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220829《靜思妙蓮華》 有是經處 是佛法身 (第1229集) (法華經•法師品第十)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92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20829《靜思妙蓮華》 有是經處 是佛法身 (第1229集) (法華經•法師品第十) Empty
發表主題: 20220829《靜思妙蓮華》 有是經處 是佛法身 (第1229集) (法華經•法師品第十)   20220829《靜思妙蓮華》 有是經處 是佛法身 (第1229集) (法華經•法師品第十) Empty周一 8月 29, 2022 9:36 am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92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20829《靜思妙蓮華》 有是經處 是佛法身 (第1229集) (法華經•法師品第十)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220829《靜思妙蓮華》 有是經處 是佛法身 (第1229集) (法華經•法師品第十)   20220829《靜思妙蓮華》 有是經處 是佛法身 (第1229集) (法華經•法師品第十) Empty周一 8月 29, 2022 10:37 am

20220829《靜思妙蓮華》 有是經處 是佛法身 (第1229集) (法華經•法師品第十)

⊙「有是妙法經處,即信根得道處,是轉大法輪處、大涅槃寂滅處,故此經所在,須起塔表誠供養。」
⊙此塔中已有佛法身,不須復安舍利,碎骨是生身舍利。此經是法身舍利,不須復安生身舍利。
⊙「藥王!在在處處,若說、若讀、若誦、若書、若經卷所住處,皆應起七寶塔,極令高廣嚴飾,不須復安舍利。」《法華經 法師品第十》
⊙「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來全身。此塔應以一切華、香、瓔珞、繒蓋、幢幡、伎樂、歌頌,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法華經 法師品第十》
⊙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來全身:經明妙理,理性清淨,即是如來清淨法身;有是經處,便為是塔,經文即是佛之舍利。
⊙經中:如人志心求佛舍利,如是之人,乃可為說。此意謂 :求佛法身舍利。
⊙此塔應以一切華、香、瓔珞、繒蓋、幢幡,伎樂、歌頌,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此之寶塔,應以是等而為供養。塔內本應安放舍利,而此因經典所在之處,即云不須復放者,以此經義悉為佛自證之法性所流露。
⊙佛口所宣揚,此處有經即已兼佛之法身、報身而盡有之,等於有佛之全身,較僅有佛之舍利,更益為尊重。

【證嚴上人開示】
「有是妙法經處,即信根得道處,是轉大法輪處、大涅槃寂滅處,故此經所在,須起塔表誠供養。」

有是妙法經處
即信根得道處
是轉大法輪處
大涅槃寂滅處
故此經所在
須起塔表誠供養

能夠了解,妙法經處,有《妙法蓮華經》這個地方,或者是我們人人有信根,信根深,法能入心,入心的法在落實日常生活中,這樣的地方,還有,能轉大法輪的地方,這全部就是有佛全身的舍利。這是表達出了有佛法的地方,那就是能轉法輪,法在人心中,如實在人間裡,這就是佛法普及人間,這就是我們佛法如何能讓人人,心中得到大涅槃寂滅。我們的心都是煩惱、無明,起起伏伏,分秒鐘都靜不下來,我們的心念不斷此起彼落,學佛,我們就是要學得,心能這樣很靜,寂靜清澄,回歸我們心靈的境界,在心靈的境界是遼闊、寂靜,無所障礙,這就是我們寂靜,心靈的境界,不受污穢來染著,也不受煩惱、無明來影響,這就是寂滅的心境,這是我們要修行的境界,而不是到了往生了、入滅了,才叫做涅槃。

佛陀在修行過程中,突然間與天體合而為一,大天空寂靜,大宇宙間萬物真理融會貫通,入了佛的心腦裡,這個時候,什麼樣的人世,都不污染到佛的身心,都沒有污染,他已經無明煩惱完全解脫了,解脫了無明煩惱,不受人天種種的環境來困擾,已經入了寂靜清澄的境界。佛陀所以不生不滅,謂大涅槃,這也就是我們修行的目標,我們若能這樣,過程必定要經過菩薩道。菩薩道就是入人群中,人群種種的苦難。雖然苦難,但是不影響到,菩薩入人群的心境,因為已經堅定道心了,信根已經堅定了,所以菩薩的心境,不受人間種種苦難所影響,願意,願意入人群中去,這就是行菩薩道。菩薩道的法,就是在《法華經》中,佛陀所教化。從開始,佛陀讚歎佛智,佛智、道種智、一切智、無師智、自然智等等的智,這智慧來啟發我們的悲心,從我們的悲心,來引領我們的智慧,這叫做福慧雙具。

已經福就是要在人群中得,造福在人群,因緣,好緣,結好緣在人群,好因好緣,就是在我們六度萬行中得來的。六度就是要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樣得來了我們所有的智慧。因為我們有六度,有萬行,入人群中完成我們的因,去成就一切緣,因緣圓滿。要能等到於眾生人群中,所修得的六度萬行因緣圓滿,那就是要依照這部經,「經者,道也;道者,路也。」我們就是要走這樣的路過來。

就像(2016年)與大陸福建省(慈濟人),廈門、福州兩個地方,這樣視訊來講話,還有在臺中、花蓮,四個地方運用了科技,這樣來大家互動,來了解他們投入了災區裡,他們的見聞,描述出了他們的心境。在福州有百多人聚集一堂,大家說他們的心聲、他們的見聞。這一次,他們大家在參加,年輕人很多,中年、青年、老年人都有,裡面有教授、老師、護理師,還有醫師、還有律師,還有五星級的大廚師,應有盡有,人手這樣,大家都是伸出他們的雙手,做出了他們不曾做過的事情,投入了救災的工作。聽他們的心境,實在讓人很感動,尤其是聽到委員,她就是說,雖然她已經要待產了,不敢出去,家裡的人也不允許她出去,卻是她還是領起了任務,在家裡,她就是做後援勤務的工作,也是同樣沒有空檔。有的是帶孩子,孩子年紀小,無法帶出去,所以她還是同樣,她也是要負起責任。像這樣,他們能做後援,後勤的訊息,甚至外來的,像是臺灣去的、外縣市去,要住哪裡呢?就要幫助他們聯絡飯店,安排住宿等等。無法出門的人,他們在家裡,他們也是要這樣做安排的工作。

有的人就是到了那個災區,從來就不曾做過救災的工作,但是看到災情那麼的慘澹,他們要如何去付出?到了那個收容的地方,看,看到老人,腳也已經受傷了,感染了,不捨啊!護理,護理師發揮了他的專長,趕緊將他的腳好好清理,整個髒污幫他清理好,好好地為他抹藥,好好地為他處理。還有委員,年輕的委員,看到老人在那個地方,就開始哭了,趕緊將她摟過來,抱一抱,跟她說:「不用怕,不用怕,我們大家都在妳的身邊。」像這樣。也有八十多歲說:「我沒有孩子,我只有和我的老先生,我現在只有兩個人,現在這樣受這麼大的災難,苦啊,很苦啊!」同樣,慈濟人去將她摟過來,疼惜一下,「阿嬤,您還有我們啊!我們這些都是您的孩子啊!」這樣將她安頓到,讓她心能安下來,用這樣的方式。甚至阿嬤也說:「我已經吃好幾天麵包了,已經吞不下去了,好幾天沒有吃飯了。」就這樣,大家趕緊來互動,來彼此會合,要怎麼辦?趕緊來為他們香積。從這樣開始,展開了設爐灶。

要設爐灶有那麼簡單嗎?要先清掃,這些人都是教授、老師,還有律師等等,都是坐辦公室,動腦不動力的人,忽然間要做這些事情,要怎麼做啊?很辛苦,又要打掃。有願就有力,這個願一出來,大家不怕髒,趕緊先清掃。看他們在清掃,也是這樣不怕髒,整個的廚房,學校,中學的廚房是那麼髒,他們就是這樣,整片去刷、去擦、去清,清出了亮麗清淨的地方。開始有人送來菜再鋪排下去,菜是滿滿的,很多。開始有人送米來了,只要好事,有人引導,好心的力量就聚過來。開始將這些東西變成了熱食,讓這些老人也好,孩子也好,總是所有的災民,聞到菜香、米飯香,很歡喜。不只是供應給他們吃,要發揮智慧,要如何讓他們吃到沒有廚餘?沒有剩,讓他們又吃得很飽,又沒有東西留著,看他們每個碗都吃得乾乾淨淨。慈濟人的服務,是不輸五星級的服務,排桌子,就也在那裡像在拉線一樣,這個桌子與椅子,都要排得很平齊,讓他們平齊進來,坐著有次序。

吃飯當中,慈濟人在桌邊,這樣仔細地為他們服務。開始,一兩天的服務,慈濟人就又來收碗筷,又去洗碗。智慧開始了,慈濟人的智慧再次發揮了,就向大家說:「大家都來自各不同的地方,遙遠的地方,從臺灣來,每一個人都有家業、有事業,為了愛,不忍心大家,受到這樣的災難、苦難,放下了自己的事業、職業,遙遠的地方這樣來,幫助大家。後來有一位是五星級的大廚師,很有名的大廚師,也來投入了,色、香、味、營養全都有,這都是有的要請假,請假就要被人扣薪水,有的老闆,他將他的事業交給別人,來到這個地方。所以,用這麼尊重的愛付出,希望我們大家用惜福感恩的心,我們吃飽飯,大家自己的碗,除了吃得很乾淨,再自己去洗乾淨,就不用再讓那些,在那麼遠來的人這樣來,將這些,這麼多碗,好幾百個,上千個的碗就要洗很久,讓他們這些時間,還能做更多的事情。」

智慧的輔導、愛的表達,讓他們能用感恩心,這樣他們也動起手來幫忙,不只是能洗碗,自己洗碗,又能來當志工,這就是智慧。從開始這樣將他們覆護著,就像如來覆護持經的人,我們菩薩就是覆護苦難的眾生。不只是覆護苦難的眾生,又是要教導苦難的眾生,也起動他們,能付出他們一分的力量。很多菜,每天都有人送來,每天都煮不完,這些菜也不能讓它爛了,也不能讓它浪費了,吃不完要怎麼辦?誠浩就在那個地方輔導他們,「不要緊,爛掉的菜,我們大家來掘土,掘開,爛掉的東西將它埋,埋在地下,讓它做肥料,因為這地上就可以種東西。再來,這麼多的高麗菜、大白菜,這些東西吃不完要怎麼辦?他也懂得:「來,我們將一片一片的菜葉,這樣剝開剝開。」沒有刀子可以一個一個用刀剖,他就用,教人用手,一層一層將它剝下來,就這樣晾開,讓太陽曬,曬成菜乾,有時沒有菜可吃的時候,就有菜乾可吃,用這樣教他們。

「大家,來啊來!來幫忙做。」志工,這些災民就化為志工,大家在那裡動起手來,也會洗碗,也會來剝菜葉,也會來幫忙晾菜,這樣就不用一直坐在那裡,一直煩惱。開闊了他的心,也動了他的身,讓他的身體有活動就健康,將他的心那鬱卒的悶氣,化成人與人之間,互相來互動、來付出,發揮他們人生的價值,這樣他們展開笑容了,他們歡喜了。雖然這件事情很微小,曬菜乾,這有什麼啊?但是這是很大的道理,我們能讓人的心,開闊他的心,讓他能活動他的身體,讓他忘記了煩惱,讓他在與人與人之間互相互動,互相結一個好緣。

你看我,笑一下,我看你,歡喜,我們認識了,我們互相來安慰,你是受災的人,我也是受災的人,互相遇到了,彼此之間互相勉勵。這就不用彼此就是陌生,你與我沒有關係,我比你還苦,所以你不了解我,彼此就是陌生。互相收容在那個地方,互相不認識,我們若是這樣打開他們的心門,互相容納、互相關懷,彼此之間結好緣,又懂得惜福,聽慈濟人來說惜福,從這樣開始,將他們帶起了做環保,開始就教他們做環保。大家除了會曬菜,又開始做環保了,去回收,教他們如何分類等等,讓他們知道,我們發放給他們的物資,毛毯,就是從這寶特瓶,塑膠類回收、分類,處理得乾淨,再製成瓶片、酯粒,向他們說得很清楚,抽紗、織布變成毛毯,讓他們都能了解,他們就知道,原來我丟掉的東西,這些東西回收回來,就是可以救人的東西,是人類很需要,能夠禦寒的毛毯。

甚至織布做衣服等等,讓他們都能了解,像這樣,雖然是微小的動作,讓他們能懂得大道理,展開了他們的心志,彼此互相關懷。這若能繼續地帶下去,凡夫成菩薩。不要說小小的動作,不痛不癢,小小的動作就是含著大道理。看到他們當律師的人,當教授的,承擔去做交通,總指揮是醫師,總指揮是醫師,交通總指揮,同時也去承擔總務,什麼都做。不論他是什麼師,就是做他們原來不曾做過的事。單獨一位大廚師,他本來就是大廚師,所以他進來,開始他說:「看需要做幾天,我就做幾天。」願意每天做。人家問他:「會累嗎?」他說:「累啊!累,就是累才要走出來,去做慈濟就不累。」這是智慧,是累啊,整天在那火爐邊,怎會不累呢?是累啊,累,才要走出來,進來做慈濟就不累。問他:「你要做幾天?」「看需要香積幾天,我就是做幾天。」

看,這位大師傅,願意這樣付出,這是愛的力量。總而言之,要知道,用心用愛去付出,無不都是感動人的故事,是感動人的歷史。真的是聽了很多,差不多從(下午)三點開始,一直聽,聽他們將近三個鐘頭,兩個半鐘頭,後面半個小時,我和他們分享。一直聽,從福州聽到廈門,從廈門聽到臺中,到花蓮這個地方,我才向他們回應回去。看看,這就是菩薩現神通力,他們安住不動,在福州的道場,在那個地方聚集百多人在那裡。和他們說完了,他們在那個地方就換來聽,聽廈門,廈門也是一群人,才從災區回來,他們就在廈門來分享。臺中也聽,聽在福州、聽在廈門的分享,臺中也出聲了,換他們來分享。不只是聽聲音、看人,聲影全都有,同在一時的時間,在大陸兩個地方,包括臺中,三個地方,一時間回到花蓮。

在花蓮,師父一個人,在同一個時間,到他們三個地方,因為在福州,師父的影像也在那裡;在廈門,師父的影像也在那裡;在臺灣臺中,師父的影像也在那裡,所以他們同時看到我的影像,我同時看到他們大家的影像,大家匯來,回到臺灣,我全都看得到,這不就是現在的科技,來幫助現代的菩薩現出神通。這樣,兩個半鐘頭,聽他們各人的分享,我實在很感動,這就是妙法華處,妙法華的道理,《妙法華經》所在的地方,教菩薩法,是真實的菩薩,都在那裡救人。

問他們:「你們是不是這樣結束了呢?」在福州的人說:「還沒,我們繼續。」「要做到什麼時候?」「現在災民,已經慢慢投親靠友去了,學校要開始整理,孩子將要讀書了,收容的人,慢慢就要設法投親靠友。」這樣是不是結束了?我就跟他們說:「這樣還沒有要結束,開始我們就要與這些人不斷地,這條線要拉好,我們要繼續了解,他們的生活是如何?將來沒有房子,沒有房子可住的人,政府土地找在哪裡,要如何為他們建屋?他們貧困的人,政府的補助足夠嗎?他們要用什麼方法,來復建他們的家園?這些,我們菩薩長情大愛,我們要再擴大愛,再拉長情,要繼續關心。」這是最後我的叮嚀。大家說,做得到,願意這樣繼續做下去,這就是與三個地方所分享的。

感覺上,那些都是菩薩,都是「妙法經處」,他們無不都是在行菩薩道,所到的地方,無不都是菩薩,即是「信根得道處」,他們的信根鋪在路上走,照這樣聽,就是用路來走。「經者,道也;道者,路也。」經的道,是要讓我們走得通的路,所以,這就是信根,他們有信心,所以他們願意付出,走在這條路上。所以「即信根得道處」,走過了,真正擁抱到苦難的眾生,擁抱蒼生,是菩薩,菩薩擁抱眾生,如佛陀將我們摟過來一樣,他們做到了。所以「是轉大法輪處」,微小的工作,教他們如何做,裡面的大道理,要教他們洗碗,要教他們做環保、教他們曬菜乾,這是大法輪,也要用一些智慧,不傷到他們的自尊,說這些人來自哪裡哪裡,他們的職業是什麼什麼,讓他們了解,這些人不是吃飽沒事做,這些人不是……等等,就是自動自發,那個愛心來,讓他們感受到愛,才會發起感恩心。有感恩心,他們就自然會動作出來,他們的動作,就與大家共同來動作,打開他們的心胸,發揮他們的力量,這就是轉大法輪。

菩薩,大家自掏腰包,那麼辛苦,走那種泥濘不堪的道路,很辛苦,卻是他們心無掛礙,不受染著。就像那位大廚師,累,累了,累就要走出來,走入慈濟做,歡喜就不累了。看,所以不受這個「累了」,來影響我們的道心,心寂靜如一片的虛空一樣,什麼樣的環境,都不影響到他們的身心體力,就是那麼的甘願付出,這種身心不搖動。「故此經所在,須起塔表誠供養」。這是在經文裡面,經文這樣說,有這部經的地方,有信根的地方,願意持經,能講經的地方,能轉法輪的地方,或者是佛出生的地方,這都是能建塔的地方,這表示很尊貴的地方。全部就是能去建塔,這是表示尊敬。

此塔中已有佛法身
不須復安舍利
碎骨是生身舍利
此經是法身舍利
不須復安生身舍利

這個塔中已經有佛的法身,有這些事情能出現,這就是佛的法身在。佛的法身就是道理、真理,真理在的地方,就不必說這建塔,一定要安放舍利。起塔「不須復安舍利」,因為佛的法身已經在那裡了。所以「碎骨是生身舍利」。就是生身的舍利,火燒過之後的骨頭也叫做舍利。建塔難道只是為了這樣,佛的舍利,佛的身體才一個身體而已,怎麼會有那麼多的舍利呢?我們必須知道,「此經是法身舍利」,這部經在的地方,就是佛的法身舍利。「不須復安生身舍利」,就不必再說要安放生身的舍利,才是叫做建塔。建塔的地方是表示貴,很高貴的地方建塔。所以說來,有《法華經》的地方,就是法身存在的地方,我們就要用心去體會。

我們現在來看前面的經文:「藥王!在在處處,若說、若讀、若誦、若書、若經卷所住處,皆應起七寶塔,極令高廣嚴飾,不須復安舍利。」

藥王
在在處處
若說 若讀
若誦 若書
若經卷所住處
皆應起七寶塔
極令高廣嚴飾
不須復安舍利
《法華經 法師品第十》

我們大家這樣已經知道了,只要我們將這部經,道,能去實行的地方,你走得到的地方,應該都是可以,處處在在都是可以建高塔,但是不必安舍利,這就是有實行經典的地方,就是最高貴的地方。

「所以者何?」接下來這段經文:「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來全身。此塔應以一切華、香、瓔珞、繒蓋、幢幡、伎樂、歌頌,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所以者何
此中已有如來全身
此塔應以一切
華 香 瓔珞
繒蓋 幢幡
伎樂 歌頌
供養恭敬
尊重讚歎
《法華經 法師品第十》

為什麼?就是要告訴我們妙理,「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來全身」。因為明白這個妙理,理性,理的道性就是清淨,「理性清淨,即是如來清淨法身」。理就是不受污染,這就是法,就是真理。真理,看不到,它不受污染,但是是教育人心,淨化人心,能夠,人類身心能和平相處,這是一個清淨的地方。如來清淨的法身就是真理。有經的地方,有道理的地方,「便為是塔」。只要是有這部經的地方,那個地方就叫做塔。「經文即是佛之舍利」,有這樣的經文,這樣的經,有這樣在抄寫、讀誦、講解,身體力行,這都是佛的舍利,就是佛的道理存在。

所以者何
此中已有
如來全身:
經明妙理
理性清淨
即是如來清淨法身
有是經處便為是塔
經文即是佛之舍利

經中,我們《法華經》中,還是同樣有這段(經)文,「如人志心,求佛舍利,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經中:
如人志心
求佛舍利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此意謂
求佛法身舍利

意思就是說,「求佛法身舍利」。要講這部經,前面的經文就是這樣說過,有人,志心,就是願心,求佛舍利,「如是之人,乃可為說」。這樣的人,意思就是說,「求佛法身舍利」,就是要求佛的法身,佛的法身就是真理,若有真心志願要求佛真理的人,這樣的人,才能向他講《法華經》,意思就是這樣,求佛舍利,求佛舍利就是求佛的真理,這樣的人就可以聽這部經。

此塔應以一切
華、香、瓔珞
繒蓋、幢幡
伎樂、歌頌
供養恭敬
尊重讚歎:
此之寶塔
應以是等而為供養

所以「此塔應以一切華、香、瓔珞、繒蓋、幢旛、伎樂、歌頌,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有這個塔的地方,就應該能夠得到這麼多的寶,這樣來供養尊重。用七寶來起塔,來供養。因為這個地方就是寶地,因為它什麼都具足,具足了佛的全身舍利,就是佛完全的道理。《法華經》就是佛的全身舍利,不只是從華嚴的境界,一直到方便法,「阿含」、「方等」、「般若」,一直來到「法華」,這是完全所有的法,涵蓋就是在這部經之中。這是佛的真理,佛,他的全身舍利。

塔內本應安放舍利
而此因經典
所在之處
即云不須復放者
以此經義悉為佛
自證之法性所流露

所以因為這個地方,「塔內本應安放舍利」,但是因為經典所在之處,所以不須復安舍利,就不用了。所以「此經義悉為佛,自證之法性所流露」。因為這個地方,是佛他已經覺悟之後,他的法性所流露出來的真理、經典都在這裡,所以就如塔內,不必一定要有碎骨的舍利,就是經典就是他全身的舍利。

因為「佛口所宣揚,此處有經,即已兼佛之法身、報身,(而)盡有之」。佛已經將這部經說出來了,已經集成為經典,這個經典就是,佛的法身、報身盡有之。不論是法身、報身、化身,全都在這個地方,所以「有佛之全身」,已經都有佛的全身。佛陀的精神,所有的道理,佛的本懷,身心本懷,都是在這個地方,從佛口流露出來,而且這樣成為經,經文,經典所在的地方。我們又是身體力行受持,所以比只是佛之舍利更有價值。因為你若只是放碎骨的舍利,就只是放在那裡而已。必定要讓佛的精神復活起來,佛的精神、智慧復活,流露在人間,所以供養這樣的地方,比起供養放佛身的碎骨舍利,更有價值。因為它利益人群,佛法活化起來,活化在人間,人人都是菩薩,人人都是,能在人間救度眾生。

佛口所宣揚
此處有經
即已兼佛之法身
報身而盡有之
等於有佛之全身
較僅有佛之舍利
更益為尊重

所以,愛的力量,不一定是有形的東西,就要在那裡拜,這是佛的真身,佛火化後的骨,安奉的塔,我們千萬里路去那個地方禮拜,這樣才是叫做供養、敬佛,不是。真正活化的塔在我們的腳底下,我們身體力行走出去,你所走的,步步都是佛陀從佛口流露出來,他鋪路讓我們走過來,這就是我們要學的菩薩道。此中已有佛全身,碎骨是生身的舍利,此經才是真正法身的舍利。所以建塔不必安碎骨舍利,最重要的,有經典的地方,它就是建塔的地方,所以叫做處處,無不都是佛的法身在。各位菩薩,愛心就是佛的法身,清淨無染就是佛的法身;身體力行走入人群中不受污染,就是佛的清淨心。這無不都是佛的法身,在在處處,只要我們用心,時時多用心。
~證嚴法師講述於2016年7月25日~
回頂端 向下
 
20220829《靜思妙蓮華》 有是經處 是佛法身 (第1229集) (法華經•法師品第十)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