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9/09/03晨語簡記《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0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9/09/03晨語簡記《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Empty
發表主題: 2019/09/03晨語簡記《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2019/09/03晨語簡記《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Empty周二 9月 03, 2019 5:25 pm

20190903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莫忘往昔、今後,為時代作見證,為人類寫歴史;
不聽如何知?不見如何認識?能知見聞方得思修實行!

  我們要好好用心,天下事我們一定要聽,尤其是在這樣的環境、這樣的因緣,我們才有機會。慈濟菩薩團體,國內外苦難眾生偏多,尤其是殊勝因緣,這麼多的人間苦。佛陀講經,第一場,苦啊!苦,多少苦啊?這就是真理。真理,多麼苦呢?就要讓我們看,從古至今有多少的苦難?所以我們對苦的道理一直一直要清楚。苦,從哪裡看?從人間看,從普天之下看,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書讀多少,懂得說,僅僅只是在白紙黑字,與我們的生命一點都沒有關係。我們學佛,就是用我們的生命聞佛法、體真理。佛陀二千五百多年前告訴我們人生苦啊!光是一個「苦」,能夠讓我們用我們的生命去體會苦的道理在哪裡,多少的因緣,「集」成為各種不同的苦難。所以,「這是苦,你要知。」這是佛陀第一場講「四諦法」,「此是苦,汝應知。」

  所以我們僅僅想要知道苦,「不聽如何知?」我們一定要聽,若沒有聽,哪會知道苦是什麼?有人有辦法去到當地,看到的見聞、他的感受,這樣回來,第一手的消息,這是最真,用生命去體會。所以我們要聽,這樣我們才會知道。不見如何能認識呢?你知道,你就要再去認識。你光是知道,而你不認識,因為我們不用心聽,或者是不重視。所以光是聽還不夠,要用我們的心去重視、認識它,這才叫做「識」。

  所以聽,要看這個人,某某人到某某地方去了,回來,他就是這樣告訴我們,我們知道了。我們認識這個人,為我們說過程,他說的就像我人去一樣,因為描述得很清楚。所以「不見如何認識?」能知、能見,那就是聞;你既然知道,你既然看到這個人,所以你要用心聽。用心聽,你想知道、你想認識,你就要用心將這些故事、說話的人清清楚楚,我們都會銘心刻在我們心版中。我們無法看到第一位受苦難人,我們有辦法看到見聞苦難的人回來為我們說話,所以我們要認真聽,這樣叫做見、思、聞,我們要好好用心!

  莫三比克的大團昨天回來,大家會合來報告。同時有三位本土青年志工也隨團來臺灣,他們是來學習,期待學習後,學成回國,能夠成為善種子,回到他們的國家,去布無量福田,這就是我們要培養的善種子。當地,在莫三比克真的是苦啊,大人苦、老人苦、孩子苦,苦事多多啊!在回來報告的個案中,有好幾個個案讓人感慨很多、感動很多。譬如一位七十九歲的老爺爺,他住在一間茅草屋,而那間茅草屋已經倒下去了。他進出都要用爬的;用爬的進去,用爬的出來。這就是他的家,他在裡面升火煮飯,都是在那個抬不起頭的地方,僅僅用爬的能夠進去,在這樣的空間裡,在那裡睡、在那裡住、在那裡吃,很辛苦啊!

  我們的志工,我們的菩薩看了捨不得,進到裡面看到這樣的境界,心痛、不捨。大家集合起來的力量,一團十幾位,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利用我們發給他的工具包,那時候,老伯伯有領到發放的物資,除了糧食以外,還有生活工具包,但是年老孤單無法去恢復他住的地方。我們這群年輕的志工去看到,捨不得,就大家動起手來,用他的工具,挖地的挖地,去找竹枝的,竹枝、樹枝的,就去鋸。一下子的時間,幾根柱子一個人一根這樣將它立起來;牆壁,這樣小支的樹枝就將它綁起來,就地取材,周圍的草割下來,就這樣將它的房子再搭建起來了。

  老伯伯在那裡站得遠遠的,看這群年輕人這樣為他搭建,就這樣將房子建起來,一個多小時,建好了。新的房子完成了,又送他蚊帳,送他福慧床。他看到福慧床鋪在屋子裡面,他全身趴在那個床的上面,好像很陶醉。歡喜啦!這樣說,他說:「我終於能夠做一場好夢了。」看到這樣,真的替他歡喜,但是也不捨、也心痛。年輕人,再為老怕伯再煮飯,帶去的糧食為他煮,煮飯。米飯已經煮了,又煮好豆子,花豆,這樣這一頓很豐盛。煮飯了,有花豆可配了,再者他們年輕人用貝殼讓他當湯匙,一嘴一嘴餵給他吃。陶醉在這種人生是天堂那種的享受,很歡喜,有新房子可住,有米飯、花豆可吃,又有貝殼當成湯匙來舀湯、吃飯。這是他入厝的禮物,真的很歡喜。

  看到這群年輕志工那種的愛,只要大家同一個心、同一種的動作,讓這不知道多久多久的時間,老伯伯都生活在那個破草屋,倒下去了,用爬的進出,這樣的人生;短短的時間,從砍柴、挖地,各人分工合作起來,包括吃飯,相信前後不用兩小時。他遠遠看,親身感受到。這種轉翻人生,真的是很感動。昨天他們回來這樣說,我實在很感動。感動的事情,這才只是其中之一而已,後面還有很多感動人的故事。

*佛來人間一大事因緣,為教菩薩法故,為說妙法蓮華經,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是即不忍眾生受苦難,人傷我痛人苦我悲,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

  就去想到「佛來人間一大事因緣」,就是「為教菩薩法故」。佛陀來人間的目的就是這樣。我們剛才看到這群年輕的志工,從臺灣去、從本土志工,不分遠近,心中是共同的愛,動作是同一種的動作,這樣能夠完成。這難道不就是佛陀來人間教菩薩法?我們學到了,我們在入群中為苦難人做了。「為說《妙法蓮華經》,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是佛為說《法華經》所顯出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我們已經常常聽到,在《法華經》中常常聽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道理,那就是一念的不忍心。

  同樣是人,有人雖是享受的人生、幸福的人生,知道了那個遙遠的地方有苦難人,我們這樣入人群去了,在那些地方看到苦難的眾生,我們不忍眾生受苦難,這麼遙遠的地方,去那個地方做什麼?「是即不忍眾生苦難」;為了不忍眾生受苦難。因為我們「人傷我痛」,看到眾生的苦難,他有傷在他的身體,痛在我們的心中;「人苦我悲」,那裡的眾生受苦受難,我們菩薩心,我們不忍心。同體大悲,那些眾生受苦難,與我們身心的苦難豈不是一樣呢?所以學菩薩道的人,就是要有「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因為有不忍心,才願意從遙遠的地方去到那個地方,入他們的人群,與他們的生活一樣,去受苦、去幫助,這不為自己求安樂,只為眾生受苦難,所以願意付出,不怕辛苦,這就是我們學佛的目標。

  佛陀來人間為一大事因緣──教菩薩法,說《法華經》。《法華經》前面第十九品已經過去了,現在開始我們將要入經文。第二十品是〈常不輕菩薩品〉,它是在二十八品之中排在第二十品。常不輕菩薩,我們常常就是這樣提起譬喻,是一位很特殊的菩薩。現在已經要進入第二十品,常不輕菩薩他是用怎樣的修行,來做為我們人修行的典範?所以我們要用心聽。

佛教菩薩六度法,信願行持修定慧。
法師功德行如常,六根清淨功德源,
已於法師功德品,顯諸法性實相身。

  大綱要告訴大家,「佛教菩薩六度法,信願行持修定慧。法師功德行如常,六根清淨功德源,已於法師功德品,顯諸法性實相身。」聽這個大綱,大家就能夠回憶,我們《法華經》聽這麼久了,它的大綱目標是什麼?「佛教菩薩六度法」;佛來人間教菩薩法,行六度法,教我們如何行六度行,這大家都知道了。「信願行持修定慧」;六度行要做得到,我們就要信願行,修戒定慧。我們自己要自我提醒,要行六度行,我們有沒有持戒定慧?我們對佛所講的法有相信嗎?我們到底有沒有發願?我們要自問自己啊!

  「法師功德行如常」;在前面第十九品〈法師功德品〉之時,如何修行?殷勤讀、誦、書寫等等功德,行如常,這是他們日常生活。我們在修行是不是如是發心、發心如常,同樣這樣生活呢?「六根清淨功德源」;這沒有離開六根清淨功德。法師面對環境也是要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我們現在發心,在人群中修行也沒有離開六根。我們的六根,所見所聞是讓我們信受教育、身體力行,到底有沒有這樣的功德?我們也自己要想。

  「已於法師功德品,顯諸法性實相身」;所以這些功德,〈法師功德品〉,我們是不是有如常呢?這就是諸佛他的法性實相,要教導我們,從凡夫迷茫不知何是苦,讓我們見苦,知道是集來的因緣果報。我們了解了,開始要修,滅掉了我們煩惱無明。我們要好好修,修六度萬行,回歸到與佛同等的法性實相。實相身,那就是法性身。

*此常不輕菩薩品,敘述精進深信力行,即顯受持是經如實行,無不是妙法威力之所修持,得六根互用之功德;

  所以大家要很珍惜,此品,「此〈常不輕菩薩品〉敘述精進深信力行」,完全是在敘述要我們精進、要我們深信力行。「既顯受持是經如實行」,我們在讀的經與我們在人間所做的事情,為人群付出的,我們要好好好好來想:我們是不是有做到了?「受持是經如實行,無不是妙法威力之所修持」。我們若沒有信願佛陀的教法,哪願意掏腰包,原本在享受的環境,還要經辛苦的行程到苦難的地方。這已經是佛法有入心了,有信願行,這無不都是妙法威力所受持的。所以,「得六根互用之功德」。他們去那個地方,所見所聞是人間的真實法。佛陀所說的苦,很多因緣果報都在那個地方現前,所以這就是因緣果報。

*知過去曾是靈山會中深心信解人。究今果尋前因,知自今昔以來,曾是靈山聞法人。

  在那個地方能夠「知過去曾是靈山會中深心信解人」,一群人一起去。我們聽《法華經》能夠那麼契機,聽進去很甘願歡喜去付出,這我們應該很早,二千五百多年前應該同是靈山會上深信解的人。因為常不輕菩薩就是這樣,他知道過去曾是靈山會中深心信解的人,就是常不輕菩薩。所以,「究今果尋前因。知自今昔以來,曾是靈山聞法人」。這字很淺白。我們能夠究竟,追究到過去、到現在,我們所受的,我們是幸福、快樂嗎?是哦。哎呀,了解了,過去生中有這樣的福緣,今生能夠這樣來聽法,我們現在開始要好好找前的因,「尋前因」;有今天的果,我們就要找過去的因,應該有這樣的福因。「知自今昔以來」,我們應該要知道,這個時候就是因為過去曾是靈山聞法人,自己要相信,靈山會上我們已經在那個地方有薰習過了。

*為顯示此能行之人,故有常不輕菩薩一品。

  這「為顯示此能行之人」,因為過去有薰習過了菩薩道,發弘誓願,所以現在已經顯示出是「此能行之人」。過去若沒有這樣的因,現在哪有這樣的果呢?「故有常不輕菩薩一品」。這就是要讓我們了解,有這品我們就是要用心去了解。我們過去也是發過大心,我們要用心,為我們過去生中的有福,今生能夠在這樣的道場來精進、來聽法,有這樣的因緣可入群去見聞因緣果報苦難人。我們更要清楚現在要去了解的常不輕菩薩,他如何能夠常常不輕視人群呢?他如何能夠常常就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對眾生起憐憫心,讚歎眾生人人能成佛。這就是「常不輕」要修的行,就是我們開始要聽的法。所以我們要用心了解,時時要多用心啊!
回頂端 向下
 
2019/09/03晨語簡記《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