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210802《靜思妙蓮華》住靜思惟通達諸法 (第924集)(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30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10802《靜思妙蓮華》住靜思惟通達諸法 (第924集)(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Empty
發表主題: 20210802《靜思妙蓮華》住靜思惟通達諸法 (第924集)(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20210802《靜思妙蓮華》住靜思惟通達諸法 (第924集)(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Empty周一 8月 02, 2021 8:41 am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30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10802《靜思妙蓮華》住靜思惟通達諸法 (第924集)(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210802《靜思妙蓮華》住靜思惟通達諸法 (第924集)(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20210802《靜思妙蓮華》住靜思惟通達諸法 (第924集)(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Empty周一 8月 02, 2021 12:22 pm

20210802《靜思妙蓮華》住靜思惟 通達諸法 (第924集)(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通教:菩薩得益增長,智慧堅固,了達三界如幻。別教:菩薩得益增長,住靜思惟,得心通達實法。」
⊙「若諸菩薩,智慧堅固,了達三界,求最上乘,是名小樹,而得增長。」《法華經 藥草喻品第五》
⊙「復有住禪,得神通力,聞諸法空,心大歡喜,放無數光,度諸眾生,是名大樹,而得增長。」《法華經 藥草喻品第五》
⊙別教:菩薩得益增長,住靜思惟,得心通達,聞法歡喜,是大樹增長;此中應含蓋小中上草增長。
⊙理應人天漸進三乘,三乘漸入一乘,由實至究竟,三草二木,各有勝進,方盡會權歸實之旨。
⊙復有住禪,得神通力:復有大機,住於禪定,發得神通,智慧之力。
⊙住禪:此云靜慮,謂靜心思慮。舊翻為思惟修,從空出假之力。如菩薩教化眾生有四種的無畏。
⊙菩薩有四種無畏:一、總持不忘,說法無畏。二、盡知法樂和知道眾生根欲心性,說法無畏。三、善能問答,說法無畏。四、能斷物疑,說法無畏。
⊙聞諸法空,心大歡喜:聞說諸法本性空寂,心中明悟,得大歡喜。
⊙菩薩智同佛智,理齊佛理,徹見大道,盡佛境界,而得法喜,登於初地。
⊙《楞嚴經》云:「於大菩提,善得通達,覺通如來,盡佛境界,名歡喜地。」
⊙放無數光,度諸眾生:光表智慧,用智慧攝生,名為放光;智明不一,名為無數。
⊙是名大樹,而得增長:此喻頓教大菩薩。
⊙所謂光照大千,六種動地,現身殊形,六道化身,分應十方,五通示現,三輪施化,乃至八相成道,度諸眾生,此名大樹得益增長。

【證嚴上人開示】
「通教:菩薩得益增長,智慧堅固,了達三界如幻。別教:菩薩得益增長,住靜思惟,得心通達實法。」

通教:
菩薩得益增長
智慧堅固
了達三界如幻
別教:
菩薩得益增長
住靜思惟
得心通達實法

「通教」與「別教」有所不同。不同的地方,同樣是發大心、立大願,有人根機比較鈍,也就是一步一步慢慢來,按部就班,佛陀怎麼說的教法,就是一步一步來學,學得充足才入人群,這叫做「漸教」。不過,雖然是一步一步,按照佛陀所說的教法,過程卻也是智慧堅固,了達三界如幻。

通教與別教又有一點點差別。通教就是,我既發心,我道心也堅固,我了 解世間一切幻化無常,不只是了解而已,我也要身體力行,不過就是比較緩慢。

若是「別教」,那就是「頓」,不是鈍,是頓;鈍就是鈍根,慢慢來,頓就是利根,所以叫做「別教」。「菩薩得益增長」,他是接受了佛法,了解這些道理之後,馬上心就定下來,入於靜思惟,得心通達實法。

這個法已經很深,深透了他的內心,所以心安然不動。他已經是通達實法,佛陀所說的法,很快接受,利的根機,又是發大心、立大願,用利的根機來接受佛法,他的進度是超越過通教菩薩。這種靜思惟修,透徹清淨,心不動搖,完全明朗清淨,(發)大心,向前前進,通達實法,這叫做「別教」。

學法,我們應該要時時用心,不是只有,「我就是一直聽法,我就是去做做佛法的研究,這樣我就是一位學者,我有文憑,我有名。」不是,最重要的,我們就是要身體力行。肚子餓,光是知道什麼是營養的成分,辦一桌菜,別人吃,我們沒有吃,其實,只是知道營養的分量,我們自己並沒有吸收到,營養的分量。所以,我們必定要了解法,也要身體力行,這樣我們才有踏實感。

來,前面,前面經文這樣說,「若諸菩薩,智慧堅固,了達三界,求最上乘,是名小樹,而得增長。」

若諸菩薩
智慧堅固
了達三界
求最上乘
是名小樹
而得增長
《法華經 藥草喻品第五》

菩薩智慧若堅固,才能了達佛的境界,通達一切,求無上道,是最上乘的佛道,所以若這樣就是小樹。不論是「漸教」,總是樹,小樹也能變成大樹,所以叫做「而得增長」。

接下來的經文,「復有住禪,得神通力,聞諸法空,心大歡喜,放無數光,度諸眾生,是名大樹,而得增長。」

復有住禪
得神通力
聞諸法空
心大歡喜
放無數光
度諸眾生
是名大樹
而得增長
《法華經 藥草喻品第五》

還有諸禪定,禪定是思惟修,心都清淨了,真如本性智慧,都具足在我們的心。心若清淨,沒有無明遮蓋,自然放無量光──智慧之光,放無量光。所以說,「放無數光,度諸眾生」。用他的智慧,普遍如密雲在空中,因緣成熟,就降雨滋潤大地,大地草木皆得蒙潤,都能得到雨來滋潤。

再向大家解釋「別教」,昨天有解釋「通教」。

別教:
菩薩得益增長
住靜思惟
得心通達
聞法歡喜
是大樹增長
此中應含蓋
小中上草增長

「別教」,別教菩薩得益增長,就是住靜思惟修,這一分得證三昧入心,所以「得心通達,聞法歡喜」,是大樹增益。「此中應含蓋,小中上草增長」,這就是「別教」,因為他的心通達,所以聞法就歡喜。我們若完全將那些煩惱破除,將我們的心路鋪平,這樣路通了,我們能走過來,心地風光,很歡喜,看到我們的心地風光,是大樹增益。

就像大樹,既長大了,也還是需要雨的滋潤,若久了,久來無雨,地又是乾,這棵大樹也難保。所以我們必定要將法入心,直到我們的自性覺悟,這才是真正法的源頭、宇宙萬物的真理,我們都入心來了;就是自心即是法,我們自己的真如本性,就是法的源頭。所以我們必定要好好用心,思惟修,得心通達就是大樹。

「此中應含蓋小中上草增長」。大樹既然能接受滋潤,其實地上也能受到滋潤。所以大樹受潤,這當中也應該涵蓋著小樹,或者是中上藥草,全都能受潤。

理應人天漸進三乘
三乘漸入一乘
由實至究竟
三草二木
各有勝進
方盡會權歸實之旨

所以「理應人天,漸進三乘」。這個道理,一相一味的道理,都是普應人天法,漸漸進入到三乘,三乘就慢慢地也能漸漸入一乘,「由實至究竟」。「三草二木,各有勝進,方盡會權歸實」。這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向前,從漸教的菩薩,從人間的五戒十善,一直到「四諦」、「十二(因)緣」,了解菩薩乘的教法,他這樣一步一步接受佛法,也開始發心向前精進。

所以,從人天法,將來也能有佛緣,法的因緣會牽引我們,慢慢進入三乘,發心修行,了解人間虛幻,就沒有欲心,貪戀在人間,所以慢慢往修行的路,從小乘法漸漸到大乘一實法,一直到究竟的境界。這就是我們修行的過程。

「三草二木,各有勝進」。各各都有辦法接受到佛法,非常的殊勝。看看他的根機,得到很大的利益,叫做勝,勝進,有很大的利益。「方盡會權歸實(之旨)」,了解過去是權,權,但是能回歸到真實的法來。這是一條路,我們要好好走,不怕慢,怕不跨步,我們若願意跨步向前,步步精進,即使是漸教也會進步。

復有住禪
得神通力:
復有大機
住於禪定
發得神通
智慧之力

「復有住禪,得神通力」。「復有」就是「復有大機」,住禪就是靜思修,這樣的人,「住於禪定,發得神通,智慧之力」,他的心就是已定,在清淨無污染的三昧中了。「三昧」就是,正知、正見、正思惟,心不受外來污染,自己的無明除盡了,所以「發得神通智慧之力」。這種就是能真正在人群中,大心光明發散。

「住禪」,這個「禪」,我們再用心了解是什麼意思?不是在這裡坐著,眼睛閉起來,這樣叫做坐禪。坐禪,禪就是「靜慮」,另一個名稱叫做「靜慮」,就是靜靜地思惟,是靜心思慮。

住禪:
此云靜慮
謂靜心思慮
舊翻為思惟修
從空出假之力
如菩薩教化眾生
有四種的無畏

我們的心常常都是很冷靜,不會受到煩惱無明一來,我們的抗壓力很低,哇!就受不了了,現出很憂慮的形態,不會這樣。我們要有那一分的勇氣,菩薩就是要有很多的力量,若沒有力量,要如何承擔眾生的擔呢?所以我們智慧勇猛要具足,這樣才能好好地走過,我們這條修行的道路。

所以「從空出假之力」。我們先了解一切皆空,一切都是幻化無常,這樣我們才能體悟,一切萬物的假相,而這個假的相,就是集了很多的緣,才能成就這個相。所以這就是我們要學的道理,我們所看到的形相,所聽到的聲音,都是這種虛幻假相。這就是要我們的心要很靜,很了解外相,我們就要內修。

就如菩薩,菩薩教化眾生,有四種無畏。

菩薩有四種無畏:
一、 總持不忘
說法無畏
二、 盡知法樂
和知道眾生
根欲心性
說法無畏
三、 善能問答
說法無畏
四、 能斷物疑
說法無畏

第一,是「總持不忘,說法無畏」。總一切法,修一切善,聽來的法,我們要恆持不忘,要修一切善,入人群中無所畏,這就是「總持不忘,說法無畏」。

第二,就是「盡知法樂,和知道眾生根欲心性」,這就是我們要對眾生要很了解,所以「說法無畏」。要先了解眾生的習性,眾生所需要,我們要給他的,他才會接受。

第三,就是「善能問答,說法無畏」。眾生就是要問難,他知道法是這樣,但是要考你,你就要有那一分,「總持一切法」的道理不忘,應眾生的習氣,他所提出的,你一定要好好回答他。所以「善能問答,說法無畏」,菩薩要具足這種能力。

第四,就是「能斷物疑,說法無畏」。就如醫師為病人把脈,或者是檢查、看病,我們要了解他的病症是什麼,病症診斷得準,要下藥,病人才能得救。所以「能斷物疑」,我們若猶疑不決,要下藥也困難;我們做事情猶疑不決,要成事也困難。所以菩薩不論是對人說法,或者是要做事情,必定要有當機立斷,對事物很了然清楚,這種智慧,這樣,「說法無畏」。這就是菩薩所具備的四個條件。

聞諸法空
心大歡喜:
聞說諸法
本性空寂
心中明悟
得大歡喜

「聞諸法空,心大歡喜」。意思就是說,「聞說諸法本性空寂,心中明悟」,心很明,能澈悟,這樣就會很歡喜。

聽法的人,我們若是大根機,聽法,一聞就了解了──諸法性空,所有一切法都是空,一切相都是虛幻。一聞即解,這樣,心中就明悟,就很明瞭,澈悟,這樣就會很歡喜。這就是「菩薩智同佛智」。

菩薩智同佛智
理齊佛理
徹見大道
盡佛境界
而得法喜
登於初地

利根的菩薩,他的智慧,已經將近到佛的境界了,與佛的智也等同了。所以「理齊佛理」,道理,所了解的都差不多,佛陀說的話,他都透徹。「徹見大道」,已經心開意解了,所以「盡佛境界,而得法喜,登於初地」。心都已經了解,所以心時時都在法喜中。所以,初地,就是歡喜地,這時候了解佛陀的說法,所以在歡喜地上。

又於經典中(《楞嚴經》)有這樣一段:「於大菩提,善得通達,覺通如來,盡佛境界,名歡喜地。」

《楞嚴經》云:
於大菩提
善得通達
覺通如來
盡佛境界
名歡喜地

我們很歡喜,聽到很多的法,「聞諸法空,心大歡喜」,就是因為他都了解了,所以他「放無數光,度諸眾生」。

放無數光
度諸眾生:
光表智慧
用智慧攝生
名為放光
智明不一
名為無數

光,表示智慧,用智慧攝眾生,我們的智慧來度眾生,所以「名為放光」。「智明不一,名為無數」。智慧,就是表達不只是一項,是無量無數的智慧。

是名大樹
而得增長:
此喻頓教
大菩薩

所以是名大樹,「而得增長」。這就是譬喻頓教的菩薩,頓教大菩薩。所謂「光照大千」,因為菩薩全都體會、了解了。「光照大千,六種動地」。

所謂光照大千
六種動地現身殊形
六道化身分應十方
五通示現三輪施化
乃至八相成道
度諸眾生
此名大樹得益增長

這已經是菩薩的智慧,光照大地,六種動地,已經「現身殊形,六道化身,分應十方」。菩薩的心地都已經動了,知道、了解,法,原來是這樣,所以這種法,六種動地,「六度萬行」都已經入心來了。所以「五通示現,三輪施化,乃至八相成道」,這就是佛陀修行的過程。「八相成道」來人間,「度諸眾生,此名大樹得益增長」。

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放無數光,度諸眾生」。佛陀在<序品>中,就已經眉間放光,萬八千土,也是六種震動,期待能震動人人的心地,來接受佛陀的教法。所以我們要把握著人間佛法,我們要好好地時時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20210802《靜思妙蓮華》住靜思惟通達諸法 (第924集)(法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