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231226《靜思妙蓮華》菩薩四攝 饒益眾生 (第1575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39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31226《靜思妙蓮華》菩薩四攝 饒益眾生 (第1575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20231226《靜思妙蓮華》菩薩四攝 饒益眾生 (第1575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231226《靜思妙蓮華》菩薩四攝 饒益眾生 (第1575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二 12月 26, 2023 8:29 am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39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31226《靜思妙蓮華》菩薩四攝 饒益眾生 (第1575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231226《靜思妙蓮華》菩薩四攝 饒益眾生 (第1575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231226《靜思妙蓮華》菩薩四攝 饒益眾生 (第1575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二 12月 26, 2023 1:49 pm

20231226《靜思妙蓮華》菩薩四攝 饒益眾生 (第1575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修菩薩行布施,或以柔軟愛語,或作與利他行,或與隨類同事,令其皆得安樂,是為饒益於他。
⊙「一一諸佛前,寶幢懸勝幡,亦以千萬偈、歌詠諸如來。如是種種事,昔所未曾有,聞佛壽無量,一切皆歡喜。佛名聞十方,廣饒益眾生,一切具善根,以助無上心。」《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其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所得功德,無有限量。」《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其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如是:彌勒說偈讚佛,化菩薩無量已。
⊙佛復告彌勒:其有眾生,比如四四天下等微塵數菩薩,更多不可以量計數眾生。
⊙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所得功德,無有限量:乃至一念生信解心。一念信心,其功德無限,何況具足深心信解。
⊙一剎那之心念中,即已攝盡萬年的歲月,若凡夫以根塵相應起念、生滅,此是妄念。若離根塵,真淨明妙,虛徹靈通之念,即是如來正智念。
⊙信:聞法無疑,曰信,於佛說壽無量,信受無疑。解:見思明了,曰解,法身常住。謂隨所聞法處,豁爾開明,無有疑惑、罣礙。

【證嚴上人開示】
修菩薩行布施,或以柔軟愛語,或作與利他行,或與隨類同事,令其皆得安樂,是為饒益於他。

修菩薩行布施
或以柔軟愛語
或作與利他行
或與隨類同事
令其皆得安樂
是為饒益於他

還是要用心聽、用心體會、用心了解!修行,難聞佛法,現在我們已聽到佛法,我們發心,我們修學佛法,要選擇的是大乘法,大乘菩薩行。既選擇大乘菩薩行,「六度萬行」,六度就「布施」為首,布施對菩薩的修行是多麼重要!布施,就是我們要時時把握時間,不只是我們利用時間,時間用來布施。布施有很多種的布施,講話利益人群,這也是布施;出力,減輕人工作負擔,這也是布施;鼓勵人,讓人增加信心,這也是布施,林林總總,凡是能夠幫助人、利益人的,我們無不都是,能夠在人群中付出。所以布施,是一項很容易、很簡單,隨時可做,不是等我有錢、等我……等等,不用。隨時,只要我們修行、聞法,你心中有法,觀念一轉變,不論是你的態度、不論是你的聲音、不論是你的動作,無不都是,能夠利益、布施給眾生,那個感受,這全都是人人做得到。

所以,「或以柔軟愛語」,這做得到嗎?會啊,容易做。但是要布施,這很輕易就做得到,若是要教育,就要用很多種的態度、語言。有時候要很高調的態度,有時候那就是要很低調的態度,眾生是很剛強難調伏。這剛強的眾生是很多,用什麼樣的語言、用什麼樣的方式,這也是要學。雖然說,說話,說話就是很輕鬆,其實說話,口(業)有四種,妄言、綺語、兩舌、惡口,這也有四種。「妄言」說謊話,沒有的,你說有;或者是造謠,沒有很清楚,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暢一時的快,繪聲繪影說得很多,這有時候會使社會,人心會亂。所以這種妄言,不能這樣隨便開口,就說出了不真實的話,所以妄言很可怕!什麼無明風,什麼等等,那種中傷人的妄言實在很可怕,我們就要很謹慎,說話要說誠實語。

妄言,又一種是「綺語」。綺語,那就是心對人,實在是沒有好感,為了利益,就說很多很多的好聽話;人的面前說一種,在這個人的背後又是另外一種。這綺語專門是說好聽話,要博取人的愛心、歡心,對自己有利益的,所以這種綺語,不是修行者所要說的話,我們要說的也是要真實語,說該說的話,實實在在。這個人是對,我們讚歎他;不對了,不要為了博取歡喜,在面前說:「你這樣做沒有錯,你對,全都是你這樣才是!」在背後,「其實這樣做就不對」,等等、等等的不對,在這個人的背後批評很多,這叫做綺語,在人的面前說好聽話。

而另外一種就是「兩舌」,搬弄是非,東家的長、西家的短,他說你如何,我告訴你。像這樣,這也不對。所以,搬弄是非、兩舌,這都不對。「惡口」,更加不對,這是一種的習慣。明明一句好話,明明他就要說好話,但是習慣養成了,「我就沒有惡意,我就是習慣」。旁邊的人也替他解釋:「其實他是很好,只是人比較土,說話就是這樣的習氣。」自己解釋,惡口之後,自己來解釋:「我沒有惡意。」後面的人也替他解釋,這樣到底能平衡過來嗎?給人的印象就不好。

何況惡口本來就不對,不對的事情養成習慣,更加不對。所以講話,真的是要很大的學問,也要很用心的修養。所以我們要柔軟語,這也是要真修養,要誠實語,不惡口、不兩舌、不妄言、不綺語,我們要說的,是說真實柔軟語,這真的是要很用心去學。「或作與利他行,或與隨類同事」。「利他」,就是要做什麼事情,我們應該不要去傷害到人,我們要利益他人,安他的心、安他的身、安他的生活,這就是利他行。

或者是「隨類同事」,大家都來做慈善,像這樣「同事」,彼此讚歎、互相成就,這全都叫做利他、同事,這好事大家做,這樣叫做智慧。福慧要平行,不是,只是說做好事有福,不是這樣而已,我們要運用智慧,教導更多人,人人來做,做好事,這是很重要。所以,教導人群利他行,或者是去陪他走、教他做,這都叫做「同事」行。

就像佛陀當時在世的時候,在教育眾生,他有一次帶著比丘群,到摩揭陀國,也得到摩揭陀國人人的供養。有一天,大家供養,街道上走過,人人就這樣供養佛與僧。佛、僧團都得到供養,大家就將缽這樣拿著,找一個安靜處,在一個樹林裡,在那裡用餐。用餐之後,大家結齋了,坐好的時候,佛陀開始就向僧團開始說話了,就告訴弟子:「這次來到摩揭陀國有用意,第一個用意,就是摩揭陀國的人,從上到下,從國王一直到老百姓,都是信奉佛法、供養三寶,這種造福、供養的心,所以來滿足、來引導他們,這個供養、布施,這個氣氛將它提升起來,讓人人的心,更加恭敬供養、布施。」

第二種心意,就是摩揭陀國的鄰國,隔壁國,一個國家,這個小國家,離這個國就是沒有多遠,叫做迦師那國。這個迦師那國,是很小的國家,而且地處偏遠,失去了教育,人心、習氣很野蠻,沒有在講道理,所以時時都是吵架、打架,誰都不肯讓誰,就是不懂得講理、沒有文化。」這次,從摩揭陀國這樣過來,目標就是到迦師那國去,那個地方,要來感化那些人。因為那些人若能將他們感化,對佛法能夠接受,這個國家才能夠很平和,所以目標在那個地方。」說很多,要來開化迦師那國人民的心。大家聽,道理,這大家,我們全都做得到。這種野蠻的地方,貪、瞋、癡、慢、疑,我們過去也有這樣過,就是接受到佛陀的教法,我們了解了、體會了,改變了自己的習氣,增加了自己這個人性,愛的付出,這我們都是過來人,這沒有問題

那個時候,目犍連尊者就從僧團中出來,頂禮佛陀,向佛陀懇求:「佛陀啊!我先去,我先去了解這個國家,這些人民,我想我去就可以了。」他很有信心。佛陀看看目犍連,就一個微笑,向他點頭。目犍連很歡喜,他就這樣去,往鄰國去了。迦師那國,他愈走愈有信心,這麼偏遠的地方,哪有什麼不好教的呢?他終於到達迦師那國,他跨入那個國界裡面,在眼界接觸的第一個景象,那就是一位女人,拿著一把菜刀,一直在追,追什麼呢?前面一位在跑,是抱著一隻雞,就是抓著一隻雞,抱在胸前,這樣一直跑,這女人在後面拿菜刀在追。用這個眼界再對著那個景象看,又前面,又有兩位年輕人,赤裸著他們的身體,在那個地方在打架,打到地上滾,這種的景象。目犍連看到了,他就開始再向前走,看到這些人的生活的形態,確實是很野蠻!說話,大家都大聲,態度粗暴等等,所以目犍連尊者,他就到很多人的地方,而這麼多人的地方,那種的形態都很粗獷。

這些人看到一個,怎麼與我們不一樣的人,走路這麼的斯文,面帶著笑容,像這樣的人,從來在這個國家都不曾看到,這個人是要做什麼?而走路,腳步是一樣大步,這樣不急不慢。大家停下來看,他在走,也跟他走,很好奇。目犍連就轉個頭,向大家招呼一下,大家就跟他走,走在空曠的地方,找一個地方坐下來了。目犍連一開口就說:「我來到你們的國家,看到你們的情形,唉呀!你們人人非常的粗獷!這種粗暴的態度,這是不對,那是不對。」為他們指一些不對的事情。聽的,開始有的人坐下來,有的人站著,愈聽愈聽,人有的就愈離開。到了後面,一些比較粗魯的人就圍過來了,就開始拉他、推他,「哪有你這樣的人?從哪裡來?句句都說我們這樣不對。我們在這個地方一輩子,我們的祖先等等,我們就是這樣活下來!哪裡不對?」一方面推他、一方面推、一方面要打,就這樣趕離出了城,將那個國門,那個城,就將它關起來。

目犍連遇到挫折了,這樣很失落感,回去了。到園區,還未見到佛陀,舍利弗出現了。「目犍連,你怎麼這麼沒有精神?你去的地方是怎麼樣?」目犍連就告訴他那個情形,而他用什麼方法對他們說話。舍利弗就說:「目犍連!你只是想要用你的神通,你以為你用這樣是你的神通嗎?不是無人度不到的,你這樣的方法沒有用!這我去。」他就與目犍連同時去見佛,目犍連說他的過程,舍利弗就向佛陀說:「佛啊!我去,我有信心,就要運用智慧,要讓他們知道戒律,所以我應該要去用智慧說戒律。要不然,那麼粗獷,這樣很難調伏,我有信心。」佛陀看著舍利弗,也沒有微笑,也沒有點頭,總是默然。舍利弗覺得佛陀默然是允許的,所以他就這樣去了。

一抵達,同樣,看到的景象更多狀況,大家又看到舍利弗,「這位與昨天那位也是差不多,到底這個人有什麼道理呢?」還是跟他走,舍利弗開始就招呼大家坐下來。「聽我說,我們人生這樣很辛苦,我們脾氣要改。要改脾氣,要去除貪、瞋、癡。」大家覺得:「貪」,什麼叫做貪?什麼叫做貪?我能夠生活,什麼叫做貪,我不知,我從來不曾貪過,我只是,我要我的生活。「瞋」,我若得不到的,我當然我就是要搶!不搶就沒有東西。不爭不鬥,我就得不到,這怎麼不能發脾氣?要跟人吵架就是要有脾氣來!所以什麼叫做「癡」?我懂得要與人爭取,我哪有傻!」所以,還是一樣,與目犍連的下場是一樣。回去向佛敘說,佛陀搖搖頭。

接下來,迦旃延、迦葉尊者、須菩提等等,這些大弟子前前後後都有去,回來都是同樣的結果。佛陀就開口了:「你們都還沒有辦法去體會,那些人的習氣。文殊菩薩,這個時候,是要文殊菩薩去的時候。」文殊菩薩就乘著佛陀的使命,他就去了。去到那個地方,進去,態度微笑、點頭讚歎:「你這樣在海邊捕魚,技術很好!」看到打獵的人在射箭,也讚歎他。看到任何一個的行業,都是讚歎、讚歎,柔軟的聲音讚歎。就去見國王,國王也是一樣粗魯、野蠻,他也是讚歎。讚歎,從他們,不論是捕魚、打獵、做工、做生意等等,整個走過都清楚,無不讚歎。

他就告訴國王:「你的國家,是我走過的國家,最有魄力、最有精神,各行各業,都是就各行各業的本領。這就是國王你的英明,你領導有方。」國王很歡喜,覺得:哇!我的國民是這樣,這是歸功於我!很歡喜。叫大家來:「你們來聽這個人說話,這個人會教育我們很多,他看外面的國家,很多參考,我們來聽聽他說話。」開始城內的人就集合過來,聽文殊菩薩說法了。文殊菩薩就說很多天下見聞,都沒有說到戒律、沒有說到規戒,都說到,人是如何認真、成功打拚,如何能夠得到生活改善。聽一聽,大家讚歎、供養文殊菩薩。文殊師利就說:「應該要供養我的師父。」

他就向他們介紹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原來是一位太子……」。就將釋迦牟尼佛的背景,迦毗羅衛國的享受,一直到修行、一直到成佛,教多少人,多少國王、大臣的仰慕,將這些事情都說。這當中,大家都很嚮往著佛,就懇請文殊菩薩:「您帶我們去見佛。」文殊菩薩成功了,浩浩蕩蕩將這些國王、大臣、國家的人民引來見佛,任務完成了。佛陀開始說法,這樣,大家聽佛所說法,信受奉行,化度這個國家。當然,這不是短時間。佛陀已經取得人人的信仰,佛陀開始入這個國家,迦師那國,去度化眾生,佛法就在這個迦師那國,慢慢普遍、昌盛。這都是要用方法,有心付出也要用方法。軟言愛語,或者是利益他人,或者是同事教化,這全都要用方法,才能夠「令其皆得安樂」,整個社會、整個國家,才能夠祥和,才能夠安樂,這叫做「饒益於他」,這很重要。所以,這每一樣,我們都要很用心,去投入、去了解,所以用心是很重要,我們要好好去體會。

前面的文這樣說:「一一諸佛前,寶幢懸勝幡,亦以千萬偈、歌詠諸如來。如是種種事,昔所未曾有,聞佛壽無量,一切皆歡喜。佛名聞十方,廣饒益眾生,一切具善根,以助無上心。」

一一諸佛前
寶幢懸勝幡
亦以千萬偈
歌詠諸如來
如是種種事
昔所未曾有
聞佛壽無量
一切皆歡喜
佛名聞十方
廣饒益眾生
一切具善根
以助無上心
《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剛才那段故事,大家從這些文能夠去體會到。接下來這段文這樣說:「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其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所得功德,無有限量。」

爾時
佛告彌勒菩薩
摩訶薩
阿逸多
其有眾生
聞佛壽命長遠如是
乃至能生一念信解
所得功德
無有限量
《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這段文,我們就知道前面那個偈文,是彌勒菩薩讚歎佛陀,在前那一品的〈壽量品〉,延續下來,很多菩薩在現場,在向大家解釋,現場這些菩薩的量,就是這麼長的時間化度;已成就、當成就、未成就的菩薩,不只是,還有,還有很多眾生。菩薩介紹完了,彌勒菩薩讚歎佛。再接下來現在這段,那就是要再告訴大家,不只是菩薩眾多,還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

爾時
佛告彌勒菩薩
摩訶薩
阿逸多
其有眾生
聞佛壽命
長遠如是:
彌勒說偈
讚佛化菩薩無量已

不是菩薩聽而已,還有眾生,很多眾生聽佛壽命長遠如是。與那些菩薩一樣,那種聽佛陀這麼長遠的慧命,生生世世所利益的眾生;眾生,就是還未成就的。菩薩是已接受佛法、已成就,眾生是還未接受到,有聽過、有結過緣,但是還未身體力行,這些都還叫做眾生。「知道!知道!但是我現在還做不到」,這都是叫做眾生。所以,這些人也是長遠在佛壽命過程中。所說的「佛壽命」是慧命,生生世世慧命連接的過程中,同樣也是這麼長的時間。所以彌勒菩薩說偈讚佛,化菩薩無量。現在佛就要再告訴他,不只是化菩薩無量,連眾生,「知道!知道!我慢慢地來」,這種的眾生還很多。

佛復告彌勒:
其有眾生
比如四四天下等
微塵數菩薩
更多不可
以量計數眾生

所以,「佛復告彌勒:其有眾生,比如」。譬如,過去,我們有說過,四四天下、三四天下、二四天下、一四天下,大家還記得嗎?一層一層,天下世界微塵數菩薩更多。意思就是,還未發心的人比發心的人更多,所以有「更多不可以量計數眾生」,還很多。

所以,「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所得功德,無有限量」。這些還未聽過法的人還是要再讓他們繼續聽,要讓他們有機會能夠聽到,只要讓他們有機會能夠聽到,自然他們就能夠信受。就像剛才說過那個故事,再怎麼野蠻,只要讓他有接觸的機會,他就能夠接受。所以,「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所得功德,無有限量」。

乃至能生一念信解
所得功德
無有限量
乃至一念生信解心
一念信心
其功德無限
何況具足深心信解

還是要不斷說,說到讓他能夠信解,這個「乃至一念生信解心」。「一念信心,其功德無限」,何況具足深心信解呢?所以,只要讓他起一個信解心,一剎那之信念中,就已攝盡萬年歲月。只要讓他真正聽進去,自然啟開他那個本性的機會,如來真如就有機會,所以「攝盡萬年」。

一剎那之心念中
即已攝盡萬年歲月
若凡夫以根塵相應
起念、生滅
此是妄念
若離根塵
真淨明妙
虛徹靈通之念
即是如來正智念

「若凡夫以根塵相應」。若是六根、六塵去相應,起念、作念,我們凡夫就有生滅法。若凡夫就是日日夜夜,都是有這個生滅法;起歡喜心、起瞋怒的心、起貪心等等,這種起心動念。這就是凡夫心,這叫做妄念。「若離根塵,真淨明妙」。若能夠聽到法,就能夠清楚我們的根與塵、識與智,「轉識成智」,那自然就離根、塵了。我們懂得知道,要如何轉「識」來成為「智」,這就慢慢能夠向著,「真淨明妙」,那個心境開始轉過來,那個無明、惑就慢慢轉過來,變成淨明的妙。所以,「虛徹靈通」。我們就想得通了,這個無明打開了,無理不通、無事不明,所以這個念就是「轉識成智」、「轉凡為聖」。這個念,即是如來至真的正智,這就是智念,念念皆是智,是如來正真的智。這就是要從第一念開始。

信:
聞法無疑曰信
於佛說壽無量
信受無疑
解:
見思明了曰解
法身常住
謂隨所聞法處
豁爾開明
無有疑惑、罣礙

這個第一念要從「信」,所以「信」是,「聞法無疑曰信,於佛說壽無量,信受無疑」,這叫做「信」。「解」呢?就是「見思明了曰解」。我們看到,我們的思想等等,都能夠體貼到法,體貼到法之中,這就「法身常住」了。我們的念念皆是法,都是真正是智慧,所以「法身常住」。「謂隨所聞法處,豁爾開明」,那就是很明朗起來了,所以「謂隨所聞法處」。我們所看到、所聽到,無不都是法,不論看到什麼東西,我們就能知道,這轉過來就是法,這就是我們要好好用心。「無有疑惑」,對法沒有疑惑,自然就沒有掛礙,我們要用心。

各位,時間真的不夠,這每句話之中,無不都是含著法。時間有限,人命有限,但是人人聽法,一理通萬理徹,信解、念心,一定隨時提起,所以要時時多用心!
~證嚴法師講述於2018年3月18日~

【附註】《舊雜譬喻經》卷二:「昔有一國人民熾盛,男女大小廣為諸惡,性行剛憋兇暴難化。佛將弟子到其隣國,五百羅漢心自貢高,摩訶目犍連前白佛言:「我欲詣彼度諸人民。」佛即聽之。往說經道,言當為善,若為眾諸惡其罪難測。覆一國人皆共撾罵不從其教,於是復還。

舍利弗謂目揵連:「欲教諸人當以智慧如更見毀。」舍利弗白佛:「我欲詣彼勸度人民。」佛復聽往。為說教戒,復不從用而被唾辱。摩訶迦葉及尊弟子,合五百人以次遍往,不能度之咸見輕毀。阿難白佛:「彼國人惡不受善教多所折辱,辱一羅漢其罪不訾,況乃違戾爾所人教,當獲重罪虛空不容。」佛言:「此罪雖為深重,菩薩視之靜為無罪。」佛遣文殊師利,往度脫之。

即到其國,都讚歎言:「賢者所為何乃快耶?」詣其王所皆面稱譽,各令大小人人聞知,言某勇健、某復仁孝、某有膽慧,隨其所在應意嘆譽,皆歡喜不能自勝,言:「此大人所說神妙,知我志操,何一快善。」眾人各持金寶香花,散菩薩上,咸持好疊錦綵衣服、甘脆美味飲食餚膳,供奉菩薩,皆發無上平等度意。

文殊師利謂人民曰:「汝供養我,不如與我師,我師名佛,可往共供之,福倍無量。」一切甚悅,隨文殊師利往詣佛所,佛為說經,應時即得阿惟越致,三千國土為大震動,山林樹木皆讚言:「文殊師利善度如是。」佛告阿難:「深大之罪今為所在?」五百羅漢躄地淚出:「菩薩威神所化如是,何況如來可復稱說耶?我為敗種無益一切也。」
回頂端 向下
 
20231226《靜思妙蓮華》菩薩四攝 饒益眾生 (第1575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