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菩提心要--20100731從一法生無量義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74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菩提心要--20100731從一法生無量義 Empty
發表主題: 菩提心要--20100731從一法生無量義   菩提心要--20100731從一法生無量義 Empty周五 11月 12, 2010 2:32 pm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74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菩提心要--20100731從一法生無量義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菩提心要--20100731從一法生無量義   菩提心要--20100731從一法生無量義 Empty周五 11月 12, 2010 2:46 pm

合抱之樹 生於毫末
證嚴上人開示
合抱之樹是從一毫芒中生,這麼大的一棵樹,就是原來從顆那麼小的種子,尤其是那顆種子最重要,就是基因在毫芒中,好像毫芒那麼小,所以從前常常一句話說:「因賅果海」,這個「因」,就是在那麼小的毫芒中,但是當它成果時好像海那麼大,一棵樹,原來是藏在這顆種子中,真是不可思議。
所以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賅果海,真的是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
所以佛陀就是要把這些,芸芸眾生不斷複製惡的因,就是不斷地引導,讓在果中的因,要再慢慢恢復善的因,所以就無量即一,要把這些習氣回收回來,去掉無明的習氣,回歸一念清淨的心,所以無量即一。
但是我們要如何才能回歸到,我們自己的法性來,你要先去付出,所以要行菩薩道,所以不斷地讓種子複製,不斷地去教化眾生。
各位,原來法在毫芒中,所以啟發一念心,我們就有無量無數的義理,入心來,所以還是要多用心。
願一切眾生
暸知因賅果海
起心動念 戒慎虔誠
回歸真如 一實境界
從一法生無量義
無量義經
十功德品第三 淺譯

(旁白)
無量義經十功德品第三,從佛陀與大莊嚴菩薩的,一番問答中展開;佛陀對於這部經典,一番稱歎之後,提及了十種不可思議的功德,也就是十功德品本篇的,主要內容。
前面我們已經談過了,佛陀對大莊嚴菩薩所開示的,第一功德,包含四無量心、六波羅蜜,與另外六心的轉染成淨。
接下來第二功德,深入了無量義的精髓,也就是「一」與「無量」的輾轉相生。
證嚴上人開示
第二功德也是不思議力,它能一法能生無量義,無量義從一法生,這是一法,一法能生無量義,其實這是佛陀,是從一實法來設方便之教。
佛陀就是要來開啟我們的心靈,那分覺悟的本性,所以他從一實法,來設方便的教法,方便教就很多很多了,就是隨機逗教,眾生什麼樣的習氣,佛陀就要設什麼樣的方法,來應機教育。
八萬四千法門再收攝回來,就是一真實法,所以這一真實法能含藏,無量無邊的智慧教法,所以在無量義,無量義是法華的精粹,讀起《無量義經》一卷三品,文字很短,我們就能看到世間人心,心靈毛病很複雜,所以應病下藥,所以應眾生根機逗教。
第一功德,就已經告訴我們要用什麼方法,開頭就跟我們說,第一項要入人群去,你必定要培養四無量心,六波羅蜜,這是在第一功德。
第二功德也是很不可思議,就開始要對我們說六度萬行,光是六波羅蜜我們就有萬萬項細行,有很多,這些慢慢再分析出去,意思就是,眾生雖然有這種的習氣,但是有很多不同的心理,所以我們必定要隨機逗教,六度萬行,我們就是要從一法中,還要再產生無量無數的法出來。
一句一偈 通達千萬義(旁白)
第二功德的緣起,是從眾生得到這部經,並如法修行開始,無論是讀經一遍,或只得其中一個偈誦,甚或僅只一句話,都能因而通達更深更廣的意涵,乃至於無量數劫,都說不完所體會到的真理。
善男子
第二是經不可思議功德力者
若有眾生得是經者
若一轉 若一偈 乃至一句
則能通達百千萬億義
無量數劫不能演說所受持法
所以者何
以其是法 義無量故

證嚴上人開示
若有眾生能得這部經,若一轉、若一偈,一轉就是讀一遍,或是裡頭的一句,靜寂清澄,好,我的心要放空,心應該要清淨不要那麼雜,一句,這偈若能了解,還有什麼好讓我們煩惱的呢?能得無量法,開啟智慧,能一轉或是一偈,了解裡頭的道理,有這麼多這麼多無量數法,我們有哪一樣不通呢?所以乃至一句,一句即能通達百千萬億義。
所以說了這麼多天,其實說完了嗎?還沒,但是時間不夠用,我們大家同樣,從一句當中若能通達,真的有說不完的法,這說不完的法,就只是從一句一偈,就包含了無量義了。
善男子
是經譬如從一種子
生百千萬
百千萬中
一一復生百千萬數
如是展轉乃至無量

所以這部經,是經譬如從一種子生百千萬,百千萬中一一復生百千萬數,你們若想水果樹就能了解,多用一些心,只是一顆種子一顆樹,一棵樹生無量的果實,不斷每一顆種子再復生,如是輾轉乃至無量,無法去計量,是經典者亦復如是,這就是在第二功德品中的經文。
是經典者 亦復如是
從於一法 生百千義
百千義中
一一復生百千萬數
如是展轉
乃至無量無邊之義
是故此經名無量義
善男子 是名是經
第二功德不思議力

我們要好好入這部經的道,所以我們若能這樣,就像種子一生百千萬,百千萬中一一復生百千萬數,若如此不斷一直輾轉下去,天下,看,多數都是預約人間的淨土,因為人人心中已經有這顆種子,就是要趕快進入《無量義經》,這條道路。
我們要一心,佛心,我們要受教用法推入人群,如此就能不斷一直輾轉,一直至無量義,人人心中都有一部的《無量義經》。
(旁白)
第二功德所提及的,一法能生無量義,所謂的「一」,就是眾生心中無染無垢的,那一念清淨佛性,而所謂的「一法」,指的就是正法。
證嚴上人開示
我們若能心思正向,境界讓它寂靜,若如此這個法就是正法,正法能生無量義,這是靜寂清澄的境界,雖然心境是那麼寂靜,其實無量法門,就在寂靜的境界中產生,所以說無量義者從一法生,《無量義經》這麼說,很多很多的道理,就是從一法而生,這個法是什麼法呢?就是正法,就是這念心思正向在寂靜間,所以我們能生出無量正法。
(無量義經集選)
第二功德難思議
一法能生百千億
百千億中復又生
如是輾轉無量義
一理能徹萬理徹
一法能攝萬法攝
一言半句勤誦習
通達無量微妙理

證嚴上人開示
所以,第二功德不思議,一法能生百千億,百千億中又復生,如是輾轉無量義,就是要跟我們說有無量無數,人人本具的善法,只要我們啟動一下,人人的善法,在自性就能發心出來。
所以一理能徹萬理徹,一個人若只會通徹一理,這個道理徹了,什麼道理都徹了,一言半語勤誦習,通達無量微妙理,我們若能一言半句,我們若能勤,勤誦,常常誦,好好去受,去薰習。
我們修行就是在薰習,薰習經裡所說的道理,我們在誦,我們要修,了解這句話之後,我們的行為就要按照這樣來行,好好來薰習,我們過去不好的習氣,我們要再薰習回來好的習氣,就是回歸本性,既然發一念好心,我們就永遠恆持,要堅持下去。
芸芸眾生滾滾紅塵,我們必定要把心顧好,我們立志要堅固,希望我們人人真的要顧好,靜思勤行道,走入人群是慈濟人間路,好好發心,好好謹慎在我們的行動中,我們要為自己好好修,修好我們自己的心志,將我們的心志也推入人群。
種斯子復生 輾轉至無量
(旁白)
以種子的成長與輾轉相生,作為譬喻,第二功德,將無量義經的深邃法義,表達無遺,從佛法的因果業報上看,就可以了解到因緣果報的輾轉相生,也就是因賅果海的道理。
證嚴上人開示
不要輕視一點點的效應,這叫做因和緣,我們看因雖然是一點點,但是讓它成緣、成果,那就很大了,因緣果報有過去、有現在、未來,過去、現在、未來,現在的未來,現在的果,有未來的因在,所以我們現在展現著,我們如何來做未來,那就是要看現在怎麼造因,所以我們必定要相信,一念善因就是一個善的種子,又再一善種子,萬善就是從這念種子生起,同樣萬惡也是從那念無明起,萬善也是從那念善念生。
(旁白)
把握善因,種下善的種子,善的因緣和合會聚,就能成就無量的功德海,慈濟就是如此而來,從四十多年前,三十位家庭主婦的竹筒歲月,每天五毛錢開始,如今慈濟人已然分布在全球,觸角遍及五大洲。
證嚴上人開示
不要小看那一點小小的種子,它就會發芽成為小樹而大樹,而且大樹也成為一大片的叢林,都是從那一粒小小的種子開始,所以我們不要輕視小的力量。
大家都知道,慈濟從五毛錢開始,五毛錢是不是很少?是嗎?是,但是它是做大事的,一顆種子開始。
所以各位,這是一個最好的見證,當初的三十個竹筒,每天五毛錢,一直到現在已經在全球,這都是一顆一顆的種子,不斷不斷地撒播、成長,結了果實,果實纍纍又成為種子,種子又開始成為小樹、大樹,不斷不斷的。
所以我們的《無量義經》裡面,有這樣一段文章,就是一顆種子能生無量無量,無量無數的,也是從一顆種子開始。
各位,你們今天有緣在一起,但願在你們的身上,每一位都是那一顆種子,大家要發心立願,不要輕視自己。
(旁白)
在慈濟菩薩道上,人間菩薩的菩提心種,也是如此,從一而生,輾轉無量,每一位加入慈濟的新芽種子,都有一位資深的慈誠委員,帶領入門,正如母雞帶小雞一般,資深師兄姊對於後進的,新發意菩薩呵護備至,照顧人事,更照顧道心。
證嚴上人開示
人間的菩薩,本來就是要能夠用愛去包容人,人人會人見人愛,我們要成就人的道心,就要好像那隻母雞,在盼望牠的蛋,每顆都可以脫殼而出,展開牠的翅膀,把牠們保護得好好地,我們慈濟人要去度人、成就人,總是要有這種心情。
(旁白)
2009年的在每一場,慈濟人歲末祝福的會場上,都有資深的師兄姊,領著數十甚至上百位後進,一起上台分享他們,同行菩薩道的溫暖心得,舞台上擠不下的情況比比皆是,如此龐大的菩薩家庭傳承力量,震撼了在場每一位觀眾的心。
證嚴上人開示
每年一次我最開心的,就是看到我添丁了,多一個慈濟人,那就是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剛剛舞台上的,不都是從一而生,生而無量,無量再生,這樣無量數的,都是從一顆種子生。
總而言之,希望大家我們要募心,淨化人心,人人心淨化了,我們的社會才能祥和,但願更多的國家都有慈濟人的,這樣的種子,萌芽就會成為小樹、大樹,纍纍的果實,就會就地再不斷地撒播。
但願在這種人間菩薩,人間菩薩在這不斷不斷地,互相來影響,我想這樣的人間就是淨土,人間無不都是菩薩的世界。
心懷憐憫 生死無怖畏
(旁白)
無量義經十功德品的第三功德,已從凡夫自利,進入到菩薩助人的境界,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到,經文中所使用的譬喻和文辭,與第一篇章德行品,在描述諸大菩薩的境界時,所使用的語句有些許雷同之處。
(無量義經集選)
第三功德難思議
自在度人顯願力
雖有煩擾無煩惱
雖有生死無畏懼

證嚴上人開示
第三功德也是難思議,我們能自在度人顯願力,我們的心要自在下來,雖然紛紛擾擾,這個世間煩惱偏多,但是我們修行者既然要學佛,就像穿盔甲、入戰場一樣,所以我們的心要很自在,雖然我們人人還是凡夫,但是,慧從善解得自在,我們智慧要在人群中好好善解,自然我們就輕安自在,能度人就是要有這念心,很自在的願力。
若念力堅強
雖入五欲賊中 不為所害
譬如著鎧入陣 則無所畏
《佛遺教經》

(旁白)
願力、念力的守志不動,是第三功德所形容的壯力士,能夠出生入死毫無怖畏的原因,而其中最重要的核心關鍵,就是一顆因為悲憫眾生,而不斷勇往直前的菩提心。
證嚴上人開示
我們學佛最重要的就是要發心,要發什麼心?就是發菩提心,菩提就是覺悟,覺悟之後要做什麼呢?就是為了要救度眾生,意思就是說學佛,就是要自救救人,為了覺有情的法,第一步就是要先發心,發自覺覺他這念心。
善男子
第三
是經不可思議功德力者
若有眾生 得聞是經
若一轉 若一偈
乃至一句
通達百千萬億義已
雖有煩惱 如無煩惱

各位,我們在經文中,這個經教我們要入心,我們才能通達百千萬億義,若能通達,「雖有煩惱,如無煩惱」,我們雖然還在眾生界,我們雖然人間也是常有煩惱,我們還要再提起慈悲的心,要培養出那分勇猛精神,煩惱雖然有,要提起精神來,應該要勇往直前。
出生入死 無怖畏想
所以「出生入死、無怖畏想」,看看這麼多的災難,看到那些打火英雄,在畫面上看到,明明看到火那麼大,看,有多少人為了要滅火,消防隊、義消往前衝,其實慈濟人跟在後面,趕快要去撫慰、去救濟,看,雖然那個地方是重災區,也能看到一群菩薩在那裡,無怖畏想、救人。
於諸眾生 生憐憫想
「於諸眾生、生憐憫想」,這是在眾生群中,生起了憐憫的心,所以才會跟大家說,見末世眾生受諸重苦發菩提心,因為菩薩就是要憐愍利益眾生,我們要憐愍眾生的苦難,眾生的苦難就是從心起,所以我們要讓正法久住,才能真正救濟末世眾生。
於一切法
得勇健想
如壯力士
能擔能持諸有重者

於一切法,我們要得勇健想,學佛不離法,佛陀的教育就是要讓我們入法,能投入佛法的境界,所以在佛所說的教法裡,讓我們能通達一切道理,我們就能得勇健想,因為我們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不該做的,諸惡莫作,應該做的,眾善奉行。
既然不作惡,我們的心就很安然自在,我們能向善精進,在佛法中能起這分勇健,勇猛精進的心,所以「於一切法、得勇健想」,身心健康。
是持經人 亦復如是
我們的媒體,大愛電視台能在國際間,從天空的衛星打下去,到處都看得到,所以這種弘法利生,不管是在電視,或者是平面的慈濟月刊,或者是所出版的,能這樣藏著像家庭的藏經,每一個故事,都是人間活生生的故事,無不都是能讓我們知道,錯誤的是什麼樣的版本,回過頭來正確的人生又是什麼。
如此,心能入法來,所以這叫做持經人,我們若能把這個法,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此在人間走起來,會是康莊平坦的道路。
能荷無上菩提重擔
所以這就是像,我們要負起如來家業,荷擔如來的家業,無論是慈善、醫療、教育、人文,無不都是在教育人群,人人付出愛心,凝聚起來以後,慈善能國際化、醫療能普遍化、教育能完全化、人文能深度化,人人能從這個法,無論是及時所看到,或者是長久要留住的,這我們無不都是從生活中,去體會佛陀的教法,使人人能,眾生能回歸如來清淨的本性。
所以這就是荷擔如來的家業,使眾生平平安安過日子,使眾生在人間能化為淨土,這就是如來來人間最大的目的。
擔負眾生 出生死道
還要再擔負眾生,眾生在受苦難,在生死煩惱中不斷地造業,不斷地在六道中,真的是苦不堪,所以,我們應該要擔負眾生,負起這個責任,讓他能出生死道,就是教他要如何做,不要再在六道中造業受苦磨,讓大家能知道生死的法則,我們應該要如何來度過這一生,能累積很多的福業,結很多好緣,這能出生死道。
未能自度 已能度彼
「未能度已、已能度人」,我們雖然也是凡夫之一,不過,我們若能體會佛心,我們若能立弘誓願,自然我們就慢慢接近佛的心,我們能以佛心來庇護眾生,這就是荷擔如來家業。
靜思勤行道,慈濟人間路,這就是我們的道場,這就是我們的大家庭,無論是慈善、醫療、教育、人文,無不都是在長時間,和這個大空間,以及人與人之間,我們每天都在輾轉,每天都希望這個種子能輾轉,互相耕耘,如此面就會寬了,所度的人就多了,人間就能平安了。
雖有煩惱 持法猶度人
(旁白)
第三功德除了以壯力士比擬,奉持無量義經的修行者,又更進一步以船師的譬喻,來說明持經修行的人,雖然仍有凡夫的種種煩惱纏身,但以這部經典所講述的佛法,作為堅固的舟船,還是可以自度度人,前往涅槃的彼岸。
猶如船師 身嬰重病
四體不御 安止此岸
有好堅牢舟船
常辨諸度彼者之具
給與而去

證嚴上人開示
我們學佛最重要的就是要自度,但是也要兼行度他,自度度他,以此來作為我們精進邁向佛道,這是我們學佛者,應該要把握的機會,《無量義經》也有一段故事,比喻在很寬闊的河,河上只有一艘船,駕船的人也有身體欠安的時候,但是也有很多人急著到彼岸去,這個渡船者雖然身體不是很好,有病了,但是他還是要渡過彼岸去,不過若有人要過去,他就能自己自渡,也能渡要過去的人過去,有一段這樣的比喻。
同樣的意思,我們要從凡夫地,現在我們是凡夫,我們就是希望從凡夫地,渡過煩惱河,登彼岸至聖人的境域。
百八重病常在纏
悲憫眾生不顧已
譬如船師身有病
若有堅舟猶度人
《無量義經手語劇》功德品第三功德

譬如船師身有病,若有堅舟猶度人,意思就是說,雖然我們也是在這種社會,這個社會像波浪一樣,但是我們要駕一艘船,在千尺、萬尺的波浪當中,才需要用法,我們要度過這種風暴,我們要度過,同時我們連別人也能度過來。
這艘船在風暴中,我們能安全度過,只要有正法,好的法用在我們身上,用在人群中,這個法就像一艘堅牢舟船,就是像一艘船,無論是小艘、大艘的船,只要有一艘船,我們自己能自度,我們也能度人,到安全平靜的地方去。
是持經人 亦復如是
雖嬰五道諸有之身
百八重病 常恆相纏
安止無明老死此岸
而有堅牢此大乘經無量義辦
能度眾生弟
如說脩行者 得度生死
善男子
是名是經
第三功德不思議力

「百八重病、常恆相纏」,有一百零八的重病,我們人間豈止一百零八種,其實現在所說的百八重病,就是說我們人,每天都有一百零八個結,我們的心,我們的煩惱,層層疊疊的煩惱。
佛經中八萬四千煩惱,真正紛紛擾擾的眾生,微細的煩惱是很多,這是一個形容,是什麼病?煩惱就是病,所以,一百零八結,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結就是煩惱,解不開的心結,有百八重病相纏,這樣把我們纏住。
所以才會常常對大家說,「在纏如來」,人人都有本性,人人都有和如來同等,清淨的本性,但是就是煩惱覆蓋我們,纏住我們,所以這就是煩惱就是病。
各位,學佛必定要好好打開我們的心,住無所住,行空寂靜,其實我們的心要安住在,無論去到哪裡,我們的心都是寂靜,因為天地之間都是我們的家,人人是我們最親的家人,所以時時培養愛心,要智悲雙運,把我們的心照顧好,入於我們的志願中,要精進不要懈怠,所以請大家時時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菩提心要--20100731從一法生無量義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菩提心要-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