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8/03/30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5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8/03/30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2018/03/30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18/03/30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五 3月 30, 2018 6:38 pm

20180330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弘經者,當以慈悲、忍辱、法空,三法為之範則。
六度以慈悲為首,諸有為法忍為基,說法以忘我為本;
能行三法,斯可自化利他,諸行圓滿。

  用心,多了解。弘經者,也就是有心聽法、入心,再用心說法、傳法者,就是叫做「弘經者」。要將經,佛陀所說的法我們聽了,聽了之後將這個經法不偏差;法、理一定要深心信解,體會經法意義,才用心再將它用法講出去,講得讓人聽懂,能理解、能相信、信願力行,這是弘經者的任務。但是,弘經的人要讓人信、要讓人解、要讓人身體力行,這必定要說法者以身作則,做得到、說得到,這樣就有辦法讓人接受法入心。傳法者是誠懇,受法者是信解,所以用誠懇的傳法、用相信來接受這個法,法就有傳了。而我們要用什麼風度做為典則呢?叫做典範。什麼是我們的規則?「弘經者,當以慈悲、忍辱、法空,三法為之範則」。這我們就是弘法者要首先以慈悲,第一項就是慈悲,第二就是忍辱,第三是法空,我們要用心去體會這「三法」。三法就是我們說法者的規範、法則,有心要傳法的人一定要具足這三法。

  「六度以慈悲為首」。慈,就是予樂,給眾生幸福。眾生所求那麼多,什麼他才能夠得到他的幸福呢?所求多,那就是貪。貪無滿足,要如何有幸福呢?真正有幸福的人是懂得滿足的人。知足心常樂,人生若不知足不會快樂;不會快樂,就是不幸福。而我們是要如何去滿足他,讓他覺得他是幸福呢?我們就要用方法了,設法讓他知道人生即苦,人生苦啊!所以佛陀慈悲,想要讓眾生能夠離苦得樂,所以他要先向眾生說「苦」。苦,佛陀的時代說苦,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就要引導他去見苦。看到苦,見苦了,不只是要讓他去看到苦,還要引導他身體力行去拔除他的痛苦,拔除了那個苦難中的人的痛苦。這個見苦的人,他再付出,看到人解脫了在苦難中的掙扎,幫助他解決了,這樣去幫助人解決苦的人,比接受到人幫助我們,那個人更加快樂。所以一句話說:「助人為快樂之本。」那就很快樂了,願意付出。

  或者是讓他能夠知足,「常常說你不夠,常常說你辛苦,常常說你付出比別人多,來,你去看看這樣、這樣的人,你去看看有人比你環境更好,他投入在那人群中放下身段,比你做更多」。要比就要比上面比你做更多的人,你就不會覺得:我做那麼多,我怎麼不能得到那麼多呢?向上比,我們做的還沒人家做得多。若說我們很不快樂,因為我什麼都不如人,這樣你就帶他去看,看那些真正的苦,苦難人,看看他們的環境、看看他們的生態等等,讓他去接觸到,自己比較看看。「我們已經生活的環境,我們已經……」等等等等,他應該見苦就知福了,這就是「慈」。


  要如何「啟慈運悲」?「啟慈」,帶他去了解這些事情,「你說你做很多了,還有人,比你做更多的人。你感動了,感動,你也可以學他這樣做,你也是能夠讓人感動,你說你不足……」。剛才說的那就是啟慈,啟發他的慈心,自己看別人做,自己也做得到,這個慈心一起,他會成為福中之福的人。若是「運悲」呢?就是去見苦,可以去投入、去付出。因為「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看人的苦如同身受,不忍眾生苦,所以他就要運大慈、入人群,去為苦難人付出,這叫做「啟慈運悲」。那就是慈悲,要行動、要去教育,這也就是範則,這叫做典範,以身作則,這叫做「範則」──慈悲的典範,以身作則。

  「諸有為法忍為基」。而忍呢?是啊,也得要忍。忍耐、忍辱很重要啊!,「四安樂行」中,不是告訴我們很多嗎?什麼樣的環境都有,我們要如何預防,要如何忍耐,這佛陀說,文殊菩薩又替我們問。在「四安樂行」,佛與文殊菩薩運用智慧這樣來啟發,將這個方法留給我們現在,我們能夠了解要如何能夠忍住,要如何能夠將這個法在我們的身上去付出。典範,這都是有方法,也就是「有法度」!

  就如佛在世之時,佛陀在給孤獨園,那時候迦旃延他是在跋蘭那的聚落一個烏泥池那旁邊,搭茅棚在那個地方。有一天,有一位老者,他也是修行者,是梵志,外道修苦行的人。這位梵志外道來拜訪迦旃延,迦旃延尊者也是以禮接待,兩個人都很有禮節,接待。這位梵志就很謙卑來向迦旃延尊者請教,就說:「尊者,我要來請示您,到底是什麼樣的因緣使令人與人之間都有所爭執?爭執,為何人的意見怎麼會都不合和?譬如婆羅門與婆羅門之間就是這樣互相爭執;聽佛說法,在家修行,居士與居士之間也是同樣彼此爭執。」

  這樣在討論,互相在爭論著到底是為什麼,這麼多社會人群,是為什麼,哪有彼此這樣爭論、爭執不休呢?迦旃延尊者就這樣回答:「是啊,你若說國王與國王之間有爭執,婆羅門與婆羅門之間有爭執,居士與居士之間有爭執,這就是因為還有貪欲將他綁住。國王與國王之間的爭執是國家的利益;你與我之間,你要爭,我不要讓,彼此之間、國與國之間爭端就很多了,而婆羅門與婆羅門之間的爭執也是同樣。居士與居士之間,他們的爭執都是因為這個貪愛。」

  貪,博聞愛道,其道難會,這是佛說的。各人各爭一端,所以大家就無法和合起來。這位梵志就問:「若這樣,又是為什麼因緣,出家的人也是同樣有這樣的爭論呢?」迦旃延尊者他就這樣說:「出家,出家的人,他的爭論是因為受到這些見欲。」這些見欲,就是見解;見解,所聽聞的也是各人有各人的爭端。婆羅門與居士的爭端是因為「貪欲」,這要聽清楚,而在比丘與比丘之間是為了「見欲」。貪欲是因為他的身體去感觸到那個環境,所以他們有起了那個貪欲,所以他們有各有爭端。而出家,已經出家了為何又有爭端呢?又有這樣的爭論,那是為什麼呢?所以,迦旃延的回答是見欲所繫縛,各人的見解;在居士與婆羅門是感官,但是修行者是見解。

  我們的修行,大、小乘;修乘行者他認為獨善其身,「人生苦啊,很苦!生生世世這樣輪迴苦,難得佛法,能夠見聞佛法、受持佛法,此身難得啊!所以我要把握此身,好好度脫此生」,他執著在獨善其身。這是佛說的四諦法,苦、集、滅、道,我了解了。他有他的見解。修大乘行者,也有修大乘行者聽聞佛所說的。小乘是方便法,是引導你入門,所以我們應該要轉小為大,應該就是要見苦要起憐憫心,入人群去度眾生,這才是我們真正究竟的解脫,自度度他。各人的見解都不同,自然他就被它綁住了,這都對,但是都不徹底。這是見欲所繫縛,各自執,執著,所以自己的見解就有這樣不透徹而爭論。

  這位梵志聽一聽,有道理啊!婆羅門與居士都還是在這個社會間,用他的感官來論理;而出家之後,是用心於道,也已經離欲去愛了,對這個感官不是很在意,最在意的就是見解,所以因為這樣有爭論。梵志了解了、信解了,就再問:「尊者,請問有那個見解完全離開了見欲繫著的人嗎?」迦旃延就回答他:「有啊!我佛世尊,我的導師他就是這樣引導我們,他就是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所以稱為佛,稱為世尊。」

  迦旃延將佛的十德圓滿來講說,讓這位梵志能夠知道。這位梵志心聽到就起歡喜了,對這位已經遠離了貪欲繫著,無上正等的覺者,梵志心生歡喜,感恩啊!趕緊起來,整頓他的衣服,請問迦旃延尊者:「現在世尊他在哪裡?已經在哪裡了?現在人在哪裡呢?」迦旃延就告訴他:「我的導師,覺者,現在是在舍衛城,是在給孤獨園。」這位梵志他就站整齊(意指站好),面向著給孤獨園的方向虔誠膜拜、頂禮。頂禮這位世間稀有難得,能夠斷欲去愛,完全很超越,十德具足,這位大覺者,所以非常的恭敬。

  這段故事就是要說「忍」,修行也得要有這樣堪得忍耐,而說法也得要知道「法空」。忍耐要忍什麼呢?忍欲、忍愛、忍見,這些都要忍。「四安樂行」已經為我們說得很詳細了,各種的環境、見解、人事物,無不都是很詳細為我們分析過。所以,我們修行者要能夠得到安樂,付出慈悲又很歡喜,這樣一定要修「四安樂行」。「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這就是弘經說法者要具有的三法。「當以慈悲、忍辱、法空,三法為之範則),這三法就是典範、就是法則,大家要用心去體會。「六度以慈悲為首」。你要修行,要教人修行,我們就要自己行六度,也帶人行六度。這「六度萬行」就是以慈悲為首,布施,付出、付出,付出無所求,這慈悲為首。「諸有為法忍為基」。諸有為法大家也已經體會了,有所作為的法,這也是要用法忍。

  因為我們在人間,人間不論是看到的、感受到的等等,五識、六識、七識、八識,我們在人間中要如何「轉識成智」,我們能夠心包太虛?這就是忍。要從忍中克服一切一切的苦難,不論是人、事、物等等有為法,這全都要克服過去,這叫做「有為法」,要用忍,就是我們的基礎。「說法以忘我為本」。我們要講法,不是站在我們的立場講法,是為天下眾生而說法。現在的時代、現在的人類,現在有什麼樣世間的濁與煩惱,解不開的結,佛法就是治世良藥。所以要說法的人不能在我見,在自己的成見。剛才說過了,有我見、成見自然就有爭論,有爭執;心要寬,要不然你也在說做事情的原則,我也在說我做事情的原則,這樣聽到你的原則與我的原則有互相不合,我就發脾氣,我忍不住了。這就是我們要用方法,一定要堪忍。

  所以,沒有堪忍自然動不動我們就動怒、發脾氣,而你什麼事情還能夠做呢?為人間服務全都是要互相容忍。我們的方法對、方向對,我們的心要寬,這樣才能夠很圓融。所以說法者,說法也是用法的人,所以要「以忘我為本」,是為天下事我們在付出,所以一定「說法以忘我為本」。「能行三法,斯可自化利他」。自己就淨化自己,什麼人要來教化我們,我們自己要先好好淨化。自己有的缺點都要去除,不要有執著、不要有成見、不要有爭執,我們這樣才有辦法得以利他,「自化利他,諸行圓滿」。這就是我們弘經的人能夠很圓滿的方法,所以大家要很用心。

*如是說大小乘偏圓之法,咸令眾生悟入佛之知見。一音圓演,說偏、教圓妙難思議。
偏:偏向於一邊;
圓:圓融而無礙。
經云: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言辭柔軟,悅可眾心。

  佛陀在說法,他就很圓滿,譬如「說大小乘偏圓之法,咸令眾生悟入佛之知見」。我們現在,〈分別功德品〉就是開始入這個本門,要引導人人真正入本門,體會佛知、佛見。佛陀一大事因緣來人間,無不都是要教育我們,教育我們要悟,所以開示。佛陀為我們開示,我們眾生要悟入,也要信解才有辦法得以悟入,信解才有辦法啟開智慧的門,所以眾生要悟入佛之知見。這是佛陀說法,這《法華經》,在法華會他就是說大乘、小乘偏圓的法,將它會合起來,是一個圓滿的說法。這個圓滿的說法,同一場靈山會,要讓大家很了解。所以,「一音圓演,說偏、教圓妙難思議」,真的是妙難思議!真的是佛陀在這場靈鷲山的法會上所講的法,也是說《法華經》,他到底是完全都是叫做大乘嗎?

  佛陀從「四諦」法開始,《法華經》中也說盡苦道;《法華經》中也為我們分析了那個集諦的道理;《法華經》也指引我們如何走的道路,叫我們如何走,在化城如何去認清楚,到達真實佛的境界。這《法華經》雖然說大乘,在這樣的法都將它包含過來,所以,「咸令眾生悟入佛之知見」。這在「一音圓演」,同一場的說法,大、小乘的人都能夠接受。所以,「說偏、教圓」。「偏」就是小乘,也是講小乘,內涵在《法華經》中,基礎同樣都在其中;在其中所教的是一個很圓滿,「圓」就是大乘。所以,大、小乘兼說。偏就是小乘,圓就是大乘,大、小乘法圓滿,這樣一個,是同一場,能夠讓修大、小乘的人完全圓滿接受,這真的是妙難思議啊!這要大家用心。

  「偏」是「偏向於一邊」,那就是小乘,是執著他的成見;「圓」是「圓融而無礙」,這叫做大乘法,大能包小,這叫做大乘法。所以,「經云」,我們前面說過,「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言辭柔軟,悅可眾心」。前面我們都聽過,也說過了,佛陀就是這樣「一音圓演」,不論什麼樣的人就是歡喜接受,應用人間。來,這是很重要,所以請大家要很用心,接受這個「髓」,這個法最重要。前面說過的這些,大家要好好記憶、用心,落實在生活中。來,前面這段經文這樣說,

複習經文:「其有諸菩薩,無量劫行道,聞我說壽命,是則能信受。如是諸人等,頂受此經典,願我於未來,長壽度眾生。」

  「其有諸菩薩,無量劫行道,聞我說壽命,是則能信受」。前面說過了,很多很多的菩薩無法計算,修行用的時間也很長很長,也了解了壽命是在法。法,若永遠留存下去,這就是法永住人間,壽命就無量。大家信解、體會了。所以,「如是諸人等」。這些人,這麼多人用這麼長的時間去體會、了解了,大家也接受,所以「頂受此經典」,大家很恭敬接受了。「願我於未來,長壽度眾生」。這就是壽量銀行了,「壽量寶藏」,我們不斷不斷累積,把握時間,時間就是壽量,把握我們今生此世這個身體,才有辦法身體力行在人間,為人間去付出,這會合起來叫做壽命。過去生、今生、來生,法無窮盡,我們把握在現在,去延續未來,這叫做「長壽度眾生」,趁著我們的身體還能夠面對人間,把握時間做就對了,這就是我們要用心。接下來的經文,

經文:「如今日世尊、諸釋中之王,道場師子吼,說法無所畏。我等未來世,一切所尊敬,坐於道場時,說壽亦如是。」

經文簡釋:
「如今日世尊、諸釋中之王」;一如今日,釋迦世尊,諸釋種中,無上法王。

  「一如今日,釋迦世尊,諸釋種中,無上法王」。就像「今日世尊」,就是這樣「諸釋中之王」。因為佛生在印度,四姓中他是釋種,就是高階層的種姓,所以說「諸釋中之王」,那個國家最高貴的種族中之王。所以,「釋迦世尊,諸釋種中」,那個地方種族之中無上的法王,不只是生在皇宮,修行成佛領導人群,所以叫做「無上法王」。

經文簡釋:
「道場師子吼,說法無所畏」;佛於靈鷲會中,道場師子吼,為眾隨應根機,投以教法,說皆微妙,說法無所畏。
  「道場師子吼,說法無所畏」。就是「佛於靈鷲會中,道場師子吼」,發揮了,這個聲音一出來,震動人人的心,就譬喻「師子吼」。「為眾隨應根機」,隨應根機。四、五十年了,這個時間,四十多年間就是應機逗教。「投以教法,說皆微妙」。看眾生什麼根機,投什麼樣的教法,所說的無不皆是微妙法,應機就是妙法。小機說小法,心地能夠下種子,善的種子,斷惡行善,這全都是佛陀的妙法,「說法無所畏」。不論是小根機、大根機,佛陀就是這樣「說法無所畏」。

經文簡釋:
「我等未來世,一切所尊敬」;深生信解佛所教法故,我等未來世當得證道,為一切所尊敬。

  所以,「我等未來世,一切所尊敬」。我們現在,大家從現在開始,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未來也是這樣。我們大家在未來世,「一切所尊敬」就是釋迦牟尼佛。在釋迦牟尼佛所,「深生信解佛所教法故」。我們大家依教奉行。「我等未來世當得證道,為一切所尊敬」。我們信解了,我們一定就是照這樣走,永遠就是這樣的尊敬。

經文簡釋:
「坐於道場時,說壽亦如是」;坐於道場說壽量時,亦如今日釋迦世尊。

  所以,「坐於道場時,說壽亦如是」。將來我們若是坐道場,同樣也依照這個的法,講說這樣的壽命,願意用無量時劫、無量生世這樣來面對人間眾生,「坐於道場說壽量時,亦如今日釋迦世尊」。也就是期待,像今天釋迦牟尼佛一樣,對我們這樣的教育,希望我們將來也能夠對眾生如佛教育眾生一樣,這就是大家的發願。各位,講經總是要很用心,一定要有典範,一定要有這分自己的規範、法則,要身體力行。這樣就能夠為說法者、聞法者,一切皆圓滿。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附註一】《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摩訶迦旃延在跋蘭那聚落烏泥池側。時,有執澡灌杖梵志詣摩訶迦旃延所,共相問訊慰勞已,於一面坐,問摩訶迦旃延言:「何因何緣王、王共諍,婆羅門居士、婆羅門居士共諍?」摩訶迦旃延答梵志言:「貪欲繫著因緣故,王、王共諍,婆羅門居士、婆羅門居士共諍。」梵志復問:「何因何緣出家、出家而復共諍?」摩訶迦旃延答言:「以見欲繫著故,出家、出家而復共諍。」梵志復問:「摩訶迦旃延!頗有能離貪欲繫著及離此見欲繫著不?」尊者摩訶迦旃延答言:「梵志!有,我大師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能離此貪欲繫著及見欲繫著。」梵志復問:「佛世尊今在何所?」答言:「佛世尊今在婆羅耆人中,拘薩羅國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梵志從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向佛所住處合掌讚歎。「南無南無佛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能離欲貪諸繫著,悉能遠離貪欲縛及諸見欲,淨根本。」時,持澡灌杖梵志聞尊者摩訶迦旃延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附註二】《四十二章經註》卷一:佛言。博聞愛道。道必難會。世智辯聰。博聞強記。增長我慢。去道遠矣。守志奉道。其道甚大。堅志體道。量包法界。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5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8/03/30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8/03/30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18/03/30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五 3月 30, 2018 10:27 pm

[2018年3月30日上午5:20] 農曆二月十四日,(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一五八五)

1.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經文:【如今日世尊、諸釋中之王,道場師子吼,說法無所畏。我等未來世,一切所尊敬,坐於道場時,說壽亦如是。】

2. 上人手札:「弘經者,當以慈悲、忍辱、法空,三法為之範則。六度以慈悲為首,諸有為法忍為基,說法以忘我為本。能行三法,斯可自化利他,諸行圓滿。」

(1)「弘經者」:用心,多了解。弘經者,也就是有心聽法、入心,再用心說法、傳法者,就是叫做「弘經者」。要將經,佛陀所說的法我們聽了,聽了之後將這個經法不偏差;法、理一定要深心信解,體會經法意義,才用心再將它用法講出去。

(2)「信願力行,是弘經者的任務」:講得讓人聽懂,能理解、能相信、信願力行,這是弘經者的任務。但是,弘經的人要讓人信、要讓人解、要讓人身體力行,這必定要說法者以身作則,做得到、說得到,這樣就有辦法讓人接受法入心。傳法者是誠懇,受法者是信解,所以用誠懇的傳法、用相信來接受這個法,法就有傳了。

(3)「弘經者,當以慈悲、忍辱、法空,三法為之範則」:我們要用什麼風度做為典則呢?叫做典範。什麼是我們的規則?。弘法者要首先第一項就是慈悲,第二就是忍辱,第三是法空,要用心去體會這「三法」。三法就是說法者的規範、法則,有心要傳法的人一定要具足這三法。

(4)「六度以慈悲為首」:慈,就是予樂,給眾生幸福。眾生所求那麼多,什麼他才能夠得到他的幸福呢?所求多,那就是貪。貪無滿足,要如何有幸福呢?真正有幸福的人是懂得滿足的人。

(5)「知足心常樂,見苦才知福」:人生若不知足不會快樂;不會快樂,就是不幸福。而我們是要如何去滿足他,讓他覺得他是幸福呢?就要設法讓他知道人生即苦,人生苦啊!所以佛陀慈悲,想要讓眾生能夠離苦得樂,所以他要先向眾生說「苦」。

(6)「苦諦,助人為快樂之本,願意付出」:佛陀的時代說苦,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就要引導他去見苦。看到苦,見苦了,不只是要讓他去看到苦,還要引導他身體力行去拔除他的痛苦,拔除了苦難中的人的痛苦。這個見苦的人,他再付出,看到人解脫了在苦難中的掙扎,幫助他解決了,這樣去幫助人解決苦的人,比接受到人幫助我們,那個人更加快樂。所以一句話說:「助人為快樂之本。」那就很快樂了,願意付出。

(7)「見苦就知福,了解『慈』」:或者是讓他能夠知足,「常常說你不夠,常常說你辛苦,常常說你付出比別人多,你去看看這樣的人,你去看看有人比你環境更好,他投入在那人群中放下身段,比你做更多」。要比就要比上面比你做更多的人,你就不會覺得:我做那麼多,我怎麼不能得到那麼多呢?向上比,我們做的還沒人家做得多。若說我們很不快樂,因為我什麼都不如人,這樣你就帶他去看,看那些真正的苦,苦難人,看看他們的環境、看看他們的生態等等,讓他去接觸到,自己比較看看。「我們已經生活的環境,我們已經……」等等,他應該見苦就知福了,這就是「慈」。

(8)「啟慈運悲」:要如何「啟慈運悲」?「啟慈」,帶他去了解這些事情,「你說你做很多了,還有人,比你做更多的人。你感動了,感動,你也可以學他這樣做,你也是能夠讓人感動,你說你不足……」。說的就是啟慈,啟發他的慈心,自己看別人做,自己也做得到,這個慈心一起,他會成為福中之福的人。

(9)「運悲,人傷我痛,人苦我悲,慈悲典範,以身作則」:若是「運悲」呢?就是去見苦,可以去投入、去付出。因為「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看人的苦如同身受,不忍眾生苦,所以他就要運大慈、入人群,去為苦難人付出,這叫做「啟慈運悲」。那就是慈悲,要行動、要去教育,這也就是範則,這叫做典範,以身作則,這叫做「範則」,慈悲的典範,以身作則。

(10)「諸有為法忍為基」:忍耐、忍辱很重要啊!「四安樂行」中,告訴我們什麼樣的環境都有,我們要如何預防,要如何忍耐,佛陀說,文殊菩薩又替我們問。在「四安樂行」,佛與文殊菩薩運用智慧這樣來啟發,將這個方法留給我們現在,我們能夠了解要如何能夠忍住,要如何能夠將這個法在我們的身上去付出。典範,這都是有方法,也就是「有法度」!

3. 「佛典故事,摩訶迦旃延尊者解釋爭執之因,貪欲、見欲」:典自《雜阿含經》卷第二十。

(1)「梵志求法」:就如佛在世之時,佛陀在給孤獨園,那時,迦旃延是在跋蘭那的聚落一個烏泥池那旁邊,搭茅棚在那個地方。有一天,有一位老者,他也是修行者,是梵志,外道修苦行的人。這位梵志外道來拜訪迦旃延,迦旃延尊者也是以禮接待,兩個人都很有禮節,接待。

(2)「探究爭執之因」:這位梵志就很謙卑來向迦旃延尊者請教,就說:「尊者,我要來請示您,到底是什麼樣的因緣使令人與人之間都有所爭執?爭執,為何人的意見怎麼會都不合和?譬如婆羅門與婆羅門之間就是這樣互相爭執;聽佛說法,在家修行,居士與居士之間也是同樣彼此爭執。」

(3)「因貪愛而爭執,貪,博聞愛道,其道難會」:這樣在討論,互相在爭論著到底是為什麼,這麼多社會人群,是為什麼,哪有彼此這樣爭論、爭執不休呢?迦旃延尊者就這樣回答:「是啊,你若說國王與國王之間有爭執,婆羅門與婆羅門之間有爭執,居士與居士之間有爭執,這就是因為還有貪欲將他綁住。國王與國王之間的爭執是國家的利益;你與我之間,你要爭,我不要讓,彼此之間、國與國之間爭端就很多了,而婆羅門與婆羅門之間的爭執也是同樣。居士與居士之間,他們的爭執都是因為這個貪愛。」「貪,博聞愛道,其道難會」:這是佛說的。各人各爭一端,所以大家就無法和合起來。

【註】《四十二章經註》卷一:佛言。博聞愛道。道必難會。世智辯聰。博聞強記。增長我慢。去道遠矣。守志奉道。其道甚大。堅志體道。量包法界。

(4)「出家眾,爭論,叫做『見欲』,見欲所繫縛」:這位梵志就問:「若這樣,又是為什麼因緣,出家的人也是同樣有這樣的爭論呢?」迦旃延尊者他就這樣說:「出家,出家的人,他的爭論是因為受到這些見欲。」這些見欲,就是見解;見解,所聽聞的也是各人有各人的爭端。

(5)婆羅門與居士的爭端是因為「貪欲」,比丘與比丘之間是為了「見欲」。貪欲是因為他的身體去感觸到那個環境,所以他們有起了貪欲,所以他們有各有爭端。而出家,已經出家了為何又有爭端呢?又有這樣的爭論,那是為什麼呢?所以,迦旃延的回答是見欲所繫縛,各人的見解;在居士與婆羅門是感官,但是修行者是見解。

(6)「小乘,獨善其身」:我們的修行,大、小乘;修乘行者他認為獨善其身,「人生苦啊,很苦!生生世世這樣輪迴苦,難得佛法,能夠見聞佛法、受持佛法,此身難得啊!所以我要把握此身,好好度脫此生」,他執著在獨善其身。這是佛說的四諦法,苦、集、滅、道,我了解了。他有他的見解。

(7)「修大乘行者,轉小為大」:修大乘行者,也有修大乘行者聽聞佛所說的。小乘是方便法,是引導你入門,所以我們應該要轉小為大,應該就是要見苦要起憐憫心,入人群去度眾生,這才是我們真正究竟的解脫,自度度他。

(8)「見欲所繫縛」:各人的見解都不同,自然他就被它綁住了,這都對,但是都不徹底。這是見欲所繫縛,各自執,執著,所以自己的見解就有這樣不透徹而爭論。

(9)「探究,信解」:這位梵志聽一聽,有道理啊!婆羅門與居士都還是在這個社會間,用他的感官來論理;而出家之後,是用心於道,也已經離欲去愛,對這個感官不是很在意,最在意的就是見解,所以因為這樣有爭論。梵志了解了、信解了。

(10)「佛陀十號」:就再問:「尊者,請問有那個見解完全離開了見欲繫著的人嗎?」迦旃延就回答他:「有啊!我佛世尊,我的導師他就是這樣引導我們,就是「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所以稱為佛,稱為世尊。」迦旃延將佛的十德圓滿來講說,讓這位梵志能夠知道。

(11)「恭敬十德具足的大覺者:佛陀」:這位梵志心聽到就起歡喜了,對這位已經遠離了貪欲繫著,無上正等的覺者,梵志心生歡喜,感恩啊!趕緊起來,整頓他的衣服,請問迦旃延尊者:「現在世尊他在哪裡?已經在哪裡了?現在人在哪裡呢?」迦旃延就告訴他:「我的導師,覺者,現在是在舍衛城,是在給孤獨園。」梵志他就站整齊,面向著給孤獨園的方向虔誠膜拜、頂禮。頂禮這位世間稀有難得,能夠斷欲去愛,完全很超越,十德具足,這位大覺者,所以非常的恭敬。

4. 「勘忍,法空,忍欲、忍愛、忍見」:這段故事就是要說「忍」,修行也得要有這樣堪得忍耐,而說法也得要知道「法空」。忍耐要忍什麼呢?忍欲、忍愛、忍見,這些都要忍。

5. 「四安樂行」:已經為我們說得很詳細了,各種的環境、見解、人事物,無不都是很詳細為我們分析過。我們修行者要能夠得到安樂,付出慈悲又很歡喜,這樣一定要修「四安樂行」。「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這就是弘經說法者要具有的三法。「當以慈悲、忍辱、法空,三法為之範則,這三法就是典範、就是法則,大家要用心去體會。

6. 「六度以慈悲為首」:你要修行,要教人修行,就要自己行六度,也帶人行六度。這「六度萬行」就是以慈悲為首,布施,付出、付出,付出無所求,這慈悲為首。「諸有為法忍為基」。諸有為法大家也已經體會了,有所作為的法,這也是要用「法忍」。

7. 「轉識成智」:因為我們在人間,人間不論是看到的、感受到的等等,五識、六識、七識、八識,我們在人間中要如何「轉識成智」,我們能夠心包太虛?這就是忍。要從忍中克服一切一切的苦難,不論是人、事、物等等有為法,這全都要克服過去,這叫做「有為法」,要用忍,就是我們的基礎。

8. 「說法以忘我為本,去除我見」:我們要講法,不是站在我們的立場講法,是為天下眾生而說法。現在的時代、現在的人類,現在有什麼樣世間的濁與煩惱,解不開的結,佛法就是治世良藥。所以要說法的人不能在我見,在自己的成見。

9. 「我見、成見,就有爭論;心要寬,學勘忍」:有我見、成見,自然就有爭論,有爭執;心要寬,要不然你也在說做事情的原則,我也在說我做事情的原則,這樣聽到你的原則與我的原則有互相不合,我就發脾氣,我忍不住了。這就是我們要用方法,一定要堪忍。

10. 「沒有堪忍,容易動怒」:自然動不動我們就動怒、發脾氣,而你什麼事情還能夠做呢?為人間服務全都是要互相容忍。我們的方法對、方向對,我們的心要寬,這樣才能夠很圓融。所以說法者,說法也是用法的人,所以要「以忘我為本」,是為天下事我們在付出,所以一定「說法以忘我為本」。

11. 「能行三法,斯可自化利他」:自己就淨化自己,什麼人要來教化我們,我們自己要先好好淨化。自己有的缺點都要去除,不要有執著、不要有成見、不要有爭執,我們這樣才有辦法得以利他,「自化利他,諸行圓滿」。這就是我們弘經的人能夠很圓滿的方法,大家要很用心。

12. ★『如是說大小乘偏圓之法,咸令眾生悟入佛之知見。一音圓演,說偏、教圓妙難思議。偏:偏向於一邊。圓:圓融而無礙。經云: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言辭柔軟,悅可眾心。』

(1)「說大小乘偏圓之法,咸令眾生悟入佛之知見」:佛陀在說法,他就很圓滿,譬如我們現在〈分別功德品〉就是開始入這個本門,要引導人人真正入本門,體會佛知、佛見。

(2)「佛陀一大事因緣來人間,開示入悟佛知見」:無不都是要教育我們,教育我們要悟,所以開示。佛陀為眾生開示,希望眾生要悟入,也要信解才有辦法得以悟入,信解才有辦法啟開智慧的門,所以眾生要悟入佛之知見。這是佛陀說法。

(3)「《法華經》一音圓演,說偏、教圓妙難思議」:在法華會就是說大乘、小乘偏圓的法,將它會合起來,是一個圓滿的說法。這個圓滿的說法,同一場靈山會,要讓大家很了解。真的是妙難思議!真的是佛陀在這場靈鷲山的法會上所講的法,也是說《法華經》。

(4)「四諦」:他到底是完全都是叫做大乘嗎?佛陀從「四諦」法開始,《法華經》中也說盡苦道;《法華經》中也為我們分析了「集諦」的道理;《法華經》也指引我們如何走的道路,叫我們如何走,在化城如何去認清楚,到達真實佛的境界。這《法華經》雖然說大乘,在這樣的法都將它包含過來。

(5)「咸令眾生悟入佛之知見」:在「一音圓演」,同一場的說法,大、小乘的人都能夠接受。「說偏、教圓」。

(6)「偏:偏向於一邊。圓:圓融而無礙」:「偏」就是小乘,也是講小乘,內涵在《法華經》中,基礎同樣都在其中;在其中所教的是一個很圓滿,「圓」就是大乘。所以,大、小乘兼說。偏就是小乘,圓就是大乘,大、小乘法圓滿,這樣一個,是同一場,能夠讓修大、小乘的人完全圓滿接受,這真的是妙難思議啊!這要大家用心。小乘,是執著他的成見;「圓」是「圓融而無礙」,這叫做大乘法,大能包小,這叫做大乘法。

(7)「經云: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言辭柔軟,悅可眾心」,佛陀就是這樣「一音圓演」,不論什麼樣的人就是歡喜接受,應用人間。這是很重要,請大家要很用心,接受這個「髓」,這個法最重要。前面說過的這些,大家要好好記憶、用心,落實在生活中。

13. ★複習經文:【其有諸菩薩,無量劫行道,聞我說壽命,是則能信受。如是諸人等,頂受此經典,願我於未來,長壽度眾生。】

(1)「其有諸菩薩,無量劫行道,聞我說壽命,是則能信受」:前面說過,很多很多的菩薩無法計算,修行用的時間也很長很長,也了解了壽命是在法。法,若永遠留存下去,這就是法永住人間,壽命就無量。大家信解、體會。

(2)「如是諸人等」:這麼多人用這麼長的時間去體會、了解了,大家也接受,所以「頂受此經典」,大家很恭敬接受了。

(3)「願我於未來,長壽度眾生」:這就是壽量銀行,「壽量寶藏」,我們不斷不斷累積,把握時間,時間就是壽量,把握我們今生此世這個身體,才有辦法身體力行在人間,為人間去付出,這會合起來叫做壽命。過去生、今生、來生,法無窮盡,我們把握在現在,去延續未來,這叫做「長壽度眾生」,趁著我們的身體還能夠面對人間,把握時間做就對了,這就是我們要用心。

14. ★釋譯經文:【如今日世尊、諸釋中之王】:一如今日,釋迦世尊,諸釋種中,無上法王。

(1)「今日世尊,諸釋中之王」:因為佛生在印度,四姓中他是釋種,就是高階層的種姓,所以說「諸釋中之王」,那個國家最高貴的種族中之王。「釋迦世尊,諸釋種中」,那個地方種族之中無上的法王,不只是生在皇宮,修行成佛領導人群,所以叫做「無上法王」。

15. 【道場師子吼,說法無所畏】:佛於靈鷲會中,道場師子吼,為眾隨應根機,投以教法,說皆微妙,說法無所畏。

(1)「佛於靈鷲會中,道場師子吼」:發揮了,這個聲音一出來,震動人人的心,就譬喻「師子吼」。

(2)「為眾隨應根機,投以教法,說皆微妙」:佛陀說法四十多年間就是應機逗教。看眾生什麼根機,投什麼樣的教法,所說的無不皆是微妙法,應機就是妙法。小機說小法,心地能夠下種子,善的種子,斷惡行善,這全都是佛陀的妙法,不論是小根機、大根機,佛陀就是這樣「說法無所畏」。

16. 【我等未來世,一切所尊敬】:深生信解佛所教法故,我等未來世當得證道,為一切所尊敬。

(1)「我等未來世,一切所尊敬」:我們現在,大家從現在開始,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未來也是這樣。我們大家在未來世。「一切所尊敬」:就是釋迦牟尼佛。在釋迦牟尼佛所。

(3)「深生信解佛所教法故」。我們大家依教奉行。「我等未來世當得證道,為一切所尊敬」。我們信解了,一定就是照這樣走,永遠就是這樣的尊敬。

17. 【坐於道場時,說壽亦如是】:坐於道場說壽量時,亦如今日釋迦世尊。

(1)「坐於道場說壽量時,亦如今日釋迦世尊」:將來我們若是坐道場,同樣也依照這個的法,講說這樣的壽命,願意用無量時劫、無量生世這樣來面對人間眾生,也就是期待,像今天釋迦牟尼佛一樣,對我們這樣的教育,希望我們將來也能夠對眾生如佛教育眾生一樣,這就是大家的發願。

(2)「說法者、聞法者,身體力行,一切皆圓滿」:講經,總是要很用心,一定要有典範,一定要有這分自己的規範、法則,要身體力行。這樣就能夠為說法者、聞法者,一切皆圓滿。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
18. 心得,感恩上人開示。感動聽聞「信願力行,是弘經者的任務,要具足三法:「慈悲、忍辱、法空」。「六度以慈悲為首」,以「知足心常樂,見苦才知福」,了解「苦諦」,就能體會「助人為快樂之本,願意付出」。

尤其首次聽聞今日佛典故事,「摩訶迦旃延尊者向一位梵志解釋「爭執之因」,居士之間因「貪欲」之感官而爭執、出家眾之間是因「見欲」而爭,很震撼,詮釋了「說法以忘我為本」,人人都有自己「見解」,常會執著自己的見欲才是最對,忘卻佛陀說法的最根本是為觀機逗教,讓人人能接受法髓才是最重要,「諸有為法忍為基」,忍著不辯解「自己的見解才是最對」,先同理心,先與人結好緣,才有機會「復為說法」的因緣,行三法,朝向「自化利他,諸行圓滿。共勉之。

*************

19. 【註】《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摩訶迦旃延在跋蘭那聚落烏泥池側。時,有執澡灌杖梵志詣摩訶迦旃延所,共相問訊慰勞已,於一面坐。

問摩訶迦旃延言:「何因何緣王、王共諍,婆羅門居士、婆羅門居士共諍?」

摩訶迦旃延答梵志言:「貪欲繫著因緣故,王、王共諍,婆羅門居士、婆羅門居士共諍。」

梵志復問:「何因何緣出家、出家而復共諍?」

摩訶迦旃延答言:「以見欲繫著故,出家、出家而復共諍。」

梵志復問:「摩訶迦旃延!頗有能離貪欲繫著及離此見欲繫著不?」

尊者摩訶迦旃延答言:「梵志!有,我大師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能離此貪欲繫著及見欲繫著。」

梵志復問:「佛世尊今在何所?」答言:「佛世尊今在婆羅耆人中,拘薩羅國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梵志從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向佛所住處合掌讚歎。「南無南無佛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能離欲貪諸繫著,悉能遠離貪欲縛及諸見欲,淨根本。」

時,持澡灌杖梵志聞尊者摩訶迦旃延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62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2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8/03/30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8/03/30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18/03/30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日 4月 01, 2018 6:17 pm

20180330薰法香心得與應用(影音與重點)
https://www.neptune-it.com/learn-buddha-966211/20180330

高明智(惟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8/03/30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