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7/03/15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5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7/03/15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
發表主題: 2017/03/15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2017/03/15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周三 3月 15, 2017 10:52 am

20170315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新得記畏娑婆多諸患難,
自謂未修忍行力所不堪,
諸菩薩自謂得無生法忍,
故能忍諸難事自發弘誓。
 
  了解,「新得記畏娑婆多諸患難」,這一再跟大家提起前一品<勸持品>,佛陀還是為大家授記,然後人人發願,都希望到他方世界,畏懼娑婆,「娑婆多諸患難」。所以,有資深的菩薩已經歷來不斷來回人間,發菩薩心入人群。這群菩薩自己信心滿滿,所以他們願意發願,因為在娑婆世界要堪得忍耐,這個「忍」也就是要「生忍」、「無生忍」。「生忍」與「無生忍」這就是修行的功夫,能夠面對著大自然,經得起大自然考驗;面對著人群,經得起人群的考驗等等,這全都要忍。尤其是法、真理,菩薩到這個違背真理的人群中,要如何去面對才能夠安然度過,這若沒有很忍而耐之,要能夠發願在娑婆,也實在是很不簡單。所以要有資深的菩薩,若只是新發意的菩薩,又要如钶呢?雖然也發心了,但是,還是要更多經驗,有心、願忍,但是如何能讓他們耐?人家說:「發心容易,恆心難。」這個恆心要如何維持下去,一定要「生忍」、「無生忍」,要堪得忍,耐得忍,這才是真正的真功夫。
 
  所以,「能忍諸難事」,他們資深的菩薩,就是「自發弘誓」。他們不用佛陀怎麼跟他們說,佛陀只是眼睛看他們一下,他們就了解,體會佛陀的心意了。所以,他們出來向佛真誠發願,堪得忍耐。文殊菩薩在場看,是啊!要來人間談何容易!在人間要能長久,尤其是在未來末世,這個濁世法末時間,願意這樣再來,這種的考驗很大,文殊菩薩是超越的智慧,他看到這麼多人,諸菩薩勇猛精進發大願心,文殊菩薩就要趕緊來補充:「雖然這些資深菩薩信心滿滿,但是要不斷廣度眾生,也有人能夠發大乘心,這些人是不是堪得起忍得久呢?這一定要有方法,佛陀開口來說出了忍的方法,未來要如何來持經在惡世間,如何去面對。」所以,文殊菩薩悲智雙運,慈悲、智慧,運慈啟悲,用這樣悲智雙運,在這道場中,文殊菩薩開始啟問。
 
文殊大智契慈運悲體佛心懷,
末世法師弘通持此大乘妙法,
弘通教化入眾行者雖能忍難,
遭世濁惡法末群機根劣剛強。
 
  所以,「文殊大智契慈運悲體佛心懷」,他的大智慧,了解佛陀的心懷,只有這些人發願是不夠的,還要再補充方法給大家,但是佛陀還未開口說法,文殊菩薩就開始,他了解佛陀的心,所以文殊菩薩再為當機者。在這麼多人的場合裡,文殊菩薩就當場開始,契佛陀的慈悲,運悲,契慈運悲,了解佛陀的心意,所以,悲憫未來發大心的菩薩,要如何用心去引導他們,所以叫「契慈」;契慈就是體會佛心,運用他的智慧,悲憫未來的眾生。未來發大心的菩薩,如何能更了解佛陀的教法,佛陀希望人人能夠入人群,在娑婆度化眾生,這心懷有他的方法在,所以希望大家能夠更加了解佛陀的心意,所以,佛陀要用法說出來給大家聽。這是文殊菩薩代替大家來問。大家想不到要問,但是文殊菩薩替他們問,問出了未來他門要持經弘法,要用什麼方法來持經。
 
  所以,「末世法師弘通持此大乘妙法」。末世就是說未來末法世中的這個時間裡,這些法師要如何去弘通正法,這這種惡世的時間裡要如何去弘揚,才能平順很通達,可以在這地方。「持此大乘妙法」,這《妙華蓮華經》要如何持?要如钶運用在娑婆世界?這就是文殊菩薩要問,代替新發意的菩薩或者是資深的菩薩,替他們所問。所以,「弘通教法入眾」,要如何將這部《法華經》弘通,能將教義能普遍人間,入群眾去。所以,「行者」就是修行的人、持經的人,「雖能忍難」,這些菩薩雖然人人都說:「我們能忍。」但是若去遇到了這種「世濁惡法末」之時,世濁惡,這個法末之時,世間很濁惡,這個法已經很衰微的這當中,人人已經不把法弘揚出來,而且也不知正法的方向。這個時代,這個世間很濁、很惡,法也已經衰微了。這個時候,世間「群機根劣剛強」,世間眾生在人群中,根機很微劣,尤其是很剛強,你要說法給他聽,難啊!不是拒絕,便是誹謗,願意接受教化,但無法接受大乘正法;要接受大乘正法很困難。
 
*僧眾得佛授記之者,於惡世中云何行履,能說是經得無諸難,必以文殊請問佛示,以正智向發正行契如來智,離妄照真持正法。
 
  「僧眾得佛授記之者」,前面<勸持品>,這些出家眾,佛陀這樣分別一段一段為他們授記了,不只是比丘眾,就連比丘尼眾也全都得佛授記。但是這些得記的人,就是「於惡世中云何行履」,要如何能夠實行、行履,就是如何實踐。在這個人間「能說是經得無諸難」,這些得授記的人,他們自己自忖,自己自揣測;「這世間這麼惡,我們沒這能力,不夠能力,所以我們不敢在這裡。」若有人也願意說:這些菩薩在發願,我們也應該要投入了。現在的授記將來要發心。雖然他們已發心於到他方世界,但是後來經過這些菩薩在發願,自己也反省,願意再培養自己的大心,發願再來娑婆。這種人,也是在這惡世中,要如何去實踐,持經弘法在人間去行動,行履就是行動、實踐,要如何腳踏實地走在人間路?走在人間路還要能夠「能說此經得無諸難」,能夠讓他不受到阻礙,因為這些全都還是很淺,新發意的菩薩,是不是能夠克服所要遇到的困難?不如就讓他們知道預防困難的方法。所以,「能說是經得無諸難」,讓他們能很平安,不要有種種的困難。
 
  所以「必以文殊請問佛示」,來請佛開示。這段的經文要表達文殊菩薩怎麼還會又特別來問佛,意思就是這些,因為資深的菩薩能夠堪忍,但是才剛受記的,未來能成佛,他們一定要行菩薩道,菩薩道,在哪裡都能去行菩薩道。但是,這個娑婆世界,大家若不肯來,這個世界不就會更濁惡。應該要鼓勵人人,得授記者要發願回歸娑婆,但是這些人怕,我們現在就要請佛再來鼓勵他們。他們若肯發心,能避免諸難,所以請佛來開示,這是文殊菩薩的悲智,憐憫發心菩薩、新發意菩薩,鼓勵他們要入人群,但是他們怕,請佛來安慰他們:「沒有那麼可怕,只要你發大心、立大願,應該沒有這麼可怕。」
 
  請佛開示,要如何「以正智向」,以正智的方向來開導他們大家,用正智的方向來「發正行,契如來智」,讓這些人真真正正能夠體會到佛的心懷,了解佛的智慧,如何運作在這娑婆世界,佛陀不捨娑婆,佛陀還會再來人間,佛陀要用什麼方法來?「運智」,要怎麼樣契慈運智在這人間,這就是要契如來智。能夠用什麼方法來「離妄」?我們眾生有得失心就是因我們有煩惱心,要如何讓他們能夠很勇敢這樣入人群,用如來智而入人群,不受人群所污染。這種「離妄照真持正法」,用他真實的智慧,能夠將這個正法於人群中這樣發揮出來。這是文殊菩薩來請示佛,要請佛開示,讓這些新發意菩薩能夠再度發願,不是到他方世界,是要再回歸娑婆世界來,讓他們不用怕,讓他們發心有大忍辱力,能夠用怎樣的方法,這是文殊菩薩,就是法王子。所以前面的文
 
經文:「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是諸菩薩,甚為難有,敬順佛故,發大誓願,於後惡世,護持讀說是法華經。世尊!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云何能說是經?」
 
  他是一位很超越的法王子,他是傳佛慧命。佛佛道同,古來佛的慧命也是文殊菩薩在傳,任何一尊佛來人間,文殊菩薩都是這樣在人間助佛弘法,教化眾生,這就是文殊菩薩的特質。所以他在釋迦牟尼佛的道場也是這樣,稱為法王子,傳佛慧命,就是覺悟的慧命,是法王子,也是這樣每一尊佛智,他都是契佛智,引導眾生了解正法、正智、正念,這是文殊菩薩悲智雙運。所以「世尊!是諸菩薩,甚為難有,敬順佛故,發大誓願」。這些菩薩真的很可貴,難能可貴,這群菩薩因為是敬順佛意,所以在佛的面前發這樣的大願,說他們資深,自己以為他們不怕,其實還是要再作叮嚀;還有那些新發意的菩薩,也要讓他們安心,再發願來人間,娑婆世界。「於後惡世,護持讀說是法華經」。這部《法華經》要在人間流傳下去,就是需要有這麼多人再來人間,來發心立願護持這部經,《妙法蓮華經》。所以「世尊!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云何能說是經?」儘管這些菩薩都資深,都是大菩薩,但是在未來的惡世中,是要如何維護這部經,在弘通的時候能夠沒有遭到困難,盡量減輕他們的困難,這是文殊菩薩的用意。接下來這段文,
 
經文:「佛告文殊師利:若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欲說是經,當安住四法。」
 
經文簡釋:
「佛告文殊師利:若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欲說是經」;因文殊師利問,如來答之。
 
  佛陀已經開口回答,向文殊菩薩這樣說:未來,在這個惡世中,這些大菩薩,或者是新發意的菩薩,在後來惡世,這個惡世法末之時,要講這部經,那就是要好好很用心,「欲說此經」,真的是要很用心,要當住於四法。講這部經,要有方法。
 
經文簡釋:「當安住四法」
一、教行處及親近處,名身安樂行處。
二、誡口過,令善說法,名口安樂行處。
三、淨心業,離貪瞋癡,名意安樂行處。
四、起慈悲,名誓度一切,願安樂行處。
 
  一、就是「教行處,及親近處,名身安樂行處」。要教導眾生,要做一位不請之師,眾生他不來,我們就要自己要去。為了要教育眾生,要做不請之師,你若不去親近,怎麼教育得到呢?所以我們要發心。「教行處,及親近處」,你要很歡喜說法來教化,用這個真實的道理去入人群教化眾生,眾生若不肯來,我們也要自己自動去親近他,用方法去親近他。現在也是這樣,教師在教學生,想盡辦法,要如何能夠博取學生的興趣來接受教育,這個時代就已經這樣了,何況以後。從前要讀書,是學生要去將就老師,現在是老師要來博取學生,引起他的興趣讀書,這實在是時代不同了。
 
  佛陀就是這樣教育我們,要設法讓眾生願意親近,你要先去親近他們,願意他來親近佛法,所以這叫做「身安樂行處」,這叫做教行處,也是身安樂行處。你人去哪裡,都要讓人有一種很安心,很快樂。就像有時候,慈濟在國際間,開始的時候,有人就說:「佛教要來傳教。」慈濟不是傳教,我們是去和合。同樣的道理,就像厄瓜多,天主教信仰的國家,他們大地震了,二0一六年四月間的地震,看看,七點八規模的地震是多麼大,忽然間天搖地動,一些建築物應聲而毀壞掉了,人受傷的也不少,無家可歸的多數,整個滿目瘡痍,在社區、街道等等。本來這個國家,人民不是很富有,受到這樣的大災難,所以無語問蒼天。
 
  慈濟人從美國,和南美洲的慈濟人會合到這個國家來,他們要用什麼方法救助呢?要從哪裡下手?一個方法,有經驗過的,那就是菲律賓的「海燕」這個大風災所造成萊特省獨魯萬市,本來省長要將它棄城,慈濟到達了,有經濟條件的人能離開這個島,但是原住民,住在這個島上的人是大多數,何去何從,滿目瘡痍要怎麼辦?大家互動,菲律賓和臺灣慈濟人,團隊合心的精神,我就建議他們:「你們趕緊在那個地方帶動『以工代賑』。」雖然,開頭起步有比較緩慢,不是很順暢,卻是一帶起來,第一天、第二天、三五天、十幾天,一來就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一直到了一二十天之後,動員有時候上萬人,二萬多人、三萬多人。每天發工資,「以工代賑」,他們每天都可以拿到工資。我們若要救濟,每一戶最少也要幾千元或是萬多元,幾萬元,但是以工代賑,一天就是美金幾元。就這樣一直發、一直發,他們不斷盡力一直清、一直掃,近一個月的時間,就完全清了,大街道,小路小巷都全部乾乾淨淨,這是一個很好的經驗。
 
  所以,慈濟人將這個經驗帶到厄瓜多。厄瓜多,他們也已經早就知道,菲律賓這個「以工代賑」的傳說,也已經在NGO裡面傳出去了。所以在厄瓜多,這個傳聞也聽到了,所以美國的慈濟人到達,提起了「以工代賑」,當地很快的樂意接受,所以很快就啟動起來。當地人能夠賺工資,還能夠打掃自己的家園,這是唯一的希望,所以很快速就這樣帶起來。從那種很鬱悶,無力,慈濟人給他力,給他精神勉勵,人人站起來,發揮他們每一個人的力量。所以很快,這個地方,幾天後,三四個縣市,很快就恢復,都清掃好了。
 
  我們在其中遇到的一個(卡諾亞教堂),那就是天主教的教堂,有修女,有神父,看到他們在那裡束手無策,教堂倒塌了,要怎麼清理,要怎麼復建呢?遙遙無期。慈濟人動員先清掃,然後以這個訊息來考慮,我們大家來考慮,因為那個地方的民眾,他們的信仰,那就是天主教,人民一定要有一個信仰的依靠,正確的信仰。天主教是這個國家精神的資糧,所以我們要趕緊給他們有一個信仰,精神的依靠,所以我們決定要把這間教堂蓋起來。修女、神父很歡喜就接受了,因為他們知道慈濟在海地也為天主教建學校;菲律賓神父的的教堂,我們也為他們重建起來。所以,他們都知道了,對慈濟,他們歡喜接受。
 
  所以,我們要做大乘的教化,是要用的,不是要說的,法是要用的,要深入人群;人群所需要,要去付出,是實體的付出,所以「身安樂行處」。我們的身體走到哪裡,入人群中,讓人群能夠安心,得到幫助,他們能夠歡喜,這就是「教行處」,也就是「親近處」,也是身的安樂行處。這就是身,我們的身體能夠做這樣的事情。
 
  第二是「誡口過」。就是說話要很用心,以誠意,不妄語,我們要說真實語,不要妄語。我們要柔和的口言,不要惡口、兩舌。我們和別人約定,該做就是做,一定要做到,這就是要誠實語。我們要常常警惕,「戒」,要戒我們的口過,不要心沒有這樣想,口卻這樣說;心沒有那個誠意,口將它說得很好,到時候做不到,這樣就不行。所以,我們說,有和別人說,我們就要做。所以,「令善說法」,你若能夠說,言之有信,自然你要親近他,要為他說法,他絕對是相信,所以叫做「口安樂行處」。
 
  第三是「淨心業」。「淨心業」,我們要好好顧好我們的心,「離貪瞋癡」,我們所做的一切,是無所求的付出。所以「離貪瞋癡」,我們付出無所求,還要說感恩,這是「意安樂行處」。我們這樣付出,沒有要求,我們很輕安,我們很自在,歡喜,感恩,這叫做「意安樂處」。
 
  第四是「起慈悲」。我們的心時時要發起慈悲心,「名誓度一切,願安樂行處」。我們要時時好好起慈悲心,才能夠立弘誓願;沒有慈悲心,絕對沒有辦法去發弘誓願。所以我們起慈悲,發弘誓願,度一切眾生,「誠正信實」入人群去,這叫做「願安樂行處」。
 
四法者、即下文之四行是:
一、正身行
二、正語行
三、意離諸惡自利行
四、心修諸善利他行
 
  再接下來,還有「四法」。「四法」,那就是下面的文會再詳細說,除了「四安樂行」,還有「四法四行」,就是要「正身行」、「正語行」、「意離諸惡自利行」。不要只是要自利、自私,要棄自利。四、「心修諸善利他行」。我們的心不是自利的,應該修行、修善,就是要利他,這叫做「四行法」,下面會更再詳細去解釋。
 
經文:「一者、安住菩薩行處、親近處,能為眾生演說是經」
 
處乃身之所踐之境,行近乃身經歷之境之行。如來出世,隨宜為說處中感受之妙理。
 
  一者,接下來這段文,「一者、安住菩薩行處」。我們要好好「安住菩薩行處、親近處,能為眾生演說是經」。這段文能夠第一項,「安住菩薩行處」,菩薩行,我們既發心,我們要好好穩定我們的心志。「處乃身之所踐之境」。我們的身體力行,實踐的境界,我們要心是這樣想,我們的身體,就是我們的兩隻腳就要步步踏實,這樣漸漸靠近。「行近乃身經歷之境之行」。靠近我們應該要走的道路,我們是要入菩薩道,行六度萬行,這是我們向前的行蹤,就是要向這樣的路去實踐、去走。
 
  所以,「如來出世,隨宜為說處中感受之妙理」。如來出現在世間,是隨宜,隨眾生的根機說在行菩薩道所感受的妙理。釋迦牟尼佛在這一生成佛了,其實,他的過去生中所經歷的,是這一生成佛之後所經歷過的境界、所修行的心得,來和大家分享,來教育;若沒有過去在人群中所經歷過,這時候要能夠開悟天地宇宙真理,談何容易啊!能夠開悟,透徹人間的真理,就是要在人群中歷練過,就是要有這樣儲蓄很多那個感受。「處中感受之妙理」。他走去到哪裡,我們就有一句話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不歷其境,不知道境中的境界。同樣的道理,我們要說走過的路,我們若沒有走過,要如何向人指路呢?所以,「隨宜為說處中感受之妙理」,我們走過之處所感受的道理。
 
*趨操履淨行謂之行,狎習謂之近,二者不違於道,是菩薩行近之處,此身行之要也。
 
  所以,「趨操履淨行謂之行」。我們就是要這樣走,「趨」就是向前,趨向,就是向前去。「操履」就是實踐,我們身體力行,腳踏實地身體力行,腳步這樣走,步步都是淨行,都是清淨,付出無所求的菩薩道,這就是「淨行」。所以,「狎習謂之近」。就是親近,你不斷去實習,去親近,這就是我們那個行處,親近處。「二者不違於道」,都沒有違背道,這就是我們要身體力行。「是菩薩行近之處」。去親近,去投入,都沒有違背,這叫做菩薩親近處。「此身行之要也」,這個身體,我們就是要身體力行,身是載道器,若沒有這個身體,怎麼能修行呢?所以,這個身就是載道器,「身安樂行處」,就是身的安樂行處。我們已經發願身體力行。「安住在菩薩行處」,所以也是「親近處」。
 
經文簡釋:
「一者、安住菩薩行處、親近處」;於佛法中終日履踐,名為行處。遠離惡友,親友善人,名親近處。
 
  「於佛法中」,這就是我們的第一,剛才說的「親近處」,是身的安樂行,這是第一項。「於佛法中終日履踐」,就是我們腳踏實地、實踐的方法所以「名為行處」。我們就是這樣走過。所以,「遠離惡友,親友善人」。我們會去親近全都是好的人,惡的人,我們若功夫還不夠,就不要去靠近,我們要懂得分辨是非,不要去靠近。我們若無法去度人,本欲度眾生,反被眾生度,那就很麻煩了。功夫若還沒很堅固,還是親近善友,遠離惡友。「親友善人」,我們親近好的人,所以名叫做親近處,這是佛陀教我們的方法,就是安住菩薩行處這個方法,我們要身體力行,但是我們要會選擇,身體要先好好受持,要腳踏實地。
 
經文簡釋:
「能為眾生演說是經」;行用有法,親近得人,則能為他演說是經。
 
  「能為眾生演說是經」。這樣能夠為眾生來演說《妙法華經》,是「行用有法」。 我們在身體力行,我們自己內心也要有法。行而致用,我們在修行,是要修來用的;聽法是要聽來了解,了解之後是要身體力行,所以行以致用」,這用中有法。所以,「親近得人」。我們要親近的,就是真的能夠幫助我們,增長我們的智慧,或者是去親近需要我們幫助的人,我們也得要用方法去親近他,所以這就是「上求下化」。好的朋友能夠幫助我們,需要我們的,我們要去幫助,都不離開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所以「得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而改之」,這是孔夫子這樣說,叫我們懂得分別是非。我們也要做人的善知識,要有力量,要有法在我們的心,我們去親近人,這全都是同樣在這個親近處的裡面。但是,是非要分清楚,若能這樣,「則能為他演說是經」。也能夠安住,安住就是安住是處,安住在菩薩行處裡,我們要安住。
 
*安住:心契是理,身習是事,行之純熟了無不適之謂。
 
  安住,「心契是理」,我們的心要和道理常常契合在一起。「身習是事」,道理在我們的心裡,我們的身體要以理而行。心中有理,我們的形相也都要合這樣的道理。所以,「行之純熟」就「了無不適之謂」。這樣就沒有不適合的地方,我們全都能夠很和合,這個世間要用什麼方法去對治,我們就有方法去對治、預防,預防惡法入心,預防惡法在行為中,我們就能夠在這個人間去說法。
 
*行處:謂心所遊息依止之處。
 
  所以,這就是「行處」,我們心要走的一條路,也就是「謂心所遊息依止之處」。我們的心要在哪裡呢?遊啊,在人群中,但是我們的心不能起動,不要遇到事情,就六神無主,不要遇到事情就很緊張、很慌張,不可。遊戲人間,我們的方向正確不偏差,遇到事情就不要緊張,不要慌張起來。 所以,我們要「遊息依止」。「遊息」,「遊」就是動,「息」就是安靜下來。動中有靜,在我們要如何來對人間,人間實在是很擾動,你要面處著擾動的人間,我們若跟它動,一直動,心就會擾亂起來。這現在的人生就是這麼的擾動、不安定,要入這個境界,我們就和它像是在遊戲;就像水,在這不論它是多少的竹林,水也是這樣,不會受一枝一枝的竹子阻擋到。
 
  就像菜籃子,常常說「菜籃子提水」,是啊,菜籃子提水就是留不住。但我們能夠將它過濾,清水過去,濁水過濾這樣過去,還是水,暢通無阻。那麼,這個網子,籃子的網,它能夠粗的,或者是髒的,它將它過濾掉,清水就這樣暢通過去;同樣的道理,所以髒的讓它停止,清淨的流通。我們的心就是要這樣,去除這種動盪,我們的心不要跟他動,我們要訓練要很沉著,所以「依止之處」。
 
*親近處:謂親習接近之處。凡心之所緣,身之所接,苟非契於正法理性者,皆非菩薩之行處、親近處。
 
  「親近處,謂親習之處」。「凡心之所緣,身之所接」。所接觸到的,所緣的境界,身所接觸到的,那就是「茍非契於正法理性者」,若沒有辦法啟發到正法的理性,「皆非菩薩之行處、親近處」。若沒有辦法將真理會合,這樣還不能稱為「菩薩行處」,或者是「親近處」。所以,我們要很用心來體會。現在下來也很多,要如何來對治人間的方法呢?大家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在線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5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7/03/15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7/03/15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2017/03/15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周三 3月 15, 2017 10:55 am

[2017年03月15日 上午 5:22] 農曆二月十八,(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一三八五)


1. 釋譯經文:【佛告文殊師利:若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欲說是經,當安住四法。一者、安住菩薩行處、親近處,能為眾生演說是經。】


2. ★上人偈文(一):「新得記畏娑婆多諸患難,自謂未修忍行力所不堪,諸菩薩自謂得無生法忍,故能忍諸難事自發弘誓。」


3. 「新得記,畏娑婆多諸患難」:〈勸持品〉裡,佛陀為大家授記,然後人人發願,卻是畏懼娑婆世界,希望到他方世界弘法,「娑婆多諸患難」。有資深菩薩已經歷來不斷來回人間,發菩薩心、入人群,這群菩薩信心滿滿,願意發願要在娑婆世界堪得忍耐。


4. 「自謂未修,忍行力所不堪」,「生忍」與「無生忍」,是修行功夫」:「忍」字,是要「生忍」、「無生忍」,這是修行的功夫。能夠面對著大自然,經得起大自然,面對著人群,經得起人群的考驗等等,這全都是要忍。尤其是「法」,真理,菩薩到這個違背真理的娑婆世界人群,怎麼樣面對才能安然度過,這若沒有很忍而耐之,實在是很不容易。


5. 「諸菩薩自謂得『無生法忍』」:發心容易,恆心難,勘忍,才是真功夫,若只有新發意的菩薩,資淺,雖都發心了,卻還需要更多經驗,有心、願忍,但如何能夠讓他們「耐」?人家說:「發心容易,恆心難」,要如何維持「恆心」,一定要「生忍」、「無生忍」,堪得忍,耐得忍,才是真正的真功夫。


6. 「故能忍諸難事,自發弘誓」:資深菩薩是「自發弘誓」,不用佛陀怎麼告訴他們,佛陀只是眼睛看他們一下,就了解,體會佛的心意。所以他們出來向佛真誠發願,堪得忍耐。


7. ★上人偈文(二):「文殊大智契慈,運悲體佛心懷,末世法師弘通,持此大乘妙法,弘通教化入眾,行者雖能忍難,遭世濁惡法末,群機根劣剛強。」


8. 「文殊大智契慈」:文殊菩薩在場看,是啊,要來人間談何容易,人間要能長久,尤其是在未來末世,濁世法末時間,願意再來,這種的考驗是很大。文殊菩薩是超越的智慧,看到這麼多菩薩勇猛精進發大願心,文殊菩薩就趕緊補充,雖然這些資深的菩薩信心滿滿,要不斷廣度眾生,也有人能夠發大乘心,這些人是不是堪得起忍得長久呢?所以,一定要有方法,佛陀要開口來講出「忍的方法」,未來要如何來持經在惡世間,如何去面對。


9. 「文殊菩薩,悲智雙運,運悲體佛心懷」:慈悲、智慧,運慈啟悲,用悲智雙運,在道場中,文殊菩薩開始就這樣來啟問。「文殊菩薩的大智慧,了解佛陀的心懷,只有這些人發願是不夠的,要再補充方法給大家。


10. 「文殊菩薩再為『當機者』」:佛陀還沒有開口說法,文殊菩薩就開始提問,了解佛陀的心,文殊菩薩再為當機者。在這麼多人場合裡,文殊菩薩當場開始「契佛心」,契佛陀的慈悲,運悲,「啟慈運悲」,了解佛陀的心意,悲憫未來發大心的菩薩們,要如何用心引導他們,叫做「啟慈」;啟慈就是體會佛心,運用智慧,悲憫未來的眾生。


11. 「當機者,契佛心,代替發心的菩薩們發問」:未來發大心的菩薩,怎麼樣能夠更了解佛陀的教法。佛陀希望人人能夠入人群,在娑婆世界度眾生,這個心懷有方法在,希望大家能夠更了解佛陀的心意,佛陀要用「法」說出來給大家聽。這是文殊菩薩代替大家來問,大家想不到要問,但是文殊菩薩替他們問,問出了他們未來要持經弘法,要用什麼方法來持經。


12. 「末世法師弘通,持此大乘妙法」:未來末法的世中,這些法師,如何讓正法在這種惡世的時間怎麼去弘揚,怎麼樣能夠平順通達。「大乘妙法」就是《妙法蓮華經》,要怎麼持?要怎麼運用在娑婆世界?這就是文殊菩薩要問,代替菩薩、新發意的菩薩或資深菩薩向佛替問。


13. 「弘通教化入眾,行者雖能忍難,遭世濁惡法末,群機根劣剛強」:怎麼樣將這部《法華經》弘通,將教義能普遍人間,入群眾。這些菩薩,「行者」修行的人、持經的人,都說「雖能忍難」,但若去遇到「世濁惡法末」時,法已經很衰微,人人已經沒有要將法弘揚出來,且也不知道正法方向。但末法時代,世間「群機根劣剛強」。


14. 「群機根劣剛強」:世間眾生在人群中,根機微劣,很剛強,你要說法給他聽,難啊!不是拒絕,便是誹謗,不願意接受教化,沒辦法接受大乘正法。


15. ★『僧眾得佛授記之者,於惡世中云何行履,能說是經得無諸難,必以文殊請問佛示,以正智向發正行契如來智,離妄照真持正法。』


16. 「僧眾得佛授記之者」:〈勸持品〉裡,這些出家眾,佛陀這樣分別一段一段為他們授記,不只是「比丘眾」得佛授記,即使是「比丘尼眾」也全都得佛授記。


17. 「於惡世中,云何行履,能說是經得無諸難」:這些得記的新發意者,要怎麼樣能夠實行、行履,怎麼樣實踐。在這個人間「能說是經得無諸難」,他們自己自忖,自己推測,「這世間這麼惡,我們沒那個能力,不敢在這裡弘法。」若有發心菩薩願意,僧眾也願意:這些菩薩在發願,我們應該要投入。


18. 「發願,持經弘法,行在人間」:現在的授記,將來要發心。雖然已發心到他方世界,但是後來經過這些發心菩薩的發願,自己也有反省,願意再培養自己的大心,發願再來娑婆世界。這種人若是在這個惡世中,要怎麼樣去實踐,持經弘法在人間去行動。


19. 「行履」:行動、實踐,要怎麼樣去腳踏實地走在人間路呢?走在人間路還能夠「能說是經得無諸難」,能夠讓他們沒有受到阻礙,因為這些全都是很淺的新發意菩薩,是不是能夠要遇到困難,不如就讓他們知道預防困難的方法,讓他們能夠很平安,不要有種種的困難。


20. 「必以文殊請問佛示」:請佛開示。這段經文要表達文殊菩薩怎麼又再特別來問佛的意思就是這些,因為資深的菩薩能堪忍,才授記的僧眾,未來能成佛,他們一定要行菩薩道,菩薩道在哪裡呢?這個娑婆世界,大家若不肯來,這個世界不就是更惡呢!應該要鼓勵人人,得授記者,都要發願回歸娑婆世界。這些人因為會害怕,請佛再來鼓勵,若肯發心,可以避免諸難,請佛來開示。這是文殊菩薩的悲智,憐憫發心的菩薩、新發意的菩薩,鼓勵他們要入人群。請佛來安慰他們:沒有那麼可怕,只要發大心、立大願,應該沒有那麼可怕。


21. 「以正智向發正行,契如來智」:要怎麼樣「以正智」,正智的方向,開導大家,「發正行契如來智」,讓這些人真真正正能夠體會到佛的心懷,了解佛的智慧,怎麼運作在這娑婆世界,佛陀不捨娑婆,佛陀還會再來人間,佛陀要用什麼方法來?「運智」,要怎麼樣啟慈運智在這個人間,這就是要「契如來智」。


22. 「離妄照真持正法」:眾生心有得失心,因為有煩惱心,要怎麼樣讓他們能夠很勇敢這樣入人群,用如來智而入人群,不受人群所污染到,「離妄照真」,用真實的智慧,將「正法」在人間中發揮出來,這就是文殊菩薩來請佛開示,讓這些新發意的菩薩能夠再度發願。不是到他方世界,是要回歸娑婆世界來,讓他們不用怕,發心有大忍辱力,這是文殊菩薩,就是法王子。


23. ★複習經文:【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是諸菩薩,甚為難有,敬順佛故,發大誓願,於後惡世,護持讀說是法華經。世尊!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云何能說是經?】


(1)「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摩訶薩」,是一位很超越的法王子,傳佛慧命,佛佛道同,古來佛的慧命也是文殊菩薩在傳,任何一尊佛來人間,文殊菩薩都是這樣在人間助佛弘法,教化眾生,這就是文殊菩薩的特質。


(2)在釋迦牟尼佛的道場也是這樣,稱為法王子,傳佛慧命,就是覺悟的慧命,是法王子,每一尊佛智,都是契佛智,引導眾生了解正法、正智、正念,這是文殊菩薩悲智雙運。


(3)「世尊!是諸菩薩甚微難有,敬順佛意,發大誓願」:這些菩薩真的很可貴,難能可貴,這群菩薩因為是敬順佛意,在佛的面前發這樣的大願,說他們資深,自己以為他們不怕,其實還是要再作叮嚀,還有那些新發意的菩薩,也要讓他們安心,再發願來人間,娑婆世界。


(4)「於後惡世,護持讀說是法華經」:這部《法華經》要在人間流傳下去,就是需要有這麼多人再來人間,來發心立願護持這部《妙法蓮華經》。


(5)「世尊!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云何能說是經?」儘管這些菩薩都資深,都是大菩薩,但在未來的惡世中,要怎麼維護這部經,弘通的時候能夠沒有遭到困難,儘量減輕他們的困難,這是文殊菩薩的用意。


24. ★釋譯經文:【佛告文殊師利:若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欲說是經】:因文殊師利問,如來答之。


佛陀已經開口回答,向文殊菩薩這樣說,未來,在這個惡世中,這些大菩薩,或者是新發意的菩薩,在後來惡世,這個惡世法末之時,要講這部經,那就是要好好很用心。


25. ★【當安住四法】:一、教行處及親近處,名身安樂行處。二、誡口過,令善說法,名口安樂行處。三、淨心業,離貪瞋癡,名意安樂行處。四、起慈悲,名誓度一切,願安樂行處。


◎「欲說此經」,要用心當住於四法。
26. (一)「教行處及親近處,名身安樂行處」:教導眾生,做一位「不請之師」,眾生他不來,我們就要自己要去,為教育眾生,要當「不請之師」,你若不去親近,怎麼教育得到呢?發心教行處及親近處,要很歡喜說法來教化,用這個真實的道理去入人群教化眾生,眾生若不肯來,我們自己也要用方法去親近他。


舉例,教師教學生,想盡辦法,如何能夠博取學生的興趣來接受教育。從前要讀書,是學生要去將就老師,現在是老師要來博取學生,引起他的興趣讀書,這實在是時代不同了。佛陀就是這樣教育我們,要設法讓眾生願意親近,你要先去親近他們,願意他來親近佛法,所以這叫做身安樂行處。


「給人安心」:你人去哪裡,都要讓人有一種很安心,很快樂。就像有時候,慈濟在國際間,開始的時候,有人就說:「佛教要來傳教。」慈濟不是傳教,我們是去合和。


27. ★舉例:厄瓜多地震,慈濟援助,安身安心安命:
同樣道理,就像厄瓜多,天主教信仰的國家,二0一六年四月間的大地震,天搖地動,一些建築物應聲毀壞掉,受傷的人也不少,無家可歸多數,整個滿目瘡痍,在社區、街道等等。本來這國家不是很富有,受到這樣的大災難,無語問蒼天。


慈濟人從美國,和南美洲的慈濟人會合到這個國家來,慈濟人以援助菲律賓「海燕」大風災的萊特省,獨魯萬市等方式,建議帶動當地「以工代賑」,發揮團隊合心的精神。


慈濟人帶動「以工代賑」經驗到厄瓜多,開頭起步雖比較緩慢,不是很順暢,但一帶起來,第一天、第二天、三五天、十幾天,一來就將近整個月的時間,有時候能動員上萬人,二萬多人、三萬多人,每天都可以拿到工資。我們若要救濟,每一戶最少也要幾千元或是萬多元,幾萬元,但是以工代賑,就是一天是幾元,美金幾元,他們不斷盡力一直清掃,近一個月的時間,就將大街道,小路小巷全部乾乾淨淨,這是一個很好的經驗。


「快速恢復市容」:原來厄瓜多他們也已經早就知道慈濟人在菲律賓的「以工代賑」的方式,已經在NGO裡面也已經傳出去了。在厄瓜多,這個風聲也聽到了,所以美國的慈濟人到達,提起「以工代賑」,當地很快樂意接受,很快就啟動起來,當地人能夠賺工資,還能夠打掃自己的家園,這是唯一的希望,很快速帶起來。從那種很鬱悶,無力,慈濟人給他力,給他精神勉勵起來,人人站起來了,發揮他們每一個人的力量。讓多個縣市,很快就恢復市容,清掃好了。


28. 援建天主教的教堂:當地有修女、有神父,看到他們束手無策,教堂倒塌了,這要怎麼去清理,要怎麼復建呢?遙遙無期。慈濟人動員先清掃,評估援建教堂。因為當地民眾信仰是天主教,人民一定要有一個信仰的依靠,正確的信仰。天主教是這個國家精神的資糧,所以我們要趕緊給他們有一個信仰,精神的依靠,所以我們決定要把這間教堂蓋起來。修女、神父很歡喜就接受。


29. 「凡走過必留足跡,累積善因善行,能有持續造福機會」:因為他們知道慈濟在海地也為天主教建過學校,也為海地的天主教修女教堂幫忙修復;菲律賓神父的的教堂,我們也為他們這樣重建起來。所以,他們都知道了,對慈濟,他們歡喜接受。


30. 「法是要拿來用的,身體力行,讓人群安心」:大乘教化,是要用的,不是要說的,法是要用的,要深入人群;人群所需要,要去付出,是實體的付出,「身安樂行處」。我們身體走到哪裡,入人群中,讓人群能夠安心,得到幫助,得歡喜,這就是「教行處」,就是「親近處」,也是身的安樂行處。這就是身,我們的身體能夠做這樣的事情。


31. 「第二,誡口過」:說話要很用心,以誠意,不妄語,要說真實語,不要妄語。要柔和的口言,不惡口、兩舌。和別人約定,該做就是做,一定要做到,這就是要有誠實語。要常常警惕。「戒」口過。心沒有那個誠意,口將它說得很好,到時候做不到,這樣就不行。言之有信,說到做到,自然能親近人,能「令善說法」,會絕對讓人相信,叫做「口安樂行處」。


32. 「第三,淨心業」:顧好心,「離貪瞋癡」,所做的一切,是無所求的付出,還要說感恩,這是「意安樂行處」。很輕安自在,歡喜感恩,這叫做「意安樂處」。


33. 「第四,起慈悲,名誓度一切,願安樂行處」:心,時時發起慈悲心,才能夠立弘誓願;沒有慈悲心,絕對沒有辦法去發弘誓願,起慈悲,發弘誓願,度一切眾生,「誠正信實」入人群去,這叫做「願安樂行處」。


34. ★『四法者、即下文之四行是:一、正身行。二、正語行。三、意離諸惡自利行。四、心修諸善利他行。』


除了「四安樂行」,還有「四法四行」,我們的心不是自利的,應該修行、修善就是要利他,這叫做「四行法」。


35. 【一者、安住菩薩行處、親近處,能為眾生演說是經。】:處乃身之所踐之境,行近乃身經歷之境之行。如來出世,隨宜為說處中感受之妙理。趨操履淨行謂之行,狎習謂之近,二者不違於道,是菩薩行近之處,此身行之要也。


(1)「安住菩薩行處」:菩薩行,既發心,要好好穩定我們的心志。「處乃身之所踐之境」。我們的身體力行,實踐的境界,心是這樣想,身體,就是我們的兩隻腳,就要步步踏實,這樣漸漸靠近。


(2)「行近乃身經歷之境之行」:靠近我們應該要走的道路,我們是要入菩薩道,行六度萬行,這是我們向前的行蹤,就是要向這樣的路去實踐、去走。


(3)「如來出世,隨宜為說處中感受之妙理」:如來出現在世間,是隨宜、隨眾生的根機說在行菩薩道所感受的妙理。釋迦牟尼佛在這一生成佛了,過去生中所經歷的,是這一生成佛之後所經歷過的境界、所修行的心得,來和大家分享,來教育;若沒有過去在人群中所經歷過,這時候要能夠開悟天地宇宙真理,談何容易啊!能夠開悟,透徹人間的真理,就是要在人群中歷練過,就是要有這樣儲蓄很多那個感受。


(4)「處中感受之妙理」:「不經一事,不長一智」,身不歷其境,不知道境中的境界。同樣道理,我們要說走過的路,若沒有走過,要如何向人報路呢?「隨宜為說處中感受之妙理」,我們走過處處所感受的道理。


(5)「趨操履淨行謂之行」:「趨」就是向前,趨向,就是向前去。「操履」就是實踐,身體力行,腳踏實地,步步都是淨行,都是清淨,付出無所求的菩薩道,就是「淨行」。


(6)「狎習謂之近」:不斷去實習,親近,就是行處,親近處。


(7)「二者不違於道」:都沒有違背道,就是身體力行。親近投入,都沒有違背,這叫做菩薩親近處。


(8)「此身行之要也」:就是要身體力行,身是載道器;若沒有這個身體,怎麼能修行呢?「身安樂行處」,我們已經發願身體力行。


36. 【一者、安住菩薩行處、親近處】:於佛法中終日履踐,名為行處。遠離惡友,親友善人,名親近處。


「終日履踐」。就是腳踏實地、實踐方法,「名為行處」。「遠離惡友,親友善人」。會去親近全都是好的人,惡的人,我們的功夫還不夠,我們就不要去靠近,要懂得分辨是非,不要去靠近;我們無法去度人,本欲度眾生,反被眾生度,那就很麻煩了。


「遠離惡友,親友善人」:功夫若還沒很堅固,還是親近善友,遠離惡友。這是佛陀教我們的方法,安住菩薩行處,要身體力行,但是要會選擇,身體要先好好受持,要腳踏實地。


37. 【能為眾生演說是經】:行用有法,親近得人,則能為他演說是經。


(1)「行用有法」:能夠為眾生來演說《妙法華經》, 身體力行,自己內心也要有法。行而得用,修行,是要修來用的;聽法是要聽來了解,了解之後是要身體力行,「行於得用」,用中有法。


(2)「親近得人」:我們要親近的,就是真的能夠幫助我們,增長我們的智慧或者是我們去親近需要我們去幫助的人,也都要很用方法去親近他,所以這就是「上求下化」,好的朋友能夠幫助我們,需要我們的,我們要去幫助人,都不離開人。


(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得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而改之,這是孔夫子這樣說,叫我們要懂得分別是非。也要做人的善知識,要有力量,要有法在心,我們去親近人,這全都是同樣在這個親近處的裡面。但是,是非要分清楚,若能這樣,「則能為他演說是經」。也能夠安住,安住就是安住是處,安住在菩薩行處裡。


38. 【安住】:心契是理,身習是事,行之純熟了無不適之謂。


心要和道理常常契合在一起。道理在我們心裡,身體要以理而行,心中有理,形相也都要合這樣的道理。「行之純熟,了無不適之謂」。就沒有不適合的地方,全都能夠很和合,我們就有方法去對治、預防惡法入心,預防惡法在行為中,我們就能夠在這個人間說法。


39. 【行處】:謂心所遊息依止之處。


(1)「顧好心,遇事不動心,不要動不動就緊張、慌亂」:我們的心要在哪裡呢?遊啊,在人群中,但是我們的心不能起心動念,不要遇到事情,六神無主,不要遇到事情就很緊張,很慌張。遊戲人間,方向正確不偏差,遇到事情,就不要緊張,不要慌張起來。 


(2)要「息」,「依止息」。「遊息」:「遊」就是動,「息」就是安靜下來。動中有靜,我們要如何來對人間,人間實在是很擾動,要忍住在擾動在人間,我們若跟它動,一直動,心就會擾亂起來。現在的人生就是這麼的擾動,不安定,要入這個境界,我們就和它像是在遊戲;就像水,在這不論它是多少的竹林,水也是這樣,不會受一隻一隻的竹子阻擋到。


(3)「菜籃提水」,常說菜籃提水就是留不住。我們能夠將它過濾,清水過去,濁水過濾這樣過去,還是水,暢通無阻。籃子的網,能夠粗的,或者是髒的,將它過濾掉,清水就這樣暢通過去;同樣道理,髒的讓它停止,清淨的流通。我們的心就是要這樣,去除這種動盪,心不要跟他動,要訓練得很沈著,「依止之處」。


40. 【親近處】:謂親習接近之處。凡心之所緣,身之所接,苟非契於正法理性者,皆非菩薩之行處、親近處。


所接觸到的,所緣的境界,身所接觸到的,就是「茍非契於正法理性者」,若沒有辦法啟發到正法的理性,若沒有辦法將真理會合,「皆非菩薩之行處、親近處」。要很用心體會。現在接下來,很多要如何來對治人間的方法呢?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
41. 心得,感恩上人開示。用心修行,菩薩除了自發弘誓,當安住四法,要「身、口、意,願」的安樂行處。感恩聽聞這段「【行處】謂心所遊息依止之處」的開示,尤其平常得「顧好心,遇事不動心,不要動不動就緊張、慌亂,不要六神無主」。


菩薩是方向正確不偏差,是遊戲人間的時時觀眾生相,菩薩所緣是緣苦眾生,是無私大愛的慈悲,所以遇事就能不慌亂緊張。這是自已得好好先學習大慈悲心,就能時時展現讓人心寧靜的靜定力量,才有機會與人人親近處,才能有淨化人心的力行。共勉之。
回頂端 向下
在線
 
2017/03/15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