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240408《靜思妙蓮華》聲塵解脫 聞法得福 (第1649集) (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62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40408《靜思妙蓮華》聲塵解脫 聞法得福 (第1649集) (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Empty
發表主題: 20240408《靜思妙蓮華》聲塵解脫 聞法得福 (第1649集) (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20240408《靜思妙蓮華》聲塵解脫 聞法得福 (第1649集) (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Empty周一 4月 08, 2024 11:29 am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62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40408《靜思妙蓮華》聲塵解脫 聞法得福 (第1649集) (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240408《靜思妙蓮華》聲塵解脫 聞法得福 (第1649集) (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20240408《靜思妙蓮華》聲塵解脫 聞法得福 (第1649集) (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Empty周一 4月 08, 2024 12:17 pm

20240408《靜思妙蓮華》聲塵解脫 聞法得福 (第1649集) (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累生塵劫因行蘊牽,受虛妄相聲塵繫縛;解脫無明煩惱枷鎖,心口常時持讚揚法。菩薩以六度圓俱,故聞聽返妄入真,是則謂聲塵解脫,須臾聞歡喜得福。
⊙「若有勸一人,將引聽法華,言此經深妙,千萬劫難遇,即受教往聽,乃至須臾聞,斯人之福報,今當分別說。」《法華經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世世無口患,齒不疎黃黑,唇不厚褰缺,無有可惡相,舌不乾黑短,鼻高修且直,額廣而平正,面目悉端嚴。」《法華經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為人所喜見,口氣無臭穢,優缽華之香、常從其口出。《法華經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為人所喜見,口氣無臭穢,優缽華之香、常從其口出。」《法華經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為人所喜見,口氣無臭穢:其身莊嚴相,甚是可貴,實不可得,為人喜見。以口善故,以常時隨喜讚揚,聞修勸聽無間,故無有穢氣。
⊙優缽華之香、常從其口出:口中常出如青蓮華香。亦云優缽華。
⊙若故詣僧坊,欲聽法華經,須臾聞歡喜,今當說其福。」《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證嚴上人開示】
累生塵劫因行蘊牽,受虛妄相聲塵繫縛;解脫無明煩惱枷鎖,心口常時持讚揚法。菩薩以六度圓俱,故聞聽返妄入真,是則謂聲塵解脫,須臾聞歡喜得福。

累生塵劫因行蘊牽
受虛妄相聲塵繫縛
解脫無明煩惱枷鎖
心口常時持讚揚法
菩薩以六度圓俱
故聞聽返妄入真
是則謂聲塵解脫
須臾聞歡喜得福

好好用心,體會、了解。「累生塵劫因行蘊牽」。我們到底是生幾生世了,時間多長久了?我們不知道。累生累世,生生世世煩惱一直纏來,這一層一層的時間,煩惱愈來愈多,因為我們眾生,一直就是在無明中。人與人互相所結的緣,計較愈多,這是覺得人生所以這麼的冷漠,彼此之間這麼多的口舌,彼此一直牽纏,這實在是很無奈。簡單的幾句話就能夠相通了、能夠清楚、能夠明瞭,但是就因為這個聲音、口氣,總是彼此之間,這個情就愈纏愈結愈深,這全都是我們說話,到底是說清楚?不清楚?了解?不了解?這就在那裡牽纏。這是累生世就在我們心中、我們的意識中總是一直,臺灣人說「膏膏纏」,就是這樣一直纏下去,時間拖愈久,纏的事情愈多。

所以,「因行蘊牽」;行蘊,大家都要很注意行蘊,「行蘊」是我們每一天的每秒鐘;行蘊,我們不斷自己的身體,一直隨著行蘊磨滅掉了。是日已過、是時已過、是秒已過,我們的生命隨著時間這樣過,卻是我們的業力、煩惱無明,也是隨著這個行蘊在增加,我們隨時就是在時間製造無明,在時間增添煩惱。時間,我們若沒有把握好,我們的心念絲毫偏差,若這樣我們就受這個行蘊,將我們纏住,無明就愈來愈多。

而同這個時間,利用生命,把握時間,菩薩道路,我們若對準走,我們就是愈走愈進步。我們與眾生說的話,人人互動,緣是愈結愈深,很深的好緣;這種累生世有緣、好緣不斷累積,這就是時間。所以會常常告訴大家,「差毫釐,失千里」,這個意思就是,時間與我們的心靈動向,時間是將我們的生命,一直磨滅掉了。而我們的心若一點點不準,我們的煩惱就愈纏愈多;而我們若心向力對準了,我們就是把握時間,利益眾生,與眾生結好緣,來生相度。

我們就要好好很用心,要記得「累生塵劫」,表示時間很長久,時間愈長愈久,塵、煩惱就愈卡愈多。我們若哪一個角落,時間愈久沒有去打掃,那個灰塵是愈來愈厚,同樣的道理。我們因這個行蘊,因為時間愈拖愈久,自然我們好、壞緣,就是在這個地方增加。而我們的生命沒有好好把握,我們失去了很多度生的緣。我們若是方向不對,生命愈長,我們就造罪愈深,不知大家聽得懂嗎?總是好好地把握時間利用生命,方向對準,要分秒不空過,就是這樣這麼簡單,時時告訴過大家了。其中好好去用心,那就是注意我們每天日常生活,分秒時間。

「受虛妄相聲塵繫縛」。我們在這個當中「行蘊」,時間愈過愈快,我們所造作的業愈增愈多,所以這是從哪裡來呢?就是受這個虛妄相。虛妄啊,我們人生才多久呢?計較什麼?我們全都是沒有一個定相,這常常說過,昨天的我,豈是今天的我?不是了。是那個微細的蘊,很微細那個行蘊,很微細。所以每一天的新陳代謝,每一秒鐘的磨滅,大家都沒有感覺。世間的形象無時無刻都在變,所以有變了就是虛,所以叫做「虛妄相」。這東西久來都會變,就像,「來,這項東西,你幫我看一下。現在電腦這是為何又卡住了?」就說:「現在又更新了。」「唉呀,常常在更新。」我們不知不覺,現在科技發達,這麼發達的科技,在哪裡更新呢?多少人手拿著這個平板,這才記得沒有多久,再一段時間又一直更新過。這在多遠的地方更新呢?我們不知道,隨時都在變化。

也是很不可思議,它能夠將很多的東西、文字等等,能夠將它累積、累積,這些文字若要用紙張來印刷,可能好幾個大空間都放不下,但是在這個地方,電腦將它濃縮。科技,到底將我這些東西拿去哪裡?常常就是這樣在問:「我這些東西,我寫好了,怎麼去哪裡了?來啊,快來幫我看。」「有啊,還在。」「在哪裡呢?」又開出來,果然還在。但是,這是這樣多變化,「有啦!還在。」「在哪裡啊?」看不到,沒有實體,它是幻化。這時候科技已經將這些東西,都幻化掉了。

在我們的心念,我想到要這樣寫,這也是心念也看不到,心念拿出來,寫了;寫完,我到底寫多少呢?以前還有實體,去翻一翻,很實在,拿來看還可以看,現在已經是無形無相可看。你想,這豈不是虛妄相,無形無相,你明明就有放進去,到底這些東西又在哪裡?

所以聲塵也是一樣,我現在在這裡很出力在說話,它也能夠同這秒鐘,已經在無數百公里,無數千公里,我這樣的聲音,他們都已聽到了。精進的菩薩,要聽師父來講法,他們一大早天未亮就要去集合,在定點一個地方,坐著聽。苗栗的菩薩回來就這樣告訴我:「我們每天都在薰法,雖然我們園區在改建,有地方用到沒地方,我們一天都捨不得漏掉。我們去向工務組借一個角落裡,很簡單,也還會漏水,我們也是沒有停歇。」在這個PowerPoint就出來了,果然在這麼簡陋的地方,大家在那裡聽法,很認真筆記。像這樣他們也很認真。到底這個聲音,他們就是要聽到,聽到他們才有辦法筆記,臺灣是這樣,離開臺灣又是多少地方在聽?多少千公里的遠隔,他們也聽得到,這是聲塵。

這個聲塵也是受現在的科技,這樣在傳播。其實不要說在很遠,現在在這裡,這個機器在哪一個地方出狀況,我坐這裡,你們坐在前面,可能連在這個空間裡面,想要聽清楚都難。現在科技若連貫得起來,無數千公里,他們就是同樣聽到。所以這個聲塵,聽到歡喜這個法,「哦,師父說的這些,就是我們平時做到了,原來這是法。」大家法喜充滿。「哎呀,過去不知道,我現在開始要改了。」轉變一個人生也是皆大歡喜,這就是經過了聲音。

但是有的人與人之間互相聽到,互相一句話掛礙,聲塵將我們纏住了,一句話放不下,聽來的放不下;自己說出去的也不安心,這全都是聲塵。所以說「虛妄相」,以及「聲塵繫縛」,這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都看得到的,我們都聽得到的,我們都受這些,將我們纏住,縛住,這是我們的人生。要怎麼辦呢?聽法,了解以後,那就是「解脫無明煩惱枷鎖」。我們若聽法,自然我們就放下了,道理我清楚了,這樣煩惱無明的繩索,我們就將它解開了,解脫了。

有的人過去一直放不下、放不下。道理清楚了,哎呀,放下了。讓他放不下的,也解脫了,自己放下,煩惱的繩索也解除了,這豈不是皆大歡喜?這就是得到法之後,我們開解了我們的心,這就是解脫了,「解脫無明,煩惱枷鎖」。其實這麼快,轉一個心念就過了。

所以「心口常時,持讚揚法」,我們要自己常常記得,不要話說了之後才來後悔,煩惱纏在心中,我們要常常訓練,訓練如何能夠常常來讚揚法。我們現在的〈隨喜功德品〉,難道不就是教我們,如何要多讚歎法,隨喜,隨喜讚歎,這個功德,我們應該也知道。

所以這段經文又說,「菩薩以六度圓俱」,我們人人都在修菩薩行,所以菩薩六度圓俱,六度萬行。我們在世間一切都能夠圓滿,修菩薩行者入人群,邊學邊勸人,這叫做「學菩薩法」。而在人群中有苦難,我們盡量把握時間,應用物質去付出,捨,捨去我們的貪念;付出,付出的,能夠解脫眾生的苦難,這就是「六度萬行」。

千層萬般人間苦,而我們也得要用心、用法去對治,這都已經經歷很久了,方法很清楚,所以叫做「六度圓俱」。我們在人群中沒有掛礙了,不論是什麼樣的境界;順境、逆境,我們心都很圓融面對。所以「故聞聽返妄入真」,我們這個妄將它移走掉,我們的心就是趕快,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我們的妄念無明,剛剛說過了,生生世世、重重疊疊,我們現在菩薩行若過來了,我們都知道這就是,原來是虛妄相。這清楚了解,我們所聽的世間雜音,我們一聞能夠清楚了解,這是虛妄的雜音,我們將它去除。這是真實法,我們要很珍惜。能夠珍惜真實法,我們就入真了,我們的真如本性讓我們找到了,而妄念這些煩惱、無明,一併掃除掉了。所以這聽法,我們平時真的要用心。對的,我們將它用心拿來利用。

現在常常聽到(志工)早會,有的師父,他們也會懂得早上說的法,利用現在的事相再來做分析,勸人說:「我們就不要這樣。有人這麼好,你看,有事情及時愛的心量,人很多及時在付出。原來社會有這麼多好人。」這也懂得即時將它用上去,這就是讚歎。將這些世間相很清楚,這就是「返妄」,自己的內心很了解,這叫做回歸真如。到底自己有沒有了解呢?或者是這樣就是利口辯才呢?這就只有自己才有辦法知道。

所以「是則謂聲塵解脫」,我們若懂得聽法,無明的將它去除,真實法放在心中,這樣就是「聲塵解脫」。聽得很清楚,因為我們入人群,人看多了,聲音也聽很多了,是真是假,我們都很清楚,所以這個聲塵,從這個虛妄的聲音,成為了真實法,讓我們能夠很清楚,這叫做解脫。因為聲,所以我們才能明白。聲音,若去傳播這個「妄」,妄言、綺語、兩舌、惡口,用這種的形態來傳聲音,就是無明煩惱愈纏愈多。而我們若同樣這個聲塵,這個聲音完全來自分析道理,道理說清楚了,我們的煩惱也解除了。這同樣都叫做聲塵,有的聲塵讓我們解脫,有的聲塵讓我們無明煩惱。

所以,不論是什麼樣的聲塵,是真實法,「須臾聞歡喜得福」。我們是要去聽,那些無明煩惱的聲塵,還是要來聽這個真如實理,真實法的聲音呢?若是真實道理的聲音,聽到、接觸到,心開意解了,這個煩惱去除,佛法放在我們的心,我們就來生來世,或者是這輩子,我們就轉變了。道理通了,也透徹,了解了,自然世間的煩惱,我們不在意將它放下了,這樣時時都是歡喜。所以「歡喜得福」,因為我們了解法,我們所做的都是為人生造福,這是因為聽法來,要用心去體會。

所以說這麼多,無非也要讓大家知道,我們一直要如何勸人聽,是要如何聽法有什麼樣的好處?我們聽法能夠去無明,回歸真實真如的本性來,所以他有功德。

看前面的經文就是這麼說:「若有勸一人,將引聽法華,言此經深妙,千萬劫難遇,即受教往聽,乃至須臾聞,斯人之福報,今當分別說。」

若有勸一人
將引聽法華
言此經深妙
千萬劫難遇
即受教往聽
乃至須臾聞
斯人之福報
今當分別說
《法華經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這是我們前面說過了,只要我們能夠勸人:來聽《法華經》。《法華經》是成佛之道,我們要去學做菩薩,我們要學成佛,我們就要來聽這部經。這部經就是很深、微妙的法,我們要好好去聽。這是千萬劫難遇的,因為很長久在聽法,很難得聽到這麼的深奧,而且這麼的分明,讓我們了解,學佛如何才能夠真實法入心,這是很難遭遇。」這個人也說:「哦,這麼難得,來,我跟你去聽。或者是你告訴我,在哪裡聽的?」這「即受教往聽」,所以聽了之後,很短的時間聽到了,他就歡喜,開始聽就歡喜了。這個人很有善根,應這個根機,他一觸就明白了。自己,他知道方向要如何走,去造福人群,所以這個人很不簡單。

再下來還是前面說過了:「世世無口患,齒不黃黑,唇不厚褰缺,無有可惡相,舌不乾黑短,鼻高修且直,額廣而平正,面目悉端嚴。」

世世無口患
齒不疎黃黑
唇不厚褰缺
無有可惡相
舌不乾黑短
鼻高修且直
額廣而平正
面目悉端嚴
《法華經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這就是在告訴我們,我們若是能夠常常勸人聽經,常常讚歎人,這個人有因有緣,當然他就有果有報,這個因緣果報,他將來生「世世無口患」。他就能夠生生世世,能夠無口患等等,牙齒等等都很整齊,嘴唇也是這樣剛剛好,也沒有欠缺。「無有可惡相」,讓人看到就是很有緣、很歡喜;說話嘴不乾,就是這樣說話也很流利。所以這我們就要知道,如何修口業。而且面相「鼻高修且直」。這鼻子,一個五官最明顯的就是鼻子,鼻子的作用也很多,最重要我們要呼吸也是鼻子,它有相、有功能。所以,「額廣而平正」,額頭都很展開,沒有這樣皺皺的,臉總是這樣很端嚴,這就是過去的經文。

下面接下來就是這樣說:「為人所喜見,口氣無臭穢,優缽華之香、常從其口出。」

為人所喜見
口氣無臭穢
優缽華之香
常從其口出
《法華經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這個人他的這個臉孔,一張臉七個孔,就是我們在這一個面相之中,之前有缺陷的,只要我們常常來讚歎、說好話、勸人聽經,自然人「為人所喜見」。大家很有人緣,今天見面,又希望明天能夠見面,常常見面。互相在說話,話很投機,沒有妨礙到耳朵,我們聽來都很順。所以口氣很好,當然這個地方說沒有臭穢。有的人說話等等,到底如何說話,人家怎麼聽怎麼歡喜,那個氣氛也會很好。

為人所喜見
口氣無臭穢:
其身莊嚴相
甚是可貴
實不可得
為人喜見
以口善故
以常時隨喜讚揚
聞修勸聽無間
故無有穢氣

所以,「其身莊嚴相」。不只是一張臉孔,我們要接近人,讓人覺得這個身,很莊嚴、很乾淨,說話的口氣等等,都覺得很清淨,所以「其身莊嚴相」,都沒有缺點。「甚是可貴」,真的是很可貴。「實不可得」,很難得,真的是很難得,要能夠有這麼具足,整個面相、身體,能夠這麼清淨,這個相貌這麼好,真的是「甚是可貴」。這是富貴相,很希妙的這個形相,「實不可得」;是很難得,為人所喜見。所以,「以口善故」。就是因為我們口善、沒有惡口,都是勸人好、勸人聽經,自己也會說,也會勸人去聽。

或者是很多人的煩惱,我們能夠替他勸解,讓他打開內心的憂鬱、煩惱,這全都是「口善故」。「以常時隨喜讚歎」。平時就是這樣隨喜人、讚歎人,讚揚大家:你們說得好,而你也聽得好,你也做得好。常常這樣讚歎人。自己是「聞修勸聽」;我們自己也在聽,我們自己也在修行,我們還勸別人去聽,不間斷時時都是這樣。因為我們有口可以發出聲音,這我們都做得到,很簡單,這是一個修養。能夠時時口善,自己說法也勸人去聽法,這樣不間斷。「故無有穢氣」,嘴巴就不會這樣臭等等,口氣會很好。

優缽華之香
常從其口出:
口中常出
如青蓮華香
亦云優缽華

所以「優缽華之香、常從其口出」,「口中常出如青蓮華香」一樣,青蓮花叫做「優缽華」。這就是我們要好好用心去體會。就像過去在阿育王的時代,因為他信佛,他很喜歡供養。他有一次請了很多的僧人,不論是年輕或者是年紀大,他都很恭敬,將他們請來皇宮供養。

其中有一位比丘,國王靠近他的面前來,親手要供養,他一開口,向國王低下開口時,為何一陣很優雅的氣味?很有香氣,這個香氣無法形容,非常的幽香,很香的氣味。這位國王他內心就懷疑:這個比丘還這麼年輕,為何嘴中一直含著,什麼樣的香氣,含在他的嘴裡?以前有制度,幾歲到幾歲才能夠享受什麼。他就這樣想,口就說出來:「這位年輕的修行者,這麼年輕怎麼含這種的香氣?」這位比丘就趕快向他解釋:「不是,我嘴裡並沒有含什麼東西。」

國王就不相信,「來,來,來,拿水讓他漱口,裡面若有含著什麼樣的香氣,漱口漱出來。」他一漱再漱,總是這個香氣,還是一直從口中出,那麼國王就是覺得很不可思議。這位比丘就開始說:「不是我的嘴中,有含什麼樣的香氣,沒有。」說過去的因緣,就是在過去迦葉佛的時代,那個時代人壽二萬歲,那時候有在講法;迦葉佛說法時,那時我也在座,也在那個地方讚歎。聽法之後,讚歎佛的法是真實微妙,讚歎人人要來聽法,這個時間過程很久,在這個法會中。

甚至離開法會,也會時時讚歎佛法難遭遇,時時勸人去聽經。這是我過去就是在迦葉佛時代,那個時代一直以來,我生生世世,就是同樣沒有離開這個道,同樣修法,也是自己自持、自說,勸人聽聞,這是我過去就是這樣過來的。

國王聽了之後,愈是覺得恭敬,恭敬因緣果報,修行果然不差,這就是他一段證明。證明聽經聞法,今生常常讚歎法,來生我們也時時能說法;不只時時能說法,又是口氣常常香,這就是我們要修行,如是因,如是緣、果報。

所以下面接下來:「若故詣僧坊,欲聽法華經,須臾聞歡喜,今當說其福。」

若故詣僧坊
欲聽法華經
須臾聞歡喜
今當說其福
《法華經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這段經文就是這樣說過來。到僧坊去就是這樣聽,勸人去聽;聽到「須臾聞」,不論是在出家人的地方聽,或者是在一般地方聽,我們現聽就起了歡喜心,須臾就是很短暫的時間,這樣一觸就歡喜,心轉了,煩惱開了,自然放下一切,所得到就是滿心歡喜,法喜充滿,這功德就很大。

所以佛在這個偈文之中說,「今當說其福」。現在開始大家若清楚,現在開始就能夠去分析,宣揚佛法,勸人聽法,這個功德很大,很難量。那個功德的量到底有多大呢?實在是無法去估計。這就是《法華經》隨喜功德,我們要很清楚。聽經,這個聲音,是從人的口中傳出來,聽是聽入我們人人的耳根,人人的耳根與聲塵接觸,是真實法轉變我們的心。我們過去就是滿心煩惱,現在聽法之後,轉一個念去除煩惱,放下,放下了我們這個心,無明的繩索,我們都將它放下,解開了,這就是聽法的好處。

甚至佛法永遠永遠,就是經千古而不變,在人的生活中,能夠時時引導人人向善,解開了人間困擾。這世間人禍、天災等等,難道不就是從人開始造作?人會開始造作,是因為我們的心,心塵、煩惱,我們累生累世,我們的心卡著很多的無明煩惱,長時間這全都是一念心起。所以這念心起,也會鼓舞人去開發、破壞山林等等,這是對天地間的污染以及破壞,這也是從聲塵不斷去鼓舞,累積時間,小小挖一個洞,變成了整座山都推平,同樣的道理,這都是用時間。

那麼我們好好聽好法,將道理聽進去,不只是不破壞還能夠保護它。人一張嘴吃盡了天下眾生命,過去有一位菩薩很想要來修行,她想通了要來修行,但是太慢了。在癌症末期常常都在懺悔,在醫院一直告訴人家:「不論在法國、英國,有一道菜,我聽到,我坐飛機專程去吃這道菜。」一直常常聽她在敘說過去。她的因緣果報,自己懺悔,在醫院裡面,不斷不斷說她過去人生。這是為何?怎麼會這樣一直沉迷下去,只是聽人說,自己想要享受,想要去試試看。我們人的無明,難道不就是這樣來的嗎?所以長久的時間就牽纏我們,造業愈來愈深,在虛妄相之中在那裡沉迷。

各位菩薩,我們真的要解脫,要解脫無明。這些聲塵我們若都清楚,我們要取著,清淨真實理的聲塵去追求,不要還在那個污染聲塵中,還在那個地方,在翻絞著這些無明,這很可怕。我們在人生,唯有人身可以得法,離開人的身體,人道離開了,我們若萬一在畜生道,那就無法可聽了。我們要相信。

阿育王他也說:「唉呀,因果啦,奇妙啊,妙在因緣果報!」聽,真要自我警惕,同樣的道理,聽法就是要自我警惕。福報,福,多少福?有警惕心,自然喜於聽法;聽了之後明白道理,也樂於為人說法;能夠為人說法,再勸人,有這樣深妙的法,你要再聽,這不就是淨化人心、祥和社會,自然天下就減少災難。所以我們僅僅一個聲塵,我們就能夠去往那個聲塵的方向,去找出業力或者是功德。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證嚴法師講述於2018年10月25日~
回頂端 向下
 
20240408《靜思妙蓮華》聲塵解脫 聞法得福 (第1649集) (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