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9/06/12晨語簡記《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980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9/06/12晨語簡記《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Empty
發表主題: 2019/06/12晨語簡記《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2019/06/12晨語簡記《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Empty周三 6月 12, 2019 7:48 pm

20190612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師功德品第十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用心!分分秒秒無不都是在佛法中。人生,最重要的是時間與人間,能夠回歸到我們本性沒有分秒的差錯,這是最至高的。所以,我們要時時心不離分秒時間中,那就是需要自己守住自己,記得前一秒鐘,記得前的一年前、十年前,二十、三十、百年前,自己分秒的記憶。能記得前面,才不會讓它忘記後面我們的方向;前面做過的若沒有記得,這樣,後面的方向就偏差萬別,就自己一直竄出去,沒有一個真實方向了。

  所以最近一直跟大家說,莫忘那一年、那一念,大家要守住一念。哪一年我們做什麼事情,每一個時間,任何一個時間,我們發動了什麼樣的念頭;這些念頭發動出來,我們去身體力行,有沒有人間道理?我們就要去體會,我們就要去了解,所以我們就是要很用心。莫忘那一年,「那一年」,那是一九八八年;這一年,慈濟一位菩薩走進來了,進來在我們四大志業裡。他(簡守信院長)用心,是守信、守誠,他就是在醫院裡,我們所注重的醫療,視病如親、視病如己。那位病人不只是我的親人,那位病人的病痛就像我身體有病痛,用真誠的心去愛護他。

  在醫療之中,他也響應人文、熱愛人文,他也負責了「大愛醫生館」。就是很期待病人來醫院看身體的病,那是要有病才來看病。我們就很期待大愛臺開一個醫生館,大愛臺的醫生館,就是沒有病,但是如何能夠預防不要得病,或者是什麼病自己就能做診斷。說出以往經驗,提醒預防,那要誰來說呢?就是與簡守信院長合作,那時候他人還在大林。大愛電視臺一直期待這個節目能夠選定人來做,一定要醫生。我人剛好到彰化,人在彰化。還記得那個時候,大愛臺為了這件事情,專程到臺南、彰化,南下兩次。來到臺南,與我談這件事情,我到彰化,又是來彰化談。醫生館的館主是誰啊?是啊,是誰?提供名單,可能是簡守信院長,他對人文有興趣,而且本身就很有藝術美感。

  人的身體是一個藝術,所以對藝術、美感有興趣來承擔「大愛醫生館」這節目是最有意義。所以,大家說完之後,再向簡院長詢問,「是不是能夠加入我們的大愛臺,『大愛醫生館』這節目能夠守護在生命的健康;還未生病的時候我們就讓他知道,知道要如何保護健康。或者是身體有感覺到,我們讓他預先知道這個病的起因是這樣、這樣來,讓他知道:我現在的感覺就是現在簡院長所在說的,這幅圖之中若發生什麼事情,就是有什麼感覺,可能有什麼病症。自己聽,入醫生館來就能夠自己知道,我可能有這樣。」因為進去到「大愛醫生館」節目,去流覽一幅一幅圖,經過了院長的導覽,說每一句、每一節。每天每天開醫生館的門,每天每天無數,幾千人、幾萬人同時開大愛的門就能夠看到醫生館的內容。有很多人就是因為看醫生館,自己感覺到我應該要去找醫生檢查看看,這樣也救了不少人。何況那幅圖好像一張藝術品一樣,所以「大愛醫生館」有很多人熱愛。

  他也很有耐心,用心、耐心、有心,這樣播出已經五千集了,好像今天就要去大愛(臺)慶祝播出五千集。進去大愛電視臺為簡守信院長慶祝「大愛醫生館」五千集,聽說今天也剛好是他的生日,很巧合。(「大愛醫生館」五千集感恩紀念會於6月5日舉辦,第五千集於6月12日播出)

  在這五千集的製作過程,也已經得了六次金鐘獎入圍。人文之中,他們就得到了人文六次的入圍金鐘獎。還有曾去得到的,得到的就是教育文化的節目主持人的獎,這是很不簡單(2014年榮獲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獎」)。開始列入參賽,評審委員將它納入,能夠作為評審的節目,把它列入了,要為它評審。這樣有差不多十八年,這十八年的時間有這樣的經過,五千集了,還有,還有六次的入圍金鐘獎,金鐘獎也得過了,這就是為社會的人文做見證。這位醫生,不只是醫生也是藝術家,是一個審圖的藝術家,也是一位講人體器官,講得詳細,還有一種人文,很人文,不是僅僅在說肝啊、肺啊等等。

  他連花花草草都能夠借此比喻,以人體來說出來,或者是古代的名畫,他就可以用病理來分析很不容易。一直到現在來,已經是這樣的成就。今天大家很歡喜,在大愛電視臺要為他慶祝「大愛醫生館」五千集,同時也是他的生日。值得做這個慶祝,是一件好事。而且我們還有……。簡院長進來慈濟已經三十一年了,三十一年的時間歷經三院,經過了慈濟三間醫院,那就是花、林、中,花蓮、大林、台中慈院。在花蓮那時候,當副院長的時候,拜託他:「大林慈院開始在建設了,林執行長要去那個地方負責,請簡副院長也能夠一起為大林做規畫。」從那個時候他就這樣往大林去專心,為大林建設的過程負責了。

  大林過了之後台中慈院完成了,也需要人,是不是來台中慈院?因為對醫療的人文這麼地深入,我們的醫院不能沒有人文。人文、醫療是很重要的,也是醫院、也是教育,這很重要,所以醫療、人文、教育三合一。這間醫院剛開始,很需要就是這樣四管齊下,要有慈善、要有醫療、要有教育的人文,醫院裡面一定要具足這四項。他是很適當的人才,所以請他到台中慈院,現在是台中慈院的院長。很感恩,「莫忘那一年」、「莫忘那一人」、「莫忘那一念」,真的我們要很感恩。剛才我看到畫面顯出了是六月六日,對不對?昨晚他們是告訴我是今天慶祝……,是六月五日(在簡院長生日的今天播出第五千集,感恩會在6月5日)。請大家要知道,總是有這件大事情。

  所以我們不要忘記,在慈濟,昨天說過二十多年前,慈濟菩薩走到苗山去,進入苗山慈濟情,這也是很大的事情。今天我們說的已經是幾年前了,你們再自己去算。總而言之,我們的愛的力量,四大志業就是不同的志業體,是共同的精神理念。去到哪裡,慈善,若要起動任何一個國家,我們都會加上義診,所以慈善結合醫療。我們的委員、我們的慈誠、我們的醫生到任何一個國家救災的時候,都是用我們的教育人文,那種身體力行,就像身到了付出那分的愛,那種用很接近、很貼切的愛去對待人,這就是教育。輕輕膚慰他,親切地親近他,這都是教育。

  所以醫療的行為在用愛的慈善,慈善的愛來做醫療,醫療要很和氣的人文,發揮了真正教育是身體表達出來的教育,這就是慈濟的志業體。很感恩志業體所做的無處不在,因為生老病死任何一個角落都有,而行醫每一個地方都需要。用這樣的法,對應人間,這也就是法的義趣。這種法,它的歸納在哪裡呢?就是佛的真實法,它的意義,它的趣向就是在苦難中的眾生。苦難中要誰去?那就是菩薩去。

  菩薩,佛陀所教育,教育菩薩普遍在世間任何一個環境中,他都有方法走到。「大愛醫生館」,雖然不用踏門入戶,只要家家戶戶開大愛電視的門,「大愛醫生館」不論多遠,全球只要你門一開,無處不在,這就是法。我很感恩用醫療來說法,這是一項很藝術,有意義的說法,很感恩。總而言之,這也是大事情。我們看進來這段文

善解諸法之相,
善知眾生之根。
一切世諦,有為無為,
尋思諦觀,如幻虛假。

  這段文,你們加以了解,與剛才在說的「莫忘那一人」,那個人,這位簡院長,難道不是很善解。我們要互相善解。「善解諸法之相」;他善解於慈濟的人文,他善解於醫療的方法,他善解自己的興趣,他善解慈濟那分真誠的愛。所以他了解,同時這些不只是他了解,是他自己本身也想要去付出,這樣「體解大道,發無上心」,這叫做善解。「體解大道,發無上心」,那就要再「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其實藝術與醫療是一項離很開的東西,現在的人都是說,「我就是藝術,哪會知道醫療呢?」所以醫療,醫生,「我只是當醫生,哪會知道藝術?」所以,對藝術很有興趣,醫療是他的本行,這樣願意會合起來,智慧跨越;跨越行業的智慧,所以「深入經藏」。經就是理,這些理論全都能夠通達,那就是「智慧如海」。

  所以,「善知眾生之根」。知道法,方法要對誰說?要向病人解釋病症,也得要看這個病人的根性──他的根機、他的性質,到底要直接說,還是要如何用圓融的說法。同樣的道理,人的根機我們要知道,所以各個病人不同,能夠接受他的病症,體會不同。當醫生他就要知道那個病人;有的病人病很重,來看過一次,應該還要繼續來,為什麼這個病人沒有來?有愛的醫生就會去注意,要去追踪,會親自到他的家裡去。因為我們知道這位重疾病的人,他經濟不好。生重病不是吃一次藥、看一次醫生就會好,就只是來一次而已,所以他就會再自動到他家看他,「不行啦,你一定要回到醫院治療。」

  像這樣的患者,簡院長與這樣的患者也有很多次這樣的情況了。這種貧、病是我們慈濟應該做的,所以他也在做慈善,他也在當醫生,因為他已經受證了,本身受證慈誠與委員,所以當委員也是他的本分事。所以照顧貧困苦難人,這必需要「善知眾生之根」,貧、富等等通通都要知道。所以,這「一切世諦,有為無為,尋思諦觀」;這些我們都要很清楚,佛陀這樣告訴我們,一切世間的道理分成兩種,一種叫做「有為法」,一種叫做「無為法」。「有為法」、「無為法」,在去年我們也已經很仔細地,花一段長時間在「有為法」、「無為法」、「轉識成智」,那段時間說了很久。這就是因為世間沒有離開這兩項,尤其是修行者要用功夫,更不能不知道有為、無為的分別,所以一定要知道。知道有為、無為,才有辦法將識如何轉為智慧。

  我們今生此世,在佛法中最起碼也要將這些事情理解,在我們這一生中「轉識成智」。你懂的知識,平時在做的人間事業,你知道你的範圍,進來佛法中,除了你自己的本行以外,你還要知道,知道佛陀教育我們的,不只是人要做人人本行的事情,還要守忠、守志,這都是佛教徒必定要守。但是要讓你再多了解,進入到佛法來,我們要學會如何善解、包容,從有形的物資的東西,要將它解說到全都沒有了,化整為零。它的道理會一層一層來分析,就像在剝洋蔥一樣。紅洋蔥就是這樣一整顆,你這樣一層一層剝,剝到最後那一層,裡面就是空的,就沒有了。儘管它有很多層,就是能這樣剝。也能夠零變成了很多,為實。將這些道理分析到空,從空的道理再回歸到你一定要做的,你一定要守志在這念無為法,真空當中就有妙有了。

  這妙有,就是我們人間這麼多的事情,因為人間光是從身心開始,人間就有無量的事情可做。因為有六根,人生在世間,人人都有一顆心,那個心要想的是無量無量數;想善的、想惡的,要做好人、做壞人,這種以如何的態度對人,如何來表達,我們的志向是要賺錢,做生意,或者是要來做發明,或者是要來當工人,或者是要當醫生,或者要當護士等等,行行業業都沒有離開這一顆心,用這念心,就這樣去從事他的工作。但是這個工作不是只有一項,應該不能欠缺一項的,那就是道理。真誠的道理要打開心門,天下為一家,「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因為這些,天蓋之下,地載之上,這些空間,這些人就是我的家人,就是一家人,我們全都愛。哪一個地方有需要,我們要用慈善的愛心去付出,這叫做菩薩道。菩薩道可以在各行業裡,但是他需要有一個專業,那就是專在法,法要身體力行,要有這樣的慈善,所以慈善就是在行菩薩道。

  這必定要很多人放棄了自我執著,自我的執著放下了,要「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才有辦法顧盡了天下苦難人,這就是「無為法」,也就是真諦。真諦就是「無為法」,世諦就是「有為法」。無為,空中妙有,那就是很真純,這顆心真的可以包太虛,沒有我私己的執著;有我私己的執著是「有為」;沒有我私己的執著就是「無為」,這叫做「空中妙有」。雖然世間一切都空,但是我還是要為人群付出,這是很微妙,空中妙有!有為法是世諦,不能脫離世間。「尋思諦觀」,我們要好好地思惟。這種無時不在禪,「靜思惟」,我們靜靜來思惟,也靜靜來找道理。「尋」就是尋找,「尋思」,靜靜的來好好找道理,在這個世間的事情我們應該如何做,道理我們要好好來觀察。

  所以,「如幻虛假」,雖然我們只是在那裡一直想,想很多,浪費了時間,人間分秒一直不斷過去,所以時間一直浪費,過去了,這全都在虛偽空假中過,很可惜!佛陀告訴我們,我們要相信,這種為人群付出的菩薩道千差萬別,但是要有一字「誠」,真誠,守誠在意志中,菩薩道才走得到,這是我們要去了解。若是對自己,就要想如幻如化,就像作一場夢一樣,何必計較呢?這是人間。佛法在人間,人間就是要有佛法,有菩薩在人間。接下來,今天這段文,那就是

經文:「思惟無量義,說法亦無量,終始不妄錯,以持法華故,悉知諸法相,隨義識次第,達名字語言,如所知演說。」

經文簡釋:
「思惟無量義,說法亦無量」;心念思惟無量義趣,所說之法亦有無量。

  「思惟無量義,說法亦無量」,要思惟的事情很多,心念思惟無量義。因為我們今天的文是「思惟無量義,說法亦無量,終始不妄錯,以持法華故,悉知諸法相,隨義識次第,達名字語言,如所知演說」。這段文「思惟無量義,說法亦無量」,就是「心念思惟無量義趣」,之前那段文說的靜思惟,心念的思惟都是無量義。世間有很多法在人的心,這心靈之中要如何去思惟?學佛的人,將我們日常的生活歸納於佛法,佛法所行的,在人間有跟著佛法的道理走嗎?這全都是思惟中有佛法,佛法中在行為,這與我們人間沒有脫離。「所說之法亦有無量」,這就是所說的,要做的事情無量,無量入於佛法,佛法也實在是在無為中,有為、無為,在那之中,所以我們要很用心。要說的事情很多,若有用心才有辦法去體會了解。

經文簡釋:
「終始不妄錯」;無有遺忘,及以顛錯。

  所以,「終始記憶」,因為「終始不妄錯」。所以就是「終始記憶」,莫忘那一年、莫忘那一人、莫忘那一時,這就是我們時時要記憶。要不然我們做過的事情一點都不記得,好像是昨天,又好像今天,這種「好像」就會偏差掉。有或沒有,這都會偏差,所以我們記憶不要偏差。「無有遺忘」,做過的事情我們一定要記得,記憶要訓練好。「及以顛錯」,永遠,始終都一樣,沒有遺忘,永遠沒有顛誤錯失,不曾糊塗過,全都很實。好好來用心來看,這種始終的記憶沒有遺失以及顛倒過,全都沒有。

經文簡釋:
「以持法華故,悉知諸法相」;法華經者,諸經之王,解法華義,即是解了一切諸法相。

  再來,「以持法華故,悉知諸法相」;「《法華經》者」,就是若持《法華經》,森羅萬象,世間什麼事情都差不多包括在《法華經》,所以我們若是持《法華經》,不論是聽的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我們都能夠互相印證,事情來合於佛法,佛法來印證事情,所以《法華經》森羅萬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是佛所說的法之中,沒有偏差掉。

  所以,「悉知諸法相」。我們大家都能了解法相,法無相,但是要如何說到有相,是讓大家看得到。我們若沒有人間事,講法誰聽得懂呢?我們今天莫忘那一年的那一人、那一念,不就是一個很好的會合嗎?人間的事相與真諦的道理,不是就很會合嗎?所以這就是若有持《法華經》,「悉知諸法相」。這些法都在我們的日常如何生活,在哪一個時間你起什麼念頭,你做什麼事情,這樣累積下來。所以時間,就是事業成就的累積,也就是歷史。「悉知諸法相」,有相的都是世間事,法是一切看不到的真理。所以,「《法華經》者,諸經之王,解法華義,即是解了一切諸法相」。《法華經》的義理你若都了解了,所有的相我們都很清楚。接下來再說,

經文簡釋:
「隨義識次第,達名字語言」;隨其文義善識次第,了達法相種種名字,如經所說一切語言。

  「隨義識次第,達名字語言」。就是隨它的文義,「善識次第」。我們若這些文的意思,我們看得進去,意思能知道,我們將這些意思再說給大家知道,會愈說,愈認識愈有心得。所以,「隨其文義,善識次第」,我們愈看愈會說,說了愈了解。就是這樣不斷投入人群去認識,「了達法相種種名字」,我們若能了解那些法相,種種無不都是當中會合起來。常常告訴你們,從我前面的東西來做譬喻(桌上的盆栽),都是在基因種子,這當中就要很多道理去合成,已經成這個相,所以其中很多道理。所以說起來法相是種種的名詞,我們要知道種種的形相,其中就有各種不同的道理,我們全都能夠很通達,所以叫做「了達法相種種名字」。「如經所說一切語言」,經典裡面所說的語言,我們都能知道世間的種種事。所以我們要很用心。

經文簡釋:
「如所知演說」;如其所應,善能知了而為演說。

  「如所知演說」,能夠知道,知道演說的內涵,我們在說什麼?人家在聽什麼?而我現在在聽,聽他在說什麼,說的人知道,聽的人也知道,「如其所應,善能知了而為演說」。這感應道交,我說的你知道,聽得懂,這是一條的道理,而我要說的道理就是在這個地方,將這個道鋪到你的心中去。你的內心,自己就要去鋪你的路,這條路就是要鋪平,來接這個道理,就是這樣,從路與道來認識,就是要為人間去服務。所以請大家在很深奧法中,其實是包含很多的道理,因為我們人間有這麼多林林總總的事事物物,自然佛法就包含很多、無限量佛陀要說的法。所以要大家多用心啊!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980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9/06/12晨語簡記《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9/06/12晨語簡記《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2019/06/12晨語簡記《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Empty周三 6月 12, 2019 7:49 pm

[2019年6月12日上午5:20]農曆五月初十,(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

1. 《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經文:【思惟無量義,說法亦無量,終始不妄錯,以持法華故。悉知諸法相,隨義識次第,達名字語言,如所知演說。】

2. 「用心,分分秒秒無不都是在佛法中」:人生,最重要的是時間與人間,能夠回歸到了我們本性,沒有分秒的差錯,這是最至高的。我們要時時心不離分秒時間中,就需要自己守住自己,記得前一秒鐘,記得前的一年前、十年前,二十、三十、百年前,自己的分秒的記憶。能記得前面,才不會讓它忘記後面我們的方向;前面做過的若沒有記得,這樣,後面的方向就偏差萬別,就自己一直竄出去,就沒有一個真實方向了。

3. 「莫忘那一年、莫忘那一念」:最近一直告訴大家,「莫忘那一年、那一念」,大家要很守住一念。哪一年我們做什麼事情,每一個時間,任何一個時間,我們發動了什麼樣的念頭;這些念頭發動出來,我們去身體力行,有沒有人間道理?要去體會了解,我們就是要很用心。

4. 「大愛醫生館,今日滿五千集」
(1)「簡守信院長,用心,守信、守誠,視病如親、視病如己」:莫忘那一年,一九八八年這一年,慈濟一位菩薩走進來,進來在我們的四大志業裡。簡守信院長,用心,是守信、守誠,他就是在醫院裡,我們所注重的醫療,視病如親、視病如己。那位病人不只是我的親人,那位病人的病痛就像我身體在病痛,那種真誠的心去愛護他。

(2)「響應醫療,響應人文」:在醫療之中,他也響應人文、熱愛人文,他也負責了「大愛醫生館」(指:大愛臺節目)的主持節目內容。就是很期待病人來醫院看身體的病,那是有病才來看病。我們就很期待大愛臺來開一個醫生館。

(3)「承擔大愛臺醫生館的節目主持」:就是沒有病,但是如何能夠預防不要病,或者是什麼病自己就可以做診斷。說經驗,提醒預防。那就是誰來說?就是簡守信院長,那時候人還在大林。(註:時任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現任台中慈濟醫院院長)

(4)「藝術美感之興趣,因緣具足」:大愛電視臺一直期待這個節目能夠選定人來做,一定要醫生。我人也剛好在彰化靜思堂。還記得那個時候,大愛臺就為了這件事情,專程南下兩次與我談這件事情,談醫生館的館主是誰啊?提供可能簡守信院長,他對人文有興趣,而且本身就很有藝術美感。人的身體是一個藝術,所以對藝術、美感有興趣,來承擔「大愛醫生館」是最有意義。

(5)「健康知識,預防醫學」:大家說了之後,再來向簡院長,「是不是能夠我們來加入我們的大愛臺,這個『大愛醫生館』能夠守護在生命的健康;還未生病的時候我們就讓他知道,知道要如何保護健康。或者是身體有感覺到,我們讓他預先知道這個病的起因是這樣、這樣來,讓他知道:我現在的感覺就是現在簡院長所在說的,這幅圖之中若發生什麼事情,就是有什麼感覺,可能有什麼病症。自己聽,入醫生館來就能夠自己知道,我可能有這樣。」

(6)「圖文解說,受歡迎熱愛收看」:因為進去到「大愛醫生館(節目)」,瀏覽一幅一幅圖,經過了這樣如院長的導覽,說每一句、每一則。每天每天開醫生館的門,每天每天無數,幾千人、幾萬人同時開大愛的門,就能夠看到醫生館的內容。有很多人就是因為看醫生館,自己感覺到我應該要去找醫生檢查看看,這也救了不少人。何況那幅圖好像一張藝術,藝術品一樣,所以「大愛醫生館」是很多人熱愛。

(7)「耐心,用心,今日播出滿第五千集」:也很耐心有心的已經共錄製五千集。今天大愛臺播出慶祝滿五千集。大愛電視臺為簡守信院長要來慶祝「大愛醫生館」五千集,聽說「大愛醫生館」五千集感恩紀念會於6月5日舉辦,第五千集於6月12日播出。

(8)「多次節目獲獎」:這五千集的製作過程,也已經得了六次的入圍獎項。【註一】「大愛醫生館」入圍2005年金鐘獎「文教資訊節目主持人獎」、入圍2013年金鐘獎「綜合節目獎」、入圍2014年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獎」、入圍並得獎2014年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獎」、入圍2016年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獎」、入圍2017年金鐘獎「生活風格節目主持人獎」。

(9)「《大愛醫生館》2001年8月開播,十分鐘節目錄滿五千集已經十八年」:差不多十八年的時間的經過,五千集了,還有六次的入圍,金鐘獎都得過了,這就是社會的人文做見證。這位醫生,不只是醫生也是藝術家,是一個審圖的藝術家,也是一位講人體器官,講得詳細,還有很人文,不是僅僅在說肝、肺等等。

(10)「引用各種名畫、型式來解說人體醫學」:連花花草草都能夠來解說人體醫學,或者是古代的名畫,他就可以用病理來分析,是很不容易。一直到現在來,是這樣的成就。今天大家很歡喜,在大愛電視臺為他慶祝「大愛醫生館」五千集,同時也是提前過生日(6月15日)。值得有做這個慶祝。

(11)「簡院長,在慈濟三十一年」:三十一年的時間歷經三院,經過慈濟三間醫院,從花蓮慈院、大林慈院、臺中慈院,花蓮慈院副院長的時候,拜託他:「大林慈院開始在建設了,林執行長(指:林俊龍醫師時任大林慈院院長,現任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要去那個地方負責,請簡副院長也能夠一起為大林做規畫。」,從那個時候他就這樣往大林慈院去專心,為大林慈院建設的過程負責了。

(12)「承擔現任台中慈院的院長」:大林慈院之後,台中慈院完成,也需要是不是來台中慈院?因為對醫療的人文這麼地深入,我們的醫院不能沒有人文。人文、醫療是很重要的,也是醫院、也是教育,這很重要,所以醫療、人文、教育三合一。這間醫院剛開始,很需要就是這樣四管齊下,要有慈善、要醫療、要有教育的人文,醫院裡面一定要具足這四項。他是很適當的人才,所以我們請他到台中慈院,現在是台中慈院的院長。

(13)「莫忘那一年、莫忘那一念、莫忘那一人:很感恩,真的是我們要很感恩。剛才我看到電視螢幕畫面顯出註明今天播出第五千集,感恩會是在6月5日舉辦了。

(14)「念念感恩,不忘過去的恩情」:我們不要忘記,在慈濟,昨天說過有二十多年前的,慈濟菩薩走到苗山去,進入苗山慈濟情,這也是很大的事情。今天我們說的已經是幾年前了,你們再自己去算。

(15)「四大志業,共同精神理念」:我們的愛的力量,四大志業就是不同的志業體,是共同的精神理念。去到哪裡,慈善,若要起動任何一個國家,我們都會加上義診,所以慈善、醫療。我們的委員、我們的慈誠、我們的醫生去到任何一個國家,在救災的時候,我們都是用我們的教育人文,那種身體力行,就像身到了付出那分的愛,那種很接近、很貼切的愛對待人,這就是教育。輕輕膚慰他,親切地親近他,這都是教育。

(16)「四大志業,合和互協」:醫療的行為在用愛的慈善,慈善的愛來做醫療,醫療要很和氣的人文,發揮了真正教育是身體表達出來的教育,這就是慈濟的志業體。很感恩志業體所做的無處不在。

(17)「用愛心行醫,對人間也是法的義趣,在苦難的眾生裡」:因為生、老、病、死任何一個角落都有,而行醫每一個地方都需要。用這樣的法,對人間這也就是法的義趣。這種法,歸納在哪裡呢?就是佛的真實法,它的意義的趣向,它的趣向就是在苦難中的眾生。苦難中要誰去?那就是菩薩去。

(18)「大愛醫生館,遍佈全球,用醫療來說法,一大事因緣」:菩薩,佛陀所教育,教育菩薩普遍將世間任何一個環境中,他都有方法走到。「大愛醫生館」,雖然不用踏門入戶,只要家家戶戶開大愛電視台的門,「大愛醫生館」不論多遠,全球只是門一開,無處不在。這就是法。我很感恩用醫療來說法,這是一項很藝術,有意義的說法,很感恩。總而言之,這也是大事情。

5. ★上人手札:「善解諸法之相,善知眾生之根。一切世諦,有為無為,尋思諦觀,如幻虛假。」

(1)「莫忘那一人,善解諸法之相」:那個人,這位我們簡院長,難道不是很善解。我們要互相善解。他善解於慈濟的人文,他善解於醫療的方法,他善解自己的興趣,他善解慈濟那分真誠的愛。所以他了解,同時這些不只是他了解,是他自己本身也想要去付出的,善解,「體解大道,發無上心」,這叫做善解。

(2)「體解大道,發無上心。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其實藝術與醫療是一項離很開的東西,現在的人都是說,「我就是藝術,我哪會知道醫療呢?」所以醫療,醫生,「我只是顧當醫生,我哪會知道藝術?」所以,簡院長對藝術很有興趣,醫療是他的本行,這樣願意會合起來,智慧跨越,跨越行業的智慧,所以「深入經藏」。經就是理,這些理論全都能夠通達,那就是「智慧如海」。

(3)「善知眾生之根」:知道法,方法要對誰說?要向病人解釋病症,也得要看這個病人的根性,他的根機、他的性質,到底要直接說,還是要如何用圓融的說法。同樣的道理,人的根機我們要知道,所以病人有各病人不同,能夠接受他的病症,體會不同。當醫生他就要知道那個病人;有的病人病很重,來看過一次,應該還要繼續來,為什麼這個病人沒有來?有愛的醫生就會去注意,要去追,會親自到他的家裡去。因為我們知道這位重疾病的人,他是經濟不好。重病不是一次藥、看一次醫生就會好,就是來一次而已,所以他就會再自動到他家看他,「不行,你一定要回到醫院治療。」

(4)「照顧貧困苦難人,必需要『善知眾生之根』」像這樣的患者,簡院長與這樣的患者也很多次了。這種貧、病是我們慈濟應該做的,所以他也在做慈善,他也在當醫生,因為他已經受證了,他本身也受證慈誠與委員,所以當委員也是他的本分事。所以照顧貧困苦難人,這必需要「善知眾生之根」,貧、富等等通通都要知道。

(5)「一切世諦,有為無為」:這些我們都要很清楚,佛陀這樣告訴我們,一切世間的道理分成兩種,一種叫做「有為法」,一種叫做「無為法」。「有為法」、「無為法」,在去年我們也已經很仔細地,一段長時間在「有為法」、「無為法」、「轉識成智」,那段時間說很久。這就是因為世間沒有離開這兩項,尤其是修行者要用功夫,更不能不知道有為、無為的分別,所以一定要知道。知道有為、無為,才有辦法將識如何轉為智慧。

(6)「轉識成智」:我們今生此世,在佛法中最起碼也要將這些事情知道,在我們這一生中「轉識成智」。你懂的知識,你平時在做的人間事業,你知道你的範圍,進來佛法中,除了你自己的本行以外,你還要知道佛陀所教育我們的,不只是人要做人人本行的事情,要守忠、守志,這都是佛教徒必定要守。但是要讓你多了解進入佛法來,我們要學會如何善解、包容,從有形的物資的東西,我們要將它解說到全都沒有了,化整為零。

(7)「真空妙有」:道理會一層一層來分析,就像在剝洋蔥一樣。紅洋蔥就是這樣整顆一層一層剝,剝到最後那一層,裡面就是空的,就沒有了。儘管它有很多層,就是這樣剝。也能夠零變成了很多,為實,很多。將這些道理分析到空了,從空的道理再回歸到你一定要做的,你一定要守志在這念無為法,真空,真空當中就有妙有了。

(8)「尋思諦觀」:妙有,就是在人間這麼多的事情,因為人間光是從身心開始,人間就有無量的事情可做。因為有六根,有人,人生在世間,人人都有一顆心,那個心要想的是無量無量數;想善的、想惡的,要做好人、做壞人,這種如何的態度對人,如何的表達。我們的志向是要賺錢,做生意,或者是要來做發明,或者是要來當工人,或者是要當醫生,或者要當護士等等,行行業業沒有離開一個心,這念心,就是這樣去從事他的工作。

(9)「真誠道理,打開心門,天下為一家,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但是這個工作不是只有一項,應該不能欠缺一項的,那就是道理。真誠的道理要打開心門,天下為一家,「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因為這些,天蓋之下,地載之上,這些空間,這些人就是我的家人,就是我的一家人,我們全都愛。哪一個地方有需要,就要用慈善的愛心去付出,這叫做菩薩道。菩薩道可以在各行業裡,但是他需要有一個專業,那就是專在法,法要有身體力行,有這樣的慈善。

(10)「慈善,行菩薩道,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必定要很多人放棄了自我執著,自我的執著放下了,要「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才有辦法顧盡了天下苦難人,這就是「無為法」,也就是世諦,也是真諦。真諦就是「無為法」,世諦就是「有為法」。

(11)「無為,空中妙有,就是很真純」:這顆心真的可以包太虛,沒有我私己的執著;有我私己的執著是「有為」;沒有我私己的執著就是「無為」,這叫做「空中妙有」。雖然世間一切都空,但是我還是,還是要為人群付出,這是很微妙,空中妙有!有為法是世諦、世間,不能脫離世間。

(12)「尋思諦觀」:我們要好好地思惟。這種無時不在禪,「靜思惟」,靜靜來思惟,也靜靜來找道理。「尋」就是尋找,「尋思」,靜靜來好好找道理,在這個世間的事情我們應該如何做,道理我們要好好來觀察。

(13)「如幻虛假」:雖然我們只是在那裡一直想,想很多,浪費了時間,人間分秒一直不斷過去,所以時間一直浪費掉了,這全都在虛偽空假中過,很可惜!

(14)「誠信,守誠在意志中,菩薩道才走得到」:佛陀告訴我們要相信,這種為人群付出的菩薩道千差萬別,但是要有一個「誠」字,真誠,守誠在意志中,菩薩道才走得到,這是我們要去了解。而若對自己,就要想如幻如化,就像作一場夢一樣,何必計較呢?這是人間。佛法在人間,人間就是要有佛法,有菩薩在人間。

6. ★複習經文:【其在六趣中,所念若干種,持法華之報,一時皆悉知。十方無數佛,百福莊嚴相,為眾生說法,悉聞能受持。】

7. ★釋譯經文:【思惟無量義,說法亦無量】:心念思惟無量義趣,所說之法亦有無量。

(1)「心念思惟無量義趣」:心念的思惟都是無量義。世間有很多法在人的心,心靈之中如何去思惟?學佛的人,將我們日常的生活歸納於佛法,佛法所行的,在人間有隨著佛法的道理走嗎?這全都是思惟中就有佛法,佛法中在行為,這就是要與我們的人間不脫離。

(2)「所說之法亦有無量」:這就是所說的,要做的事情無量,無量入於佛法,佛法實在也是在無為中,有為、無為,在那之中,我們要很用心。要說的事情很多,若有用心才有辦法去體會了解。

8. 【終始不妄錯】:終始記憶,無有遺忘,及以顛錯。

(1)「終始記憶,因為「終始不妄錯」:就是「終始記憶」,莫忘那一年、莫忘那一人、莫忘那一時,這就是我們要時時要記憶。要不然我們做過的事情一點都不記得,好像昨天,好像今天,「好像」就會偏差掉。有或沒有,這都會偏差,所以我們那個記憶不要偏差。

(2)「無有遺忘,及以顛錯」:做過的事情我們一定要記得,記憶要訓練好。永遠始終都一樣,沒有遺忘,永遠沒有顛誤錯失,不曾糊塗過,全都很實。好好來用心來看,這種始終的記憶沒有遺失以及顛倒過,全都沒有。

9. 【以持法華故。悉知諸法相】:法華經者,諸經之王,解法華義,即是解了一切諸法相。

(1)「《法華經》者,諸經之王」:若持《法華經》,森羅萬象,世間什麼事情都差不多包括在《法華經》,若是持《法華經》,不論是聽的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事情,都能夠互相印證,事情來合於佛法,佛法來印證事情,所以《法華經》森羅萬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是佛所說的法之中,沒有偏差掉。

(2)「悉知諸法相」:我們大家都能了解法相,法無相,但是要如何說到有相,是讓大家看得到。我們若沒有人間事,講法誰聽得懂呢?我們今天「莫忘那一年的那一人、那一念」,不就是是一個很好的會合嗎?人間的事相與真諦的道理不就是很會合嗎?這就是若有持《法華經》,「悉知諸法相」。

(3)「法都在日常生活中」:這些法都在我們的日常如何生活,在哪一個時間你起什麼念頭,你做什麼事情,這樣累積下來。所以時間,就是事業成就的累積,也就是歷史。「悉知諸法相」,有相的都世間事,法是一切看不到的真理。《法華經》的義理你若都了解了,所有的相我們都很清楚。

10. 【隨義識次第,達名字語言】:隨其文義,善識次第,了達法相種種名字,如經所說一切語言。

(1)「隨其文義,善識次第,了達法相種種名字」:隨它的文義,若這些文的意思,看得進去,意思能知道,我們將這些意思再說給大家知道,愈說愈認識愈有心得。我們愈看愈會說,說了愈了解,這就是這樣不斷投入人群去認識。

(2)「了達法相種種名字,如經所說一切語言,基因種子」:若能了解那些法相,種種無不都是當中會合起來。常常要告訴你們前面的東西來做譬喻(指著:上人桌上的盆栽),都是在基因種子,這當中就要很多道理去合成,已經成這個相,所以其中很多道理。說起來「法相」是種種的名詞,要知道種種的形相,就有各種不同的道理,若我們全都能夠很通達,就叫做「了達法相種種名字」。經典之中所說的語言,我們都能知道世間的種種事。所以我們要很用心。

11. 【如所知演說】:如其所應,善能知了而為演說。

(1)「如所知演說」:能夠知道演說的內涵,我們在說什麼?人家在聽什麼?而我現在在聽,聽他在說什麼,這都說的人知道,聽的人也知道。

(2)「如其所應,善能知了而為演說」:感應道交,我說的你知道,聽得懂,這是一條的道理,我要說的道理就是在這個地方,將這個道鋪到你的心中去。你的內心,自己就要去鋪你的路。這條路就是要鋪平來接這個道理,從路與道來認識,就是要為人間去服務。

(3)「法海無量」:法很深奧,其實是包含很多的道理,因為我們人間有這麼多林林總總的事事物物,自然佛法就有包含很多、無限量佛陀要說的法。所以要大家多用心。

***********
12. 心得:感恩上人開示。觸事會理,事理應證!很感動聽聞這段釋譯經文【以持法華故。悉知諸法相】:法華經者,諸經之王,解法華義,即是解了一切諸法相。不論是聽的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事情,都能夠互相印證,事情來合於佛法,佛法來印證事情,佛所說的法之中,沒有偏差掉。《法華經》的義理若能了解,所有的相我們都很清楚。需要的就是我們不斷行菩薩道,方向不偏,身體力行。

釋譯經文中【終始不妄錯】:終始記憶,無有遺忘,及以顛錯。自己也感觸很多,感恩上人時時叮嚀我們要「終始記憶」,「莫忘那一年、莫忘那一人、莫忘那一念,莫忘那一時」,就會想到今日開示的慶賀「大愛醫生館」今日播出滿五千集,同時也想到要時時感恩大愛台,感恩每個慈濟真善美志工們,時時用心紀錄慈濟的歷史足跡。

也更警惕自己在文字紀錄團隊裡有沒有用心,需更加謹慎在每季「衲履足跡」書籍裡的紀錄得呈現正確。更警惕自己在法源裡,不能只有當「法的水管」,讓法只有流過,卻沒有完全留住在心裡,得時時反省,法要入心、法要入行。共勉之。
回頂端 向下
 
2019/06/12晨語簡記《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