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210816《靜思妙蓮華》發菩薩願待佛授記 (第944集)(法華經•授記品第六)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32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10816《靜思妙蓮華》發菩薩願待佛授記 (第944集)(法華經•授記品第六) Empty
發表主題: 20210816《靜思妙蓮華》發菩薩願待佛授記 (第944集)(法華經•授記品第六)   20210816《靜思妙蓮華》發菩薩願待佛授記 (第944集)(法華經•授記品第六) Empty周一 8月 16, 2021 8:33 am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32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10816《靜思妙蓮華》發菩薩願待佛授記 (第944集)(法華經•授記品第六)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210816《靜思妙蓮華》發菩薩願待佛授記 (第944集)(法華經•授記品第六)   20210816《靜思妙蓮華》發菩薩願待佛授記 (第944集)(法華經•授記品第六) Empty周一 8月 16, 2021 12:17 pm

20210816《靜思妙蓮華》發菩薩願 待佛授記 (第944集)(法華經•授記品第六)

⊙「所止在本處解脫生死,雖慕大猶未定作菩薩,是居白淨地坐無為坑,但念空無相無作而已。」
⊙「爾時大目犍連、須菩提、摩訶迦旃延等,皆悉悚慄,一心合掌,瞻仰尊顏,目不暫捨。」《法華經 授記品第六》
⊙皆悉悚慄:三人弟子,見大迦葉得授道記而身不預,所以未安,驚悚戰慄。
⊙悚慄:驚懼不安之貌,摹三聖希記之狀,意謂我等同陳窮子一喻,何故授彼記而未及於我,故皆悚慄不安。
⊙齊一其心,合十指掌。瞻視敬仰,世尊顏容。正意求佛,目睛不瞬。

【證嚴上人開示】
「所止在本處解脫生死,雖慕大猶未定作菩薩,是居白淨地坐無為坑,但念空無相無作而已。」

所止在本處
解脫生死
雖慕大
猶未定作菩薩
是居白淨地
坐無為坑
但念
空 無相 無作而已

這就是在描述,過去佛陀這些大弟子,聲聞、緣覺,大家已經隨佛修行,了解,了解苦諦,了解十二因緣法,了解人生,生死輪迴是苦,這些道理都了解了。所以「所止在本處」,了解這些法,卻是一直就是守護在小乘,獨善其身,只求自己解脫生死。

雖然心,聽到佛陀讚歎大乘,聽到佛陀鼓勵,發大心的人行菩薩道,菩薩能利益眾生,芸芸眾生因為菩薩而得救,他也是很羨慕,卻是仍然心有猶豫,所以遲遲不敢走出去,不敢發大心、立大願。所以「未定作菩薩」,自己的心還不能做決定。出家的生活這麼簡單,就是每天出去沿門托缽,回來,只要這一天吃得飽、營養足夠,就專心聽佛說法,然後觀境界、靜思惟,所以生活單純,心就沒有染著。

覺得這樣的環境就能斷除生死,所以心一直都守在這樣白淨地。很乾淨,心地一片的清淨。所以「是居白淨地而坐無為坑」,佛陀為他們說法,他們從佛陀所說法中得到法喜,沐浴在法流,這種法就是叫做無為法,了解自然道理,這是他們的生活。

佛陀運用他的智慧,談天文,說地理,談人事,談人說事,來說出了人生的,苦、集、滅、道,苦集滅道引起了,十二因緣的法等等。教導我們要如何,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就說「三十七助道品」。然後讓我們了解,要將無明去除,道理清楚了,那就要發大心、立大願,入人群中去。這是佛陀每天,向著弟子所說的法。

一切法,人、事、物,你計較什麼呢?念空、無相(註一),雖然知道苦、集、滅、道,入人群中去,人的煩惱無明,這是步步陷阱,所以會怕,我們若是和這個陷阱,若墮落,失去了我們原來修行的初心,就要再帶業而來。人與人之間若有彼此牽連,這個因、緣又成就,那就又由不得自己,又是在生死中輪迴。大家儘管心羨慕,佛陀向大菩薩發大心的讚歎,也羨慕菩薩在人群中,為人群付出;不過他寧可,「居白淨地,坐無為坑」,就是沐浴在法流中。

「但念空、無相、無作而已」。只是停止在這個地方,儘管佛陀所說的很多菩薩道,但是發不出這樣的心來,佛陀在《法華經》靈山會上,開始要大家轉小為大了,不斷讚歎,讚歎佛的境界,智慧之遼闊。人人開始知道,自己停止在這個地方,原來還有這麼大的空間,還有這麼大的智慧法海,還很多,佛法的寶藏,是在人群中才有辦法透徹。大家開始了解了,紛紛發心了。

爾時
大目犍連
須菩提
摩訶迦旃延等
皆悉悚慄
一心合掌
瞻仰尊顏
目不暫捨
《法華經 授記品第六》

佛陀已經<授記品>中,已經叫出了幾個人的名字,這四位大弟子在聞法法會中,既然這樣站起來了,在佛的面前表達了他的心意,體會了佛法,了解佛法寶藏其實人人本具。佛陀歡喜,知道他們已經發大心。這是師徒的心相契合,所以在<授記品>開始,叫大目犍連、須菩提、摩訶迦旃延等這四位弟子。

因為前面迦葉已受記了,但是後面這三位,他們就開始擔心了,佛陀已經向迦葉尊者,授了這樣的記,我們大家呢?那時候,聽到迦葉尊者被授記,愈是緊張起來了,所以「悚慄」。「一心合掌」,也是一個期待,期待我也能得受記。又是歡喜,又是不安,不過大家還是「一心合掌,瞻仰尊顏,目不暫捨」。

果然,這三位弟子,我們都了解他們的過程了。迦旃延,他就是一位非常有智慧,很好的因緣,親近了佛,他聽佛的法,還有舅舅過去培養他的慧根,再接受佛陀的教育,所以在佛的弟子中,是「論議第一」。

他自己自我解脫,然後愛欲的束縛,他也完全去除了,所以沒有煩惱,心已經沒有煩惱了。也是同樣,佛陀常常派他去說法,所以他能面對著人,或者是大眾,或者是少數人,他全都能去解除別人的煩惱。尤其像是婆羅門,婆羅門所問難,他都能一一解答。

有一次,有一位婆羅門很好奇,就來問迦旃延,他說:「人與人之間,都有互相的對立,同樣婆羅門,同樣是在修行,但是婆羅門與婆羅門互相相爭,這個道理無法互相契合,這要怎麼辦呢?剎帝利與剎帝利之間相爭,剎帝利就是國王、大臣等等,這種種族,他們也是互相相爭,地位那麼高了,還互相爭鬥,婆羅門,道理大家都通達了,為什麼他們還要互相相爭,這到底是為什麼呢?」迦旃延很簡單的回答:「就是,為了貪欲。婆羅門與剎帝利這兩類在相爭,都是為名和為利,為了執著,這樣才會互相相爭。」

這位婆羅門就又問了:「聽說比丘與比丘也有互相相爭,這又是為什麼呢?比丘不是在僧團,佛陀同樣的教育。」迦旃延所回答的,「是我見與法執。各人都有各人的我見,每個人都還有我,我的見解、我的煩惱還未去除,所以佛陀所說的法,我認為是這樣,他認為是那樣。」

以迦旃延這樣的回答,我們來想,光是說舍利弗、目犍連這兩位好朋友,沒有法的相爭,也沒有意見的相爭,卻是其他的人就會議論了,迦葉尊者與須菩提,一個是向富人托缽,是因為體念到貧困的人,自己的生活就苦了,所以他不向貧民托缽。但是一位,迦葉尊者認為,貧人過去就是沒有造福,這時候要他布施,就是讓他種一個福因。所以,各人不同的方向。你的觀念、我的觀念,還有分別,法,我聽的,我的感受,你聽,你的感受,所以難免有爭端。

所以這婆羅門就又問了:「誰能夠離開這種貪欲、我見與法執?誰能離開,清淨,沒有欲念,沒有我見,也沒有法執,能將法很圓融,誰做得到?」迦旃延回答:「那就是我的師父──釋迦牟尼佛,他有辦法去除了一切欲念,去除了我法二執。佛陀的心,已經超越天地宇宙萬物,沒有一項道理,佛不清楚。佛,佛陀的大覺悟,人、事、物理都圓融,這是我的師父,釋迦牟尼佛,他做得到。」

從迦旃延的口才,了解佛陀、體會道理,向這位婆羅門教這樣說法;婆羅門他接受了,他知道迦旃延所說的法,句句是真是實,所以他對釋迦牟尼佛,打從內心的尊重,就這樣,迦旃延把他度進來,皈依佛,受持佛法。所以,迦旃延是論議第一,他所說的法,人人接受。

接下來就要說這三位,他們各有因緣,各有優點,都是佛座下弟子中的上座弟子,佛陀開始,當然要向這三位各別授記。這三位還未聽到他們的名字,「皆悉悚慄」,開始大家會不安,心不安。

皆悉悚慄:
三人弟子
見大迦葉
得授道記
而身不預
所以未安
驚悚戰慄

大迦葉已經是「得授道記」了,已經受佛陀向他證明,將來成佛等等,但是三位弟子,大目犍連、須菩提、摩訶迦旃延,自己還沒有,自己還不知道,是不是佛陀會指我的名字,來為我授記嗎?所以因為這樣,心未安,所以會擔心,擔心這個機會若失去了,可能我是沒有成佛的機會,這是自己所擔心的。

悚慄:
驚懼不安之貌
摹三聖希記之狀
意謂我等同陳
窮子一喻
何故授彼記
而未及於我
故皆悚慄不安

「悚慄」這種驚惶、不安的意思。「摹三聖希記之狀」,這就是很羨慕,別人都可以受記,我不能嗎?我應該是能與他一樣,接受到佛陀為我授記。

「三聖」就是這三位,這三位已經有希望,心有希望。這三位在佛陀的弟子中,他們也是很早修行,是佛陀早年的弟子,長年累月都是在佛身邊,所以所有的煩惱去除了,無明、惑都去除了,所以斷種種煩惱。如凡夫有四種煩惱,生、老、病、死,這種煩惱,他去除了;愛別離、怨憎會,這種他也去除了。這些煩惱去除,心清淨,堪稱為聖,賢聖位,所以已經是聲聞,一直到了得四果羅漢了,堪稱小乘聖人,煩惱、無明去除了。所以,他們也很期待,開始發大心了,他們也是有這樣的希望,所以「希記之狀」。

「意謂我等同陳窮子一喻」。這三位與迦葉尊者共為四位,一起來佛的面前,共同來舉出了貧窮子的心態,四人同感,也同時來表達。

「何故授彼記而未及於我」呢?為何先從迦葉,怎麼還未輪到我?當然心也會擔心。所以,「一心合掌,瞻仰尊顏,目不暫捨」。

齊一其心
合十指掌
瞻視敬仰
世尊顏容
正意求佛
目睛不瞬

就是因為這樣,這三位就這樣很虔誠用心合掌,在這個地方,共同一心,各人都有各人的期待。「瞻視」,瞻視就是抬頭看,因為佛陀坐得較高,他們雖然都在佛的面前,但是他們就要抬頭,用很虔誠的眼光,來注視著佛陀,這叫做瞻視;這是表示恭敬、敬仰,很恭敬的心。

未來這三位,要如何能得到他們的國土,未來的國土到底是什麼樣子?人生的苦難真的是很多,所以人人對生死實在是很厭倦。但是現在知道,人群的苦難,必定需要聖人在人間,才能解開苦難。大家已經體會到,佛陀來人間傳法,是盼望人人要發大心,入人群去,去解脫人人的苦。

佛法要如何打開人心,要如何去除煩惱;獨善其身,只有一個人解脫,兼利他人,能普利天下,這就是我們要追求的真理。所以我們人人時時要多用心。

【註一】三三昧(摘錄《佛光大辭典》)

指三種三昧。三昧,禪定之異稱。依大乘義章卷十三載,心體寂靜,離於邪亂,稱為三昧。此三昧分有漏、無漏二種,有漏定為三三昧,無漏定為三解脫門。據增一阿含經卷十六等之說,即:
(一)空三昧,即觀一切諸法皆悉空虛,為與苦諦之空、無我二行相相應之三昧,觀諸法為因緣所生,我、我所二者皆空。
(二)無相三昧,即一切諸法皆無想念,亦不可見,為與滅諦之滅、靜、妙、離四行相相應之三昧。涅槃離色聲香味觸五法、男女二相,及三有為相之十相,故稱無相。
(三)無願三昧,又作無作三昧、無起三昧。對一切諸法無所願求,為與苦諦之苦、無常二行相,集諦之因、集、生、緣四行相相應之三昧。非常、苦、因等可厭患,故道如船筏,必應捨之;能緣彼定故,得無願之名。
回頂端 向下
 
20210816《靜思妙蓮華》發菩薩願待佛授記 (第944集)(法華經•授記品第六)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