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240116《靜思妙蓮華》勤修三慧 自持教他 (第1590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35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40116《靜思妙蓮華》勤修三慧 自持教他 (第1590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20240116《靜思妙蓮華》勤修三慧 自持教他 (第1590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240116《靜思妙蓮華》勤修三慧 自持教他 (第1590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二 1月 16, 2024 9:33 am

回頂端 向下
在線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35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40116《靜思妙蓮華》勤修三慧 自持教他 (第1590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240116《靜思妙蓮華》勤修三慧 自持教他 (第1590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240116《靜思妙蓮華》勤修三慧 自持教他 (第1590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二 1月 16, 2024 11:25 am

20240116《靜思妙蓮華》勤修三慧 自持教他 (第1590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聞慧:聞慧從經論中聞,或從善知識處聞。思慧:由思惟經論及善知識處生無漏智。修慧:謂既已聞思修其義趣,生無漏聖慧。
⊙聞慧、思慧、修慧。聞慧:是聽聞佛法能生智慧;思慧:是思惟佛理能生智慧;修慧:是勤修禪定能生智慧。謂人以聞思修之三慧,倍策精進,出生一切善根者,是為菩薩之善友。
⊙「又,阿逸多!若有聞佛壽命長遠,解其言趣,是人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能起如來無上之慧。」《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何況廣聞是經、若教人聞,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書、若教人書。」《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何況廣聞是經:前文但云乃至於一念信解其功德如是,況復廣聞其功德利益轉勝,不言可知。
⊙若教人聞,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書、若教人書:若教人聞,令得自身受持、教人持、親手自書、若教他人書寫是經。
⊙言信解之功德無量,已如上節所述,何況聞持書寫供養是經,功德更為無量,必生佛智無疑矣!
⊙聞:謂懃求聞法。持:謂懃行修持。書:謂懃書流通。廣聞信解廣宣,修自規、教他行,廣修信受供養,自持令他亦爾。
⊙謂人以聞思修之三慧,倍策精進,出生一切善根者,是為菩薩之善友。尤以聞持書等精實廣聞,而後入群教化度人。

【證嚴上人開示】
聞慧:聞慧從經論中聞,或從善知識處聞。思慧:由思惟經論及善知識處生無漏智。修慧:謂既已聞思修其義趣,生無漏聖慧。

聞慧:
聞慧從經論中聞
或從善知識處聞
思慧:
由思惟經論
及善知識處
生無漏智
修慧:
謂既已聞思修
其義趣
生無漏聖慧

大家要很用心,用心體會聞、思、修。這是我們學佛者應該有,要抱持著不斷聽,聽聞佛法教理,這是修學佛法必備條件,人人要時刻用心!「聞慧」如何來?就是要從經論中聽;聽經,或者是古德大師,他們的心得,在講習、在論說,我們從他們的智慧心得,這樣能夠多聽、多聞、多了解,這就是「善知識處聞」。或者是什麼人在說,人人都有他聽法的心得,人人聽來都有他的精華的關鍵,所以我們還是要耐心聽。任何人在說都不可起分別心,還是要從長的時間聽來,去接受那個精要的法,這是我們很重要的。我們是什麼樣的根機,聽法,我們能夠接受什麼樣的法,對我們有幫助,我們聽來、接受得了,能夠落實生活,這就是已經從善知識處,或者是從經論中,我們已經得到了,得到這個經法的精要,用在我們生活中,要感恩啊!這就是「聞慧」。

「思慧」呢?是「由思惟經論及善知識處,生無漏智」。剛才是完全要靠別人,我們還不懂的時候要從經論中得,要從善知識處求得,而思慧是聽來之後,就要靠自己了,自己要好好思惟。聽經之後,一定要經過我們自己的記憶,從我們聽了之後,我們懂多少,我們要吸入在心裡,好好反覆思惟。讀過的經、聽過的法,而我們了解多少?了解下來的,我們要好好分析,經過我們心思分析,我們才能夠將法用在生活中,這是思惟。我們法落實在生活中,看別人也是聽法,也是聞法,他們的法也落實在生活中。而你與我的法,聽同樣的法,我們在生活中所做,是不是有同一個方向?「啊,都差不多!志同道合。」我們確認我們的法是正方向,我們會很安心,我們會依教奉行,這個法就是我們生平要走的路,沒有煩惱,我們安心,這「無漏」。所以人生求道、行道,我們要心無煩惱,很安心、輕安自在來修行,聽的沒有錯、行沒有錯,我們的心就會很安,這從聞、思、修。

所以修,修來成長智慧,因為經過身體力行,剛才是聽來的,做,看別人與我們會合,安心繼續做,所以就是安心修行了。安心修行,我們身體力行的心得,就是叫做「修慧」;經過我們自己歷練過,經過我們身體力行的心所得,我們心有所得了,這叫做「修慧」。所以,「謂既已聞思修其義趣」。我們已經聽,我們已經經過思考,也已經會合在生活,我們還在繼續,因為修行,大小乘都是長久的。前面我們說過了,長久,很長、很久、生生世世。所以,我們只是在聞、思、修,這當中,義趣、道理,道理、方向,我們都已經分明、透徹。這時候就是正方向、實思惟,正思惟、實行道,我們現在就是要走這樣的路。這個實行道,既然我們這樣身體力行了,方向不能偏差。

所以「義趣」,「義」,就是道理,就是這條道;「趣」,就是趣向。我們走在這條道的上面,那個方向毫釐都不能偏,偏一點點、差一點點,也就是這樣去了,若這樣,就是這樣直道;若這樣,就這樣去了,這樣總是毫釐之差,千里差別。所以我們修「聞思修其義趣」,我們要很準確,不可有毫釐偏差。所以信解義趣就是不能偏差,要很精又準,準,精準。所以修慧,我們有精有準,這樣歷經長久的時間,要走這條路,沒有偏差才能成長智慧。所以,「解其義趣」,前面一直在說信解,也說到義趣,這重要處就是在這裡。

聞慧、思慧、修慧,聞、思、修的智慧,就是要讓我們在進行中,沒有偏差。這個智慧,我們前面有說過了,「五波羅密」,很重要的就是最後面一個,「般若波羅密」。我們常常說行「六度萬行」,五波羅密才是五度而已,需要般若波羅密──智慧。所以,智慧的趣向,智慧來會合,我們在走的路會合五波羅密,而五波羅密,需要的是智慧來引航,我們就不會偏差。我們若有智慧,智慧的布施、智慧的持戒、智慧的忍辱、智慧的精進、智慧的禪定,若像這樣我們就沒有偏差。要不然你就是只有修禪定,就很危險,所以要修禪定必定要有智慧,要不然修禪定也出問題,就是走火入魔、思想偏差,一點點的差,那就是毫釐差、千里錯,我們就要很謹慎。

所以我們就要修慧,就是「謂既已聞思修其義趣」。我們已經聽,我們已經經過思考,我們現在修行,方向要對準這個道理,這叫做「聞思修其義趣」,要對準這個方向,所以若這樣,就「生無漏聖慧」,能夠會合過來,我們就無漏了。無漏,過去一段時間,也一直在說無漏。無漏,就是煩惱無明全都去除,修行的方向正確,非常精準的修行,精而不雜、進而不退,這很精、很準的修行,叫做「無漏聖慧」。精準的智慧,能夠使這個五波羅密會很順利、沒有雜染,這樣我們能夠好好行,向前行。

聞慧、思慧、修慧
聞慧:
是聽聞佛法
能生智慧
思慧:
是思惟佛理
能生智慧
修慧:
是勤修禪定
能生智慧
謂人以聞思修
之三慧
倍策精進
出生一切善根者
是為菩薩之善友

「聞慧、思慧、修慧」這三項,聞、修、思這三項。「聞慧:是聽聞佛法能生智慧」。大家要再收合回來,「聞慧」要從哪裡生起來呢?就是要在經,佛法中生智慧。「思」,思的智慧是要從思惟,佛法的教理要很準確,又將它收回來。我們聽佛法教理,我們又再靠善知識,與我們同修、共做,大家這樣一起聽、一起修行、一起身體力行,經過了我們再思考、比量。「對、對,這樣能夠證明我聽、我修、我做沒有偏差。」所以這樣也能夠生智慧。

既然是這樣,「修慧」。那就是要勤修了,我們要真真正正身體力行勤修,一點點都不能懈怠,我們已經知道時間在緊逼。每天一直過,時間絕對分秒沒有再回來,我們要把握時間,當下好好利用生命,所以好好修,勤修。這「禪定」,禪定就是正思惟、思惟修,這叫做「禪」。所以我們的心,永遠都定在這個禪,三昧、正思惟。這個「禪」字叫做「三昧」,三昧叫做「正思惟」。我們的心很正確的思惟,就是落實在定,心要專、心要定,不要因人來亂了心。這以前也常常告訴大家,心要定、心要定,不要因人來亂我們的心。我們要好好在人事物,看清楚,我們的心才能夠很定,若這樣就生智慧。

也就是說,人就是要,「以聞思修之三慧」,好好來加倍鞭策自己,再精進、再精進,不要懈怠,所以要精實修行。「出生一切善根」,若這樣,自然我們的善根,絕對不斷生長,所以「是為菩薩之善友」。我們若有善根,我們能自度度人;我們有這個善根,所結的都是善緣。所以菩薩為伴,這些都是我們的善友,這就是我們修行的過程所需要。所以「聞思修」是很重要,請大家要精實、精準,好好義趣,就是趣向要正確,步步精進,於時間要好好利用,在我們今生此世好好把握,所以要用心。

聽法了,我們若是偏差,心若放鬆,說不定很快就會退轉。佛陀的時代,同樣也是有這樣,弟子也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那就是佛在世的時候,在羅閱耆闍崛山裡面,有一天這個城中,有一群長者子。長者子就是很年輕,他的父親生意、事業都做很大,經濟很好。而第二代的這些年輕人,結交為好朋友,有五十位,家境都很好的年輕人,有五十位,以耶舍帶頭。大家聽到佛說法,有智慧能夠引導人,人生正確方向,所以這群,五十位的長者子,說好,去拜訪佛陀,請佛說法。到耆闍崛山,大家很虔誠,見佛莊嚴,五體投地,請佛為他們說法。佛陀看到這群年輕人,人人都是一表人才,人人都是很有智識,佛陀就為他們說法。第一項向大眾開示就是: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大家聽,聽佛好好來分析,苦、空、無常、無我。對這五十位,享盡人間福的年輕人,他們覺得不可思議,人生哪有苦呢?大家生活得很好,哪有苦?

佛陀就分析,苦在無常中,說很多人間無常的道理,從有物質說到,內心煩惱、憂愁這個苦;說到從有,忽然間變沒有,忽然間變沒有是無常的道理。舉很多的人、事,同時人間的故事,讓他們能夠知道,果然,人生快樂不是永恆,何況又有老、病、死。雖然既生來,日日在享受中,沒有警惕到如何生長,沒有警惕到未來的老化,也沒有警惕到將來最終的死。這個時候,一旦想起來了,印度有很多富有、貧困,懸殊很大,這群年輕人也自我警惕。是啊,也看到不少,老、病、死在路邊,很多苦難人,而這些人的過去不就是年輕呢?這些人的過去是階級不同,所以他們也是人,但為何受這麼多苦呢?

從苦中體會,人間一切物質就是敗壞、無常,道理,他們了解。再者,病、死,會想到病,在最愛的人來病,最愛的人死去,那種的苦,牽腸掛肚。將來自己會老、病、死,而那個時候,又是什麼樣的體會呢?這種有了最愛、有親愛,這種愛別離的苦。又在最愛的家庭中,也有怨憎會的人。這從心中,真的是想一想,原來苦有這麼多!煩惱有這麼多、牽掛有這麼多,這樣的人生不好過。

這五十位年輕人就發一個心,不如出家。這出家,我保持我一個人,能夠專心聽聞佛法、求取佛道,免得將來牽掛很多很多的人,這種愛別離、怨憎會,這麼多的牽掛,我不如就出家。從這樣一念心起,大家很懇切求佛,接受這群人出家。佛陀接受了,「善來比丘」這樣整齊,僧團中突然間再增加了,五十位比丘,耶舍帶這些年輕人同時出家了。

而出家後是不是安定了呢?雖然很認真聞法,道心很精進,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佛陀帶他們去應供。大長者備辦供養,佛帶著僧團去應供,在那個地方辦得是很豐盛,又再看到很多很多的長者,同時來供僧。那個當中,忽然間讓他們想到,想到他們若沒有出家,我也是還可以像這些長者,用很豐盛的東西來供佛、僧,我那個時候,怎麼會就這樣出家,來接受這些長者的供養呢?我若不是出家,我也可以供佛、供僧,而今天換我來接受人的供養。這一念心起,又有人想:不如歸去。要來弘揚佛法,我也已經聽很多法了,我若是歸俗,還俗之後,我可以廣交,我可以交很多朋支,我可以叫這些朋友,更多人來聽法,我還可以供佛、僧,這不是對佛法也有幫助?我也可以隨心所欲。有人就是起這樣的心,佛陀都知道,大家的起心動念,佛陀都知道。

就這樣接受供養之後,結束了,回程,走路這樣經過,有一條長長的大溝,這長長的大溝是很骯髒,這麼骯髒的大溝裡面,卻是有蓮花,蓮花也很盛開。佛陀在那個地方邊走就邊說。「蓮花啊蓮花,盛開在污泥中,污泥是很臭,而這個溝,這個污溝,也是因為蓮花而出香味,蓮花的盛開,就是因為這個污泥溝的營養分,營養它蓮花開放,這麼美,這就是蓮花與污泥互相成長。」這樣邊走,走到精舍,大家準備要休息,開始坐下來,阿難就開始問佛 。「佛陀啊!剛才您邊走邊說,看到蓮花與溝,佛陀您說這些話,是用蓮花與污溝,有什麼用意嗎?」

佛陀就這樣坐定下來,向大家開始說:「是啊,污溝就是俗世,世俗的生活就像那條污溝一樣,在這個污垢的溝裡,卻是看到開放的蓮花。因為有這些開放的蓮花,在這個污泥的溝渠裡,所以讓人多用心,來欣賞這些蓮花,能夠聞到蓮花的香味,就能夠走近這個溝來。若是沒有這些蓮花,這個溝充滿污泥、臭味,人哪會願意親近呢?」「譬如僧團,僧團都是善的種子,粒粒都是蓮花,出在污泥中,不受污泥來染著,尤其是因為污泥,這些蓮花開放得很好。修行者就是因為在人群中,所以成長智慧;佛法、道理,是因為煩惱無明,才是需要這真理,諦理入群中去。」

所以在人群中,像那污泥,污濁的泥溝一樣,需要善種子,這蓮花在那個地方。所以蓮花在污泥中,它能夠開放、盛開,再者蓮花,花開結果,果實纍纍,一生無量。這就是修行在污濁中,娑婆世界才有辦法,培養出了菩薩來,佛佛就是要經過這樣的歷練,在人間中修行、成長。

這個故事總是這樣說出來了,五十位的比丘自己知道:這就是佛陀在對我說法。人人即時起來,向佛陀禮拜、向佛懺悔:「我有產生過這樣的念頭,經過佛陀的分析,我知道了、我現在懺悔、我會精進。」這就是佛在世的時候,就有這樣的發心,但是聞法,聞法在這人群中,也還會起心動念,所以需要的,周圍要有善知識。阿難就是他們的善知識,知道佛陀的用意,了解五十位這起心動念,所以能夠這樣引導他們一下。佛陀因為這樣為他們說法,好好認真修行,聞、思、修,不能間斷。所以,我們要知道善知識很需要,我們修行的過程不能缺善知識,修行群中要彼此互為善知識。

前面的經文,我們看:「又,阿逸多!若有聞佛壽命長遠,解其言趣,是人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能起如來無上之慧。」

又 阿逸多
若有聞佛壽命長遠
解其言趣
是人所得功德
無有限量
能起如來無上之慧
《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這段經文,我們就要用心來體會,前面雖然這樣說了,我們就要好好用心。修行一定在很長遠,佛的壽命,大家應該都很清楚,就是智慧,這歷久常新,永遠都在。我們要修行的「義趣」,這裡面的意與方向,我們要很清楚,它的義趣、言趣,佛的語意,佛要說話,那個其中的涵意,與說那個方向,為我們指導的方向,我們都要很清楚,要細心、要清楚。若能夠這樣修,聞、思、修,就有功德了,因為聽了之後有思考過,我們有身體力行,「內修即是功,外行即是德」,功德無有限量。身體力行,能起如來無上智慧,這是前面說的。

這樣的功德很大,體會了解〈壽量品〉的內涵,佛陀所說的涵義、趣向,我們若清楚,佛知、佛見,我們能夠了解。何況,接下來這段經文:「何況廣聞是經、若教人聞,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書、若教人書,」

何況廣聞是經
若教人聞
若自持
若教人持
若自書
若教人書
《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我們只有我們自己信解,我們在了解佛陀的語意、趣向,我們就有功德了,因為我們不會做錯,何況我們了解之後,「廣聞是經」,聽了之後我們還是堅定我們的信解心,我們的信解沒有偏差,更堅定。

何況廣聞是經:
前文但云
乃至於一念信解
其功德如是
況復廣聞
其功德利益轉勝
不言可知

所以「廣聞是經」,我們若既然信解堅定,我們的精進就能夠利益人群。所以因為這樣,「信解其功德如是」,我們有相信,我們有在身體力行,我們有在利益眾生,五波羅密,我們全都在行,我們現在是在會合「般若」,會合智慧,所以功德就是這樣。「況復廣聞其功德利益」。又再這樣不斷重複,對的事情,每天就是同樣這樣做;對的事情步步進行,做就對了,方向對,要步步精進。所以說「利益轉勝」,就是這樣不斷一直繼續。「不言可知」,不用再解釋,很簡單的道理,大家應該知道。

所以,「若教人聞,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書、若教人書」。

若教人聞
若自持、若教人持
若自書、若教人書:
若教人聞
令得
自身受持、教人持
親手自書
若教他人書寫是經

對的事情,我們就是要做,不只是做,我們要再教,教人聽,引導人人好好聽經,這麼好的道理要趕緊來聽,來聞、精進,好好用心來聽。「令得自身受持」,我們自己,還要再教別人也來。我們聽了之後,我們做得到,我們要再告訴大家:「我們也要來做。」也來邀別人聽;我邀你,你邀人,我們繼續邀、繼續讓人了解,這部經的意義讓人了解,同樣能夠去影響別人,這自持、教人持。

「親手自書」,自己寫經。當初是要靠經文讓大家看,而經文要從哪裡來?要寫。所以我們大家來寫,寫給大家看。「若教他人書」,我自己來寫,我們也來教別人寫。現在大家好像很愛抄經,抄經很好,現在不只是不用再印刷,現在是電子化,一點就都出來了。不過,要抄經,練寫字,不要忘記,也沒有不好,但是要記得不要隨便丟,每一字,經文每一字。何況紙也都要智慧運用,紙還是要再回收,不要變成垃圾。總而言之,要運用智慧、利用物質。

所以,接下來說,「言信解之功德無量」。能夠信解功德很大,「已如上節所述」,這過去都一直在說。所以,「何況聞持書寫供養是經,功德更為無量,必生佛智無疑矣」。

言信解之功德無量
已如上節所述
何況聞持書寫
供養是經
功德更為無量
必生佛智無疑矣

我們對經典要用尊重的心,不是只有:我是要學寫的。學寫就不要隨便丟,糟蹋了每一字,每一字都是法,所以我們不能這樣,起了那分不恭敬的心,還是要好好珍惜。「聞持書寫供養」,這用恭敬心,就是叫做供養,所以「功德更為無量」。懂得恭敬、尊重這個經典,在文句、字等等,我們都要用很慎重、很恭敬的心,若這樣「必生佛智無疑矣」!這我們不用再懷疑,只要我們要用恭敬心。

聞:謂懃求聞法
持:謂懃行修持
書:謂懃書流通
廣聞信解廣宣
修自規、教他行
廣修信受供養
自持令他亦爾

我們修行就是要這樣,「聞」就是「勤求聞法」。要勤、要求聽法,聽這個法。還要再「持」,持就是「懃行修持」,這也是要勤。而「書」就是寫,寫就是叫我們要「懃書流通」。其實我們這時候,若能夠將心得好好地精化,我們也可以跟大家分享,化成文字、出書,別人也可以分享到,也是很好。

所以,「廣聞信解廣宣」。我們要一直聽,就要相信,而且要再告訴別人;「廣宣」就是告訴別人。「廣聞」,我們就是要聽,聽經、說法;聽善知識說的,聽之後,理解出來,自己的心聲就要說給人聽,這叫做「廣宣」。所以,「修自規、教他行」。我們要修,修行就是我們要自己自規律,以前的行為偏差,現在自己要自規律回來,要求自己要有規矩、要有威儀。所以,「修自規、教他行」,我們自己要自規律,要教人也就要這樣,這樣人人才會整齊、才會和睦。「廣修信受供養」,好好來修行,我們要相信、我們要接受,我們要提出恭敬心,來聽法、來持。持,修持;我們要好好寫,全都要用恭敬心。所以「自持令他亦爾」,我們自己是這樣做,也讓別人也一樣,這是希望大家要用心,這是規則,大家要做得到。

謂人以聞思修
之三慧
倍策精進
出生一切善根者
是為菩薩之善友
尤以聞持書等
精實廣聞
而後入群教化度人

「謂人以聞思修之三慧,倍策精進,出生一切善根」。這大家應該看就知道、清楚了。聞、思、修就是三慧,我們在當中,要更加更加自我鞭策,要自我精進。這是彼此之間互相勉勵,自己要精進,同時也鞭策大家共同精進,若這樣,我們那個善根,從這個精進中成長起來。所以,「是為菩薩之善友」,互相當人善友,互相當人的貴人。所以尤以聞持書寫等等,這樣我們要很精、很實,「廣聞」,好好聽,「而後入群教化度人」。

這就是要大家很用心,時時用心、日日用心,把握時間應用今生此世。我們將法多吸收在自己,「轉識成智」,現在耳聞,耳朵聽,聽聲音入心,我們要身體力行。心得從這些聽來的,了解清楚,變成我們的智慧,我們能夠讓我們的習慣,永遠都是在這個聞、思、修。我們從善友中吸收來,從佛法中來滋潤我們,我們也能夠從我們的身,再影響他人,互相為善友,這樣培養自己、培養別人,一直讓我們成為來去自在。今生、來世,我們都是這樣的「習」,已經薰習很精、很實,這樣我們就不用煩惱,將來是如何,我們來去自如。這就是我們要修學,聞、思、修,要時時多用心!
~證嚴法師講述於2018年4月3日~
回頂端 向下
在線
 
20240116《靜思妙蓮華》勤修三慧 自持教他 (第1590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