分享。眾生無量,法無量,菩薩之願行亦無量。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今日當上人開示到『承佛目視之意』,上人立即轉向東班開始繞視至西班,看著上人慈眼,內心震撼難言喻!滿滿的心生慚愧。是否真正能「見佛一視,善解知機」?是否能「繼志述事,敬承聖意」,是否能「佛心為己心,師志為己志」?都在自已的一念心,莫忘初發心,謹記總願「四弘誓願」,永遠要記得,修行是為成佛。牢記上人是要的是能結「法髓緣」的弟子,才能聞法、說法、傳法,「知佛心,體佛志」。


再度憶起自已讀頌《法華經》以及當初是聽聞大愛臺「靜思晨語」上人開示到佛陀成佛後首遇見的梵志「憂呼」的故事,自已才堅定要出家修行。


謹記:佛陀覺悟的首句話:「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具佛性。」警惕:自已不要成為「憂呼」當時的遺憾事。「憂呼」遇佛不識佛,因緣錯過而命嗚呼。不識明師之憾。
http://www.ctworld.org.tw/sutra_stories/story334.htm (佛愍憂呼,說偈度天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Wys-shRd2k  (2008-10-03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甘露滅苦)


慈濟人人都知曉要「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已將今日偈文背誦起來,得自我要求,將上人的殷殷期盼,放在心中,警惕無常,珍惜佛法,珍惜明師,珍惜上人,努力發大心,立大願。「誠正信實慇懃,懇切弘誓」。共勉之。
回頂端 向下
 
2017/03/02晨語簡記《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