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7/03/17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4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7/03/17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
發表主題: 2017/03/17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2017/03/17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周五 3月 17, 2017 5:23 pm

20170317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諸大士自謂得無生忍,故能忍諸多難事;
新得記者畏娑婆多諸患難,因而生懼畏,
自謂未修忍行力所不堪,願於他方受持。

  我們又再重覆回憶,前面的<勸持品>,與現在的<安樂行品>交接,我們應該不要忘記前面。前面佛陀為弟子授記,弟子懼怕娑婆世界,發願到他方度眾生。大菩薩就是能夠體會佛心,提起了這分勇猛精進,不懼怕,大仁、大勇、大精進,所以「諸大士謂得無生忍」,自己自告奮勇,所以認為自己已經得「無生忍」了。不論天地之間,自然界或者是人等等,人所不堪忍的,他們已經視為平淡的事情,這就是已經一切無礙於修行者。所以「能忍諸多難事」。忍而無忍,這叫做「無生忍」,忍到說不覺得在忍,有感覺忍就是在忍了,這樣就很辛苦。若能夠將苦難事變成自然,若這樣就很健康。就如我們平時,同一個身體,不會感覺我們在呼吸,這就是呼吸順調,健康,手腳動作自如,無痛、無障礙,這樣也是健康。有時候,腳要踏出去,「哎呀!我腳痛,我腳痠,痠痛,蹲不下去,爬不起來,這樣的痛也是要忍。」這就是我們身體有感覺,這就要忍了。沒有感覺,就叫做健康。
  同樣的身體行動,為何會病痛難堪忍?那就是不健康;不用忍,就是這樣平常過,這就叫身心健康,同樣生活就是這樣平順在過,大地之間,人與人之間,在這個時間在過,同樣,有時所所遇到的逆境,我們若知道這是逆境,心有準備,這樣自然這是明知了,這是環境來了,該來時就是這樣。預先知道,颱風要來了,要趕緊做鞏固的準備,房屋要拉繩子,以前的房子,不論是什麼樣的房子,很簡單。所以颱風要來,就用大條鋼繩,從屋頂抛過去,拉到地上用大石頭綁起來,加強它的力量,不要受風吹,因只要一角被風掀起來,那全都就都危險了。所以,我們要顧得屋角都要很牢固。所以繩子一牽,屋角要很注意,最怕就是被它掀開一點點,有風會鑽進去,就開始從一點點的風,它有機會鑽進去,風很大,整個屋頂就會被掀掉了。
  同樣的道理,平時有準備,一切健康,天下的道理與這個相同,大自然有風浪、有波動,大自然本來就是這樣。過去說,很乾淨,但是這節氣一定要調節,所以它就有四季。夏秀會有颱風,這就是氣候在調節,但是沒有現在這麼極端。過去是很順調,該是雨季就雨季,該是颱風季就是颱風季。人人雖然生活都很簡樸,但是懂得預防。那個時候,同樣就是颱風來時,沒有這麼大,都是北風來了,我們在準備,颱風是從北而來,若一陣風這樣颳過了,一大陣風這樣過,過了一段時間,南風來了,這叫「回南」(意指颱風中心過後轉為南風)。颱虱通過後,轉「回南」,大家就趕緊開門了,就又恢復了。這就是過去的生活,懂得預防,但是他們的生活也很簡單,所以生活在很簡單的空間,人間一切事都是很自然,自然就是健康。
  但是,未來就是越來越受污染了,大空間受污染,所以氣候變遷,都不同了。現在房子在蓋也很堅固,但是房子蓋得很堅固;鋼筋、水泥都很堅固,若遇強烈颱風,還是一樣對建物,有形的物資,同樣也有損壞,何況是簡單的建築呢!看起來真的是很不平衡,世間已經失去了平衡度。要來這個世間,又是要入人群,人群又是心很剛強,難調伏,這樣要面對大自然,面對在人間。所以,娑婆世界內外環境都很不理想。修行期待是理想的生活,能夠脫離,解脫,在大自然解脫這個身心,這是修行者的期待。但是,最重要的目的,釋迦佛是期待人間的一大事,就是因未來這麼的辛苦,眾生更苦,所以佛陀不捨,明知道是苦,而苦是從哪裡造出來的呢?從人的心態。就是因為人的心態,從心到外境,外面的境界,人與人之間的動作、衝突,或者是欲念等等,囤積起來,就成就了人間災難多。
  不論天災,不論人禍,天災、人禍,源頭的對治要從人心。確實,人心需要淨化,淨化人心需要法,「法譬如水」,能滌眾生心的垢穢。所以,佛陀希望法能綿綿相傳下去。但是,一般的修行者,雖然修行,更加透徹了解人間的苦,苦的源頭就是人心;人的心,難調伏,所以他們更是懼怕,所以想要逃避,這必定要經過歷練,培養了慧命,很勇健;慧命勇健,發心弘願大。地藏菩薩,「眾生度盡,方證菩提」。佛陀的願,「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是大菩薩的願。希望成佛後,如釋迦牟尼佛的願。明知那裡是苦,才是我應該去,這種大仁慈、大勇猛、大精進,這就是人間能夠救度眾生的力量。所以,「諸大士」他明知是苦,但是他對自己的勇猛心,他自己自測量,已經得到「無生忍」,不論是大自然,不論是自己的身心,他有辦法去面對,所以,「故能忍諸多難事」,身願意這樣去付出。
  所以,「新得記者畏娑婆多諸患難」。因為這樣,所以「生懼畏」的心,要逃避,所以他自己認為還沒修得很好,忍辱的功夫還不夠,所以不堪忍,這個願還無法承擔,所以要到他方再繼續修行,他方世界的環境比較沒有這麼惡劣,所以,他們願意去那裡受持經典,願意到那地方再修行,再度眾生。這種「受持」,就是接受,自己身體力行。意思就是說「上求下化」,這就是要不斷歷練。
文殊意謂末世法師流通此經,
雖能忍難不若無難無損持經,
故為當機請問如來護心之法,
以四安樂行處自身口意真誠。

  文殊師利菩薩,他的「意謂末世法師流通此經,雖能忍難不若無難無損持經」的人,這是文殊菩薩大智慧、大慈悲,看到不敢來的,看到自告奮勇的這些菩薩,文殊菩薩他的慈悲,在大眾中他為當機者來請問如來,要如何讓修行者,持經的人能夠保護這念心。所以,請問佛「護心之法」。我們要如何保護我們的心,我們在人間若遇到這麼多這麼多的困難,遇到這麼多的險惡,我們要如何面對?要如何保護我們心的方法?
*此即如來說四種安樂示菩薩,得此持經妙行能悟而修,必安而樂。惟此四行,乃世尊之垂訓!
  所以,佛陀就以「四安樂行處」,「四安樂行」,這四種安樂行,有身口意願,一念勇猛的心,這樣支持,這就是「四安樂行」,前面我們說過了,自身口意願都要安樂。身、口、意,還要再發自真誠,很誠意的心,我們前天也說過了,這我們要用心體會。「此即如來說四種安樂,示菩薩得此持經妙行,能悟而修」。能夠悟,還要能修,這叫做持經的人,能夠體悟人間的道理就是這樣,人間的心理就是這樣,未來的世間就是有這麼多這麼多,很艱鉅、很困難,這濁惡的世態多變化,要如何應機投入在這個人群中,必定要用「四安樂」而行。所以,來「必安而樂」,我們的心就是要安住,安住在這多變化、多濁惡的人間,我們的心要如何將它安住,要安住這念心,那就是「惟此四行」,身、口、意,誠意,用這個「誠」這樣去付出。這是佛陀,「世尊之垂訓」!這就是我們要好好去用心,要去持,身體力行。
*持行如是實法,人能躬行是行涉惡世而持經,入塵勞以應物,無往而不安樂,身心輕安自在。
  「持行如是實法,人能躬行是行」,我們人,「躬」就是非常的認真、用心,這樣來身體力行,這就是很認真、很勇猛。常常說:「做到頭低低的,不只是認真在做,不是自大,就是要謙虛、鞠躬、認真,這樣去付出。「涉惡世而持經,入塵勞而應物」。我們很願意入這個惡世,我們要走入這個惡世中,明知是惡,所以,我們要走進來,要勇敢走進來,要很謹慎,要走進來就要很謹慎,既來到人間,既來之,則安之,但是要很謹慎,走進這濁惡的世界裡。要持經,要實行這部經的道理,入人群中去淨化,「法譬如水」,去那個最缺乏水資源的地方,我們去供應法水。這就是我們明知道這地方很乾旱,眾生很苦,難以維生,我們甘願去。同樣的道理,所以入於那個塵勞裡面去付出應物,在這麼惡世,環境這麼惡劣的的地方,我們甘願願意帶著這個法入那個惡世中去。在塵勞,在大家,眾生,就是煩惱無明很多,紛紛擾擾的世間,人人心地很乾燥,很缺乏法水,所以我們要去應付他。所以「無往而不安樂」,甘願去付出,看到這些人所得到,解開了他的困難,得到安住了。
  昨天看到我們的人文志業,大愛電視台,我們的記者去採訪非洲,辛巴威、莫三比克,他們在兩個多星期前,差不多半個月前,很大的風災水災,已經從莫三比克和辛巴威兩國經過,因兩個國家是鄰國,大水淹過了兩個國家,尤其風吹倒了無數的房屋,因為他們的房屋是不成房屋的房屋,僅是破爛的草屋等等,就是本來就是不堪輕輕一吹,何況大風、大水。不論是在莫三比克,或者是在辛巴威的慈濟人,真正在帶動的,能夠去領導的力量很單薄,幸好有當地的人,雖然非常的貧困,但慈濟人去帶動之後,非洲的慈濟人,起頭從南非過去關懷,慢慢他們自己自立起來,現在已自立起來。當地的志工,雖然非常的貧困,心卻歡喜,他們打開了心門,心靈財富,用不盡的歡喜心,用不盡的安忍心,他們在那個地方就這樣的生活。他們沒有感覺很苦,在忍,沒有啊!他們都是這樣過來,遇到天災了,真的是苦,但他們還是安分在那個地方,就是順天地,要不然能怎麼辦呢?呼天不應,叫地不應,要怎麼辦?
  慈濟人開始準備關懷、發放等等,去勘查的過程,莫三比克也是一樣,傳回來一張一張的相片,讓人心很不忍。看到他們同樣展開笑容,同樣在發放的時候是那麼快樂,看到他們的房子,看到他們的環境,看到他們破爛的屋子裡面還浸著水,周圍都是水,都是溼的,到底他們是怎麼活下去呢?但他們的臉上還是笑容,忍而無忍。菩薩自己,就是當地的菩薩,發心的人,他們打開心門,雖一無所有,但是富有愛,同樣走很長,走很遠的路,這樣背著米去付出。這種明知那個地方苦,自己也苦,但是他們不感覺苦,他們願意付出,這種堪忍,也有充分的愛。
  像辛巴威,昨天看到我們的大愛台給我看到的影片,辛巴威志工走過了幾百公里的路,卻是還是在水中,到處都還是水,這個時候還是一樣,車不能過,人能過,因為人用腳去感覺,去先探路,安全嗎?水雖然這樣這樣在流,橋也斷了,但是人,汽車放著,東西背著,還是涉過水。看這個路車還能過嗎?不能過,走路。好幾個小時,從黃昏而走到晚上,暗暗的路向前走,到達當地已半夜了,趕緊張羅,在那個地方趕緊煮熱食,背著米,本來是要去發放,他們將這些米趕緊打開,煮了。
  當地也有志工,他們連高麗菜都抱去,抱了五百顆的高麗菜從遠方來,將米也是這樣扛來,這樣好幾百公里,辛辛苦苦,抱高麗菜、扛米到那個村莊。在那裡很簡單,有鍋子,有石頭,他們就能生火在那裡煮,能夠供應,徹夜一直到天亮,五千多份,那到底是怎麼做,不可思議啊!你們想,這就是「入塵勞以應物」,這就是菩薩,「無往而不安樂」,他們在那裡發放之後,吃到飯,看他們在吃飯,雖然用手抓,很餓了,也這樣開心地笑了。吃高麗菜飯,很歡喜。
  我們再去發放米,看到他們這樣載歌載舞,編出歌曲,他們在救濟是這樣一連串的辛苦。昨天先拿回來給我看那個畫面,我自己感覺自己很慚愧,也很佩服,佩服菩薩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他們堪得忍耐,他們願意投入。所以「無往而不安樂」,看到他們走過的地方,這麼苦,但是他們這麼的快樂,身心輕安自在,實在是無法去形容,這叫做菩薩。雖然自己是這麼的貧困,依正二報在那個地方,他們堪得忍,「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他們既來之,則安之,就是在那個地方,真的是很不容易。所以,我們很感恩文殊菩薩,他當當機者,問佛陀,佛陀要為我們開出一條路,要如何忍耐,來保護我們的心。所以,前面的文,
經文:「文殊師利!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行處?若菩薩摩訶薩住忍辱地,柔和善順而不卒暴,心亦不驚;」
  要如何讓大家在那個地方,心能安定下來,還能保持著柔和善順的心理呢?你既然願意投入,你的心怎麼不穩定呢?你的心怎麼這麼卒暴,這麼的卒暴,這種很鬱悶,或者是很快速脾氣就表現出來了,很快速就是展現出了不耐煩。這種很卒暴,這是我們的心理堪不住,就現出形象出來,那個形態很難看。這就是很擔心,我們要發心,要做菩薩,難道可以做到發脾氣嗎?難道可以做到用這種很不好的態度,用這樣的臉色給人看呢?這樣不行啊!
  所以,這段經文竟然是這樣教我們,文殊菩薩希望佛陀來教我們,教我們能夠很柔和善順,不要卒暴,要用什麼心去安頓。還要「心亦不驚」,「不可以惶恐,你怕什麼呢?這麼快就這麼著急,不可以啦!」這個境界,這兩天我都看到了,感恩!感恩世間就是這樣,感恩經典,前面就已經提出來這樣講了,所以法譬如水,哪一個地方有污垢,及時的水就浮現出來,用這湧泉、清泉來淨化。不是有辦法,這個水足夠去淨化嗎?足夠去滋潤嗎?當然,眾生業力大,很剛強,所以眾生剛強難調伏,還是要以浸潤、(膚受)之法,要不斷用耐心去淨化。所以下面的文再這樣說,
經文:「又復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亦不行不分別,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
經文簡釋:
「又復於法無所行」;又復常於妙法之中,敬順佛意,謙卑自牧。修心養慧命,勿謂於法能有所行。

  經文這樣寫,我們就要很用心,不要偏差。「又復於法無所行」,不是叫我們說:「這個法是這樣,不用去做,不用去走。」不是哦!它就是要這樣教我們,要「常於妙法之中」,我們要去住在那裡面,在這個妙法裡面,我們的身心永遠都是在這法裡面。「敬順佛意」,我們要時時我們要有敬,恭敬修,既然要修行,我們要恭敬,我們要尊重,尊重佛陀這樣教育我們,所以要有尊重修、無餘修、無間修、長時修,要修得我們「謙卑自牧」。
  我們自己要謙卑,我們自己心要好好修習,要好好有滋養。就像在養牛,為什麼基督教的神職人員叫做牧師呢?牧師,他自比喻就像牧羊人。是啊,我們也是牧羊人,我們的牧羊人,是向我們內心,我們的慧命要好好修。所以,「修心養性,端正行為」,這是我們的慧命。所以我們要謙卑,做人不要自大,若自大就容易卒暴。雖然做好事,我們若自大,這個卒暴的心就會起,這樣的心理我們真的要時時自我警惕,我們為「敬順佛意」,要「謙卑自牧」,這很重要!要好好用心。
  我們要「修心養慧命」,要修心養性,調養好我們的慧命。所以,「勿謂於法能有所行」。不是我們求法,法會為我們加持,不是呢!是我們要用法在我們的心裡,不光是說法加持我們。有很多人,「師父啊!您為我加持。」其實師父有時候坐下來就站不起來了,要怎麼加持呢?也是人啊!人無法加持人,就是為你祝福,你自己的內心要自己去用心,有聽到什麼法,聽進去,你開始起行,自己要身體力行。行就是修行,要自己「謙卑自牧」,我們自己要修行,要用功,要修行。修行要修在哪裡?修在我們的心,我們要調養我們的慧命,要自修,不要只是想:法,我若誦經,就得到保佑,不是這樣,所以不要只是倚重這個名相,是要吸收入內心,很自然地付出,這才重要。
*法即一切行法。雖行是法,而不住相,名無所行。若有所則有能,能所相對立,物我成敵,橫逆難免怨懟。
  「法即一切行法。雖行是法,而不住相」。我們在說的法,就是不住相。就像開頭所講的,若有感覺到腳,那就是腳在痠在痛,痠痛就要忍。沒有感覺到腳,那就是我們很健康,兩隻腳自然就能向前走,向前跑。同樣的道理,這住行,住相,我們要行在法中,所以不住相。不是要炫耀給人家看,說:「你看,我是在誦經的人,我是在修行的人。」你在誦經,你可知道經的道理?你在修行,你有真的自牧自己的心,有謙卑自牧嗎?這就是我們要自己自問。
  所以,「不住相」。不要覺得:「我很大,你們都要聽我的,因為我做很多,所以我掌控一切。」不要這樣,這叫做「住相」。所以,若能夠這樣,叫做「無所行」,就是「觀諸法如是相」,但是「亦不行不分別」,就是不分別。我們要如何能夠「於法無所行」?「於法無所行」,就是不住相,不用去執著在那個相。《金剛經》講無相,「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等等,就是要我們不住相,不執著,那叫做「無所行」,於法無所行。其實,我們是在法的裡面,哪還有什麼法呢?我們就是這樣「敬順佛意」去走,我們謙卑自牧就對了,好好修養我們的心,在人間好好互相對人、對事。
  所以,「若有所則有能,能所相對立」。這個「所」,就是「我」的相對,「能」和「所」的相對,有我,能夠給人東西的人,有人,是我所布施出去的。有那個量,和人這個相。但我們是付出無所求,還要感恩。對天地苦難眾生付出,無所求,還感恩!這才是真正在受持這部經的道理。所以,我們「無所行」,「能」和「所」對立,這個有「能」,有「所」,那就有「相」對立。所以,「物我成敵」。我們若一直執著那個相,自然就人我相對立了。「你怎麼都不要聽我的?」「我為什麼要聽你的?」那就相對立。同樣在做,會變成有的人要掌權,有的人不肯受折服,但是還是都想要做,所以變成了「橫逆難免怨懟」。彼此之間就會有怨言,這就是因為有人相、我相的對立;有能付出和有所付出的量,這就是對立。所以,我們要一切空,付出無所求。
經文簡釋:
「而觀諸法如實相」;而當觀察一切,諸法本來空寂如實之相。即所行之法,而觀一切諸法,如實相無相,亦無所行,亦不分別,觀無所觀,行無所行,情識都忘,是非雙泯,世出世法,打成一片,方名平等觀法,菩薩趨操,如是而已。

  「而觀諸法如實相」。我們觀諸法如實相,我們要觀種種的法,「而當觀察一切諸法本來空寂如實之相」,這才是真正的道理,道理是無形、無體相。這個道理,這是常常和大家說過的。「即所行之法,而觀一切諸法」。我們過去所做的一切,我們心要很仔細、細心去付出,但要了解,付出去後就沒有什麼,一切皆空,「三輪體空」;沒有我能布施的人,沒有我所布施的量,沒有接受我付出的人,這都沒有了。我們也是常常這樣在做,也是這樣在說,這叫做「如實相無相」。
  「有相啊,明明那些眾生在受苦。」「有啊,他有苦難相,我們去付出,明明就有這些量去付出,那怎麼能夠說無相?」實在有這樣的苦,也有這樣的量,但是付出之後,我們就要趕緊祝福,就是沒有「你應該感恩我」,沒有「我已經付出多少」。數量一直疊上去,對我們行布施的人、行法的人,是一個很大的負擔。我們要輕安,我們要自在,就是做了之後,放下了。付出之後,就過去了,這樣心才會很輕安,才會很自在。所以,「亦無所行」。因為這樣沒有相,我們就不用再去執著了,執著「能」、「所」,我們就不需要。「亦不分別」。不用去分別你、我;你是接受的人,我是付出的人,都不用分別。「觀無所觀」。這樣在關懷,但是關心之後,就不用掛心,不用常常掛在那個地方。「行無所行」,做過就好了。所以,「情識都忘」。這個「情」就是這樣,覺有情人付出為眾生,這是應該的,付出之後,我們就將它忘記了,就不要掛在心裡。「情識都忘」。我們的意識裡面也不用再常常去記掛著。
  所以,「是非雙泯」。就是對或不對,過去就好了。做過了,對的,很感恩,感恩大家,感恩自己;這個念頭、這個行動對了,利益人群,做得對了,感恩,就過去了。或者是有什麼樣的過節,有什麼過不去的,彼此之間趕緊互相善解、要包容,沒有過不去的,這樣就沒有再記恨的心,所以這些不好的,不要常常放在我們心中,推不掉。所以,「世出世法」,這樣能夠「打成一片」。我們要出世,就是要修行,不要在這個煩惱無明的環境中,我們不要,我們要離開。我們不著種種的名利,但是人間的苦難,我們還是要入世。佛陀用出世的心,來做入世的一大事,我們就是要學佛,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情。所以,出世、入世的法;出世法或是入世法全都一樣,世出世法,全都一樣,用出世的精神來做入世的工作。「方名平等觀法」。一切眾生平等,這就是我們心的觀念,平等觀。「菩薩趨操,如是而已」,我們的方向就是這樣,我們所堅持的、要操作的就是這樣。這就是我們對事理的看法。
經文簡釋:
「亦不行不分別」;唯恐人聞說法性本寂,便謂如空,無所分別,亦勿行此無分別見。

  「亦不行不分別,唯恐人聞說法性本寂」。我們最怕的,就是怕人聽法,「聞說法,性本寂。便謂如空,無所分別,亦勿行此無分別見」。在這個地方,我們要大家要很謹慎,不要偏空,也不需要執有;不偏空、不執有,這樣我們才能走在中道。不論是聽法,或者是說法,性本空寂,我們應該要了解性本來就是空寂。我們的身就是緣一個「識」而來,而且我們依照因緣果報,我們凡夫依因緣果報而來,聖人是依願而來。不論是隨著「因緣法」來,或者是乘願而來,無不都是就是要有這分本空寂的觀念。所以,我們現在在學佛,就是要學佛性,能夠了解一切都是空寂。
  所以,「便謂如空」。空,不是要偏空,無所分別,不是這樣;裡面有著看不到,但很充實的道理,叫做「真空妙有」。所以,「亦勿行此無分別見」。也不要就是偏空了,說一切無分別,男女無分別,物我無分別。明明你在這間房子,一定要有門才能進去,難道你可以說:「反正有房子就好,不用有門。」不用有門,你要如何進去?這個形相總還是要有,門,你過了之後,就能這樣進來,不是站在門裡不進來,就是過不去。總而言之,道理,一理若通,萬理是徹。
經文簡釋:
「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如是而行,是名菩薩之所行處。

*菩薩行處:依佛教以弘經三軌,是菩薩行處即:
一、入慈悲室
二、著忍辱衣
三、坐法空座

  所以,「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菩薩摩訶薩的行處。「如是而行」,那就「是名菩薩之所行處」。各位,忍讓就是這樣,菩薩的行處,依佛所教,弘經的「三軌」,大家也聽過了,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這就是我們的目標。修行的過程就是要這樣走過來,所以,我們要時時用心在我們真真正正修行中,不要有卒暴,也不要有驚惶,在這個人間,這個大自然,眾生共業,濁惡世中要如何去面對,唯有我們用佛的教法,寬心、耐心,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

【附註】「浸潤之譖」,語出《論語》顏淵第十二。
子張問「明」。子曰﹕「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明也已
矣。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

原意──譖與愬都有讒言的意思。譖言如水,漸漸滋潤,令人接受而
不自知;膚受猶如皮膚之受塵垢,當時不覺,久之始見。全句解釋是
:如果有人一遇譖愬,即能覺知,使譖愬行不通,這人就是明白人,
而且有遠見。

建議──若需提到此處,宜用「浸潤」、「膚受」二詞即可。


月亮 在 周五 3月 17, 2017 6:38 pm 作了第 1 次修改
回頂端 向下
在線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4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7/03/17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7/03/17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2017/03/17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周五 3月 17, 2017 6:14 pm

[2017年03月17日 上午 5:22] 農曆二月廿,(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一三八七)

1. 釋譯經文:【又復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亦不行不分別,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

2. 上人偈文(一):「
諸大士自謂得無生忍故,能忍諸多難事;
新得記者畏娑婆多諸患難,因而生懼畏;
自謂未修忍行力所不堪 ,願於他方受持。

3. 「諸大士自謂得無生忍故,能忍諸多難事」:佛陀為弟子授記,弟子懼怕娑婆世界,發願他方度眾生。大菩薩就是能夠體會佛心,提起這分勇猛進,不懼怕,大仁、大勇、大精進,自己自告奮勇,認為自己已得「無生忍」了。不論天地之間,自然界或者是人等等,人所不堪忍的,他們已經視為平淡的事情,這就是已經「一切無礙」於修行者。

4. 「能忍諸多難事」:忍而無忍,這叫做「無生忍」,忍到沒有感覺是在忍,有感覺忍就是在忍了,這就是辛苦。若能夠將苦難事變成是自然,若這樣就是很健康。

5. 「無感的呼吸,容於自然,是順調」:像平時身體,沒有感覺是在呼吸,這就是呼吸順調,健康,手腳動作自如,無痛、無障礙,這樣也是健康。有時候,腳要踏出去,「哎呀!我腳痛,我腳酸,酸痛跪…蹲不下去、爬不起來,這痛也都要忍。」這就是我們身體有感覺,這都要忍了。沒有感覺,就是叫做健康。

6. 「身體有病痛,是有感的不調」:身體行動,為什麼會病痛難堪忍,那就是不健康;不用忍,就是這樣平常過,這叫做身心健康,同樣生活就是這樣平順在過。大地之間,人與人之間,在這個時間在過,同樣,有時候所遇到的逆境,我們若知道這是逆境,心有準備,這樣自然就是明知了,這是環境來了,該來時就是這樣。

7. 「預防的道理,就如防颱準備」:預先知道,颱風要來,趕緊做鞏固的防颱準備,用心顧得每個屋角都要注意防範風雨。最怕的是讓它掀一點點,有風會鑽進去,就有機會鑽進去,可能造成整個屋頂就被掀掉。同樣道理,平時有準備,一切健康,天下的道理和這樣相同。

8. 「大自然的調節」:大自然有風浪、有波動,這本來就是這樣大自然。氣節一定要調節,有四季。夏季會有颱風,這就是氣候在調節,但是沒有現在這麼極端。過去是很順調,該雨季就是雨季,該是颱風季就是颱風季,人人雖然生活都很簡樸,卻是懂得預防。

9. 「自然,就是健康」:颱風吹北風,又過一下子,颱風中心過後轉吹為南風,叫做「回南」,大家就趕緊開門,開始恢復過去的生活,懂得預防,它也很簡單,生活在很簡單的空間,人間,一切事都是在很自然,自然就是健康。

10. 「氣候變遷,因失去平衡」:未來,愈來愈來受污染,大空間受污染,所以氣候變遷。現在房子都建得很堅固,鋼筋、水泥,卻真正強烈颱風,還是一樣對建物,有形的物資,同樣也有損害,何況簡單的建築呢!看起來真的是很不平衡,世間已經失去平衡度。要來在這個世間,又是要入人群,人群又是心很剛強,難調伏,這要面對大自然,面對在人間。

11. 「娑婆世界,內外環境,都不理想」:修行期待是理想的生活,能夠脫離、解脫,在大自然解脫這個身心,這是修行者的期待。釋迦佛,一大事因緣來人間,因未來是這麼辛苦,眾生更苦,所以佛陀不捨。

12. 「苦諦,從人心對治」:苦是從哪裡造出來呢?人的心態,就是因為人的心態,從心到外境,外面的境界,人與人之間的動作、衝突,或是欲念等等,囤積起來,就成就了人間災難多。不論天災,人禍,源頭的對治要從人心。

13. 「淨化人心,法譬如水,慧命勇健」:法水,能滌眾生心的垢穢,佛陀希望「法」綿綿相傳下去。一般的修行者,雖然修行,透徹了解人間的苦,知道苦的源頭就是人心;眾生心,難調伏,所以更是懼怕,所以想要逃避。這必定要經過了歷練,培養慧命,開始很勇健;慧命勇健,發心宏願大。

14. 「諸佛菩薩的宏願」:地藏菩薩「眾生度盡,方證菩提」。佛陀的願「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明明知道那裡是苦,才是我應該去,這種「大仁慈、大勇猛、大精進」,這就是人間能夠救度眾生的力量。

15. 「諸大士」:明知是苦,但是他對自己的勇猛心,自己自測量,已經得到「無生忍」,不論大自然,不論是自己的身心,有辦法去面對。所以,「故能忍諸多難事」,身願意這樣去付出。

16. 「新得記者畏娑婆多諸患難,因而生懼畏,自謂未修忍行力所不堪 ,願於他方受持」:因為這樣,「生懼畏」的心,要逃避,認為自己一直還沒有修得很好,忍力的功夫還不夠,不堪忍,願還沒有辦法承擔,所以要到他方再繼續修行。願意去他方世界那裡修持經典,再修行,再度眾生。這種「受持」,就是接受,自己身體力行。「上求下化」,要不斷歷練。

17. ★上人偈文(二):「
文殊意謂末世,法師流通此經,
雖能忍難,不若無難無損持經,
故為當機請問,如來護心之法,
以四安樂行處,自身口意真誠。

18. 「文殊意謂末世,法師流通此經,雖能忍難,不若無難無損持經」:這是文殊菩薩大智慧、大慈悲。看到不敢來的,看到自告奮勇的這些菩薩,文殊菩薩的慈悲,在大眾中來為「當機者」,請問如來,要怎麼樣讓修行者、持經的人能夠保護這念心。

19. 「故為當機請問,如來護心之法」:請問佛「護心之法」。要怎麼樣保護我們的心,在人間若遇到這麼多的困難,這麼多的險惡,要如何去面對?要如何保護我們的心的方法?

20. 「以四安樂行處,自身口意真誠」:佛陀以「四安樂行處」,這四種安樂行,「身,口,意,真誠」:一念勇猛的心,這樣支持,這就是「四安樂行」,「身口意」都要安樂。身、口、意,還要再發自真誠,很誠意的心。

21. ★『此即如來說四種安樂示菩薩,得此持經妙行,能悟而修,必安而樂。惟此四行,乃世尊之垂訓!』

能悟,又能修,這叫做持經的人。能夠體悟人間的道理,人間的心理就是這樣,未來的世間就是有這麼多艱巨、困難,濁惡的世態多變化,怎麼樣應機投入在人群中,必定要用「四安樂」而行。

「必安而樂」:心就是要安住在這種多變化、多惡濁的人間,心要如何將它去安住。安住這念心,就是「惟此四行」,「身、口、意,誠意」,用「誠」去付出,這就是佛陀「世尊的垂訓」,要好好用心持,身體力行。

22. ★『持行如是實法,人能躬行是行,涉惡世而持經,入塵勞以應物,無往而不安樂,身心輕安自在。』

(1)「躬」就是非常的認真,身體力行,很認真、很勇猛。常常說:「做到『頭儽儽』(臺語。意指頭低低的)。」不只是在做,不是自大,就是要謙卑、鞠躬、認真,這樣去付出。

(2)「入塵勞以應物」:明知是惡的娑婆世界,很謹慎勇敢的願意走入這個惡世,既來到人間,既來之則安之,但是要很謹慎,走進來濁惡的世間裡。

(3)「持行如是實法」:要持經,實行這部經的道理,入人群中去淨化,「法譬如水」,去最缺乏水資源的地方,我們去供應法水。這就是明明知道這個地方很乾旱,眾生很苦,難以維生,我們甘願去。

(4)「無往而不安樂,身心輕安自在」:同樣道理,入塵勞裡面去付出,應物,在惡世,環境這麼惡劣的地方,甘願帶著「法」入惡世塵勞中去付出。眾生就是煩惱無明很多,紛紛擾擾的世間,人人心地很乾燥,很缺乏,所以我們要去應付。「無往而不安樂」,甘願付出,看到這些人所得到,解開困難,得到安住。

23. ★昨天,大愛電視臺,記者到非洲採訪,慈濟援助受風災水災的辛巴威、莫三比克

半個月前,莫三比克和辛巴威,受很大風災水災,破爛草屋等等不堪受強風大雨侵襲。當地慈濟人雖人數少,但長期用心帶動當地人,雖非常貧困,卻是懂道理,歡喜打開心門,心靈富有,用不盡的歡喜心,用不盡的安忍心。

「安分,順天地」:沒有感覺很苦,在忍,都是這樣過來,再遇到天災,真正是苦,他們還是安分的順天地,要不然要怎麼辦?呼天不應,叫地不靈。慈濟人開始準備關懷、發放等等。

「忍而無忍」:勘災過程,莫三比克也是一樣,傳回來一張一張的相片,很讓人心不忍,看到他們同樣展開笑容,同樣在發放的時候是那麼快樂,看到他們的破爛的房子浸著水,環境周圍都是水,到底他們是怎麼活下去呢?但他們的臉上還是笑容,忍而無忍。

「貧中之富」:當地的志工菩薩,發心的人,打開心門,雖他們一無所有,但是富有愛,同樣走很長很遠的路,背著米去付出。明知那個地方苦,自己也苦,但是他們不感覺苦,願意付出,這種堪忍,也充分的愛。

24. ★辛巴威,救災發放:http://www.daai.tv/daai-web/news/content.php?id=991715

(以下參考新聞資料)辛巴威,去年經歷好幾個月的乾旱,後來終於盼到老天的雨水,卻從旱災變成水災,三月初的水患,死傷超過三百人。慈濟志工從首都哈拉雷,前往重災區札卡勘災。原本五個小時的路程,因為路況不佳,延到了八個小時才抵達。 路程中,許多道路都遭洪水破壞,甚至有些路還淹沒在大水當中,志工只能摸黑,探探水的深度,才能放心讓車隊通過。

首波發放由於災區札卡已買不到食物,慈濟志工帶了簡單的菜和米,抱了五百顆的高麗菜前往災區,也扛米23公噸白米,好幾百公里,辛辛苦苦到那個村莊,五千多份熱食,到底是怎麼做,不可思議啊!還有5500瓶淨水藥劑,預防瘧疾疫情擴散。

這就是「入塵勞以應物」,這就是菩薩,「無往而不安樂」,在那裡發放之後,看他們在吃高麗菜飯,雖然用手抓,很餓樣,也那樣開心地笑了,很歡喜。再去發放米,看到他們這樣載歌載舞,編出歌曲來,他們在救濟是這樣這麼一連串的辛苦呢!

「佩服菩薩,堪得忍耐,願意投入災區」:昨天先讓我看這畫面,我感覺自己很慚愧,很佩服,配服菩薩,這種惡劣的環境,堪得忍耐,願意投入。

「無往而不安樂」:看到他們雖然自己是這麼的貧困,甘願到災區,過程是這麼辛苦,但是他們這麼的快樂,身心輕安自在,實在是無法去形容!這叫做菩薩。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雖依報、二報在那個地方,他們勘得忍,既來之,則安之,能把握機會付出,真的是很不容易!

25. 「感恩當機者的文殊菩薩」:很感恩文殊菩薩,他當機者,問佛陀,如何為我們開出一條路,要如何忍耐,來保護我們的心。

26. ★複習經文:【文殊師利!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行處?若菩薩摩訶薩住忍辱地,柔和善順而不卒暴,心亦不驚。】

(1)「柔和善順」:如何讓大家的心能安定下來,還是保持著那『柔和善順』的心理呢?既然願意投入,你的心怎麼會不穩定呢?你的心怎麼會這麼卒暴?好像很鬱悶,或者是很快速脾氣就現出,很快速展現出不耐煩。

(2)「不卒暴」:我們心理堪不住,就現出形象出來,那個形態很難看。這就是很擔心,我們要發心做菩薩,難道可以做到發脾氣嗎?難道可以做到用這種很不好的態度,用這樣臉色給人看呢?這樣不行啊!

(3)「心亦不驚」文殊菩薩請示,希望佛陀來教我們,能夠很「柔和善順,不要卒暴」。要用什麼心去安頓,「不可以惶恐,你怕什麼呢?這麼快就這麼著急,不可以!」這個境界,這兩天我都看到了,感恩世間就是這樣,感恩經典前面就已經提出來這樣講了。

(3)「法譬如水,浸潤之漸」:哪個地方有污垢,及時的水就浮現出來,湧泉、清泉來淨化,是不是有辦法,這個水有夠去淨化嗎?有夠去滋潤嗎?當然,眾生業力大,剛強難調伏,還是要以浸潤之漸,還是要不斷耐心。

27. ★釋譯經文:「又復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亦不行不分別,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

28. 【又復於法無所行】:又復常於妙法之中,敬順佛意,謙卑自牧。修心養慧命,勿謂於法能有所行。

(1)「常於妙法之中」:要用心,不要偏差掉。身心永遠都在妙法之中,既然要修行,時時要恭敬,恭敬修,要尊重佛陀這樣教育我們,四修,「尊重修、無餘修、無間修、長時修」,修得我們「謙卑自牧」。

(2)「謙卑自牧,修心養慧命」:我們自己要謙卑,心好好修習,心要好好滋養。就像在養牛,為什麼基督教叫做牧師呢?牧師,自譬喻就像牧羊人。我們也是牧羊人,我們是向內心,慧命好好修。修心養性,端正行為。

(3)「長養慧命,要謙卑」:做人不要自大,若自大就容易卒暴。雖然做好事,若有自大,這個卒暴的心就會起,我們真的要時時自我警惕,為「敬順佛意」,要「謙卑自牧」,很重要!

(4)「勿謂於法能有所行」:我們求法,法就會為我們加持嗎?不是!是我們要用法在我們的心裡,不光是說法加持我們。有很多人,「師父啊!您為我加持。」其實師父有時候坐下來就爬不起來了,要怎麼加持呢?也是人啊!人無法加持人,就是為你祝福,你自己的內心要自己去用心,有聽到什麼法,聽進去,開始自己要身體力行。行就是修行,要自己「謙卑自牧」,自己要用功修行。

29. ★『法即一切行法。雖行是法,而不住相,名無所行。若有所則有能,能所相對立,物我成敵,橫逆難免怨懟。』

(1)「法即一切行法。雖行是法,而不住相」:修行要修在哪裡?修在我們的心,要調養我們的慧命,要自修,不要只是想:法,我們若有誦經,我就有得到保佑。不是這樣哦!所以不要只是倚重這個名相,我們是要吸收在內心,很自然的付出,這才是很重要。「法即一切行法。雖行是法,而不住相」。

(2)所說的法就是「不住相」,就像開頭所講的,若有感覺到腳,那就是腳在酸在痛,就酸痛就忍。沒有感覺到腳,那就是我們很健康,兩隻腳向前走,向前跑。同的道理,「住行住相」,要行在法中,所以不住相。

(3)「法,不是要展示給人看」:不是說「你看,我是在誦經的人,我是在修行的人。」你在誦經,你可知道經的道理?你在修行,你有真的自牧,自己的心有謙卑自牧嗎?這就是我們要自己自問。

(4)「不住相」:不要覺得「我很大,你們都要聽我的」、「因為我做很多,所以我掌…掌控一切」,不要這樣,這叫做「住相」。所以,若能夠這樣,叫做「無所行」,就是「諸法如是相」。

(5)「不執著相」:《金剛經》談無相,「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等等,這就是我們不住相,不執著,那叫做「無所行」,於法無所行。

(6)「敬順佛意,謙卑自牧」:我們是在法的裡面,哪還有什麼法呢?謙卑自牧就對了,好好修養心,在人間好好互相對人、對事。

(7)「若有所則有能,能所相對立」:這個「所」,就是「我的相對」,能和所的相對,有我能夠給人東西的人,有人是我所佈施出去的那個量和人這個相。對天地苦難眾生,付出無所求,還要感恩,這才是真正我們在受持這部經的道理。

(8)「無所」,能所對立,有能、有所,就有相對立。「物我成敵」。我們若一直執著那個相,自然就人我相對立。「你怎麼都不要聽我的?」「我為什麼要聽你的?」那就是有相對立。同樣在做,但是會變成了有的人要掌權,有的人不肯受制伏,但是也是想要做,所以變成了「橫逆難免怨懟」。彼此之間就會有怨言,這就是因為有「人相、我相」的對立;有能付出和有所付出的量,這就是對立。

30. 【而觀諸法如實相】:而當觀察一切,諸法本來空寂如實之相。即所行之法,而觀一切諸法,如實相無相,亦無所行,亦不分別,觀無所觀,行無所行,情識都忘,是非雙泯,世出世法,打成一片,方名平等觀法,菩薩趨操,如是而已。

(1)「而當觀察一切諸法,本來空寂,如實之相」:要一切空,付出無所求,用觀種種的法。這才是真正的道理,事道理是無形、無體相。

(2)「即所行之法,而觀一切諸法」:過去所做的一切,心要很仔細、細心付出,瞭解付出去,付出去就沒有什麼,一切皆空,「三輪體空」。沒有我能佈施的人,沒有我所佈施的量,沒有所接受我付出的人,這都沒有。我們也是常常這樣在做,也是這樣在說,這叫做「如實相無相」。

(3)「布施的真諦」:「有相啊,明明那些眾生在受苦。」「有啊,他有苦難相,我們去付出,明明就有這些量去付出,那怎麼能夠說無相?」實在有這樣的苦,也有這樣的量,但是付出之後,我們就要趕緊祝福,就是沒有「你應該感恩我」,沒有「我已經付出多少」。數量一直疊上去,對我們行佈施的人、行法的人,是一個很大的負擔。我們要輕安,我們要自在,就是做之後,放下了。付出之後,就過去了,這樣心才會很輕安,才會很自在。

(4)「亦無所行,觀無所觀」:因為這樣沒有相,就不用再去執著,執著能、所,我們就不需要。「亦不分別」。不用去分別你、我;你是接受的人,我是付出的人,都不用分別。這樣在關懷,但是關心後,就不用常常掛在那個地方。

(5)「行無所行,情識都忘」:做過就好了。這個「情」就是「覺有情人」,付出為眾生,這是應該,付出之後,我們就將它忘記了,就不要掛在心裡。我們意識的裡面也不用常常去記掛著。

(6)「是非雙泯」:就是是對或不對,過去就好了。做過了,對的,那很感恩大家,感恩自己;這個念頭、這個行動對了,利益人群,做得對了,感恩,過去了。或者是有什麼樣過節過不去的,趕緊彼此之間互相,沒有過不去,要善解、要包容,這樣沒
有再記恨的心在,不要常常放在我們的心推不掉。

(7)「世出世法」:能夠這樣「打成一片」。我們要出世,就是要修行,不要在這個煩惱無明的環境中,我們不要,我們要離開了。不著種種的名利。但是,人間的苦難,還是要入世,佛陀用出世的心來做入世的一大事。

(8)「學佛,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出世、入世的法,出世法或入世法,全都一樣;世出世法,用出世的精神來做入世的工作。「方名平等觀法」,一切眾生平等,這就是我們心的觀念,平等觀。「菩薩趨操,如是(而已)」。我們的方向就是這樣,我們所堅持的、要操作的就是這樣,這就是我們對事理的看法。

31. 【亦不行不分別】:唯恐人聞說,法性本寂,便謂如空,無所分別,亦勿行此無分別見。「不偏空、不執有」:我們最怕的就是怕人聽法、說法時,偏空或執有,本性本寂。「便謂如空,無所分別,亦勿行此無分別見」。大家要很謹慎,不
要偏空,也不需要執有,這樣我們才能走在中道。

「性本空寂」: 不論是聽法,或是說法,性本空寂,我們應該要瞭解「性」本來空寂 。 身就是一個「識」而來,而且我們凡夫依照因緣果報而來。聖人是依願而來。不論是隨著因緣法來,或者是乘願而來,無不都是就是要有這分「本空寂」的觀念。我們現在學佛,就是要學「佛性」,能夠瞭解一切都是空寂。

「便謂如空,無所分別」:,為了不偏空,卻「無所分別」,不是這樣;裡面有很看不到,但是有充實的道理,叫做「真空妙有」。

「亦勿行此,無分別見」:也不要偏空,說「一切無分別」,男女無分別,人我無分別。以事顯理,理也要有事來呈現。舉例,房子有門才能進去,難道你能說:「反正有房子就好,不用有門。」沒有門,你要如何進去?總是我們這個形相還是有,不
是站在門外不能進來,就是過不去。道理,一理若通,萬理是徹。

32. 【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如是而行,是名菩薩之所行處。菩薩行處:依佛教以弘經三軌,是菩薩行處即:一、 入慈悲室。二、 著忍辱衣。三、 坐法空座。仁讓就是這樣,菩薩的行處與佛所教弘經的「三軌」,「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這就是我們的目標。

修行過程,就是這樣走過來,我們要時時用心在真真正正修行,不要有卒暴,也不要驚惶。在這個人間,這是大自然眾生共業,濁惡世中如何去面對,唯有我們用佛的教化,寬心、耐心,要時時多用心!
**************

33. 心得,感恩上人開示。一直以來,很感恩從小就有學習讀誦《金剛經》機會,敬佩「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尊者,但還未能體解經文道理。小時常在寺廟跟著「拜懺」,當時單純拜佛,自已是這麼地歡喜!但卻會常聽到,前後左右的婦女們都在小聲
啜泣拭淚,不解詢問母親後,得知各種家庭之苦而有所求,但自已內心清楚信佛拜佛,不是在向佛有所求,卻也解釋不出來,為什麼要拜佛。又不久,自已卻也漸漸不知覺,開始無知的想,好吧,就來求學業、求長相莊嚴點等等,心跟著世俗有所貪染
了。

直到加入慈濟,聽聞上人開示,教導「行經」的重要,知行合一, 感受「腳踏實地,前腳走,後腳放,付出無所求,輕安自在」,「行無所行」:做過就好了 。也才開始明白了, 學佛、信佛,拜佛的意涵,是「敬順佛意,謙卑自牧,修心養慧命」。

也如昨日上人教導,修行付出,所有做事當中,是以事顯理,助人的利他過程,其實也是利已的長養慧命,但不是為求功德、求慧命在付出,體會「世間種種相」,認真修行付出是一種累積善因善緣的過程,是為了度更多的苦難眾生,要透徹世間一切
相,是解脫自在,唯有多了解「真空妙有」,學佛,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共勉之。
回頂端 向下
在線
 
2017/03/17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