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8/03/18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10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8/03/18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2018/03/18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18/03/18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日 3月 18, 2018 3:09 pm

20180318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修菩薩行布施,或以柔軟愛語,
或作與利他行,或與隨類同事,
令其皆得安樂,是為饒益於他。

  還是要用心聽、用心體會、用心了解啊!修行,難聞佛法,現在我們已聽到佛法,我們發心修學佛法要選擇的是大乘法,大乘菩薩行。「修菩薩行布施」。既選擇大乘菩薩行,「六度萬行」,六度就「布施」為首,布施對菩薩的修行是多麼重要啊!布施,就是我們要時時把握時間,不只是我們利用時間,時間用來布施。布施有很多種的布施,講話利益人群,這也是布施;出力,減輕人工作負擔,這也是布施;鼓勵人,讓人增加信心,這也是布施,林林總總,凡是能夠幫助人、利益人的,我們無不都能夠在人群中付出。所以布施是一項很容易、很簡單,隨時可做,不是等我有錢、等我……等等,不用。隨時,只要我們修行、聞法,你心中有法,觀念一轉變,不論是你的態度、不論是你的聲音、不論是你的動作,無不都是能夠利益、布施給眾生,那個感受,這全都是人人做得到。

  所以,「或以柔軟愛語」,這做得到嗎?會啊,容易做。但是要布施,這很輕易就做得到,若是要教育,就要用很多種的態度、語言。有時候要很高調的態度,有時候那就是要很低調的態度等等,眾生剛強難調伏。剛強的眾生很多,用什麼樣的語言、用什麼樣的方式,這也是要學。雖然說話,說話就是很輕鬆,其實說話,平時口業有四種,妄語、綺語、兩舌、惡口。「妄言」,說謊話,沒有的,你說有;或者是造謠,沒有很清楚,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暢一時的快,繪聲繪影說得很多,有時候會使社會人心亂了。所以這種妄言不能這樣隨便開口,就說出了不真實的話,所以妄言很可怕!什麼無明風等等等等,那種中傷人的妄語實在很可怕,我們就要很謹慎,說話要說誠實語。

  妄言之外,又有一種「綺語」。綺語,那就是心對人實在是沒有好感,為了利益就說很多很多的好聽話;人的面前說一種,在這個人的背後又是另外一種。這綺語專門是說好聽話,要博取人的愛心、歡心,對自己有利益的,所以這種綺語不是修行者所要說的話,我們要說的也是真實語,說該說的話,實實在在。這個人是對,我們讚歎他;不對了,不要為了博取歡喜,在面前說:「你這樣做沒有錯,你對,全都是你這樣才是!」在背後,「其實這樣做就不對」,等等等等的不對,在這個人的背後批評很多,這叫做綺語,在人的面前說好聽話。

  而另外一種就是「兩舌」,兩片嘴唇搬弄是非,東家長、西家短,他說你如何,我告訴你。「他說你如何,你不知道,我告訴你。」就像這樣,這也不對。所以,搬弄是非、兩舌,這都不對。「惡口」,更加不對,這是一種的習慣。明明就是一句好話,明明他就要說好話,但是就習慣養成了,「我就沒有惡意,我就是習慣」。旁邊的人也替他解釋:「其實他是很好,只是人比較土(意指個性粗獷率直),說話就是這樣的習氣。」自己解釋,惡口了後,自己解釋:「我沒有惡意。」後面的人也替他解釋,這樣到底能平反過來嗎?給人的印象就不好。

  何況惡口本來就不對,不對的事情養成習慣更加不對。所以,講話真的是要很大的學問,也要很用心的修養。所以我們要柔軟語,這也是要真修養,要誠實語,不惡口、不兩舌、不妄言、不綺語,我們要說的是說真實柔軟語,這真的是要很用心去學。「或作與利他行,或與隨類同事」。「利他」,就是要做什麼事情我們應該不要去傷害到人,現在的事業、職業都很競爭,為善競爭當然很好,但是有時候「為善」,我們也要想如何去成就人的善事。就像我們在今年二月六日,花蓮這波的地震也浮現了很多慈善機構。雖然慈濟很及時、很快速,以我們的經驗,很快速,這七八天的時間每天每天都很用心。

  一直到了六七天後,差不多是第七天了,大家回來在報告,簡報的時候,我就聽到了,「還有某某團體、某某團體,大家很踴躍。尤其是吃的東西很豐富,大家囤積著的東西還很多,尤其是供應餐食已經多到就像美食街」。我聽到這樣,那一天就向大家這樣說:「既然現在東西這麼的豐富了,吃的東西也這麼的多,變成一種我煮的要比你更好,已經變成了就像美食街一樣,甚至有的……。」因為這次的花蓮,真的是要用感恩心來說這次花蓮的地震,雖然是很強,卻是範圍不大,四棟大樓的破損,其他是完好,還是很好,普通住家都能住,沒有損。有好幾個地方,有設那個避難所、收容所,聽說有四五個收容的地方。在那裡住的人多數都是不敢回去的,害怕,餘震多不敢回去,不是房子壞了不能回去,是不敢回去。

  第六、七天了,餘震已經沒有了,能夠開始鼓勵他們:「要回去了。」但是沒有人想要回去,說是害怕。其實那天聽起來,害怕也有,但是在那個地方物資豐富,而且那個愛心,大家為善競爭,尤其是吃的,做得那樣像是「手路菜」(指精心製作的食物)。雖然我沒有去,沒進去看避難、收容的地方,但是聽他們這樣報告,我就說:「既然有這麼多人在供應,供應到變成了會比較、有得失心,我們就應該讓賢,我們就抽出來!吃的方面,就讓他們足夠吃就好,不要有廚餘。」

  因為在做環保部分的人,他們分享,有的吃不完會丟掉,很難處理。這林林總總,聽起來就是物資過剩。那就是大家都一直供應,所以我就說:「我們要讓賢,有人很想做,也已經第七天了。大家不敢回去,我們只要讓他們安心,鼓勵他們,這樣可以了。」尤其是周圍衛生,很多人在那個地方進出,所以衛生與安心照顧不要讓他們感冒,衛生問題是很重要。我們只是縮減在這些事,所以第八天就差不多大家都要收了。

  因為第五天開始,我們就開始做安心家訪,也為花蓮祝福,在靜思堂舉辦那祈安音樂會,(2月11日於花蓮靜思堂舉行「祝福花蓮・祈禱音樂會」)。開始我就說:「這波已經過去了,平安了,房子平安的,能夠回家去了,讓生活安定。」在那個當場我開始說,有人聽進去了,看到電視,看他們有的人將要搬回去,去問他們說:「師父說一切都過去了,再來平安了,所以要回去家裡整理一下,要搬回去了。」所以慢慢就有人開始會邊搬,其實屋損的也不是很多,只是嚇到的、不敢回去的數字多。

  所以這總是利益他人,他那個時候的需要我們趕緊給他,安他的心、安他的身、安他的生活,讓他吃得飽,顧好營養,讓他的身體能夠有得住,這很重要;身,身、心,身體,急難的時候需要這樣。大家來了,有人扶了,我們就讓他去扶,只要他站得穩、走得穩,我們就要放手,這就是利他行。「或與隨類同事」。或者是隨類同事,「隨類同事」,大家都來做慈善,「很好啊!這裡已經這麼多人了,你願意接下去,來,這裡你做,我還有其它可以做」。就像這樣「同事」,彼此讚歎、互相成就,這全都叫做利他、同事,好事大家做,這樣叫做智慧。福慧要平行,不是只是說做好事有福,不是這樣而已,我們要運用智慧,教導更多人,人人來做,做好事,這很重要。所以,教導人群利他行,或者是去陪他走、教他做,這都叫做「同事」行。

  就像佛陀當時在世的時候,在教導眾生,他有一次帶著比丘群到摩揭陀國,也得到摩揭陀國人人的供養。有一天,就大家供養,街道上走過,人人就這樣供養佛與僧。佛、僧團都得到供養,大家就將缽這樣拿著,就找一個安靜處,在一個樹林的裡面在那裡用餐。用餐之後,大家結齋了,坐好的時候,佛陀開始就向僧團開始說話了,就告訴弟子:「這次來到摩揭陀國有用意,第一個用意,就是摩揭陀國的人從上到下,從國王一直到老百姓都信奉佛法、供養三寶,這種造福、供養的心,所以來滿足、來引導他們這個供養、布施,這個氣氛將它提升起來,讓人人的心更加恭敬供養、布施。」

  「第二種的心意,就是摩揭陀國的鄰國,隔壁國,一個國家,這個小國家,離這個國沒有多遠,叫做迦師那國。這個迦師那國,是很小的國家,而且地處偏遠,這個國家失去了教育,人心、習氣很野蠻,沒有在講道理,所以時時都是吵架、打架,誰都不肯讓誰,就是不懂得講理、沒有文化。」「這次,從摩揭陀國過來,目標就是到迦師那國去,到那個地方,要來感化那些人。因為若能將那些人感化,對佛法能夠接受,這個國家才能夠很平和,所以目標在那個地方。」說很多,想去開化迦師那國人民的心。大家聽,說道理,我們全都做得到。這種野蠻的地方,貪、瞋、癡、慢、疑,我們過去也曾這樣過,就是接受到佛陀的教法,我們了解了、體會了,改變了自己的習氣,增加了自己這個人性愛的付出,這我們都是過來人,這沒有問題。大家很有信心,很踴躍,要跟佛陀往前行。

  那個時候,目犍連尊者就從僧團中出來,頂禮佛陀,向佛陀懇求:「佛陀啊!我先去,我先去了解這個國家,這些人民,我想我去就可以了。」他很有信心。佛陀看看目犍連,就一個微笑,向他點頭。目犍連很歡喜,他就這樣往鄰國去了。迦師那國,他愈走愈有信心,這麼偏遠的地方哪有什麼不好教的呢?他終於到達了迦師那國,他跨入那個國界的裡面,在眼界接觸的第一個景象,那就是一位女人拿著一把菜刀,一直在追,追什麼?前面一位在跑,抱著一隻雞,就是抓著一隻雞,抱在胸前,這樣一直跑,這女人在後面拿菜刀在追。用這個眼界再對著那個景象看,前面又有兩位年輕人,赤裸著他們的身體在那個地方在打架,滾、拉著這樣打,打到在地上滾,這種的景象。目犍連看到了,他就開始再向前走,看到這些人的生活的形態確實是很野蠻啊!大家說話都很大聲,態度很粗暴等等,所以目犍連尊者他就到很多人的地方,而這麼多人的地方,那種的形態都很粗獷。

  大家看到一個怎麼與我們不一樣的人,走路這麼的斯文,面帶著笑容,像這樣的人從來在這個國家都不曾看到,這個人是要做什麼?而走路,腳步是一樣大步,這樣不急不慢。大家停下來看,他在走,也跟他走,很好奇。目犍連就轉個頭,向大家招呼一下,大家就跟他走,走在空曠的地方,找一個地方坐下來了。目犍連一開口就說:「我來到你們的國家,看到你們的情形,唉呀!你們人人真的很粗獷啊!這種粗暴的態度,這是不對,那是不對。」為他們指一些不對的事情。聽的人,開始有的人坐下來,有的人站著,愈聽愈聽人就,有的就愈離開。到了後面,一些比較粗魯的人就圍過來了,就開始拉他、推他,「哪有你這樣的人?從哪裡來?句句都說我們這樣不對。我們在這個地方一輩子,我們的祖先等等,我們就是這樣活下來啊!哪裡不對?」一方面推他、一方面推、一方面要打,就這樣趕離出了城,將那個國門,那個城門關起來。

  目犍連遇到挫折了,很失落感,回去了。到園區,還未見到佛陀,舍利弗出現了。「目犍連,你怎麼這麼沒有精神?你去的地方是怎麼樣?」目犍連就告訴他那個情形,而他用什麼方法對他們說話。舍利弗就說:「目犍連啊!你只是想要用你的神通,你以為你用這樣是你的神通嗎?不是無人度不到的,你這樣的方法沒有用啦!這我去。」他就與目犍連同時去見佛,目犍連說他的過程,舍利弗就向佛陀說:「佛啊!我去,我有信心,就要運用智慧,要讓他們知道戒律,所以我應該要去用智慧說戒律。要不然那麼的粗獷,這樣很難調伏,我有信心。」佛陀看著舍利弗也沒有微笑也沒有點頭,總是默然。舍利弗覺得佛陀默然是允許的,所以他就這樣去了。

  一抵達,同樣,看到的景象是更多的狀況,大家看到舍利弗,「這位與昨天那位也是差不多,到底這個人有什麼道理呢?」還是跟他走,舍利弗開始就招呼大家坐下來。「聽我說,我們人生這樣很辛苦,我們脾氣要改。要改脾氣,要去除貪、瞋、癡。」大家覺得:「貪」,什麼叫做貪?什麼叫做貪?我能夠生活,什麼叫做貪我不知,我從來不曾貪過,我只是我要我的生活。「瞋」,我若得不到的,我當然我就是要搶啊!不搶就沒有東西。不爭不鬥我就得不到,這怎麼不能發脾氣啊?要跟人吵架就是要有脾氣來啊!所以什麼叫做「癡」?我懂得要與人爭取,我哪有傻啊!」所以,還是一樣,與目犍連的下場是一樣。回去向佛敘說,佛陀搖搖頭。

  接下來,迦旃延、迦葉尊者、須菩提等等,這些大弟子前前後後都有去,回來都是同樣的結果。佛陀就開口了:「你們都還沒有辦法去體會那些人的習氣。來,文殊菩薩,這個時候是要文殊菩薩去的時候了。」文殊菩薩就乘著佛陀的使命,他就去了。去到那個地方,進去,態度微笑、點頭讚歎:「你這樣在海邊捕魚,技術很好呢!你網魚,你的魚的魚種很好啊!」拍拍他,「捕魚有捕魚的技術。」去到了打獵處,看到打獵的人在射箭,也讚歎他。看到任何一個的行業都是讚歎、讚歎,柔軟的聲音讚歎。就去見國王,國王也是一樣粗魯、野蠻,他也是讚歎他。讚歎,不論他們是捕魚、打獵、做工、做生意等等,整個走過都清楚,無不讚歎。

  他就告訴國王:「你的國家是我走過的國家最有魄力、最有精神,各行各業都是就各行各業的本領。這就是國王你的英明,你領導有方。」國王很歡喜,覺得:哇!我的國民是這樣,這是歸功是我呢!很歡喜。叫大家:「來哦!你們來聽這個人說話,這個人會教育我們很多,他看外面的國家,很多參考,我們來聽聽他說話。」開始城內的人就集合過來,聽文殊菩薩說法了。文殊菩薩就說很多天下見聞,都沒有說到戒律、沒有說到規戒,都說到人是如何認真、成功打拚,如何能夠得到生活改善。聽一聽,大家讚歎文殊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就說:「這不是我的本領,這是我的師父教我的。」「哦!你就這麼厲害了,你的師父又是什麼樣的人?」

  他就向他們介紹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原來是一位太子……」。就將釋迦牟尼佛的背景,迦毗羅衛國的享受,一直到修行、一直到成佛,教多少人,多少國王、大臣的仰慕,將這些事情都說。這當中大家都很嚮往著佛,就懇請文殊菩薩:「您帶我們去見佛。」文殊菩薩成功了,浩浩蕩蕩將這些國王、大臣、國家的人民引來見佛了,任務完成了。佛陀開始說法,大家聽佛所說法信受奉行,化度這個國家。當然這不是短時間。佛陀已經取得人人的信仰,佛陀開始入這個國家,迦師那國,去度化眾生,佛法就在這個迦師那國慢慢普遍、昌盛。這都是要用方法,有心付出也要用方法。軟言愛語,或者是利益他人,或者是同事教化,這全都要用方法,才能夠「令其皆得安樂」,整個社會、整個國家才能夠祥和,才能夠安樂,這叫做「饒益於他」,這很重要。所以,這每一樣我們都要很用心去投入、去了解,所以用心是很重要,我們要好好去體會。前面的偈文這樣說,

複習經文:「一一諸佛前,寶幢懸勝幡,亦以千萬偈、歌詠諸如來。如是種種事,昔所未曾有,聞佛壽無量,一切皆歡喜。佛名聞十方,廣饒益眾生,一切具善根,以助無上心。」

  剛才那段故事,大家從這些偈文能夠去體會到。接下來這段文這樣說,

經文:「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其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所得功德,無有限量。」

經文簡釋: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其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如是」;彌勒說偈讚佛,化菩薩無量已。

  這段經文,我們就知道前面偈文是彌勒菩薩讚歎佛陀,是從前面那一品〈壽量品〉延續下來,很多菩薩在現場,在向大家解釋現場這些菩薩的量,就是這麼長的時間化度;已成就、當成就、未成就的菩薩,不只是,還有,還有很多眾生。這是接下來這段經文,菩薩介紹完了,彌勒菩薩讚歎佛。「其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如是」。再接下來現在這段,那就是要再告訴大家不只是菩薩眾多,還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不是菩薩聽而已,還有眾生,很多眾生聽佛壽命長遠如是。與那些菩薩一樣,那種聽佛陀這麼長遠的慧命,生生世世所利益的眾生;眾生,就是還未成就的。菩薩是已接受佛法、已成就,眾生是還未接受到,有聽過、有結過緣,但是還未身體力行,這些都還叫做眾生。「知道啦!知道啦!但是我現在還做不到」,這都是叫做眾生。

  所以,這些人也是長遠在佛壽命過程中。所說的「佛壽命」是慧命,生生世世慧命連接的過程中,同樣也是這麼長的時間。「彌勒說偈,讚佛化菩薩無量已」,所以彌勒菩薩說偈讚佛化菩薩無量。現在佛就要再告訴他,不只是化菩薩無量,連眾生,「知道啦!知道啦!我慢慢地來」,這種的眾生還很多。

*佛復告彌勒:其有眾生,比如四四天下等微塵數菩薩,更多不可以量計數眾生。

  所以,「佛復告彌勒:其有眾生,比如四四天下等微塵數菩薩」。譬如,過去我們有說過四四天下、三四天下、二四天下、一四天下,大家還記得嗎?一層一層,比天下世界微塵數菩薩更多。意思就是,還未發心的人比發心的人更多,所以有「更多不可以量計數眾生」,還很多。

經文簡釋:
「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所得功德,無有限量」;乃至一念生信解心。
一念信心,其功德無限,何況具足深心信解。

  所以,「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所得功德,無有限量」。這些還未聽過法的人還是要再讓他們繼續聽,要讓他們有機會能夠聽到,只要讓他們有機會能夠聽到,自然就能夠信受。就像剛才說過的那個故事,再怎麼野蠻,只要讓他有接觸的機會,他就能夠接受。所以,「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所得功德,無有限量」。還是要不斷說,說到讓他能夠信解,這個「乃至一念生信解心」。「一念信心,其功德無限」,何況具足深心信解呢?

一剎那之心念中就已攝盡了萬年的歲月,若凡夫以根塵相應起念、生滅,此是妄念。

  所以,只要讓他起一個信解心,「一剎那之心念中就已攝盡了萬年的歲月」。只要讓他真正聽進去,自然有啟開他本性的機會,如來真如就有機會啟開了,所以「攝盡萬年」。這慢慢會再說。「若凡夫以根塵相應起念、生滅,此是妄念」。五根、五塵,意根、意塵,若是六根、六塵去相應,起念、作念,我們凡夫有生滅法。若是凡夫,就是日日夜夜都有這個生滅法;起歡喜心、起瞋怒的心、起貪心等等,這種起心動念。這就是凡夫心,這叫做妄念。

*若離根塵,真淨明妙,虛徹靈通之念,即是如來正智念。

  「若離根塵,真淨明妙」。若能夠聽到法,就能夠清楚我們的根與塵、識與智,「轉識成智」,那自然就離根、塵了。我們懂得要如何轉「識」來成為「智」,慢慢就能夠向著「真淨明妙」,那個心境開始轉過來,那個無明、惑就慢慢轉過來,變成淨明的妙。所以,「虛徹靈通之念」。我們就想得通了,這個無明打開了,無理不通、無事不明,所以這個念就是「轉識成智」、「轉凡為聖」。這個念,「即是如來正智念」,即是如來至真的正智,這就是智念,念念皆是智,是如來正真的智。這就是要從第一念開始。

*信:聞法無疑,曰信,於佛說壽無量,信受無疑。
*解:見思明了,曰解,法身常住。
謂隨所聞法處,豁爾開明,無有疑惑、罣礙。

  第一念要從「信」,所以「信」是「聞法無疑曰信,於佛說壽無量,信受無疑」,這叫做「信」。「解」呢?就是「見思明了曰解」。我們看到,我們的思想等等都能夠體貼到法,體貼到法之中,這就「法身常住」了。我們的念念皆是法,都是真正是智慧,所以「法身常住」。「謂隨所聞法處,豁爾開明」,那就是很明朗起來了,所以「謂隨所聞法處」。我們所看到、所聽到無不都是法,不論看到什麼東西,我們就能知道這轉過來就是法,這就是我們要好好用心。「無有疑惑、罣礙」,對法沒有疑惑自然就沒有掛礙了,我們要用心。各位,時間真的不夠,這每句話之中無不都是含著法。時間有限,人命有限,但是人人聽法一理通萬理徹,信解、念心一定隨時提起,所以要時時多用心啊!


【附註】《舊雜譬喻經》卷二:「昔有一國人民熾盛,男女大小廣為諸惡,性行剛憋兇暴難化。佛將弟子到其隣國,五百羅漢心自貢高,摩訶目犍連前白佛言:「我欲詣彼度諸人民。」佛即聽之。往說經道,言當為善,若為眾諸惡其罪難測。覆一國人皆共撾罵不從其教,於是復還。

  舍利弗謂目揵連:「欲教諸人當以智慧如更見毀。」舍利弗白佛:「我欲詣彼勸度人民。」佛復聽往。為說教戒,復不從用而被唾辱。摩訶迦葉及尊弟子,合五百人以次遍往,不能度之咸見輕毀。阿難白佛:「彼國人惡不受善教多所折辱,辱一羅漢其罪不訾,況乃違戾爾所人教,當獲重罪虛空不容。」佛言:「此罪雖為深重,菩薩視之靜為無罪。」佛遣文殊師利,往度脫之。

  即到其國,都讚歎言:「賢者所為何乃快耶?」詣其王所皆面稱譽,各令大小人人聞知,言某勇健、某復仁孝、某有膽慧,隨其所在應意嘆譽,皆歡喜不能自勝,言:「此大人所說神妙,知我志操,何一快善。」眾人各持金寶香花,散菩薩上,咸持好疊錦綵衣服、甘脆美味飲食餚膳,供奉菩薩,皆發無上平等度意。

  文殊師利謂人民曰:「汝供養我,不如與我師,我師名佛,可往共供之,福倍無量。」一切甚悅,隨文殊師利往詣佛所,佛為說經,應時即得阿惟越致,三千國土為大震動,山林樹木皆讚言:「文殊師利善度如是。」佛告阿難:「深大之罪今為所在?」五百羅漢躄地淚出:「菩薩威神所化如是,何況如來可復稱說耶?我為敗種無益一切也。」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10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8/03/18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8/03/18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18/03/18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日 3月 18, 2018 3:13 pm

[2018年3月18日上午5:20] 農曆二月初二日,(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一五七四)

1.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經文:【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其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所得功德,無有限量。】

2. 上人手札:「修菩薩行布施,或以柔軟愛語,或作與利他行,或與隨類同事, 令其皆得安樂,是為饒益於他。」

(1)「難聞佛法,修學佛法,大乘菩薩行」:還是要用心聽、用心體會、用心了解。修行,難聞佛法,現在我們已聽到佛法,我們發心,我們修學佛法要選擇的是大乘法,大乘菩薩行。

(2)「修菩薩行布施」:既選擇大乘菩薩行,「六度萬行」,六度就布施為首,布施對菩薩的修行是多麼重要啊!布施,就是要時時把握時間,不只是利用時間,時間用來布施。

(3)「布施,隨時可做,包括:態度、聲音、動作,利益眾生」:布施有很多種的布施,講話利益人群,這也是布施;出力,減輕人工作負擔,這也是布施;鼓勵人,讓人增加信心,這也是布施。零零總總,凡事能夠幫助人、利益人,我們無不是能夠在人群中付出,所以布施是一項很容易、很簡單,隨時可做。不是等我有錢、等我有……等等,不用,隨時只要我們修行、聞法,你心中有法,觀念一轉變,不論是你的態度、不論是你的聲音、不論是你的動作,無不都是能夠利益布施給眾生,那個感受,這全都是人人做得到。

(4)「或以柔軟愛語」:這做得到嗎?會啊,容易做。但是要布施,這很輕易都做得到,若是要教育,就要用很多種的態度、語言。有時候要很高調的態度,有時候那就是要很低調的態度等等,眾生是很剛強難調伏。這剛強的眾生是很多,用什麼樣的語言、用什麼樣的方式,這也是要學。

(5)「口業:妄語、綺語、兩舌、惡口」:雖然講話就是很輕鬆,其實講話。平時我們也有口業有四種,「妄語、綺語、兩舌、惡口」,這也要四種。妄言;說謊話,沒有的,你說有!或者造謠,沒有很清楚,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暢一時的快,會聲會影說了很多,這有時候會使社會人心會亂。這種妄言不能這樣隨便開口,就說出了不真實的話,所以妄言很可怕啊!什麼無明風,什麼等等,那種中傷人的妄語,實在很可怕,我們要很謹慎,說話要說誠實語。

(6)「妄言,綺語」:妄言,又一種是綺語,綺語那就是心對人實在是沒有好感,為了利益就說很多很多的好聽話;人的面前說一種,在這個人的背後又是另外一種。這綺語專門是說好聽的話,要博取人的愛心、歡心,對自己有利益的,所以這種綺語不是修行者所要說的話,我們要說的也是要真實語。說該說的話,實實在在,這個人是對,我們讚歎他;不對了,不要為了博取歡喜,在面前說:「你這樣做沒有錯,你對,全都是你這樣才是啊。」在背後說:「其實這樣做就是不對。」等等等等的不對,在這個人的背後批評很多,這叫做綺語,在人的面前說好聽話。

(7)「兩舌,搬弄是非」:另外一種是兩舌,兩截舌頭搬弄是非,東家的長、西家的短,他說你如何?我告訴你:「他說你如何,你不知道,我告訴你。」就像這樣,這也不對。所以搬弄是非,兩舌,這都不對。

(8)「惡口」:更是不對,這是一種的習慣。明明就一句好話,明明他就要說好話,但是習慣養成了,「我就沒有惡意,我就是習慣」。旁邊的人也替他解釋,「其實他是很好,只是人比較土,說話就是這樣的習氣」。自己解釋;惡口了後,自己來解釋:我就沒有惡意!也讓後面的人也替他解釋,這樣到底能夠扳平過來嗎?其實讓人的印象就不好,何況惡口本來就不對,不對的事情養成習慣更是不對。

(9)「用心修養,要柔軟語,誠實語,防造口業」:講話真得是要很大的學問,也是要很用心的修養。所以,我們要柔軟語,這也是要真修養,要誠實語,不惡口、不兩舌、不妄語、不綺語,我們要說是說真實柔軟語,這真的是要很用心去學。

(10)「或作與利他行,或與隨類同事」:「利他」就是要做什麼事情,我們應該不要去傷害到人,我們要做的。現在的事業、職業都很競爭,為善競爭當然這是很好,但是有時候「為善」,我們也要想如何去成就人的善事。

3. 舉例「0206花蓮地震」:
(1)就像我們在今年二月六日,花蓮這波的地震也浮現了很多慈善機構,雖然慈濟很及時、很快速,依我們的經驗很快速的,這七八天的時間,每天每天都是很用心。一直到了六七天後,差不多是第七天了,大家回來在報告、簡報的時候,我就聽到了,「還有某某團體、某某團體,大家很踴躍。尤其是吃的東西很豐富,大家囤積著的東西是很多,尤其是供應餐食已經多到就像美食街,變成了一種我煮的要比你好,已經變成了就像美食街一樣。」。

(2)真的是要用感恩心來說這次花蓮的地震,雖然是很強,卻是範圍不大,四棟大樓的破損,其他是完好,還是很好,普通住宅都能夠住的,無損。有好幾個地方,有設那個避難所、收容所,聽說有四五個收容的地方。在那裡住的人,多數都是不敢回去的,害怕,餘震多不敢回去,不是房子壞了不能回去,是不敢回去。

(3)到第六、七天了,餘震就一直沒有了,開始可以鼓勵他們,要回去了,但是沒有人想要回去,說是害怕。其實那天聽起來,害怕也有,但是在那個地方物資豐富,而且那個愛心,大家為善競爭。愛心,尤其是吃的,做得像是「手路菜」(較精緻的食物),雖然我是沒有進去看那個避難、收容的地方,但是聽這樣在報告,我就說:「既然有這麼多人在供應,供應到變成了會比較、有得失心,我們就應該讓賢,我們抽起來啊!」吃的方面,我們就讓他們這樣足夠,足夠吃就好,也不要有廚餘。

(4)因為在做環保的部分的人,他們的分享就是說,有的吃不完會丟掉,這很難處理,這林林總總,將它聽起來就是物資過剩。那就是大家都一直供應,所以我就說:「我們要讓賢,有人很想做,也已經第七天了。」而大家是不敢回去,我們只要給他們安心,給他們鼓勵,這樣可以了。尤其是周圍衛生,人在那個地方進出很多,所以,衛生與安心與照顧,不要讓他們有感冒,這衛生問題是很重要。所以第八天就差不多大家都要收了。

(5)「安心家訪」:因為第六天,第六天開始,或是第七天,我們就開始做一個安心,為花蓮祝福,舉辦祈福會在花蓮靜思堂,開始我就說:「這波已經過去了,平安了,房子能夠平安,能夠回家去了,生活安定。」在那個當場開始有說,有人開始聽進去了,看到電視,看到他們有的人要搬回去了,去問,他們說:「師父說:『一切都過去了,再來平安了,所以要回家去,整理一下,要搬回家去了。』」

(6)「利他行」:慢慢就有人開始一邊搬,而其實也不是很多,只是害怕的、不敢回去的數字多,所以這總是利益他人,他們那個時候的需要,我們要趕緊讓他們,安他們的身、安他們的心、安他們的生活,讓他們吃得飽,顧好營養,讓他們的身體能夠住,這重要,身,身心,身體,急難的時候需要這樣。大家來了,有人扶了,我們就讓他去扶,只要他們站得穩、走得穩,我們就要放手,這就是利他行。

4. 「或與隨類同事」:或者是隨類同事,大家都來做慈善,「很好啊!這已經這麼多人了,你願意接下去,來,這裡你做,我還有其他可以在做啊!」就像這樣「同事」,彼此讚歎、互相成就,這全都叫做「利他同事」,這好事大家做,這叫做智慧,這福慧要平行,不是只是說做好事有福,不是這樣而已。

5. 「同事行」:我們要運用智慧,教導更多人,人人來做,做好事,這是很重要。所以說,教導人群、利他行,或者是去陪他走、教他做,這都叫做「同事行」。

6. ★佛典故事:度眾的智慧(摘自:《舊雜譬喻經》卷下(五八)》
(1)佛陀在世時,教導眾生,有一回帶著比丘群到摩揭陀國,也得到摩揭陀國人人的供養。有天街道上走過,大家就將缽拿著,找一個安靜處,在一個樹林的裡面在那裡用餐。結齋後,佛陀開始就向僧團開始說話,就告訴弟子:「這回來到摩揭陀國,有用意,第一個用意,就是摩揭陀國的人,從上到下,從國王到老百姓都是信奉佛法,供養三寶,這種造福、供養的心,所以來滿足、來引導他們這個供養、布施這個氣氛將它提升起來,讓人人的心更加恭敬、供養、布施。

(2)第二種的心意,就是摩揭陀國的鄰國的這個小國家,離這個國沒有多遠,叫做「迦斯那國」,是地處偏遠,失去教育,人心、習氣很野蠻,沒有在講道理,時時都是吵架、打架,誰都不讓誰人,不會講理、沒有文化。

(3)這回,從摩揭陀國這樣過來,目標就是到「迦斯那國」,要去感化那些「迦斯那國」人民的心,若能夠將他們感化,對佛法能夠有接受,這個國家才能夠很平和,大家聽了,覺得全都做得到,這種野蠻的地方,「貪、瞋、癡、慢、疑」,我們過去也曾有過,就是接受到佛陀的教法,我們了解、體會了,改變了自己的習氣,增加了自己、人性、愛的付出,這我們都是過來人,這沒有問題,大家很有信心,很踴躍要跟著佛陀往前行。

(4)目犍連尊者,向前頂禮佛陀並懇求:「佛啊!我先來去了解這個國家人民,我想我去就可以了。」他很有信心,佛陀看看目犍連,就一個微笑,向他點頭。目犍連很歡喜,就這樣往鄰國的迦斯那國,他愈走愈有信心,這麼偏遠的地方哪有什麼不好教的呢?

(5)終於到達迦斯那國,他跨入那個國界的裡面,在眼界的接觸的第一個景象,就是一位婦女拿著一把菜刀,一直在追跑,是抱著一隻雞,就是抓著一隻雞,抱在胸前,這樣一直跑,這婦女在後面拿著菜刀在追,用這樣眼界再對著那個景象看。又前面有兩位年輕人,赤裸著身體在那個地方在打架,滾到,這樣打,打到這樣在地上滾。

(6)這種的景象,目犍連看到了,就開始再向前走,看到這些人的生活的形態,確實是很野蠻啊。講話,大家都大聲,態度粗暴等等。目犍連尊者他就到有很多人的地方,而這麼多麼人的地方,那種的形態都很粗獷。

(7)看到一個與我們大家不一樣的人,走路這麼的斯文,面帶著笑容,像這樣的人,從來在這個國家都不曾看到,這個人是要做什麼?而走路,腳步的速度是一樣的,這樣不急不緩。大家停下來看,他在走,也跟著他走,很好奇。目犍連就回頭向招呼大家一下,大家就跟著他走,走到空曠的地方,找一個地方坐下來了,目犍連一開口就說,我來到你們的國家,看到你們的情形,「唉呀!你們人人真的很這麼粗獷啊,這種粗暴的態度,這是不對,那是不對。」將他們指出很多不對的事情。

(8)開始有的人坐下來聽,有的人站著,愈聽愈聽,人就有的漸離開,到後面,有一些粗魯的人就圍過來,就開始拉他、推他,哪有你這樣的人從哪裡來,句句全都說我們這樣不對,我們在這裡一輩子,我們的祖先等等,我們就是這樣活下來,哪有不對?一方面推他、一方面推、一方面要打,就這樣趕離出了城,將那個國門、那個城關起來,目犍連遇到挫折,很失落感,回去了。

(9)舍利弗尊者:到園區,還沒有見到佛陀,舍利弗出現了,「目犍連,你怎麼這麼沒有精神,你去的地方是怎麼樣?」目犍連就告訴他那個情形,而他用什麼方法與他們說話,舍利弗就說:「目犍連啊,你只是想用你的神通,你以為說這是你神通嗎?」不是沒有人度不到的,你這樣的方法沒有用的,這我來去。

(10)舍利弗就和目犍連同時去見佛。目犍連說他的過程,舍利弗就對佛陀說:「佛,我去,我有信心,要運用智慧,要讓他們知道戒律,所以我應該要去用智慧說戒律。要不然那麼粗獷,這樣很難調伏,我有信心。」佛陀看著舍利弗也沒有微笑也沒有點頭,總是默然。舍利弗感覺佛陀默然是允許的,所以他就這樣去了。

(11)一抵達,同樣,看到的景象更多的狀況,大家又看到舍利弗:「這位和昨天那位也是快差不多。到底這個人有什麼道理呢?」還是跟著他走,聽舍利弗開始就招呼大家坐下來:「聽我說,我們人生這樣很辛苦,我們脾氣要改。要改脾氣要去除貪瞋癡。」

(12)大家想:「貪,什麼叫做貪?什麼叫做貪?我能夠生活,什麼叫做貪,我不知,我從來不曾貪過,我只是我要我的生活。瞋,我若得不到的,我當然我就是要搶呀,不搶就沒有東西。不爭不鬥,我就得不到,這怎麼不能發脾氣呀!要和人吵架就是有脾氣來呀,所以什麼叫做癡?我懂得要和人爭取,我哪有傻呀?」所以同樣與目犍連的下場是一樣。

(13)大弟子們紛紛無法度眾而折返:回去向佛陀敘說,佛陀搖搖頭。接下來,迦旃延、迦葉尊者、須菩提等等這些大弟子,前前後後都有去,回來都是同樣的結果。佛陀就開口了:「你們都還沒有辦法去體會那些人的習氣。

(14)文殊菩薩。佛陀就說「來,文殊菩薩,這個時候,是要文殊菩薩去的時候了。」文殊菩薩就乘著佛陀的使命,他就去了。去到那裡,進去,態度微笑、點頭、讚歎:「你這樣在海邊抓魚,技術很好呢。你會網魚,你的魚的魚種很好。」拍一拍他:「你捕魚有捕魚的技術。」去到那裡,打獵,看到打獵的人在射箭也讚歎他。看到任何一個行業,都是讚歎、讚歎,柔軟的聲音讚歎。就去見國王,國王也同樣粗魯、野蠻,他也是讚歎他。讚歎,不論是捕魚、打獵、做工、做生意等等,整個走過都清楚,無不讚歎。

(15)他就對國王說:「你的國家是我走過的國家最有魄力、最有精神,各行各業,都是就各行各列的本領,這就是國王你的英明,你領導有方。」國王很歡喜,感覺:「哇,我的國民是這樣,這是歸功是我,很歡喜。」叫大家:「來,你們來聽這個人的講話。這個人會教育我們很多,他看外面的國家,很多參考,我們來聽聽他說話。」

(16)城內的人就集合過起來聽文殊菩薩來說法。文殊菩薩就說很多天下見聞,都沒有講到戒律、沒有說到規戒,都說人是如何認真、成功、打拚,如何能夠得到生活改善。聽一聽,大家讚歎「文殊師利菩薩」,就說:「這不是我的本領,這是我的師父教我的。」「哦,你就這麼厲害了。你的老師,你的師父又是什麼樣的人?」

(17)文殊師利菩薩就向他們介紹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原來是一位太子……。」就將釋迦牟尼佛的背景,迦毗羅衛國的享受一直到修行、一直到成佛,教多少人、多少國王、大臣的仰慕,將這些事情都說。這當中,大家都很嚮往著佛,就懇求文殊菩薩:「您帶我們去見佛。」文殊菩薩度化剛強眾生成功了,浩浩蕩蕩將這國王、大臣、國家的人民引來見佛,任務完成了。

(18)佛陀開始說法,大家聽佛所說法,信受奉行,化度這個國家,當然這不是短時間。佛陀已經取得人人的信仰,佛陀開始入這個國家,迦尸那國去度化眾生。佛法就在這個迦尸那國慢慢普遍、昌盛。

7. 「應機逗教,有心付出,軟言愛語,饒益於他」:這都是要用方法,有心付出,也要用方法,軟言愛語,或者是利益他人,或者是同事教化,這全都要用方法,才能夠令其皆得安樂。整個社會,整個國家才能夠祥和,才能夠安樂,這叫做饒益於他,這很重要。所以,每一樣我們都要很用心去投入、去了解,所以用心是很重要,我們要好好去體會。

8. 複習經文:【一一諸佛前,寶幢懸勝旛,亦以千萬偈、歌詠諸如來。如是種種事,昔所未曾有,聞佛壽無量,一切皆歡喜。佛名聞十方,廣饒益眾生,一切具善根,以助無上心。】

(1)前面的偈文這樣說。剛才那段故事,大家從這些文能夠去體會到。

9. 釋義經文:【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其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如是】:彌勒說偈讚佛,化菩薩無量已。

(1)「彌勒說偈讚佛」:前面偈文是彌勒菩薩讚歎佛陀,在前那一品的〈壽量品〉延續下來,很多的菩薩在現場,在與大家解釋現場這些菩薩的量,就是這麼長的時間化度。「已成就、當成就、未成就」的菩薩,不只是還有,還有很多眾生。

(2)「眾生聞佛壽命長遠」:不只是菩薩眾多,還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不是菩薩聽而已,還有眾生,很多眾生聽佛壽命長遠。「如是」,與那些菩薩一樣,那種聽佛陀這麼長遠的慧命,生生世世所利益的眾生;眾生,就是還未成就的。菩薩是已接受佛法、已成就,眾生是還未接受到,有聽過、有結過緣,但是還沒有身體力行,這些都還叫做眾生;「知道啦、知道啦」,但是我現在還做不到,這都是叫做眾生。

(3)「化菩薩無量已」:這些人也是長遠在佛壽命過程中。所說的「佛壽命」是慧命,生生世世慧命連接的過程中,同樣也是這麼長的時間。所以彌勒菩薩說偈讚歎,「化菩薩無量已」。現在佛就要再說,不只是化菩薩無量,連眾生,「知道啦、知道啦,我慢慢地來」,這種的眾生還是很多。

10. 【佛復告彌勒】:其有眾生,比如四四天下等微塵數菩薩,更多不可以量計數眾生。

(1)「微塵數菩薩,更多不可以量計數眾生」:譬如過去我們有說過「四四天下、三四天下、二四天下、一四天下」,一層一層,比天下世界微塵數菩薩更多。意思就是,還未發心的人比發心的人更多,所以有「更多不可以量計數眾生」,還是很多。

11. 【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所得功德,無有限量。】:乃至一念生信解心。一念信心,其功德無限,何況具足深心信解。

(1)「創造聞法因緣,生信解心」:這些還未聽過法的人還是要再讓他們繼續聽,只要讓他們有機會能夠聽到,自然他們就能夠信受。就像剛才說過的那個故事,再怎樣的野蠻,只要讓他有接觸的機會,他就能夠接受。還是要不斷說,說到讓他能夠信解。

12. 『一剎那之心念中就已攝盡了萬年的歲月,若凡夫以根塵相應起念、生滅,此是妄念。』

(1)「一剎那之心念中就已攝盡了萬年的歲月」:只要讓他起一個信解心,。只要讓他真正聽進去,自然啟開他那個本性的機會,如來真如,就有機會了,所以「攝盡萬年」。這慢慢會再說。

(2)「若凡夫以根塵相應起念、生滅,此是妄念」:五根、五塵,意根、意塵,若是六根、六塵去相應起念、作念,我們凡夫就有生滅法。這若是凡夫,就是日日夜夜都是有這個生滅法。起歡喜心、起瞋怒的心、起貪心等等,這種起心動念,這就是凡夫心,這叫做妄念。

13. 『若離根塵,真淨明妙,虛徹靈通之念,即是如來正智念。』

(1)「若離根塵,真淨明妙」:若能夠聽到佛法,就能夠清楚我們的根與塵、識與智,「轉識成智」,自然就是離根塵。我們懂得知道要如何轉識來成為智,就慢慢能夠向著「真淨明妙」那個心境。開始轉過來。「無明惑」就慢慢轉過來變成淨明的妙。

(2)「虛徹靈通之念」,我們就想得通了,無明打開了,無理不通、無事不明,所以這個念就是「轉識成智」、「轉凡為聖」。

(3)「即是如來正智念」:即是如來至真的正智,這就是智念,念念皆是智,是如來淨真的智。這就是要從第一念開始。

14. 『信,聞法無疑,曰信,於佛說壽無量, 信受無疑。解=見思明了,曰解,法身常住。謂隨所聞法處,豁爾開明,無有疑惑、罣礙。』

(1)「信=聞法無疑」:第一念要從「信」,「信」是「聞法無疑曰信,於佛說壽無量,信受無疑」,這叫做「信」。

(2)「解:見思明了,曰解,法身常住」:我們看到,我們的思想等等都能夠體貼到法的裡面來,這就「法身常住」。我們的念念皆是法,都是真的是智慧,所以「法身常住」。

(3)「謂隨所聞法處,豁爾開明」:就是很明朗起來了,我們所看到、所聽到無不都是法,不論看到什麼東西,就能知道這轉過來就是法,這就是我們要好好用心。

(4)「無有疑惑、罣礙」,對法沒有疑惑自然就沒有掛礙了。我們要用心。

15. 「珍惜聞法時間,一理通,萬理徹,生信解心」:時間真的不夠,每句話其中無不都是含著法。時間有限,人命有限,但是人人聽法「一理通,萬理徹」,信解、念心一定隨時提起,所以要時時多用心啊!

*************
16. 心得,感恩上人開示。學佛修行,守好「身,口,意」是很重要,「四攝法的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為菩薩所修行的道。都是為「饒益眾生」。尤其聽聞「布施,隨時可做,包括:態度、聲音、動作、表情、眼神等等」,六度萬行是分分秒秒的蘊含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去實踐力行的。

感動聽聞這段「佛典故事:度眾的智慧(摘自:《舊雜譬喻經》卷下(五八)》」的故事。文殊師利菩薩先融合入人群,雖面對是剛強眾生,但先以同理心,學習先欣賞他人優點,結眾善緣後,才有機會「復為說法」,讓眾生對佛法才能「生信解心」。

內心也總是牢記上人曾在2015年6月6日開示過的一則「佛陀、阿難與貧婆」故事。「未成佛前,先結好人緣」,佛陀在世時,一位老阿婆見到佛就不歡喜心,躲開,看到阿難就歡喜,一直要跟著他。佛陀就說:「過去生的那位女人哭泣,前面那位只講道理且走過去的那位比丘是我,後面又有一位比丘這樣安慰她,拿出一條手帕,讓她擦她的眼淚,開示她,能夠知道入佛道。儘管這位老婆婆與佛法有因緣,不過與我無緣,是與阿難有緣,跟著阿難,要聽法、要修行。」

有時,我們若沒有注意到,說話無心,或者是態度無意,卻是對有需求的人,他就有心去接受你態度的冷熱,他對你就有一分不滿,或者是排斥的心態。常說,佛法要用在生活中,生活中的佛法,我們要看人,『待人人都如在敬佛一樣』,叫做「尊重修」對人人起尊重心。要行六度。共勉之。

*************


17. (註:(摘自:《舊雜譬喻經》卷下(五八)》經文:
「昔有一國人民熾盛。男女大小廣為諸惡。性行剛憋兇暴難化。佛將弟子到其隣國。五百羅漢心自貢高。摩訶目犍連前白佛言。我欲詣彼度諸人民。佛即聽之。往說經道。言當為善。若為眾諸惡其罪難測。覆一國人皆共撾罵不從其教。於是復還。

舍利弗謂目揵連。欲教諸人當以智慧如更見毀。舍利弗白佛。我欲詣彼勸度人民。佛復聽往。為說教戒。復不從用而被唾辱。摩訶迦葉及尊弟子。合五百人以次遍往。不能度之咸見輕毀。阿難白佛。彼國人惡不受善教多所折辱。辱一羅漢其罪不訾。況乃違戾爾所人教。當獲重罪虛空不容。

佛言。此罪雖為深重。菩薩視之靜為無罪。佛遣文殊師利。往度脫之。即到其國。都讚歎言。賢者所為何乃快耶。詣其王所皆面稱譽。各令大小人人聞知。言某勇健某復仁孝某有膽慧。隨其所在應意嘆譽。皆歡喜不能自勝。言此大人所說神妙。知我志操何一快善。眾人各持金寶香花。散菩薩上。咸持好疊錦綵衣服甘脆美味飲食餚饍。供奉菩薩。皆發無上平等度意。文殊師利謂人民曰。汝供養我不如與我師。我師名佛。可往共供之。福倍無量。一切甚悅。隨文殊師利往詣佛所。

佛為說經。應時即得阿惟越致。三千國土為大震動。山林樹木皆讚言皹。文殊師利善度如是。佛告阿難。深大之罪今為所在。五百羅漢躄地淚出。菩薩威神所化如是。何況如來可復稱說耶。我為敗種無益一切也。」

*****************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58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2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8/03/18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8/03/18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18/03/18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日 3月 18, 2018 4:12 pm

【文殊菩薩度眾的智慧】

〖剛烈凶暴的偏遠小國〗

清晨,佛陀率領著五百僧侶,由舍衛城緩緩地往摩竭國邁進,一路上莊嚴的隊伍,吸引了大批群眾前往頂禮供養。乞食畢,佛陀與五百比丘僧於摩竭國界邊緣的一片樹林下歇息用齋。結齋後,佛陀上座為弟子們說明此次至摩竭國的因緣:「諸位知識,所謂『凡事必有因』,這回我們來到此地,主要是要使摩竭國國人修布施供養之法,並將佛法的義理傳揚至鄰國──迦師那國。迦師那國因地處偏遠,缺乏教化,民風尚未開化,人民性情野蠻,不講道理,國內人人造惡,時常搏鬥爭執,剛烈凶暴更是遠近皆知。」

「然而佛法講的是慈悲,無論再怎樣難以教導的人民都要度化,而且佛性人人本具,人人都能因聽聞佛法得到開悟、解脫。正法說的是平等,因此將我的教法傳入迦師那國是件理所當為之的事。諸位知識,你們願意前去傳布正法,化導迦師那國的人民嗎?」佛陀說到這兒,眾弟子都充滿了信心,他們這樣想著:我們已是斷盡三界見思惑的大阿羅漢,只要拿出從前除滅貪瞋痴的智慧與勇氣,相信沒有什麼是行不通、做不到的,相信一定能令迦師那國人信受佛法!

〖目犍連尊者的挫敗〗

  此時神通第一的摩訶目犍連尊者站起身來,走向世尊座前,恭敬地長跪合掌:「偉大的佛陀,弟子願意前往迦師那國度化當地的人民。」佛陀聽了,慈悲地點頭表示讚許,於是目犍連尊者便向迦師那國走去。經過了一整天的奔波,終於到達目的地,然而當他踏入城門時不禁驚駭地停下了腳步:首先,他看到一個婦人拿著菜刀一面揮舞,一面追著一個懷裡抱著一只雞的男人;接著,他又見著兩個血氣方剛的少年交拳相打;然後,他又看見……摩訶目犍連尊者忽然有種身陷地獄的感覺,幸好尊者修行功深,很快地他便將心安定下來走向城內……

由於迦師那國是佛法尚未開化之地,因此國人普遍沒有見過僧眾,他們對於目犍連尊者的出現感到相當詫異,於是他們竟然停下了爭執打鬥,注意起目犍連尊者來了。「喂!你看那個人,怎麼剃著光頭又穿著這麼破舊的衣服呀!」「是呀!不知打哪來的漢子。」大伙兒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著。這時目犍連尊者在一棵無憂樹下坐了下來,一群迦師那國的人民也因好奇而湊近。目犍連尊者開口了,他說道:「你們這樣剛愎粗野的行徑是愚痴的,你們若不改惡行,將來的果報必定是在三惡道中受苦,快止惡行善,廣結善緣吧!佛陀曾說……」

怎知目犍連尊者話還沒說完,群眾已怒氣沖沖地叫罵起來:「你是存心來教訓我們的嗎?你還不夠格!快滾!」從來不曾團結過的迦師那國人,此時卻一塊兒將目犍連尊者攆出城外,又「砰」的一聲迅速地將城門閉緊!目犍連尊者站在城門外愣了一會,才回過神來——原來自己被迦師那國人趕出來。「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呀!我,目犍連向來是為人所尊崇的,為何今日卻受到這麼大的屈辱呢?」目犍連尊者一面不解地思索著,一面往回程走。

〖舍利弗尊者的方法〗

當目犍連走近佛陀與五百弟子歇息的樹林時,遠遠地便看到有位師兄弟在那兒向他躬身合掌,原來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目犍連,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迦師那國的人們可和善?」「唉!別說了,我被他們攆了出來呢!」舍利弗尊者聽了便向目犍連尊者說:「目犍連尊者,你應當以『智慧』化導他們呀!」說完,舍利弗尊者便來到佛陀的跟前,向佛陀稟告自己的想法:「世尊,弟子有信心能以自己的智慧感化迦師那國人。請應允弟子前往迦師那國,讓佛法能在此弘揚!」這時佛陀也如之前一般,微笑地點頭表示同意,沒有多說什麼。

舍利弗尊者滿懷著信心朝迦師那國出發了!在途中,他不停地思索著自己該用什麼教法教化迦師那國人,最後他得到了答案──戒法。舍利弗尊者以為迦師那國人就是因為沒有規矩所以才會胡作非為,一旦有了戒法的規範,他們定能自守本分,安居樂業。然而,事情卻沒有舍利弗尊者想得那般順利。舍利弗剛在畢缽羅樹下開演戒法:「戒,就是戒毒,戒掉我們的貪瞋痴……」一群原本站在後方聽講的迦師那國人立刻衝到他跟前大聲地怒罵:「別想束縛我們!」臨走前,這群人還朝舍利弗尊者的臉上吐了口水。爾後,乃至於頭陀第一的大迦葉尊者以及其他五百位大阿羅漢一一前往度化,並皆不為該國人民所接受。

〖阿難的憂心〗

佛陀的侍者阿難得知此事,很替迦師那國人擔心,於是他便向佛陀說:「世尊,迦師那國人民性情粗糙,不僅心口俱惡且不受善教,還對勸導他們改邪歸正的善知識惡言相向,侮辱一位阿羅漢罪已難當,何況是以輕慢心對待五百大羅漢,他們所造的惡業可說是天地不容呀!慈悲的世尊,我們應該怎樣幫助迦師那國人,將他們導向正道呢?」

佛陀慈悲安詳地望著阿難,開口說道:「阿難,你所發的悲愍心是很好的,但是不用擔心。雖然,迦師那國人看來似乎無藥可救,但我及諸大菩薩看待他們與看待五百比丘的態度是不二不異的,你們都同樣有著清淨無染的佛性!阿難,你不須煩憂,我已看到了這件事的始末因緣。」說完,佛陀立刻派遣諸大菩薩中智慧第一的文殊師利菩薩,前往迦師那國度化當地的人民。

〖菩薩的愛語攝〗

與五百羅漢的做法所不同的是,文殊師利菩薩沒有一入迦師那國便急著宣揚聖教,傳布正法,反而以讚嘆法門為先,稱譽迦師那國的每一個人。文殊師利菩薩這樣說著:「賢者,您們的作為真令人感到歡欣喜悅。」接著,文殊菩薩來到王宮晉見國王,並在國王的面前讚嘆每一個子民:「大王,住在東海漁村的若嘉工作勤奮,恭敬父母;在西城守門的連尼伽盡忠職守,不辭辛勞;國境北方的打鐵匠頗具膽慧,總能為人們平息爭執,消弭煩惱……大王呀!必定是您的德政彰顯,使得人民如此純樸善良!」

由於文殊菩薩的話語是那般得令人歡喜,因此不過幾天這些軟言慰語便傳遍了迦師那國的大街小巷,舉國人民皆歡騰不已,大伙兒不約而同地說道:「這位菩薩真是太了不起了,居然能那麼貼切地說出我的義舉,這麼精準地看出我的優點!」於是眾人便各個手持金寶香花、美食佳肴或錦緞綾羅,來到文殊師利菩薩的面前至誠供養。此刻,迦師那國人皆發無上菩提心。

文殊師利菩薩觀見時機已成熟,於是便告訴前來供養的居士大德們:「你們供養我,不如供養我的師父——釋迦牟尼佛。佛陀是人天導師、四生慈父,具足福德、禪定、智慧,若能誠心供養,其福報必倍於此。」迦師那國人的善根已現前,聽了文殊師利菩薩的勸導生大喜悅,他們說道:「菩薩,人間竟有如此不可思議的福田,真是太殊勝了,煩請菩薩帶領我們前去供養吧!」

於是文殊師利菩薩領著浩浩蕩蕩的隊伍前往佛所,向佛陀恭敬頂禮供養。世尊便為他們闡演經法,迦師那國人應時得不退轉。此刻三千大千世界國土作大震動,一切世間山神、林神、藥草神皆開口讚言:「文殊師利菩薩真不愧是已登地的大菩薩,竟能善用權巧方便廣度眾生,真是令人激賞呀!」

 諸大阿羅漢看到這樣的情景,慚愧不能自已:「世尊,菩薩的威德神力已如此廣大難測,更何況是佛陀您呢?自今以後我們誓以最虔敬之心向十方諸佛菩薩學習!」

〖小結〗

佛法中強調「人人皆有佛性」,只要一念覺悟,煩惱即菩提。且經雲:「未成佛道,先結人緣。」凡修自利利他菩薩行的行者,必須本著慈悲喜捨之心行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其中,「愛語攝」即是先認同對方,給予適時地讚美與鼓勵,當建立良好的關系後對方才容易接受勸導認同佛法的道理,進而信受奉行,如此才能成就普度眾生的目的。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8/03/18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