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 20181006 - 地湧菩薩—《法華經》從地涌出品導讀(上)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980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 20181006 - 地湧菩薩—《法華經》從地涌出品導讀(上) Empty
發表主題: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 20181006 - 地湧菩薩—《法華經》從地涌出品導讀(上)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 20181006 - 地湧菩薩—《法華經》從地涌出品導讀(上) Empty周日 10月 07, 2018 6:18 pm

回頂端 向下
none
無量光曜心
無量光曜心



文章總數 : 840
來自 : 高雄
威望 : 0
注冊日期 : 2017-11-01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 20181006 - 地湧菩薩—《法華經》從地涌出品導讀(上) Empty
發表主題: 逐字稿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 20181006 - 地湧菩薩—《法華經》從地涌出品導讀(上) Empty周二 10月 09, 2018 5:24 pm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81006 - 地湧菩薩—《法華經》從地涌出品導讀(上)

【證嚴上人開示】2017.7.31晨語開示
菩薩就是覺有情,我們的心態,緣苦眾生,我們要如何說法讓人聽懂?我們要如何去救拔眾生?就是要從我們內心,心、腦的記憶,要不斷不斷湧現出來。我是這樣解,我也是這樣在用它,所以不只是在求文字如何去解釋,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要用在人我之間,能夠將道理(力行)付出,能夠變成了真實的形象。「德者,得也」,你要有這樣去修行累積,得到這個道理,自然你就有這樣的德行,就能夠統理大眾。這是修來的,得到的德行,所以大家要很用心。

**********

「地湧菩薩 《法華經》從地涌出品導讀(上)」

【旁白】
《大乘妙法蓮華經》從〈勸持品〉第十三開始,佛陀的諸大弟子已得受記者,都不願意留在娑婆世界度化眾生,寧可到他方世界去廣說此經,接著佛陀就在文殊師利菩薩的請問之下,為將來要在惡世末法之中,傳揚《法華經》的菩薩們,宣講了〈安樂行品〉第十四,教導大眾以四安樂行作為善護自心之法。此時,他方來到娑婆世界聽法的八恆河沙數菩薩,同聲向佛陀表達願意在佛滅後,留此世界宣演《法華經》,此舉於是開展出了〈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證嚴上人開示】2017.7.26晨語開示

前面「四安樂行」,文殊菩薩請佛來為後來的眾生講出了我們要如何來弘揚這部經,釋迦牟尼佛就告訴大家,修行人間,行菩薩道很重要,菩薩道就是在《妙法蓮華經》。

(本跡開二門)

【證嚴上人開示】

所以這一品,第十五品,這一品的意義,我們若再用心看下去,那就是我們結束了前面我們要如何去修行,要有這個心理準備。佛陀已經說很多方法了,現在就是「破近顯遠」。

【旁白】
在《禮拜法華經序》文中,有所謂「本跡開二門」,將全經二十八品,分為「本門」與「跡門」,其劃分點就在這第十五品。前十四品即所謂的「跡門」,闡述佛陀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的用心,以及顯跡人間,度化弟子,並為之授記的種種事蹟。而〈從地涌出品〉開始的後面十四品,即為「本門」,顯示佛陀的本地風光是如來如去,而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因為他遠在無數劫前早已成佛,涅槃只是為了度化眾生所作的示現。因此,後十四品的作用,可謂「破近顯遠」。

【證嚴上人開示】2017.7.26晨語開示
過去的跡門種種,佛陀從他此生降皇宮,修行、成佛等等,「八相成道」,從本顯跡在人間,這在前面,從〈序品〉開始,這樣一路一直過來,在某一個地方與什麼弟子說法,這全都是在「跡門」之中。這些因緣一直又再回溯到很遠的時間,大通智勝佛,那時候的十六王子,已經在各個不同的國土裡成佛了,有他們的因緣等等。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成佛),到了〈見寶塔品〉,十方佛來了,寶塔從地涌出,釋迦牟尼佛也升到虛空,開寶塔門,開始要如何讓大家知道弘法功德大。這〈法師品〉講出,這樣循循善誘一直過來,這就是引起大家將這個法,從佛的顯跡人間,諸佛也就是將法布置在世間,佛佛道同,同樣的法,用種種不同的方式在人間,因為人間多變化,因緣殊勝不思議。所以因為這樣,他就用種種方法,來到〈安樂行品〉,講出了四法、四修、三軌等等,讓我們已經了解要如何去行菩薩道,堅定我們的心志,這跡門,顯跡的方法已經告一段落,現在要真正顯出了那個真實,那個本。總而言之,我們的根本,就像文殊菩薩還是隱本顯跡。過去已經成佛,現在在釋迦牟尼佛的道場,也是現菩薩身,還有彌勒菩薩,彌勒菩薩也是將來要成佛,還有觀世音菩薩等等,很多都是隱本顯跡在人間。所以,現在下來就開始一段一段,要讓大家知道,要如何持法,將這個法的真實相,要如何顯現出來,那就是要「借」,借重他方的菩薩重視,重視這個法,所以他方的菩薩來了。現在再接下去這段經文,就開始顯本,就是開始要顯出了最根本的法,所以先借他方菩薩來娑婆世界,表達他們已經聽到「四法」,很微妙的法。所以大家來到娑婆世界,就是要發願弘經,來向佛陀、娑婆世界的佛表達出我們願意來娑婆世界,來接受這樣的法,佛將要傳法,我們願意來接受,接受佛的教法,在未來的時間、空間,我們願意延續下去,這就是這樣向我們表態,有這樣的事相。所以,「本跡開二門」,接下去的門,就是要知道我們有「本」,法的根本。

(他方菩薩願)

【證嚴上人開示】2017.7.27晨語開示
佛陀看到這些菩薩湧現出來了,佛陀就已經知道他們的心意了。所以佛陀開始就深思了,深思就有結論了,當他們請願之時,佛就很快回答,那就是「止」,你們發心出來,這個誠意我瞭解了,我不能收。佛陀將它止下來,用意就是,我這個娑婆世界不是都沒有人,只是欠缺發心而已。不是不發心,是還未表達而已,所以你們不用來,我這個地方也有這樣的人,因為這樣,佛陀也要保護我們娑婆世界,發心的菩薩,保留給自己的弟子,好好修行的環境。佛陀的意,就是因為娑婆世界,這些是我所教化,都是我的弟子,應該弘傳我的法。

(娑婆地震裂)

【證嚴上人開示】2017.7.29晨語開示
娑婆世界的人,已經從下方都聽到了,很多很多無量千萬億的菩薩,已經心也感動了,他方世界的菩薩都感動,心開意解了。我們怎麼能聽不懂呢?他方世界的菩薩,都願意來接受佛陀,我們的佛的教法,弘傳在娑婆世界,他們都堪得忍了,我們怎麼能夠這樣坐著等呢?所以這個時候也發心了,所以「而於其中,有無量千萬億菩薩摩訶薩同時涌出。」從地涌出,就是表示我們的真如本性,已經突破了那個煩惱的殼,那就是像地將它埋覆著一樣,無明的地殼將它埋覆著。
(2017.7.31晨語開示)
因緣成熟了,這顆種子突破了,這是因為大家用功,真的我們心開意解了,這樣突破了,那個層層疊疊煩惱的大地表面,我們已經將它突破了。就像那種子,這樣突破了那個地表面,所以它的種子浮現起來,同樣的道理,所以叫做「地皆震裂」,心開意解了。

(菩薩從地出)

【證嚴上人開示】2017.8.1晨語開示

所以這些菩薩已經都浮現出來,每一尊菩薩都是「大眾唱導之首」,都是真正有立願心,要來弘宣教法的人。這些菩薩其實他們還有六萬恆河沙眷屬,就像舍利弗,就像富樓那,其實他們也有和很多人,結過很多的好緣。每一個人,都有他很多好緣的人,其實所說的「六萬者」,用法來說,就是「表六度」的意思,發心要行六度行,「一一度中,有如是等眷屬(之行)」,方法有這麼多,在我們的心裡,在我們的心地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都與我們有緣的,就是和我們常隨。所以「而六萬恆沙之師」,不論源頭從哪裡,這個法再傳給別人,這都叫做「師」。所以「所有之徒不可知其數」,這樣一直延續下去,一直延續下去,這就很多了。
(2017.8.7晨語開示)
菩薩從地湧出,在靈鷲山,多寶佛塔前前後後,前後次序向二世尊禮拜,然後寶樹下的分身佛,也一一向他們禮拜,同時繞在周圍這樣繞三圈,合掌恭敬,以諸菩薩種種讚法,這樣一直讚嘆。在一面的地方,大家歸位來了,就是「欣樂瞻仰於二世尊」。

(彌勒代眾問)

【證嚴上人開示】2017.8.14晨語開示
這麼多的菩薩從地湧出,已經全都到齊,大家共同合掌、供養,問訊如來,這個場面,在當地的菩薩,就有這種過去不曾聽到,也不曾看到,這種的心,又看到來的人就是這樣,這麼誠意。人人誠心持四安樂行,菩薩人人都是這樣,身、口、意、誓願具足,來的時候就是這麼的恭敬,還問佛好嗎?身體、起居方便嗎?等等。這些眾生好度化嗎?菩薩也會關心佛,這個禮節這麼具足,當地的菩薩也看到了,那時候,彌勒菩薩以及八千恆河沙菩薩,全都內心就是這樣的想法,「我等從昔已來」,過去從昔以來全都還不曾看到,彌勒菩薩帶領著這麼多人,希望能夠理清楚,理清了。這些人到底什麼因緣來啊?所以請佛為我們開示,這些菩薩到底過去是如何修行,如何得佛陀的教化。現在從地湧出來,看到他們的果,但是過去是什麼因?結果在這個時候,他們會從地湧出,彌勒菩薩現在來問,疑問,就是要來引佛,會再接下去再說的法。

(修道為自他)

【證嚴上人開示】2017.8.12晨語開示
記得,學佛,我們要好好用心,如何培養出了志高,我們力大,我們要能真正自己要好好用心,來為人間付出,名稱是說修菩薩道為眾生,其實修菩薩道是為自己。「成所作智,妙觀察智」,我們若沒有這些眾生,我們無所作為,我們無法做什麼,為了這麼多的眾生,這麼多種的類別,就啟動了我們妙觀察,我們能夠眾生平等,人與人之間互相包容、容納,視他人為己親,這全都是一樣。若能夠這樣,所成就我們就是「大圓鏡智」,你用功,你事情看得多,你思考很多,你所完成,等等。所以菩薩見世面多了,經歷的事情多,所以智慧累積也多,因為這樣,我們行菩薩道,是成就自己覺悟的性,所以大雄、大力、大智慧,就是要在眾生中磨練出來,希望大家時時要多用心啊。



回頂端 向下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 20181006 - 地湧菩薩—《法華經》從地涌出品導讀(上)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菩提心要-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