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220517《靜思妙蓮華》 菩薩入群 六度為乘 (第1155集)(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103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20517《靜思妙蓮華》 菩薩入群 六度為乘 (第1155集)(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Empty
發表主題: 20220517《靜思妙蓮華》 菩薩入群 六度為乘 (第1155集)(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20220517《靜思妙蓮華》 菩薩入群 六度為乘 (第1155集)(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Empty周二 五月 17, 2022 8:07 am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103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20517《靜思妙蓮華》 菩薩入群 六度為乘 (第1155集)(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220517《靜思妙蓮華》 菩薩入群 六度為乘 (第1155集)(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20220517《靜思妙蓮華》 菩薩入群 六度為乘 (第1155集)(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Empty周二 五月 17, 2022 11:40 am

20220517《靜思妙蓮華》 菩薩入群 六度為乘 (第1155集)(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佛教菩薩六法,覺有情入人群,持淨法不受染,廣化眾生離苦,菩薩行六度行,以此六度為乘。」
⊙「汝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需,常可如意,無所乏短。」《法華經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佛亦如是,為菩薩時教化我等,令發一切智心。而尋廢忘,不知不覺。」《法華經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既得阿羅漢道,自謂滅度,資生艱難,得少為足。一切智願,猶在不失。」《法華經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既得阿羅漢道,自謂滅度:及證四果,自謂已得,究竟滅度。
⊙資生艱難,得少為足:斷惡修善,辛勤萬狀,資生之具,甚是艱難,得證無學,便以為足。
⊙一切智願,猶在不失:昔發大心,求一切智,此願猶在,至今不失。
⊙一切智願,即大乘之本願,猶在不失:以無上覺心,久曾熏習於新識衣裡,故今未忘失。
⊙「今者世尊,覺悟我等,作如是言,諸比丘,汝等所得,非究竟滅,我久令汝等種佛善根。」《法華經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今者世尊,覺悟我等:今者靈山,大覺世尊,覺開悟我等之輩。
⊙作如是言,諸比丘,汝等所得,非究竟滅:作是告言,汝等所證,無學之果,乃是小乘,非實滅度。
⊙我久令汝等,種佛善根:我從久劫,令汝等種佛之善根。

【證嚴上人開示】
「佛教菩薩六法,覺有情入人群,持淨法不受染,廣化眾生離苦,菩薩行六度行,以此六度為乘。」

佛教菩薩六法
覺有情入人群
持淨法不受染
廣化眾生離苦
菩薩行六度行
以此六度為乘

我們用心了解,應該慢慢了解了。佛陀教育眾生,其實要教我們的,是希望我們人人成為菩薩,菩薩就是要具備六種的方法,成為菩薩。菩薩六法,大家應該很清楚:「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就是菩薩的六度法。布施有困難嗎?其實一點都沒有困難,布施是表達一念心的愛。看到老人走路辛苦,我們伸手扶他一下,讓他上樓梯好走,輕安自在,這也就是布施。

人與人之間,走路讓一步,讓人走過,我們稍微閃一下,這樣的動作也是一個布施。布施是日常生活中,退讓一下,讓出了開闊的道路,我們用愛,彼此之間互相勸誘一下,勸出了人與人之間一片的祥和,這就是多說一句好話,我們就能開拓了人心開闊,人心開闊的道路。所以,有形的,就如剛才說,讓一步,讓人開闊的路走,這是有形的;若是無形的,說一句好話,善解一下,讓人的心寬闊,人與人之間互動。

但是,我們要學會智慧,是對的、不對的,要清楚。我們能夠對錯分明,這就要學法。我們入人群,說好話,是對的、不對的,我們要很清楚,這樣去開拓人的心,讓人知道不對的事情不能做,避開了錯誤的,不對的事情要戒;對的事情,我們大家要共同和合起來,為人群去付出。我們的心,不是自己做得到,我們還要用很多人的力量,一起來做,我們的心也開闊,大家的心也開闊,開闊的心互相容納,這個力量合會起來,那就是大了。這就是要是非清楚,對的事情,合起來是大力量,為人群付出;不對的事情,當然就不能參雜了,不對的事,參雜在這裡面,就亂了人心,團體就會偏之毫釐,差以千里。

這就要用智慧。在人群中,當然我們要人人,我們就要有心去付出,這叫做入人群。是非清楚,對的,我們要趕緊勉勵,大家同時來付出;不對的,我們要趕緊勸誘,不要有錯誤,其實這樣也叫做布施。布施,不一定是我拿錢出去,才叫做布施,我要付出很多東西,才叫做布施,不是,那都是有形,最重要的是無形,就是我們要做。就如佛陀來人間說過很多,他在修行,修行的過程當然很久了,累生累世接觸的生命也很多,所以他的故事就很多了。

佛陀的《本生經》裡面,他就這麼說,他曾經過這樣一段的人生。他說,那段人生是很辛苦,身為貧窮的人,就是全都在做苦勞的事情,都是在為人服務,在,與人做事,與貧困苦難的人常常在一起。有的貧窮苦難人體力差,生活苦,糧食缺,所以體力就會差,但是要做的工作是很粗重。他說,他在這樣苦勞中,他就常常去幫助別人,除了自己該做的事,盡他的時間,盡他的力量,快速完成,接下來就是去幫助體力差,需要賺工資養家,這樣苦勞的人,他就是一直去幫助他們。長時間,無餘留的時間,就是完全為這些苦勞人出力,去出力,這就是他的修行。

有一次,他的老闆要將這些物質去貿易,貿易,這些東西就要漂洋過海,老闆就要來選工人了,這些苦勞人,要體力充足、品行好的人,能和他隨船出海去,這位貧窮人,就被他的老闆選上其中之一。所收成的農作物,都疊到大船上,除了這艘船,老闆的物資外,還有其他很多人的物資,都是要貿易過海。

他上船了,他每一天他的生活都是同樣,雖然在平地做工,他對自己也很殷勤修持佛法,他是一位很虔誠,每天都是三皈依。一大早身心清淨,大家都還在睡的時候,他是最早起床,他就向著空曠的大地,他就是三皈依。一來皈依佛,祈求能夠體解大道,自己發願,時時都願意發無上心。第二皈依法,但願他能夠體會道理,深入經藏,能了解無量數的道理,開啟智慧如海。再來,皈依僧,他的心願是很希望能出家,皈依佛,能親近法,希望能在僧團。但是不可能啊!生活無法歸投在僧團裡,但是他的心還是時時皈依僧,守戒律,他的身行,就是像出家的生活一樣,守持戒律,希望能影響同做者,大家共同在苦勞的人,希望他能幫助人,希望他們能戒律受持,能影響人人聽他的話,了解佛法,這就是他的心願。

這是每一天陸地工作是這樣,三自皈依,他很相信,在空曠的地方,自己本身,自性佛、自性法、自性僧,他也很相信,不離開三皈依這個法。即使上船了,同樣的,每天每天面對著遼闊的大海,廣闊的星空,天還未亮,廣闊的天,無際的星,星與月,很開闊的大海,他還是同樣三皈依,這就是他每天的功課。這艘船就這樣很穩定,向大海上這樣行駛。

有一次,船擱淺在一個海島裡,不能動,這當中,船在那裡就是沒有動,不過大家都平安。這船老闆,就是這位苦勞者的老闆,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老人,頭髮、鬍鬚白,穿著白衣,就來向他說,他說:「你這艘船已經是第六天了,無法離開海岸,擱淺了,離不開。那就是因為你的船上有一個人,這個人就是你所帶來的人,他是一個苦勞者,他是一個修行者,所以因為他在你的船上,他平時修的行就是戒、定、慧,就是因為他的定力很強,所以這艘船在這個地方,就穩定在這個地方,它無法移動向前走,這個人若能讓他離開,自然船就會動了。」

這個老闆做這個夢,他覺得很奇怪:「是啊,我僱的這個工人,他確實,他是修行的心,每天每天都在做早課,自己在自皈依,他的心很穩定,這與這艘船不能動,有什麼關係嗎?」想不通,就提出來,向大家說他做夢的過程。其他同樣有貨物在船上的人,這些老闆就這樣說:「別想那麼多了,既然你的夢中,這個老人這樣向你說,因為有這個人在船上,船才不會動,不如就讓這個人,離開這艘船?」「這個這麼好的人,你要如何讓他離開這艘船呢?四邊都是大海啊!在海中央,如何讓他離開這艘船?」在議論紛紛,這位苦勞的人聽到,他就說:「各位都是老闆,不要為了我一個人在船上,讓你們這麼傷腦筋,大家為了要讓我離開這艘船,我可以離開,只要你們給我幾支竹、幾片木,這樣給我竹或者是木,我就能離開這艘船。」大家想,若只要他能離開,我的船就會動,幾片木,或者是幾支竹,這樣將它編,編一編,綁起來,他就能離開,這樣也是很好啊!就這樣的方法,就是木與竹,就這樣綁一片,就讓它漂浮在這海面上,隨風漂動,這樣這個人,就離開這艘船的範圍,遠遠漂走了。

但是這艘大船,果然又經過了一天,忽然間,半夜的時刻,忽然間天氣變了,風浪大了,這艘船因為風浪大,船隨著水漲高起來,船就這樣離開這個岸,但是到了海中央,波濤洶湧,就是這麼大的風浪,在那個地方船搖晃,在這當中,船就整個翻覆了,人,一個人都沒有存,每個人都葬身在海底。這位已經幾支竹、幾片木料,隨著風的風向這樣吹,竟然能讓他平安靠到大島,去到一個大島的邊緣,這樣一個波浪,讓他這艘船靠到海灘,這個人就是這樣上海灘去了。海灘上面一望無際,何去何從啊?但是慢慢向前走,一直走,雖然經過了幾天的時間,又口渴,又是飢餓,突遠遠看到有船伕在那裡,他就問:「這地方是什麼地方?」這個船伕就告訴他:「這個地方,我也不知道它到底,是叫做什麼名,但是我們這個地方,人人的生活都是靠海在生活,裡面村莊安和樂利,過著安然自在的生活。」

與他談,這樣就隨著這位船伕入村莊了。村莊的人,大家都很和善,一片很美的大地,這位貧窮人,就開始向他們大家分享。大家看到這位從外地來的人,這麼和善,又這麼有學問,他們不曾聽過,這麼有學問的道理,大家就將他留下來,留下來在這片土地,每天為他們說道理。他也(借)這個機會,就將道理,五戒三皈的道理,就說給大家聽,影響到大家放棄抓魚來從農,做農事,大家過著農牧的生活,人人守戒律,人人自三皈依,佛法在那裡興盛起來。

佛陀將這段文說了之後,就向弟子說:「這是我無數生,塵點劫來,其中,無法算計,其中的一世,任何一個,一生中,身體雖然受很多的苦難折磨,我都沒有忘記法,我有一個心願,就是到哪個地方,都是和大家分享,化度眾生,有佛緣、持戒律、皈佛法。」這就是佛陀的教化。所以「佛教菩薩六法」,這就是教導眾生,首先就是從五戒開始。五戒,先做好,守好我們自己的規戒,然後能疼惜生靈,戒殺,提倡愛。這就是佛陀從最最微細的戒律,日常生活的規則,這樣開始。

所以「佛教菩薩六法」,這就是在生活中的六法。自己若有守規戒,也是化凶為吉,那個海神,相信也就是要救他,他若是在海上,與這些船上的人共業,就沒生命了,而他就是沒有與這些人共業,所以海神現身,讓他離開這艘大船隨著因緣,能在那個小鄉村裡度眾生,這也是因緣。

所以,到處都可以「覺有情入人群」,到人群中去,還是以身作則,「持淨法不受染」,雖然在漁村,他也不會去做殺生的事情,反過來度化眾生離開殺業,所以他「廣化眾生離苦」。「菩薩行六度行」,就是「以此六度為乘」。這就是我們修行者,佛陀給我們一個方法走,哪怕這麼簡單的法,因緣安排,只要我們是善心,為善事,同樣的,我們也就是這樣修持我們的戒,做好我們該做的事,與眾生沒有共惡業,也是同樣能夠自救。

就像貧窮子,他就是平時不知道規矩,墜入毒酒中,就不醒人事了,醉茫茫,前面的(經)文,我們已經說過。看前面的文:「汝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需,常可如意,無所乏短。」

汝今可以此寶
貿易所需
常可如意無所乏短
《法華經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就是過去就是這樣,狼狽流離失所,就是沉醉在酒,無明酒之中,這樣醉茫茫,卻是能有這樣的親友,看到他這樣醉在他的家裡,他就趕緊用一顆寶珠給他,之後親友離開,這位醉人也清醒了,也是再往其它的地方去,這樣又再會遇了,這位親友覺得:「我已經連城的寶珠給你了,你還是這樣流浪失所,這樣狼狽,你的身上這顆寶珠,你能將這顆寶珠去利用啊!」這是我們昨天說過了,去貿易,貿易就是要入人群去,去付出,不是修法只是自用,你應該要去付出。

這就是佛陀所教我們,我們若是願意,與人人分享佛法,你用不盡。我們用心聽,上求佛法,下化眾生,不斷精進求法,當然,你殷勤度眾生,你有用不完的法,所以這叫做貿易。

接下來再說:「佛亦如是」,佛陀也是這樣,「為菩薩時教化,我等令發一切智心。而尋廢忘,不知不覺。」

佛亦如是
為菩薩時教化我等
令發一切智心
而尋廢忘不知不覺
《法華經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這是五百弟子,受佛陀為他們授記之後,歡喜,譬喻自己像是醉人一樣,再來譬喻佛陀就像那個親友,「佛亦如是」,就像那個親友,就如過去當菩薩時,生生世世,都是眾生生命中的菩薩。所以「為菩薩時,教化我等」,也是這樣教過我們,教我們要發一切智,就是要啟發我們的智慧,啟發我們的慈心。但是又離開了,一生一世,自然法則,各奔東西,離開了,就又忘記了,那就是「尋廢忘不知不覺」,又是忘記了。過去菩薩所教我們的,我們隔陰之迷,因為我們的行修得不好,又是由不得自己,我們再造的業,隨業依報,隨業正報,隨著我們的業力,所以我們又忘記了,過去生諸佛菩薩的教育,但是這個因緣還在。

所以下面這段文再說,經文:「既得阿羅漢道,自謂滅度,資生艱難,得少為足。一切智願,猶在不失。」

既得阿羅漢道
自謂滅度
資生艱難
得少為足
一切智願猶在不失
《法華經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這段經文再這樣說,今生此世,因緣會合,隨佛修行,也是接受佛陀的教育,我們的根機,佛陀給我們「四諦」、「十二緣」法,我們也很用心修行,但是就是只守在自滅度,獨善其身。我們知道六道輪迴很辛苦,生死由不得自己,四生六道,現在能夠得到佛的教育,希望到此生為止,不想要再來人間輪迴,所以我們都一直守在這個地方,就是在阿羅漢果裡,獨善其身。

既得阿羅漢道
自謂滅度:
及證四果
自謂已得究竟滅度

「及證四果」。在這滅度,只是守在滅度。滅度,就是修行,修行,我們能證到四果,「自謂已得究竟」。雖然很用功、很了解了,儘管得到斯陀含、阿那含(果)等等,阿羅漢,四果已得,但是還是同樣獨善其身。自己以為,「我已經究竟滅度了」,自己以為這樣是究竟滅度,以為「法,我全都清楚,只要我守這些法,不要和大家結緣,就不會「汰」,又這樣的因緣牽引再來人間」,以為是這樣。所以「資生艱難,得少為足」。

資生艱難
得少為足:
斷惡修善
辛勤萬狀
資生之具
甚是艱難
得證無學
便以為足

就是在阿羅漢,修行,以為我這樣夠了,其實,法實在是得來很少,自己的無明也還在,塵沙惑也還未斷,也還有很多迷惑,所以「資生艱難,得少為足」。我所得到的法,原來是這麼一點點而已,只是知道「苦集滅道」、「十二因緣」的道理,原來佛陀所得的教法是這麼多,天地宇宙的真理,我們還無法很了解,所以光是以為「斷惡修善」,這樣「辛勤萬狀」。就是一直知道很多事情,都是苦、苦、苦,就是集這麼多無明、無明,這樣來人間的因緣,就只是一直知道這些事情。

所以,光是知道這些事情,就知道得很辛苦了,「甚是艱難」,所以「得證無學」,將這些事情,以為這些複雜的事情都知道,我不必再追求什麼,我就是這樣知道就對了,知道很多很多的無明、煩惱,累積來就是苦,這些我都知道了,我不必再進修什麼,所以已經得證無學了,這樣我就滿足了,以為是這樣。所以「一切智願,猶在不失」。

一切智願
猶在不失:
昔發大心
求一切智
此願猶在
至今不失

因為佛陀已經開始,開講《法華經》了,前面由舍利弗來啟動、啟機,請佛深入解說大乘法。舍利弗也得授記了,四大弟子也體悟了,也得授記了,又是「化城」的經過,也很了解時間這麼長,也又聽到,聽到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那麼的體貼佛心,佛陀那麼的讚歎,這過程都知道了,原來一切智願,其實我們也是已經,有這樣的體會了。舍利弗體會過,四大弟子體會過,我們五百羅漢,也應該與他們的體會同樣,他們已經得記了,我們也差不多了吧!

所以「一切智願,猶在不失」。這就是過去所發的大心,佛教育過,菩薩引導過,也開始有發過大心了,求一切智,這個願也還在,現在這個時候才知道不失,你有發願在內心,那個願就已經在,儘管你還沒去付出,但是你發的願還是存在,一念好心歸入真如本性。

「一切智願,即大乘之本願」,是人人本具,人人都有,大乘的道理,大家都有,大家都做得到。

一切智願
即大乘之本願
猶在不失:
以無上覺心
久曾熏習
於新識衣裡
故今未忘失

所以「猶在不失」,「以無上覺心,久曾熏習」。很久以前,無量劫、塵點劫以前,我就曾聽過這樣的法了,薰法了,我已經薰習過這個法了。「於新識衣裡」,就是到現在,再來吸收佛陀的教法,舊的法我們已經累積累積,薰習了,我們都還記得,現在好好地啟發,原來大乘的覺心,現在慢慢啟發起來,慢慢了解,天地之間一切真理,我們全都能體會到。今生此世,「新識衣裡」。我現在知道這顆珠,我現在已經又了解,在我的衣服裡,因為親友告訴我,我的衣服裡,自己有這顆寶珠,我現在知道了。「故今未忘失」,原來這顆珠還在,雖然流離顛沛這麼長久的時間,雖然生活這麼的狼狽,卻是我的內衣有這顆寶珠在。同樣的,我們不就是這樣嗎?雖然凡夫無明,其實我們的真如本性還在,佛陀做得到的,其實我們都做得到。

所以「今者世尊,覺悟我等,作如是言,諸比丘,汝等所得,非究竟滅,我久令汝等種佛善根。」

今者世尊覺悟我等
作如是言
諸比丘
汝等所得非究竟滅
我久令汝等
種佛善根
《法華經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這段文就是說,「今者世尊」,現在佛陀開講《法華經》,現在佛陀已經覺悟、啟發我們,讓我們大家都知道,大家來說出自己這麼愚癡,沉迷在醉酒裡,所以佛陀曾這樣跟我們說,「諸比丘!汝等所得非究竟滅」,佛陀就曾這樣跟我們說過了,但是「我久令汝等種佛善根」,我已經自久以來,就是這樣為你們種善根,你們現在在修的還有空間,要再進步,過去我就一直叫你們,要好好發大心、立大願。「今者世尊覺悟我等」。

今者世尊
覺悟我等:
今者靈山大覺世尊
覺開悟我等之輩

現在的靈山會,大覺世尊這樣為我們開啟,我們的真如本性,讓我們體悟,這是佛陀現在開始。「作如是言:諸比丘!汝等所得非究竟滅。」

作如是言
諸比丘
汝等所得
非究竟滅:
作是告言
汝等所證無學之果
乃是小乘
非實滅度

現在佛陀這樣跟我們說,我們現在所證的無學之果,是小乘,大家以為我們這樣夠了,其實你們所了解的是小乘法,是獨善其身,「非實滅度」,不是正式究竟的滅度,你們只是獨善其身而已,顧自己,這很危險,外面的境界再來,也是會受污染。所以「我久令汝等種佛善根」。

我久令汝等
種佛善根:
我從久劫
令汝等種佛之善根

佛陀已經跟大家說過了,我已經很久就叫你們,要種大善根了,發大心入人群,這是自久以來就這樣告訴你們,這是久遠劫的事情,「汝等種佛善根」,已經都有善根存在了,應該大家好好地往內,自己找出你們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是永恆不滅,永遠都在你的內心裡,只要你好好用心,在內心這個真如本性,這個覺性不要亂了,修戒、修定、修慧,聽法,聞法,聞了之後好好去思考,思考之後好好受持,身體力行,無法不知,無事不了,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20220517《靜思妙蓮華》 菩薩入群 六度為乘 (第1155集)(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