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240109《靜思妙蓮華》五度為足 智慧為目 (第1585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34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40109《靜思妙蓮華》五度為足 智慧為目 (第1585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20240109《靜思妙蓮華》五度為足 智慧為目 (第1585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240109《靜思妙蓮華》五度為足 智慧為目 (第1585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二 1月 09, 2024 10:10 am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34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40109《靜思妙蓮華》五度為足 智慧為目 (第1585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240109《靜思妙蓮華》五度為足 智慧為目 (第1585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240109《靜思妙蓮華》五度為足 智慧為目 (第1585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二 1月 09, 2024 1:57 pm

20240109《靜思妙蓮華》五度為足 智慧為目 (第1585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思惟推求自獨善,不能兼善利他人,聞法大乘六度行,菩薩性柔和善順,受法能自化化人,植善根紹隆佛種。今謂近事佛者,稱為善男信女。
⊙「以是因緣故,能生諸禪定,八十億萬劫、安住心不亂。持此一心福,願求無上道,我得一切智,盡諸禪定際。」《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是人於百千,萬億劫數中,行此諸功德,如上之所說。《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有善男女等,聞我說壽命,乃至一念信,其福過於彼。若人悉無有,一切諸疑悔,深心須臾信,其福為如此。」《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此頌一念善生信解之福。因信而解,斯為真信,故不言解而解,是謂真解;一念善而生信解。
⊙福:謂布施、戒、進、忍、定五度。慧:即智慧,謂般若一度。五資助於慧,而慧導於五,猶目與足,不可互闕。
⊙是以智慧莊嚴,則大悲誓滿,拔苦義成;以福德莊嚴,則大慈誓滿,與樂義成。故以福慧次慈悲而明之。
⊙有善男女等,聞我說壽命:有善信近事男、近事女等,格量多少。聞如來說壽命久長。
⊙乃至一念信,其福過於彼:一念信解所得功德,勝歷久劫,行於五度。良由五度是福,福是有為。慧出生死,以福此念,云何能及。
⊙若人悉無有,一切諸疑悔:若人悉無諸疑悔心。
⊙深心須臾信,其福為如此:信佛妙乘,願求佛道,名為深心。若復有人於須臾間起大信心,其所得福,過於五度。

【證嚴上人開示】
思惟推求自獨善,不能兼善利他人,聞法大乘六度行,菩薩性柔和善順,受法能自化化人,植善根紹隆佛種。今謂近事佛者,稱為善男信女。

思惟推求自獨善
不能兼善利他人
聞法大乘六度行
菩薩性柔和善順
受法能自化化人
植善根紹隆佛種
今謂近事佛者
稱為善男信女

各位,要用心啊!「思惟推求自獨善,不能兼善利他人」。我們要很注意,修行很重要,那就是知道方向。我們開始修行、了解人生,人生時間並不長,既是修行,更要再體認佛,佛的覺悟。我們名稱修行,最大的目的就是學佛;學佛,學佛之所行,有所行才有所覺。所以我們既要學佛,要學會他是如何覺悟?覺悟的來由。到底路是如何走過來?道是如何打開?經、道理才能夠設立。我們這時候依經聽法,就是要認識道、要向前走,所以想要學佛,我們就要有一個,好好用心方向、目標。時間不是很長,「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沒有很長的時間,我們才得要好好把握,一兼兩得。要不然,一直用凡夫的見解、思惟去想,用我們的意識去思惟。

明明知道我們要學佛,聽佛所說,佛所說法開始是苦!苦,知道了,了解苦,苦的根由從「集」來。這個集來也了解,要如何才能夠斷苦呢?那就是要「滅」,滅很多的煩惱,這樣我也知道了。所以,因為我們若斷了煩惱,就能夠得到解脫,所以修行在「道」,這樣我也知道了。苦、集、滅、道──四諦法,我都清楚了。這個清楚,就是清楚在自己知道苦,知道自己苦、看別人苦,知道人間全都是苦。雖然人間全都苦,我很怕苦,我也知道道理,要求我不會去受到苦,唯有就是要將這個集來的煩惱,我知道道理就要將它消滅掉。所以,我趕快自修,修自己,不要惹到煩惱,不要和人與人之間有所瓜葛,所以我要閃避。我是要獨善其身,修一個自己能夠解脫,這叫做小乘法。

思惟中就是推究道理,也了解自己,要解脫就是求自己的解脫,這叫做思求──思惟推究這個道理,那就是自獨善,自己獨善。所以「不能兼善利他人」,我顧我自己就好,別人的事情與我也無關。我只想要與佛一樣,但是我不管他人的事情,只要求自己解脫。要開智慧、與佛一樣,這是小乘教,只接受到苦、集、滅、道,「不能兼善利他人」。那這就是都小乘,只顧自己。

我們同樣聽法,聽法,我們也是要發心。「聞法大乘六度行」,我們要聞大乘法,大乘法就是啟發我們的大心;我們在行菩薩道,同時,我們也四加行,很積極,向前不斷地精進。既然有熱情了,就要身體力行,最重要的「世第一法」,我們要很清楚,這就是大乘法。所以,「聞法大乘六度行」,我們方向正確在六度,不是只有五度,我們是六度;六度行,這是菩薩。

「菩薩性柔和善順」。其實菩薩與凡夫一樣,菩薩從凡夫來。我們凡夫,只要你發大心,也能夠稱為菩薩,也是同樣菩薩。只是我們那個心念,心念、方向正確,同時的時間,能夠讓我們自己選擇,我們選擇菩薩道,同這樣的時間,卻是不同的心念。小乘法的人,選擇的是獨善其身,他的時間沒有比菩薩短,菩薩的時間沒有比小乘人長。同樣,我們的如來的本性,總是從無始來,只是凡夫那麼長的時間,他會偏向六道,會在那個地方轉很久;而菩薩呢?他,時間,他會在六度之中,發心很長。

時間,同樣是那麼長,凡夫的時間,總是不斷不斷輪迴在六道;菩薩的時間長,無央數劫,時間不可數計,前面我們就一直在說,時間長啊,很長。修菩薩道,「六度萬行」,就是這麼長的時間,都在菩薩道裡,不斷菩薩加行,大乘法,入人群、度眾生。想,凡夫、菩薩這兩項的差別,我們要很用心,很細心。「菩薩性柔和善順」。因為他學佛,就是選擇佛的行,所以很快就受教、信受奉行,很快受教了。既是信受奉行,他就是承佛教法、就是弘法利生。像這樣柔和善順,「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說如來法,這就是菩薩。

我們要很用心,同樣也是要從身、口、意,下功夫修行,但是,就是加一個弘誓願,在「四安樂行」中,也說得很清楚,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受法,「受法能自化化人」。因為菩薩道本來就是很長,你的煩惱有多少,菩薩道就要一直走;你的「見思惑」,什麼時候就是惑也完全斷了。三界的見思惑完全斷,菩薩道就是要這樣一直走下去。佛,到佛的境界,就是塵沙惑,很微細、微細的這個惑,無明惑也都要去除掉,那個時候,我們就成佛了。

所以,我們這時候要受法,接受這個法,在人群中,也是「煩惱即菩提」;人群這就是一個人間法,成就菩薩道的道場。所以在滾滾紅塵裡面,用人群法鋪路,這條是大直道,因為眾生成就菩薩。所以我們不離眾生人群中,要修佛法,這就是我們要很用心。我們接受了,接受佛陀教育,弘法利生在人群;弘法利生是利己兼利人,因為人群中就是我們的大直道,菩提大直道,佛陀教導我們走入人群去,這就是行菩薩道。菩薩道的過程,盡頭才是到佛的境界。這個道理常常說,所以請大家要去用心,接受這個法。

所以受法能自化化他,自己要來淨化,淨化我們的見思惑、淨化我們的無明、淨化我們的煩惱、淨化掉我們的惑,這個塵沙惑。這個很微細,所以我們受法能自化、化他,自己要內心先淨化,我們才有辦法化他人。常常說,人間濁氣很重、很污濁,從名詞變到實有。過去、過去佛陀的時代,哪有什麼濁氣呢?現在的時代,每天都在說空污,那就是濁。這個濁從哪來?現代有的就是濁,其實是人造而來,是眾生濁;眾生的見濁、眾生的煩惱濁等等,造成了整個空間,天地之間濁氣很重。這是佛陀二千多年前所說的濁世,只是一個理念,現在已經是實在,實在已經成為人類最惶恐。濁,現在是濁氣。

看看整個空氣,也造成了什麼呼吸道,呼吸,吸收來那個污染源,這不就是都人造成嗎?是啊,既然這個五濁惡世,從內在,人的內心,那分的貪婪、污染,所以它會污染了大地、污染空氣。而現在人已經知道要環保,而環保呢?你要環保外面,忘記了環保內心,所以,我們一定要落實在人群,人人一定要受化。修行者已經了解法,我們已經要受法,我們要接受這個法,道理清楚。環保要從內心自化,先自化才能夠化人,內若沒有清理乾淨,光只是清理外面,永遠都不會乾淨。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受法能自化化人」,大家要用心。要「植善根紹隆佛種」,所以,我們要好好做一個播種者。我們要趕緊來撒種子,大地需要;大地耕耘,好好淨化,不只是要環保,消滅掉了垃圾,最重要的,我們大地要趕緊下善種子。

現在都在提倡種樹,樹要種;種樹,就是樹種,要將它樹種落地,自己在那塊土地裡伸根、發芽,這樣那片土地才能夠綠化,這是必定要的道理。所以說「植善根」,要種,要這個善根,一定要讓它推根。我們現在都說,等樹長大將它斷根,再挖來這裡。這是看起來,樹梢是很茂盛,樹根沒有伸長,最怕就是颱風。無明風,這種沒有根在土地裡,最怕的就是無明風。所以,法脈,要從法脈傳,要不然好事大家做,沒有根一樣,這是很可怕。只是看到上面,樹茂盛,地底下沒有扎根,這就是法脈,脈絡沒有伸開。

所以各位,我們要很用心,這段文一定要細心、用心,體會法的髓,精髓要多了解。所以要「植善根紹隆佛種」,我們必定,佛心要去體會,佛,我們要如何學佛?學佛要進入佛的心裡,要行佛所行的法,這才是真學佛者。所以,我們要很用心,除了真學佛,捨去自己向大眾法走,專心修行,更需要社會,社會人群。需要有一群多數的人,就是叫做「近事佛者」,叫做居士,在家居士。他現在家相,但是內心就是接受佛法、靠近佛,行佛、行法,就是要修近佛同樣的法。所以在家也是菩薩,只要他發大心,在家菩薩是智慧長,這叫做「近事佛者」。已經接近佛身邊,選擇佛法,大乘法在行,他們稱為善男子、善女人,所以叫做「善信男女」,這就是居士男、居士女。

因為我們接下來這段經文,就是善男子、善女人。修行除了這個斷欲、去愛、出家修行,其實在家,待家、帶髮修行,這也是在社會一股的大力量。這些社會人士,能夠心向佛、傳佛法,這樣社會才是真正淨化,天地淨化;心淨化,自然天地淨化,這是多麼重要,所以,我們要時時要多用心。

前面的經文這樣說:「以是因緣故,能生諸禪定,八十億萬劫、安住心不亂。持此一心福,願求無上道,我得一切智,盡諸禪定際。」

以是因緣故
能生諸禪定
八十億萬劫
安住心不亂
持此一心福
願求無上道
我得一切智
盡諸禪定際
《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這段經文前面一直說過了。發菩薩心的人,已經在佛法中很久了,菩薩也是很久的時間無法計算。所有就是在家修行者,有善心,只是慧未開,行五度法的人,也是過去有緣,今生見佛。這是佛的時代,也是同樣聽法,只是還有煩惱未盡除,而智慧門還沒有開。這就是,也是一樣,在長時間在聽法,還是沒有偏差,只是走得很慢,一直在這個六道之中,或者是五道之中,或者是在人天道之中。總是時間很長,「八十億萬劫」很長,「安住心不亂」。「持此一心福」,就是一念善心,所以還是在人天道。若是亂了,那就在三惡道了。六道就是這樣,善惡雜揉,若有善根,「近事佛」,他就能夠保持著心不亂,這就是造福,「持此一心福」,就是造福。

「願求無上道」。懂得一直要接近佛法,這一直要到佛的境界。所以,佛就是這樣說,就是到一切智,要接近佛,「盡諸禪定際」。以為坐禪,這樣就已經近佛了,而智慧門還沒有開,他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以為這樣已經接近佛,一切智了,其實還有一段的距離。所以,「是人於百千,萬億劫數中,行此諸功德,如上之所說」。

是人於百千
萬億劫數中
行此諸功德
如上之所說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因為上面說,就是已經一直走,長時間行菩薩道,但是他行到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行到這個地方,到禪定這樣而已,到這樣的境界,智慧門還沒有開。

接下來這段經文,來了解:所以,「有善男女等」,善男女就是在家居士了。「聞我說壽命,乃至一念信,其福過於彼。若人悉無有,一切諸疑悔,深心須臾信,其福為如此。」

有善男女等
聞我說壽命
乃至一念信
其福過於彼
若人悉無有
一切諸疑悔
深心須臾信
其福為如此
《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好好體會、了解。這段偈文這樣說,就是「一念善生」,一念善生起來,那就是生出信解的福。

此頌一念善
生信解之福
因信而解
斯為真信
故不言解而解
是謂真解
一念善而生信解

我們在前面也說過,信解這二字是多麼的重要。信解,有信,「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只要你有信,就能夠養成很多的善根,布善種子;布善,就是布施。我們還有持戒等等。這就是因為你有相信,你才願意去布施,才願意守持這個戒律,知道可行不可行,這就可以自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也是因為有信,有信、了解。所以信解,就能夠生出了很多的福,這個種子,它能夠延伸出了很多的福業,做很多利益人群。

所以,因為信而解,因為你相信你才願意聽法,因為聽法你才能夠了解,就是因為信。所以,「斯為真信」。這是要正信,要不然這種信偏差掉,那就是變作迷了。就像〈化城喻品〉,就是這樣告訴我們,修行到一段時間,碰到困難,想要再回轉,這就是信不徹底。真的要行菩薩道、接近佛,必定要謹慎、真信,所以要真信才能接近佛。「故不言解而解」。所以你不用說,有解或沒有解,只要你一念真信,是智信不是迷信。智信就是一切智的信仰,有這樣的智信,就不會偏掉了。所以不用如何解,自然一聞千悟,都了解,所以「是謂真解」,這就是真的體解大道了。要不然,了解、知道了,了解是不是真了解呢?我們要很切實的信才是真信,我們要透徹的理解才是真解。所以,「一念善而生信解」,那就是要從一念開始。常常告訴大家,這念要顧得很好。所以,「福」。福,造福人群,修福,而「福」是什麼?

福:謂布施、戒
進、忍、定五度
慧:即智慧
謂般若一度
五資助於慧
而慧導於五
猶目與足
不可互闕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都是在修福。我們不造惡而行善,我們自然善慢慢累積成為大善,凡是造善,就是利益人群、造福人群,同樣的道理。所以若是「慧」,「即智慧」,那就是說「般若」。前面的布施、持戒等等,這是五度,前面所說五度,後面智,智慧,就是一度。所以,一加五才是叫做六度。若是只有行五度,還有缺,智慧門未開,還要再加智慧。所以,為什麼?「五資助於慧」。那個五度不能缺少。不是我有智慧就好,有智慧,你一定要去行這個五波羅密。波羅密──到彼岸,缺一不可。

最重要的,前面,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心要定,這不能欠缺,因為這五項是福,造福人群,這造福人群叫做菩薩。但是菩薩還有微分煩惱未斷,所以要再進步,一直修,一直到所有、所有的惑,這樣完全去除了,就是菩薩道,「六度萬行」圓滿,那就是佛的境界。所以要到佛的境界,缺一不可。前面是菩薩行,但是一定要向佛道走,要不然,這些善男子、善女人,無央數劫,有這個善念,但是還是徘徊在外面,還是那道門,還沒有辦法開,同樣的道理。

所以,「五資助於慧」。智慧,智慧要能夠成佛,佛也就要廣度一切眾生,結盡了眾生緣,因緣成熟才能夠成佛,這過去也一直告訴大家:要成佛,菩薩不能缺眾生緣。所以,一定要有眾生緣,才有辦法成佛,所以福與慧要雙修。所以,佛就是「兩足尊」,福慧具足──兩足尊。所以,我們要很用心,五項是來幫助智慧。「慧導於五」,唯有用智慧來將這五項帶頭,才不會偏差,方向才不會失誤,要不然就是失誤了。他會差毫釐、失千里,還在六道,不斷在那裡茫茫轉,需要有智慧來引導。

所以,「而慧導於五,猶目與足,不可互闕」。我們要走路,有眼睛,要有兩隻腳才有辦法走路,而有兩隻腳,我們若沒有眼睛,也不知道要走到哪裡去?所以,眼睛要好,腳要勇,自然有辦法走遠路,要用心體會。

是以智慧莊嚴
則大悲誓滿
拔苦義成
以福德莊嚴
則大慈誓滿
與樂義成
故以福慧次慈悲
而明之

所以,「是以智慧莊嚴」。用智慧來莊嚴,用智慧來引導這個慈悲,以慧導悲,我們過去不是有說過嗎?智慧,用智慧來啟悲,就是用慧來導慈。所以,以智慧來莊嚴,「則大悲誓滿」。我們大悲行,大悲就是「同體大悲」,常常告訴大家,我們要與天地萬物,共生存、同一體,這叫做「同體大悲」。「人傷我痛,人苦我悲」,我們若人人有這分心,自然你就會不忍眾生苦,為天地去想如何去造福,這是必然的。所以要有智慧,再來莊嚴這個大慈悲行在人間。所以,「大悲誓滿」。我們發誓願,「四安樂行」我們就說過了,身、口、意還要再立弘願,這弘誓願是很重要,這個弘誓願是啟大悲心。所以大悲心弘誓願圓滿,就是需要智慧莊嚴,用智慧來鋪向人間的大慈悲行。

所以,「拔苦義成」。我們要去拔除眾生的苦難,不是口號,是真正的道理達成了,眾生翻轉苦難,變為安樂,「苦既拔已,復為說法」,《無量義經》不就是這樣說呢?所以這就是「拔苦義成」,我們要去拔眾生苦,不是口號,是真正去拔除他的苦難,將他的人生的苦,為他翻轉過來,成為輕安自在,這就是菩薩道。看看,慈濟翻轉過多少人的人生呢?所以,「以福(德)莊嚴」。若這樣,福也來莊嚴;造福,福慧平行莊嚴起來,這叫做兩足尊。所以,「大慈誓滿」,這也是大慈的這個誓願也滿了。「與樂義成」,讓大家很快樂。慈,就是讓大家快樂;悲,是拔大家的苦。拔苦予樂,名副其實,我們做到了,這就是菩薩道,真真正正「六度萬行」。「故以福慧次慈悲而明」。這就是福慧,用福與慧來完成慈悲。所以大家要很用心去體會,道理是這樣這麼簡單,而我們就是要用很淺顯來修法。

接下來說,「有善男女等,聞我說壽命」。

有善男女等
聞我說壽命:
有善信
近事男、近事女等
格量多少
聞如來說壽命久長

「有善信近事男、近事女」,就是在家的人士,能夠親近佛,接近佛想要做的事情。佛陀想要做的,他們在做的,這叫做近事男、近事女。這是原來佛法的這個名詞,就這樣說。「格量多少」,我們就能夠去了解量有多少。這前面佛陀所說的〈壽量品〉,我們能夠體會。明明佛在人間八十歲,為什麼說「壽無量」?原來就是「慧命無量」。大家知道了,人人真如,這個真如本性,人人具有,無始來就有的,就是有。所以,我們這時候,要好好知道、了解,如何啟發慧命;慧命啟發了,道理永遠存在,這就是長壽命。這些法聽進去,了解,時間不要空過,哪怕到最後的一念,都沒有顛倒、都沒有浪費,這就是壽命,我們如何應用壽命、慧命。

接下來再說,「乃至一念信,其福過於彼」。

乃至一念信
其福過於彼:
一念信解所得功德
勝歷久劫
行於五度
良由五度是福
福是有為
慧出生死
以福此念
云何能及

前面聽「壽量」之後,了解慧命增長,在人間多結善緣,增長慧命──增長智慧的慧命,知道了。所以,「乃至一念信」,哪怕短暫信,相信,其福勝於彼。就是正知、正信、正念,「一念信解所得功德,勝歷久劫,行於五度」。這個信解,真正一念的信解,就是要完整,智慧要健全,福慧不能缺少。前的五度,前面的五度是來幫助這個智慧;智慧是來引導那個五度,這樣六度俱全了,這我們要相信、信解,慧命就是這樣成長起來。

所以全都「良由五度是福」,我們要相信五度是造福人群,福是有為法。我們過去還有一段時間,一直告訴大家有為法、無為法,那段時間也說很久,大家也有所體會了。所以這時候我們就知道,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都是還在有為法,在有為法中。所以,「慧出生死,以福此念,」云何能度?我們若是只有沉著在這個地方,要如何能夠靠近呢?要如何能夠靠近這個智慧,真正出生死呢?唯有智慧,才是真正能夠引導五項,真正大斷生死,不是我們人生的「分段生死」,我們還要斷,斷那個生滅。要好好用心去體會。

若人悉無有
一切諸疑悔:
若人悉無諸疑悔心

「若人悉無有,一切諸疑悔」。大家將這些疑悔都去除了,沒有疑悔的心。就是見思惑都斷除,見解、思想與少分的惑,我們也都要斷除,若能夠這樣,這才是真正會體會到。所以,我們要「深心須臾信,其福為如此」。

深心須臾信
其福為如此:
信佛妙乘
願求佛道
名為深心
若復有人
於須臾間起大信心
其所得福過於五度

我們要很深、要用心下去信,真實的信解──真的信、實的解。我們真實的解。所以,「信佛妙乘」。我們這時候說「福」,是要相信佛大乘的妙法,所以說「信佛妙乘」。這個大乘法,我們用在修行上。所以,「信佛妙乘,願求佛道」。

我們一定要向這個大乘法走。「名為深心」。我們一心無二志,總是要一心無二志,要深心。「若復有人,於須臾間起大信心」。有人在短暫的時間,就能夠體悟了解,這個「須臾間」,不是你這樣一小段時間,信就好了,不是呢!是累積在過去,「喔,我終於了解了;突然間,我了解」。這個很透徹了解。

過去有行了五波羅密,五度過來了,現在只是要打開,另外這道的心門,那就很簡單。只要你方法知道,門鎖開了,大門就開了。這「須臾(間)起大信心」,就是因為有你過去走過的路,來到後面這個關卡,只要你的心念一轉,心門開了、信心門開了,這叫做「大信心」,叫做「深心」。所以,「其所得福,過於五度」。很多,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但是這個深心,要去累積過去,過去要再向前前進「加行」。所以,大乘菩薩還有四加行法,這大家要能夠了解,是很簡單。身體力行、深信,就是要再多用心!
~證嚴法師講述於2018年3月28日~

【註一】[世第一法](術語)四加行位之第四。是為有漏智之最極,世俗法中之第一,故名世第一法。俱舍論二十三曰:「此有漏故名為世間,此最勝故名為第一。此有遍法世間中勝,是故名為世第一法。」大乘義章十一本曰:「世第一者顯勝之目,於世間中此善最上故云第一。」(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註二】[見思惑]見即分別也,謂意根對法塵起諸邪見,故名見惑;思即思惟,又貪染也,謂眼耳鼻舌身五根貪愛色聲香味觸五塵,而起想著,故名思惑。此見、思惑,亦名通惑者,通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共斷故也。(明‧《三藏法數》)

【註三】[十波羅密]施波羅密、戒波羅密、忍波羅密、精進波羅密、禪波羅密、般若波羅密、方便波羅密、願波羅密,力波羅密、智波羅密。此十波羅密是唯識論所立,稱為十勝行,即菩薩在十地時所修行的道法。(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匯》)
回頂端 向下
 
20240109《靜思妙蓮華》五度為足 智慧為目 (第1585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