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衲履足跡--20130720心懷慈悲‧身履善行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34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衲履足跡--20130720心懷慈悲‧身履善行   Empty
發表主題: 衲履足跡--20130720心懷慈悲‧身履善行    衲履足跡--20130720心懷慈悲‧身履善行   Empty周一 7月 22, 2013 9:56 pm

回頂端 向下
李淑伶
金剛勇猛心
金剛勇猛心



文章總數 : 171
威望 : 54
注冊日期 : 2009-03-23

衲履足跡--20130720心懷慈悲‧身履善行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衲履足跡--20130720心懷慈悲‧身履善行    衲履足跡--20130720心懷慈悲‧身履善行   Empty周五 7月 26, 2013 12:36 pm

慈暘:  
上人說,世間災難這麼多,若只是口頭上說慈悲,卻無法喜捨,也是枉然, 上人說慈濟人間菩薩招生,最重要的不是募款,而是募心,期望帶動人心,懂得喜捨布施造福,能歡喜而能捨,不論捨多捨少,都要有虔誠的心念,上人說,佛陀在世時,連一無所有的貧婆,也恭敬布施,身上僅有的破爛衣服一角,如此的真誠布施造福,才是真正行菩薩道,現在敬請一塊來收看今天的節目。

心 懷 慈 悲 。身 履 善 行

【慈濟功德會47週年藥師法會】2013年5月3日
上人說,慈濟經過四十七年,過去只有幾位主婦,三十支竹筒,現在慈濟人遍布全球。
【花蓮靜思精舍】2013年5月3日
不只濟助貧困人的生活,也同時就拔苦難人的心靈,讓他們成為貧中之富的愛心人。

【證嚴上人開示】
慈濟已經是四十七年,五毛錢的竹筒,三十個,每個竹筒一天存五毛錢,到現在我們慈善的工作,已經普遍到全球,以前師父都是教富濟貧,富有的人我們來引導他說,你已經有錢了,你也要有心,外形有錢,內在也要富有,所以這叫做教富濟貧,已經有錢還要有機會去造福,叫做教富濟貧,現在除了教富濟貧,有錢有力的人來幫助我們,現在還要教他們說,你接受人家幫助的人,你也有力量去幫助別人,我們給他的錢,將他一點的錢,不管是五十塊或是五塊,他捐出來,這就等於是一滴水,匯入功德大海,同樣,他也是能救人啊!
【南非盲人院慈濟發放日】
南非的救濟院裡面,那些人眼睛看不見,平常都是我們慈濟人去關懷,去送他們物資,給他們錢。
【南非盲胞響應救援紐奧良災黎】
然後我們也是去教他們,你們也能幫助別人,從給你的錢,你節省一點,你也能救人,就是讓他再造福。

慈暘:
【雲林聯絡處】2012年12月7日
上人說,慈濟人將竹筒歲月的精神,傳遞到各地,受慈濟幫助的人,也在其能力範圍內付出,無論是一元、五角,都有他們想要救人的一念善心, 上人以迦葉尊者接受貧婆,虔誠布施的故事與眾分享。

佛典故事    「貧婆供僧衣角」

佛在世時,一群僧團,佛弟子比丘,一位迦葉尊者,他出去托缽時,一位貧婆,貧婆就是很窮很窮的阿婆,本來就在向人乞討,佛弟子走到她前面,這位阿婆是很虔誠,看到迦葉尊者來的時候,她很虔誠雙手合十跪拜,迦葉尊者就說,我要向妳托缽,阿婆就說,我什麼都沒有,我是很喜歡布施,但是我是什麼都沒有,迦葉尊者就說,妳身上有穿一件衣服,她說我只有這件衣服而已,又這麼破,就拉起來給迦葉尊者看,你破的那一角,撕下來,就能布施我這個了,我這個破衣服,那個衣角也算布施啊!只要妳是用心要布施,這也是大功德,撕下來,就雙手恭敬,給迦葉尊者,迦葉尊者接受到它的時候,拿回去就向佛陀說,我今天在街上遇到這位阿婆,她布施我一塊破的衣角布,佛陀就接下這東西根大家說,這個布施是很大的,她身上所僅有的,就是這件衣服而已,這件衣服破去的角,她願意把它撕下來布施,尤其是這位貧婆,那種恭敬的心,所以她的布施,很高貴、很大,所以,將來我的弟子,人人身上穿的都有這塊布所以我們現在穿的衣服後面,衣服裡面都有一塊,四四方方的布,這就是在紀念那位貧婆,她很虔誠這樣的付出,所以說起來,她是最富有,從佛陀一直到現在,人人都傳她這塊布,所以她是不是最富有的人呢?只要心虔誠,一點的東西,它就是有福、有功德。

慈暘:
上人說,貧婆這分至誠的心,很高貴,雖然在物資上,一無所有,心靈卻最為富有,只要心念虔誠,絲毫布施,都有福德。

【證嚴上人開示】
我們現在又再回歸竹筒歲月,我們若有零錢,一塊也沒關係,在口袋裡面,有一塊錢,若有五角,也沒關係,只要在口袋裡摸到,有這個硬幣、銅板,不管多少都沒關係,起一個歡喜心,把它投下去,虔誠來祝福天下無災難,這個錢可以匯入功德海,哪個地方有需要,我們就能去幫助人。

慈暘:
上人說慈濟人都是三寶弟子,一定要履踐佛陀的精神,守志奉道,行入經典,走入人群,慈濟是由行經而行道,投入人群在付出。
上人說佛法浩瀚如寰宇,如汪洋大海,而渺小的人們,要如何在虛緲的宇宙間,求得真裡呢? 上人感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佛陀的教法呢?

【證嚴上人開示】
佛陀教育我們,希望我們能夠體悟佛的道理,因為我們人人都叫做學佛者,就是要學習佛陀,她教欲給我們得,我們既然要學,就要學得像,學佛要成佛,所以我們學佛要成佛,就是要有佛陀他的智慧,要有佛陀的愛心,所以佛陀教育我們,不離開三藏十二部經,講起來三藏十二部經,那就是廣大無邊際。

佛典故事

有一次佛陀跟阿難尊者,走在恆河邊,順著恆河這樣過,腳踏的是恆河沙,恆河的沙是很細的,恆河是很寬很大條,所以佛陀就回過頭來,問阿難尊者,他問說,阿難,恆河大,還是海水大,阿難就說,海是闊無邊際,當然,海比恆河大了,佛陀就俯身下去,用他的手指甲挑一個起來,就問阿難說,阿難,我現手的指甲裡,挑起來的這些沙,這些沙多呢?還是在恆河底,恆河下面底部的沙比較多呢?阿難就說,佛陀,當然是這條恆河下面的沙,比佛陀指甲得這些沙,多得太多了,無法去比量,佛陀就說,阿難,我平時,這四十幾年來講過來的法,好比大海那麼大,講的法,像恆何這麼多,但是它的道理,是比海還要大,其實,你們能聽到了解的,是差不多我的指甲,這些沙的量而已,聽到佛陀這樣的比喻,我們就知道,道理如大海闊無邊際,佛陀雖然是說,很多法,如恆河那麼大,但是真正能體會到佛陀的道理,才這麼一點點而已,所以我們到底是要,學佛有多少呢?但是佛陀他就說,從累生累劫在行佛道理,已經無法去數劫,劫,就是長時間的意思,沒辦法去算,生生世世,三大阿僧祇劫,他就是要行佛道,希望能道佛的境界,但這條路是很長,那就是要經過菩薩道,要經過菩薩道,那就是要擴大愛心,提升我們的智慧,我們要學很多的智慧,要開很大的愛,才是真正的菩薩道。

慈暘:
上人說,佛陀講法,歷經三大阿僧祇劫,佛所說法,如恆河沙多,如大海深廣,佛陀明白指示,欲成佛前,必須經過菩薩道,慈濟人當以慈悲襟懷,親身履踐佛陀教法,方能學得真裡得大智慧, 上人例舉佛陀典故,說明要為貧人拔苦,就要教導貧者懂得布施,要有能捨之心。

佛典故事    「拔除給孤獨長者七市之貧」

有一對老夫妻很窮很窮,佛陀知道他很善良,但是這一對夫妻,都是在垃圾堆中討生活,吃的東西從垃圾裡面,撿到了可以吃的就吃,穿的也是在垃圾堆中,去撿到了可以穿的來穿,住的也住在垃圾堆中,有一天它撿到了一塊是沉香,這個沉香木是很香,很有價值,他就把撿到了這一塊,小小的沉香木,他就趕快拿去賣掉,賣掉了以後可以去買米,買了一點的白米,三晚的白米回來,很開心,我們可以吃三頓的白米,不知道幾十年都沒有嚐過,沒有聞過白米香了,所以很高興,第一碗米開始要煮的時候,聞到了飯香很開心,這個時候,兩個老夫妻要吃飯的時候,舍利佛出現在他的面前,舍利佛,是佛陀知道這兩個老夫妻,得到了這樣的白米,他知道他很善良而且很虔誠,所以他就跟舍利佛說,跟你說,這一對老夫妻今天能供養,你趕快去,所以舍利佛,在他們快要吃飯的當下,突然間出現了,這一對老夫妻好開心,難得啊!難得我有飯吃,可是更難得的是舍利佛,是佛陀得座上的大弟子,所以趕快來供養,兩夫妻覺得這個機會很難得,所以趕快供養,第一頓飯,沒得吃了,他們也很開心,不要緊,還有第二餐的,明天的第二餐,同樣香噴噴的飯香,又飄出來了,開始想要吃了,迦葉尊者又出現了,他看到了迦葉尊者更開心,他是佛陀弟子中,首座的弟子,能供養到他,是我修來的福,更感動,所以他又把第二餐吃的飯又供養了,沒了,第三餐不要緊,還有第三天的,第三天的時間到了,同樣,飯煮熟了,開始兩夫妻坐好了,我們今天終於可以吃到了,佛陀出現了,這佛陀的出現,真的實在是千載難逢,幾生幾世都碰不到的,終於佛陀出現了,他又供養佛,這個時候他很開心,佛陀為他說法,也祝福他,有很多的弟子很不能理解,佛陀啊!你怎麼這麼殘酷啊!這樣的兩位老人家,幾十年沒有吃過白飯了,你為什麼一而再、再而三,剝奪了他的白米呢?佛陀說他有多世的業障,他有很虔誠的心,都沒有機會,他沒有機會造福,這一次難得有機會讓他來造福。

慈暘:
上人說一般人或許疑惑,貧苦人已一無所有,又要他們布施,似乎強人所難, 上人表示,佛陀要為貧人拔苦,就要教導貧者,懂得布施,比丘們與佛陀一再造訪,讓貧苦老夫婦,一捨再捨,其實是考驗他們的喜捨心。
上人說,佛陀為救濟眾生而來人間,救濟有兩種層面,一世心靈的救濟,以及生活的救濟,佛陀用法教育人心,讓富有人起善念願意助人,對於窮困人,則讓他們有機會造福,以脫離窮困。

【證嚴上人開示】
佛陀來人間就是要救濟眾生,救濟有兩種,一種是心靈的救濟,一種是生活的救濟,所以才會說慈悲喜捨,我們一定要捨,慈悲用說的幫助不了什麼,有好心也都要有好行,有好心,沒有善行,好心光說的,還是要身體力行,這是佛陀要教導我們,也是慈濟的法門,總是要教富有的人,像這樣的董事們,我都會把他收攝下來,讓他們知道,我這一生中這麼有福,我應該也要取在社會,公益在社會,所以我們在臺灣的企業家很多,都是企業家也是公益慈善家,這都是教富,教富有的人去濟貧,但是在佛陀時代,很多的經典裡面都有,教導如何去拔除他的貧,那就要教他會布施、會捨,教他布施要捨,那麼窮,要怎麼能布施,現在緬甸吃飯前的一把米,平常都說撲滿是放銅板的,可是在緬甸,他都懂得如何白米的撲滿,這一對老夫妻沒飯吃,好不容易得到了,這麼窮,從來沒有吃過的白飯,難得的機會,讓他真的能不能捨,內心光說捨,沒有真正的做到,佛法在教育是期待救心,富有的人,我們也要讓他的富有人,起善念的的心,他要幫助人,力量也很大,窮困人,我們要讓他脫離窮困,要讓他造福。

慈暘:
上人說,貧苦的夫婦,把握機會供僧得佛典故事,這是以智慧時行慈悲,也為自己種下脫離貧苦的因,佛陀所教示的慈悲喜捨,一定要身體力行,起慈悲善心,也要有善行,這是佛陀的教導,也是慈濟的法門。

慈暘:
眼見天下災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更讓 上人有著來不及的擔憂, 上人呼籲大眾,要將散漫的心收回,除了要有戒慎虔誠的心,敬天愛地,最重要的聚福緣,而想要聚福緣,具體的作為,就是勤耕福田,勤耕福田才能真正防止災禍、緩和災難,所以要啟發人人的愛心,啟發人人的虔誠的善念,讓大家通徹道理。
回頂端 向下
 
衲履足跡--20130720心懷慈悲‧身履善行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法喜充滿 :: 衲履足跡-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