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210607《靜思妙蓮華》佛法寶藏真實奧祕 (第843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18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10607《靜思妙蓮華》佛法寶藏真實奧祕 (第843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Empty
發表主題: 20210607《靜思妙蓮華》佛法寶藏真實奧祕 (第843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20210607《靜思妙蓮華》佛法寶藏真實奧祕 (第843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Empty周一 6月 07, 2021 9:18 am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18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10607《靜思妙蓮華》佛法寶藏真實奧祕 (第843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210607《靜思妙蓮華》佛法寶藏真實奧祕 (第843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20210607《靜思妙蓮華》佛法寶藏真實奧祕 (第843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Empty周一 6月 07, 2021 10:26 am

20210607《靜思妙蓮華》佛法寶藏 真實奧祕 (第843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心性本淨湛寂是萬有真諦理,名一切財物;秉慈運悲自行化他大乘功德,名佛法寶藏。」
⊙「是時諸佛,即授其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一切諸佛,祕藏之法,但為菩薩,演其實事,而不為我,說斯真要。」《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一切諸佛,祕藏之法: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祕奧甚深法謂之密藏。明自無願樂,謂我等轉教佛子聞法得記。
⊙祕藏者,即二空所顯自性清淨心,無名無相,真實要妙,故名真要。
⊙覓心了不可得,名畢竟空;一切有為諸法之體性畢竟空寂。
⊙依心緣起一切法,名畢竟有,同居於眾生與諸佛介此一念心中。
⊙此是一切諸佛祕藏之法,真實無有虛妄,微妙不可思議者。
⊙當時意謂諸佛祕藏,但為菩薩演其真實修行成佛之事,而不為我等說斯真實成佛之要道。
⊙而不為我說斯真要:而不與我說此真實至要之道。

【證嚴上人開示】
「心性本淨湛寂是萬有真諦理,名一切財物;秉慈運悲自行化他大乘功德,名佛法寶藏。」

心性本淨湛寂
是萬有真諦理
名一切財物
秉慈運悲自行化他
大乘功德
名佛法寶藏

我們最近一直說,就是貧窮子外面這樣在流浪,從佛法來說那應該是說,眾生一念無明這樣一起動,就讓我們在五道四生,輪轉不休息,受盡了苦難。這麼長的時間,這麼苦的日子,其實源頭只在那一念。那念心,能善能惡,是善心,那就是我們原來本具有的心性,本來就是清淨,非常湛寂,是萬有,所有的真諦理都涵蓋在,這一念本淨的心中;但是若一不小心,一念心動,無明產生出來,我們就不知道歸途了。

佛陀的慈悲,為了眾生來來回回,隨著孩子,隨著眾生,就是這樣尋尋覓覓,只是為了一項,希望眾生能夠回歸,找到回歸的本路來。這是佛陀的慈悲,視所有眾生都是佛所關心的,不忍心捨棄任何一個眾生。

所以說五道四生已經包含了,天、人、地獄、餓鬼、畜生。這五道,佛陀的悲心,都全部涵蓋。何況在四生中,四生也是在五道,胎生、化生、濕生、卵生,這都是在五道裡;佛陀的愛全都攝為一子。因為這樣,佛陀很慈悲,為了所有的眾生,生生世世不斷尋尋覓覓,不斷來找。眾生的根機,有根機,他馬上就要逗教,隨機逗教,「緣起即出」,馬上把握因緣,就是去化度眾生。

我們眾生每一個都是個體,佛陀是一個總體的大慈悲。眾生的個體,各人各人的習氣,各人各人無明煩惱,顧得到這個,有辦法顧到那個嗎?卻是佛陀他的大慈悲心,就是通通全部要照顧,不願意放棄任何一個,所以要用這麼長久的時間,來為救度眾生,長久的時間這樣尋尋覓覓。所以佛陀,是三界導師,是四生慈父,名副其實。所以我們人人,要體諒佛陀的悲憫,我們要好好自愛,佛陀所說的教法,我們好好接受自己自我受持。

這念心無形、無體、無相,因為心性本淨,本來就是萬有真諦的道理。我們自己的自心性,就是天地萬有的真理,人人都一樣,天地萬有真理,都是含藏在我們的如來藏中,人人本具,所以我們應該人人要自愛。

看,眾生,只要你一念心清淨,他就是能從萬物真理,隨著因緣,因緣成熟,他就不斷付出、付出。所以我們人人,都有這個萬有真諦理,「名一切財物」,我們人人都有,只要「秉慈運悲自行化他」,這種「大乘功德」,這就是我們人人本具的財富。只要我們好好,運用慈悲自行化他,這種發大乘心,這就是功德。外要去實行,內要好好自修,這就是佛法的寶藏。這個佛法寶藏就是真如藏識,也就是心性本淨,本來清淨,我們人人要用心,去體會我們這念心。

所以我們前面的經文就是說,「是時諸佛,即授其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

是時諸佛
即授其記
汝於來世
當得作佛
《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我們若能發起大乘心,諸佛,佛佛道同,看到眾生發大乘心,諸佛就同音,同樣一起來為我們授記,這是前面(經文),「汝於來世,當得作佛。」。

下面接下來再說:「一切諸佛,祕藏之法,但為菩薩,演其實事,而不為我,說斯真要。」

一切諸佛
祕藏之法
但為菩薩
演其實事
而不為我
說斯真要
《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這是迦葉尊者這樣在描述,佛陀他向大乘,發大乘心的弟子授記,這是一切諸佛祕藏之法。佛陀他對教育,他要有層次,要觀機逗教,有前後、淺深、大小的教法,這是佛陀用他的智慧,觀察眾生的心。就如醫生,小兒科看孩子,他才能知道,這孩子用的藥量要有多少;一般內科看成人,他就知道,成人的年齡、成人的體質,要用多少藥。同樣的道理,眾生有心病,佛陀他也要向眾生開藥,所以愛護眾生是很謹慎,隨我們的根機,應機逗教,所以佛有「祕藏之法」,有他教育的方法。

「但為菩薩,演其實事」。若在說大法時,小乘弟子認為不是對我說,這是對菩薩說,說真實法,這是對菩薩(說)的,這是這段經文的含意。

「一切諸佛」,就是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祕奧甚深法謂之密藏」,所有十方一切諸佛如來之法,都是很奧祕,很深的法,這個法,一般人真的是聽不懂,要真正去體會,天地宇宙萬物的道理,實在是無法真實體會,這叫做「祕奧甚深」。

天地萬物,看不到的道理很多,卻是看不到的道理,它能合成天地萬物,看得到的物相,物的形象。這都是天地萬物,沒有一項不是假合,要有很多項的因緣會合起來。常常說,一棵樹,這棵樹有它的種子,要有它的土壤,要它的水分,有它空氣,它所適應的這些,都是看不見(的理)。不是有土、有種子就能適合;不是有土、有種子、有水,這樣它就能發芽長苗。水,不是有就行了,太多不行,太少也不行。想一想,有多少大自然要恰恰好,這種道理也是,也是要很用心去體會。所以,萬法各有理,萬法就是各有道,那個「恰恰好」的法在。

這個法,天地萬物之法,真的是祕密之藏,真的是很祕密的「祕藏之法」。不是大家這樣就了解了,所以佛陀他就要觀機逗教,就如大地種子,與土地、與水分、與陽光,是不是能會合?園丁他要很用心,植物的性質,土地有鹹分,有鹽分、有酸性,有什麼性,很多種,一定要很用心去了解。所以大地裡無不是,包含了那種祕藏之法,不只是佛陀而已,這是天地萬物都是一樣,有這種「祕藏之法」。所以「如來祕奧甚深法謂之密藏」。

一切諸佛
祕藏之法:
十方一切諸佛如來
祕奧甚深法
謂之密藏
明自無願樂
謂我等轉教佛子
聞法得記

「明自無願樂」。自己有自知之明,這是迦葉尊者自己知道,過去就是這樣,佛陀向菩薩說法,我們都以為佛陀不是對我們說,我們就只是聽,佛若告訴我們,「將這個法,到外面宣揚」,我們就到外面,「如是我聞」佛所說的法,只是將法這樣傳出去,自己覺得「這不是我要修的法,只是傳話並沒有想要身體力行」。所以,「謂我等轉教」,只是轉教,自己以為我是轉教弟子,就是這樣轉教,這個法給佛子,就是菩薩,「聞法得記」,看那些佛子聽法得記。

所以「祕藏者」,祕藏者就是「二空所顯自性清淨心」,這叫做祕藏。這種二空就是真空與假空,我們要行中道,所以我們要知道,真空妙有,不是一切皆空而已,空中也是有妙有,妙有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其中的道理,那就是性清淨,我們的自性是清淨的,是「無名無相,真實要妙」,非常的重要、奧妙的真如本性,所以叫做「真要」,真的是重要。

祕藏者
即二空所顯
自性清淨心
無名無相
真實要妙
故名真要

這段(經)文好像很難了解,但是不了解也不行,因為我們人人應該要好好,找好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原來是這樣,諸法緣起性空,是萬法都有的真理,我們的本性,本來就是這麼清淨,但是就是一念無明。到底為何會無明?我們的清淨這念性,到底到哪裡去了?真如本性在哪裡?所以我們就要覓心。

覓心了不可得
名畢竟空
一切有為諸法之體性
畢竟空寂

「覓心了不可得,名畢竟空」。「一切有為諸法之體性」,是「畢竟空寂」,所以因為這樣,我們凡夫要找心,真正的哪有一個心好找呢?我們的心是肉團心,我們真如本性的心是無形的,無形無體,這就是「畢竟空」,才是真正我們的心。

我們若能透徹畢竟之空法,這個空就是「畢竟空」的道理,「一切有為諸法之體性」,是「畢竟空寂」,真真正正一切都是有為法,有為法就是很多的道理來合成。這東西有形有相,有因有緣,有果有法,這都叫做有為法。我們有去造作,有去造作,緣與因會合,就成就了我們的,人生依正二報,這常常在說的。

所以因為我們的性,這個法,這個性在畢竟空,我們找不到,沒辦法,無形。譬如說,這顆種子在這土壤,是不是適合這個土質呢?這個土質是什麼呢?是鹼性的或者是酸性的,或者是什麼?連土都有它的性,都有它的質,而這個種子和它合不合?這都是看不到的。

鹹,告訴你們是鹹的,鹹的,鹹的是什麼樣?甜的,甜的是什麼樣?感覺得到,但是你自己知道,你自己能了解,你說甜,但是我就無法體會,那種感覺到的甜。這就是「緣起性空」,有這些因緣來,其實(才有)那些感覺。所以說,「體性畢竟空寂」,是「依心緣起一切法」。依我們這念心去緣,緣起了一切的法,所以它的名叫做「畢竟有」。

依心緣起一切法
名畢竟有
同居於眾生與諸佛
介此一念心中

「同居於眾生與諸佛,介此一念心中」。我們在眾生與佛的當中,因為我們在學佛,凡夫的無明法,我們也知道,我們要預防,不要再有凡夫的無明法,所以我們應該要好好堅定,防非止惡。說我們在學佛,我們也還未到佛的境界;所以要到佛的境界,就要靠我們這念心,所以是「介此一念心中」。

此是一切諸佛
祕藏之法
真實無有虛妄
微妙不可思議者

這就是「一切諸佛,祕藏之法,真實無有虛妄,微妙不可思議者」。我們若這念心能運用,運用在道理真正透徹了解,我們好好運用它,這樣「祕藏之法,真實無虛」。因為我們人人本具真如,人人真如本性,大家具有,這是真實的。只是「你拿出來給我看。」就是拿不出來,因為它無形、無體、無相,這就是真諦,這就是道理。道理我們要聽進去,我們自己的心要轉,轉凡夫來學聖人法,轉凡夫心,來學聖人的法,只要我們肯走、我們要做,沒有困難的工作我們做不到。

所以這「一切諸佛祕藏之法」,雖然是很深,「真實無有虛妄」,這是真實法,很微妙不可思議。

而不為我
說斯真要:
而不與我說
此真實至要之道

但是,佛陀所說的這些法,「而不為我,說斯真要」,而不為我,說真實之道。那時候迦葉尊者誤會了,他以為:佛陀不是針對我說的,是叫我去傳的。「而不與我說(此)真實」,不是對我說的,這是很重要的大乘法,不是對我說的。這就是迦葉尊者,他們當時所想的。

當時意謂諸佛祕藏
但為菩薩演其
真實修行成佛之事
而不為我等說斯
真實成佛之要道

所以當時意謂諸佛祕藏,但為菩薩演其,真實修行成佛之事,這都是向菩薩說的,而不為我等說斯,真實成佛之要。他將佛陀說的話,他的根機不到那裡,他就不接受,他認為這只是向菩薩說話。

所以各位,學佛,我們要用心,其實這個法(宣說)出來,是人人可用,沒有指定誰才能用。這個法,大家都能去體會,大家都能做得到。「諸法緣起性空」,真實法的性是空寂的,無體無形,我們無法看到,但是我們能身體力行,這是萬法真實諦理。所以這也就是,如貧窮子所得到財富一樣,就是我們修行者所得的寶藏,所以我們學佛要真實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20210607《靜思妙蓮華》佛法寶藏真實奧祕 (第843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