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240202《靜思妙蓮華》持經智行 其德最勝 (第1603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40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40202《靜思妙蓮華》持經智行 其德最勝 (第1603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20240202《靜思妙蓮華》持經智行 其德最勝 (第1603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240202《靜思妙蓮華》持經智行 其德最勝 (第1603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五 2月 02, 2024 9:58 am



月亮 在 周五 2月 02, 2024 4:36 pm 作了第 1 次修改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40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40202《靜思妙蓮華》持經智行 其德最勝 (第1603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240202《靜思妙蓮華》持經智行 其德最勝 (第1603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240202《靜思妙蓮華》持經智行 其德最勝 (第1603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五 2月 02, 2024 4:35 pm

20240202《靜思妙蓮華》持經智行 其德最勝 (第1603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聞一切法,常能受持,憶念不忘,如教攝念;行於布施,捨心相續,能持戒法,身心清淨。忍辱和顏,柔和善順,倍策精進,勤求不息,思惟修禪,靜慮棄惡;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一切誓願,安樂無量。
⊙「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供養經卷,不須復起塔寺,及造僧坊、供養眾僧。」《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其德最勝,無量無邊。」《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智行與修持諸善法,從身體力行。智喻目明視方向,行喻褔慧雙足;精進力到清涼地。
⊙此明行者兼行六度自利、疾得種智。其人持經為正,六度亦行,但未全備,故謂為兼行。
⊙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況能持經。兼行六度,一心即禪定,智慧即般若。
⊙道與理之觀念,聽學人讀誦,而心眼不開解,全無理觀。習禪人唯尚理觀,觸處心融,闇於名相,一句不識。
⊙其德最勝,無量無邊:內修理觀,外以事助;所獲功德不可計量。

【證嚴上人開示】
聞一切法,常能受持,憶念不忘,如教攝念;行於布施,捨心相續,能持戒法,身心清淨。忍辱和顏,柔和善順,倍策精進,勤求不息,思惟修禪,靜慮棄惡;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一切誓願,安樂無量。

聞一切法
常能受持
憶念不忘
如教攝念
行於布施
捨心相續
能持戒法
身心清淨
忍辱和顏
柔和善順
倍策精進
勤求不息
思惟修禪
靜慮棄惡
慧性明了
一切智行
一切誓願
安樂無量

用心思考,人生時過是很快,我們要好好把握著,每一天、每一時聽到的法,我們要時時銘刻在心版裡,這就是永恆的受持。而且法刻在心版,就是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這就是我們做人的方法。佛法是不離世間法,我們要很用心。「聞一切法,常能受持」。時時刻刻,我們就是要接受,與我們的身、口、意平行。口要善、身要善、意要善,起心動念、開口動舌,無不都是善,對人有利益。這是因為我們將法入在心中,身體力行,待人處事不離開身、口、意,一切都善,這就是我們處事的方法。

所以要「憶念不忘,如教攝念」,常常記在心中。記憶,最近也一直告訴大家:「記憶!要記得。」我們若有記憶,念念都在心中,不要將它忘記,這樣我們聽法入心,才有辦法隨時在行為中,這是修行最快速能夠深解佛法,要不然我們聽,聽了就過去,現在聽,「知道嗎?」「知道啦!忘記了」。知道與不知道,知道是短時間的,忘記就不知道了。所以我們一定要記憶,記憶要心心念念都不能忘記。法既入心了,我們一定好好記憶常念,這也叫做背誦。好的法是要放在心中,面對著什麼環境,我們馬上就記得,有一句話這樣說,那「靜思語」就是這樣說!短短幾句很好背,「口說好話、身行好事、心念好意」,這樣也是叫做背。「(知足)、感恩、善解、包容」,這全都能夠背起來。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去記憶。

「憶念不忘,如教攝受」,就照這樣教,我們就這樣接受下來;就是這樣教,我們這樣接受,就這樣記憶下來,沒有讓它忘掉。「唉呀!沒多久才教你而已,才告訴過你而已,怎麼忘掉了?」就是沒有攝念。教了,你沒有接受進來,沒有放在記憶中,這叫做沒有攝念,沒有收進來。所以我們要「如教攝念」,將它攝收下來。就像這個景象,我拿一部照相機,我一定對準鏡頭,開關一定要按下去。你若是對準了,有這個動作,那個景象,一定是映入你的照相機裡去。你就是沒有用心,這個畫面沒將它攝受下來,所以境遷,影像沒有了,是同樣的道理,所以我們要用心!

「行於布施,捨心相續」。我們要學的法,行菩薩道--布施、利行、愛語、同事。布施就是要捨,不是只有「知道啦!知道啦!布施叫做『捨』」。知道布施叫做捨,卻是我們捨不得。多少人很有錢,錢剩很多,自己知道:我的銀行存摺有多少、多少錢。自己歡喜。錢有在他的身邊嗎?沒有,只是幾本簿子的數字。錢存在銀行裡,只是在那幾本簿子裡面。而這幾本簿子在身邊,只有看到,用不到,他要用錢,還要去到銀行領。再來,領這麼多錢出來,懂得要用什麼?不會用。這僅僅只是知道,不會用;僅僅只是有,捨不掉。人生幾何?有多少的壽命?有多少?其實,要能夠上百的人很少,到了上百,他捨得掉嗎?也難捨。這就是眾生煩惱。

有的人身邊有錢,卻是惹來了「顧人怨」。因為他想要靠錢就好了,他不用靠情。子孫,有的人就是長輩有錢,我無法靠近,我也不希望其他的兄弟靠近,明爭暗鬥。一旦生病下去了,大家都來看,但是每一個人不是關心:我的長輩、父母,醫療是如何替我照顧?我要盡什麼心力?不是。他還有多久?會有什麼變化?時間等等。有的人幾十年不曾現前,聽到病了,他就趕緊出現,還是要問的:「你被人欠了多少錢?你的存摺還有幾本?多少錢還未收回來?而登記,是不是要趕緊換名字登記?」很多很多說不清的東西。這苦不苦?那個心靈,人在病痛,卻是得不到同理心的關懷。哪怕是自己的子孫,都是,不是真心的同理心來關懷,不在意這個人生命還能多久,僅僅只是什麼時候會走。這我們聽很多了。

你的銀行存摺多,留下來,這些子孫很傷腦筋,因為銀行也有銀行法,這個人往生了,錢不是任何人能夠隨便來領,不能隨便用掉,這要領錢也不容易。生前沒有處理好,後面的遺產那是很麻煩!所以這總是看不開,遺留下來有什麼?身體留不住,要處理掉;孝順,哪怕是孝順的子孫,要留它也留不住。一口氣若不來,這個身體就是要處理掉,不是火,就是一個棺材,最後就是這樣而已。卻是人不懂得及時,自己擁有多少力,我們的力量,身體力行來付出。有錢,自己知道,我應該要如何付出,做有意義。錢若很多,應該可以交代:「這現在可以這樣用,未來若還剩很多,就繼續這樣這樣用下去。」自己做得到,這才是自己的福;自己打算得好,這才是自己做的。

但是人看不開,煩惱重重。不只是自己,帶著煩惱無明再來生,現在所有的、剩下的,也是剩下煩惱無明給子孫,這是很辛苦、很矛盾,就是業,留業與帶業,「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這個時候自己不懂得用,等到最後,不論是社會的清算、政府的清算,還是子孫清算不清楚,造成很多糾紛,這就是人!苦難偏多,這是最大苦難。所以我們要懂得「行於布施,捨心相續」。這輩子多把握我們的時間,多用我們的身體,使用我們所有的物資,懂得用,我們懂得捨,所以「捨心相續」,要「行於布施」。自己做的分分己獲,還是自己去做才是,自己累功積德,來生今世。

所以,「能持戒法,身心清淨」。懂得持戒、守法,這樣的人,自然他的身,身很輕安、心很清淨,身心輕安沒有煩惱、很清淨,這是多麼逍遙、多麼自由快樂!所以,我們要修行的過程,有這麼的多,我們要看得開又做得到;要看開、做到,還要再「忍辱和顏」。世間做事情沒有那麼的簡單,人人都是能夠認同所做的,不論是臉色、聲音等等,我們都要堪得忍,對人還是要訓練這和顏悅色,要很柔和、很愉悅,聲音、語言,要訓練得能夠「柔和善順」。要如何來與人說話?真的是一個大學問。說太軟的,就是不輕不重;而說得比較硬的,很難接受。這到底要如何做?佛陀的智慧,他就有柔言軟語之時,佛陀也有當面鞭策,這總是要看是什麼樣的眾生,用什麼樣的方法調伏。眾生的根機千差萬別,不過,我們在修行的過程,總是要從最基礎來訓練,訓練如何忍辱、和顏悅色,如何聲音、言辭,我們能夠柔和善順,還要再自己自我一直鞭策自己,加倍要鞭策自己。

對的事情,我們既然接受法了,我們就要比過去,更加認真、更殷勤,因為已經了解法是正確,深心信解了,要加緊腳步,對準的方向加緊腳步,這樣才能夠快速到達。所以我們要用很用心,「勤求不息」,要「倍策精進」。「倍策精進,勤求不息」,我們要加倍,快速認真。好好思惟、禪定,好好清淨的心靜思慮,好好靜靜地來思慮,看看我做的是對嗎?「唉呀!不對了」,要有勇氣及時改過。所以,「思惟修禪」,禪就是正念的意思。我們每一次、每一時,要經過思惟,我們的正念,我們的念頭,是不是有偏掉呢?要趕快調整好,這樣的正念。正念,「靜慮」,心不要動、不要亂,好好考慮,不對的要趕快放棄、改過。能夠及時改過,這是勇敢。

所以,「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一切誓願,安樂無量」。我們的慧性,我們要明明了了,佛說眾生人人本具如來智性,這個如來智性,就是叫做「慧性」,智慧原來的本性。智慧原來的本性,就是我們的覺性,我們的覺性啟悟了,這叫做「開悟」;覺性啟悟,成為大覺者,叫做成佛了。所以我們慧性要明了,明了就是覺悟。「一切智行」,我們所在做的,一切的一切都不會讓它偏差,一切的誓願,我們能夠安安穩穩、快樂無量,心沒有煩惱、沒有憂愁。就如佛陀他從開悟之後,說法將近五十年,四十九年間,他「慧性明了,一切智行」,所在行化人間、度眾生沒有偏差,隨機逗教,能夠看時機,因時、因人、因機而逗教,一直這樣的過程。將要入滅之前,一定要將《法華經》說完。《法華經》說完了,他就開始準備要入滅,他就要再這樣去遊行一下。

這一次來到毘舍離城,在毗舍離城開始要離開之時,佛陀就開始告訴大家了。「來,大家要好好把握時間。人生是隨漸在分秒中,不斷時間消逝,人也是一樣,就是隨著時間,漸漸在這個四法中──生、老、病、死,從生一直進入,從少年、中年,一直無形中漸進到老了。在老的邊緣,慢慢就走入了將近死亡,那就是將近要入滅了。從生一直到死,這個過程中隨著時間這樣過,這個漸漸接近。」所以,佛這次來到毘舍離城,這個地方,將要離開了,「應該大家要清楚,這個時候離開,將來就沒有再來的機會」,就這樣告訴大家。「更後不復度?」,後面要再來,看到這樣的環境,看到這些人,大家看到我的機會,「更後不復」,以後應該是沒有了。而且,「亦復更不入」,將來也不會再入這個城來了,所以我這時候,已經要離開這個城。意思就是,離開這個城市之後,再也無法再來與大家見面,也無法再進來這個城裡。這是要離開之前,這樣告訴大家。

說了之後,毘舍離城這個地方,這些人聽到,開始大家就愁憂,心懷悲愁、擔憂,「佛陀這次離開了,再也沒有再回來的機會,佛就是將要入滅了」。大家警惕到,佛陀這是最後的告白。所以,佛陀向大家這樣說了之後,就轉身這樣要離開了。大家不捨佛,依依不捨,大家都哭,流著眼淚,佛就往前走。大群的人隨後就跟,一邊跟、一邊哭,這樣,大家就口口這樣相傳:「如來將入滅度了,將永久都不會再來世間,不會再來我們這裡,世間已經將失去光明。」這是大家就是這樣,口口相傳。

佛陀走到那個國界的邊境,再回過頭來這樣告訴大家:「止止,不要再跟了。」但是大家還是再進行。佛陀在這當中就這樣,將那些人分隔起來,彼岸、此岸。佛陀站在此岸,就向著彼岸的人說:「好,止下來,停下來了,大家不要悲傷,不要憂愁了。人生本來東西沒有一樣,永遠常住不會壞的,沒有一個人永生不死的,人世間成住壞空、生老病死,只要大家好好常住這念心。」其實佛陀是告訴我們,心也無法常住,卻是佛陀這個時候,就告訴大家常住於法。心,人人都要常住於法。唯有法才能夠維持人間長久,有道理在,人間就有希望。佛這樣說了之後,就將一只缽往空中丟去,心恆住於法,就是法的供養。那只缽在空中轉了,也是這幾天我們在說的「四事供養」。

四事供養佛,佛的時代,但是佛陀到最後,是要大家法的供養。過去也是這樣告訴大家,你們要敬的供養、行的供養,不只是僅僅有形的供養──一碗飯、幾件衣服、一間房子。不是這樣的供養,這是短暫的,是安住有形的僧侶生活,修行者的生活。最重要是法,法要久留人間,所以佛陀開始說「四事供養」,是法理的供養,不是有形供養。所以,這只缽丟上去空中,這要大家就是以法來供養,是無形。空缽轉在空中,將來你要有形供佛是沒有了,是要用心的法,信解奉行、身體力行,行敬供養。所以我們要很清楚。

我們修行,佛陀現在不在世,卻是我們法存在心。法面對著世間,世間總是濁氣不斷,重重的濁氣,為了要修行,「忍辱和顏」、要「柔和善順」。你若有這樣的態度,你才有辦法稱為你是修行者,這就是信解,這就是敬,敬法、如法受教,這就是身體力行,這都是對自己的利益。我們自己有修行是自己得,修功積德。所以,我們要「倍策精進,勤求不息」。我們把握時間、利用生命,做我們能夠付出,有力能夠付出、利益人。名稱說利益人,其實是利益自己在精進、結善緣,為未來生積道糧。

所以我們要思惟,要修禪,就是我們的心要修得正。有正,心念正,才有辦法靜下來;心念若不正,是靜不下來,所以叫做「思惟修禪」。不是叫你在那裡坐,叫你要修「三昧」。三昧就是叫做「正念」,要正念,要修好。所以我們要善思惟,好好地思惟,若能夠「靜慮棄惡」,好好整理,我們的無明煩惱,時時都要將它放棄。所以,「慧性明了」,自然我們的真如本性,我們就清清楚楚了。一切的智行,我們所做的一切,待人接物,我們都是用智慧在與人接觸,能夠輔導人方向正確,自己行為沒有偏差。所以,「一切誓願,安樂無量」。大家要很懂得用心,及時下功夫,要好好利用。

所以前面的經文就這樣說:「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供養經卷,不須復起塔寺,及造僧坊、供養眾僧。」

若有受持 讀誦
為他人說
若自書 若教人書
供養經卷
不須復起塔寺
及造僧坊
供養眾僧
《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這段文的再前面,就是佛陀就這樣說:「如來將入滅度。」所以,如來將入滅度了,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自書、教人書,這樣供養經卷,讓大家身體力行在這個法中,這樣有真精進用在生活中,就「不須復起塔寺」,就不用了。你就是法要好好受持,對這些有形相就不用再建設,足夠就好了,大家要專心在法。」

接下來的經文就這樣說:「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其德最勝,無量無邊。」

況復有人能持是經
兼行布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一心 智慧
其德最勝
無量無邊
《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最重要的,我們就是要「智行」。我們誦經、教人讀誦等等,這些不用建塔,何況有人若是「持是經,兼行布施」,前面只有教我們,寫經、讀經、誦經,這樣。現在就又說,「兼行布施、持戒」,這是兼,兼在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等等這些,這是「智行」。

智行與修持諸善法
從身體力行
智喻目明視方向
行喻褔慧雙足
精進力到清涼地

所說的「智行」,就是「與修持諸善法」,這就是有智慧。我們要選擇,選擇「修持諸善法」,不是只有坐禪,不是只有布施出去,我們要用智慧。你要布施什麼啊?自己要好好思考。布施不是為了我想要得功德,是要去考慮該不該做,做的事情對人有利益嗎?不是說我去拜拜、建寺廟,這樣我會得到功德,不是這樣!是要人很需要,急的時候,你有去做嗎?這是要去分析。所以,智行與受持是諸善法,所做的是真善法?或者是為了要求一個功德,捐一根柱子,家裡就會添丁;捐一根柱子,能夠得到好子孫。以前常常這樣,我若……等等,那都是錯誤。

付出無所求,才是真正的善,是人需要;真正及時要做的事情,或者是會合起來的力量,能夠為天下做什麼事情,要用真智慧去執行。你剩下來這麼多錢是要做什麼?或者是我的生活,辛苦賺來,我應該要與大家如何共善舉?這隨分力,要懂得有智慧去做你安排行動。所以,「從身體力行」,這就是「智行」,從我們自己親自去做。就像開頭說,「我很多錢、很多錢,我銀行存很多,財產也很多,動產、不動產都很多」,自己滿足自己,有滿足嗎?還仍未滿足,還是要再賺。一輩子就是這樣,最後結束,留的就是煩惱,帶去的是無明,什麼都沒有。留下來有的是子孫在煩惱,不知要如何分,這是子孫的煩惱。自己沒有身體力行,這就是沒有「智行」。我們自己來做,身體力行,要分明清楚。所以,「智喻目明視方向」。就像我們的眼睛很亮,要走去哪裡,我清楚,智就像眼目,很明,了解方向。行就譬喻「福慧雙足」,我要造福,我要修智慧;造福就是付出,智慧就是自己要用功。這精進力就是到清涼地,讓我們能夠身心輕安自在。這就是表示,「行者兼行六度自利」。

此明行者
兼行六度自利
疾得種智
其人持經為正
六度亦行
但未全備
故謂為兼行

我們自己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我自己有辦法做,我要自己做,我真的身體力行,我有辦法自己布施出去。這清清楚楚,財產要如何去處理,布置好,現在能夠做,我來投入,我親自,可以用大家的力、用我的力,我們大家共同開闊去做,不是針對一個一個而已,我們能夠做得開闊,這叫做菩薩行。菩薩的心行,菩薩心包容太虛,菩薩行,行遍天下,這無處不在。這就是我們真正要布施,能夠以開闊,人人好好去付出、結善緣,這就是「智行」,自己做,這「此明行者,兼行六度自利、疾得種智」。若這樣,真正一切的智,我們都有吸收到,懂得分別。自己做,提出來,大家合起來這個力量,對的事情去做,更開、更闊,力量更大,這就是菩薩的廣大行,「疾得種智」。

所以,「其人持經為正」。讀經的人智慧能夠很清楚,了解得到,所以「六度亦行」,是行在六度,自己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平行。但是有的人有做到這樣,不過,還是,還是時間用在自受持,要出去,普遍去做,這是兼著做,而有的是專心做。有的因為有人有家庭,有的人有職務,有的人就是我的興趣,我就很不願意在人群中,別人在說好事情,我隨喜功德,這叫做兼著做,不是全心力在做,也一方面修行,一方面也是在布施;一方面家業,一方面在付出,這都兼「兼行」,受持,兼行布施。還是同樣福與慧這樣兼著,這樣在做,所以經文就這樣說,「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

況復有人能持是經
兼行布施、持戒
忍辱、精進
一心、智慧:
況能持經
兼行六度
一心即禪定
智慧即般若

修行,修行受持法,也能夠兼行入世付出,這都叫做「兼行」。所以,這樣,這況能受持「兼行六度。一心即禪定;智慧即般若」。這樣就是了,我們深信解相,我們很深信,了解道理。

道與理之觀念
聽學人讀誦
而心眼不開解
全無理觀
習禪人唯尚理觀
觸處心融
闇於名相
一句不識

所以道理清楚,道與理的觀念,我們聽,聽,我們自己有這樣的觀念,來自聽來,聽人說,我們就開始相信,能夠去學。學人家教我們如何誦,人人也都是學來,才能夠知道如何誦經、如何讀經、如何解經,這就是要這樣在人群中學。「心眼不開」。讀經就讀經,誦經就誦經,但是其中的意思是什麼?很多人都是這樣,琅琅上口,唸得、背得很流利,但是其中是什麼道理,唸很快就過了,也不知道道理。這種「心眼不開(解),全無理觀」,其中道理是什麼也不知道。

「習禪人」,只是僅僅坐在那個地方說:「我在觀『理』。」拿一塊白骨放在前面要觀,這人的最後就是一塊白骨,但是,是不是對生死看透徹呢?很難!這全都是「觸處心融,闇於名相」,就是不明。這個相是什麼,這其中的道理是什麼,真真正正不清楚,只是懂得讀誦,但是道理不清。「其德最勝,無量無邊」。

其德最勝
無量無邊:
內修理觀
外以事助
所獲功德
不可計量

有的人是這樣,而有的人就是懂得兼行,不是只是整天沉浸在誦經,沒有去體會這些道理的內容,沒有了解人間的事相,只是整天顧著在那裡,在誦經、讀經這樣而已。這樣不行,整天在那裡坐禪,都沒有在想人間的疾苦,不知道生命無常,這樣也不是道理。所以我們要修行、精進,同時也得要福慧兼行,若能夠這樣就是功德無量。不要只是守在這樣,我們一定要同行。所以,「內修理觀,外以事助」。我們裡面修,這個道理我們要清楚;外面要有人間的事相,來與我們配合,那叫做「事」。看到這些「事」,就來會「道理」,人生就是這樣顛倒、亂想,苦啊,無常很多。所以若能夠這樣,道理清楚了,人間世事、事相了解,若這樣功德就不可計量。

各位菩薩,修學佛法,最重要我們就要好好用心投入,法入心境來了,我們才不會一輩子的時間,這樣就將它空過,要好好聞一切法,常能受持,「憶念不忘,如教攝念」。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證嚴法師講述於2018年4月17日~
回頂端 向下
 
20240202《靜思妙蓮華》持經智行 其德最勝 (第1603集)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