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71118 - 親子不迷網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32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71118 - 親子不迷網 Empty
發表主題: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71118 - 親子不迷網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71118 - 親子不迷網 Empty周六 11月 18, 2017 7:27 pm

回頂端 向下
none
無量光曜心
無量光曜心



文章總數 : 840
來自 : 高雄
威望 : 0
注冊日期 : 2017-11-01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71118 - 親子不迷網 Empty
發表主題: 逐字稿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71118 - 親子不迷網 Empty周日 11月 19, 2017 8:07 pm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71118 - 親子不迷網

【旁白】
這樣的場景,您是否感到熟悉?現代社會3C產品盛行,就算置身在同一個空間,家長與孩子往往並未直接交談,反而沉浸於自己的網路世界。

【證嚴上人開示】2006.8.1志工早會
人人都有母性之愛,只是方法,不知道用什麼方法,來親自己的兒女,因為我們現在的社會大環境,這個方向有一點點的偏,偏之毫釐就失之千里,所以這種的家庭倫理,親子彼此的互動,都已經慢慢地消失掉。以前家庭教育的慣例,都是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孩子一定要孝順父母,聽從父母的教育,而且要尊敬兄長,所以兄長如父,那一種的家庭階層,就是這樣一階一層這樣的,這樣一貫就一直下去了,大的帶小的,父母就是這樣在管教。但是那個時候感覺到就是說,這就是一個倫理循環,就是好像感覺互動都是很順。不過,過去的爸爸,實在是太嚴格了,我們也曾經被嚴格過,在那個時候的心態,覺得我們不對,父母教我們就對了,有時候我們是有道理的,但是父母親他們實在是很沒有道理,不過那個時候,不能想他們沒有道理,只是會想,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錯都是兒女錯的,自己都會這樣想。但是現在的不是,現在因為時代不同了,這種的不同的時代,我們生活在這樣的空氣中,因為現在的空氣多污染,我們自己的心裡也要有免疫,這種的免疫,就是要跟這樣的污染,稍微去接觸,如何來建立自己的抗體。親情也是這樣子,我們要回歸過去那樣的乾淨,那樣的純,已經求不可得了,既然我們已經求不得過去的,我們現在就要來學習適應,適應現在。

【旁白】
面對有別於往昔傳統的挑戰,親子之間該怎麼歡喜相處,又如何走進彼此的世界?

**********

「親子不迷網」

【旁白】
兒童遊戲區裡,眾多家長陪同孩子,可惜人在,心不在。相較之下,手機似乎更吸引大人注意。兩歲半的佑佑大哭,母親趕緊上前安撫。

【對話片段】
他情緒比較平復之後,再讓他回去玩遊戲這樣子,可是現在還沒平復。

【旁白】
五歲的葛小妹很安心,知道媽媽始終觀察著她。

【對話片段】
我媽媽就是坐在這邊顧著我,另外會買個甜甜圈給我吃,像這樣。

【旁白】
專家表示,陪伴孩子,重點在於專注和互動,父母用心把握親子的相處時光,才能增加彼此的信任與情感。

【大愛新聞資料畫面兒福聯盟托育組主任姚秀慧訪述】
他需要的是你跟他談話,你跟他有互動,讓他感覺到,你是跟我一起在玩玩具,跟我講話,然後知道我遇到了什麼事情,在我有需要的時候,我可以來尋求你的幫忙。

【旁白】
現代人依賴智慧型手機,利用網路經營社群、購物,甚至是聯繫工作,幾乎都在滑手機而非講手機,其中最容易沉迷網路的,是青少年族群。

【大愛新聞資料畫面臺大心理系教授陳淑惠訪述】
他第一個是失去了很多學習技能上的發展,可能某個腦的活化系統,可能就集中在某些刺激,那這個對人的整體未來適應,其實干擾度是高的。

【旁白】
衛福部針對五千多名中小學生及大學生進行調查,結果有2.8%呈現高網路遊戲沉迷傾向,其中又以國中生最為嚴重。

【大愛新聞資料畫面網路成癮防治學會理事張立人訪述】
青春期也是一個在腦神經在做大規模調整跟修剪,一個非常不穩定的階段,而這個會呈現在說,他會比較容易著迷在某個事物上面。

【大愛新聞資料畫面臺大醫院精神科醫師林煜軒訪述】
會在比預定時間還要多很長的時間去上網,我們可能覺得要停下來,但是他覺得停不下來。這個是最經典的,我們講到失控的狀態。

【旁白】
現代人智慧型手機不離身,甚至出現手機分離焦慮症,劇團以三位蘿莉少女角色,探討時下群眾置身網路世界的現狀。

【大愛新聞資料畫面楊景翔演劇團藝術總監楊景翔訪述】
我會漸漸發現,好像這個社會在告訴他們說,外表看起來好看等於一切,不是說他的內在。

【旁白】
少女走不出玻璃箱,就像網路成癮的世代,被困在手機的小框框裡。

【大愛新聞資料畫面楊景翔演劇團演員張詩盈訪述】
在臉書上說,我發表一些什麼聲音,讓大家來關注,這樣我會感覺我被照顧,我好像有一點被注意了,我好像像明星了,或是我努力把自己穿扮得像個明星,或是我試著做些什麼事情,是跟人家不同的,其實就是為了希望被關照。

【大愛新聞資料畫面楊景翔演劇團藝術總監楊景翔訪述】
不是要給人家一個答案說,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如果用正面的方式去想,它有可能是好的,但是很多事情就是過度或極端的時候,它會變得很扭曲。

【旁白】
網路時代,跨越了空間的差異,拉近了人們的距離,但如果大人小孩都迷「網」,卻可能導致親子疏離。

【證嚴上人開示】2013.12.26北區歲末祝福
天天都在感恩,感恩這個時代,有這麼好的傳輸媒體,讓我們可以在一個點能擴大到全球,這就是這個時代的優點,而且讓我們方便多了。但是這個時代,也是很令我們擔心,因為也是科技的發達,讓傳訊媒體也是很普遍,尤其是現在的媒體多,視訊也多,是真正的清流媒體,就能很容易教育到人心,淨化到了社會。假如看到許許多多,很簡單,都會上網路去,有的時候,許許多多的不好的訊息,有一些方向無定的人,或者是年輕的、無知的孩子,他們盲從,抓到了好玩的,他們就會一直沉迷下去,不只是大人,連孩子也是這樣,兩、三歲的孩子就會玩手機,實在是太厲害了。所以這就是初生種子,初生的孩子,這麼純真的一粒種子,他出世,其實心地都是一片乾淨的,「人之初,性本善」,這樣出生來到人間,我們要給他是什麼樣的環境?家裡的環境,親情的環境,我們要如何給他一個很正確的。

**********

【證嚴上人開示】2000.2.11北區教師尋根
每一次有機會的時候,我都會跟家長們說,每一個家庭,每一位父母的希望都是在孩子,但是孩子的希望就是在教育,那麼這個教育的責任不只是在老師,應該家長也要負起一半的責任。不過現在的人,他們對孩子是太寵,不只是愛,他們是太寵了。孩子寵了就容易會寵壞掉,不過現在的年輕人,這都是很難以分什麼叫做疼,什麼叫做愛,怎麼樣叫做寵。期待著從孩子出生開始,一直到青少年的這期間,要怎麼樣把他們這種人的本性,孩子的本性把它喚回來。那麼親子之間,讓他怎麼樣把這個感情的橋,橋樑把它搭起來,在家庭的親子,若沒好好帶得密切起來,你說要在社會,要怎麼樣改善教育都難啦。所以一直期待著要雙管齊下,第一,我要呼籲怎麼樣建立親子之情,第二,要怎麼樣建立師生之情,老師與學生的感情,就像我們在醫院,我就跟醫生說,你們要如何建立醫病的感情,醫生和病人的感情,同樣的意思。這個感情,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種的感情沒有建立好,那麼生態就會亂掉。

【旁白】
網路資訊日新月異,永遠追逐不到盡頭,可是孩子的童年僅此一回,錯過就無法重來,家庭教育是孩子培育人格的重要基礎,父母應擔負關鍵核心角色,關照孩子的真實需求,適度放下3C,或是善用這些現代科技,讓它轉化為吸收知識的助力。

**********

【證嚴上人開示】2007.9.1志工早會
現代文明時代的父母,實在是真難為,不知道要輕或是要重,要如何才能這種的愛與教,教與愛如何平衡?我相信現在年輕的,當父母真的愈來愈難當,應該我們要知道,要如何來教育?當然要從家庭開始。

【對話片段】
超過時間太多就會先沒收。
我把它網路拔起來,這也是控制他的一種方法。

【旁白】
父母憂心忡忡也立意良善,但孩子們卻另有對策。

【對話片段】
沒有手機怎麼辦?
去找。
你管不了我。

【旁白】
希望避免衝突,其實有皆大歡喜的方式。鄰近住家的運動中心,豐富的運動課程,讓親子都能同時參與。

【大愛新聞資料畫面靖娟基金會福安中心主任黃如鳳訪述】
針對國中小的小朋友做一個休閒安全的問卷調查,那其中有發現,大概在國中生的部分,將近有快要一半的小朋友,他們就是網路成癮的症狀還滿明顯跟嚴重的,所以我們希望說,可以提供給小朋友一些不同的選擇,然後就是讓小朋友他們可以有機會到戶外來做一些其他動態的體驗活動。

【對話片段】
要出發了,去慈籃打球。

【旁白】
患有妥瑞氏症的柯軒傑,學習能力較為遲緩,父親柯童三原本採行打罵教育,一度讓親子關係緊繃。

【爸爸柯童三訪述】
以前我對小孩的態度,都是那種很嚴厲,就是好像父親對小孩子的管教方式,就是非常的暴力。

【媽媽溫秀霞訪述】
他的叛逆期很重,就是他會跟爸爸頂嘴。

【對話片段】
我不想跟你講了。

【媽媽溫秀霞訪述】
爸爸的方式都是用打的、罵的,我覺得說他把我小孩,就是對待小孩的方式,讓我覺得我很失望。

【旁白】
體罰造成了反效果,柯軒傑加倍衝撞,親子關係更加破裂,在慈濟志工引介下,他們接觸籃球運動,也參加親子成長班,逐漸打開對方的心門。

【爸爸柯童三訪述】
我脾氣比較暴躁一點,講話比較大聲,他就會用在慈濟裡面的人文課程中,一些靜思語,他就會跟我說,發脾氣是短暫的發瘋,他就說,我們是不是可以不要用這樣的方法彼此相向。

【旁白】
教學相長,孩子也可以是父母的導師,和解糾紛同時告別傷害,享受親子之樂。

【對話片段】
看靜思語啊,上人講的經啊,靜思妙蓮華都會講到,對我有用的話,我都會去看,都會去警惕。

【爸爸柯童三訪述】
上人就是說,小孩子不會念書,不會念書,健康就好。若沒有健康,就是說不健康,他就說怎麼樣,那有小孩就好,有就好。既然我們的小孩子是這樣子,一定要是爸媽的去真心,你要去陪伴他,不管他要怎麼樣的學習,你總是要在他的生命中,要有陪伴這樣的事情存在。這麼多年來,我們父子從來沒有擁抱,那我內心覺得說,對他的愧疚啦,也讓我覺得說,那就是要好好的去陪伴我的小孩,如果我是父母親,我都不來陪伴我自己的小孩,那誰要來陪伴你的小孩?

【證嚴上人開示】2001.7.28暑期營隊圓緣
心中有愛要說出來,媽媽們,爸爸們,一定要學習像外國人一樣的,他們看到了孩子第一句話都會說,親愛的,他們在家居的生活都這樣子,親愛的孩子,或者說孩子我愛你,你心中有愛不要放在心裡,有愛說不出來,孩子都不知道,你真的很愛他。何況現在的社會,其實需要你們很坦然的對孩子表達,人世間要互相互動,就如在這裡的,不管你是慈青生活營,或是志工慈少隊,或者是親子營,希望在不同的功能,不同的生活營裡所學習到的,就是要拿回家去用,只要你們把這一分愛,把學到的一切的一切,所聽到的,所看到的,都要好好的把它當成了一顆種子,這顆種子,不只是在自己的心地成長,還要讓它結果,讓它果實纍纍,有這個果實。還要在其他人的心地再去播種,能這樣子,我們的社會一定會很好。

【旁白】
真正的親子陪伴,重質不重量,只要願意攜手體驗,網路之外的世界,其實更加海闊天空。

**********

【旁白】
高雄慈濟親子成長班,志工透過課程,讓孩子們自願放下3C產品。

【對話片段】
3C產品不要玩很久,要休息。
遊戲很好玩。
怎麼好玩?
因為它教我們必須要合作才有辦法成功。

【證嚴上人開示】2017.6.25北區慈濟人座談
近幾百年來,人心一直一直向著欲念追求,尤其是近時代年輕人的,因為現在的科技發達,環境富有,現在的年輕人都會慢慢失掉那樣的耐心、耐力等等。因為現在的生活就是靠著科技,所以人世間就這樣,有一位媽媽,看到了她的兒子一大早出門,回家滿身大汗,她說,兒子啊,你為什麼工作平常你都喊累了,你那麼早出門做什麼?他說,我就去打球。為什麼要那麼辛苦?你可以用錢請人去打啊。高爾夫球,她說,你可以用錢請人去打。但是孩子就說,媽媽你不知道現在,現在的企業交際就是要打球。她說,我想不通,我以前買田購屋給你們,我們是靠勞力,我們是做工、種田這樣出來的,你們只是去吃飯就能賺錢喔?他說,不是吃飯還要打球。她說,我更想不通,打球那是學生時代,老師叫孩子要運動,上體育課,你已經是在做事業了,為什麼還要去上體育課?這是媽媽解不開的心靈的謎。但是兒子跟她說,她就想不通,母親說給兒子聽,說我們是這樣賺錢,我們這樣就能為你們買田購屋,給你這麼多財產,我們就不用這樣打球。孩子也是說,我跟你說就說不通,母親也說,我才是跟你說不通。所以這個時代就是溝通斷線了,要怎麼辦呢?這當中要有將他們連接起來的親子情,需要建立了一個家庭的一條線,觀念上下都通,慈濟就是一個可以親子互動的一個道場。因為人世間這種的生活,是人人都共同需要的生活,我們要如何為這樣的社會人類造一個祥和的社會、祥和的社區?需要每一個家庭都要和樂融融,要不然的話,你的見解,我的見解,他心靈的煩惱,他的無明,無明、煩惱、見解不一樣,那就很不好的生活。

**********

【旁白】
馬六甲慈濟親子成長班,玩起了爸媽的兒時遊戲。

【對話片段】
自己回到童年,然後也跟孩子講,曾經我們怎樣玩,玩什麼東西。
以前的比較好,又簡單又便宜又好玩。
這也是很特別的事,我看到這一次的,全部的那種玩意兒,好像都是那種可以回收的,也不用說很華麗的那種外表。
你覺得今天最好玩的是哪一個?
跳繩。
為什麼?
因為可以綁這個,然後可以跳繩。
都是我們爸爸媽媽上一代的童年玩的遊戲,不像我們現在只是對著手機,對著電腦。

【旁白】
馬來西亞峇株巴轄慈濟人文學校舉辦親子生態教學活動。

【對話片段】
你在弄什麼的?
我在找螞蟻。
找螞蟻?找到了嗎?
找到了。
你們找什麼?
找雞、找羊。

【旁白】
大人、小孩在自然環境裡共同學習。

【對話片段】
以前小小朋友根本就不懂,雞長什麼樣子?只知道雞腿的樣子。
像現在小孩子,他們只是在家裡玩手機,真的很少有機會接觸大自然,所以今天的活動,慈濟真的辦得很好。

【旁白】
用葉子編織蚱蜢和小魚,親子時光充滿樂趣。

【對話片段】
平時很少,根本沒有這樣子的機會聚在一起,也沒有這樣的機會面對面講話,因為都一直看手機,今天已經是看手機紀錄最低的時候。

【證嚴上人開示】2012.4.24志工早會
我們辦起了親子營,很感動,看到了親子的親,親情的流露真的很美,而且讓孩子懂得如何感恩父母,這也是很可愛的,這就是我們人之初的起步,要在這樣孝的倫理中懂得,家長也很感恩,他說孩子參加慈濟的青少年、幼年這種的生活營,還有親子營,回去的看法、生活都不一樣,讓父母親都很感恩,這都是家長的回應,很感動。

**********

【旁白】
高雄湖內親子班透過遊戲引領小朋友思考,欲望真的能夠帶來快樂嗎?

【對話片段】
你選一個。
為什麼選一個?
因為要省錢。
省下來的錢要做什麼?
幫助別人。

【家長鄭君琪訪述】
他們來上課的這一段時間,他們回去會更懂得感恩這個部份,譬如說人家有人來作客,或是有客人來的時候,他會幫忙招待。然後再則就是,當他們要吃東西之前,他們一定會先給父母親吃。所以因為有他們的堅持,所以讓我就是可以堅持,更堅持地帶他們來這裡,然後再自我成長。

【對話片段】
你哥哥哭,父母親不會買,你哭,父母親就買了,這樣的做法對嗎?你自己覺得。

【旁白】
買或不買,馬六甲慈濟親子成長班學員,在靜思語教學中,舉牌表達想法。

【對話片段】
要控制自己的欲望。
就是每天把錢放進竹筒裡面,有時候就是把錢捐出去。
教我需要和想要,想要的是玩具,需要的是那些有用到的。

【旁白】
互動課程後,孩子了解到金錢不只能購物,更可以行善。

【對話片段】
幫爸爸按摩,因為我要存錢幫助人。

【證嚴上人開示】2013.5.29志工早會
我們慈濟人、教聯會、大愛媽媽、委員慈誠,很勤於在社區耕耘這一塊,小孩子的親子班,或者是兒童精進班,青少年班等等,總而言之,有了付出,總是可以聽到了很溫馨的成果,我們也常常看到了,馬來西亞也是同樣,用了很多的方法,讓許許多多很可愛的孩子,童言童語,無不都是可以教化家庭,如何行孝、行善不能等,形成了一個社會、社區的,真的善的回應,這都是只要有心,沒有做不到的事,孩子小小的,我們都要設法教育,好幾個國家都是有這樣在做,臺灣也是這樣。

**********

【旁白】
新店區的靜思小志工,來到安養中心探視爺爺奶奶,家長全程陪伴。

【家長林瓊訪述】
我們家是重視三代同堂,對父母親、阿公阿嬤要孝順,你看他一來,就一直給阿公搥搥背。

【旁白】
孩子們留下卡片訴說祝福,新泰區的親子成長班,則來到樂山療養院陪伴院友。

【家長謝忻庭訪述】
讓他們知道說,他們擁有的其實是很多的,跟他們相比之下,所以要讓他們自己珍惜說,可以有那麼好的福報,生活在我們現在的環境中。

【證嚴上人開示】2002.7.22志工早會
我們看到了親情可貴,很多人一生勞勞碌碌,為的是什麼呢?也是期待著天倫之樂,還有就是希望養兒待老,這就是每一個人,人生唯一的希望。但是現在的人,父母親這種的天性之愛,對孩子從小一直到長大,都是同樣的一分心,那就是付出無所求的大愛。假如要他說有所求,那就是求孩子學業進步,孩子身體健康,將來孩子就是在人生的事業上,能平平安安、一帆風順,這都是父母對子女的要求。能不能要求子女給父母有一些什麼呢?其實就是要求也很難求得到,因為現在的人很難體會到父母那一分無私的愛,唯一的辦法就是要幫他,來製造一個很大的環境,大家有志一同,人與人之間,有同樣的一個方向,我們就來組成一個很大的團體。所以我常常說,整個慈濟就是來自於個體,每一個個體,有這樣的覺悟了以後,願意去追求那一種的清淨,善而美的境界,這樣的人,總是要自我先調教好,還會有人來跟著你、我,還要有無數個他,要跟你我一起,我們有同步,同步的行動,有共同的心,發大心,那就是愛心,有共同的志願,那就是同願。在公元兩千年的年初,我向所有的慈濟人呼籲,期待著能把所有的心、力量,往現在的青少年。非常的感恩,從那一年開始,所有的老師們也都很加強用力。還有慈濟人、委員、慈誠隊也都很用力,還有就是慈青,我們的慈青菩薩的確純真有愛,那一種向上追求的智慧很強,所以他們活潑,他們有愛心,他們也懂得青少年的心理,所以慈青菩薩跟慈濟人,跟慈濟的老師都合起來,開始我們也有設計了親子營、少年營,真的帶得非常好。我們剛才所看到的,那就是社區所辦的活動,這個活動就是有兒童營,或者是兒童親子營,所說的兒童就是小學,小學的親子營,還有國中營,還有國中親子營,還有高中籃球隊,還有國小的,國中、國小的籃球隊,還有這高中的親子營,反正很多很多,讓他們跟父母親一起來互動,你看這樣的教育,哪不感動人呢?而且孩子們,他們是最好受教。不過現在的社會,一切的環境都是,在在就會誘惑孩子,所以孩子們,也被這個社會的誘惑也是,像在學,就被污染了。本來純真的覺性,後來他就背覺合塵,跟著這種污染的社會這樣去了,我們現在就是希望他背塵合覺,就是要讓他在污濁的這種的污染中讓他能解脫出來,再回歸人性本善的,這樣清淨的心,所以懂得感父母恩,懂得尊重師長,這樣才是真正的人格教育。

【旁白】
無論常態性的親子成長班,或者帶動親子進行機構關懷,乃至暑假期間的營隊,各地課程不同卻都饒富巧思,孩子們的善念緩緩萌發茁壯,家長們也自有收穫。

【證嚴上人開示】2006.8.1志工早會
親子班的課程,自己要先把自己的孩子帶進來,所以有這樣的互動互動了以後,不只是媽媽成長了,孩子也成長了,如何讓這個家庭親子之情,會很親很和,哪一個媽媽不希望呢?只是不知道方法在哪裡,真的很感恩,我們慈濟人真的很有智慧,走入了社會無所不在。

【旁白】
除了慈濟親子活動營隊,許多家長也牽引兒女擔任靜思書軒小志工,不僅止於在門市學習整理環境,應對進退,也會學習手語和唱頌經文,演繹經藏,潛移默化之中,孩子的迷你善心也能激盪出大愛漣漪。演繹活動當天,孩子們帶竹筒回娘家,實踐某項秘密計畫。

【對話片段】
買書。
送給誰?
送校園。

【旁白】
將好書送到校園裡,發起這項活動的呂宥霖,是靜思書軒的資深小志工。

【對話片段】
靜思書軒有舉辦一個「好書進校園」的活動,是幫助希望工程的小朋友,也能像我們一樣讀到師公上人的靜思語。
我們在臺灣有看不完的書,但是有些小朋友卻沒有能力買書,所以我想幫助他們。

【證嚴上人開示】2004.10.6志工早會
這種悲憫的心,要把他啟發出來,所以要讓他們從小就要認識這個社會,社會的生態,因為孩子他們都是很有福,在自己的家庭很享受,他們要讓他知道,同樣的生命,不同的環境,悲憫啟動了,智慧苗就萌芽了,讓自己知福惜福,他們會感恩,有這樣好的家庭,爸爸媽媽把我養得那樣的健康,就是從這樣會啟發愛心、悲憫心,有的家長會跟老師說,他說我的孩子有的時候回家還會管我呢,他就說,爸爸媽媽你不要這樣的光是工作工作,你應該也要去付出一些啊。他會這樣教育他的父母,所以他們也會帶著父母去看窮困的人家,到養老院、到殘疾院去,有的時候孩子把父母親帶去,父母親還不敢靠近,反而是孩子牽著媽媽的手,到了老人的前面,來跟老人家親近,所以這種的生命很奧妙,當生命與生命會遇在一起,用生命來教育生命,所以這叫做生命教育。所以需要家庭的教育、學校的教育跟社會的教育,還有環境的教育。

【旁白】
臺灣中區靜思小志工參與人文交流營隊課程。

【對話片段】
第二句呢?
雖然我很小…

【旁白】
小志工在家長陪伴下,反覆認真練習經藏演繹。

【對話片段】
我一直想說,雖然我還小但是我都懂…

【旁白】
一首接一首,孩子跟隨手語進入有情世界。

【靜思書軒中區副區長劉榆宣訪述】
以愛傳承,以德傳家,希望透過這樣一個經藏演繹,為孩子種植下一個菩提善種子。

【家長吳惠然訪述】
他之前是一個比較靜不下來的小孩子,然後比較好動,然後自從來演繹以後,他會靜靜地思考,然後靜靜地聆聽老師上課。

【家長林巧兒訪述】
學習過程中我發現,讓我感動最深的是,這些師兄師姊非常無私的那種無償沒有代價的那種付出。

【旁白】
六歲時的展辰,平日都跟著阿嬤一起做環保,為了參與法譬如水經藏演繹,自己看螢幕練手語。

【對話片段】
因為我很愛爸爸來看我,看我比手語。
誰教你的?
看電視跟看電腦。
是都是靠上人,還有我們在書軒裡面的姊姊,還有師兄師姊他們能夠陪伴這一些小菩薩他們。

【證嚴上人開示】2006.8.1志工早會
每一個家庭假如都人人親親,親我親,親子之情建立得好,教育得好,不就是這個社區都是模範社區嗎?家家都有教養,家家這種的親情、倫理建設得好,你家我家,你親我親,這種的親民、親家庭,這樣的親親民或是心心民,就能普及到社會了,這不都是親我親嗎?親別人的親,幼吾幼,老吾老,這種的老者,就是自己的長輩,幼者都是自己的親子,能這樣子,這個社會不就是非常的祥和嗎?

回頂端 向下
none
無量光曜心
無量光曜心



文章總數 : 840
來自 : 高雄
威望 : 0
注冊日期 : 2017-11-01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71118 - 親子不迷網 Empty
發表主題: 動動腦 Q&A 時間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71118 - 親子不迷網 Empty周一 11月 27, 2017 5:50 pm

分享簡報, 歡迎有需要的朋友參考使用...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71118 - 親子不迷網 Aozyu116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71118 - 親子不迷網 Aozyu216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71118 - 親子不迷網 Aozyu316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71118 - 親子不迷網 Aozyu416
回頂端 向下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71118 - 親子不迷網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菩提心要-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