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210723《靜思妙蓮華》說法度生終不疲厭 (第911集)(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3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10723《靜思妙蓮華》說法度生終不疲厭 (第911集)(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Empty
發表主題: 20210723《靜思妙蓮華》說法度生終不疲厭 (第911集)(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20210723《靜思妙蓮華》說法度生終不疲厭 (第911集)(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Empty周五 7月 23, 2021 7:52 am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3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10723《靜思妙蓮華》說法度生終不疲厭 (第911集)(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210723《靜思妙蓮華》說法度生終不疲厭 (第911集)(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20210723《靜思妙蓮華》說法度生終不疲厭 (第911集)(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Empty周五 7月 23, 2021 9:56 am

20210723《靜思妙蓮華》說法度生 終不疲厭 (第911集)(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如來說法為一大事,除此之外別無他事,去來坐立四威儀中,凡有機感皆為說法。」
⊙「我觀一切,普皆平等,無有彼此,愛憎之心,我無貪著,亦無限礙,恆為一切,平等說法。」《法華經 藥草喻品第五》
⊙「如為一人,眾多亦然。常演說法,曾無他事,去來坐立,終不疲厭。充足世間,如雨普潤。」《法華經 藥草喻品第五》
⊙如為一人,眾多亦然:諸法平等之理,於一切眾生之上,不起怨親等差別之見,平等心,垂憐愍,一多皆然。如為一人或為多人,說法度生之心,無有差別。
⊙舉佛果德,障盡智圓,不同餘人,故能平等說法。
⊙常演說法,曾無他事:常時演說法,是一人或多人,亦如是一心平等,為之演法,曾無別事以縈縈其懷。
⊙久近平等,說法乃如來之能事,除此之外,作度眾因緣。
⊙常演說法:口四無礙,施化眾生。
⊙去來坐立,終不疲厭:即四威儀中,凡有機感,皆為說法,終不疲厭,若有彼此等,則有限礙疲厭。
⊙去來坐立:身輪施化。去者:示入涅槃。來者女示成立覺。坐者:說法利生。立者:待眾生機熟。
⊙終不疲厭:始終不疲勞生於厭怠。如《普賢行願品》: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充足世間,如雨普潤:意輪施化。以法潤世,悉令充足;猶如時雨,普潤一切。
⊙世尊視四生如一子,等三界以同仁,為七種眾生說法,如雨澍山川谿谷,平等普潤。

【證嚴上人開示】
「如來說法為一大事,除此之外別無他事,去來坐立四威儀中,凡有機感皆為說法。」

如來說法為一大事
除此之外別無他事
去來坐立四威儀中
凡有機感皆為說法

如來就是為一大事因緣來人間,無非就是度化眾生。要度化眾生,除了身體力行,那就是從口說法,這是佛陀來人間的一件大事情。而且,佛陀數次都這樣說,「除此之外別無他事」,來人間,就是為了要說法度眾生。眾生從耳聞聲入心,體會、了解。這就是佛陀說法的音聲,我們眾生就是這樣,從這個音聲入耳根,用心接受,才有辦法體悟。

所以說法是很認真,一大事而說法。而我們聽法,是不是也一樣很認真,為一大事來聞法呢?一大事,意思就是很認真,就是只為這個目的,所以我用心聽,不是多少聽一點,是用心聽。聽法,對我們有什麼利益呢?利益多多,不只是今生此世可以利用,即使是來生來世也不脫離軌道。

佛在世時,波斯匿王很虔誠,有一天,他來到祇園精舍,就向佛陀請求:「佛陀啊!是不是能允許我,三個月的時間供養?」佛陀聽了,就默然,這就是表示允許了。波斯匿王看到佛陀慈祥默許,很高興,準備衣、食、住、(藥),四項具足來供佛僧,專心聽佛法。

就這樣三個月過去了,波斯匿王說:「佛陀啊!我盡心供養,是不是都功德圓滿了呢?」佛陀就這樣說:「既是好事、該做的,永遠不厭足,沒有什麼時候叫做圓滿之時,這才是真正做善事。」波斯匿王聽了,大有所悟,馬上向佛陀懺悔。

在這當中,就有一位比丘尼,叫做迦旃延,他就站起來,說:「佛陀啊!我似乎在過去三十一劫以前,有一尊佛,叫做飯式詰如來在人間。那時候有一個地方叫做野馬城,城裡有一位名叫純黑這位奴僕,用盡了,他所有累積的東西來供養,供養這尊佛,並且用很虔誠的心,向如來虔誠發願:『希望我能不再墮落三惡道,我能生生世世,這念道心不退,讓我這念能時時供養佛僧,讓我時時能為人群付出。』」

這位迦旃延比丘尼說到這裡,他就向佛陀雙手合掌,抬頭看佛,向佛陀說:「三十一劫前,那位純黑就是我,我本身就是這樣守著這個約。」佛陀用慈祥的眼光,看著迦旃延比丘尼,就向大家證明:「是啊!這是迦旃延比丘尼,經過這麼長久的時間,那念心不退轉,所以有這個因緣入僧團中。」波斯匿王,還有在場所有的聲聞、緣覺、菩薩,都皆大歡喜。

修行,不是急於一時、一生一世,那是要生生世世,這念心這樣累積。所以,如來說法也是一樣,釋迦牟尼佛已經是無央數劫,就是要來度盡眾生。「去來坐立四威儀中」。佛陀不只是用口說法,是用身教。身教,讓人看了歡喜,佛陀的威嚴、威儀,行住坐臥都是很有規則,威儀中,讓人看了,人見人敬仰,人見人尊重。

「凡有機感皆為說法」。佛陀,只要有因緣的人,絕對不放棄,他只要有根機,能夠感應到佛陀所說的法、佛說的話,覺得這個根機應該給他這個法,他能夠應法受用,所以佛陀絕對是為他們說法。所以「凡有機感皆為說法」,這是佛的慈悲,不斷來人間。

前面的(經)文這樣說,「我觀一切,普皆平等,無有彼此,愛憎之心,我無貪著,亦無限礙,恆為一切,平等說法。」

我觀一切
普皆平等
無有彼此
愛憎之心
我無貪著
亦無限礙
恆為一切
平等說法
《法華經 藥草喻品第五》

這是佛陀他這樣說,對眾生的平等心,所看的一切眾生都是平等,所說的法能普遍一切,沒有設限,一切時、一切地、一切人,佛陀無不都是為他們說法,「恆為一切,平等說法」。這就是佛陀來人間的,一大事目標。

接下來這段(經)文,就又這樣說,「如為一人,眾多亦然。常演說法,曾無他事,去來坐立,終不疲厭。充足世間,如雨普潤。」

如為一人
眾多亦然
常演說法
曾無他事
去來坐立
終不疲厭
充足世間
如雨普潤
《法華經 藥草喻品第五》

這已經很清楚了,佛陀不設限。

「如為一人,眾多亦然」,佛陀說諸法,都是平等的道理,對一個人也是說這樣一實相法,只要他的根機能夠接受,對一切眾生都是一樣。這種平等的道理,「於一切眾生之上」,就是不斷為眾生說法,不起怨親差別,就是全都平等,沒有怨親分別之心。

「垂憐愍一多皆然」。他就是這樣,從最高的境界,來對所有的眾生,不論是一個或者是人眾很多,全都一樣。佛陀慈悲所愛護的人,所以「如為一人或為多人,說法度生之心,無有差別」,這是佛陀的大慈悲心。

如為一人
眾多亦然:
諸法平等之理
於一切眾生之上
不起怨親等
差別之見
平等心
垂憐愍一多皆然
如為一人或為多人
說法度生之心
無有差別

佛陀將大家視為一子,也將自己的責任視為導師,就是眾生的四生慈父,三界導師,這樣來入人群,完成他的一大事,之後他的法身,活在我們的心中。

舉佛果德
障盡智圓
不同餘人
故能平等說法

這就是表示佛的果德。佛陀他累世以來所修行的結果,才圓滿的德,「障盡智圓」,所有的障礙都盡了,不同於其他人,「故能平等說法」。

我們要知道,佛陀在四十多年間,成佛、說法,領導大眾修行,也是經過了重重的障礙。成佛了,到了八十歲那一年圓寂,這已經是果德都圓滿,智慧圓滿,這就是佛陀來人間,不同於其他人。「障盡智圓」,所以「故能平等說法」,他能對眾生都是平等來說法。

常演說法
曾無他事:
常時演說法
是一人或多人
亦如是一心平等
為之演法
曾無別事
以縈縈其懷

所以「常演說法,曾無他事」。「常時演說法」,為一人他也是這樣說話,或者是很多人也是一樣,「一心平等,為之演法」。所以「曾無別事,以縈縈其懷」。佛陀的心懷,只繞著眾生,為眾生說法,只為這一件事而已,這就是「常演說法,曾無他事」。

「久近平等」。久,就是無始劫,無央數劫以前,這叫做久,很久很久,無法去計算。或者是到達近,近,就是佛陀已經應世人間,與大家說話,在(眾生)身邊,近在身邊,向大家說話。這叫做「久近平等」。

不論是久或者是近。佛陀離我們二千多年了,在人間來說算是很久了,在佛的世界,大空間,其實是很近的事情。因為佛法結集三藏十二部經,我們都能依照經典,來體會佛陀的教法,這樣算來也還很近。

久近平等
說法乃如來之能事
除此之外
作度眾因緣
常演說法:
口四無礙
施化眾生

所以「久近平等,說法乃如來之能事,除此之外,作度眾因緣」;「常演說法,口四無礙,施化眾生」。佛陀希望人人成為菩薩,發大心,聞法、說法、傳法下去,這是佛陀的法身永存人間,「作度眾因緣」。

「常演說法」,所以常常都在說法。「口四無礙,施化眾生」。法要從口出,這幾天來都在說,佛的口有「四無礙智」。「四無礙」從佛口出,法無礙,義無礙,詞無礙,樂說無礙,所以不斷施化眾生。

佛陀「去來坐立,終不疲厭」。

去來坐立
終不疲厭:
即四威儀中
凡有機感
皆為說法
終不疲厭
若有彼此等
則有限礙疲厭

佛陀去來坐立四威儀,都是那麼的自在。「凡有機感,皆為說法」。只要有因緣時,只是讓他們看到、聽到的,都能(作)度眾生的因緣,絕對讓他見到佛就起歡喜心,聽到法能入心。這種就是「皆為說法,終不疲厭,若有彼此等,則有限礙疲厭」。因為佛陀將眾生視為一子,甚至視為一體,「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佛陀憫念眾生,希望眾生人人與他一樣,能夠體悟天地宇宙萬物真理,這就是佛陀對眾生的盼望。

所以說「去來坐立」,這就是「身輪施化」。

去來坐立:
身輪施化
去者:示入涅槃
來者:示成立覺
坐者:說法利生
立者:待眾生機熟

「去」,「去者」就是,「示入涅槃」,已經因緣圓滿了,所以化度到一段落,所以就要示入涅槃,這樣就是「去」。「來者」,是「示成立覺」,就是來人間出生、求道,覺悟了,了解原來佛法是這樣。「坐者,說法利生」,就是有機會、有機感,有這個根機的人來了,他不論是一個或者是眾多人,都一樣,還是為他們說法。所以「立者」,就是待眾根機。所以「去來坐立」的意思,就是這樣。

終不疲厭:
始終不疲勞
生於厭怠
如普賢行願品
念念相續
無有間斷
身、語、意業
無有疲厭

所以「終不疲厭」。這是佛陀一心一志為眾生付出,始終不疲倦,絕對不會生起疲倦懈怠的心。如普賢菩薩<行願品>:「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口意業,無有疲厭。」這就是菩薩在修行的過程,就是要這樣。

所以「充足世間,如雨普潤」,凡是眾生所有、所需要的,佛陀來人間,去來自在,如雨普潤,這就是佛陀來人間的目標。「意輪施化」。就是「以法潤世」。用佛陀他所覺悟的覺海,無限的法來滋潤眾生的心地,「悉令充足,猶如時雨」,就像及時雨,你最需要時,雨降下來,來滋潤,「普潤一切」。

充足世間
如雨普潤:
意輪施化
以法潤世
悉令充足
猶如時雨
普潤一切

「世尊視四生如一子,等三界以同仁」。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在我們凡夫眾生界,或是在聲聞,或是在菩薩,六凡四聖,三界中一視同仁。

所以「世尊視四生如一子,等三界以同仁,為七種眾生說法,如雨澍山川谿谷,平等普潤。」

世尊視四生如一子
等三界以同仁
為七種眾生說法
如雨澍山川谿谷
平等普潤

這是佛陀為眾生說法,無厭足,愛的力量,總是為眾生,不斷適應他們的根機,不斷地說法。這是佛陀出現人間,他就是為所有的眾生而設教。

佛陀很坦白告訴我們,人人本具佛性,只是我們人人都有,與生俱來的習性,熏習來的煩惱。所以我們常常聽,「對啊!」聽得很歡喜,不過很快的,我們的習氣一上來,又是聽的法又減了,煩惱無明又增加了。所以要我們時時自我警惕,時時要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20210723《靜思妙蓮華》說法度生終不疲厭 (第911集)(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