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7/03/21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52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7/03/21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
發表主題: 2017/03/21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2017/03/21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周二 3月 21, 2017 4:37 pm

20170321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佛說法中蘊藏於古往今來,
如今見證一乘大法說因緣;
佛為上根人示真滅度大法,
導正權小向大明一乘之實。
 
  用心,佛在說法中是隱藏著,古往今來。法,無不都是無始無始以前就已經有的道理,不是佛的時代才有,是無數劫無數劫以前,無始開始,諸佛道同就是這樣,佛法一直一直在天地乾坤之間。只是世代這個劫波輪轉,時間過程,歷來就是這樣,覺者出現人間,為迷茫的眾生來開導教化。接受法之後,一段時間,叫做「正法」,再淪為「像法」,再淪為「末法」。佛佛道同,同樣是跟著時間、劫波,世代,就是這樣在輪轉。現在的釋迦牟尼佛在說法,說法中還是蘊藏著,過去諸佛也是這樣說過的法。所以這個法,那就是古往,無盡頭,沒有盡頭,那個法一直綿延,周而復始,過去結東,再來,所以古往今來。過去佛是這樣說,現在佛也是這樣說,未來佛呢?也是同樣,法全都蘊含著過去、現在、未來。
 
  就像現在釋迦牟尼佛說法,同樣也是一樣,見證一乘大法,要說因緣。同樣要說過去,佛法從過去有某種某種的因緣,某種的時代,眾生的生態,聖人出現人間,一大事因緣,如何傳?有人間就有故事.那就是因緣;因緣構成了人與人之間這個故事就出來了,故事就是因緣。現代,就說是人事,這這個事情、這個人事過了時間,就說是故事,來說一個故事,過去的時間,有這樣的故事。其實,那個過去的時間,在那個時代也叫做「現在」。我們現在,未來的人也叫我們為「過去」。我們現在的人、事、物,未來的人來說,也成那個時候的故事。是啊,這個故事能構成起來,都是有因、有緣,因緣,所以,佛說過去過去很長久的因緣,在現在再說出來。所以,大法沒有離開因緣法,所有的因緣法與一乘大法沒有分開。所以,佛陀的時代,同樣就是叫人事,所以,佛陀叫做為一大事來人間,這一大事也離不開這個因緣,一乘大法。佛陀就開始講一乘大法,就是講因緣法,沒離開因緣法。
 
  所以,「佛為上根人示真滅度大法」,向大家表示跡法,說到最後,分析到最後,什麼都沒有。人生活到盡頭,也是什麼都沒有,不管有修行沒修行,到最後還是離不開老、病、死。沒有修行的,只是煩惱造作,很多業累積這個惡的種子、惡因,同樣,最後他也是死掉了,死了就是滅了,世間沒這個人了。善,修善法的人,最後也是往生,只是在他生命中減少了惡,減少了無明,或者是不造惡,心很單純,但是他增加善,善因緣他增加,增加吸收到很多善法智慧。有善的因緣造作,有好的佛法來滋潤心地,所以最後,同樣他的身還是會消滅掉,也就是往生了。但是他的意識中,就是業識中所有的,是善的種子,那就是慧命的法在他的八識田中。這就是人生一統,最後.還是同樣是真滅,就是沒有了。何況佛陀所說的法,來為我們分析,不用執著,人間多少,過去過去什麼樣的因緣,所造成什麼樣的業,但是在那個惡業中也有真實善的法。所以在說過去因緣法,那就很多了,人物與動物,性平等。
 
  所以,在佛陀時代,說了很多的因緣,歸納起來,善法,就是因緣帶來未來,惡法還是帶來將來會受報的惡果。所以,無論你是造善因,得善果,或者是造惡業,得惡果,這是在因緣,也就是我們的煩惱無明,煩惱無明自作自受。但是這些無明能夠消除,所以佛陀說法,教我們消除煩惱無明的方法,所以他就分析,分析到最後,大家所在爭取的,莫過於名利、地位,財色名等等。這些東西,佛陀經過了分析,都是零,到頭來什麼都沒有,只是有一項,那一項就是業識。善業或者是惡業呢?善業,「六度萬行」,他不斷去累積,累積很多的因,累生累世去累積這善業因緣,不斷累積,那就是「因圓趨果」,他向那個果去了,很自然,那就是成聖、成佛的果位。同樣,到佛的境界,還是有因緣歸納,這叫「妙有」。過程,要去行菩薩道,那就要認識「真空」。
 
  付出無所求,再辛苦,也很歡喜、甘願,這是我們的願力,所以付出無所求。就像佛陀的時代也有這樣這段故事,那就是,就是在佛的時代裡,就是在佛的那個時候,過去佛陀說法就說,過去過去無量劫以前的時代,就是有這樣的一群象群,也有這樣人間,那個人間,是以古老生活的方式維生,很久很以前,人若要生活,就是要去打獵,打獵得來的才能維持生活。有一位婦女,就向先生說:「家庭不是很富有,坐吃山空,祖先都是全靠打獵來維持這個家庭。上一輩的人都已經往生了,留下來的,我們的生活已經坐吃山空,你應該也要去想出,要如何來維持生活。」先生就說:「我又要用什麼方法來維持生活呢?」這個太太就說:「你能依照祖先的方法,祖先就是在打獵。」
 
  鼓勵先生要出去打獵,先生也感覺,整天在家裡,其實家庭也需要。經太太鼓勵他,就為他準備一些打獵的工具,他拿著這些東西,開始往雪山去了。一群象在雪山裡,悠哉悠哉生活,但是象群都有一覺悟,就是他們隱藏在這深山中,最怕的是遇到獵人。獵人若是看到牠們,絕對是取牠們的命。要取牠們的命,是的為了什麼呢?就是為了取牠們的象牙。所以,這個象群,牠們自已有這樣的覺,。所以其中有一隻就是這樣傳,傳到現在,有一隻象,牠就將曾祖的象牙收藏在一地方;經過了一段日子,換牠的父親,象的父親也往生了,牠也同樣將父親的象牙收藏起來。同樣的,自己也同樣有象牙,牠心也提心吊膽,有朝一日,若是遇到打獵的人,自己也會為了這兩支象牙而喪命。
 
  所以,有一天牠靜靜在林中走的時候,忽然間發現一個人,這象很善良,就想;若讓他發現到,不如我自己去招呼他。因為牠知道,人發現了象,箭就射了,這樣就慢了,所以不如我自己去招呼他。象就用鼻子發出聲音,獵人聽到,這是象的聲音,尋著這聲音,就來了。見面了,這象就問他:「你來這裡要做什麼?」獵師就說:「我來這裡,就是為了你這兩支牙。人類的生活是依靠在林中的獵物,所以來。」牠就說:「我若是給你之後,你是不是會再來?」這位獵象師就向牠說:「我若有這象牙,我拿回去,能夠貿易,能夠享受,何必這麼辛苦再來山上呢?」所以這象就向他說:「這樣好,我送給你象牙,但是你要保證,不能再來山林擾動畜…所有的動物。」
 
  獵象師就答應牠了,牠就去將牠曾祖的牙,用象鼻將它捲出來,送給他。這獵師接到象牙很歡喜,就拿到市集去了。本來想要先回去,但是覺得:我還是將這象牙拿去貿易,我先吃飽,要不然,若回到家裡,家裡的人知道之後,貿易的錢就要交給太太,這樣自己也是一無所有啊!這貪心一起,就將這象牙拿去市集,去酒店裡,酒店的一個人看到這個人拿著這一支象牙,酒店的人心裡就這麼想:我應該要在這個人的身上取得一些利益。所以,兩人各有目的,他進到裡面,很殷勤地招待他。這個酒店的人將象牙扛下來,放好,很殷勤,就趕緊備酒菜讓他吃,讓他吃得很飽,酒喝得很醉的時候,就拿一個契約來和他說:「你這支象牙,我向你買,我們來寫契約。」「買的方式是什麼呢?怎麼買啊?」
 
  因為他酒醉了,有酒最好,有得吃最好,所以就在那個地方寫:「在這裡喝酒,喝多久的時間,酒量多少,有多少讓你喝,有多久的時間讓你吃。」其實時間不長,只是短暫的時間,所訂的契約,酒店付出的利益很少,但是他的付出很多。酒店能夠讓他喝酒、吃東西的時間不長,量也不多,就是讓他一直喝到醉,這樣。幾天後,他要再來喝,但是酒店的人就說:「你所有的帳都已經完了。」「哪有可能啊!我這支象牙這麼有價值,哪有可能!」「你就是每天都醉茫茫,你都不知道已經過幾天了。你有沒有看到?這都是大家寫的,你有蓋手印啊!」
 
  無奈,所以只好離開這個地方。就想:我若這樣空手回去,我家裡的人不知道又要對我怎麼樣。所以,我應該要再到山上去,向這隻象來討象牙。所以,他就又再向山林去了。到了雪山,同樣在那個地方看到象,象就說:「你不是將象牙拿回去了?你不是……。」「是啊!我就一時糊塗,就是這樣花在吃喝上,用完了,我無法回去家裡交代。」這隻象就又再把他父親的象牙拿出來給這個人,就向他說:「我現在再給你,你不能再來了。」「我這樣已經夠了,我能夠回家交代就好了。」就這樣又回去了。其實,還是回去到半路,自己內心就這樣想:我還是將這些東西拿去貿易,我若貿易有錢了,妻子再娶就好了,何必要回家!我娶妻,我重新建立家庭,我就不用回家裡了。」
 
  所以,在這當中,同樣,因為醉茫茫,有酒喝,要再經過這個酒店,還是一樣錢又讓他騙走了,還是永遠醉人,不清醒。等到他又吃用花掉了,還是再回去。這時候他要再回去雪山,就不敢再去見象了,他就想:我應該要用箭來射牠,讓牠沒有看到,我來射牠。所以,這第三次,在距離象有段距離,看到象剛好在池裡沐浴剛出來,也有點累了,就在那裡睡著了。看到象在睡,他就一支箭,遠遠地向牠射去,射中象的眉間,所以血就一直流了。
 
  象醒過來,眼睛就睜開來看,這支箭的方向是從哪來?牠就看往那個方向,果然,同樣是這個人又到來,象就又向這個人說:「以我現在的力,我還有能力可以殺你,但是我不要殺你,因為我的祖先在這個地方修行,知道我是畜生身,就知道我有業力,我願意這一生修行,不願意去殺生。所以,你的生命我不會去取著,你的願我會成就你,但是你要趕緊,要用很快速的方式,趕緊來取我的牙,我用我的身體來保護你。我忍著,你趕緊快速來取牙,並且要趕緊離開,要不然你就會沒命,我不會讓我的族群來造殺業,你要趕緊離開。」就這樣,這隻象讓獵人將牠的象牙取了,離開了。
 
  佛陀把這個故事講完之後,他就向大家說,那位獵象師就是僧團中的惡比丘之一,累生世就是穿著袈裟,騙取很多人得到利益。那隻象,就是頻婆娑羅王,頻婆娑羅王就是有這樣修行、修福,所以他累生世成為國王。這次的故事,不是佛本身的身上,是在頻婆娑羅王的身上。所以說來,我們要用心,佛陀有時候所講的,那就是弟子的本生經,有時候就是說他自己的本生因緣。不論是在居士或者是弟子,修行者也有這樣,過去生已經就有這樣惡劣的習氣,居士群也有這樣的善念,這就是佛陀要講的因緣。所以,修行,白衣,不一定修行者比白衣者更有修。白衣就是居士,有的居士那分修行,還是很堅定。雖然有業,沒有脫離煩惱世間法,但他有修福,累生世會來人間,還是有福成為國王,這就是所造作的業識所帶來的。所以「佛為上根人示真滅度大法」。這種滅度,就要修清淨行。
 
  「導正權小向大」。用因緣來引導人人,雖然有善念,但是沒有發脫離這個俗的心,沒有超越世間法,還是修福在人間。雖然說要修行,沒有真心修,還是落得這樣,修行還是有這樣的瑕疵。所以佛就是說這種生滅法,讓大家更了解,就是一念心。我們要培養好這念心,要不然只是「名稱修行」,這個心,慧根沒有深入心裡來,慧性沒有入心,只是帶著這樣的習氣來修行,穿著那件袈裟,但是內心沒有修,就還是這樣在人間輪轉。這惡比丘,過去生是這樣,現在在佛世的時候,和提婆達多也是同樣為一群,是其中之一。所以,「導正權小向大」。是要人人發大心、立大願,行菩薩道,保護我們的心,永遠磨練出,什麼樣的環境都不會搖動。所以,「明一乘之實」。這就是我們人在這六根要好好修。
 
*六根為因,六塵為緣,慎防;如眼根對於色塵時,慎戒;識即隨生,餘根亦然,是名因緣,慎思。含識性皆平等。
 
  「六根為因,六塵為緣」,我們要好好「慎防」,我們要很謹慎,預防我們這個心,要不然六根緣外面的六塵,起心動念,我們容易就是會受外面將我們誘引了。「如眼根對於色塵時」,這樣的時候,我們要「慎戒」,我們要好好謹慎,守好我們的戒。「識即隨生」,這個意識生。「餘根亦然」,其他眼、耳、鼻、舌、身、意去緣著外面的境界,自然他就起心動念。就像那醉人一樣,他太太叫他出去,他就要出去了,這不謹慎,貪心起,取到象牙,一次再一次,這種享受,光是迷在那酒氣,就像這樣。所以,「是名因緣」。這就是因緣,我們要好好謹思,要慎思,我們的心在修行當中,要時時好好謹慎思考。「含識性皆平等」。我們的含識,前面有說「含識」,就是有生命的東西都稱含識,所以性皆平等。人是這樣,動物也是這樣,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去體會。前面的文,
 
經文:「亦不親近諸有凶戲、相叉相撲,及那羅等種種變現之戲;又不親近旃陀羅、及畜豬羊雞狗,畋獵漁捕諸惡律儀。如是人等,或時來者,則為說法,無所希望。」
 
  「亦不親近諸有凶戲、相扠相撲,及那羅等種種變現之戲」。這種惡的遊戲,我們就不要親近。「又不親近旃陀羅,及畜豬羊雞狗,畋獵漁捕諸惡律儀」。殺生,或者是做殺生買賣,或者是畜養,或者是畋獵,就是打獵等等,就是無故去殺害,這都是惡的律儀。「如是人等,或時來者,則為說法,無所希望」。我們不用在這些人的身上得到什麼希望,因為這些人,有時候他會來問法,我們不用一下子就想:你一定改。我們一定不要在他的身上有什麼希望。不過,他來問,我們來回答,不要有什麼企圖。接下來這段文,
 
經文:「又不親近求聲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亦不問訊。」
 
經文簡釋:
「又不親近求聲聞比丘、比丘尼」;求小乘果,出家僧尼。二乘之人,沉滯空寂,不發大心,近之者令遠菩提。
 
  我們也不用和他們有這樣太過互動。這就是說「又不親近求聲聞比丘、比丘尼」。只是想要聽而已,沒有想要真修,所以這也不是我們要親近的。所以,「求小乘果,出家僧尼」。就是光是想要聽,不敢去身體力行。「二乘之人,沉滯空寂」。就是聲聞、緣覺這樣的人,都是沉滯在空寂,若有要修,就是修在空寂裡,這種是不會進步,所以不要親近。這種「不發大心,近之者令遠菩提」,若這樣,我們的道心、菩提路不會進步。
 
經文簡釋:
「優婆塞、優婆夷,亦不問訊」;善男子、善女人,即小乘四眾也。道既不同,不須諍論相左問訊。
 
  「優婆塞、優婆夷,亦不問訊」。「善男子、善女人」,就是「優婆塞」、「優婆夷」,就是「小乘四眾」。就是只是要求,「我供養,我就是要求得福田」。所以,這樣的人,我們也不用去一直很用心去找關係,道亦不同。因為這種想要求的,只是要求得福田,沒有想要真正付出去幫助,為善的事情,只是要在三寶的福田中求得而已,這樣的人要教育也不太容易,所以「道既不同,不須諍論相左問訊」。反過頭來,因觀念相左,會反這個道理走,所以我們就不用在這個地方浪費時間。
 
經文:「若於房中,若經行處,若在講堂中,不共住止。或時來者,隨宜說法,無所希求。」
 
經文簡釋:
「若於房中,若經行處,若在講堂中,不共住止」;房院之中,行道之處。若或在於講堂之中,不必與之同一住止。
 
  「若於房中,若經行處」。若於房中,或者是經行的地方,「若在講堂中,不共住止」。我們有我們要修行的方法。所以,「或時來者,隨宜說法,無所希求」。這段經文,說起來是很容易。「房院之中,行道之處」。就是裡面共住的人,沒有想要求精進,若像這樣的人,和他共住,行道在那個地方,不論是同一個房間,或者是行道的道場。「若或在於講堂之中,不必與之同一住止」。這經典是這樣講,大家若沒聽清楚,或者不了解,只是在這個經文上,這樣我們就互相不理睬,不可,我們還是要結好緣。就是說,在這當中,他沒有想要走這樣的路,我們就不用一直去勉強他,去說他,這樣他會煩惱。當然,人與人之間還是要有那分的情。我們常常說:覺有情。獨善其身的人,自私自利的人,他有他的境界,所以我們還是要和他平和相處。
 
經文簡釋:
「或時來者」;如是人等,或時之間,以好心故,而自來者,故云或來。
 
  所以,「或時來者」。若是有時候他會自己來找我們,我們不一定要和他辯論:「你這不對,你就要這樣做!」或者是「你怎麼不要這樣做?」或者是「你怎麼這麼自私!」都不用去說,因為他就是這樣。有時候他會自己來,他自己來,「或時來者」,像這樣的人。或者是有時間,他會這樣抱著好意要來和我們交談,這樣的時候。「故云或來」,這樣,就是說有時候。
 
經文簡釋:
「隨宜說法,無所希求」;既未受大化,不妨順其小志,隨宜而說,亦不可有希求之心。
 
  「隨宜說法,無所希求」。像這樣的人,既然來了,我們就隨意和他聊天一下,和他說一下;他若不願意,我們就不用很勉強他。所以,「既未受大化,不妨順其小志」。我們要感化他,難啊,不如,他就是有他的志,我們不要勉強他。所以,「隨宜而說」。他若不知道,我們就為他回答一下,不要勉強他,非這樣不可。所以,「亦不可有希求之心」。也不用一直要求他一定要聽我們的,反正就是和他說一下,大家歡喜過就好。
 
*此應離劣友攀緣。求聲聞果者志在小乘,若菩薩具有佛智,遇此小乘人,亦可隨緣攝受。
 
  所以,「此應離劣友攀緣」。這就是不是很好的朋友,所以我們還是遠離一點。「劣友攀緣」,這種一起在一個空間修行,但是那個道全都無法能交融起來,我們也不用怎樣排斥,我們還是要顧好我們自己。所以,「離劣友攀緣」,不要和他攀緣,但是也不要排斥他,不用和他計較。所以,「求聲聞果者志在小乘」。只是一直想要聽就好了,或者是在一個境界,能夠這樣清閒過日子就好了,這種小乘的人,我們就不用和他說很多。就是用心修我們的行,做他的典範,這樣就好了。小乘,「聲聞果者志在小乘」。所以,「若菩薩具有佛智,遇此小乘人,亦可隨緣攝受」。就是我們用我們的身形來影響他。所說的影響不是勉強去責備他,或者是勉強叫他一定要聽我們的。我們做典範給他看,隨緣勸他一下,不用在他的身上找什麼樣的希望,這不需要。
*但此係初發心菩薩,始獲聞一乘境之行者一與親近,則彼聲聞人亦各自有其修證獨得之處。
 
  所以,「但此係初發心菩薩,始獲聞一乘境之行者」。就是初發心的菩薩。現在在說的,都是在說那個初發心,我們若不是有很堅強的道心,這幾天來都一直對初發心的人,初發心如我們,還這樣的人,我們不要去靠近;這樣的事業,我們不要去靠近等等,我們不要靠近。這是怕我們的心還沒有堅固,道心會被他影響。所以,初發心的菩薩,盡量就要遠離前面所說的兇險戲搏等等,還有畋獵嬉戲這些事情,還有這些修小乘的人,我們全都不要去接受他來影響我們,影響我們這初發大心,修行人的心。
 
  所以,我們法既沒有很深入,道心還沒很堅固,就不要去靠近他。若是在修行人的環境中,他的修行偏向在小乘,獨善其身,他排斥了大乘法,前面也有說過了,濁世惡比丘他也在修行,但是他就是不願意接受大乘法,所以他便排斥,會對真正修大乘法的人生誹謗。應該大家還記得。所以,我們初發心者,就不要去親近這樣的人;若親近這樣的人,我們的大道心會受損,所以不要。這就是對初發心的菩薩,才開始聽到一乘的境界,才發心的行者,和那些人,前面說過的那些人去接近,就會受影響了,會破壞了他的大道心,所以我們就避離,不要去靠近。所以,「一與親近,則彼聲聞人亦各自有其修證獨得之處」。我們若是去靠近,他一定他也有他的小乘法,他的道理,我們就會被他影響。同樣,這就是道不同,我們的道心還沒堅定,會容易被他影響。
 
*菩薩或為所移以致退墮,或因所見互異以致起爭論,反礙進修,故不與親近為最合宜。
 
  所以,「菩薩或為所移以致退墮」。我們發菩薩心,會受小乘人的那個道理,他的分析,會影響我們發大乘心這個心念,我們的心念會退失掉。因為小乘行者,他最期待的就是避開人群,自己自修,盡除煩惱,不要和人群去交雜,所以他不要修大乘行。前面〈信解品〉,須菩提等四位尊者(須菩提、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目犍連),不就是出來懺悔嗎?過去就是修這樣獨善其身的行,對大乘法,他們就是不希望去聽,也不希望接受,很怕,就是怕自己起心動念,無法在人群中,所以他們要避開。像這樣,他們已經修行修到有心得了,但是就是不願意接受大乘法。類似這樣,已是尊者,他們對大乘法還是會避開。我們現在發大乘心,若沒有避開小乘法,可能會容易被他影響,墮落下去。這就是發大心是不容易的。
 
  看看授記之後,佛陀為弟子授記,弟子接受授記,也就是已經發大心,卻是還是怕,又不敢在娑婆,他要去到其他的世界。大家對這個剛強的人間還是懼怕,何況初發心的呢?道心還沒很堅定,道力還沒有很牢固,他很容易就是被這些小乘的道理,這樣被轉過去。所以,佛陀要我們提防,要不然,為什麼比丘、比丘尼,這些修小乘聲聞行的人,我們要避開呢?就是因為聲聞行有聲聞行他的道理,他也會去影響到發大心的人,只是這樣,所以佛陀叫他要避開。這是初發大乘心的人要避開這麼多,我們大乘者不要去在他們的身上取希望,所以我們要避開。
 
  所以,「或因所見互異以致起爭論」。假使有的,他會說他的道理,我們說我們的道理,那個觀念思想不同,在那個地方,說不定彼此之間就會起諍論。就像前面說過的「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同樣,外道教也有一套的道理,也有順人間的道理,也有為反對道理的道理,佛陀就是預防,我們不如不要在那裡爭論,不如不要去接近。這樣慎思,修我們自己堅定心志的行,就不要去那個地方去攀緣。所以,不要再去爭論了,將自己的道心顧好,若是在那裡爭論,是「反礙進修」。反過頭來阻礙我們的進修。「故不與親近為最合宜」,最好不要去和他論,不要爭辯,因為這樣,才叫我們避開,不要去那個地方。總而言之,我們在道場裡面,要以和為貴。經文的這個意思是說要避開,不是叫你們排斥他,就是叫我們要避開。
 
*若來問法,則亦當隨宜為說然亦即說,此大乘之妙法,說之即已,並不希求其必能領受。
 
  所以,「若來問法」。他若是有心來問法之時,我們就能夠隨宜和他說話,不是我們要去求他的法,是他要來了解我們。我們就順他的意,就這樣和他先說一下,不要勉強他;說我們的心意,我們的思想,但也不用勉強他;你若勉強他,就會互相拉拔,我們不用勉強。「然亦即說,此大乘之妙法,說之即已」,我們說大乘法,將我們的思想讓他知道就好了,不要和他辯。「並不希求其必能領受」。我們也不用要求他一定要接受我們,所以在他的身上,不要有什麼希望,若能這樣,那就是我們最圓滿。
 
  所以,要用心聽好,不是排斥任何一個人,真正的道場以和為貴,只是觀念思想不同。你要做的,無法影響你,你修你的行;而我要做的,我就是我的思想,我願意利益他人,入人群去,互相不要影響,這樣相安無事。這就是我們要真正用心,才不會偏解。所以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52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7/03/21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7/03/21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2017/03/21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周二 3月 21, 2017 4:38 pm

[2017年03月21日 上午 5:22] 農曆二月廿四日,(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一三九一)


1. 釋譯經文:【又不親近求聲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亦不問訊。若於房中,若經行處,若在講堂中,不共住止。或時來者,隨宜說法,無所希求。】


2. 上人偈文:「佛說法中蘊藏於古往今來,如今見證一乘大法說因緣,佛為上根人示真滅度大法,導正權小向大明一乘之實。」


3. 「佛說法中,蘊藏於古往今來」:佛陀在說法中,蘊藏著古往今來。法,無不都是無始無始以前就已經有的道理,不是佛的時代才有的,是無數劫無數劫的以前,無始開始,諸佛道同,佛法一直在天地乾坤之間。只是世代這個劫波輪轉,時間過程,歷來就是這樣,覺者出現人間,為迷茫的眾生來開導教化。


4. 「正法,像法,末法」:接法了之後,一段時間,叫做「正法」,再淪為「像法」,再淪為「末法」。佛佛道同,同樣跟著時間、劫波,世代在輪轉。


5. 「蘊藏於古往今來」:釋迦牟尼佛說法,還蘊藏著過去的諸佛也是說過的法。法,就是古往今來,沒有盡頭,法一直綿延,周而復始,古往今來。法,全都蘊含著過去、現在、未來。


6. 「如今見證一乘大法,說因緣」:釋迦牟尼佛說法,同樣見證一乘大法,要說因緣。同樣要說過去,佛法從過去有某種某種的因緣,某種的時代,眾生生態,聖人出現人間,一大事因緣,怎麼傳?有人間就有故事,那就是因緣;因緣構成人和人之間,故事就出來,故事就是因緣。


7. 「說因緣,故事,有因有緣」:過去的「人事物,時間」,成為現在的故事,現在的「人、事、物」,將成為未來的故事。故事構成,有因、有緣。


8. 「大法,沒有離開因緣法」:佛說過去很長久的因緣,在現在再說出來。所以「大法」沒有離開因緣法,所有的因緣法和一乘大法沒有分開的。


9. 「一大事來人間,離不開因緣」:佛陀時代,同樣就是人事,佛陀叫做為「一大事來人間」,一大事也是離不開因緣。佛陀開始講『一乘大法』,就是講『因緣法』,沒有離開因緣法。


10. 「佛為上根人,示真滅,度大法」:佛陀向大家表示「跡法」,說到頭來,分析到來什麼都沒有。人生活到盡頭,也是什麼都沒有,不管有修行,沒有修行,到最後還是離不開「老、病、死」。


11. 「真滅,唯有業隨身」:(1)沒有修行的,煩惱造作,很多惡業,累積著惡種子、惡因,同樣最後他的身也是死掉,就是滅了。(2)修善法的人,在他的生命中減少造惡,減少無明,或不造惡,心單純,但增加善因緣,吸收很多善法智慧。有好的佛法來滋潤心地,最後同樣他的「身」也會消滅掉,也是往生。但是他的意識中,業識中,存著都是善種子,慧命的法在他的八識田中。這就是「人生」一統,最後同樣是「真滅」。


12. 「因緣法」:何況佛陀所說的法,為我們分析,不用執著,人間多少,過去什麼樣的因緣所造成什麼樣的業,但在惡業中,也有真實善的法。在說過去的因緣法,那就很多了,我們人人類與動物,「性」都是平等。


13.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佛陀時代,說很多因緣,歸納,善法,還是因緣帶來未來,惡法將來會受報的惡果。


14. 「因緣法,業識」:不管你是造善因,得善果,或者是造惡業得惡果,在因緣法,我們的煩惱無明,自作自受。佛陀說法,教導我們消除無明的方法,大家所在爭取的不過於「名利、地位,財、色、名」等等。這些東西,佛陀為我們分析,都是零,到頭來什麼都沒有,只有一項:「業識」。


15. 「六度萬行,善業因緣,因圓趨果」:善業或者是惡業呢?善業,「六度萬行」不斷累積很多的善業因緣,就是「因圓趨果」,很自然就是成佛、成聖的果位。


16. 「真空妙有」:同樣到佛的境界,還是有因緣歸納,這叫做「妙有」。過程,要去行菩薩道,就要認識「真空」,付出無所求,再辛苦,很歡喜、甘願,這是我們的願力,所以「付出無所求」。


17. ★善良大象,供獵人象牙的修行故事:「頻婆沙羅王」過去生為象的故事
(註:其太子就是「阿闍世王」,篡奪他的王位,而卒於獄中)


佛陀時代,妻子鼓勵先生,依照祖先的以打獵來維生,一群象在雪山裡悠哉生活,象群都有一個覺悟,隱藏在深山,避免被獵人為取象牙,被奪命。有隻善良的象,就把往生的象祖父、象父親的象牙都收藏在一個地方,也會擔心自己象牙有天被獵人奪取而喪命。


但某天,這隻象在寧靜森林中,被獵人發現,與其被獵人發現,不如主動向獵人打招呼,表達,願意提供祖先的象牙的交換條件,期望獵人保證不再來杉林擾動所有動物。獵人答應,也將象牙拿到市集貿易,錢交給太太。


但獵人貪念一起,自已身上還是一無所有,且獵人也在酒店裡貪酒杯,被另一位貪奪象牙的人,灌酒矇騙掉象牙。酒醒後的獵人懊悔,無奈,空手難向家人交代,再度上雪山杉林來向這隻善良的大象討象牙。


這隻善良的大象又再把他的父親象牙給予且再三表達「你再也不能來了。」獵人回家的途中,又是貪念起,幻想象牙貿易後,有錢再另娶妻子,重新建立家庭,就不用回去家裡了,再度到酒店,還是永遠醉人,不清醒,再度被人騙走象牙。


三度再回到雪山,已經不敢再去見這隻善良的象,起殺意的要用箭來射奪牠象牙。剛好這隻象在池裡洗浴出來,累著在那裡睡了。獵人就用箭,遠遠地往象的眉間射去,大象的血一直流。


「知因識果」:象張開眼睛,看到還是這位獵人又來,象又再度向獵人說,「以我現在的力,還有能力可以殺你,但是我不要殺你,因為我的祖先在這個地方修行,知道我是畜生身,就是知道我有業力,我願意這一生的修行,我不願意去殺生。你的生命我不會去取著,你的願,我會成就你,但是你要趕緊快速來取我的牙,我用我的身體來保護你。我忍著,趕緊快速來取牙,然後要趕緊離開,要不然你會沒有生命,我不會讓我的族群來造殺業,你要趕緊離開。」就這樣,這隻象讓他象牙取了,離開了。


佛陀講完這故事,就向大家說,獵人就是在僧團中的惡比丘之一,累生世就是穿著袈裟,騙取很多的得到的利益。那隻象,就是「頻婆沙羅王」,頻婆沙羅王,過去就是有這樣修行、修福,所以能累生世成為國王。


18. 「因緣不可思議,每個人都有一部大藏經,過去都有《本生經》」:佛陀有時候所講的故事,是在弟子的《本生經》,有時候就是說他自己的本生的因緣。不論是在居士,或者是弟子,修行者也有這樣,過去生就是有這樣的惡劣習氣,居士群也有這樣的善念,這就是佛陀要講的因緣。


19. 「業識,真滅,度大法」:修行,不一定「修行者」比白衣者更有修。白衣就是居士,居士那分修行堅定,雖然有業,沒有脫離煩惱世間法,但他有修福,生世會來人間,還是有福成為國王,所以這就是所造作的,這個業識帶來。這種滅度,就要修清淨行。


20. 「導正權小向大」:用因緣來引導人人,雖然有善念,但是沒有發脫離這個俗,沒有超越世間法,還是修福在人間。雖然說要修行,沒有真心修,還是落得這樣,修行還是有這樣的瑕疵。


21. 「修清淨行,身出家,心也要出家」:佛說這種「生滅法」,讓大家更了解,就是一念心。要培養好這念心,要不然「名稱修行」,這個心,慧根沒有深入心裡來,慧性沒有入心,只是帶著這樣的習氣來修行,穿上那件袈裟,但是內心沒有修,還是在人間就是這樣在輪轉。


22. 「發大心、立大願,行菩薩道,心不動搖」:這惡比丘,過去生是這樣,現在在佛世的時候,和提婆達多,也是同樣為一群,這其中之一。所以,「導正權小向大」。是要人人發大心、立大願,行菩薩道,要保護我們的心,永遠磨練出了什麼樣的環境都不會有搖動。


23. ★『六根為因,六塵為緣:慎防。如眼根對於色塵時:慎戒。識即隨生;餘根亦然,是名因緣:慎思。含識性皆平等。』


六根要好好修,好好慎防,要很謹慎,守好戒,預防我們這個心,要不然六根緣外面六塵,起心動念,容易就是會受外面將我們誘引走。


「識即隨生,餘根亦然」,其他「眼、耳、鼻、舌、身、意」,緣著外面境界,自然就起心動念。就像那醉人一樣,不謹慎,貪心起,取到象牙,一次再一次,這種享受,光是迷在那酒氣。這就是因緣,我們要好好謹思,慎思,心要時時修行當中,要好好謹慎思考。


「含識性皆平等」:有生命的東西都有含識,皆平等。人是這樣,動物也是這樣,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去體會。


24. ★複習經文:【亦不親近諸有凶戲、相叉相撲,及那羅等種種變現之戲;又不親近旃陀羅、及畜豬羊雞狗,畋獵漁捕諸惡律儀。如是人等,或時來者,則為說法,無所希望。】


我們不用在這些人的身上得到什麼希望,因為這些人,有時候他會來問法,我們不用一下就想要說:你一定改。我們一定不要在他的身上有什麼希望,不過,他來問,我們來回答,不要有什麼企圖。又不親近。


25. 簡釋經文:【又不親近求聲聞比丘、比丘尼】:求小乘果,出家僧尼。二乘之人,沉滯空寂,不發大心,近之者令遠菩提。


我們也不用和他們有這樣太過頭互動。「求聲聞比丘、比丘尼」他們只是想要聽而已,沒有想要真修,所以這也不是我們要親近的。


「求小乘果,出家僧尼」:就光是想要聽,不敢身體力行。「二乘之人,沉滯空寂」,就是聲聞、緣覺這樣的人,都沉滯在空寂,若有要修,只修在空寂裡,就是不會進步,所以不要親近這種「不發大心,近之者令遠菩提」。若這樣,我們的道心、菩提路不會進步。


26. 【優婆塞、優婆夷,亦不問訊】:善男子、善女人,即小乘四眾也。道既不同,不須諍論相左問訊。


這些就只是要求「我供養,我就是要求得,求得福田」。這樣的,我們也不用去一直去很用心去找關係。「道既不同,不須諍論相左問訊」:因為這種只是要求得福田,沒有想真正去付出幫助,為善的事情,只想要在三寶的福田中求得而已,要教育也不太容易,反過頭來,相左,會反道理走。我們就不用這樣在這個地方浪費時間。


27. 【若於房中,若經行處,若在講堂中,不共住止】:房院之中,行道之處。若或在於講堂之中,不必與之同一住止。


經典是這樣講,大家要聽清楚,不是互相不理睬了,我們還是要與人結好緣。在這當中,他沒有想要走這樣的路,我們就不用一直去勉強他,去說服他,這樣他會煩惱。當然,人與人之間還是要有那分的情。我們常常說:覺有情。獨善其身的人,自私自利的人,他有他的境界,所以我們就是還是要和他這樣平和相處。


28. 【或時來者】:如是人等,或時之間,以好心故,而自來者,故云或來。


若是有時後他會自己來找我們,我們不一定要和他辯論說:「你這不對,你就要這樣做」,或者是「你怎麼不要這樣做」,或者是「你怎麼這麼自私?」那都不用去說,因為他就是這樣。有時候他會自己來,他自己來,「或時來者」,像這樣的人。若有時間,他會這樣抱著好意要來和我們交談,這樣的時候。「故云或來」,就是說「有時候」。


29. 【隨宜說法,無所希求】:既未受大化,不妨順其小志,隨宜而說,亦不可有希求之心。


「隨宜說法,無所希求」:像這樣的人,既然來了,我們就隨意和他聊天一下,他們若不願意,我們就不用很勉強他。


「既未受大化,不妨順其小志」:我們要感化他難,不如他就是他的志,我們不要勉強他。「隨宜而說」。他若不知道,我們就為他回答一下,不要勉強他,不是非這樣不可。


「亦不可有希求之心」。也不用去一直要求他一定要聽我們的,反正就是和他說一下,大家歡喜過就好。


30. ★『此應離劣友攀緣。求聲聞果者志在小乘,若菩薩具有佛智,遇此小乘人,亦可隨緣攝受。』


「此應離劣友攀緣」。不是很好的朋友,我們還是遠離一點。「劣友攀緣」,共同在一個空間修行,但是那個道全都無法交融起來,我們也不用怎樣排斥,但是我們還是要顧好我們自己。不要和他攀緣,但也不要排斥他,不用和他計較。


「求聲聞果者,志在小乘」。只是一直想要聽就好了,或是在一個境界,能夠空閒這樣清閒過日子就好了,這種小乘的人,我們就不用和他說很多;用心修我們的行,做為他的典範,這樣就好了。


「若菩薩具有佛智,遇此小乘人,亦可隨緣攝受」:用我們的身形典範,來影響他,所說的影響,不是勉強去責備他,或者是勉強要他一定要聽我們的。我們做典範給他看,隨緣勸他一下,不用在他的身上找什麼樣的希望,這也不需要。


31. ★『但此係初發心菩薩,始獲聞一乘境之行者一與親近,則彼聲聞人亦各自有其修證獨得之處。菩薩或為所移以致退墮,或因所見互異以致起爭論,反礙進修,故不與親近為最合宜。』


(1)「但此係初發心菩薩,始獲聞一乘境之行者」:初發心的菩薩。初發心若不是很堅強的道心。「不親近」這些人,不要去靠近;因為怕我們初發心還沒堅固,道心會被影響去。


(2)「顧好初發心,顧好道心」:初發心的菩薩,盡量遠離前面所說的兇險戲搏、畋獵嬉戲等等這些,還有這樣的修小乘的人,我們全都不要去接受他影響我們,初發大心修行人的心。


(3)「道不同,不相為謀;志不同,不相為友」:我們若是去靠近,一定以後他有小乘法,他的道理,我們就會被他影響。道不同,我們的道心還沒堅定,我們會容易讓它影響去。


(4)「菩薩或為所移以致退墮」:剛發菩薩心,會受小乘人的那個道理,分析,影響我們發大乘心這個心念,我們心念容易會退失掉。因為小乘行者,最期待的就是避開人群,自己自修,盡除煩惱,不要和人群去交雜,所以他不要修大乘行。


(5)★前面〈信解品〉須菩提等居僧之首的四位尊者(「須菩提、迦旃延、摩訶迦葉、摩訶目犍連」)的例子):
不就是出來懺悔呢?過去就是修這樣「獨善其身」的行,對大乘法,就是不希望去聽,不希望接受,就是怕自己起心動念,無法在人群中,所以他要避開。像這樣,已經他修行修到有心得了,但是就是不願意接受大乘法。


(6)「譬喻窮子,捨父逃逝」:類似這樣,尊者也會對大乘法避開。而我們現在發大乘心,若沒有避開小乘法,可能我們會容易會被它墮落掉。這就是說,發大心是不容易。


(7)「發心容易,恆心難持」:看看佛陀為弟子授記,弟子受記,已經發大心,卻是還是怕,又不敢在娑婆,要去到其他的世界。大家對這個剛強的人間是懼怕,和況初發心呢?又再道心還沒很堅定,道力還沒很牢固,他很容易就是被這些小乘的道理這樣被它轉過去。


(8)「預防」:佛陀要我們要提防,要我們避開這些修小乘聲聞行的人,就是因為聲聞行有聲聞行他的道理,會去影響到發大心的人,所以佛陀叫他要避開。


(9)「或因所見互異以致起爭論」:假使有的他會的道理,我們說我們的道理,那個思想觀念不同,說不定彼此之間就會起諍論。就像前面說過的「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同樣,外道教也有一套的道理,也有順人間的道理,也有為反對而反對的道理,。佛陀就是預防,我們在那裡爭論,不如不要去接近。慎思,修我們自己堅定心志的行,無須攀緣他們。不再與他們爭論,將自己的道心顧好,不然是「反礙進修」。反過頭來阻礙我們的靜修。


(10)「故不與親近為最合宜」:最好不要去和他論,不要爭辯,因為這樣,才叫我們避開。總而言之,在道場裡面,要「以和為貴」。經文的這個就是說要避開,不是叫你排斥他,就是叫我們要避開。


32. ★『若來問法,則亦當隨宜為說然亦即說,此大乘之妙法,說之即已,並不希求其必能領受。』


所以,「若來問(法)」。他若是有心來之時,我們就能夠隨宜和他說話,不是我們要去求他的法,是他要來了解我們。我們就順他的意,就這樣和他先說一下,不要勉強他;說我們的心意,我們的思想,但是也不用勉強他;你若勉強他,就會(互)相拉拔,我們不用勉強。


「然亦即說,此大乘之妙法,說之即已」。我們就說大乘法,我們的思想,讓他知道就好了,不要和他辯。「並不希求其必能領受」。我們也不用要求他一定要接受我們。所以,在他的身上,不要有什麼希望,若能這樣,那就是我們最圓滿。


所以,要用心聽好,不是排斥任何一個人,真的道場(以)和為貴,只是觀念思想不同;你要做,無法影響你,你修你的行;我要做,我,就是我的思想,我願意利益人群,入人群去,互相不要影響,這樣相安無事。這就是我們要真正用心,才不會偏解。所以要時時多用心啊!


*************
33. 心得,感恩上人開示。很感恩上人教導,人與人相處是「以和為貴」,面對「不親近」的種種人,要戒慎虔誠心的謹慎小心,包括面對只修聲聞小乘者,是避開,而不是排斥。記起學佛修行要謹記佛陀教導我們的「六和敬: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見和同解、利和同均」。總是能感受到,佛陀教導修行,「親近」、「不親近」,蘊含「中道」道理。


很感動再度聽聞「頻婆沙羅王」過去生為善良大象,供予獵人象牙的修行故事。每當聽聞闡述佛陀的《本生經》或是其弟子們的《本生經》,每每都是感動!感恩上人給予我們明朗的慈濟道路,告訴我們「人人身上都是一部大藏經」的道理。同時也會一直記得上人說過的《因緣經》裡的「佛始慈心」的感動。修行,一切都在「因緣果報」中,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共勉之。
回頂端 向下
 
2017/03/21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