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8/03/27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89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8/03/27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2018/03/27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18/03/27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二 3月 27, 2018 8:20 pm

20180327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破諸邪見,存精聚魄,
得定安隱,正思惟修;
信解慧明,開般若門,
心生法喜,攝心堅固。

  要用心啊!學佛,最珍貴的就是要破除諸邪見;學佛,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心要正、不能偏邪。常常說一句話:「差毫釐,失千里。」毫釐之差,一念差、千念錯,方向就偏了。所以,凡夫苦啊!苦在念、解偏差。我們的觀念、我們的信解都偏差掉了,所以無明煩惱等等使我們迷茫,不得覺醒,這就是因為「邪」。邪就是不正,邪的意思是偏,我們現在將偏的念糾正過來,所以一定要「破諸邪見」。常常告訴大家要顧好一念心,最近這幾天豈不就是這麼說嗎?「攝心常在禪」,這個禪不是在那裡坐,禪就是「三昧」,三昧叫做正念,就是我們要攝心在一念的正,這個正念,這樣叫做「攝心常在禪」。不是叫你一天到晚只是在那裡坐禪,是我們念念要關注自己這念心,不要讓它偏差掉了。所以我們要下功夫,修功德就是下功夫。我們心的方向要正確,做的事情就不會有偏差;心端正了,看人、做事也沒有錯誤了。這心的正念是很重要的,大家要真的用心思惟。

  所以我們心若正,「存精聚魄」,意思就是精神不要耗散掉了。平時說要入三昧,那意思就是顧好正念,正念無漏,不要漏掉了。這個地方說聚精,「存精聚魄」,就是要告訴大家精神要凝聚起來,不要精神洩漏掉了。我們一定要好好將我們的心念集中,這叫做「存精」;胡思亂想、亂想,這都是在耗掉一毫一毫,毫毫釐釐將我們的精力,將我們的精神、力量都這樣耗損掉、消磨掉了。這就是我們凡夫,平時我們的精神、意念都是讓它散亂掉了,而我們學佛就是要學得這念心將它匯集過來,這叫做「存精」。時時我們的心要很精,專精、用心,這就是不要讓它洩漏掉。

  過去一段時間一直在告訴大家,說我們要無漏,無漏失,而無漏要從哪裡來呢?聞思修、戒定慧。聽法,好好思考,不是散亂心來聽法,要用精誠的心來聽法,要很精、很虔誠來聽法,這叫做精、誠的心。聽,精誠來聽法,自然法就入心了,就有辦法去修,所以叫做「聞思修」。用很精、很誠意來接受法之後,你能夠好好去思考法的意義;有意義了、正方向了,就能夠用心去做、去修行、去向前走,這就是叫做修行功德。自己的內心要好好聚集精,不要讓它散亂掉了!

  這「魄」,幾天前也說過了,最最精純那念,那個精神的精英,那就是魄。常常說「三魂七魄」,我們就是守意常在禪,我們的心意常常在正念中。所以這幾句要用心記著,若能這樣才能夠「得定安隱」,我們的心神才能夠定下來,很安穩,也才不會動不動就這樣恍惚掉了。我們的精神念力就是要定,所以這樣叫做「正思惟」。而正思惟,大家都知道,禪,我都叫做「正思惟」。

  「禪」,剛才說過了,聚精會神或者是破諸邪見,這全都是要調整在正念。禪就是「三昧」,三昧叫做「禪」,名詞不同,意義相同。我們若將禪解得很深,太奧妙了,有的人在那裡在耗精神,反過來會出毛病。我們用很正確、很容易了解,但是能將心顧得住,用這很簡單的文字來體會正念與禪。如何用功?什麼樣的文字是表達在我們日常生活,能清楚?我們要如何讓我們的精神會合起來?就用這樣的方式,應該能夠了解了。

  所以「得定安隱」,懂得破邪見了、懂得存精聚魄了,就是將我們的精神凝聚起來,這就能夠得定了,這樣我們的心神就定下來,這就是力量了;有定力,有定就有力了,心若定下來就有力量,這就要從「正思惟修」。前面所說的「破諸邪見」、「存精聚魄」,這都是正思惟中「得定安隱」,這都是在我們的精神、理念。常常在想,要如何才叫做修行?其實這些大家若透徹了解,修行是這麼容易。正思惟,要從哪裡來?信解。我們這段文,〈分別功德品〉很重要就是在信解,不論你前面的五波羅密,五度,你用多久的時間,還是要有一個信解。「信解慧明」,正信解了,才有辦法體會般若,沒有般若,就是像一艘船無法靠岸,任你這艘船開很久了,偏偏缺一個方向,如何能夠靠岸?唯有般若。所以前面的五度,那就是幫助我們,但是最重要的方向力量,就是要運用智慧,智慧就是要信解。

  我們一般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各人都能夠去做,到了如何能夠去顯智慧,顯出了智慧,這五項若沒有正確的信解,就容易迷在那個功德,膚淺的功德了,只是想:我付出就是得到功德。有啊,有功德,那就是人天功德,不失人身、享受天福。但是我們修行的目標不是只有福而已,我們所要修的是慧,所以智慧很重要,福與慧要全都具足。所以信解,有信解,福慧正確;沒有信解,就只有修福,無法修慧。所以信解很重要,有了信解才有辦法「開般若門」,智慧的門才打得開。我們的心門,還有一層心門還未開,那就是精純的佛性,如來清淨本性我們還未開,因為我們現在還帶著煩惱,所以帶煩惱在修行。修行的目標就是斷煩惱,我們要斷煩惱,要破諸邪見。

  不論是從起步,走到多遠去都要記得發心如初,同時要修行那念心也就是向著解脫門,真的讓我們能夠解脫的那個門,而那個門就是「般若門」。「開般若門」,把這個般若門打開了,我們真正真如、智慧之門就開了,所以「心生法喜」。讓你智慧門一開,那個時候我們才是真的輕安自在,真的才是法喜充滿。這必定還是要「攝心堅固」,這念堅固的道心是要很用心去體會。

*修出世行,愛樂大法,資長道種,心生歡喜,是為法喜。

  「修出世行」。所以,我們修行要修的就是出世行,不是只有要求得世間福,不是,我們要求的、要修的就是出世行。要不然我們在這個世間都一直原地踏步,諸佛菩薩還是長久的時間無法離開,因佛陀度眾生的目標是令得解脫,希望我們人人真的脫離這個色、欲,這個色界、無色界,當然還有欲界都全都要去除(「去除」意指脫離),這叫做脫離三界。三界要重視、要修的:斷欲、去愛;要斷欲、要去愛,我們的心才能夠開闊起來。

  我們開闊了,已經解脫欲心了,更應該要斷煩惱;既斷煩惱,我們還要再去去除迷惑。惑,惑就是完全將所有的煩惱、欲念,一點點的瑕疵都完全去除,才有辦法「大圓鏡智」。這功夫是要一層一層,開始「轉識成智」;智,我們要一層一層步步高升,一直到「大圓鏡智」,不是只有「平等性智」,還得要「大圓鏡智」。過去一段時間也一直告訴大家,期待大家不怕麻煩,還是一次一次,希望大家能夠在法更清楚、能夠用在生活中。既然還在人生,我們就是要應現在世間種種,為我們的工具,在世間才有機會修布施行,在世間才有辦法持戒、精進。因為世間人就是這樣不斷輪迴,我們若沒有斷掉了種種的錯誤……。要守戒,要好好受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要精進在善,要戒在斷除一切惡,這全都是要在人間才有機會,所以我們要好好去用心。

  要持戒、要精進,就是要有忍辱;有忍辱才有辦法繼續精進,才有辦法去下功夫,了解什麼叫做正知見,心要如何才能定下來。這五項不是在人群中也不可得,所以告訴大家要重視般若,重視智慧,但是不是告訴大家放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不是叫你們放棄,這些也是很重要,一定要具足。不過前面的「五度」,它就是在世間裡;智慧,知道方法才有辦法將門打開、解脫,讓我們接近這佛的真如清淨無污染的本覺。這就是我們要很用心。所以,「修出世行」,信解很重要。我們既信解了,自然我們「愛樂大法」,我們對法我們能夠很愛、很歡喜。聽法要聽得很殷勤,我們聽得法入心,用在日常生活中,事事皆通、理理會合了,這樣我們會愈來愈愛樂,愈愛,愈愛這個法,愈很想親近法。

  所以,「愛樂大法」。那就是大乘法不離人群,在大乘中,這樣能夠「資長道種」,我們智慧的種子就在這樣一直生長起來。「心生歡喜,是為法喜」,這叫做「法喜」。常常說「法喜充滿」,有了法喜,他就有「愛樂大法」;有了「愛樂大法」,自然我們的道種不斷生長,愈來心就愈歡喜,這叫做法喜。人生多苦,哪有辦法常常歡喜呢?不過我們若有法,有法我們時時都很歡喜,世間的苦難不倒,不會將我們難倒,真真正正不會困難到我們、不會為難到我們,世間什麼苦都為難不到我們,所以難不倒我們的心的歡喜,所以我們要勤精進。從前面這段文也是這樣說,

複習經文:「若復勤精進,志念常堅固,於無量億劫,一心不懈息。又於無數劫,住於空閒處,若坐若經行,除睡常攝心。」

  「若復勤精進,志念常堅固」。我們若懂得好樂大法,自然志念就很堅固,常常就是勤精進,那就是「於無量億劫,一心不懈息。又於無數劫,住於空閒處,若坐若經行,除睡常攝心」。只要我們能夠得到法喜,自然我們的心就不會停歇、不會懈廢了。又再說長劫長劫的時間,我們會想:修行那麼長久,豈不會累嗎?不會啊,很有趣!看,菩薩「志念常堅固」,他很自然就是在無量劫,他「一心不懈息」,那就是因為他有得到法喜,還有他又在很長久的時間裡,一直就是住在空閒處。雖然世間紛紛擾擾、來來去去,但是諸佛菩薩的心還是很輕閒,沒有煩雜、沒有煩惱,在人群中他還是「我很輕閒」。人雖然很忙,心很輕閒;人雖然在滾滾紅塵中,但是他的心很解脫。這就是諸佛菩薩心,他心中有法,所以他時時歡喜,這叫做「住於空閒處」。

  所以,「若坐若經行,除睡常攝心」。這就是心都常常在正念中,其實連睡,做夢也在修行,大家應該要記得。「四安樂行」不就是這樣說嗎?即使睡,做夢也是在修行,也是在經行,也是在聽法,也是在說法,這就是歡喜,都在空閒處。滾滾的紅塵在修行者就像是處在很寧靜的環境裡,所以清者自清,明者自明。什麼叫做無明?在修行者根本就沒有無明的心態。而還有無明,意思就是我們修行還未修夠,所以還要再精進。下面接下來這段文又再說,

經文:「以是因緣故,能生諸禪定,八十億萬劫、安住心不亂。持此一心福,願求無上道,我得一切智,盡諸禪定際。」

*法華懺法:一心敬禮十方一切常住佛,一心敬禮十方一切常住法,一心敬禮十方一切常住僧。

  我們要記得,好好要用心。這「一心」,我們要很用心體會,「持此一心福」,這個一念心,我們要很用心。每天,常常在禮《法華經》,禮《法華經》是「法華懺法」前面的一段,要入懺法之前,那就是念這段,這段大家常常在禮拜《法華經》時,不就是常常用這段文來禮拜嗎?「一心敬禮十方一切常住佛,一心敬禮十方一切常住法,一心敬禮十方一切常住僧」。常住佛是遍虛空法界,任何一個方向,有我們的正思惟,那正思念中沒有一個地方不是正法,每一個地方不是正修行的道場、每一個地方不是佛存在的地方,每一個地方都有常住佛,常住法、常住僧。

  所以常常說,時時皆吉祥、處處皆吉祥,常常大家來看日,做什麼事情我要看日,我要蓋房子,我要看地理、我要看方向。有這樣嗎?我們一向幾十年來,不論何時都能夠做工程、不論何時都可以啟用,我們沒有看什麼時、沒有看什麼日,時時皆吉時,我們沒有在看方向,方方無不是吉方,就是吉祥的地方。所以這就是「十方常住佛」。佛就是正覺,每一個方向就是正覺。只要你位置,我們看得順眼,就是叫做順心,就叫做正位,叫做正位,「我坐在這裡說話,而你要坐什麼方向?」當然,就是理所當然就是這個方向,這樣看得到、聽得到、心會專,這就是叫做事,但是也是道理,理所當然,就是道理,也是事啊,這是同樣的道理。

  所以,「一心禮敬十方常住佛」。任何都是佛,《法華經》後面的〈常不輕菩薩品〉,你們還沒有聽到這段,就很認識常不輕菩薩。人人皆是佛,任何地方就是他禮拜的地方,同樣的道理。所以,無不都是法,看得到,有形的東西全都有它的道理,理就是法,所以,遍布任何一個地方。所以禮敬十方法,也是常住法,自古以來就有,也是常住僧。僧就是禮節,出家修行也就是要承佛的教法,一直延續下去。僧團,就是佛法、覺道的代表,也是佛、也是法,要引導人人向著佛法去走,那僧就是要帶頭來帶,所以,僧就是荷擔如來的家業,也就是集中道理的修行者,也就是典範,所以大家就要好好用心。每天在禮拜供養都是要用一心,一心恭敬,敬法法在、敬佛佛在、敬僧僧在,就是自性三寶永遠存在,人人具足。同樣就像在頂禮自己一樣,沒有別的意思,就是要一心。

經文簡釋:
「以是因緣故,能生諸禪定」;以是種種善法因緣故,常時於空閒處,攝心靜慮諸善因緣,故能發生諸禪定力。

  所以,文的裡面這樣說,「以是因緣故,能生諸禪定」。我們的心,時時拿出那敬重的心,就是從這段文一直下來,我們要信解,我們一定要身體力行,也要開啟智慧的門,這是我們的方向。「以是種種善法因緣」。所以,以種種的因緣,你要修行不能脫離前面的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五項,是我們修行的因緣;修行的因緣,你要經過了這些修行的方向,就是五度,那就是禪定等這些都要具足,不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也需要。

  禪定不是在那裡坐禪,剛才說過了,我們要好好「破諸邪見」,要不然有了邪見,在那裡打坐是很危險的,還是要用心!「以是種種善法因緣故」。用種種的善法因緣,前面這些善法,不能缺少。所以,「常時在空閒處」。我們若沒有事情,就盡量不用在喧嘩憒鬧的地方。修行有機會要攝心,該做的事情要投入去做,該攝心時,我們心要好好攝心,所以,「常時於空閒處」。因為我們的功夫還沒有到佛菩薩的境界,所以我們在憒鬧的地方,自己要去與人聚、去與人湊熱鬧,那我們的心就永遠都不會靜。我們心要靜,該忙碌的時候用歡喜心去忙碌,忙碌過後,我們的心就要冷靜下來,這也就是「常時於空閒處」。雖然在人群中,處處都「空閒」,都可以這樣讓我們靜下來,心會閒,盡量自己找環境。

  「攝心靜慮諸善因緣」。最重要的,這個空閒不是在哪一個,避到房間裡面,避開到單位裡,避開到哪裡,那叫做空閒,不是!是在我們的內心,我們的心「攝心靜慮」;靜慮就是禪,靜慮那就是正思惟,靜慮就是正念。我們這個心,要將心攝聚過來,在正思惟靜慮中,心好好的不要雜亂,「諸善因緣」好好正思惟、思考,如何去布施;布施了之後,我們的心放在哪裡呢?是貪著、計較功德嗎?不是。

  我們貪著、計較都要放下,完全捨了,只是將這些事情做好,對人利益的布施。做了之後,我們的心很清閒,沒有掛礙,這樣才是真正的善因緣;善因緣就是無掛礙,利益人群、無掛礙,用簡單的話來說就是這樣。付出無所求,「唉呀!感恩啊!」感恩就是歡喜,付出無所求就是無掛礙;「感恩啊!」那就是法喜。這全都是很容易的法,這就是叫做清閒,叫做「常時於空閒處」。我們的心還是很閒,做過去了就過去了,沒有掛礙,一切就是這樣的自然,所得到的,是無掛礙、感恩的心,很歡喜就是這樣過,這樣就清閒了。

  「故能發生諸禪定力」。你若能夠這樣,自然我們的禪定就是從這裡起,你付出無掛礙,心存感恩、無掛礙,想到的就是歡喜而已,沒有其他,這就是禪定。從你在布施、精進、忍辱中,得了精進;精進,了解了法,無掛礙、很感恩、法喜充滿。在這個當中,他很自然,心很穩定,這叫做正定,這叫做法喜。這麼的容易,應該人人做得到,沒有困難。在這樣的當中產生出了智慧。 當然要做的時間要很長,不是短暫的時間。

經文簡釋:
「八十億萬劫、安住心不亂」;住第八識,安穩心中。

 所以,「八十億萬劫,安住心不亂」。剛才說過了,付出了後無所求,心歡喜,那個法喜,這樣時間要很長久,「八十億萬劫,安住心不亂」。「住第八識,安穩心中」,這安住在八識中,很安穩。我們所做過的,前一段告訴大家,「轉識成智」,那時候就說過了,從前的五識、六識、七識,一直到八識。我們到第八識,所做過之後,一切的種子全都歸納到八識來,粒粒種子都是善種子。我們剛才說,都是善的種子。所以我們就能夠在安穩中,在八識安穩之中,我們八識若能夠粒粒清淨,要開啟智慧那道門,與佛會合就不困難了。我們還有第九識,要開啟那道門不困難。

經文簡釋:
「持此一心福,願求無上道」;持此一心修大乘,行五度等福,願求如來無上之道。

  所以,「持此一心福,願求無上道」。「持此一心修大乘」。也就是持這念心,這念心是什麼心?大乘心。大乘,「行五波羅密」。大乘,大家也了解了,五波羅密大家也清楚了。我們用大乘心來持五波羅密,五度叫做五波羅密。這些都是在造福人間,利益眾生無掛礙,到達了那分的感恩、法喜充滿,這樣都叫做福。所以,「願求如來無上之道」。我們不是只要求在世間的福而已,我們的心願是要求「如來無上道」,這是我們的方向,大家修行的方向。

經文簡釋:
「我得一切智,盡諸禪定際」;自謂我得一切空智,盡諸禪定所有邊際。

  接下來說,「我得一切智,盡諸禪定際」。「自謂我得一切空智」,意思就是說,我得到一切空智。「盡諸禪定所有邊際」。這種五波羅密,就是前面那個五波羅密,布施、持戒等,這些已經得到空智。想要求禪定有邊際,這有邊際而已。為善不執著,也勤修、也精進、也忍過來了,這樣在禪定是有邊際,就是不是沒有邊際,還是有邊際;有邊際就是說有限量,這還沒有到達無量的功德。無量的功德,唯有你的心,心打開了,般若門打開了,見佛性與佛同等,體悟天體宇宙萬物真理,與天體為一體,這樣這個時候,那就是沒有邊際了。而我們若只是修五度,還沒有到,所以要求得與佛同等無上道,我們還要再努力,因為後面還有一道門需要打開。所以下面接下來,又有這段經文再說,

經文:「是人於百千,萬億劫數中,行此諸功德,如上之所說。」

經文簡釋:
「是人於百千,萬億劫數中,行此諸功德,如上之所說」;是人結長時劫行如是多諸善功德。如以上所說五度功德。

  「是人結長時劫行如是多諸善功德」。「是人」就是修行的人,已經用很長久的時間,過去有修行,今生此世,才能夠遇到佛法,才有這個因緣在菩薩群中,人間菩薩群行人間諸善法,這些人,也可以說,你們、我、大家,我們都是過去有福,是這些人。我們都是長時劫,這個「長」,我們已經結緣,結緣的時間長,長時間這樣過來的,所以如是之多。時間愈長,我們所結緣的時間、所造作的一切愈囤積愈多;時間長,就做得多;時間少,做不多,常常說,來不及了!沒有時間可做了。意思就是說,還有很多,我們還沒有做的,來不及了,做不及了,所以說時間愈長、方向正,我們做的就愈多。所以,「如是多諸善功德」,因為過去長時間做很多事情,「如以上所說五度功德」,這個文字應該看了就清楚。我們要把握時間,長時間做,做得到,這樣我們的行就能夠走多長、走多遠。所以要用心。

  以上這段文已經要將它結束了,我們要如何行五波羅密,我們真正要如何去修、如何去行,行出了我們這個向道的法。所以這個五度,我們不能放棄,但是不可忘記,不可忘記還有一道門還沒有開,那就是「般若」。還沒有開「般若」門之前,五度還是要勤精進。要知道後面還有一道智慧的門還沒有開,智慧的法我們還沒有解到,還沒有真實體會到,我們要再努力的路還很長,所以要時時把握時間,好好多用心啊!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89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8/03/27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8/03/27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18/03/27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二 3月 27, 2018 8:20 pm

[2018年3月27日上午5:20] 農曆二月十一,(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一五八三)

1.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經文:【以是因緣故,能生諸禪定,八十億萬劫、安住心不亂。持此一心福,願求無上道,我得一切智,盡諸禪定際。是人於百千,萬億劫數中,行此諸功德,如上之所說。】

2. 上人手札:「破諸邪見,存精聚魄,得定安隱,正思惟修;信解慧明,開般若門,心生法喜,攝心堅固。修出世行,愛樂大法,資長道種,心生歡喜,是為法喜。」

(1)「破諸邪見」:要用心!學佛,最珍貴就是要「破除諸邪見」。學佛,最重要的我們的心要正、不能偏邪,常常一句話說,「差毫釐,失千里」。毫釐之差,一念差、千念錯,方向就偏了,所以,凡夫苦啊!苦在念、解偏差;我們的觀念、我們的信解就是偏差掉,所以無明煩惱等等使我們迷茫、不得覺醒,這就是因為邪。邪就是不正,是偏,將偏的念糾正過來,所以,一定要「破諸邪見」。

(2)「攝心常在禪」:常常告訴大家要顧好這念心,攝心常在禪,這個禪不是在那裡坐。禪就是「三昧」,三昧叫做正念,就是我們要攝心在一念的正,這個正念,這樣叫做「攝心常在禪」。不是叫你一天到晚只有在那裡在坐禪,是要念念關注自己這念心,不要讓它偏差掉了。

(3)「修功德就是下功夫」:我們要下功夫,說修功德就是下功夫。要將我們的心正確方向,做的事情就不會有偏差;心端正了,看人、做事也沒有錯誤了。這心的正念是很重要的,大家要真的用心思惟。

(4)「存精聚魄」:心若正,「存精聚魄」,就是精神不要耗散掉。平時說要「入三昧」,意思就是「顧好正念」。正念無漏,不要漏掉,這個地方說聚精,就是要告訴大家精神要凝聚起來,不要精神洩漏掉,好好將我們的心一定要集中,這叫做「存精」。

(5)「學佛專精,匯聚心念,叫做存精」:胡亂想,這都是耗掉了毫毫釐釐將我們的精力,將我們的精神、力量都是這樣耗損掉了、消磨掉了,這就是我們凡夫。平時我們的精神、意念都是被它散亂掉,而我們學佛就是要學得這念心將它匯集過來,這叫做「存精」。時時我們的心要很精,專精、用心,這就是不要被它洩漏掉。

(6)「聞法,無漏失,聞思修、戒定慧」:無漏要從哪裡來呢?「聞思修、戒定慧」。聽法,好好思考,不是散亂心來聽法,要用精誠的心來聽法,要很精、很虔誠來聽法,這叫做精、誠的心;聽,精誠來聽法,自然法就入心了,就有辦法去修,叫做「聞思修」。

(7)「修行功德」:用很精、很誠意來接受法,之後,好好思考法的意義;有意義了、正方向了,就能夠用心去做、去修行、去向前走,這就是叫做修行功德。自己的內心要聚集精,好好不要讓它散亂掉了!

(8)「得定安隱,正思惟修」:這「魄」,最最精純那念,精神的精英,就是魄。常常說三魂七魄,我們就是守於常在禪,我們的心意常常在正念裡,所以這幾句要用心記著。若這樣才能夠「得定安隱」,我們的心神才能夠這樣定下來,很安穩了,才不會這樣動不動就恍惚掉了,我們的精神念力就是要定,所以這樣叫做正思惟,叫做「禪」。我都說叫做正思惟。

(9)「禪,聚精會神或者是破諸邪見,調整在正念」:全都是要調整在正念。禪就是三昧,三昧叫做禪,名詞不同,意義相同。若將禪解得很深,太奧妙了,有的人在那裡在耗精神,反過來會出毛病。我們用很正確、很容易了解,但是將心顧得住,這很簡單的文字來體會這個正念與禪,如何用功?什麼樣的文字是表達在我們日常生活?清楚,要如何讓我們的精神會合起來。就這樣的方式,應該能夠了解了。

(10)「定力安穩,懂得破邪見、懂得存精聚魄」:將精神凝聚起來,就能夠得定了,這樣我們的心神就定下來,這就是力量了;有定就有力,心若定下來就有力量,這就要從「正思惟修」。前面所說的「破諸邪見,存精聚魄」,這都是「正思惟修」中「得定安穩」,這都是在我們的精神、理念。常常在想,要如何叫做修行?其實這些大家若透徹了解,修行是這麼容易。

(11)「信解慧明,開般若門」:正思惟要從哪裡來呢?信解。〈分別功德品〉就是很重要是在信解,不論你前面的五波羅密,五度,你用多久的時間,還是要有一個信解。正信解了,才有辦法體會般若,沒有般若,就像一艘船無法靠岸,任你這艘船開很久了,只缺一個方向,如何能靠岸?這唯有「般若」。所以前面的五度,就是幫助我們,但是最重要的方向的力量,那就是要運用智慧,智慧就是要信解。

(12)「六度波羅密,智慧很重要,福慧要具足」:我們一般「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各人都能夠去做,到達如何能夠去顯出了智慧,這五項若沒有正確的信解,就容易迷在那個功德,膚淺的功德了,只有想:我付出就是得到功德。有啊,有功德,那就是人天功德,不失人身、享受天福。但是我們要修行的目標不是只有福而已,所要修的是慧,所以智慧很重要。所福與慧要全都具足。

(13)「開般若門 ,有信解,福慧正確,斷煩惱」:有信解,福慧正確;沒有信解,就是只有修福,就無法修慧。所以信解很重要,有了信解才有辦法「開般若門」,智慧的門才打得開。我們的心門,我們還有一層的心門還沒有開,那就是精純的佛性,如來這個清淨本性我們還沒有開。因為我們現在還帶著煩惱在修行。修行的目標就是斷煩惱,所以,我們要斷煩惱,要「破諸邪見」。

(14)「發心如初,向著解脫門,心生法喜,攝心堅固」:不論是從起步,走到多遠去,都要記得,發心如初,同時要修行那念心,也就是向著解脫門,真正我們能夠解脫的那個門,而那個門就是「般若門」。將這個般若門打開了,我們真正真如、智慧之門就開了,所以「心生法喜」。讓你智慧門一開,那個時候我們才是真正輕安自在,真正才是法喜充滿。「攝心堅固」:這念堅固的道心是要很用心去體會。

(15)「修出世行」:我們修行就是要修的是出世行,不只是要求得世間福,不是。我們要求的、要修的就是出世行。要不然我們都一直原地踏步在這個世間,諸佛菩薩還是長久的時間,無法離開。佛陀度眾生的目標是得解脫,希望我們人人真正脫離這個色、欲。

(16)「脫離三界,去除貪欲、欲愛,斷煩惱,除迷惑」:這個色界、無色界,當然欲界就全都要去除,叫做脫離三界,重視要修的,斷欲、去愛(指:私情小愛),我們的心才能夠開闊起來。心開闊了,已經解脫了欲心,我們更應該要斷煩惱;既斷煩惱了,還要再去除迷惑。

(17)「大圓鏡智,轉識成智」:惑,惑就是完全將所有的煩惱、欲念,一點點的瑕疵都完全去掉,才有辦法「大圓鏡智」。這功夫是要一層一層開始「轉識成智」;智,我們要一層一層步步高升,一直到「大圓鏡智」,不是只有「平等性智」,還要有「大圓鏡智」。

(18)「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期待大家不要怕麻煩,還是一次一次希望大家能夠在「法」更清楚、能夠用在生活中。既然還在人生,就是要應現在世間,種種為我們的工具,在世間才有機會修「布施行」,在世間才有辦法「持戒、精進」,因為世間人就是這樣不斷輪迴,我們若沒有斷掉了種種的錯誤。要守戒,要好好受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要精進在善,要戒在斷除一切惡,這全都是要在人間才有機會,所以我們要好好去用心。

(19)「信解六度萬行,身體力行,接近佛的真如清淨、無污染的本覺」:要持戒、要精進,就是要有忍辱;而有忍辱才有辦法繼續精進,才有有辦法去下功夫了解,什麼叫做正知見?心要如何才會定下來?這五項不是在人群中,也不可得。所以告訴大家,要重視般若、重視智慧,但是,不是告訴大家放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不是叫你們放棄,這是很重要的,一定要具足。不過前的五度,它就是在世間裡。智慧,知道方法才有辦法將門打開,解脫,讓我們接近佛的真如清淨、無污染的本覺,這就是我們要很用心。

(20)「愛樂大法」:「修出世行」,信解很重要。既信解了,自然我們「愛樂大法」。對法我們能夠很愛、很歡喜。聽法,要聽得很殷勤,聽得法入心,用在日常生活中,事事皆通、理理會合,這樣我們會愈來愈愛樂、愈愛,愈愛這個法,愈很想親近法。

(21)「資長道種,心生歡喜,是為法喜」:大乘法不離人群在大乘中。這樣能夠「資長道種」。我們智慧的種子就在這樣一直生長起來,「心生歡喜,是為法喜」,這叫做法喜。常常說法喜充滿,有了法喜,他就有「愛樂大法」;自然我們的道種不斷生長,愈來心就愈歡喜,這叫做法喜。

(22)「法入心,歡喜地,勤精進」:人生多苦,要如何有辦法常常歡喜呢?不過我們若有法,有法,時時都是很歡喜。世間的苦難不倒,不會將我們難倒了,真真正正不會困難我們、不會為難我們,世間什麼苦都為難不到我們,所以難不倒我們的心的歡喜,所以,我們要勤精進。

3. ★複習經文:【若復勤精進,志念常堅固,於無量億劫,一心不懈息。又於無數劫,住於空閒處,若坐若經行,除睡常攝心。】

(1)「好樂大法,志念堅固,勤精進,長時修,心不累」:若懂得好樂大法,自然我們的志念就很堅固,常常就是勤精進。只要能夠得到法喜,自然我們的心就不會停歇、不懈廢了。長劫的時間,我們會想:修行那麼長久,豈不會累嗎?不會啊,很有趣。

(2)「住於空閒處 ,輕安自在,心解脫自在」:看菩薩「志念常堅固」,他很自然就是在無量劫,他「一心不懈息」,那就是因為他有得到法喜,所以他又在很長久的時間,一直就是「住在空閒處」,雖然世間很紛紛擾擾、來來去去,但是在諸佛菩薩的心,也還是很輕閒,沒有煩雜、沒有煩惱,在人群中他還是「我很輕閒」,人雖然很忙,心很輕閒,人雖然在滾滾紅塵中,但是他的心很解脫,這就是諸佛菩薩心,他心中有法,所以他時時歡喜,這叫做「住於空閒處」。

(3)「若坐若經行,除睡常攝心」:心都常常在正念中,其實連睡、做夢也在修行,大家應該要記得。〈安樂行品〉「四安樂行」不就是這樣說!就是睡、做夢也是在修行、也是在經行、也是在聽法、也是在說法,這就是歡喜,都在空閒處。滾滾的紅塵,在修行者就像是很寧靜的環境裡,所以清者自清、明者自明。什麼叫做無明?在修行者根本就沒有無明的心態;而若還有無明,意思就是我們修行還未修夠,所以還要在精進。

4. 『法華懺法:「一心敬禮十方一切常住佛,一心敬禮十方一切常住法,一心敬禮十方一切常住僧。』

(1)「持此一心福,用心體會」:這一心,我們要很用心體會,「持此一心福」,這個一念心,我們要很用心。每天常常在禮《法華經》,「法華懺法」前面的一段,要入懺法以前,那就是念這段。

(2)「常住佛是遍虛空法界」:任何一個方向,有我們的正思惟,正思念中沒有一個地方不是正法、每一個地方不是正修行的道場、每一個地方不是佛存在的地方,每一個地方都有常住佛,常住法、常住僧。

(3)「時時皆吉祥、處處皆吉祥」:常常大家來看日,做什麼事情我要看日,我要蓋房子,我要看地理、我要看方向。有這樣嗎?在我們一向幾十年來,不論何時都可以做工程、不論何時都可以啟用,我們沒有什麼時、沒有什麼日,時時皆吉時,我們沒有在看方向,方方無不是吉方,就是吉祥的地方。這就是「十方常住佛」。

(4)「佛就是正覺,每一個方向都是正覺」:只要你位置,我們看得順眼,就是叫做順心,就叫做正位,叫做正位,「我坐在這裡說話,而你要坐什麼方向?」當然,就是理所當然就是這個方向,這樣看得到、聽得到、心會專,這就是叫做事,但是也是道理,理所當然,就是道理,也是事,同樣的道理。

(5)「一心禮敬十方常住佛」:任何都是佛,後面的《法華經》的後面〈常不輕菩薩品〉,你們還沒有聽到這段,就很認識常不輕菩薩。人人皆是佛,任何地方就是他禮拜的地方,同樣的道理。所以,無不都是法,看得到,有形的東西全都是有它的道理,理就是法,所以,遍布任何一個地方。

(6)「一心敬禮十方一切常住法,一心敬禮十方一切常住僧」:禮敬十方法,也是常住法,自古以來就有,也是常住僧。僧就是禮節,出家修行也就是要承佛的教法,一直延續下去。僧團,就是佛法、覺道的代表,也是佛、也是法,要引導人人向著佛法去走,僧就是要帶頭來帶,僧就是荷擔如來的家業,也就是集中道理的修行者,也就是典範,所以大家就要好好用心。

(7)「一心恭敬三寶,自性三寶永存」:每天在禮拜供養都是要用一心,一心供敬,敬法法在、敬佛佛在、敬僧僧在,就是自性三寶永遠存在,人人具足。這同樣就像頂禮自己一樣,沒有別的意思,就是要一心。

5. ★釋義經文:【以是因緣故,能生諸禪定】:以是種種善法因緣故,常時於空閒處,攝心靜慮諸善因緣,故能發生諸禪定力。

(1)「時時敬重心」:我們要信解,一定要身體力行,開啟智慧的門,這是我們的方向。

(2)「以是種種善法因緣故」:以種種的因緣,你要修行不能脫離前面的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五項,也是我們的修行因緣;要經過了這些修行的方向,就是五度,這些都要具足,不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也需要。禪定不是在那裡坐禪,剛才說過了,要好好「破諸邪見」,要不然有了邪見,在那裡打坐是很危險,還是要用心。用種種的善法因緣,前面這些善法,不能缺少。

(3)「常時於空閒處」:我們盡量若沒有事情,就不用在喧嘩憒鬧的地方。修行有機會要攝心,該做的事情我們要投入去做,該攝心時,我們要好好攝心。因為我們的功夫還沒有到佛菩薩的境界,所以我們在憒鬧的地方,自己要去與人聚、去與人湊熱鬧,那我們的心永遠就不會靜。心要靜,該忙碌的時候用歡喜心去忙碌,忙碌了過後,我們的心就要冷靜下來。在雖然人群中,處處都「空閒」,都可以這樣讓我們靜下來,心會閒,盡量自己找環境。

(4)「攝心靜慮諸善因緣」:最重要的,這個空閒不是哪一個,避開進去房間裡面,避開進去在單位裡,避開去哪裡,那叫做空閒,不是!是在我們的內心,我們的心「攝心靜慮」;靜慮就是禪,靜慮那就是正思惟,就是正念。要將心攝聚過來,在正思惟靜慮中,好好的心不要雜亂掉了。「諸善因緣」,好好正思惟、思考,如何去布施;布施了後,我們的心放在哪裡呢?是貪著、計較功德嗎?不是。

(5)「善因緣就是無掛礙,利益人群」:我們這貪著、計較都要放下,完全捨了,只是要將這些事情做得好,對人利益的布施。做了後,我們的心很清閒,沒有掛礙,這樣才是真正的善因緣;善因緣就是無掛礙,利益人群,用簡單的話來說就是這樣。

(6)「付出無所求,還要說感恩」:「唉呀!感恩啊!」感恩就是歡喜,付出無所求就是無掛礙;「感恩啊!」就是法喜。這全都是很容易的法,就是我們的心還是很閒,做過去了就是過去了,沒有掛礙,這一切就是這樣這麼的自然,所得到的,無掛礙、感恩的心,很歡喜就是這樣過,這樣就清閒了。

(7)「故能發生諸禪定力」:你若能夠這樣,自然我們的禪定就是在這裡起,你付出無掛礙,心存感恩、無掛礙,想到是歡喜而已,沒有其他,這就是禪定。從布施、精進、忍辱中,得了精進;精進,了解法,無掛礙、很感恩、法喜充滿。在這個當中,他很自然,心就是很穩定,所以這叫做正定,這叫做法喜。這麼的容易,應該人人做得到,沒有困難。在這樣的當中產生智慧。

6. 【八十億萬劫、安住心不亂】:住第八識,安穩心中。

(1)「住第八識,安穩心中」:當然要做的時間要很長,不是短暫的時間。付出後無所求,心歡喜,那個法喜,這樣時間要很長久,「八十億萬劫,安住心不亂」。這安住在八識中,很安穩。我們所做過的,「轉識成智」,從前的五識、第六識、七識,一直到八識。

(2)「粒粒都是清淨的善種子,開啟智慧門」:到第八識,所做過之後一切的種子全都歸納到八識來,粒粒種子都是善種子。我們剛才說,都是善的種子。所以這樣,我們能夠在安穩中,在八識安穩之中,我們這些八識若能夠粒粒清淨,開啟智慧那道門,與佛會合就不困難了。我們還有第九識,要開啟那道門不困難。

7. 【持此一心福,願求無上道】:持此一心修大乘,行五度等福,願求如來無上之道。

(1)「持此一心修大乘,行五度等福」:持這念大乘心。「行五般若密」。用大乘心來持五波羅密,五度就是五波羅密。等等這些都是造福在人間,利益眾生無掛礙,到達了那分的感恩、法喜充滿,這樣這都叫做福。

(2)「願求如來無上之道」:我們不是只有要求在世間的福而已,我們的心願是要求「如來無上道」,這是我們的方向,大家修行的方向。

8. 【我得一切智,盡諸禪定際】:自謂我得一切空智,盡諸禪定所有邊際。

(1)「自謂我得一切空智,盡諸禪定所有邊際」:這意思就是說,我得到一切空智。這種前面的五波羅密,這些已經得到空智。想要求禪定有邊際。為善不執著,也勤修、也精進、也忍過來了,在這個禪定是有邊際,不是沒有邊際,還是有邊際。有邊際就是說有限量,這還沒有到達無量的功德。

(2)「無量的功德,還要『般若』心門打開」:唯有你的心打開了、般若門打開了,與佛,見佛性與佛同等,體悟天體宇宙萬物真理,與天體為一體,這樣就是沒有邊際了。而若只有修五度,還沒有到,所以要求得與佛同等無上道,我們要再努力,因為後面還有一個門需要打開。

9. 【是人於百千,萬億劫數中,行此諸功德,如上之所說】:是人結長時劫行,如是多諸善功德。如以上所說五度功德。

(1)「是人結長時劫行」:「是人」就是修行的人,已經用很長久的時間,過去也有修行,今生此世,才能夠遇到佛法,才有這個因緣在這樣菩薩群中,人間菩薩群行人間諸善法。這些人,也可以說,你們、我、大家,我們都是過去有福,是這些人。我們都是長時劫,這個「長」,我們已經結緣,結緣的時間是長,長時間這樣過來的,所以如是之多。

(2)「如是多諸善功德」:時間愈長,我們所結緣的時間、所造作的一切愈囤積愈多;時間長,就做得多;時間少,做不多,常常說,來不及啊!沒有時間可做了。意思就是說,還有很多,我們還沒有做的,來不及了,來不及做了的,所以時間愈長、方向正,我們做的就愈多。這是「如是多諸善功德」,因為過去長時間做很多事情。

(3)「如以上所說五度功德」:我們要把握時間,長時間做,做得到,這樣我們的行就能夠走多長、走多遠。所以要用心。如何五波羅密,真正如何去修、如何去行?行出了我們這個向道的法。這個五度,不能放棄,但是不可忘記還有一個門還沒有開,那就是「般若」。

(4)「勤精進」:還沒有開「般若」門之前,五度還是要勤精進。但還要知道後面有一個智慧的門還沒有開,智慧的法我們還沒有解到,還是仍沒有真實體會到。我們要再努力的路還很長,要時時把握時間,好好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43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2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8/03/27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8/03/27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18/03/27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四 3月 29, 2018 9:25 am

心得與應用
https://www.neptune-it.com/learn-buddha-966211/20180327

高明智(惟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8/03/27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