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210519《靜思妙蓮華》少欲多善慧德豪富 (第817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18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10519《靜思妙蓮華》少欲多善慧德豪富 (第817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Empty
發表主題: 20210519《靜思妙蓮華》少欲多善慧德豪富 (第817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20210519《靜思妙蓮華》少欲多善慧德豪富 (第817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Empty周三 五月 19, 2021 8:25 am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18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10519《靜思妙蓮華》少欲多善慧德豪富 (第817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210519《靜思妙蓮華》少欲多善慧德豪富 (第817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20210519《靜思妙蓮華》少欲多善慧德豪富 (第817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Empty周三 五月 19, 2021 10:35 am

20210519《靜思妙蓮華》少欲多善慧德豪富 (第817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世間財富非常,四大不調多變,唯能少欲多善,菩薩造福人間,持大愛人敬重,慧德具最豪富。」
⊙「出入息利,乃遍他國,商估賈人,無處不有,千萬億眾,圍繞恭敬。」《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常為王者,之所愛念。群臣豪族,皆共宗重,以諸緣故,往來者眾,豪富如是,有大力勢。」《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常為王者之所愛念:喻佛於法自在,稱謂法王。譬喻品:我為法王,於法自在。
⊙於諸法中,廣能演說無邊法門,無障無礙,是名法自在。常為王者,之所愛念。
⊙群臣豪族皆共宗重:智斷二德具足,故為王所愛念。君臣宗重,尊德性,明諦理,十方諸佛稱讚:善哉釋迦文第一之導師。
⊙前文云:常為王者之所愛念。喻法身大士。斷一分無明而顯現一分法性之菩薩,四眾圍繞,恭敬尊重,故云群臣豪族皆共宗重。
⊙以諸緣故往來者眾:近者歡悅,遠者誠服而來,諸大士往來聽法。往來者眾:喻諸土菩薩來往聽法。
⊙佛說法,他方此土,四眾八部,雲集聞法,去來十方弘法,化度群眾。
⊙豪富如是:喻佛萬德莊嚴,以自住於大乘。佛說權實法門,無量為一,能生無量。
⊙萬行一心為豪,一心萬行為富。又指佛說華嚴圓頓大教,名為豪富。所以古德云:不讀華嚴,不知佛家之富貴。
⊙有大力勢:喻佛說法華,會三乘為一乘,說眾皆成佛。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凡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有大力勢用,故不可思議。

【證嚴上人開示】
「世間財富非常,四大不調多變,唯能少欲多善,菩薩造福人間,持大愛人敬重,慧德具最豪富。」

世間財富非常
四大不調多變
唯能少欲多善
菩薩造福人間
持大愛人敬重
慧德具最豪富

佛陀開始就告訴我們,人間無常,國土危脆,這在《八大人覺經》,也是這樣向我們開示。所以我們要先了解,「世間財富非常」,不是永遠的。世間的人,誰不愛錢呢?誰不希望他的家庭是富有的呢?這是人人追求,人人所希望。而有這樣的追求,有這樣的希望,所以一輩子庸庸碌碌,都是為了世間財與富有,就有得失,這種的煩惱。付出了這麼多的煩惱、計較、得失等等,這輩子懵懵懂懂過去,卻是不知道「非常」——不是常的。所以,世間財富,不要看得那麼重。

再者是「四大不調」。小乾坤的「四大」,常常都是不調和,自然法則,同樣老化。其實,大乾坤,人類開發只為利,所以開發破壞大地、污染了天空。像這樣,天空也破一個洞了,看,這也是不調,太陽與氣體,整個氣候,大乾坤氣體有不調和的時候,有時候就是污染了,造成溫室效應。

所以「四大不調多變化」。我們在這個時代,我們能夠知道,現在科學很發達,常常科技在發表的,我們就愈能去體會,天體與間人類,這種人類所造作,使整個天體的變化,自然我們所住的大地,影響就很大了。

這在佛陀的時代,就已經很警惕我們了,五濁惡世,唯有惡去除,「唯能少欲多善」,唯有我們人人少欲多善,節省一點。我們要好好反省,淨化我們的人心,不要貪欲那麼大,所以「唯能少欲多善」。一頓飯,不要有剩下的;我們不必吃到十分飽,八分飽就很健康,我們能夠兩分幫助人,這種少欲知足。

我們要覺醒,行菩薩道,「菩薩造福人間」。唯有少欲多善,行菩薩道,造福人間,這樣才有辦法,來彌補我們四大不調,能夠將它調和。不只是對小乾坤的身體,即使對大乾坤、天地,我們才有辦法保護。

所以,「持大愛人敬重」。修行,好好持大愛,我們要開闊我們的心胸,心包太虛,我們好好地開闊我們的心胸。所以,「慧德具最豪富」。真正有錢富有,是什麼富有呢?不是錢,是我們的心富,富有餘,我們就能幫助人。用我們的智慧具足,我們看得開,自然我們的心就大富了。

前面經文這樣說,「出入息利,乃遍他國,商估賈人,無處不有,千萬億眾,圍繞恭敬。」

出入息利
乃遍他國
商估賈人
無處不有
千萬億眾
圍繞恭敬
《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財產很多,「出」就是去做生意,「入」就是收入;錢多,愈滾就愈多,所做的愈來愈開闊,所以從小小的範圍,做到跨出國外去了,「乃遍他國」。「商估賈人」,生意做愈大,愈普遍,所以有「千萬億眾」圍繞。這就是譬喻佛法,我們若能人人發大心、立大願,將佛陀的智慧歡喜接受,入心來,我們能撒播大愛的種子,在任何一個地方,這樣自然「千萬億眾」,也能夠圍繞,在這心靈豐富中,人人享用無窮盡。

下面這段(經)文再說,「常為王者,之所愛念。」已經很多人圍繞了,受王者之所愛念。又有「群臣豪族,皆共宗重,以諸緣故,往來者眾,豪富如是,有大力勢。」

常為王者
之所愛念
群臣豪族
皆共宗重
以諸緣故
往來者眾
豪富如是
有大力勢
《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也就是譬喻,「佛於法自在,稱謂法王」。

常為王者
之所愛念:
喻佛於法自在
稱謂法王
譬喻品:
我為法王
於法自在

<譬喻品>裡這樣說,「我為法王,於法自在」。佛陀他覺悟所有天地萬物,一切真理,無不都收納在他的內心,這法像一個很清淨的國,以國為主,那就稱為法王。所以「於諸法中,廣能演說無邊法門」。

於諸法中
廣能演說無邊法門
無障無礙
是名法自在
常為王者
之所愛念

隨順眾生的根機,任何的法,佛運用他的慈悲智慧,應機演說,是無量無邊的法門。眾生煩惱有多少,佛陀的智慧就有多大,所以所說的法「無障無礙」,沒有障礙,法法皆通,所以叫做「法自在」,「於法自在」。所以「常為王者,之所愛念」。這麼有智慧,譬喻法王,就是所有的王者,所恭敬、尊重的愛。「群臣豪族」,都能「皆共宗重」。

群臣豪族
皆共宗重:
智斷二德具足
故為王所愛念
君臣宗重
尊德性
明諦理
十方諸佛稱讚:
善哉釋迦文
第一之導師

這就是佛已經智德、斷德,此二德都完全具足了,斷除了一切一切的煩惱,無明、塵沙惑,完全都斷除了,所以「智斷二德具足,故為王者所愛念」。國王都愛念恭敬,都敬愛,何況群臣,「君臣宗重」,也是按照法王的指示,他的開示,人間的宗旨正確,依教奉行,所以「宗重」,宗旨很重視,所以因為這樣,依教奉行。

這種「尊德性,明諦理」。因為所說的法都是很正確,所以人人依教奉行,就是尊重德,這個德行,而且智慧,事事皆通,條條明理,所以叫做「尊德性,明諦理」,所有的法,就是人間所應用。

「十方諸佛稱讚:善哉釋迦文,第一之導師」。不只是人間的王與群臣所敬仰,連十方諸佛都讚歎:娑婆世界的教主釋迦牟尼佛,真正是第一導師!因為娑婆世界眾生剛強難調伏,釋迦牟尼佛能在娑婆世界,這種堪忍的世界,他能夠忍得世界中剛強的眾生,來來回回,不願意捨去任何一個眾生。所以十方諸佛稱歎,讚歎「第一之導師」,稱讚釋迦牟尼佛。

前文云:
常為王者之所愛念
喻法身大士
斷一分無明
而顯現一分法性
之菩薩
四眾圍繞恭敬尊重
故云群臣豪族
皆共宗重

所以前面的文也這樣說,「常為王者之所愛念」。譬喻「法身大士」,「斷一分無明而顯現一分法性之菩薩,四眾圍繞,恭敬尊重」,所以叫做「群臣豪族皆共宗重」。

不要說是佛,就是菩薩也是一樣,隨在佛的身邊,很多已經是法身大士了。法身大士是已經斷無明,一分一分的無明斷了。斷了一分的無明,就是顯一分法性的智慧出來。

常常說過,菩薩付出無所求,就是只為一分的大愛,慈悲,不忍心眾生的苦難,撥開很多的困難,關關卡卡的困難,關關過,為了什麼呢?救濟眾生。

菩薩遊戲在人間,不受人間污染,付出無所求,這就是顯一分的法性,就斷一分的煩惱。

「四眾圍繞」,很多,從國王,還有很多人這樣圍繞著,「恭敬尊重」,所以叫做「群臣」。所說的「四眾」,我們常常若在佛教中,就是在家、出家各有二眾,這叫做「四眾」。還有「以諸緣故,往來者眾」。

以諸緣故
往來者眾:
近者歡悅
遠者誠服而來
諸大士往來聽法
往來者眾:
喻諸土菩薩
來往聽法

因為對世間的長者財富,在經商很廣闊,與他交往的人很多,所以叫做「以諸緣故,往來者眾」,交際多,就常常有(往來)。所以這就是表示「近者歡悅,遠者誠服而來」。這些來的人,近的歡喜,近的是哪裡的呢?就是今生此世,在佛世那時候,大家能與佛同世,就身聞法,以此身體,得人身,親近佛法,能夠直接聽到法,很歡喜,佛陀的教化。這是在這個「近」,與佛同世,這是最近的人。

「遠者誠服(而來)」。遠,若是時間來說,很(久)遠。前面<譬喻品>就說,「二萬億佛所」。生生世世,一直一直就是這樣教化過來,所以叫做「遠者誠服」。所以「諸大士往來聽法」。所以這些法身大士,有的已成就,佛在講法時也同樣降臨道場,還是在聽法,所以說「遠者誠服而來,諸大士往來聽法」。

往來的人,也譬喻「諸土菩薩來往聽法」。雖然已經到他方世界,去度眾生了,佛陀出現在娑婆世界,同樣的,他方世界的菩薩,還是一樣來聽法。「佛說法,他方此土,四眾八部,雲集聞法,去來十方弘法,化度群眾。」

佛說法
他方此土
四眾八部
雲集聞法
去來十方弘法
化度群眾

這就是法王。法王就是這樣歷經很久的時間,度化眾生,每一生世來人間,有緣的馬上能體會,這輩子體會得到,心開意解。而有的,佛陀還是在做度化的因緣,為未來的眾生還在度化因緣,就是還在撒播種子。

「豪富如是」。佛,他的法,真的是很豐富,很富有,法財豐富,寶庫庫藏眾多,這麼豐富。所以譬喻「佛萬德莊嚴,以自住於大乘」。

豪富如是:
喻佛萬德莊嚴
以自住於大乘
佛說權實法門
無量為一
能生無量

因為佛向來一直就是,這樣發心立願,常住在大乘中,開闊的心入人群。所以「佛說權實法門」,說「權」就是設方便法,「實」就是一乘實法。「無量為一,能生無量」,「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等等,不論是大小法,是多是少,無不都是一法平等,那就是一乘法。「萬行一心為豪,一心萬行為富」。

萬行一心為豪
一心萬行為富
又指佛說
華嚴圓頓大教
名為豪富
所以古德云:
不讀華嚴
不知佛家之富貴

所以一切唯心造,萬行是歸納於一心,一心能夠製造萬法。所以萬法歸入一心,叫做「豪」;一心能行於萬行,這叫做「富」。

所以「又指佛說,華嚴圓頓大教,名為豪富」。因為說大法,當他覺悟的「三七日」間,在佛的境界,佛,諸佛菩薩的境界裡,《華嚴經》確實是非常的豐富,那個時候已經表達了,佛那種覺悟後的智慧,是與諸佛、法身菩薩同在一起。所以說,頓,「圓頓大教」非常的圓融,就是馬上就能了解,所說的法,人人本具佛性,一聞千悟,大家應該都能了解。

有大力勢:
喻佛說法華
會三乘為一乘
說眾皆成佛
一稱南無佛
皆已成佛道

「有大力勢」。譬喻佛講說《法華經》,「會三乘為一乘」,將聲聞、緣覺合起來,唯有一乘法。這在《法華經》中,不斷鞭策小乘不對,大家回歸菩薩道,希望人人「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法華經》當中,也有一段這樣的(經)文。

所以「南無佛」,就是無量佛(皈依佛)。在這個無量佛,人人眾生皆是佛,自己知道我們也是未來佛之一,我們很快就能成佛道。

凡有聞法者
無一不成佛
有大力勢用
故不可思議

「凡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人人聽法入心,沒有一個不成佛的。因為人人本具佛性,都「有大力勢(用)」,所以「不可思議」。

各位,學佛,我們真的要用心。我們若能體會世間法,物質一切都是虛假,煩惱合成,這些道理若都了解,自然我們看得開,我們就少欲多善,我們就菩薩造福人間,我們就持大愛,愛人,被人敬重。這並不困難,只要人人時時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20210519《靜思妙蓮華》少欲多善慧德豪富 (第817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