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220804《靜思妙蓮華》 聞持是經 如來荷擔 (第1212集) (法華經•法師品第十)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6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20804《靜思妙蓮華》 聞持是經 如來荷擔 (第1212集) (法華經•法師品第十) Empty
發表主題: 20220804《靜思妙蓮華》 聞持是經 如來荷擔 (第1212集) (法華經•法師品第十)   20220804《靜思妙蓮華》 聞持是經 如來荷擔 (第1212集) (法華經•法師品第十) Empty周四 8月 04, 2022 6:40 am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6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20804《靜思妙蓮華》 聞持是經 如來荷擔 (第1212集) (法華經•法師品第十)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220804《靜思妙蓮華》 聞持是經 如來荷擔 (第1212集) (法華經•法師品第十)   20220804《靜思妙蓮華》 聞持是經 如來荷擔 (第1212集) (法華經•法師品第十) Empty周四 8月 04, 2022 11:46 am

20220804《靜思妙蓮華》 聞持是經 如來荷擔 (第1212集) (法華經•法師品第十)

⊙「背負曰荷,在肩曰擔;此經法藏是如來全身。讀誦是經者,則為如來肩背上之所負荷、所承擔,乘如是法而來人間開示,令眾生悟入一乘實法。」
⊙「若人以一惡言,毀訾在家、出家,讀誦法華經者,其罪甚重。」《法華經 法師品第十》
⊙「藥王!其有讀誦法華經者,當知是人以佛莊嚴而自莊嚴,則為如來肩所荷擔。」《法華經 法師品第十》
⊙此段釋明:讀誦聞持是經者,如說修行之莊嚴同佛,為如來荷擔,即蒙佛加被護念之意。
⊙藥王!其有讀誦法華經者:若其有人讀誦是經者,當知如是持經之人。
⊙當知是人以佛莊嚴而自莊嚴:持誦是經,解說佛智妙行,讚譽佛名莊嚴,是人以此自嚴其身。
⊙佛以定慧莊嚴而說此妙法華經,若人讀誦此經,則是能修佛之定慧,故以佛嚴而自嚴。
⊙則為如來肩所荷擔:則是如來傳法之使,乃為如來肩所荷擔,持佛正法,轉化眾生,令得正見,則是荷負諸佛如來大重擔者。
⊙在背負重曰荷,在肩曰擔,此經是如來全身,故讀誦是經者,則為如來背之所荷。肩之所擔,奈何眾生常在如來肩背而不知。

【證嚴上人開示】
「背負曰荷,在肩曰擔;此經法藏是如來全身。讀誦是經者,則為如來肩背上之所負荷、所承擔,乘如是法而來人間開示,令眾生悟入一乘實法。」

背負曰荷
在肩曰擔
此經法藏
是如來全身
讀誦是經者
則為如來肩背上
之所負荷、所承擔
乘如是法
而來人間開示
令眾生悟入
一乘實法

用心聽,也看。「背負曰荷,在肩曰擔」,意思就是說,背在背上叫做「荷」,擔在肩膀上叫做「擔」。我們在搬運東西,不離開背在背上,或者是擔在肩上,這就是粗重的東西,必定就是要用這樣的姿勢來背、來擔,這是我們一般人要負擔很重,來搬運的姿勢。就譬喻我們要承傳這部經。「此經法藏是如來全身」,這部《法華經》要流傳下去,就像佛的全身一樣,這法藏無量啊!你看,真的要了解一部經,不只是單獨一部經,佛陀要講《法華經》以前,就是四十二年間講很多法,講「阿含」,說「方等」,又開示「般若」,《法華經》,然後到最後就是要傳承,將佛法就是人人要受用,受用就是要承受起來,要用,用在人群中,是長時,是生生世世。這就是佛陀一生施教,當他覺悟那時,第一個時間就是華嚴的境界,三七日間談華嚴,那個時間,那個境界,在靜寂清澄的心境裡,這樣那華嚴的境界,就是佛的世界。

等到他出定了,思考要如何讓眾生也能體會,這樣的境界呢?這個境界是人人本具,所以佛陀覺悟的第一個念頭: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性。這是佛陀的覺悟,覺悟天下眾生,人人具足有如來的智性,這種如來的智性,回歸到如來的實境,那就是華嚴世界,靜寂清澄這個境界裡,希望人人有辦法去體會,回歸人人本具真如本性。談何容易啊!所以佛陀只好再回歸,想,如何走入人群來,如何能讓人人接受。思考啊,所以慢慢接近了鹿野苑,他所要度的對象、目標,那就是憍陳如等,隨佛,追著佛,要來勸佛回去皇宮,勸不成佛回皇宮,只好跟隨佛陀修行,只是一念間,佛陀的心境他們沒法了解,所以一時間就停滯在鹿野苑裡。

佛陀覺悟了,所以回歸鹿野苑來度這五位。用什麼方法來度?苦、集、滅、道,這就是佛陀向人間說法的開頭,第一場的說法,也是僧團完成,佛、法、僧三寶俱足,佛已經覺悟了,回歸鹿野苑說法了,法完成了。向五個人講法,三轉法輪,三轉四諦法輪,終於五位比丘完成了,了解這個道,就是四諦法,這就是最初三寶具足,佛、法、僧。

佛陀開始弘法利生,因緣成熟了,一群一群與佛有緣的人,從舍利弗、三迦葉,這樣一群一群有緣人這樣來,很快,幾年的時間內,就已經千二百五十人俱了。雖然常隨佛,聽佛說法,就只是停滯在四諦、十二因緣法,了解人間是苦,三途可怕,六道輪迴苦難斷,所以大家就是要如何斷生死,能了脫三途苦難。所以隨佛修行的人,就這樣停滯在那地方。佛陀儘管用心,提起人人的信心,要相信自己內心的本性,與佛同等真如佛性。但是大家認為這個佛性,我了解,但是我不敢,不敢入人群去,因為要回歸佛性來,必定要入人群,不敢,因為在人群中很容易受影響;儘管信佛了解,但是經不起一句的毀謗,或者是輕輕一句,違反了佛的教化,就無法去應對,很容易就這樣受影響。

譬如說大家對慈濟人的行為,標準訂得很高,既然穿上了慈濟這套衣服,大家都用著很高的標準,來看慈濟人。這就表示要承擔起如來家業,這個責任是有多重,這個形象,形象、行儀,若沒有很注意,其實也是人家背後,就這樣在毀譽,或者是毀訾。有的人看見慈濟人就讚歎:「穿這套衣服的人都是好人。臺灣有什麼樣的大小事,就是這些人及時出來,去付出。」

讓人看到,也有人讚歎的人也很多。但是也有人毀訾,他這樣說,人就這樣聽,就這樣傳。的確,慈濟人,人人都是在注意,你一點點都不能偏差。這就是在人間。所以我前面所說,毀訾,有的人不知,就這樣毀謗。不是很清楚,人家這樣說,我也跟人家這樣傳,叫做「毀訾」。有的故意的毀謗,有的不明道理就這樣傳說,這樣也是不對。所以說,穿上這套衣服來,我們肩上所擔的責任,就要讓人人看我們很圓滿,這樣慈濟人,才是真正人人所稱歎,人家不會批評我們。

同樣的,出家,出家在外面,舉止談吐都要很小心,同樣的道理。所以說,就像背在背上沉重的東西,或者是擔在肩上很重的擔,因為我們要弘揚這部經,所以,「此經法藏是如來全身」,佛陀已經讓我們三寶具足,在人間宣揚法,化度眾生,這就是如來全身,卻是我們還有一點點的瑕疵,所以我們要好好更加用心,自我警愓,出門我們要時時去幫助人,這才是真的慈濟人,菩薩路你才走得通。

同樣的道理,走這條菩薩道,就是在弘揚佛陀的教化,這道理是同樣。所以我們「讀誦是經者,則為如來肩背上,之所負荷、所承擔」。你,修行者,或是學佛者,你的行為,只要你有在讀經、誦經,你一定要懂道理。你有讀經、有誦經,你若不懂道理,其實你的行為,一切都是佛陀要承擔!只要你讀誦經典,這樣就是如來肩背上面,所負擔的責任,所以佛陀就要替眾生,擔這麼多責任。現在呢?我們現在發心,發心想要來聽佛法,將佛法一句一偈入心歡喜,這個道理我們要讓大家知道,我們要來淨化人心,我們現在受人毀訾,我們要怎麼處理呢?有的人要毀謗,有的人就是這樣聽,就覺得:「對啊!你不應該這樣。」這要怎麼辦呢?只好就要回自己,回諸於自己。我們自己的行動要很小心,要好好地在人與人之間,在人群中,知道是這樣的人間,所以我們更要謹慎,好好修行,在我們的威儀,在我們的動作等等,這我們要用感恩心。

所以,「乘如是法,而來人間開示,令眾生悟入一乘實法」。佛陀來人間,就只是這個目標,盼望我們人人就是能夠徹悟,了解世間的真理一乘實法,這就是佛陀來人間的目標。一乘實法道理,就是在《法華經》。《法華經》,開始佛陀將要開權顯實,一直讚歎,讚歎佛的智慧。但是,大家無法了解,了解的是佛真的智慧很高,大家很想要了解,要知道智慧如何入?佛陀就說一實乘法。一實乘法是長得什麼樣子呢?佛陀,就是舍利弗來請佛,講出了如何才能入一實乘法。佛陀竟然三止,不可說,因為你若要說這個法,根機沒有很深的,他的信心沒有很堅定,就很容易受人影響。佛陀說,偏差一點點,道理就往不很對的事情去分析,若這樣這個人,就是對法不清楚,偏差,這樣對法,就會偏差了。

總而言之,佛陀來人間,是乘如是法,真如一實乘法,來人間要開示眾生,使令眾生悟入一實乘法,就是行菩薩道。菩提大直道,走入人群中,去了解人群中的道理,人群的心理,人群的心理、道理等等,我們可以去了解。

總之,學佛,我們的心要很明、很細,要很細心,要很明確,若是沒有智慧,信心若不堅定,一點點的無明,風把你吹一下,我們就受損了。到底是無明風損,或者是發出無明的人損,或者是去接受無明的人損?這是很多損害的方向,最終就是將法滅掉了,這就是毀滅佛法的罪。

所以前面的(經)文說:「若人以一惡言,毀訾在家、出家,讀誦法華經者,其罪甚重。」

若人以一惡言
毀訾在家出家
讀誦法華經者
其罪甚重
《法華經 法師品第十》

若是有人這樣,以一惡言,輕輕一句話,去影響到修行人,是在家修行或者是出家修行,想要聽法,聽大乘法的人,被他輕輕的一句話,破壞了他修行者的心,這種毀訾在家、出家,只要有心想要修行,就受到這種的毀謗,「訾」,這個「訾」字,大家要知道,人家在毀謗,不明就裡,是真是假不清楚,只是聽到人家說,就一樣跟著這樣走,就這樣傳,這是最可怕的。像這樣,人家在讀經,人家在……等等,不論對在家人、對出家人,有起這種毀訾的心態,聲音發出去,那就容易使這部經,在人的心目中會消退,何況要身體力行,更困難,這就是佛陀在教誡我們,不可,不可惡口,惡口,光是單獨出一言的惡語,不必說連篇,光是對在受持《法華經》的人,不論是對在家人、對出家人,輕輕一句,道理不清楚,這樣來毀謗,單一句,這樣一句惡言,在持經人的身上,來毀謗那個人,這令他煩惱。「我讀經,有哪裡不對呢?我說佛陀所說法,傳承給別人,有哪裡不對呢,為什麼要來毀謗我呢,因為我的煩惱還未都斷除,受到人家毀謗我,我也會煩惱。」那個毀謗他的人,讓一個持經的人受煩惱,這樣那個對方叫做惡口,只要讓人,修行者煩惱,他就是叫做惡口,輕輕一句話,擾亂了修行者的心,這叫做惡口。

所以不論在家學佛的善男子、善女人,或者是出家的僧尼,或者是初發心,還未受戒的沙彌、沙彌尼等,一句話,輕輕地讓這些人,學佛的人,不論在家、出家,初發心的人,心受影響,這都叫做惡口。這些人,有心要讀誦《法華經》者,前面說過,不論在家人、出家人,發心要讀誦《法華經》,由他的惡口這樣來毀謗,那個罪就是很大,所以四眾讀法華經,因為毀謗,這樣損害他的道心,讓他的道心退失,要身體力行行菩薩道的人,心也退了,這樣障礙,障礙修學佛法,身體力行,若像這樣,你們想,佛法要如何弘通出去呢?弘通教法都備受障礙,因為人的道心受障礙了,受影響了,道心已經受損,已經退失他的道心,行者的道心受到障礙,你想,處在人間的正法是不是難行呢?用愛鋪路,用覺有情來牽長久的情,菩薩的道路,希望人人這樣,人人覺有情,人人發揮他的愛心,這條道路就已經面臨到,這種被毀謗,想,是不是世道險難呢?

前面<化城喻品>,已經跟我們說了,世道險難,所以,弘揚佛法真的是很困難,所以這種出惡口,真的罪業深重啊!下面接下來的(經)文說:「藥王!其有讀誦法華經者,當知是人以佛莊嚴而自莊嚴,則為如來肩所荷擔。」

藥王
其有讀誦法華經者
當知是人
以佛莊嚴而自莊嚴
則為如來肩所荷擔
《法華經 法師品第十》

這段就是要向我們說清楚,讀誦或者是聽經,或者是受持這部經的人,或者是照這樣聽、照這樣身體力行,這都是很莊嚴道場。

此段釋明:
讀誦聞持是經者
如說修行之
莊嚴同佛
為如來荷擔
即蒙佛加被護念之意

我們自己在修行,聽經了解之後,轉變我們的人生。過去惡言惡語對待人,現在輕柔善語和人談話;過去惡形惡色來對待人,現在柔和善順去幫助人,這已經是這樣改變過來,這就是莊嚴。行,「修行之莊嚴同佛」。

所以常常說佛,佛,念佛,佛心入我們的心,念佛入我們的心來,行如來所行,這就是同佛莊嚴,也是「莊嚴同佛」,與佛同樣。以佛心行如來事,就是這樣莊嚴佛事。所以這就是讀誦、受持,如說修行的人,這真的是在莊嚴佛事。佛陀所說的道理,我們化為人間事,在人間,從我們的身體,從我們的言語行動,這樣莊嚴起來,這就是誦經的人、聽經的人、持經的人,大家應該要有的,展現出我們的威儀,我們的莊嚴,這就是同佛,與佛同樣的行為。

「為如來荷擔」。和佛同樣的莊嚴,因為佛滅度了,所以修行者如同佛在人間。大家的讚歎,或者是大家受人毀謗,這也是同樣,是佛陀他所為我們擔負著,為我們負責,我們人人都是在佛的肩膀上。即蒙佛加被護念的意思,我們是因為乘佛陀的智慧開示,法流傳,我們現在又有經可讀,才可以如說修行,真的我們如站在佛的肩膀一樣,佛陀為我們承擔,佛的法身為我們來承擔。所以我們就要很用心、很莊嚴,修行如菩薩,菩薩能成佛,我們就要表達出來。

藥王
其有讀誦
法華經者:
若其有人
讀誦是經者
當知如是
持經之人

所以說,「藥王!其有讀誦,法華經者」,這部經典,就是這樣,「當知如是,持經之人」。大家,持經者一定要表現出,這樣的形態出來,如同佛法,都在我們身上。

當知是人
以佛莊嚴
而自莊嚴:
持誦是經
解說佛智妙行
讚譽佛名莊嚴
是人以此自嚴其身

所以「當知是人以佛莊嚴而自莊嚴」。持誦經典的人,「解說佛智妙行,讚譽佛名莊嚴,是人以此自嚴其身」。了解嗎?就是我們要持經,要講佛所說的法,我們就要自己先走。我們會說,不會做,不會身體力行,這樣就不像佛法在人間。真正佛法在人間,佛法這條路是我們走得通的路,我們必定要去走,所以我們就是要有這樣,「持誦是經,解說佛智妙行」,「讚譽」,這就是讓大家讚美我們,讚歎佛法、菩薩道是這麼莊嚴,在人間幫助人、尊重人,這種愛,創造愛在人間,這就是自莊嚴其身。我們這樣做,人家也是這樣同樣在讚歎我們。所以「佛以定慧莊嚴,而說此妙法華經」。

佛以定慧莊嚴
而說此妙法華經
若人讀誦此經
則是能修佛之定慧
故以佛嚴而自嚴

佛陀他講經是用他的定慧,佛陀的戒律,佛陀的定力,佛陀的智慧,他莊嚴,所以他說法不離開戒、定、慧,莊嚴的身相在說法。何況在說《法華經》呢?要說《法華經》之前,放光現相,這與一般講經不同。所以,戒、定、慧,平常講經就是這樣,但是要說《法華經》就不同了,放光現相,這是多麼莊嚴啊!所以彌勒、文殊(菩薩),來互相對答,說起了二萬日月燈明佛,這樣的故事出來,這是多麼莊嚴的道場啊!這真的是很慎重。

所以,「若人讀誦此經,則是能修佛之定慧」。已經願意要去講這本經,一定這個人要很自信,自己要做得到,說得到、做得到,實在是談何容易啊?在芸芸眾生中,要與佛同樣的定慧莊嚴,實在是不容易。不過不說也不行,法沒有傳啊,所以要再努力。要傳佛的一實乘法這部經,必定要「能修佛之定慧」,所以一定要再努力,自己自我要警惕。「故以佛莊嚴而自莊嚴」,每個人都一樣,我們若決心要來傳布方法,一實乘法,我們要下定決心,真正以佛莊嚴的定慧,這樣來努力才有辦法講說這部經,才能讓人人接受。「則為如來肩所荷擔」。

則為如來
肩所荷擔:
則是如來傳法之使
乃為如來肩所荷擔
持佛正法轉化眾生
令得正見
則是荷負諸佛如來
大重擔者

你要如何說,說得眾生能接受,說得眾生能如法修行,這個責任很重。就如佛陀替我們,在肩上擔著責任,我們自己也要有責任,就如我們的肩膀在擔著,佛的全身、經藏,佛的法身擔在我們身上。「則是如來傳法之使者,乃為如來肩所荷擔」。這就是如來的使者,你要布達佛法出去,也是佛陀的責任,佛陀遣使我們來人間。所以「持佛正法,轉化眾生」。我們要守持佛陀的正法,來轉化眾生,不能因為這麼多人說,你就一定要這樣做。我們就跟著這樣做,不可以。佛法就是佛法,正法就是正法,不能隨波逐流,就是要堅定,該守持的就要堅定守持,不能說現在的社會就是這樣,你就要跟著人家這樣走,這樣就很危險。

所以「持佛正法,轉化眾生」,不是被眾生轉化了。所以有時候想到現代,要堅持正法實在是很辛苦,不容易,很擔心的事情真的很多。所以希望人人有正見,要用什麼方便法在人間,也要很堅持,要選擇什麼樣的方便法,真的要很堅持。所以「則是荷負諸佛如來,大重擔(者)」。很大的擔子,擔在身上,很辛苦呢!

所以,在背負重叫做「荷」,在肩,肩膀叫做「擔」,擔天下的米籮,不是那麼簡單,很辛苦。所以「此經是如來全身,故讀誦是經者,則為如來背之所荷」。

各位,學佛要真正用心學,要有如來的定慧。現在的人間,眾說云云,到底你要往哪一條路走?但是《法華經》說了很多方便法,這麼多的方便法,要如何去堅持,對準的方便法,真的是不容易。所以「肩之所擔,奈何眾生,常在如來肩背而不知」。

在背負重曰荷
在肩曰擔
此經是如來全身
故讀誦是經者
則為如來背之所荷
肩之所擔
奈何眾生
常在如來肩背
而不知

眾生,我們都是在如來肩膀、背上,他這樣將我們背著,背得這麼辛苦,卻是我們都不了解,不覺不知。所以期待大家,在外面行動要很注意,不要一點點的聲色、形態偏差了,人家若不善解我們,錯都是在我們的團體中。所以希望大家要用心在人群中,人群中要時時多用心啊!
~證嚴法師講述於2016年7月5日~
回頂端 向下
 
20220804《靜思妙蓮華》 聞持是經 如來荷擔 (第1212集) (法華經•法師品第十)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