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8/04/06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89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8/04/06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2018/04/06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18/04/06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五 4月 06, 2018 4:13 pm

20180406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菩薩行有大小:
持大法恆不退,發大弘誓入群,深行菩薩為大;
初發心之菩薩,初啟大乘法心,學行未深為小;山千仞初步起。

  用心體會、了解。「菩薩有大小」,菩薩有大有小,不是分別的大小,是他修行有前後。先發心入菩薩道就是比較資深,後發心入菩薩道,那比較資淺。「持大法恆不退」。還有,有人一發心,就是發大心、立大願,就這樣行入積極的菩薩道,對眾生付出殷勤,一心精進沒有懈退,這就是大菩薩,也就是資深菩薩。「發大弘誓入群,深行菩薩為大」。也有發弘誓願入群,那就是入人群,他「深行菩薩」,又是久、又是發心,又是從來不曾有退轉過,這真精進者的大菩薩。所以,長久以來自作教人作、自利利他,永遠都輔佐佛在度化眾生,來來回回,時間長久,一直一心一志行在菩薩道上,這都叫做「大菩薩」。

  也有「初發心之菩薩」,資歷淺,才開始。凡事既發心了,將要學行,但是凡事都是小心、有顧慮、向前走,這就是新發意菩薩,開始在學了。不論是心、身,他都願意用心付出,卻是對自己還沒有很有十足的信心,卻願意去用心學。這就是初發心的菩薩,「初啟大乘法心」,也是初啟發起來,要發大乘心。「學行未深為小」,過去已經在修行,獨善其身,現在聽佛所說法,感動了,已經啟發了大乘心,開始準備要身體力行在大乘法中,這就是也還是「小菩薩」,因為現在才在學。不是在年齡,有的孩子小小年紀,我們也是稱他小菩薩。小菩薩是因為他年紀小,因為他能夠親近到佛法,幼稚的心靈純真、善良,教他如何做,他就知道這樣做,就開始發心。但這道心是不是很堅固呢?先不去問他的道心有沒有堅固,因為年齡還小。「人之初,性本善」,有機會接觸佛法,啟發善心,依教;依人的如何教育,很單純就是這樣學、這樣做,小菩薩。

  但是也有年紀比較大,過去信的是獨善其身:我修我自己,我要了斷生死,所以我不管別人,就是管好我自己。後來聽法了解了,時間同樣這樣過,這樣過的時間,利益自己也是用時間修。利益自己兼幫助他人,同樣這些時間,同一個時間可以兼修兩項;開始幫助人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在修自己的行。一心無二用,當我發一個善念、愛心,才有這個行動可以去幫助人,已經發這個善念、愛心,開始就是利益自己了。因為我們的心,心先發念,首先發念,先發這個善念,這就是我們自己修行的第一念。同時這個動作若利益他人,這樣不就是同一個時間修兩項呢?這了解了,這種信解行大乘法,現在才開始在學,年齡不論他是多少,總是行大乘法那念開始,那就叫做菩薩了,這樣也是算小菩薩,年紀大了,才開始學利益他人。所以,是論發心深淺。

  就像我們受戒,早期受戒,而他年齡沒有很大,不過他的戒蠟,他大多了,因為年輕就受戒。有的人年紀大了才出家去受戒,那戒蠟就比較淺,所以在戒蠟來說不論年歲,老修行者受戒為準。但是在「人」來說,敬老尊賢;在「法」來說,要「以戒為師」,也是「以戒為尊」,受戒深那就是老戒了,他比我大。這道理一樣,發大乘心有前後,所以資深叫做「大菩薩」,資淺叫做「小菩薩」,發心很重要。就是佛在世之時,波斯匿王來見佛,恭敬尊重佛,聽佛說法心生歡喜,就向佛陀請求:「佛啊!請佛陀答應我,三個月的時間夏安居期,我願意,在三個月之內全都由我來負責。」佛陀接受了。波斯匿王很歡喜,就這樣莊嚴整個城,這個時間,三個月之中全面供養僧人,凡是出家人他就供養,包括佛夏安居地,他全都供養。莊嚴地方、莊嚴道場、四事供養,三個月平安過去了。

  波斯匿王圓滿了這場的成就,夏安居,歡喜了,圓緣之後來見佛。「向佛感恩,讓我成就這三個月供佛僧的功德,我這三個月功德應該不少!」就這樣,向佛這樣說。佛陀就告訴他:「波斯匿王,千萬千萬就不要說你這三個月的時間功德很大,不要從你的口中、內心來顯耀你的功德大。」佛陀這樣重複再說,波斯匿王就請教佛陀:「為什麼呢?怎麼不能從我起心來說話?這三個月我很歡喜,我完成這樣的功德啊!」佛陀再一次又警惕他:「既做過的事情,就不要在心裡計較功德,計量功德。」「為什麼啊?」又再問。佛陀就說:「你要知道,人生過去累積的無明、因緣,是長時間在人間,不斷在人間,即使聞了佛法,也要不斷信解佛法在心,也還是要不斷累積。過去長久的時間已經長期在人間,長期受人間的因緣層層疊疊,這個緣還是要再繼續緣。」

  「因為過去的因緣很成熟,現在所造作的未來緣分量還少,不要去計較。現在在付出那就是本分事,啟發你的信心、你的信解,這是本分事來付出,不要去計量現在做多少。順因緣的過去,也要把握因緣在現在,並造就於未來,不要用計量的心,一直計量,那功德消退啊!因為你現在的邀功,心就已經起了貪著、無明的念,現在所在做不是從內心,是為了要求得功德,不是一念的善心從內心啟善,所以不要計量。」佛陀用很淺顯、很精誠,很精、很誠意向波斯匿王這樣說。

  在這當中,迦旃延開始起來,當場見證一件事情。迦旃延就說,是啊!當他修行之後,也已經經過佛陀的開導、指示,這麼長的時間修行,不論是佛陀的教育、自己的內心體解,也已經知道,在那個過去三十一劫前。三十一劫前是很長久了。在那個時間,有一尊佛出世在他方,名叫做飯式詰如來,這位飯式詰如來在世間化度,那當中,有一位叫做純黑奴。「純黑」是名;奴役就是卑賤的人。他說,這位卑賤的人見佛歡喜,很感恩有佛出現人間,也同樣聽佛說法,信解甚深,所以也是這樣勇於去做工等等等等,用長久的時間供佛。不敢計量,就是一心一志信解、供養,就是這兩件事情,向佛沒有其他的念,就是信,信解,信佛的德、解佛所說的法。

  所以信解,用至誠的心來供養,沒有第二個、第三念,所以這樣終其一生,從這樣開始生生世世保持著這個意識。就是啟發善心的意識,求佛法的心真誠懇切,生生世世就是在人群中,生生世世就是親近善知識,生生世世依照信解、供養這個心這樣在付出,已經是三十一劫了。現在見佛、受法,也是信解,也是身心供養。這是迦旃延對波斯匿王,在佛的面前迦旃延這樣見證來分享,這是佛的時代。是啊!迦旃延是這樣,佛在為波斯匿王,也是這樣非常的精誠,向波斯匿王很坦白的教誡:「你做了之後,過了就好,不要計量,就是付出。要知道,人就是這樣生生世世那個習氣,因緣還是很長,不要只為現在,初發心,才開始做而已,就在計量功德,就認為:這樣我現在功德很大!千萬不可說、千萬不可計量。」這是很坦白的告誡,告訴他,這樣警誡波斯匿王。

  因為這樣,迦旃延尊者他就這樣站起來,見證自己三十一劫前的過程。這個場面多麼的溫馨!就像是修行心得分享。在家的弟子行淺,就想要求功德;出家弟子長久以來,已經經過了力行,所以他很沉著,來說他過去的修行。不是今生此世而已,還是過去生無量世的時間,三十多劫前,這樣的過程。所以我們就知道,學佛是初發心,那個心都有那個比較、計量。時間沒有多長,他就有這樣的計量,這就是信解未深,還未深心信解,所以就有這個計量、貪著。菩薩就是要很長久的時間,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深心信解,這過程中這樣得來的。菩薩還是無窮盡的時間,要再身體力行,六度萬行,要到與佛同等,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必定到空為座。

  「學行未深為小,山千仞初步起」,就像我們在爬山一樣。山有千公尺,八千多公尺須彌山,開始要到山峰上去,也就要從初步開始。臺灣玉山很高,也是要從第一步開始。所以要一心向前才能夠到高峰,不是走一步在那裡算一步,就是要沒有去算幾步,一心前進,才有辦法到達。所以我們要用心去體會深心信解這個意義,所以我們要用心啊!時間很長,我們要體會如何的長、如何修。前面的文就這樣說,

複習經文:「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聞我說壽命長遠,深心信解,則為見佛常在耆闍崛山。」

  這是前面所說,佛陀叫彌勒菩薩:「彌勒菩薩,知道吧!」「善男子、善女人」,除了出家眾,還有在家眾,靈山會上四眾弟子具足,在靈山會上,佛陀以阿逸多來作代表。要了解,這些人要深心信解。這幾天都一直在告訴大家,「深心信解」,心要顧好,一心一志。相信了,要用心聽,聽出了法的意義來,有道理的法我們要拳拳服膺,好好把握、記憶、守住這個法,這叫做「深心信解」。這樣有這分心的求法,自然就「則為見佛常在耆闍崛山」,這樣我們就好像已經與佛同住,共住在那個地方,看佛在那個地方在為大眾說法。我們前面說,長時間促為一念,同樣的道理。「啊!我想到了,五十多年前,因為這樣的因緣,起一念心,所以功德會,克難功德會從這樣起。」想,這也事隔五十多年了,這時候在與大家說話,忽然間長劫促為一念。說到這裡,這念就回歸到五十多年前,多少的事情、很多的故事一時就集過來,腦海中的記憶。這就是信解。

  這個歷史,為時代作見證,不是只有我說。在那個時代,同時同心志,同時同做的老菩薩還存在。雖然有凋零,但是還有存在的人,還有同心、同做、同修行,這就是能夠做見證。那個一念間能夠容納多少人啊!那個一念間能夠多少人同時能夠發這樣的心願,能夠不斷不斷這樣累積。想,這就是緣一念,一念能夠千萬劫,能夠法脈相傳,從那念間,這樣一直延續下去,這不就是長時間是從一念起。過了長時間,回顧過去,那也是回歸一念。所以「信解」,法,道理是這樣,不是執著在我現在說多少,就是告訴你多少。所以我們一直說「無量」,無量的觀念,就是這樣,腦海中我們要去體會,信實、無虛就是這樣過來的,所以我們要體會、了解佛說法的意。你若了解佛說法的意,我們現在聽這樣的法就如同從佛口說出來一樣,就像我們與佛同世,佛在說法。這個法就是那個法,道理就是這樣,經千萬古而不變,法永遠就是這樣。

*為入佛知見故深心信解如來法身,體解大道,深入經藏智慧海,法身慧命常住佛壽無量常住靈山說法。

  所以我們現在學佛,就是要學佛他的知、見。佛的教法,就是要讓我們入佛的知見,既說出來的法,就是要讓我們知道,不只是要讓我們知道,還要讓我們看得到:菩薩道就是這樣走、菩薩道就是這樣修。不只是你看得到,你還能夠身體力行,同樣進來是這樣做、這樣修;這樣做、這樣修,自己深心體會到,這叫做見理。因為我們有感受到,原來付出,教人做,他也在做,他也在感受。這是我們自己起一念善心,同時引別人也一起做。我做,我感受;你做,你感受,我們彼此有感受,同行菩薩道,這就是入佛知、見。我們「知」是了解了,「見」是深心深入。看了,看得到你就做得到,這佛的知見,所以「為入佛知見故」。「深心信解如來」,這個知見,就是要從深心信解如來法身,我們要很用心去相信佛所說的法。你有相信,你才能夠入;進去,你才看得到;看得到,你才懂得做;做得到,你才真有感受。

  這個感受到,那就是佛的法身;道理我已經,道理我感受到了,這法身。道理就是這樣,自然我們就體解大道。每天的課誦不就是誦「體解大道,發無上心」嗎?這不是用說、用唱念而已,我們就是要這樣發心,要去體解這個大道,就是要這樣行、這樣學、這樣做。所以,我們還得「深入經藏智慧海」。三皈依之中也是,經藏之中有無量數的法,讓你浸潤在這法海中,對人觸事我們很快就能會到那個理中,「應該這樣做,應該這樣安排」,不會受人、事、物所迷惑,這叫做智慧海。因為你已經入經藏了,同樣對人觸事,你的見解跟一般的經驗是不同,因為有深心信解過,已經深入經藏入智慧海了,這叫做「法身慧命常住」。我們智慧是永遠的,所以叫做「轉識成智」,不是經驗而已,我們已經變成智慧了,轉經驗為智慧了,已經是智慧,那智慧就常住了。將來我們能夠來來回回,沒有凡夫貪念的習氣,有的是使命,要投入人群,沒有貪念在世間,是用慧命入人群,所以叫做「法身慧命常住」。

  所以,佛的法身慧命也常住,所以「佛壽無量常住靈山說法」。佛還是永遠住在靈鷲山,因為靈鷲山是佛陀暢心懷,暢他的本懷來說《法華經》。《法華經》是佛陀成佛之後,已經說法四十多年,開始暢演本懷,很歡喜說出他要說的話,這叫做「暢演本懷」,這是佛的慧命。所以我們若有這樣深信解,自然我們就會見到佛常住靈鷲山,耆闍崛山。耆闍崛山就是靈鷲山。會感覺佛就還在講《法華經》,因為我現在聽《法華經》,我接受《法華經》,就如佛現在還在講《法華經》。《法華經》處就是在耆闍崛山,就是靈鷲山。

*佛在靈山莫遠求—入佛知見共菩薩處。

  所以,這句偈,「佛在靈山莫遠求」,大家都會念,「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每個人都有,「好向靈山塔下修」。這只要你入佛知見,深心信解,我們常常就是共菩薩志,我們還是與菩薩常在一起,與菩薩同時在靈山,在聽佛說法,同樣的道理。這就是我們的心念。所以,接下來這段文就這樣說,

經文:「共大菩薩、諸聲聞眾圍繞說法。又見此娑婆世界,其地琉璃,坦然平正,閻浮檀金以界八道,」

  「共大菩薩、諸聲聞眾圍繞說法」。佛陀在靈鷲山,這個地方有很多大菩薩,大小菩薩都有。資深的菩薩以及新發意菩薩都共在這個地方,尤其是聲聞、緣覺全都圍繞在這個地方聽佛說法。我們若深信解,不只是相信佛在靈山,我們還相信靈山會上菩薩很多,不可限量;就已成就、當成就、未成就,過去、現在、未來,發心都是在這個地方,這我們要相信。因為法隨時都在,靈山永遠在我們的心頭裡,這佛法不斷。人間,在道理上的人還是很多,所以「共大菩薩、諸聲聞圍繞說法」,就是這樣在那裡圍繞,佛陀為大家說法。「又見此娑婆世界,其地琉璃,坦然平正,閻浮檀金以界八道」。這一個境界,稍微看好。

經文簡釋:
「共大菩薩、諸聲聞眾圍繞說法」;此經具載諸大菩薩,及諸聲聞眾深心信解,如從佛口說,親聞無異,則見大眾一時圍繞。

  「共大菩薩、諸聲聞眾圍繞說法」。意思就是說,「此經具載諸大菩薩」,它所記錄下來的,所寫的是很多。「及諸聲聞眾深心信解」,還有菩薩,還有聲聞等等,人人都已經是深心信解。到佛說《法華經》這個時段,到現在要入佛知見這個時段,人人已經深心信解了。所以「如從佛口說」,這個法,就是佛的聲音,佛口來說法。「親聞無異」,人人都親自聽法一樣,就如在靈鷲山那個時代。我們就要想,我們過去也是與佛有緣,也是聽過佛說《法華經》。還記得〈化城喻品〉?大通智勝佛那個時間,十六王子也是啊!因為過去不斷聽《法華經》,現在再聽大通智勝佛說,那個法很熟悉了。大通智勝佛休息,十六王子沙彌各人帶開了與他有緣的人,就到各處說法了。

  同樣的道理,靈鷲山的菩薩也是一樣,這些人都是累生世有與佛結過緣,聽過《法華經》,有這個因緣的人。回顧過去,長劫以前曾有過,現在也是這樣聽佛說法,沒有不一樣,法是一樣、道理一統。「則見大眾一時圍繞」。我們若有這樣的心境,人人都如親身在靈鷲山裡。「入如來室」,這段就是「入如來室」的意思,與佛同住共世,在那個地方聽佛說法。

經文簡釋:
「又見此娑婆世界,其地琉璃」;靈山會經談真實法,暢佛心懷,其體瑩潔,故雖在娑婆,如處琉璃。

  「又見此娑婆世界,其地琉璃」。「靈山會經談真實法」。又再看到靈山會,講經的地方,佛在「談真實法」。在那個地方靈山會,很莊嚴的道場。我們有看到那個靈山,雖然現在的實景,去朝聖的人,去取景,從空中將整個這樣攝影下來,傳回來。其實講經的地方不大,卻是周圍環境美,那個靈鷲山。「靈山會經談真實法」,講經,談真實法。

  「暢佛心懷,其體瑩潔」。這剛才說過了,在這裡我就將文字浮現出來,大家應該能夠了解了。這是在靈山會,佛陀把握這個時候,將他內心,成道之後第一念想要表達的法說出,但是四十多年了,根機還未成熟,所以隨機逗教。現在根機成熟了,機緣已熟了,機與因緣就是這樣,佛陀就開始暢演心懷。暢演佛的本懷,想要說的話現在終於全都說了。這個法「其體瑩潔」,很乾淨,這些法很乾淨,是精魄的法。幾天前一直說,精,聚精、凝魄起來,這叫做精…「瑩潔」。所以,「故雖在娑婆,如處琉璃」。不論娑婆世界多穢濁,佛講經的道場,那個地點,大家的心境都很乾淨。

經文簡釋:
「坦然平正」;菩薩共處靈鷲山—聞法心坦然平正:心無異念所以坦然。
如所教化,心無艱險,故曰平正。

  所以,「坦然平正」,就是大家的心也是這麼的坦然。「菩薩共處靈鷲山,聞法心坦然平正」。菩薩共處靈山會,這麼多的菩薩都在靈山。「佛在靈山莫遠求」,就是在靈山,再縮更靠近一點就是如來室。我們已經都入如來室了,這就是一念。我們的一念間充滿了如來室,與佛同處,這就是時間沒有距離,地理也沒有距離,原來在我們的一念間。所以,「聞法心坦然平正」。我們的心很坦然,很平,心平氣和,很正;正就沒有偏差。所以,「心無異念所以坦然;如所教化,心無艱險,故曰平正」,心沒有艱難,也沒有多麼險。其實靈鷲山,我們若看那個靈鷲山說法臺,周圍的那個坡度很陡,卻是在這個地方心坦然。經典浮現出來,只要心坦然,就沒有艱險。其實,那地方要上去也要爬山,車無法到達。總而言之,只要我們的心若平坦,這周圍就是平了。

經文簡釋:
「閻浮檀金以界八道」;堅固正法守規戒,持律儀名曰金繩界八道,閻浮檀河所產之金,其色最上。

  「閻浮檀金以界八道」,這經文之中,那就是這麼平坦,用這樣來形容那個道場的境界,其實是心靈道場的境界,那就是「堅固正法,守規戒」。我們人的心已經聽法聽那麼多了,道心應該堅固了,正法已經注入我們的心了,我們守規戒了。所以,「持律儀,名曰金繩界八道」。我們的心已經是這麼的道心堅固,我們的方向是那麼正確,我們的生活守規律儀,我們都規矩守很好,所以叫做「金繩界八道」。用繩索,這繩索是金的,將它界成這八條路,「界八道」,叫做八條通了。我們現在用道路來說,守規則,這就是要像這樣。「閻浮檀河所產之金,其色最上」。所以說起來,閻浮檀金,「閻浮檀」是什麼呢?

*閻浮:樹名其林茂盛,此樹於林中最大,
*提:名洲。此洲上有此樹林,林中有河,河底有金沙,名閻浮檀金。

  閻浮檀,它有這樣。「閻浮:樹名」,就是樹。我們這個南瞻部洲,就是我們這個世界,人間世界,在有這樣的地方叫做「閻浮」,而這個地方用這個樹來代表名。「其林茂盛,此樹於林中最大」。這棵樹是這南瞻部洲的樹王,而且樹木不是一棵,是一片林,都叫做「閻浮樹」。在這個閻浮樹很旺盛,這麼旺盛的閻浮樹,其中有一棵樹很大棵,所以將這個地方就特別將它立為一個洲,一個洲就是一個島。其實地球的周圍就是海島,「此洲上有此樹林」。這個島有這樣的一片林,這片林的林中有這樣的大樹,所以稱為「南瞻部洲」,這叫做「閻浮」。「閻浮」就是「瞻部」;「洲」就是一個地方;「閻浮樹」,是這個地方代表的樹名。

  「林中有河,河底有金沙」。這棵樹的樹林裡面有一條河,這條河的下面有金沙。金沙,我們常常看到印度,他們在河裡篩沙,這條河流下來的沙,裡面含金,就是這樣得名。「名閻浮檀金」。這裡面的金是顏色紅黃多了,那個顏色紅與黃多了,金子的顏色就是深多了,所以叫做「閻浮檀金」。這棵樹的樹林裡面有這樣的河,這個河面的沙含金,所以叫做「閻浮檀金」。這就是很有價值,黃金很有價值,所以,用這樣做繩子來「界八道」。

*以金繩為界,分八正道法,今佑齊律儀戒為限。八正道時,名見法體。

  所以,「以金繩為界」。為界,「分八正道法」。這形容,分作八正道法。我們修行者需要有這個「八正道」。「今知齊律儀戒為限」。八正道大家應該知道了,我們要持律儀戒,八正道要齊整下來。「見八正道時,名見法體」。「三十七助道品」中有八正道,要正知、正見、正思惟、正業……等等,這全都在這裡面,就是要有這樣的行為,有這個戒律、律儀在內。這就是我們這個地方修行,我們的心境必定要時常要有的道理存在。

  各位,學佛,真的不是三言兩語,我們就能夠很清楚,我們必定要深心信解。我們深心要長久恆持,不是「我聽很多了,我懂很多了,我做很多了。我做多少了,我就來計量」,不是!這是我們的使命,做就對了。波斯匿王以為三個月供佛僧,已經做很多,佛陀的教誡,真誠教誡,就是不要計量。因為人總是來來回回,過去的人生,未來很長久,你這樣一直計較下去,煩惱就不容易消除掉;煩惱存在,真正修行道法就會減少,菩薩就是要一念純真的心。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89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8/04/06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8/04/06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18/04/06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五 4月 06, 2018 8:30 pm

[2018年4月6日上午5:20] 農曆二月二十一日,(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一五九二)

1.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經文:【共大菩薩、諸聲聞眾圍繞說法。又見此娑婆世界,其地琉璃,坦然平正,閻浮檀金以界八道。】

2. 上人手札:「菩薩行有大小,持大法恆不退,發大弘誓入群,深行菩薩為大。初發心之菩薩,初啟大乘法心,學行未深為小,山千仞初步起。」

(1)「菩薩有大有小」:用心體會、了解,不是分別的大小,是他修行有前後。先發心入菩薩道就是比較資深,後發心入菩薩道那比較資淺。

(2)「持大法恆不退」:還有人一發心,就是「發大心、立大願」,就這樣行入積極的菩薩道;對眾生付出殷勤,一心精進沒有懈退,這就是大菩薩,也就是資深菩薩。

(3)「發大弘誓入群,深行菩薩為大」:就是入人群,深行菩薩,又是久、又是發心,又是從來不曾有退轉過,這真精進者的大菩薩。長久以來,自作教人作、自利利他,永遠都輔佐佛在度化眾生,來來回回,時間長久,一直一心一志,行在菩薩道上,這都叫做「大菩薩」。

(4)「初發心之菩薩」:資歷淺才開始,凡事既發心了要學行,但是凡事都是小心、有顧慮,向前走,這就是新發意菩薩,開始在學了。不論是心、身,他都願意用心付出,卻是對自己還沒有很有十足的信心;卻是願意去用心學,這就是初發心的菩薩,而也是初啟發起來,要發大乘心。

(5)「初啟大乘法心,小菩薩」:過去已經在修行了,獨善其身。現在聽佛所說法,感動了,已經啟發了大乘心,開始準備要身體力行在大乘法中,這就是也是還小菩薩,因為現在才在學。不是在年齡,有的孩子小小的年紀,我們也是稱他小菩薩。小菩薩是因為他年歲小,因為他能夠親近到佛法,幼稚的心靈純真、善良,教他如何做,他就知道這樣做。這開始發心了,這道心是不是很堅固或沒有呢?先不去問他的道心堅固沒有,因為年齡還小。

(6)「人之初,性本善,接觸佛法,啟發善心,利益自己兼幫助他人」:有機會接觸佛法,啟發善心,依教,依人的如何教育,很單純就是這樣學、這樣做,小菩薩。但是也有年紀比較大了,過去心是獨善其身;我修我自己,我要了斷生死,所以我不管別人,我就是管我自己。後來聽法了,了解,時間同樣這樣過,利益自己也是用時間修,利益自己兼幫助他人,同樣這些時間,同一個時間可以兼修兩項。為他開始在幫助別人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在修自己的行。

(7)「一心無二用,先發善念,信解行大乘法」:當我發一個善念、愛心,才有這個行動可以去幫助人,這已經發這個善念、愛心,開始就是利益到自己了。因為我們的心,首先發念,先發善念,這就是我們自己在修行的第一念。同時這個動作若利益他人,豈不就是同一個時間修兩項呢?了解了,這種「信解行大乘法」,現在才開始要學,年齡不論他是多少,總是行大乘法那念開始,那就叫做菩薩,這樣也是算小菩薩,年紀大了,才開始學利益他人。所以發心深淺。

(9)「學行未深為小」:就像我們受戒。早期受戒,而他年齡沒有很多,不過他的戒蠟,他多了,因為他少年就受戒了。有的人,年歲大了出家才去受戒,那戒蠟就較淺。所以在戒蠟來說不論年歲,老修行者受戒為準。但是在人來說,敬老尊賢;但是在法來說,要「以戒為師」,也是「以戒為尊」,受戒深,那就是老戒了,他比我大。這個道理同樣,發大乘心有前後,所以資深叫做大菩薩、資淺叫做小菩薩。發心很重要。

3. 「佛典故事」:(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三,地主品第二十三)波斯匿王,求供養,卻也求功德,心念起貪著無明。佛陀教導,一直計量,功德消退。

(1)佛在世之時,波斯匿王來見佛,恭敬尊重佛,聽佛說法心生歡喜,就向佛陀請求:「佛啊,請佛陀答應我,三個月的時間夏安居期,我願意要三個月之內全都由我來負責。」佛陀接受了。

(2)波斯匿王他很歡喜,他就這樣莊嚴城,整個城,這個時間三個月之中,全面供養僧人,凡是出家,他就是供養,包括佛夏安居地,全部供養。莊嚴地方、莊嚴道場、四事供養,三個月平安過去了。

(3)波斯匿王圓滿了這場的成就夏安居,就歡喜了。圓緣之後,就來見佛,向佛感恩,讓我成就這三個月供佛僧的功德,「我這三個月功德應該不少!」就這樣向佛這樣說。

(4)佛陀就告訴他:「波斯匿王,千萬千萬都不要說你這三個月的時間,你的功德很大,不要從你的口中、心內來顯耀你的功德大。」佛陀這樣重複再說,波斯匿王就請教佛陀:「為什麼呢?怎麼不能從我起心來說話?這三個月我很歡喜,我完成這樣的功德。」

(5)「信解佛法在心,不斷累積」:佛陀再一次又警惕他:「既做過的事情,就不要在心裡計較功德,計量,計量功德。」「為什麼啊?」再問。佛陀就說:「你要知道,人生過去累積的無明、因緣,是長時間在人間,不斷在人間。就是聞了佛法,也就要不斷信解佛法在心,也是要不斷累積。

(6)「付出是本分事,一直計量,功德消退」:過去已經長久的時間,長期在人間,長期受人間的因緣層層疊疊,這個緣還是要再繼續緣;因為過去的因緣很成熟,現在所造作的未來緣分量還少,不要去計較。現在在付出那就是本分事,啟發你的信心、你的信解,這是本分事來付出,不要去計量現在做多少,順因緣的過去,也就要把握因緣的現在,造就於未來,不要用計量的心,一直計量,功德消退。

(7)「心念起了貪著無明」:因為你現在邀功,心就已經起了貪著無明的念,現在所在做不是從內心,是為了求得,不是一念的善心從內心啟善,所以不要計量。這是佛陀用很淺顯、很精誠,很真、很誠意向波斯匿王這樣說。

(8)「迦旃延見證」:在這當中,迦旃延就開始起來,當場見證一項事情,迦旃延就說,是啊!當他修行之後,也已經經過佛陀的開導、指示,這麼長的時間修行,也已經不論是佛陀的教育,自己的內心體解,已經知道。在那個過去三十一劫前,是很長久時間,有一尊佛,出世在他方,名叫做梵釋如來,這位梵詰釋如來在世間化度。

(9)「信解甚深,付出,不敢計量」:那個當中,有一位社會身分卑賤的人見佛歡喜,很感恩有佛出現人間,也同樣聽佛說法,信解甚深,所以也是這樣勇於去做工等等等等,用長久的時間供佛。計量,不敢計量。

(10)「一心一志,信解、供養」:就是這兩件事情,向佛沒有其他的念,就是信,信解,信佛的德,解佛所說的法。信解,用至誠的心來供養,沒有第二、第三念,這樣終其一生,從這樣開始生生世世,保持著這個啟發善心的意識,求佛法的心真誠懇切,生生世世就是在人群中,生生世世就是親近善知識,生生世世依照信解、供養這個心這樣在付出,已經是三十一劫了。

(11)「見佛、受法,信解,身心供養」:現在,見佛、受法,也是信解,也是身心供養,這是迦旃延對波斯匿王在佛的面前,迦旃延這樣見證來分享,這是佛的時代。是啊,迦旃延是這樣,佛在為波斯匿王這樣真正的精誠向波斯匿王很白,很坦白的教誡:「你做了,過了就好,不要計量,就是付出。」要知道,人就是這樣生生世世那個習氣。

(12)「警誡波斯匿王」:因緣還是很長,不要為現在,初發心,開始才做而已,就在計量功德,就想要說:「這樣我現在功德很大。」千萬不可說、千萬不可計量,這是很坦白的告誡。告訴警誡他波斯匿王。因為這樣,迦旃延尊者他就這樣站起來,見證自己三十一劫前的過程。

(13)「修行,心得分享」:這個場面是多麼溫馨呢!好像是修行心得分享。在家的弟子行淺,就是想要求功德;出家弟子,已經長久以來,已經有經過了力行過去,所以他很沉著,來說他們過去修行,不是今生此世而已,還是過去生無量世的時間,三十多劫前,這樣的過程。

(14)「學佛,恆持初發心」:所以我們就知道,學佛,是初發心,那個心都有那個比較、計量。時間沒有多長,他就有這樣的計量,這就是信解未深,還未深心信解,所以就有這個計量、貪著。

(15)「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深心信解,入如來室、著如來衣,諸法空為座」:菩薩就是要很長久的時間,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深心信解,這過程中這樣得來的。菩薩還再是無窮盡的時間,還要再身體力行,六度萬行。要到與佛同等,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必定到空為座。

(16)「步步踏實,一心前進」:就像我們在爬山一樣。山有千公尺,八千公尺須彌山,開始要到山峰上去,也要從初步開始。臺灣玉山很高,也要從第一步開始。所以要一心向前才能夠到高峰,不是走一步在那裡算一步,就要沒有算步,一心前進,這樣才有辦法到達。我們要用心體會,深心信解這個意義,所以我們要用心啊!時間很長,我們要體會如何的長、如何修。

4. ★複習經文:【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聞我說壽命長遠,深心信解,則為見佛常在耆闍崛山。】

(1)「深心信解,一心一志」:佛陀叫彌勒菩薩,「彌勒菩薩知道」,善男子、善女人,除了出家眾,還有在家眾,靈山會上四眾弟子具足。在靈山會上,佛陀以「阿逸多」來作代表,要了解,這些人要深心信解。心要顧好,一心一志。

(2)「則為見佛常在耆闍崛山,與佛同處」:相信了,要用心聽,聽出了法的意義出來,有道理的法,我們要拳拳服膺,好好把握、記憶、守住這個法,這叫做深心信解。這樣有這分心的求法,自然就「則為見佛常在耆闍崛山」,這樣我們就好像已經與佛同住在那個地方,看佛在那個地方為大眾說法。

(3)「長時間促為一念」:同樣道理,「啊!我想到了,五十多年前,因為這樣的因緣,起一念心,克難慈濟功德會從這樣起。」這也就是事隔五十多年了,這時候與大家說話,忽然間長劫促為一念。說到這裡,這一念就回歸到五十多年前,多少的事情、很多的故事,一時就集過來,腦海中的記憶,這就是信解。

(4)「為時代作見證,法脈相傳,從一念起」:這個歷史,不是只有我說。在那個時代,同時共心志、同時同做的老菩薩還有存在。雖然有凋零,但是還有存在的人,還有同心、同做、同修行,這就是能夠做見證。那個一念間能夠容納多少人,那個一念間能夠多少人同時能夠發這樣的心願,能夠這樣不斷不斷,這樣累積。想,這就是緣一念,一念能夠千萬劫,能夠法脈相傳,從那念間,一直這樣一直延續下去,這豈不就是長時間從一念起。

(5)「回歸一念,信解,了解佛說法的意」:過了長時間,回顧過去,也是回歸一念,所以說信解。法、道理是這樣,不是執著在我現在說多少,也就是告訴你多少,我們一直說無量,無量的觀念就是這樣,腦海中我們要去體會,信實、無虛就是這樣過來的,所以我們要體會、了解佛說法的意。你若了解佛說法的意,我們現在聽這樣的法就如同從佛口說出來一樣,就像我們與佛同世,佛在說法,這個法就是那個法,道理就是這樣,經千萬古不變,法永遠就是這樣。

5. 『為入佛知見故,深心信解如來法身,體解大道,深入經藏智慧海,法身慧命常住,佛壽無量,常住靈山說法。佛在靈山莫遠求—入佛知見共菩薩處。』

(1)「為入佛知見故 ,學佛的知見、教法」:我們現在學佛,就是要學佛的知見、佛的教法,要讓我們入佛的知見。既說出來的法,不只是要讓我們知道,還要讓我們看得到,菩薩道就是這樣走、菩薩道就是這樣修,不只是你看得到,你還能夠身體力行,同樣進來是這樣做、這樣修。

(2)「見理,起一念善心,同行菩薩道」:若這樣做、這樣修,自己深心體會到,這叫做見理,因為我們有感受到。原來付出,教人做,他也在做,他也在感受。這是我們自己起一念善心,同時引別人也同時做。我做,我感受;你做,你感受。我們彼此有感受,同行菩薩道,這就是入佛知、見。

(3)「知,見,深心信解如來法身」:我們「知」是了解,「見」是深心深入。看,看得到,你就做得到,佛的知見,所以「故」,這個知見就是要從「深心信解,如來法身」,要很用心去相信佛所說的法。你有相信,你才能夠入;進去你才看得到,看得到你才懂得做;做得到,你才真有感受。這個感受到,那就是佛的法身;道理我已經,道理我感受到了,法身。

(4)「體解大道,發無上心」:道理就是這樣,自然我們就體解大道。每天的課誦不就是誦「體解大道,發無上心」嗎?這不是用唱念而已。我是要這樣發心,要去體解這個大道,要這樣行、這樣學、這樣做。

(5)「深入經藏智慧海」:「三皈依」之中也是,經藏之中有無量數的法,讓你浸潤在這法海中,對人觸事,我們就很快就能會到理,「應該這樣做,應該這樣安排」,不會去受人事物所迷惑掉,這叫做智慧海。因為已經入經藏,同樣對人觸事,你的見解與一般的經驗是不同,因為有深心信解過,已經深入經藏入智慧海了,這叫做「法身慧命常住」,這個智慧是永遠的。

(6)「轉識成智,法身慧命常住」:不只是經驗而已,已經轉經驗為智慧,智慧常住。將來我們能夠來來回回,沒有那個凡夫貪念的習氣,有的是使命要投入人群,沒有貪念的世界,是用慧命入人群,所以叫做「法身慧命常住」。

(7)「佛壽無量,常住靈山說法,暢演本懷」:佛的法身慧命也常住,佛還是永遠住在靈鷲山,因為靈鷲山是佛陀暢心懷,暢佛的本懷來說《法華經》。是佛陀成佛之後,已經四十多年來開始暢演本懷,很歡喜說出他要說的話,這叫做「暢演本懷」。

(8)「佛的慧命,深心信解」:這是佛的慧命,若有這樣深信解,自然我們就會見到佛常住靈鷲山,耆闍崛山;耆闍崛山就是靈鷲山。會感覺佛就是還在講《法華經》,因為我現在聽《法華經》,我接受《法華經》,我現在還在講《法華經》。《法華經》處就是在耆闍崛山,就是靈鷲山。

(9)「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這句偈,大家都會念,每個人都有。這只要你入佛知見,深心信解,我們常常就是「共菩薩志」,我們還是與菩薩常在一起,與菩薩同時在靈山聽佛說法,同樣的道理。這就是我們的心念。

6. ★經文簡釋:【共大菩薩、諸聲聞眾圍繞說法】:此經具載諸大菩薩,及諸聲聞眾深心信解,如從佛口說,親聞無異,則見大眾一時圍繞。

(1)「法隨時都在,靈山永遠在我們的心頭裡」:佛陀在靈鷲山,這個地方還有很多大菩薩,大小菩薩都有。資深的菩薩以及新發意菩薩都共在這個地方,尤其是聲聞、緣覺全都圍繞在這個地方在聽佛說法。我們若深信解,不只是相信佛在靈山,我們相信靈山會上菩薩是很多,不可限量;就已成就、當成就、未成就,過去、現在、未來,發心都是在這個地方,這我們要相信。因為法隨時都在,靈山永遠在我們的心頭裡,佛法不斷。人間,在道理上的人還是很多,所以「共大菩薩、諸聲聞圍繞說法」,就是這樣在那裡圍繞,佛陀為大家說法。

(2)「此經具載諸大菩薩」:這一個境界。意思就說,它所記錄下來的,所寫的是很多,還有菩薩、還有聲聞等等,人人都已經是深心信解。到佛說《法華經》這個時段,到現在要入佛知見這個時段,已經人人深心信解了。

(3)「如從佛口說,親聞無異」:這個法,就是佛的聲音,佛口來說法。人人都親自聽法一樣,就如在靈鷲山那個時代。我們就要心想,我們過去也是與佛有緣,也是聽過佛說《法華經》。

(4)「〈化城喻品〉,十六沙彌,復說法」:大通智勝佛那個時間,那些十六沙彌也是因為過去不斷聽《法華經》,現在再聽大通智勝佛,對法就很熟悉。大通智勝佛休息,十六沙彌各人帶開了與他有緣的人,就各自說法。

(5)「得聞《法華經》,累生世,有與佛結過緣」:同樣道理,靈鷲山的菩薩也是一樣,這些人都是一樣累生世有與佛結過緣,聽過《法華經》,有這個因緣的人,回顧過去,長劫以前曾有過、有過,現在也是這樣聽佛說法,沒有異樣,法是一樣、道理一統。

(6)「則見大眾一時圍繞,入如來室,得聞說法」:我們若有這樣的心境,親身,人人都是在靈山,靈鷲山裡。「入如來室」,這段就是說「入如來室」的意思,與佛同住共世,在那個地方聽佛說法。

7. 【又見此娑婆世界,其地琉璃】:靈山會經談真實法,暢佛心懷,其體瑩潔,故雖在娑婆,如處琉璃。

(1)「靈山會經談真實法」:又再看到靈山會,講經的地方,佛在談真實法,在那個地方,靈山會,很莊嚴的道場。我們有看到那個靈山,雖然現在的實境,去朝聖的人,去取經,將整個空中的這樣將它攝影下來,傳回來。其實,講經的地方不大,卻是它周圍環境美;那個靈鷲山,靈山會,經,講經、談真實法。

(2)「暢佛心懷,其體瑩潔」:在靈山會,佛陀把握這個時候,將他的內心,成道之後,第一念想要表達的法;但是四十多年了,根機還未成熟,所以隨機逗教。現在根機成熟了,機緣已熟。佛陀就開始暢演心懷,想要說的話現在終於全都說了,這個法。「其體瑩潔」,很乾淨,這些法很乾淨,是精魄的法。幾天前一直說過,精,聚精、凝魄起來,這叫做「瑩潔」。

(3)「故雖在娑婆,如處琉璃」:不論娑婆世界多穢濁,就是佛講經的道場,那個地點,就是大家的心境都很乾淨。

8. 【坦然平正】:菩薩共處靈鷲山—聞法心坦然平正:心無異念所以坦然。如所教化,心無艱險,故曰平正。

(1)「菩薩共處靈鷲山」:就是大家的心也是這麼的坦然。「菩薩共處靈鷲山」,這麼多的菩薩都在靈山,「佛在靈山莫遠求」,就是在靈山。再縮短過來就是如來室,我們已經都入如來室了,這就是一念,我們的一念間充滿了如來室,與佛同處,這就是時間沒有距離,地理也沒有距離,原來在我們的一念間。

(2)「聞法心坦然平正,心無異念所以坦然」:我們的心很坦然,很平,心平氣和,很正,正就沒有偏差。「心無異念」,坦然。

(3)「如所教化,心無艱險,故曰平正」:心沒有艱難,也沒有多麼不安全。其實靈鷲山,我們若那個靈鷲山說法臺,周圍的坡度是很坡,卻是在這個地方,心坦然。經典浮現出來,只要心坦然,那就是沒有艱險。其實,要上去也是要很爬山,車是無法到達。總而言之,只要我們的心平坦,周圍就是平。

9. 【閻浮檀金以界八道】;堅固正法守規戒,持律儀名曰金繩界八道,閻浮檀河所產之金,其色最上。

(1)「堅固正法守規戒」:這經文之中,就是這麼平坦,用這樣來形容那個道場的境界,其實是心靈道場的境界。那就是「堅固正法守規戒」。我們人的心已經聽法聽那麼多了,道心應該堅固了,正法已經注入我們的心,我們守規戒了。

(2)「持律儀名曰金繩界八道」:我們的心已經是這麼的道心堅固,方向是那麼正確,我們的生活守規律儀,我們規矩都守得很好,所以叫做「金繩界八道」。用這個繩索是金的,將它界成這八條路,「界八道」,叫做八條通。我們現在用道路來說,守規則,這就是要像這樣。

10. 【閻浮】:樹名其林茂盛,此樹於林中最大。【提】:名洲。此洲上有此樹林,林中有河,河底有金沙,名閻浮檀金。

(1)「閻浮:樹名,此樹於林中最大」:就是樹。南瞻部洲,就是我們這個人間世界,叫做閻浮,這個地方用這個樹來代表名。這棵樹是南瞻部洲的樹王,而且樹木不是一棵,是一片林,都叫做閻浮樹。

(2)「提:名洲」:在這個閻浮樹很旺盛,這麼旺盛的閻浮樹,其中有一棵樹很大棵。將這個地方就特別將它立為做一個洲,一個洲就是島。

(3)「此洲上有此樹林」:這個島,有這樣的這片林,這片林的林中有這樣的大樹,所以稱為南瞻部洲,這叫做閻浮。「閻浮」就是「瞻部」,洲就是一個地方,這個地方代表的樹名。

(4)「林中有河,河底有金沙」:這棵樹的樹林裡面有一條河,這條河的下面有金沙。金沙,我們常常看到印度,他們在河裡在篩沙,他們這條河流下來的沙,裡面有含金,這就是這樣得名。

(5)「名閻浮檀金」:這裡面的金是顏色很紅又黃,那個顏色很紅與黃,金色的就是深多了,所以叫做閻浮提,「閻浮檀金」。這棵樹的樹林裡面有這樣的河,河裡面的沙,所以叫做「閻浮檀金」。黃金有價值,所以,用這樣做繩子來「界八道」。

11. 『以金繩為界,分八正道法,今佑齊律儀戒為限。八正道時,名見法體。』

(1)「以金繩為界,分八正道法」:以金繩為界,這形容,分作八正道法,我們修行者需要有這個「八正道」。

(2)「今知齊律儀戒為限」:八正道大家應該知道了,要持律儀戒,這個八正道要平整下來。

(3)「見八正道時,名見法體」:〈三十七助道品〉中特別就有八正道,要「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這全都在這個裡面,就是有這樣的行為,這個戒律、律儀在內,就是我們這個地方修行,我們的心境必定要時常要有的道理存在。

12. 「深心信解,四弘誓願是使命,付出無所求,不計量」:學佛,真的不是三言兩語,我們就能夠很清楚,必定要深心信解。深心要長久恆持,不是我聽很多了,我懂很多了,我做很多了。我做多少了?我就來計量,不是!這是我們的使命,做就對了。波斯匿王以為三個月的供佛僧,他已經做很多,佛陀的教戒,真誠教誡,就是不要計量。

13. 「菩薩,一念純真心」:因為人總是來來回回,過去的人生,未來很長久,一失念。你這樣一直計較下去,就是容易消除掉了,煩惱還存在,真正修行道法就會減少,菩薩就是要一念純真的心。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
14. 心得,感恩上人開示。感動最後上人開示的這兩段法髓,近期的聞法,不斷聽聞「深心信解」。要很努力體會之,用在日常生活中,「深心信解,四弘誓願是使命,付出無所求,不計量」,「菩薩,一念純真心」。共勉之。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43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2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8/04/06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8/04/06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18/04/06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日 4月 08, 2018 11:18 am

20180406薰法香心得與應用(影音與重點)
https://www.neptune-it.com/learn-buddha-966211/20180406

高明智(惟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8/04/06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