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220504《靜思妙蓮華》 周遍法界 互得圓融 (第1146集)(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103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20504《靜思妙蓮華》 周遍法界 互得圓融 (第1146集)(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Empty
發表主題: 20220504《靜思妙蓮華》 周遍法界 互得圓融 (第1146集)(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20220504《靜思妙蓮華》 周遍法界 互得圓融 (第1146集)(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Empty周三 五月 04, 2022 8:30 am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103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20504《靜思妙蓮華》 周遍法界 互得圓融 (第1146集)(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220504《靜思妙蓮華》 周遍法界 互得圓融 (第1146集)(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20220504《靜思妙蓮華》 周遍法界 互得圓融 (第1146集)(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Empty周三 五月 04, 2022 1:07 pm

20220504《靜思妙蓮華》 周遍法界 互得圓融 (第1146集)(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富者潤屋宇建築園觀,樓閣亭臺高廣數十重,靜水澄清山月景中影,出世大法皈正真如法。」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憍陳如比丘,當見無量佛,過阿僧祇劫,乃成等正覺。」《法華經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常放大光明,具足諸神通,名聞遍十方,一切之所敬,常說無上道,故號為普明。其國土清淨,菩薩皆勇猛。」《法華經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咸升妙樓閣,遊諸十方國,以無上供具,奉獻於諸佛,作是供養已,心懷大歡喜,須臾還本國,有如是神力。」《法華經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咸升妙樓閣:諸法莊嚴如一切道品,名為妙樓閣;菩薩進趣,名之為升。
⊙遊諸十方國:十方喻十界。遍遊法界,修諸功德。
⊙咸升妙樓閣,遊諸十方國者,依報中現正報,正報中現依報。一多無礙,大小相容,周遍法界,互得圓融。
⊙以無上供具,奉獻於諸佛:具即是器,如菩薩捨身,不惜身命如法持教,以法行供養故名上供。
⊙作是供養已,心懷大歡喜:如是作法,修妙供己,心懷暢悅,生大歡喜。
⊙須臾還本國,有如是神力:遍供十方,須臾還國,何其速。蓋以心想神往之故,一念既遍,一塵亦遍。心遍法遍,不離剎那。如禮懺時,運想香華,遍十方界,而身隨心,亦皆遍至,未逾須臾,復本道場,其理可見。

【證嚴上人開示】
「富者潤屋宇建築園觀,樓閣亭臺高廣數十重,靜水澄清山月景中影,出世大法皈正真如法。」

富者潤屋宇
建築園觀
樓閣亭臺
高廣數十重
靜水澄清
山月景中影
出世大法
皈正真如法

古人說:「富潤屋,德潤身。」富有的人,我們看,這個家庭應該是富有家庭,因為房子很大、很廣、很高、很美,裡面裝潢等等,一看就知道富有人家,就是有錢才有辦法,修建這樣的房子。不只是房子,還有造景觀、花園、魚池、假山等等,這是古人有這麼大的土地,能這樣建築房屋,所建造的園觀比建的房子更大,造假山,小橋、流水,種的樹等等,這全都是一看,就是有錢人的房子。甚至裡面樓閣、戲臺,三不五時就會請人來家裡演戲、唱歌作樂,這就是古時候的人,他們的生活,表達富有,很有名望的人。

所以「樓閣亭臺高廣數十重」,這樣重重疊疊,很高的樓閣,很高。又是景觀,「靜水澄清」。水很乾淨,裡面很多傭人打掃,修剪樹木,裡面的園景不只是美,又是乾淨,那池水,水會流,常常很清。水雖然流,卻是澄清,晚上在那裡看,山啊,月啊,所有的美景都映照在水裡。這是多麼享受的人家呢,多麼富有的人生啊!

雖然人間是這樣,有錢的人所享受的,但是佛陀將他比喻為,修行者心靈的世界,我們的心靈世界,心美,境就美了;心中有德,我們的心地風光就是什麼都有。這就如「出世大法,皈正真如法」,我們若能再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那個清淨,心靈寂靜境界之美,那種的美,豈只是世間這樣的景觀能比呢?這樣的景觀就要請人來打掃,心靈的真如,這出世大法,在我們的內心裡,永永遠遠都是乾淨,好像是大圓鏡在我們的內心,任何一個境界都是入心明照,清朗而不受污染,任何一個境界,天空、大地、山河,不論是什麼境界入心來,就是心淨照境,境不染心,「心無罣礙,無罣礙故」,永遠靜寂清澄。

這就是要我們平時要懂得修行,修行,法要用在我們的心,在人群中,不受人群煩惱、污濁,染我們的心,我們的心來去自如,伸或者是縮,都是很自如,不會像一般的凡夫,不知從來,是如何來的?我們不知道,在這個環境,苦啊、破爛、人我是非、人禍、天災等等,都是由不得自己,所感受到的苦不堪,這樣的人生,就是進去了就無法出來,都是由不得自己,人生苦,障礙多多。希望我們能夠修行,修得內心的富,「富潤屋,德潤身」。

富有的人就是表面上讓大家看,看得到,這些東西是不是永遠存在呢?〈譬喻品〉火宅喻,我們應該還記得,大長者富有,他的屋宅是那麼的大,園觀,就是他的房子的庭園、樓閣也很多,卻是年久月深,長者出門去,屋子裡的孩子,就是貪戀在這種的境界,所以以為裡面很美,只是這樣在那裡貪著。樓閣雖然高廣,景觀明朗,卻是常常都在哪裡嬉戲作樂,就如世間人常常請人進來唱戲,進來作樂,只是沈迷在享受裡,久來玩物喪志,就是這樣一直要玩,玩到那個意志也已經,不知道人生的方向在哪裡。迷失了方向,久來坐吃山空,常常這樣,變成了房子也是沒有在修,沒有人在整理,就是只有一群在那裡沈迷作樂,迷失了方向,一群無知的孩子在那裡,火燒了,還不知道。

長者回來了,看到,危險啊!孩子還在裡面嗎?怎麼不懂得要出來,一直喊,一直叫:「要出來了,開始要出來!」卻是大家認為裡面好玩,長者喊,想盡辦法,知道孩子所想要玩的東西,要再給他一個較新鮮的,既然愛玩,就給他們一些較新鮮的東西,引誘他們出來,所以引誘一些玩具,有羊車、有鹿車、大白牛車。「來啊,來啊!趕緊出來,看,外面這麼多的車,隨便你們挑選,讓你們去到處遊樂,逍遙自在,快來啊!」這樣才開始看到了,裡面玩膩了,就往外面看。哇!不錯哦!趕緊出來了。所選的是羊車、鹿車,好玩。

但是既然出來到外面了,安全了,懂得在三車裡面。開始長者就來向他們說,三種車的作用,引導他們:「大型車裡面看看,裡面有這麼大的裝潢,要去較遠的地方可以有人作伴,裡面又可以有很多東西可享受。」用種種方法這樣引導他們,讓他們能選擇這輛大型車。

《法華經》<譬喻品>,這段的故事是法,雖然用事相來向我們說,其實,我們就是,事相、故事原來是最真實的法,是要讓我們了解,眾生不是只有獨善其身,在那輛鹿車、羊車,不是只有這樣而已。我們既然知道了,三界火宅很危險,火已經從四方八達,已經一直火起了,這種烈火燒身之苦,這是在三界內,由不得自己,苦不堪,很危險,要趕緊出來。

既然出來了,就如我們修行,反觀自性心地風光。我們人人自性心地風光,必定要你好好將那個,無明、煩惱,三界火宅,那些都要將它捨棄,你若不捨棄三界火宅,你就沒辦法走入康莊大道,菩提的境界,你就無法內心體會到,這天空法界,你就無法體會到,遍虛空法界的真理,所以必定要我們,先捨棄這些火宅,我們才有辦法,出來外面見到天空。

雖然羊車、鹿車,雖然是小型,但是我們有一個天地虛空,安全的境界。修小乘行也是同樣!能去除煩惱、無明,知道苦,知道苦是從「集」中來,集了種種的煩惱,需要方法來將它滅掉。這個方法就是一條道路,你要靠大車,大車才能將你載上了,康莊的大路去,到你想要的海闊天空,這種康莊的大道,這樣從羊車、鹿車,一直誘引來到大白牛車,這就是要我們去除煩惱。既然出來了,知道法是好,也知道要斷煩惱,煩惱既除,是不是一斷永斷呢?不一定。

看看吸毒的人,吸毒,吸下去後,苦啊!由不得自己。想盡辦法讓他去戒毒,要戒毒的過程中是這麼掙扎,這麼的苦,終於脫離了那個毒品了,已經脫離了。但是,讓我們自由之後,我們又看到過去的同伴,同樣是在吸毒的人,這些人再與他見面,很簡單,手向他招一下,來啦!本來是以為,唉呀,吸毒很痛苦,對方也是吸食毒品的人,我現在戒掉了,我應該可以幫助他也戒掉,所以與他在一起。到底是我們的力較強,還是那邊的力較強呢?我們若是修小行的人,力還太小,很容易又被他拖下去,再下去,再受苦,同樣不能自拔。重重疊疊要再重新來,同樣要再苦,這種來來回回,吸毒、戒毒,禁不住再吸毒,再戒,像這樣,都是無法真的斷。

與我們在修行一樣,我們修小乘法,我們法很淺,只是想要獨善其身,這個力量很單薄,我們不是只要救那些吸食毒品的人,我們要再有一群人入人群中去,去看、去了解,要慢慢接觸他們,慢慢體會他們、了解他們,將這樣的眾生,當作是鍛鍊我們的心的法,這樣用種種不同苦難的方式,我們去體會它,不是單獨迷在那個毒品裡面,我們要真正要足夠,很多抗體的力量,才有辦法,去拔除那種吸毒的人的習氣。

這同樣的道理,你若沒有歷練,自己的心若沒有抗體,抵抗力,也是同樣會受這些病毒傳染了。同樣的道理,所以我們要脫離三界,既然出來了,接受佛法,我們雖然對小乘了解,「苦、集、滅、道」,雖然我們走入中乘,「十二因緣法」,一切因緣生,這些事情我們都了解,我們應該還要再進一步,要與人群再合一,入人群中,哪怕就如一個洪爐的火,我們也要再進去裡面,去鍛鍊,出來再捶打,才能成很精的器具,這就是我們要修的行。

所以出世大法,我們的心要先靜下來。雖然樓閣很高,景觀佷美,我們也要如靜水,心照山而不影響水,我們的心如一面鏡子,這面鏡子,照遍了一切天地間萬物,而這面鏡子,並沒有受天地萬物所影響到,這就是我們要修行,要從入世的法,去體會到出世大法,這樣才反黑歸白,入這個正法,入正法來,就能歸回我們正真如法。我們自己的心就要自己練,練好我們自己的心,我們的心地風光,高樓大廈,樓閣亭臺,全都是在我們的心靈裡,無形才是真理,有形就是有障礙。

來,我們來看看,過去那段(經)文:「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爾時
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憍陳如比丘
當見無量佛
過阿僧祇劫
乃成等正覺
《法華經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佛陀已經在這五百弟子的面前,叫出了這麼多人的名,第一位就是叫出憍陳如,憍陳如將來也能修行,不斷修行,過去修行,現在修行,得授記,還有未來長久的時間,還是能見很多佛,在很多佛的道場中還要歷練,同樣在人群中去付出,到將來也能成等正覺。所以因為他的修行過程,智慧放光,已經用法來入人群中,所以「常放大光明」,這個法就是最光明。「具足諸神通,名聞遍十方,一切之所敬,常說無上道,故號為普明。其國土清淨,菩薩皆勇猛。」

常放大光明
具足諸神通
名聞遍十方
一切之所敬
常說無上道
故號為普明
其國土清淨
菩薩皆勇猛
《法華經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因為他這樣,已經是累積那麼多的法,他能夠時時向眾生說法,眾生群中就是現出了光明,因為這樣,「名為普明」。這尊佛以他的德為號,那就是憍陳如將來成佛,他的德號叫做普明。「其國土清淨,菩薩皆勇猛」。每一尊菩薩,因為他所說法,所度的都發大心、立大願,都是成菩薩,修行的過程都是很精進勇猛,這是未來普明佛,他的世界,他的弟子中都是發大心的弟子。

來,接下來這段(經)文再說:「咸升妙樓閣,遊諸十方國,以無上供具,奉獻於諸佛,作是供養已,心懷大歡喜,須臾還本國,有如是神力。」

咸升妙樓閣
遊諸十方國
以無上供具
奉獻於諸佛
作是供養已
心懷大歡喜
須臾還本國
有如是神力
《法華經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在那個國家,表達出來,所形容出來,那個國家多麼富有啊!那個佛國的建築物都很美,人人所住的都是妙樓閣,遊十方國,這是多麼逍遙自在啊!「咸升妙樓閣」,這是表示「諸法莊嚴,如一切道品」。

咸升妙樓閣:
諸法莊嚴
如一切道品
名為妙樓閣
菩薩進趣
名之為升

我們開始修行,法入心來,我們從「三十七助道品」開始,你要了解人間的苦,也是要用種種的法,來滅除種種的苦,來練我們的心。「三四、二五、七、八」,這一共起來是「三十七助道品」,從這樣一步一步修。這「名為妙樓閣」。殷勤精進,五根、五力這樣不斷,七菩提分、八聖道分,步步精進,步步高升,我們對法愈來愈了解,法愈懂愈多,心靈的境界與外面的境界互相接觸,當中的法產生出來,所以「名為妙樓閣」。菩薩精進的趣向,就是這樣步步高升,對法愈來愈了解。

所以「遊諸十方國」。心愈來愈開闊了。

遊諸十方國:
十方喻十界
遍遊法界
修諸功德

十方,譬喻十法界,十法界,我們全都能清楚了,十界,大家知道嗎?六凡四聖,大家要再記清楚,了解凡夫的道理,知道天、人、地獄、餓鬼、畜生,加上阿修羅,這六凡。再者,四聖,那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佛的境界,開始能清楚了解。這就是那個國家,那些修行者,從小法一直晉升到大法,這樣「遍遊法界,修諸功德」。能夠入人群去,修大乘行入人群,這叫做「修諸功德」。

「咸升妙樓閣,遊諸十方國」。

咸升妙樓閣
遊諸十方國者
依報中現正報
正報中現依報
一多無礙
大小相容
周遍法界
互得圓融

就是這樣逍遙自在,遍虛空法界,任憑他們這樣去遊,沒有障礙。這就是表示依報,依報中展現了正報,在正報中現依報。所以「一多無礙」。這不是像我們凡夫,不知道怎麼來,不知將來,更不知去向。我們凡夫就是這樣,我們的依報在哪裡呢?未來,我們的依報在哪?現在今生此世,我們的依報在,同樣在臺灣,出生在這樣的人種族,在同樣這樣的地方,這個國家、這些環境、這些生活等等,我們的依報就是在這裡。

卻是我們又有我們的正報,有的人富有,有的人貧窮,有的人健康,卻是有的人殘缺,這就是正報。有的人過去富有的享受,但是果報因緣不知為何,就是什麼樣的因緣,讓富有變成了貧窮,一無所有。從貧窮苦難中,是什麼因緣呢?讓他翻身一變,反轉人生,變成了富有,富甲一方。這就是正報,是他自己過去生中,所造作的福緣,或者是過去生中所造作的業力,儘管依報共同在這裡,卻是各人的這個正報就是不同。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因緣果報,要很用心。

所以,在「依報中現正報」。在普明如來的國土,他知道「我能生在這個地方,我是過去生中這樣修行,入人群中這樣造福,這我自己知道」,這就是不像凡夫。所以說,「正報中現依報」。我就是這樣過去修行,所以會來生在這個地方。在這個地方,是我過去這樣生來,這樣造作來的,這樣叫做「依報中現正報」。

在「正報中現依報」,生在這個地方,是你、我共同有緣,志同道合,同樣修這個行,共同能依在這個地方,共處在一起,這都是能彼此珍惜,互相修行的結果。所以說「一多無礙」,就像這樣,「一」或者是「多」都是無礙,普遍都是大家共同,沒有說一或者是多,我也不覺得一太少,也不覺得很多的東西,量很多有障礙,也不覺得,全都是一樣平等。

「大小相容」。互相就是這樣,互相的包容。感恩、善解、知足、包容,這種的心態,心量很開闊。小、大都是合而為一,大小互容。「周遍法界」,彼此之間,到處都是能任由我們去走,不論是什麼地方,還是一樣,法,不斷去傳法。大小國家、大小境界,無不都是用法去付出,「互得圓融」。

「以無上供具,奉獻於諸佛」。

以無上供具
奉獻於諸佛:
具即是器
如菩薩捨身
不惜身命如法持教
以法行供養
故名上供

無上供具,「具」,就是器具,用很多的物資,「如菩薩捨身」。是啊,菩薩修行的過程中,都是要在人間法,經過人間的法,才有辦法去體會,所以修行要在人間。

佛修行,也曾經過了很多的磨難過。有一生世,他自己這樣想:修行雖然已經成為仙人,那時還沒有佛出世時,有一位這樣願意修行,但是修行,自己覺得,覺得:我光是修行,這樣不夠,我應該要多了解一些法,了解法之後,我要入人群,去為人群說法,讓更多人能了解這個法,為人群再付出。但是我現在的法太少了。所以他開始就發願,若有人能為我說法,我願意將我的一切都奉獻出去。

就有天魔來了。要修行的時候,絕對會有外面的境界,天魔會來困擾。所以天魔就現前就來說:「我有很充足的法可以給你,但是,我說出來的法,你就是用皮當紙,用骨當筆,用血作墨,這樣一句一句、一字一字寫下來。」

這位仙人聽了,他不是怕,他歡喜,「竟然有法,我甘願,我甘願剝皮。」他就把自己的皮剝下來,把自己的骨,折一支骨拿下來,將自己身體的血也盛下來,點點滴滴,就說:「我準備好了。」這當中,魔看到他這麼盡心要求法,魔哪有法呢?嚇到了,魔消失了。但是修行者全身血淋淋,這當中他並沒有埋怨,同樣這念心,「既然要為我說法的人不見了,我要再更虔誠,虔誠求諸天,或者是虔誠求,我絕對是不惜生命,我絕對願意將我的生命,來換出哪怕是幾句的真理大法,用真誠的心,懇求十方世界大慈大悲,有什麼樣的人能來為我說法。」雖然身上是這樣血淋淋,還是不捨棄求法的心。

就這樣,在距離三十二剎,就是三十二國土,那麼遠的一個世界中,一個地方,那個佛國叫做普無垢的國度,這尊佛,他名叫做淨名王佛。他現前了,受他這麼懇切的心,這麼遙遠,三十二剎佛國,那麼遠,他就現前在這個修行者的面前,就說:「修行者,法是要用自己的心修啊!你這麼虔誠,從你的身體剝皮為紙,拆骨為筆,用血作墨,真的是感動天地。現在我為你來講法,希望你能夠未來法入心,將你心中所有的法,在塵點劫中,所有的眾生,無不都是從你的慧命中,到最苦難的世界,去為苦難眾生付出。」這樣,這位修行者聽了,歡喜,法入心,得無礙辯才,全身皮肉好像又是再恢復回來,這是在佛經中一段這樣的故事。

所以說,捨身求法,同樣的道理,我們只要從法中求,我們身外物能奉獻,現在眾生多少的苦難啊,需要我們去付出。有形的物質去付出,無形的心不斷向法求,上求法,下救眾生,這就是需要有形的工具。所以,「具」,就是所有的東西,如菩薩捨身,哪怕是這個身體,也是「不惜身命如法持教」。就是佛怎麼教,就是這樣身體力行,信受奉行,用這樣來供養佛,這叫做上供。「以無上供具,奉獻於諸佛」,就是用這樣的心,信受奉行佛的教法,這就是無上的供養。信受佛的教法就要入人群中,有形的付出。

所以「作是供養已,心懷大歡喜」。

作是供養已
心懷大歡喜:
如是作法
修妙供己
心懷暢悅
生大歡喜

「如是作法」,就是這樣做,這樣的法,「修妙供」,這樣修行,這就是妙供養,生大歡喜。大家都歡喜。「須臾還本國,有如是神力」。

須臾還本國
有如是神力:
遍供十方
須臾還國
何其速
蓋以心想神往之故
一念既遍
一塵亦遍
心遍法遍
不離剎那
如禮懺時
運想香華
遍十方界
而身隨心亦皆遍至
未逾須臾復本道場
其理可見

在供養佛,就是普供十方,不是只有一個地方,眾生人人都是未來佛,眾生有苦難,任何一個地方,我們都可以去,去、回來,來去自如,何其速啊!就是「心想神往」,心這樣想,我們發起心來,我們就精進往前去。「一念既遍,一塵亦遍」,一念是這樣,塵塵,有國土的地方,我們都會到。所以「心遍法遍,不離剎那」,什麼樣的國家我們都能去,什麼時間,長時間、短時間,我們的心都是一樣。就如我們在禮懺時,「運想香華,遍十方界,而身隨心,亦皆遍至」。我們的心怎麼想,我們就遍到哪裡去,不會超過多久的時間,這就是我們的心一念起,很快的時間,我們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所以「復本道場」,同樣地,做出去就又回來,付出無所求,這就是我平時付出,在這裡做,去了哪裡,出去,做了之後回來,同樣的道理。修學佛法,我們就要有這樣的心,如樓閣景觀,如水所照的影,照起來很清淨。我們要供養佛,就是要如法修行,這樣才是真供養者,所以要時時多用心。

【註一】《集一切福德三昧經》
爾時,仙人至諸聚落封邑郡縣王城,處處推求多聞,了不能得說法之師。時魔天子來至其所,作如是言:「我今有佛所說一偈。」是最勝仙聞佛偈名,即語之言:「為我演說。」時天報言:「汝今若能剝皮為紙、以血為墨、折骨為筆,書寫此偈,乃當相與佛所說偈。」

善男子!時最勝仙作是念言:「今我此身無量生死,在在生處賊兵魁膾,百千劫中常以無事墮在彼手,利刀割截、分解支節,或為欲故、或財利故,殺縛、捶打、繫閉、訶罵,受無量苦都無利益,唐受割截。我今當以此不堅身易得妙法。」歡喜踊躍,我得大利,聞是法語,於此天所生師宗想。即以利刀自剝身皮乾以為紙、復刺出血用以為墨、復折其骨削以為筆,合掌向天而作是言:「天為我說佛所得偈。如先所?,剝皮為紙、出血為墨、折骨為筆,我悉作已。」

善男子!時魔天子見最勝仙恭敬為法,見已愁悴,即便隱去。善男子!時最勝仙見天沒已,作如是念:「我今為法生恭敬心,剝皮為紙、折骨為筆,我今如此恭敬求法,而是善根終不敗亡。若我此言誠實不虛,起慈悲心為諸眾生不惜身命,剝皮為紙、出血為墨、折骨為筆。若我至心誠實不虛,餘方世界大慈大悲能說法者,當現我前。」

善男子!最勝大仙作是語時,一念之頃,東方去此佛土三十二佛剎,彼有國土名普無垢,是中有佛號淨名王如來、應供、正遍覺,今者現在,知最勝仙心念所作,亦欲教化是閻浮提諸眾生故,譬如壯士屈伸臂頃,乘空而來到是最勝仙人前住,及五百菩薩。是淨名王如來放大光明遍照彼林,天雨眾花,時彼樹林枝葉、花果皆出法音。爾時,無量百千萬億諸天來集。

是時,彼仙得淨名王佛光觸身已,苦痛悉除,還復如故,無有瘡瘢。爾時,彼仙頭面敬禮佛世尊足,右遶三匝,合掌頂上,白淨名王佛而作是言:「世尊是我師!善逝是我師!世尊!我今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惟願世尊為我說法。我聞法已,不信眾生,行邪見者、壞正見者、行黑闇者,導示正故而為說法。」
回頂端 向下
 
20220504《靜思妙蓮華》 周遍法界 互得圓融 (第1146集)(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