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70520 - 樂活老人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32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70520 - 樂活老人 Empty
發表主題: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70520 - 樂活老人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70520 - 樂活老人 Empty周日 五月 28, 2017 7:44 am

回頂端 向下
none
無量光曜心
無量光曜心



文章總數 : 840
來自 : 高雄
威望 : 0
注冊日期 : 2017-11-01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70520 - 樂活老人 Empty
發表主題: 逐字稿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70520 - 樂活老人 Empty周三 12月 20, 2017 5:12 pm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70520 - 樂活老人

【旁白】
今年二月,內政部公布臺灣老化指數,已於二月首度破百,來到了100.18,這代表臺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首次超過14歲以下的幼年人口。臺灣從1993年邁入高齡化社會以來,老化速度驚人,預估2017年就會進入高齡社會,2026年更將成為超高齡社會。

【證嚴上人開示】2017.1.11豐原慈濟人座談
我現在到處都常常聽到他們告訴我,社會老人問題,我都會跟他們說,老人為什麼有問題?我也老了,為什麼常常要說老人有問題?他們就說,現在社區真的是老人問題很多,因為年紀大了,身體就比較,功能、器官都會比較衰退,最重要的就是記憶衰退,都會忘東忘西,有很多事情都是忘光光了,這實在真的很可怕。我就會問醫生,這要如何才能讓老人記憶健康,就是說老人不要休息,心和腦不要休息,但是要快樂,不要有煩惱,不休息但是要快樂沒煩惱,這要去哪裡找呢?

【旁白】
根據國發會報告分析,臺灣在少子化、高齡化的趨勢下,2016年約每5.6個青壯年扶養一位老年人口,但到了2061年,每1.3個青壯年,就要扶養一位老年人口,將造成社會沉重的負擔,因此,人人都需要為老年生活做準備,為我們的長輩、自己,以及下一代的未來,創造老而樂活的安心社會。

**********

「樂活老人」

【證嚴上人開示】2017.1.11豐原慈濟人座談
能夠沒煩惱又要很快樂,又不休息,身體才能健康,哪裡才有辦法做到這樣呢?要去哪裡?環保站。

【旁白】
新莊中港環保站裡,74歲的楊忠誠,每天都來報到,負責開車運送回收的物資。

【環保志工楊忠誠訪述】
我32年次,在家裡比較無聊,來這裡日子比較好過,心情快樂。
為什麼會快樂?
做善事、救地球、做環保。
阿彌陀佛。你幫忙我。阿彌陀佛。給你機會。

【旁白】
另一頭,正在敲打著回收物的尤蘭香,73歲了,還是非常愛漂亮,她也是在環保站裡,找到老年生活的目標。

【環保志工尤蘭香訪述】
我都給它機會,我說給你機會,摸摸它說,給你機會,我就這樣敲敲敲,我就說阿彌陀佛,幫忙一下,給你機會,就敲出來了這樣。我73歲,因為年紀大了,在家裡看電視就是這樣,也覺得很無聊,來這邊做比較有那個,好像有成就感,來這邊有時間做環保,有時間的彈性,精神上的寄託,做環保身體健康,可以救山救海,救臺灣寶島,可以救地球。每天在這裡嘻嘻哈哈笑嘻嘻,大家都很疼我,師兄師姊都很照顧我,雖然我是年紀比較大,我有什麼事情,比較重的,我比較沒有辦法拿,他們都會幫我拿,在這裡做環保,精神都很好,身體也很好,我在這裡做環保,隔壁鄰居有時候問,你是要去哪裡?我要去做環保。做那個又沒錢,你去那邊做什麼?不然去運動、唱歌、旅遊,我說不要,我覺得我年輕時哪裡都玩過了,那個沒興趣。我覺得每天來這裡做環保,很有趣,一天不來,心裡就覺得怪怪的。

【旁白】
另一位老菩薩詹德禎,每天會有半天都在環保站,他認為勞動就是最好的保養。

【環保志工詹德禎訪述】
我現在是80歲,在家裡就是意思就是說等死,我們勞動勞動,外面看一看也可以啊,這樣子,爬山啊,運動場再跑一跑,想開一點,大家都快快樂樂,這樣勞動,講話啊,這樣就比較好。

【環保志工陳烏桂訪述】
我這件要當作雨衣的,這就是我們雨傘壞掉了,人家拆掉的,我就做雨衣,這也是雨傘布做的,把它剪下來,用這頂帽子來當頭型才會漂亮。

【旁白】
充滿創意的陳烏桂,利用雨傘做成服裝,惜物又有巧思。

【環保志工陳烏桂訪述】
我本來在菜市場做生意,我兒子就跟我說你退休,我想說退休是要做什麼?我兒子跟我說,他跟我說,不然你去公園跳舞,運動啦。我說那個我沒興趣,二來,他說不然你幫隔壁賣菜。起初我還沒退休的時候,他講了三項讓我選擇,他說,不然做慈濟,我幫你找。我77歲,我早上要去運動,回來差不多都九點左右來做,做到下午,我常說若沒有慈濟這工作,我們這些老人就,反正就是很無聊,無聊會胡思亂想,睡又睡不著,一來救地球,對吧?二來我們老人有這種工作,就不會胡思亂想,做一做,晚上又很好睡。我對玩樂沒興趣,剛好有,我常常都說,我們師父很有智慧,有這種工作讓我們這些老人做,不然我都說,沒地方晃,沒地方玩,我們有這個工作可以做,很快樂。

【證嚴上人開示】2014.3.22志工早會
在每一個社區,都很需要這樣的環保站,因為一個環保站,就如一個輕安居,如一個老人家的發揮他的潛能,開拓他的心胸,開闊了他的人生,你看,他們就是老而有所養,但是老有所用,他不是老無用,他老了就是專心來保護大地,利益人群。年輕的時代是為家庭而打拼,年紀大了,他可以終身奉獻,讓他的時間分分秒秒,都是為天地人間在付出,不忍心空氣在受污染,不忍心大地資源消耗掉,他為我們這樣的社會減少垃圾,還有可以資源回收,為人間,所以年紀這麼大,還是發揮他們的生命大用,在天地人間,真的生命很有價值。常常聽到了都說老人社會,老人問題大,我都會跟大家說,我說這是社會的價值觀差了,社會的家庭倫理差了,所以才會把這樣老人變成了問題,其實老人是我們的寶,他年輕的時候為家庭為社會,拚死拚活栽培他的孩子,他的孩子現在在社會,都是社會的棟樑,為社會付出,士農工商,都是從這一群老人家的付出,生育他們,同時讓他受教育,假如沒有這一群老人家,這樣的辛苦付出,哪有現在社會的菁英呢?哪有現在我們社會這樣的富有呢?所以這一群老人家,值得我們疼惜,值得我們感恩,所以讓他在老來,有一個生命的目標,那就是環保,又是大家聚集,彼此之間互相,他的信仰,他的善,互相的影響,這樣子回家的時候,都會跟他的子女、媳婦說,感恩啊。聽一聽,有的人很苦,師父在講經我們都有聽到,因為環保站,他們來的時候,就會先看到了師父講經,同時還會看到了,我們在國際的苦難相,所以回去都會跟他的媳婦、兒女說,我們很好命,我們很有福,我們要互相感恩,變成了老人家是帶回了智慧,教育家庭的兒孫。所以每一個家庭的長輩去做環保,都會帶給家庭有福。所以有的老人家把兒子也帶出來了,把老伴也帶出來了,真正的很可愛,總是真的老很有價值,真很感動也很感恩,所以環保菩薩們,現在在靜思堂,大家都聽到師父說話了,師父要感恩你們,請你們回去,要好好替師父疼惜這些老人。

【對話片段】
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一切眾生。願修一切善,願斷一切惡,誓度一切眾生,阿彌陀佛,請慢用。

【旁白】
中午12點一到,許多老菩薩會在環保站用餐,家裡的人不用擔心老菩薩們的中餐沒人照料。

【慈濟志工郭子惠訪述】
其實換一個環境,對他們來說增加生活的話題,還有他來的時候,我們每一個人就笑臉迎他,如果他需要,我們會給他一個擁抱,然後看他身體不舒服,我們也會照顧他,主要他來這裡,我們有社區的供餐,讓他們也可以吃得飽,然後大家聊聊天。

【旁白】
邊做環保,邊閒話家常,可以聽經聞法,還能為社會付出,許多老菩薩在這裡,重新找到生活重心。因此行政院衛福部,為了延緩健康長者老化,自2015年9月起,和慈濟基金會共同推動「社區關懷據點」,至今已超過300個據點。

【慈濟志工郭子惠訪述】
他們在家裡面對的是牆壁,可是來到環保站,大家會呵護他,而且彼此聊天,說說心裡的話,所以其實老菩薩他們來這邊,也把我們當成自己的兒女,跟我們傾訴,那我們就會各別知道老菩薩的需要,他是需要擁抱,還是需要傾聽,那就是我們能夠做到的事情。

【證嚴上人開示】2014.4.9志工早會
跟慈濟人在一起,慈濟人會有方法,讓老人家天天開心,做得開開心心回家了,那就一家人歡樂融融,而且家庭有老人家在,是一個最好的教育,讓中生代的有長輩可以孝順的榜樣,讓孫子輩的,看到了父輩對阿公、阿嬤,這樣的孝順,就是典範。這種就是家庭倫理的典範,讓老人家回家,能夠說感恩媳婦,給我三餐溫飽,媳婦也會感恩公婆,給我這麼好的家庭,白天都沒有吵我,同時看他們做得這麼歡喜,回來分享,這是一個家庭的快樂,真的老人院不需要蓋那麼多,最好的老人院就是在家庭,家庭和樂了,還可以老人家不怕失智症,會身心健康,為社會大地付出,還可以回家,作為被孝順的家庭教育,這種愛的能量循環,多美好啊。

**********

【證嚴上人開示】2015.4.6志工早會
人生幾十年,很快就會老,老啊,由不得自己,老人的功能,腦力功能、器官功能等等,都會衰退掉,家庭的年輕人都有事業要打拼,但是老人家誰來照顧?我們現在的社會已經很重視老人的生活,所以不管是醫院也好,或者是村莊裡的福利機構也是很關心,但是需要的就是要有志工,要有真正的這樣的機構,愛的團體及時去付出,大林也好,臺中也好,臺北也好,花蓮也好,總而言之,總是這樣的愛的能量,互動互愛,把別人的父母當成自己的父母,不只是讓他們來到醫院,我們還要到他們的機構,老人院也好,或是養護院也好,我們都會自動到了這樣的機構,再去關心,再去往診,去關懷。像臺中,我們也有護理之家「輕安居」,一般差不多很難再回家,可是大家用心用愛照顧著,輔導等等,陪伴,也可以回家的,回家的他們也把這一群,當成了自己的兒女孫子一樣,他們回家,這一群子孫還會到他家去,還會志工繼續地關懷,也陪伴他在環保站,也有,這種的愛的循環,讓老人家可以有一個安心之處,不是安身而已,安身心之處。這都是一個社會的結構,需要有愛的團體,還有在部落裡也發現到了,年輕人到外面去打拚生活,家裡的老人,也有不少的獨居老人,我們也在村莊裡去做共餐,供應餐食,讓老人家也可以這樣一起來吃飯,這種長期這樣的供應,在偏鄉部落裡的長者們,這種的共餐,有的時候大家聚一聚,讓大家歡歡喜喜的,給予他們很健康的帶動娛樂,這都是很亮麗的。

【旁白】
慈濟志工在花蓮佳民村,從2014年起,就開始定期探訪。

【對話片段】
今天你要去哪裡玩?穿這樣子。
穿這個,你穿蕾絲的。
對啊,很涼啊。
今天穿得閃亮亮,然後還戴太陽眼鏡,還掛耳環。

【旁白】
早上九點,部落長輩陸續抵達活動中心,今天他們與慈濟志工們有一場聚會。

【對話片段】
這是我們的班歌,來,請起立。
健康的孩子,心中有無限的希望。

【村民歐律君訪述】
來這邊像小孩子一樣,大家感情真的是非常好。

【村民林明珠訪述】
尤其是禮拜三,看他們志工都來這邊,我們都很高興。

【證嚴上人開示】2015.10.21志工早會
大家也都是想盡方法,如何讓老人家,我們平常照顧,或者是還沒有照顧到的,如何讓他們能這樣的提升起來,這種生命的過程,跟他們的價值,因為老人家現在失智症的偏多,因為孤獨無依的,愈來愈沒有人對話,愈來愈感覺到沒有用,所以愈來就會有這樣,老人失憶的,他們的家境不是不好,只是真的是太孤獨了。慈濟人有一個就是叫做關懷,政府也可以介紹給慈濟,也看到了現在臺灣老人超過百歲,也已經不少了。慈濟現在,教育也開始動員,給予他們從慈善與教育中接近老人,給予老人總是一種叫做「樂齡學堂」。他們可以讓老人家繼續來上課,其實說是上課,就是給予老人家如何健康之道,動一動,如何腦筋動一動,體力動一動,人與人之間互相認識,這樣的,永遠都是有價值的人生。

【慈濟志工范壘訪述】
在2014年的三月,我們開始進入這邊做老人關懷互動的接觸,我們想帶動老人家去關懷這個村落裡面,不健康,在家裡沒辦法出來的老人。

【旁白】
鼓勵長者邁出家門,一起相聚吃飯,聯絡感情。尊重不同宗教,慈濟志工走入部落關心著每一位長者的生活。

【慈濟志工范壘訪述】
除了在這裡共餐之外,我們去關懷在家裡不能來的人,我們是希望說,不管是在吃的或是他動的等等,帶給這些老人家健康。尤其心靈部分,我們要帶動他們成為社區志工,去關懷大家。

【證嚴上人開示】2015.4.6志工早會
社會需要愛的付出,這樣的志工團體非常的重要,人世間不就是需要這樣嗎?在時間分秒的快速地飛過去,日復一日,人與人之間一生也很快地過去,變成了老人失智。腦部的功能退化,身體的器官功能退化,這個時候成為社會很大的議題,所以要有很多人來關心投入,這都是看來都是人間,人與人之間的溫馨,愛的互動,看到這樣,真的是打從內心的安住,安定人心,也覺得社會的祥和,這是我們目前最需要的。幸福的人生,是人的愛心創造出來的,但願我們能天下無災難,但願人人都是用這樣和諧的心來創造祥和世界,這都是我們天天最虔誠的祈禱。

【旁白】
不僅帶動老人走出家門,志工也定期走入行動不便的長者家中,關心生活起居,也留意居家安全。

【對話片段】
她要出去的這個門,有水溝也是很危險,所以我們以後會設法如何讓阿嬤出入能比較安全。

【旁白】
悶悶不樂,獨居在新北市泰山的褚阿嬤,只有慈濟志工造訪時,才露出些許笑容。

【對話片段】
阿嬤為人很好,我們來的時候她都很歡迎。
他們都很疼我,陪我聊天,我很高興。
稍微動一下。
這要請人來修理,這樣很危險。

【旁白】
為了阿嬤的居家安全,志工不斷檢查,並且替阿嬤加裝扶手。

【對話片段】
這樣不會鬆動吧?
不會。
這樣很舒適,很感恩。

【旁白】
小小一個動作,對長輩而言卻是大幫助,臺灣如此,海峽的另一端也是如此。福建獨居的謝阿公,因為摔倒行走不便,所以日常起居都得仰賴志工幫忙。

【福建慈濟志工吳明珠訪述】
股骨裂開,裂縫,那就是需要吃比較有鈣質的,這樣子讓他就是早一點可以起來走路。

【旁白】
志工把阿公當成自家長輩照顧,輪班為他料理生活,今年一月,透過居委會申請到了廉租房,志工也忙著幫阿公搬家打掃。

【對話片段】
老是租人家的,這次是拿到這套房子,然後是十號拿鑰匙,我們今天就過來幫他打掃。我就是把他當成是我的父母,家人來幫他打掃,因為他不能動。

【證嚴上人開示】2011.9.21志工早會
高齡的社會了,多少人孤老無依,還有多少人殘疾病苦,慈濟人他們都是很自動地到了他的家去探望,幫他洗頭臉洗澡,都用恭敬心在浴佛,不只是為了殘疾老人浴佛,還要幫他清掃家裡空間,還要幫老人家背著抱著,到外面曬曬太陽,裡面的髒亂交給了慈濟人去清掃打理,破爛不能用了,趕快幫他再換一個乾淨,雖然是二手貨,也可以就如新的一樣,就如自己的長輩,住在我們的附近,就這樣的三不五時去關懷他,這都是很溫馨,所溫馨的是因為心中有愛,這樣的社會,這樣的社區是多麼好。雖然是高齡社會了,我一直一直都在呼籲的,人人要行孝、行善不能等,父母親年輕的時候,如何疼惜子女,等到子女長大了,展翅高飛,要怎麼辦呢?沒有辦法的辦法,總是要有這樣的大愛無私,把所有的長輩們都當成自己的,這唯有菩薩,菩薩叫做「覺有情」,慈悲等觀,我們把所有的眾生,哪裡有苦難,菩薩就往哪裡去,眾生哪裡有病痛,菩薩就如大醫王與白衣大士,及時呵護著他,這都是一個最祥和的社會。

**********

【對話片段】
你若來臺東,請你仔細看,出名鯉魚山也有一支石雨傘,初鹿之夜,牧場唱情歌,紅頭嶼、三仙臺,美麗的海岸。

【旁白】
臺東池上鄉的香妹阿嬤,今年98歲,一個人獨居,但仍能俐落地準備伙食。

【對話片段】
會很累嗎?
不會喔。
也不是很多人吃,二、三個人吃而已,以前都煮六、七個,現在都兒子、媳婦都出去外面工作,剩我在家裡而已。
自己住會不會很不方便?
哪有辦法?遇到了。
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十二生肖,自己看看,剛好撿來了。自己做,去跟人家學做的。

【旁白】
香妹阿嬤雖然歲數大,但是她卻樂於學習,80多歲學起手工藝,90歲才開始拿起畫筆。

【對話片段】
差不多91歲就在畫圖,現在算起來就有六、七年了,這個老師也很用心教我畫圖這樣,也很疼惜我們老人家。
畫圖會不會很難學?
慢慢練習,畫好幾年了也是畫不好,醜醜的。
你最喜歡畫什麼?
水果也有,花也有,土地公廟我也有畫,種田的我也有畫,看到什麼就畫什麼。有時候就老師那個黑板那裡,畫出來我就跟她畫這樣。這是三、四年才有這樣,以前播田要自己撒種,現在沒有這樣,現在改耕耘機。
現在都用機器。
對,都用機器的,就說士農工商發達多,耕田不是用牛拖,踏著機器團團轉,整地割稻車上坐。
這是什麼?
猴子。
綠綠的那個是什麼?
樹下有鳥。
那是什麼鳥你知道嗎?
我不知道,我看到這樣,我就畫這樣。竹子旁邊有狗,兩條狗在那邊。
在幫你顧竹筍的狗。
我想到說竹子下面沒有什麼,畫兩隻狗在那邊顧,也有竹筍,有竹筍怕人來偷摘,牠就會顧。
你畫這樣,現在你這裡可以畫鳥,我都有留位置讓你畫鳥,留一些位置讓你畫,那個鳥就可以站在上面,你的圖有鳥會比較漂亮。

【旁白】
這是池上樂齡繪畫班,每週四的畫畫課,這一群池上的長輩們,努力用畫筆,揮灑出最美麗的色彩。

【繪畫班老師梁錦貞訪述】
老人家的體力眼力,跟小朋友不一樣,小朋友有無限的精力,但是老人家他會累,然後手會抖,眼睛會花花的,畫久了就花花的,再加上椅子如果跟他的身材不太符合的話,他會腳麻,還有就是他會有挫折感、害羞,或者是會比較自閉。

【旁白】
透過畫畫,長輩們將存在記憶當中,早年臺灣農村裡的一景一物一筆一畫描繪出來。

【繪畫班學員魏桂花訪述】
這個有除草,也有紮草,也有堆草,這個是倉庫,就是我們收成的倉庫,穀子堆滿了這個倉庫這樣。騎這個這一隻牛呢,就是我從小的時候,我爸爸就是養了一隻牛,在新港那裡牽回來的。牛,但是要撿草,這個就是等於我去撿草,牛要背草回來吃。

【繪畫班學員黃玉蘭訪述】
以前人家種田都用手工用牛,犁這個,就犁完那個土塊,這個要踏平,人上去踩,這都是,這個一點一點,那就是表示那個土,踩踏那個土比較細這樣。

【繪畫班學員鄒雲嬌訪述】
古時候的石磨磨糕,用那個米泡好才去磨,農家的時候割稻插秧,都是要做這個送點心。

【對話片段】
阿嬤好。

【旁白】
這天剛好附近幼稚園的孩子到來,這一回要換阿公阿嬤當孩子們的畫畫老師。

【對話片段】
這樣圓圓。
蓋子上。
對,不直,要很直。

【旁白】
就像對待自己的孫子一樣,阿公阿嬤耐心教導,自己也備受肯定,而對孩子來說,也上了一堂和老者相處的生命教育課。為了讓老人生活更加多采多姿,慈濟也開設「樂齡學堂」。因應逐漸高齡化的現代社會,慈濟屏東分會為了就近照顧長者,成立了第一個「樂齡學堂」。

【慈濟志工李桂鴦訪述】
上人很注重臺灣老人的問題,而且我們的環保站大部分都是老人,因為這些老菩薩一直跟著我們已經十幾年,快要二十年了。我們也想為他們在人生最後的一段,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

【旁白】
自2015年11月開始,每月的第四個週日,成為佳冬環保站的樂齡學堂日,志工針對老人們設計了有趣又實用的課程。

【鄭幸訪述】
穴道的,什麼的,我們有時候小病,比如說頭痛,他就教你按哪一個地方,按後面的,你就給它按一按,有時候有效呢。像樂齡的他就有教我們怎麼做體操,當然是動一動啊。在家裡就一直墮落下去了,那個骨頭什麼都不行,人家有說要活就是要動啊。

【證嚴上人開示】2016.11.28屏東慈濟人座談
老人來做消遣,來環保場也很好,讓他們有手工藝也很好,應大家的興趣,讓他們去選擇,也有的會畫圖,畫出他們心裡要說的話,也很好。讓他們白天能夠有老伴,可說他們「同一國」的話,時代相同,說同樣的話。我們志工菩薩,人間菩薩,把他們當作是我們的長輩,我們就能適應老人所說的話,把現在我們所學的,邊向老人解釋,讓老人他也覺得有興趣,回去和孫子能溝通。我們也是能這樣,讓他們一家這樣樂融融,讓孫子也覺得阿嬤很可愛,阿嬤也會學我們的話,這樣孫子也會接近阿公、阿嬤。我是覺得,我們若是我們的社區能做這樣,也是很好。當然,這和環保、樂齡社區,都可以這樣把它會合起來。

【旁白】
為了配合政府政策,全臺各縣市的長照試辦點,陸續揭牌。

【對話片段】
來,這是代表我們C級巷弄長照站。

【旁白】
臺中市第一個長照2.0試辦點,選定在大甲,照顧體系包括1A2B4C。換句話說,就是一個社區整合型,二個複合型,以及四個巷弄長照站。慈濟基金會將協助其中一個巷弄站的運作。

【慈濟志工林棋漢訪述】
我們最主要是幫助他們說,我們社區裡面的長老者,我們就幫助他,不要那麼快就會失智失能。

【證嚴上人開示】2017.1.11豐原慈濟人座談
看到我們的慈誠與委員,師父也很感恩,這些環保菩薩也是我們的慈誠、委員來推動環保,也是很疼惜老人,所以在我們那個區裡面,我們原來的辦公室,社會局已經在那個地方掛牌,叫做「長照」,就是說我們可以在那個地方,照顧老人。有的年輕人白天要工作沒空,父母年紀較大,生活起居不方便,我們可以將他帶到我們的園區裡,在那個地方,我們要如何照顧,讓他心會快樂,身心健康,要如何讓他有運動的機會,這就是我們可以,我們社區的長輩,我們可以讓他來那個地方,我們讓年輕人安心去工作。晚上、下午,他們下班就來將他們帶回去,他可以享受天倫之樂,白天讓年輕人安心,老人可以很快樂,有伴來互動,這是我們現在要做的,叫做「長照」。大家可以互相照顧的地方,這是愛老人就是等於在孝順我們的父母一樣,期待我們的社會會比過去更好,人間菩薩更多一點,能做更多社區的事情。總而言之,做人生命的價值就是發揮功能,身心健康快樂,才不會老化了,請大家要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70520 - 樂活老人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菩提心要-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