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91123 - 身懷寶珠—《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導讀(下)

向下 
發表人內容
none
無量光曜心
無量光曜心



文章總數 : 840
來自 : 高雄
威望 : 0
注冊日期 : 2017-11-01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91123 - 身懷寶珠—《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導讀(下) Empty
發表主題: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91123 - 身懷寶珠—《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導讀(下)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91123 - 身懷寶珠—《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導讀(下) Empty周六 11月 23, 2019 9:18 pm

回頂端 向下
none
無量光曜心
無量光曜心



文章總數 : 840
來自 : 高雄
威望 : 0
注冊日期 : 2017-11-01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91123 - 身懷寶珠—《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導讀(下) Empty
發表主題: 逐字稿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91123 - 身懷寶珠—《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導讀(下) Empty周一 11月 25, 2019 4:46 pm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91123 - 身懷寶珠 -《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導讀(下)

【證嚴上人開示】2016.4.13晨語開示
我們眾生生生世世都會與諸佛菩薩會遇在一起,塵點劫前,說不定我們也是和釋迦牟尼佛同在大通智勝佛時。真空妙有的道理,我們也是同樣能得到,只要你知道,你的身中有一顆寶珠,我們能將這顆寶珠來貿易,聞法者、說法者、傳法者,入人群中來歷練,煩惱即菩提。

**********

「身懷寶珠 《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導讀(下)」

【旁白】
《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佛陀讚嘆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是外現聲聞身而內秘菩薩行,不僅於佛弟子中說法第一,也是久修功德、根基深厚,接著授記他未來成佛時號為法明如來。

【證嚴上人開示】2016.3.25晨語開示

從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開始能帶著這麼多人,五百人,要讓這五百人能大家體會了解,得佛授記,那就要有一位大根機,佛陀要讓這五百人都能體會,他就要特別讚嘆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所以讓這些小根機的人,在這第三周的說法,看到前面四位被授記了,每一個人知道自己將來也能成佛,所以每一個人心生歡喜,得未曾有。

(授記千二百人)

【證嚴上人開示】2016.3.25晨語開示
現在這個場中,其實應該是差不多五百人,有的人都分散出去外面,但是經文內寫千二百人,那就是佛的常隨眾。這五百人既得授記,將來大家聽到,應該也會一樣,也會在其他的地方,其他的時間,同樣能得佛授記。摩訶迦葉是僧群中的領導者,所以佛陀就向摩訶迦葉,叫起了摩訶迦葉,就這樣跟他說,「是千二百阿羅漢」,迦葉啊,你要知道,這群千二百阿羅漢,我會次第為他們授記,就是人人有份。現在在千二百人,在這些大眾中,首先就是向憍陳如比丘(授記),佛陀先點出了憍陳如比丘,鹿野苑中初度五人,憍陳如為首,因為他是第一個體會四諦法的第一位。
(2016.3.27晨語開示)
他這個因緣,所以「當供養六萬二千億佛」,就是表斷六萬二千億無明煩惱,如塵沙的惑、煩惱,全都要去除。這就是表示要隨時,無餘無間,就是不斷提醒自己,要好好修行,這叫做行的供養。聽話、恭敬,接受教育,這就是叫做供養。
(2016.3.29晨語開示)
「然後得成為佛,號曰普明」,現在就標出了五百阿羅漢,就是這個階段,佛陀講經這個時候,這些人都在座,先列出這些人的名出來,每一位弟子就是有他們的過程。每一個人跟我們一樣,我們人人都有我們的故事,佛陀的弟子,弟子群中人人也有他們的故事,他們的生態。雖然各人的生態不同,但是各人都是同樣本具佛性,人人都能成佛。所以「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麼多人同樣也是能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但是這些人是共同一個號,前前後後成佛,都是同一個名,叫做「普明」,五百弟子都是同一名。
(2016.4.2晨語開示)
這五百位,每一尊佛都是這樣,這樣的住世,入滅之前,一定還是再向下面,將來成佛(的人)再授記,就是這樣傳下去,和現在我釋迦佛今天一樣,彼千二百人,這些人都有機會能受記。所以特別就交代,交代迦葉尊者,大迦葉要輾轉跟大家說,不只是那五百人得授記,有的沒機會再見到佛時,有的沒機會再在座聽法的人,迦葉啊,將來你就要輾轉通知他們,跟他們說他們將來也能成佛。

(寶珠已繫於身)


【證嚴上人開示】2016.3.25晨語開示

就是在場的人,親自得到佛唱名授記這些阿羅漢,歡喜得快要跳起來,很歡喜,就趕緊站起來。大家再集中,更靠近一點,到佛的面前,要向佛表達,表達出他們很歡喜的心。還記得嗎?迦葉尊者等四大弟子,在〈信解品〉時也是,聽法之後很歡喜,所以來到佛的面前,表達他們的心聲。過去非常的懵懂,就像貧窮子,現在是五百弟子,就有共同這樣的心聲,悔過自責,過去錯了。
(2016.4.5晨語開示)
這五百比丘自作譬喻,像是酒醉的人一樣,到親友的家庭去,這樣醉了,睡著了,親友有公事要離開了,看到他這樣的落魄,趕緊用寶珠,價值連城,放在他的身上,還無法將他叫醒,公事要緊就離開了。這是一種譬喻,因緣會合時就向他說法,緣若盡的時候就要離開,等到這個醉人清醒了,但是親友不在了,他也同樣離開這個地方,再往其他的地方去。這是譬喻一輩子就是這樣醉,等到酒醒了,已經去另外其他的地方了。我們人生不就是這樣嗎?不知將來也不知去向,一輩子都是在醉茫中,一直在酒醉,一直是在酒毒中,到了再醒來,已經在其他的世界了。到底是再來人間的世界呢?或者是畜生的世界?或是地獄的世界?餓鬼的世界?不知道。但是人人身中都有一顆寶珠在,那就是真如,但是不覺知。雖然有這顆寶珠,就是這樣不覺知。那位喝醉酒的人他後來這樣顛沛,那就是還是很困難的生活,這樣在過。後來見到了,又遇到了,過去放寶珠在他的身上,這位親人好友,又看到這位流浪顛沛的人,開始叫他說,「咄哉丈夫」,用很強烈的口氣這樣喊他叫他,我過去已經給你的寶珠是價值連城,你現在還這麼狼狽,還不知道,不知不覺,實在是很癡,就是這樣呵斥他。
(2016.4.8晨語開示)
「某年月日」,這就是譬喻大通智勝佛的時代,這就是表示佛陀從塵點劫以來,無始以來,大通智勝佛也好,日月燈明佛也好,這樣的時代不斷不斷,佛法大乘法這樣教化,一直到現在,都是給我們的法寶,大乘實法,這都是無價的寶珠。
(2016.4.9晨語開示)
要向你們說內心這個真如本性,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為何還沒覺醒呢?現在和你見面了,告訴你,你的身上有一顆寶珠。你應該現在要知道,你將這顆寶珠,你可以去發揮你的效用,你可以很輕安自在,讓你不欠缺,衣食不欠缺,讓你一輩子很富有。所說的衣食不欠缺,就是法。法,我們能運用自如。這段經文勸我們,你要去貿易,貿易,不是只將這個東西放在裡面,要拿出去與大家分享,有這麼好的東西,去啊,去貿易,你去付出,你付出之後,你會得到很歡喜的法喜回來。你要去貿易,這就是譬喻大菩提心,你要發大菩提心,這叫做貿易。你的法要用出去,才能得來法喜。平時你內心有修,就是「功」;你外面付出在人群中,這就是「德」,這就是無量功德。去貿易,回收回來就是無量功德,無有匱乏,絕對讓你很豐富。因為佛陀已經開始開講《法華經》了,前面由舍利弗來啟動,啟機,舍利弗體會過,四大弟子體會過,我們五百羅漢也應該與他們的體會同樣,他們已經得授記了,我們也差不多了吧。
(2016.4.10晨語開示)
所以「一切智願,猶在不失」,這就是過去所發的大心。佛教育過,菩薩引導過,也開始有發過大心了,求一切智,這個願也還在。現在,這個時候才知道不失,你有發願在內心,那個願就已經在,儘管你還沒去付出,但是你發的願還是存在,一念好心歸入真如的本性。
(2016.4.12晨語開示)
五百弟子再說,「世尊,我今乃知實是菩薩」,佛陀啊,我們現在覺悟了,瞭解了,不是守在獨善其身,我們應該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我們也能當菩薩,入人群中,我們知道了。因為已經承蒙佛陀為我們授記了,我們將來能作佛的因緣,從現在開始,我們能下定決心,心中這個決心已定,自然就是甚大歡喜,得未曾有,就是這樣。我們現在知道我們真是菩薩,只要發心,我們就能成菩薩,當菩薩很簡單,常常跟大家說,舉手動足,開口動舌,為眾生好,勸人善,為他們付出力量,無不都是菩薩的行為。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就是過去忘記了,所以我們一直在凡夫地這樣轉。但是佛陀開始從小教,一直牽引到這時候,時機成熟了。所以開權顯實,現在了解,了然,完全清楚了。我們將佛陀口出的法入心,法身慧命成長,所以我們終於真是佛子了。這樣得到佛為我們授記,我們大家很歡喜了。所以各位菩薩,我們既然發心,自信心,我們也能成為菩薩,我們要很守護我們的本性,我們的本性絕對是永恆的,無始以來不增不減於現在。我們要守護,不只是守護,我們還要再進步,聞法就要發大心,轉一個念,我們就能發大心成菩薩,這就要看我們大家,是不是有心要修行?是不是願意從凡夫入菩提道而行菩薩道證佛的覺悟?是不是我們願意?若是願意,有這個願心,我們必定要時時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91123 - 身懷寶珠—《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導讀(下)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菩提心要-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