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240201《靜思妙蓮華》 受持正法 顯德開道 (第1602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34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40201《靜思妙蓮華》 受持正法 顯德開道 (第1602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20240201《靜思妙蓮華》 受持正法 顯德開道 (第1602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240201《靜思妙蓮華》 受持正法 顯德開道 (第1602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四 2月 01, 2024 8:36 am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34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40201《靜思妙蓮華》 受持正法 顯德開道 (第1602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240201《靜思妙蓮華》 受持正法 顯德開道 (第1602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240201《靜思妙蓮華》 受持正法 顯德開道 (第1602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四 2月 01, 2024 1:54 pm

20240201《靜思妙蓮華》 受持正法 顯德開道 (第1602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受持法弘正教,顯高德開大道;鋪平路易行道,知識共行菩提;施大法行大道,供三寶自性僧。
⊙受者領受法益,持者憶念持行;以信解力故受,以願念力故持。是法華經五種法師持行之一,皆求廣博大道,成熟大道心故。
⊙「如是僧坊、堂閣,若干百千萬億,其數無量,以此現前供養於我及比丘僧。是故我說:如來滅後。」《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供養經卷,不須復起塔寺,及造僧坊、供養眾僧。」《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受持讀經典,是自利行解增慧;為利他入群,解說修福,即利他。
⊙若自書、若教人書:自書教人書,傳寫如是經典,有益見聞,所以功大。
⊙供養經卷:華香以莊嚴思惟安定感,幡蓋增益聞法盛情,種種供養,由敬法故,則能見佛。
⊙一念之心,初心對境,率然任運而起。一心在道,即身行道,以深心信解,持法供養,不在事緣,則為以佛舍利,起七寶塔。不須復起塔寺,及造僧坊、供養眾僧,作是供養已止,廣釋行者,為己起佛塔供養。
⊙「若我滅後」及至「供養於我」,「及比丘僧」止,廣釋行者,為已立僧坊供養。

【證嚴上人開示】
受持法弘正教,顯高德開大道;鋪平路易行道,知識共行菩提;施大法行大道,供三寶自性僧。

受持法弘正教
顯高德開大道
鋪平路易行道
知識共行菩提
施大法行大道
供三寶自性僧

一段時間,我們都一直在提起,「供養、受持」;受持、供養,佛陀很明顯向我們這樣教導。佛的說法在人間,是無所求的付出,付出不是為了回收回來,得到供養,不是。佛陀就是一心一意來人間,將佛法能夠人人接受。法接受入心,應用在日常,能夠在身心受用,還能夠在人群中普遍將法推動,讓人人能夠知道,讓人人能了解。因為這是每一個人生命的價值,了解生命來去的源頭,這是對每一個人何其重要!佛乃是四生慈父,也是三界導師,名副其實,來人間為一大事,就是要來開示,就是來教導,開示眾生悟入佛的知見,這是佛陀一大目標。所以既是要來開示眾生,悟佛知見,可見很懇切,這是「四生慈父」的心,也是「三界導師」的理念。所以他說法,不是為了眾生的供養,最盼望的就是眾生聽得懂,能夠收進去,能夠用出來,普遍在人群中互動、互教,這是佛最大的目標。

所以,這段這麼長的經文,一直就是反覆在那個地方,供養。供養最重要的就是要信、要解。聽佛說法之後,要收來,要相信,要體會,要了解。相信、了解,又再能夠受用,所以在受持、讀誦、書寫、宣揚經教,佛陀就說,這就是如建塔、造僧坊的功德。這無相,是法的供養。你能夠了解佛的心意,如法接受,用法付出,這就是達到佛陀一大事,也是佛的本心懷。要出家,也為了去探討生命的奧祕;成佛了,了解生命的源頭起因,前因後果。想要出家,那個心願就是,要如何探討生命的奧祕。繼而覺悟,了解生命的起因,所以趕緊想要讓大家知道,卻是眾生的根器,長久來就是這樣的習氣,難改,還是應用著,無法深信解,捨不掉那個習氣。這就是佛的無奈,也就是眾生延續著這個濁氣,一直到現在愈來是愈濁,這是佛陀最擔心的。

我們既然就是了解,我們現在知道報佛恩、父母恩、天下眾生恩,回報天地風王水土恩,這我們全都說過了。我們要報恩,報恩,我們也是這麼說,要知足、感恩、善解、包容,人與人之間,在前面也說,修行,我們必定就要將心放開闊,而且我們更要知道,世間的這個濁氣,人與人之間,什麼時候才能夠將方向歸一,將複雜變成單純?我們若沒有單純的心,要將佛法接受入心來很困難,因為複雜化了,這個心就是自障礙。自障礙,要如何去了解真誠的佛法?

所以,總而言之,很多的塵沙惑構成了無明,無明造成煩惱。而人間就是這樣,一層再卡一層,卡得現在,佛法在我們的面前,我們接受,也好像有道理,但是通通做不到,所以我們常常停滯在凡夫地。我們是停在凡夫地,卻是時間分秒消逝。「是日已過,命亦隨減」,時間就是這樣一直過去,生命隨著時間不等待我們。但是我們的煩惱無明,還是固執停滯在那個地方,這是讓人很擔憂的,佛陀擔憂,就是現在師父,對大家,我也很擔憂!不只是對大家擔憂,對自己,我也很擔憂。這世間複雜的事情這麼多,我相信佛的法,每一個法,我深信、我了解,但是世間的情、法重重障礙,卻是分秒的時間不斷流逝過去。眼睛所看,人事物,總是有這麼多的無奈,怎麼會不擔憂呢?生命也是這樣消逝過去。

所以,濁氣沒有淡化,這當然是擔憂,只好要趕快再回過頭來。只是殷殷的擔憂沒有用,趕快,快回歸來,「受持法弘正教」,把握時間,幾分鐘說幾分鐘,幾秒鐘盡幾秒的責任,那就是修持法,要深信解。人人一定,不論你做得到、你做不到,深信解是很重要的。最少我們也要撒一個種子,我們這時候把握,接觸到佛法,我們趕快培養深信解,所以我們要受持法,深信解就開始要受持法了,我們要趕快培養我們的弘誓願,我們要弘正教。你要弘揚正教,你一定要親近善友,與你說話的,都是很正確的話,不要再聽旁邊旁門左道,旁邊很多小岔路,我們就要很謹慎。所以一天接觸那麼多人,到底是聽誰說話呢?這我們要很用心。所以受持法,要立弘願,要弘正教,這請大家要很用心。語是很重,意是很長,請大家要很用心。

佛陀的高德,諸佛菩薩過去是這樣,現在我們也看到人間多少,多少人間的活菩薩付出,付出無所求,還是用感恩心還在付出。當然也很期待,這些菩薩是要懂得,如何善解、知足、包容、感恩。真正這麼簡單的語言,接受得下來、用得出去,這就是幾天前,所說的「四攝法」。在人世間待人接物,布施、利行、愛語、同事,不捨人群,這些法全都在人間裡,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這就是要弘正教、要開大道,這顯高德,不只是二千多年前的佛菩薩,現在的他、你、我,自己要懂得尊重,尊重己身,也要尊重身邊的人人。因為佛陀就是說人人具有佛性,常不輕菩薩,「我不敢輕視你,因為你也是未來佛」。人人有這樣的本性,只是習氣看起來很不順眼,習氣讓人討厭,但是他有善念,說不定什麼時候忽然之間,做出了讓你想像不到的好事,也不一定!利益人群就都能夠做得到。

所以人人本具有高德,就是大覺性,人人本具,只是還未開始受用,我們還沒有接受,還未用出去,所以我們本具。所以未來這條的大路,等待大家有心一同一起來開。所以「開大道」就是落實,為人間來開,開出了我們人生,人人有一個正確方向,很安心走上了這條大道。這就是只要有人間發菩薩心,這些菩薩就能夠無所求,佛所教法不只是信解,還是身體力行,我們要有身、口、意──身體力行法,佛所教法;口宣說佛陀所說法,聞法者、說法者、傳法者;意,時時接受佛陀的教法,分分秒秒信解、受持。若像這樣,不用如何去建僧坊,這就是最好的供養。

又再前面的經文也說過了,若能夠這樣真實修行,就是頂戴著佛的法身,不用再建塔。所以要告訴你們,不是信佛法、信宗教,就一定要去花錢,就要如何去供養,不用,心、行的供養。只是僅僅說外行,是精神面的建設,精神面的建設很重要。所以,我們要「顯高德開大道」。用精神面,好好將我們做得到的,做出去,大路將它開得大。菩薩道,人人來鋪,「鋪平路易行道」,只是我們不去做而已,真正要做不困難,不怕日曬,不怕風吹,不怕雨淋,願意走出去,身體力行,就軌道,我們好好來走,大家同時來鋪,鋪平這條路就不困難。

所以,「知識共行菩提」。我們互相相識的好朋友,這叫做知識,我們都是善知識,叫做「善知識」。我們都是佛的弟子,佛陀的法留在人間,聽法有前後,先聽的為師,後聽的為弟子。先了解,回過頭來教後面的人,所以有師徒的緣,這也就是善知識,我認識你、你認識我。所以,這個「知識共行」,大家共知、共識、我們共行,共行在菩提道。所以我們大家要共同一個心,「施大法行大道」,我們既然鋪平易行道,開始我們要認真鋪,鋪平了,我們大家好好走這條大路,這個大道。所以我們需要「施大法行大道」。

我們「供三寶自性僧」。其實不是這樣,「我出家了,是僧」,你就是在家,都有自性三寶,不要看輕自己,我們自己要自尊重。所以,「顯高德開大道」,我們也有這個能力,不是只有佛二千五百多年前,稱為高德。二千多年後的現在,我們相信我們有覺性,相信那個時代做不到的,我們這時候要做到,總是能夠開大道。只要有很多善知識,共知、共識、共行,所以這條菩提道,我們絕對是開得起。所以把握時間,分秒不斷流逝過去,時間是不斷地減少,但是我們弘法的心要愈殷切。我們要信解,深信解,好好接受佛法,趕快落實人間。我們要觸事會理,這是這幾天來就是這樣說過了,大家要很用心。

受者領受法益
持者憶念持行
以信解力故受
以願念力故持
是法華經五種法師
持行之一
皆求廣博大道
成熟大道心故

所以,「受者」是「領受法益」,我們要好好,每天聽經,我們要收起來,我們絕對,法對我們有利益;「持者憶念持行」。這樣叫做「受持」。「受」,就是要領受進來;「持」,我們就是要常常憶念。所以,已經很長的時間,一直告訴大家要回憶、要記憶,就是要記得。法受了之後,你一定要記憶著,念在心中,我們才有辦法身體力行。所以,「以信解力故受」,真的要信、要解。所以,「以願念力故持」。我們若能信解,自然你就會接受;你若有願念,自然就能夠受持下去。所以這是《法華經》,「五種法師持行之一」。我們過去一直看,要受持、要讀誦、要書寫、要弘法等等,這是五種的法師。誦經有誦經的法師,寫經有寫經的法師,讀經有讀經的法師,能夠背誦有背誦的法師。這種,它這樣很細膩,來將它分開,這全都是希望,法能夠流傳在後面。

其實這只是僅僅一個「用」,法不要漏失掉。因為以前沒有印刷,以前就是靠口口相傳──聽,就要記,就要背,慢慢推動要筆錄、要寫等等。這能夠這樣,他就說:「哇!這樣就很了不起,這樣法就能夠流傳下去。」這是佛世之時。現在應該就是信解、受持,要如何將法入心,要如何能夠落實生活,這是更加重要,所以要很用心。雖然那些景觀,有形的實物,就是用說的來形容這些景觀,其實含義是在法,最重要的就是含義在法。不是只有在那裡誦啊、讀啊,最重要要弘法,這是很重要。所以,「皆求廣博大道」。希望這個法能夠再更廣、更廣,大家能更加了解。所以,「成熟大道心故」。希望這個法都能夠在人人的心,很成熟、朗朗上口,這個法就不會讓它不見了。

以前讀《論語》,也是靠背啊!所以現在還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想到,它就再浮現出來,都是,都是記憶下來的。要不然幾十年都不曾去用到,哪能再背得出來呢?這誦、持。誦,讀誦,「讀」就是文在前面,我們讀,「誦」是背下來,這樣法就留下來了。

前面的經文:「如是僧坊、堂閣,若干百千萬億,其數無量,以此現前供養於我及比丘僧。是故我說:如來滅後。」

如是僧坊 堂閣
若干百千萬億
其數無量
以此現前
供養於我及比丘僧
是故我說
如來滅後
《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佛在世的時候,大家都有來供佛。佛陀後面就說:「滅度後,滅度後不用了,你們身體力行比較重要。」因為前面就說了,大家來供養這園林、浴池,有樓閣等等,有僧、有佛在裡面,認為這就已經是大家供養了。最重要的,這個這麼莊嚴的場地,是要法來莊嚴,不是有形的物質。「而我若滅度後」,這就是這段經文說:「我若滅度後。」其實滅度後,前面已經說過了,不須復建,不用再建塔,不用再造僧坊,這就是佛陀用意。

若有受持 讀誦
為他人說
若自書 若教人書
供養經卷
不須復起塔寺
及造僧坊
供養眾僧
《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所以「如來滅後」,「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我們若是聽了之後,信受了,信受、受持之後;他的功德,那就是「自利行解增慧」。

若有受持、讀誦
為他人說:
受持讀經典
是自利行解增慧
為利他入群
解說修福
即利他

我們懂得自己讀誦,我們懂得好好聽法,我們懂得記憶,這全都是自己在用功,受持、讀誦經典。我們明白了解,也信解,這是自利,而且解,自利行解,能夠增長智慧。這是自己的利益。再者,「為利他」,利他人、入人群。不只是自己知道就好了,不是自己解脫就好,還願意入人群,「解說修福」。入人群結好緣、修福德,這就要在人群中,這是「利他」。所以,讀誦、受持是利己;解說,入人群造福業,這叫做利他。所以,「若自書、若教人書」。

若自書
若教人書:
自書教人書
傳寫如是經典
有益見聞
所以功大

我們若懂得自己好好來寫經。其實那是佛陀的時代,過去的經文就是這樣說。現在一直強調環保之時,沒有那麼多紙,供我們這麼多人來抄寫。這個時候,還是我們要好好多用心。但是經文這個地方說,「若自書、若教人書」。自己寫,或是教別人寫,有形的經文,我們要寫在心版中,好好每一字看,每一字入我們的心,最好的就是寫入自心版。我們自己的心,銘記在心中,最好的筆記就是在我們內心。

所以「自書、教人書」。我們讀經的方法,這樣永遠常常記得,因為我們是落實在生活中。所以法,佛法、生活人間法,我們全都這樣很合一,在這個地方。所以,傳誦或者是寫經,「如是經典」,傳,來誦《法華經》,或者是來寫《法華經》,這個經典是「有益見聞」。我們現在的傳誦,要用現在科技的方法,來將它傳誦出去。所以,「有益見聞」,能夠更加開闊、寬闊,讓大家看得到、聽得到、知道得到,所以這樣叫做「功大」,就是大功德。所以,「供養經卷」,就是「華香,以莊嚴思惟安定感」。

供養經卷:
華香
以莊嚴思惟安定感
幡蓋增益聞法盛情
種種供養
由敬法故
則能見佛

這經文之中,供養花啊、香啊,其實那個供養,不論是花、香等等,只是一個讓這個地方氣氛莊嚴,尤其是這天然的植物,也有這樣的作用,這樣香花雲蓋。我們若要誦經之前,首先就有香華雲蓋,虔誠方殷。尤其是這些東西,那個氣氛讓人的心神安定。若是幡蓋呢?那就是增益聞法盛況,很熱鬧,所以它的現場,就有香華、幡蓋,很多。這是若在講經之時就有這樣,很多的莊嚴東西這樣出來,這是道場的形容。所以我們要很清楚,又能夠了解。

所以,「種種供養」,無不都是敬法的表現,所以只是這樣,用這樣的方式來表現。「不須復起塔寺,及造僧坊、供養眾僧」。

一念之心
初心對境
率然任運而起
一心在道
即身行道
以深心信解
持法供養
不在事緣
則為以佛舍利
起七寶塔
不須復起塔寺
及造僧坊
供養眾僧
作是供養已止
廣釋行者
為己起佛塔供養

已經這樣的表達出來,所以「一念之心,初心對境」。一念心就是很快,發心那個一念,發心是很快。「率然任運而起」。那就是突然間,發這一念心是很快速,有這個好心、好念、虔誠這樣願意發個心,所以很快速、很快就出來,這一念心。所以,「一心在道,即身行道」。我們這一念心這樣起來,心在道,就是行道,身與心要合一。我們現在的人,身、心無法合一,人是在做這樣的工作,心在想這樣的事情,離很遠,所以身心雜念掉了;我們的念雜,心就不會專。我們現在修行,就要修在身心合一,一念心起,我們的身就要行動出來。所以,「一心在道,即身行道」,一定要將身心合一。

所以,「以深心信解,持法供養」。這是最重要,佛陀要我們的,不是要我們的物質供養,佛陀要我們的是深心信解。這是佛陀所需要的。所以我們就要相信,佛是至誠對眾生的愛,不是為了有形的物質,完全是期待眾生,能夠了徹生命的源頭,希望大家明心見性,啟發自己真如本性出來。這就是人人本具,人人都有,唯有自己下功夫,才有辦法發現到,不是佛陀有辦法創造給我們的。

佛陀是知道,過來人,有知、有識,他也實行在這條路,牽引我們與他一起走這條道。前面的道,佛已經開好,我們自己的道,我們也就要好好來開,這是希望我們,回歸生命源頭的一個方法。所以,我們必定要「一心在道,即身行道」。我們要於心,深心來信解,還要「持法供養」。你這樣走、這樣做,佛就已經很滿足、很歡喜了,這是最大的供養,達到佛的目的。因為《法華經》是佛的全身,你身體力行,是至高無上的供養,這是敬重的供養,不是物質的供養,所以「不在事緣」。我們「持法供養,不在事緣」,不是有形的物質,所以我們要很用心。

故前面的文就說,「則以為佛」。已經建塔、造寺,供養了,現在「不須復起塔寺,及造僧坊、供養眾僧」。他們不用再有這樣,過去已經有造,但是現在開始這個「行」,行的供養,身體力行。佛陀所教法,我們信受奉行,這回歸與每一個眾生,每一個人,自己要自利,要兼利他人。自利就是要持《法華經》,法要銘刻在我們的內心,這就是信受奉行,回歸到自己的真如本性,這是很重要的。所以,「作是供養已」。你們已經身體力行,這就是已經供養了,只要你真正用心,起自內心的虔誠敬供,有表達出來,這就已經有達到了。

所以,「廣釋」,很用心為我們分析。未來我們就是重視在行道,不是重視在物質,所以這很普遍。這段很長的文,就是一直這樣告訴我們,這「行者為已起佛塔供養」。過去已經,這身體力行,就已經建佛塔、建僧坊,已經供養了,你有這樣依教奉行,你有這樣,這麼恭敬的心,這個佛塔,你已經建了。因為你如法修行,已經身心頂戴著佛的教法,《法華經》全部的道理,佛陀心靈的本懷,你全都接受了。到處,有經的地方就有佛塔,因為這個法在那個地方,那個地方就是已經,莊嚴的塔在那裡,有佛的全身在那裡。雖然無形,但是道氣旺盛,這就是最好的塔,完全無生無滅,只有法永遠存在,是永恆的。

「若我滅後」
及至「供養於我」
「及比丘僧」止
廣釋行者
為已立僧坊供養

這雖然是很深,其實能夠領受得到,那應該是很淺,大家都能夠了解。所以說「若我滅後」,已經大家實行供養,已經我們全都接受到了,這樣全都有了。有形的不用做,無形,就是身體力行,這個法要加強。總而言之,有形,在人間建設,總是有成、有壞、有空,成、住、壞、空難免。法是永恆,無形無相,自然就無生無滅,是永恆。希望大家要將這個法,我們要刻入心來,不要讓它散失掉,好好開路,這條路是大家來共同開,共知識,大家共同開,所以要時時多用心!
~證嚴法師講述於2018年4月15日~
回頂端 向下
 
20240201《靜思妙蓮華》 受持正法 顯德開道 (第1602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