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學著玩

向下 
發表人內容
ichen
大地初發心
大地初發心



文章總數 : 12
威望 : 2
注冊日期 : 2019-02-27

學著玩 Empty
發表主題: 學著玩   學著玩 Empty周一 7月 01, 2019 1:13 pm

透過遊戲的學習和自覺的方法是新鮮的,因為我對遊戲的敏感度低,我覺得自己「玩的能力」還有進步的空間,還在「學著玩」;另一方面,我覺得玩得笨沒什麼壓力,所以也很接受這樣的狀態。

這次還是跟往常一樣,經由隊友的分享看到自己內在的轉折或學習如下:
一、信任、投射和理論 (團體的全方位價值契約、自發性挑戰、經驗學習圈):信任衝刺的遊戲雖說是「衝刺」,但我主要的考量是安全,所以並沒有使勁全力奔跑,呼應了後來說到的自發性挑戰;不過在任柵門任務時,我把握了運動機會活動雙臂,提高投入度。後來聽著隊友分享,說到「因為自己特意保護跑者,所以相信其他柵門隊友也會保護自己」讓我心有戚戚時,腦海裡慢慢浮現經驗學習圈裡「與真實世界整合」,我想到自己也經常在「投射」。映月老師的回應裡,我收到需要源源不絕的內在力量去面對其他情況下的落差。只是我在連結到源源不絕和柔韌的內在力量上還不得其門而入,目前的心得是「如是」觀察,還是免不了會投射,表示自己還需多練習看到對方本來的樣子、接受如是。我才發覺共事是否能皆大歡喜,全方面價值契約的共識很關鍵。寫作業這時,我想到前不久翻閱商周雜誌,讀到專欄一文「媽寶設計」—在共識不完全的情況下,人人都有開發出自覺的必要,為自己負責。

二、不放棄但不表示要用同樣的方法:我記下講師這句話。有時候就是不放棄又不知道有其他的方法所以才會煎熬。後來聽到林懷民說起池上藝術祭集合了在地居民的力量,共同完成戶外公演,其中的一個附加效益是讓池上地區的小學生們成績進步了。這是他們之前沒有意料到的,創意。

三、溝通、共識、不厭其煩:
團體中的「溝通」會影響過程和結果的品質—比方不打結的「定義」、過橋的「動態」溝通。隊友分享到身高、體型等差異,所以在過橋遊戲時有個人的偏好,讓我想到管理只能取平均而不能兼顧個體差異,我是「管理思維」下的產品,總會不自覺地如此「投射」出我 (覺得好的方法)。依移動者個人偏好調整,就需要不斷地溝通了解與靈活的身心配合。

感謝隊友的回饋,讓我知道多為人著想—環抱肩膀被體驗成鎖喉實非我意—每個人對身體接觸的感受不同,專注做事時有餘裕照顧到他人的感受可以讓過程和品質更上一層樓。

在溝通中,我看到內在裡的「自以為是」,這可能跟我屬於用腦型有關。自以為是本身是一種傲慢;在價值多元的世界裡,「定義」還是要不厭其煩地確認清楚,才能免除日後糾紛,這也是法律界的朋友曾跟我分享的。剛好這次隊輔跟隊友也都提到「守戒是自保」,隊友以生活中血淋淋的例子說明—遵守交通規則,一時趕時間,就要有吃罰單的準備。

剛好朋友轉來一場許添盛醫師的演說,許醫師說在穩固的關係中,自我得到安全感,不然自我就會關上心靈的門。我想到那張大愛網,一開始為了「不打結」而編出來的網並不穩,無法運球;改以纏繞的方式結網就有了力量。原來大愛網就是人際關係網。打結可能是形影不離的小圈圈,纏繞可以是彈性、因應時地調整彼此的關係…

四、自己做不到,但可以隨喜:上課時提到家訪時即使環境中有氣味,義工都要能面不改色。我私下問隊友「不能戴口罩嗎?」得到的回應是搖頭,除非感冒。因為照顧過住院的家人,如廁時和整理之後的環境,我是戴口罩的,當時我就很佩服護士面對形形色色的患者和各式各樣的氣味都以為常的態度。有次公視有話好說的主持人提到曾有人邀他一起拍記錄片,但是他了解自己無法承受記錄片裡的真實,所以還是在主持崗位盡力就好。前不久有個探病的經驗,實話說,出發前自己很忐忑—再怎麼同理也無法完全體會生病的心情,也不想說你一定會好起來這樣的話;不過因為有年長的朋友同行,我想自己就安靜地出現,為病人打氣就好— 那天年長的朋友說,要保持希望啊﹗事後我問怎麼說保持希望,而不是平常心就好?他告訴我,每天晚上入睡前想著明天早上起床和接下來的活動就是希望,至於希望會不會來就要看自己有沒有醒來。自己會不會醒來?連自己都無法給確定答案—每次呼吸在死亡前都顯得珍貴啊﹗帶著隨喜祝福感恩的心,也接受自己的有限、人生的定律;公平的是有一天我搭乘的這班遊戲人間列車也會到站…
回頂端 向下
 
學著玩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探索教育 :: 探索課後心得-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