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30313《靜思晨語。法華經》應機逗教 演說正法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980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30313《靜思晨語。法華經》應機逗教 演說正法  Empty
發表主題: 20130313《靜思晨語。法華經》應機逗教 演說正法    20130313《靜思晨語。法華經》應機逗教 演說正法  Empty周四 3月 14, 2013 7:56 pm

回頂端 向下
王慮怡
無量光曜心
無量光曜心



文章總數 : 2487
威望 : 33
注冊日期 : 2012-11-03

20130313《靜思晨語。法華經》應機逗教 演說正法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30313《靜思晨語。法華經》應機逗教 演說正法    20130313《靜思晨語。法華經》應機逗教 演說正法  Empty周五 3月 15, 2013 3:46 am


20130313《靜思晨語。法華經》應機逗教
演說正法
我們學佛修行,必定要抱持正念精進的心,佛在世時很多人來修行,不分種族也不分階級,佛陀一心就是要提醒,人人本具同等佛性。
彌希羅菴婆羅園
善生出家見佛
深信家法 會歸無常
出家學道 盡諸煩惱
具足無漏 心得解脫
身證無為 生死永盡
梵行已立 不受後有
佛世時代能够接受佛法,就是用正念,佛陀在彌希羅菴婆羅園精舍時,來了一位初出家,非常的莊嚴,又是年輕,形態非常的宏偉。

他來到佛的面前,恭敬頂禮,在周圍很多修行者,看到這位這麼莊嚴,已經是現出家相,而且是從來未曾見過。佛陀看到大家對這位新出家修行者,好像起了好奇,佛陀開始就向大家來介紹。

就對大家說:諸比丘,你知道現在在我的面前恭敬頂禮初出家者,這位叫做善生,他就是已經覺悟了,人世間的道理,他深信我所說的法,所以他相信,相信"家法會歸無常"。

因為知道在世間家庭,再怎麼幸福,或者是如何的富貴享受,這種的法則,到了最後,還是同樣會歸納於無常,所以他決心"出家學道盡諸煩惱",已經發心出家了,現在他的心中一點都沒有煩惱。

現在他的心理,"具足無漏心得解脫"現在已經"無漏"了,無漏,大家都知道,沒有煩惱了,一位初出家者,能够完全將心靈的煩惱全都去除,這種得解脫自在,是多麼不簡單啊,他"身證無為生死永盡"

身證無為就是說他的身心,全都很清淨,無為,就不再起心動念,想要再造作俗情的拖累,所以已經完全去除,所以叫做生死永盡,不再生起欲心欲念,牽掛都沒有了,所以"梵行已立不受後有"。

所以佛陀舉這個例來警惕,也是來向所有的弟子,也是要向大家說,既然出家,心就是要這樣的清淨,這樣才是叫做正信,這樣才是正法,佛既說正法,那麼我們學佛的人,應該要信受奉行,也是要有正信,所前面我們說過。

演說正法
初善、中善、後善
其義深遠
其語巧妙
純一無雜
具足清白梵行之相
這就是佛陀,他一直希望我們人人,都要有清淨無雜染的心,這就是佛陀所要說的法,法譬如水的意思,但是眾生根機,參參差差不整齊,所以佛陀他就要為,這種根機高低不整齊,設種種的方法。

佛陀說法,就要三根普被,不管是上根中根下根機的人,所以他一定要讓人人都聽得懂,人人能够發這念心,正信,正念,正行,所以他必定要隨機說法。

這是過去的四十多年來,佛陀對所有弟子的根機普被

為求聲聞者
說應四諦法
度生、老、病、死
究竟涅槃
為求辟支佛者
說應十二因緣法
若是為求聲聞的人,他就要跟他說"四諦法",目的是要讓人人能够了解,生老病死一直在六道輪廻,不斷不斷煩惱複製,永遠都是苦,都是受盡苦難拖磨。

最初開始一定要從,佛陀的音聲說法去理解,所以要用耳根來聽,聽佛說法才能理解,佛陀就為這種需要聽,聽才能理解的這種聲聞根機,對他們說"四諦法"。

為求聲聞者:
志求解脫
故應其求法之機
為說知苦,斷集
證滅 修道之法
這四諦法就是為志求解脫,為聲聞者,只是一心想要如何解脫,知道,知道生老病死很辛苦,也相信,相信在這種生死六道中,煩惱不斷複製,無法能斷除,真的是很辛苦。

到底如何才能够解脫呢?佛陀為這些人,就應他們的根機來說法,所以"故應其求法(之機)",應他祈求的法,那個根那個機來說法,讓他知道,知道苦,苦是從哪裡來,就是"集",集種種的煩惱。

所以希望大家,要依照那個方法去修,才能够證,能够證到我們真正所要求的,可以體會得到,這個"證"字的意思,是你說的話,我徹底了解,徹底了解之後,我可以放在心裡。

可以一生無量,用種種的法來解開,我自己心靈的煩惱,佛陀說一法,他可以體悟很多的道理,向自己來解釋,像這樣叫做"證"。能够證悟才能够跟著這條路向前走,所以這叫做證滅修道。

要看我們的心,明明知道生老病死,是因為"集",集一切的煩惱,結果讓我們受盡苦難,無法解脫,現在已經可以聽聞正法,我應該要好好用心,用正信的心,向正確的道路走,這是聲聞的根機。

應四諦法
四皆審諦不虛
苦集 世間因果
滅道 出世因果
有餘涅槃
究竟令彼欣樂取證
什麼叫做"四諦法",四諦那就是真理,四種真理,諦,就是審諦的意思,這個道理不是說,你說我信就好了,有啦有啦我有信,信到底信真的,還是信假的,信得徹底還是不徹底,你有分析過嗎?

我們聽經也是一樣,要聞 思 修,聽經之後,我們要再好好地思考,思考佛陀所說的這個法,這個道理是不是很正確呢,所以我們聽,要審要很詳細審思,好好來分新,來思考這個道理,審諦不虛,是實在的。

我們可以腳踏實地,很穩健很穩很健全地,能够向前走下去的道路,所以這就是世間因果,苦集,這是世間的因果,我們要好好,好好來審思去了解,了解苦與集到底是什麼東西,原來它是世間的因果。

世間我們人人都在這個世間裡,我們凡年不離開世間,世間的俗事不離開愛恨情仇,貪瞋癡的欲念,這都是在世間的東西,這就是世間的因果,世間都是這些,愛恨情仇,貪瞋癡。

名,地位,欲等等王離開,所以才會有這些苦,大家認真,認真事業做得艮成功,但是突然之間,金融風暴到了,一切都泡湯了,雖然很不容易一直爬,爬得很高,官位很高,權利很大,彼此之間互相鬥爭,哇,已經掉下來了。

而且被踐踏,這世間常常有的,或者是家園屋宅田地,嬌妻美妾,讓你這個家庭很興旺,有興就有衰退的時候,所以說來,世間這些都是集來的,結果就是苦。苦就是為了集這些種種,所以愛恨情仇,結了許多因緣果報,這些都是在世間裡。

滅道就是出世因果,出世的因,要如何滅,滅這些愛恨情仇的因緣果報呢?這個滅就是洗滌的意思,也是懺悔的意思,也是將我們的心靈,所有的愛恨情仇,或者是這個名欲利等等,都要先去除,這叫做"滅"。

滅掉心中一切的煩惱欲念,這些我們徹底了解要出世,要離開這些苦難,除非你不要再造因造緣,我們不要去結惡因,不要去結惡緣,我們不要去結惡因,不要結惡緣,唯有一項,我們就要先從內心煩惱去除,這叫做"滅"。

這種出世因果,我們要在這個修行道路,我們要從心起,所以若能這樣徹底了解,那就是"有餘涅槃","究竟令彼欣樂取證",在這條道路上。

我們知道有餘涅槃,當然我們還沒有到逹無餘涅槃,最起碼我們能够有餘(涅槃),就是凡夫的煩惱還未完全去除,不過我們已經知道,不要計較,不能再起貪心,不可以啊,不能再起欲念。

這個境界現前,我們自己能够自我控制好,雖然煩惱都還未盡除,不過我們很清楚,我們了解,我們盡量要滅掉(煩惱),不要再造災殃,沒有這麼多的煩惱在內心裡,這樣一路走,就是正道正信。

隨著這條路走去,自然就"究竟令彼欣樂取證",令彼,令彼欣樂取證,這就是佛陀為聲聞所說法,還有為求辟支弗者。
為求辟支佛者:
無師自悟
出於無佛之世
若聞十二因緣說
而修入道者
名為緣覺

辟支弗,我們就知道是"獨覺",獨覺有的是出生在無佛的時代,或者是還沒有機會,接觸到佛,但是他已經有體悟了,這叫做獨覺。

"獨覺"與"緣覺"是同一類,"緣覺"就是緣著這個境界,他能够細思能够審思,這就是比聲聞根機更高一層,因為他在這個環境中就是春夏秋冬,他可以去思考,為什麼生在這個空間裡,為什麼時間不斷的過,還有這個春夏秋冬,這樣在輪轉。

人生怎麼有生老病死呢!他能够體會這點,所以這叫做獨覺,也叫做緣覺,雖然他不用有人去點醒他,你看人生有這麼多苦,你看世間無常,這點他已經在生活中,有去體會到了,所以叫做獨覺。

為求緣覺,要向他說什麼法,所以這就是佛陀要向他們分析的十二因緣法,如何來生,如何不斷不斷地輪廻下去。

這個小乾坤的生態,要先向他們解釋,所以各位菩薩,我們修行就要直向菩薩道,我們要直向到佛的境界,所以我們必定要先去了解,法如何來,我們要如何來接受,我們要走哪一條路,心地風光,我們必定要很清楚,所以請大家時時要多用心啊!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980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30313《靜思晨語。法華經》應機逗教 演說正法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30313《靜思晨語。法華經》應機逗教 演說正法    20130313《靜思晨語。法華經》應機逗教 演說正法  Empty周五 3月 15, 2013 10:21 pm

【證嚴上人開示】
我們學佛修行,必定要抱持正念精進的心,佛在世時,很多人來修行,不分種族也不分階級,佛陀一心就是要提醒,人人本具同等佛性。
彌希羅菴婆羅園
善生出家見佛
深信家法 會歸無常
出家學道 盡諸煩惱
具足無漏 心得解脫
身證無為 生死永盡
梵行已立 不受後有

佛世時代能夠接受佛法,就是用正念,佛陀在彌希羅菴婆羅園精舍時,來了一位初出家,非常的莊嚴,又是年輕,形態非常的宏偉,他來到佛的面前,恭敬頂禮,在周圍很多修行者,看到這位這麼莊嚴,已經是現出家相,而且是從來未曾見過。
佛陀看到大家,對這位新出家修行者,好像起了好奇,佛陀開始就向大家來介紹,就對大家說:「諸比丘,你知道現在,在我的面前恭敬頂禮,初出家者,這位叫做善生,他就是已經覺悟了,人世間的道理,他深信我所說的法。」
所以他相信,相信,「家法會歸無常」,因為知道在世間家庭,再怎麼幸福,或者是如何的富貴享受,這種的法則,到了最後,還是同樣會歸納於無常,所以他決心。
「出家學道盡諸煩惱」,已經發心出家了,現在他的心中,一點都沒有煩惱,現在他的心裡,「具足無漏心得解脫」,現在已經「無漏」了。
無漏,大家都知道,沒有煩惱了,一個初出家者,能夠完全將心靈的煩惱,全都去除,這種得解脫自在,是多麼不簡單啊!他「身證無為生死永盡」,身證無為就是說他的身心,全都很清淨,無為,就不再起心動念,想要再造俗情的拖累,所以已經完全去除,所以叫做生死永盡,不再生起欲心欲念,牽掛都沒有了。
所以「梵行已立不受後有」,所以佛陀舉這個個例來警愓,也是來向所有的弟子,也是要向大家說,既然出家,心就是要這樣的清淨,這樣才是叫做正信,這樣才是正法。
佛既說正法,那麼我們學佛的人,應該要信受奉行,也是要有正信,所以前面我們說過:
演說正法
初善、中善、後善
其義深遠
其語巧妙
純一無雜
具足清白梵行之相
《法華經 序品第一》
這就是佛陀,他一直希望我們人人,都要有清淨無雜染的心,這就是佛陀所要說的法,法譬如水的意思,但是眾生根機,參參差差不整齊,所以佛陀他就要為,這種根機高低不整齊,設種種的方法。
佛陀說法,就要三根普被,不管是上根中根下根機的人,所以他一定要讓人人,都聽得懂,人人能夠發這念心,正信、正念、正行,所以他必定要隨機說法,這是過去的四十多年來,佛陀對所有弟子的根機普被。
為求聲聞者
說應四諦法
度生、老、病、死
究竟涅槃
為求辟支佛者
說應十二因緣法

若是為求聲聞的人,他就要跟他說,「四諦法」,目的是要讓人人能夠了解,生、老、病、死,一直在六道輪迴,不斷不斷煩惱複製,永遠都是苦,都是受盡苦難拖磨。
最初開始一定要從,佛陀的音聲說法去理解,所以要用耳根來聽,聽佛說法才能理解,佛陀就為這種需要聽,聽才能理解的這種聲聞根機,對他們說「四諦法」。
為求聲聞者:
志求解脫
故應其求法之機
為說知苦、斷集、
證滅、修道之法

這「四諦法」,就是為志求解脫,為聲聞者,只是一心想要如何解脫,知道,知道生老病死,很辛苦;也相信,相信在這種生死六道中,煩惱不斷複製,無法能斷除,真的是很辛苦。
到底如何才能夠解脫呢?佛陀為這些人, 就應他們的根機來說法,所以,「故應其求法(之機)」,應他祈求的法,那個根那個機來說,讓他知道,知道苦,苦是從哪裡來?就是「集」,集種種的煩惱,所以希望大家,要依照那個方法去修,才能夠證,能夠證到我們真正所要求的,可以體會得到,這個「證」字的意思,是你說的話,我徹底了解,徹底了解之後,我可以放在心裡,可以一生無量,用種種的法來解開,我自己心靈的煩惱。
佛陀說一法,他可以體悟很多的道理,向自己來解釋,像這樣叫做「證」;能夠證悟,才能夠跟著這條路向前走,所以這叫做證滅修道,要看我們的心,明明知道生老病死,是因為「集」,集一切的煩惱,結果讓我們受盡苦難,無法解脫,現在已經可以聽聞正法,我應該要好好用心,用正信的心,向正確的道路走,這是聲聞的根機。
應四諦法
四皆審諦不虛
苦集 世間因果
滅道 出世因果
有餘涅槃
究竟令彼欣樂取證

什麼叫做「四諦法」?四諦那就是真理,四種真理,諦,就是審諦的意思,這個道理不是說,你說我信就好了;有啦!有啦!我有信,信到底信真的,還是信假的?信得徹底還是不徹底?你有分析過嗎?
我們聽經也是一樣,要聞、思、修,聽經之後,我們要再好好地思考,思考佛陀所說的這個法,這個道理是不是很正確呢?所以我們聽,要審要很詳細審思,好好來分析,來思考這個道理,審諦不虛,是實在的,我們可以腳踏實地,很穩健很穩很健全地,能夠向前走下去的道路,所以這就是世間因果,苦集,這是世間的因果,我們要好好,好好來審思,去了解,了解苦與集到底是什麼東西。
原來它是世間的因果,世間我們人人都在這個世間裡,我們凡夫不離開世間,世間的俗事,不離開受恨情仇,貪瞋癡的欲念,這都是在世間的東西,這就是世間的因果,世間都是這些,愛恨情仇,貪瞋癡,名、地位、欲等等不離開,所以才會有這些苦。
大家認真,認真事業做得很成功,但是突然之間,金融風暴到了,一切都泡湯了,雖然很不容易一直爬,爬得很高,官位很高,權利很大,彼此之間互相鬥爭,哇!已經掉下來了,而且被踐踏,這世間常常有的,或者是家園屋宅田地,嬌妻美妾,讓你這個家庭很興旺,有興就有衰退的時候,所以說來,世間這都是集來的,結果就是苦,苦就是為了集這些種種,所以愛恨情仇,結了很多的因緣果報,這都是在世間裡。
滅、道,就是出世因果,出世因果,要如何滅,滅這些,愛恨情仇的因緣果報呢?這個滅就是洗滌的意思,也是懺悔的意思,也是將我們的心靈,所有的愛恨情仇,或者是這個名欲利等等,都要先去除,這叫做「滅」,滅掉心中一切的煩惱欲念,這些我們徹底了解,要出世,要離開這些苦難,除非你不要再造因造緣。
我們不要去造惡因,不要去結惡緣,我們不要造惡因,不要結惡緣,唯有一項,我們就要先從內心煩惱去除,這叫做「滅」,這種出世因果,我們要在這個修行道路,我們要從心起,所以若能這樣徹底了解,那就是「有餘涅槃」,「究竟令彼欣樂取證」,在這條道路上,我們知道,有餘涅槃,當然我們還沒有到達,無餘涅槃,最起碼我們能夠有餘(涅槃),就是凡夫的煩惱還未完全去除。
不過我們已經知道,不要計較,不能再起貪心,不可以啊!不能再起欲念,這個境界現前,我們自己能夠自我控制好,雖然煩惱都還未盡除,不過我們清楚,我們了解,我們盡量要滅掉(煩惱),不要再造災殃,沒有這麼多的煩惱在內心裡,這樣一路走,就是正道正信,隨著這條路走去,自然就「究竟令彼欣樂取證」,令彼,令彼欣樂取證,這就是佛陀為聲聞所說法。
還有為求辟支佛者。
為求辟支佛者:
無師自悟
出於無佛之世
若聞說十二因緣說
而修入道者
名為緣覺

辟支佛,我們就知道是「獨覺」,獨覺,有的是出生在無佛的時代,或者是還沒有機會,接觸到佛,但是他已經有體悟了,這叫做獨覺。
「獨覺」與「緣覺」是同一類,「緣覺」就是緣著這個境界,他能夠細思能夠審思,這就是比聲聞的根機,更高一層,因為他在這個環境中,就是春夏秋冬,他可以思考,為什麼生在這個空間裡?為什麼時間不斷地過,如何在這個大乾坤,還有這個春夏秋冬,這樣在輪轉?人生怎麼有生老病死呢?他能夠體會這點,所以這叫做,獨覺,也叫做緣覺,雖然他不用有人去點醒他,你看人生有這麼多苦,你看世間無常,這點他已經在生活中,有去體會到了,所以叫做,獨覺。
為求緣覺,要向他說什麼法?所以這就是佛陀,要向他們分析的十二因緣法,如何來生,如何不斷不斷地輪迴下去,這個小乾坤的生態,要先向他們解釋。
所以各位菩薩,我們修行就要直向菩薩道,我們要直向到佛的境界,所以我們必定要先去了解,法如何來,我們要如何來接受,我們要走哪一條路,心地風光,我們必定要很清楚,所以請大家時時要多用心啊!
回頂端 向下
 
20130313《靜思晨語。法華經》應機逗教 演說正法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靜思晨語--法華經HD-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