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210811《靜思妙蓮華》契苦諦行六度 (第938集)(法華經•授記品第六)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32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10811《靜思妙蓮華》契苦諦行六度 (第938集)(法華經•授記品第六) Empty
發表主題: 20210811《靜思妙蓮華》契苦諦行六度 (第938集)(法華經•授記品第六)   20210811《靜思妙蓮華》契苦諦行六度 (第938集)(法華經•授記品第六) Empty周三 8月 11, 2021 11:19 am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32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10811《靜思妙蓮華》契苦諦行六度 (第938集)(法華經•授記品第六)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210811《靜思妙蓮華》契苦諦行六度 (第938集)(法華經•授記品第六)   20210811《靜思妙蓮華》契苦諦行六度 (第938集)(法華經•授記品第六) Empty周三 8月 11, 2021 2:09 pm

20210811《靜思妙蓮華》契苦諦 行六度 (第938集)(法華經•授記品第六)

⊙「眾生皆有一真如性,應須修持六度莊嚴,契苦諦立弘誓悲願,萬行決定能為莊嚴。」
⊙「其土清淨,琉璃為地,多諸寶樹,行列道側,金繩界道,見者歡喜。」《法華經 授記品第六》
⊙「常出好香,散眾名華,種種奇妙,以為莊嚴,其地平正,無有丘坑。」《法華經 授記品第六》
⊙常出好香:三聚戒德香普薰故,常出好香。
⊙香有三種:一、身毛孔中,常出牛頭栴檀無價之香,香樹出自牛頭山,故曰牛頭栴檀。二、口中常出青蓮華香。三、寶樹華果,常出種種之香。
⊙三聚戒:一、攝律儀戒:謂正遠離所應離法。二、攝善法戒:謂正證應修證法。三、饒益有情戒:利樂一切有情。
⊙散眾名華:散於眾多名色之華,表行無量正真之善。一心萬行故,散眾名華。
⊙種種奇妙以為莊嚴:具足十力,佛及菩薩所具十種之力用無畏,十八不共。
⊙謂諸佛之智內充滿,無畏之德外顯,一切功德智慧,超過物表,不與凡夫,二乘及諸菩薩所未及,故云不共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故云種種奇妙,以為莊嚴。
⊙其地平正,無有丘坑:心無高下分別故其地平正。無有丘坑:無貪瞋癡慢疑故無有丘坑;無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惡見者,無有坑陷。

【證嚴上人開示】
「眾生皆有一真如性,應須修持六度莊嚴,契苦諦立弘誓悲願,萬行決定能為莊嚴。」

眾生皆有一真如性
應須修持六度莊嚴
契苦諦立弘誓悲願
萬行決定能為莊嚴

大家用心啊!這麼多天以來,我們一直都是在描述,光明如來將來的光德國土,所共聚的都是賢智的人,那個國土,又是琉璃為地、七寶行樹,總是很莊嚴的國土。想要有這樣的一片淨土,不是不可能,「一切唯心造」,只要我們人人心清淨,人人開闊心胸,愛的虔誠,如規如矩,每個人同這樣的心,當然這個國土就清淨了,不是不可能,就是要眾生都要知道,人人皆有一真如性。

只是我們真如本性,被煩惱埋覆了,所以「須修持六度莊嚴」。我們要國土清淨,就要我們的心地清淨;心地清淨,去除無明,我們就要受持,受持六度莊嚴。就如我們的室內,如果都打掃乾淨了,室內都打掃乾淨了,但光禿禿的,會莊嚴嗎?我們要趕快布置,布置得讓室內多一幅圖,或者是字畫,或者是多一盆花等等,用心布置。我們的境界除了清淨之外,加上了布置之後,看起來會很舒服、莊嚴。

獨善其身的聲聞、緣覺,(見思)煩惱清除了,心無煩惱,就是缺,缺什麼呢?就是缺付出,缺六度,就是缺這一分走入人群,將他所瞭解的方法,分享給大家,同樣能去除煩惱,同樣能除無明,讓內在心宅,我們內心這間房屋,能夠很清淨。還要再教他們、帶他們行六度萬行,自然就莊嚴起來了。這必定要了解苦諦,契苦諦;契,就是很密切去體會,這叫做契。

常常跟大家說,我們要契佛心,你要契佛心,當然要契佛理,就是佛陀所說的教法,我們要很深密、密切,將這個法深入我們的心來,這叫做契法。佛陀很重視人人要先知道苦,苦,苦從哪裡來?常常警覺大家了解苦之後,我們要去思考為什麼有這些苦?

來到人間,人間的苦,除了我們自身,本身生、老、病、死的苦,生、老、病、死的過程中,一直都在追求,追求我心所貪、所愛的念,求啊,難道能事事如意求得嗎?難啊!所以「求不得苦」;有愛的人,有無緣的人,無緣的人偏偏在一起,愛的人偏偏遠離了,這種「怨憎會苦」、「愛別離苦」,這是在日常生活中,惹來了「五陰熾盛苦」。這是與我們生命中的過程,息息相關,苦不苦呢?

加上了天地四大不調,地、水、火、風不調,不調和,災難遍地。尼泊爾,地震過後(2015年4月),很多人無語問蒼天,契苦諦,就是很了解苦的道理,如同身受。看到他們這麼的苦,設身處地想想看;臺中(慈院)院長、臺北(慈院)院長、關山(慈院)院長,他們都已經將醫療、慈善,帶到尼泊爾,去救災,去搶救生命,為他們開刀等等,這是真正去契苦諦,己經在那塊土地上,所聽到的、所看到的。

就如賴副院長(賴俊良),人在那個地方,當地再次發生了一波的強震,規模七點三的強震,我們在那裡發放,這樣發揮了就地急救。他們回來,問他們:「你們會怕嗎?」「怕啊,不過若還有機會,我願意再去。」這叫做「立弘誓悲願」,這就是菩薩心啊,這叫做六度行,是佛的總願。

每一尊佛要成佛,必定都要經過了「四弘誓願」,行「四無量心」。每一尊佛的總願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叫做「四弘誓願」,任何一尊佛都不能缺少弘誓願。加上了身體力行,有願就要有行,身體力行,就是慈、悲、喜、捨。

「六度」,就是要應萬行,因為眾生的苦千千萬萬種,眾生的煩惱是重重疊疊,無量數,所以我們要發揮,至高無上的智慧,身體力行,萬行。若能這樣,這就是決定我們,未來成佛的國土就是莊嚴。

所以前面的(經)文說,「其土清淨,琉璃為地,多諸寶樹,行列道側,金繩界道,見者歡喜。」

其土清淨
琉璃為地
多諸寶樹
行列道側
金繩界道
見者歡喜
《法華經 授記品第六》

這段(經)文就是,因,因地有修,果,生在那個地方,那個果,結果就是這麼莊嚴的國土。

再接下來的經文這樣說,「常出好香,散眾名華,種種奇妙,以為莊嚴,其地平正,無有丘坑。」

常出好香
散眾名華
種種奇妙
以為莊嚴
其地平正
無有丘坑
《法華經 授記品第六》

這麼莊嚴,描述出來是這麼平坦的土地,環境的清幽,時時出好香,時時到處所聞到的都是香。是什麼味道讓它那麼香呢?其實,這都是出自人身體的香。為什麼呢?因為人人有守戒,三聚戒,「三聚戒,德香普薰故,常出好香」。大家都有持「三聚戒」,待會可以解釋。

常出好香:
三聚戒
德香普薰故
常出好香

戒,能清淨我們的身,不只是清淨我們的身,又能發出芬芳的香味。這種香,有三種香,發出來的香:第一就是從「(身)毛孔中」,我們人人身上,都有很微細的毛細孔,毛孔中,「常出牛頭栴檀無價之香」。

「牛頭栴檀」是有一種柴,這種柴就是很香的柴,最有價值的產地就是在一座山,那座山的形,看起來如牛頭的形狀,所以在這座山上,所出產的這種香柴,叫做「牛頭栴檀」,就是一種香樹。這種香樹的香味,會在人的身上散發出來,這味道就如那種樹的香。

第二種香,那是從口中常出青蓮華香。青蓮花很清香,清香蓮花(香)從口中發出來。

第三,就是寶樹華果香,花要結果之前,花的香味,所以「常出種種之香」,所有的果樹都會發出香味來。

香有三種:
一、 身毛孔中
常出牛頭栴檀
無價之香
香樹出自牛頭山
故曰牛頭栴檀
二、 口中常出
青蓮華香
三、 寶樹華果
常出種種之香

再者「三聚戒」。剛剛說的是三種香,從人的身上散發出三種香,若要說為何能得到三種香?那就是要持戒,「三聚戒」那就是:第一就是,「攝律儀戒」:我們要守戒律,遠離一切污染,我們的身心清淨,要守持這分戒。

第二,就是「攝善法戒」:也就是說,我們所有的善,我們都要身體力行,我們體會到了,救人的感覺很好,做好事的感覺很歡喜,這種法喜就是證,「正證應修證法」,這就是證到這分應該修的法,我們感受到。

第三,「饒益有情戒」:對一切眾生,我們都要利益眾生,所以「利樂一切有情」。不只是要去救濟付出,還要讓他安穩快樂,拔除他的苦,又讓他能利益安樂,這「利樂一切有情」。這叫做「三聚戒」。

三聚戒
一、 攝律儀戒:
謂正遠離所應離法
二、 攝善法戒:
謂正證應修證法
三、 饒益有情戒:
利樂一切有情

第一要守規矩。第二,要了解真正的善法,全都要修。第三,身體力行,使一切眾生離苦得安穩樂,這叫做「三聚戒」。

散眾名華:
散於眾多名色之華
表行無量正真之善
一心萬行故
散眾名華

我們若能這樣,自然就能「散眾名華」,有眾多名色之花,那個國家種種花都有,還有種種色的香味,這是表達我們,「行無量正真之善」;「一心萬行」,所以「散眾名華」。

我們人人,一念心能做無量數的好事,一念心也能起,無量數的無明煩惱,行無量數惡,這都是在一念心。所以,一念心善,事事皆善,這樣「散眾名華」。

到處都是很莊嚴、很美,眼睛所接觸到的一切,「種種奇妙以為莊嚴」。

種種奇妙
以為莊嚴:
具足十力
佛及菩薩所具
十種之力用無畏
十八不共

就是已經具足十力,佛與菩薩,全都具足十種力量,無所畏。又有「十八不共法」,我們人人要做事情就患得患失,諸佛菩薩方向確定,要做的事情無所畏,這有十種,當然,名稱也很多,「十種之力用無畏」,有十種。

又有「十八不共法」,還有十八不共法,這就是說,諸佛的智慧,從內已經充滿,佛陀他的智慧,已經(遍)虛空法界,天體宇宙萬法,無不都是收納在他的內心,所以「諸佛之智內充滿」,將他的內心與虛空法界同等,無一道理不明白,所以「諸佛之智內充滿,無畏之德外顯」。

謂諸佛之智內充滿
無畏之德外顯
一切功德智慧
超過物表
不與凡夫
二乘及諸菩薩
所未及
故云不共有
三十二相
八十隨形好
故云種種奇妙
以為莊嚴

佛陀因為他無所畏,對外就現出了那一分,自在無畏的德相出來,所以「一切功德智慧」,超過了世間一切萬物,沒有一種東西,佛不知它的道理。所以那種智慧,根本無法形容,凡夫、二乘,包括菩薩,都所不能及,所以叫做不共法。

佛不只是這樣,佛還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這細項很多,現在無法一一來分析。總而言之,佛陀過去生中所累積的功德,那種莊嚴,這一定不是我們凡夫所能比較,所以因為這樣,叫做「種種奇妙」。依佛陀這種莊嚴,諸佛都是要到這樣的程度,叫做成佛。所以,未來迦葉尊者,也能到達這樣的境界,所以「種種奇妙」,國土的奇妙,佛相的莊嚴。

其地平正
無有丘坑:
心無高下分別故
其地平正

「其地平正,無有丘坑」。「心無高下分別」,這就是要好好修行,心地平,自然大地就平,心地清淨,大地就平靜了,這是同樣的道理。

無有丘坑:
無貪瞋癡慢疑
故無有丘坑
無身見,邊見、
邪見,見取見、
戒禁取見等惡見者
無有坑陷

所以「無有丘坑」,意思就是說,我們要消滅,凡夫貪、瞋、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和見取見,還有戒禁取見,就完全「無有坑陷」,這是我們人人,凡夫都具足的,我們要去除的煩惱,都修正平坦了,就完全「無有坑陷」,就沒有丘坑,就能夠很平。

總而言之,我們要用心,我們要修六度萬行,一定要契苦諦的道理,開始要發心立願,立弘誓願。「四弘誓願」,「四無量心」,這就是諸佛的總願;就是菩薩必行的道路。所以,萬行能決定莊嚴,那個國土的莊嚴,是這尊佛的依報,有這麼多智慧人來共聚一處,環境那麼莊嚴,這都是修行的結果,有因就有果。所以我們要相信,時時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20210811《靜思妙蓮華》契苦諦行六度 (第938集)(法華經•授記品第六)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