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第十二週導讀 無量義經—德行品(11)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43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2
注冊日期 : 2008-12-22

第十二週導讀  無量義經—德行品(11) Empty
發表主題: 第十二週導讀 無量義經—德行品(11)   第十二週導讀  無量義經—德行品(11) Empty周一 8月 05, 2013 10:26 am



 無量義經—德行品(11) 作者  慈濟基金會

第十二週導讀  無量義經—德行品(11) 056
佛陀灑淨地球像。
【第十二週導讀
◎經文 進度頁數:p.153~169
戒定慧解知見生 三明六通道品發
慈悲十力無畏起 眾生善業因緣生
示為丈六紫金暉 方整照曜甚明徹
毫相月旋項日光 旋髮紺青頂肉髻
淨眼明照上下眴 眉睫紺舒方口頰
脣舌赤好若丹菓 白齒四十猶珂雪
額廣鼻脩面門開 胸表卍字師子臆
手足柔軟具千輻 腋掌合縵內外握
臂脩肘長指直纖 皮膚細軟毛右旋
踝膝不現陰馬藏 細筋銷骨鹿膊腸
表裡映徹淨無垢 淨水莫染不受塵
如是等相三十二 八十種好似可見
而實無相非相色 一切有相眼對絕
無相之相有相身 眾生身相相亦然
能令眾生歡喜禮 虔心表敬誠慇懃
因是自高我慢除 成就如是妙色軀

◎偈頌:32字(複習)
是諸眾生真善知識  是諸眾生大良福田
是諸眾生不請之師  是諸眾生安隱樂處



漢文讀誦



◎本次導讀內容說明:
壹、戒定慧解知見生 三明六通道品發
  慈悲十力無畏起 眾生善業因緣生
貳、如是等相三十二 八十種好似可見
  而實無相非相色 一切有相眼對絕
  宇宙大覺者:從佛陀灑淨圖說起,體現佛陀在人間,從談宇宙大覺者延伸到慈濟大愛。
參、無相之相有相身 眾生身相相亦然
  能令眾生歡喜禮 虔心表敬誠慇懃
  因是自高我慢除 成就如是妙色軀
肆、歡喜做菩薩

壹、戒定慧解知見生 三明六通道品發
  慈悲十力無畏起 眾生善業因緣生

一、戒定慧解知見生
《無量義經》p.154—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為「五分法身」這五種修為對學佛者,非常重要。

「戒」—
既然發心為佛弟子,最基本的就要「守戒」。「戒」能防非止惡。諸惡莫作為「戒」。
在家弟子最基本有五戒,慈濟人守十戒,出家眾須受具足戒。
學佛的基礎。因為眾生心念,時時受外境誘引,而不由自主造業。有業-受報-受縛。

從慈濟十戒的守持,達到人安、心安、淨土安的理想境地;戒為無上菩提本,修行的基礎在於「戒」,唯戒才能生定,定能生慧,於慧悟體證佛的教說,在日常生活中如理如行在正知正見中。
「法身」人人本俱足,例舉法華經所譬喻的故事,落難遊子在親戚家作客,富人藏寶珠於大衣內,遊子不知『無價寶珠,繫其衣裏』;人人本俱的法身猶如寶珠,我們因妄想雜念、因五欲過患,而忘失本俱的清淨身。
我們的無價寶珠還在嗎?

《無量義經》p.156—上人說: 『我們學佛需由戒做起,由定生慧;心的束縛即解,心縛一解正見生,不受世間顛倒的幻想所遮蔽。』
《無量義經》p.156—戒為行菩薩道根本,四眾弟子人人皆應奉行。我們若能奉行戒法,才有辦法使定、慧、解脫、知見等五分法身具足,才有機會成佛成菩薩,所以大家一定要依循戒律而行事。
上人講述《四十二章經》p.194—「戒」修行守戒,就如戰士披掛鎧衣上陣,才不至受傷;不僅戒體不會受污染,也能使學道者勇猛精進,所已戒是護心、護身的法寶。 

「定」—
《無量義經》p.154—守持戒律自然就能生定,控制心欲不向外奔馳造業,就能淡泊知足。少欲知足的人,心事少,自然輕安自在。
●守戒 → 自然生定。
●少欲知足 → 自然輕安自在。
《無量義經》p.154—「定」在初發心時雖然很熱誠,但後來卻慢慢的退失了。這就是定力不夠,慧力不足,沒有勇猛的精神。 

「慧」—
《無量義經》p.155—守戒,自然生定,心能定,自然生智慧。
●啟發智慧 → 用功聞法 → 了悟世事如幻 → 則能放下雜念 → 啟發智慧。

修行一定要有殉道的精神,否則無法成就道業;殉道的精神就是要有勇猛的心志,志若不堅,慧力就無法產生。譬如赴戰場,而且在戰場上需一人對付萬人。 
學道要具足三力:
●戒力—掛鎧臨陣的精神。
●定力—不半途而退的毅力。 
●慧力—與萬人的格鬥;必須三力合一,才能破除無始的魔障而證得佛果。 

「解」—解脫。
●若有智慧 → 自然可得解脫。
●能分辨事理 → 心就不受煩惱束縛 → 心鎖自然解開。

「知見」—正知正見。
《無量義經》p.156—一般凡夫之見-僅止於所見所聞,只看到表相而已。
正知正見—「知見」是無微不至的了解,宇宙萬物一切真理,完全、徹底了解。

「戒、定、慧、解、解脫知見」次第—
《無量義經》p.156—我們學佛需由戒做起,由定生慧,心的束縛即解,心縛一解則正見生,不受世間顛倒的幻想所遮蔽。
戒為行菩薩道根本,四眾弟子人人皆應奉行。
《無量義經 》p.156—我們若能奉行戒法,才有辦法使定、慧、解脫、知見等五分法身具足,才有機會成佛成菩薩,所以大家一定要依循戒律而行事。

二、三明六通道品發
人圓、理圓、事圓自然「三明六通」
《無量義經偈頌》p.426—處事能做到圓滿,叫做合理;待人能讓眾人滿意,叫做人事圓滿;人與事都圓滿,叫做道理圓滿。
《無量義經》p.157—三明是明白過去、現在、未來。六通即天耳通、天眼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
「通」,即無礙,眾生的煩惱深重,心被束縛,所以事事皆不通;只要我們肯下功夫,自然就可以擁有神通。
《無量義經》p.158—佛教六通中最注重的是漏盡通。上人說:「切忌重神通而輕智慧」
常常,我們會心不專,注意力不能集中,忘東忘西,尤其需要強記的時候總會害怕恐懼……。有人請示上人「記憶力越來越退化,如何改善呢?」上人回答:「很簡單,只要你放下雜念,心中沒有煩惱,記憶力自然會改善。」~眾生的煩惱深重,心被束縛,是不通的原因。
強調真正的神通是由善念發起的,善念發起的「神通」力量才會大。

三、慈悲十力無畏起
「慈悲」是佛菩薩的本願。
「十力」是佛的十種力量。

世界上什麼力量最大?「慈悲的力量」
佛陀的十力及四無畏心都是廣修善行,不斷長養慈悲而來的;慈濟從涓涓細流的五毛錢歲月開始,到今天慈濟廣行五大洲。慈悲為懷,濟渡眾生的慈悲力量,證實無量義經的一生無量是不可思議的。



第十二週導讀  無量義經—德行品(11) 052
印尼分會慈濟志工至奴魯亞.伊曼習經院(Al Ashriyah, Nurul Iman)贈送證嚴上人的法照及物資予習經院。志工贈送大米。(攝影者:Anand Yahya)
《慈濟月刊》555期p.98—「願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慈悲沒有敵人;1998年印尼的排華暴動,慈濟人在情勢緊張之際,仍勉力救助貧困,且帶動華裔企業,取於當地,回饋當地。上人指出:「所做的一切讓當地人看得到,感受得到;居民感受到華人的愛,自然會生起感恩心。」 

慈悲沒有敵人
《無量義經 》p.161—當知「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想得人身及得聞佛法都很不容易,現在既得人身又得聞佛法,就應該將過去不良的習氣改正過來。

《無量義經 》p.160—佛的十種智慧力:
1.知覺處非處智力—道理非道理
2.知三世業報智力—過現未因果
3.知諸禪是解脫三昧智力
4.知諸根勝劣智力—八萬四千煩惱
5.知種種勝解智力—八萬四千法門
6.知種種界智力
7.知一切至所道智力
8.知永斷習氣智力
9.知眾生宿命無漏涅槃智力
10.知天眼無礙智力



佛的四「無畏」心:
1.正覺無畏:世智辯聰向佛辯難,佛都無所畏懼。
2.漏永盡無畏:佛心中完全沒煩惱,見解正確沒偏見。
3.說障道法無畏:佛陀福德智慧施教,無所畏懼。
4.說盡苦道無畏:體解苦的真諦,不為所缚。

四、眾生善業因緣生
「佛」為一大世因緣來人間。
「菩薩」的因緣在於苦難眾生。
「慈濟宗門」為眾生善業而開展。 
第十二週導讀  無量義經—德行品(11) 053
賴索托慈濟人發放大米、環保毛毯等物資。馬恩波師姊(Mampho,左)發放環保毛毯予居民。(攝影者:陳美娟)
二千五百年前的法華會上,已經結下了這份殊勝因緣。菩薩緣苦眾生而來,人身難得已得、佛法難聞已聞、名師難求已求,一定要把握難遭難遇的善因緣,莫空手而回;禪釋「慈濟宗門人間路,靜思法脈勤行道」真實意涵,不離人間修行。

「人傷我痛,人苦我悲。」 
在南半球的南非,正值寒冷的冬季,每天的氣溫,大約都只有攝氏五度,慈濟志工為貧困家庭,準備了過冬的糧食和保暖衣物、毛毯,五天內志工進行了十場冬令發放,讓兩千五百多個家庭,這個冬天可以過得溫飽。
●天災人禍的起因是人心的不調。
●菩薩招生淨化人心是減緩地球最重要的工作。
●人間菩薩聞聲救苦的悲心是不容被澆熄的。
●常念初發心。



《無量義經》p.164—要成就眾生的事業,必須要有好的因緣。
世間人行善有很多出發點,有人為名,有人為利,有些人則是因一時憐憫而行善;雖然都名之為善,但是並非真善。 
本著「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心懷,從自己的心,推到整個家庭,再推及社會、國家乃至普天之下,腳踏實地去力行,並且無求無私,如此,才能稱為「真善」。 
《無量義經》p.165—佛陀一大事因緣來人間,眾生根機參差不齊,有的人根機利,有的人暗鈍愚痴。佛陀說法四十九年,首先講方便法門,將下根器者逐漸提升,讓上、中、下三種根機者距離拉近,然後施於成佛的教法,於法華會上才宣講真實的教理。

貳、如是等相三十二 八十種好似可見
  而實無相非相色 一切有相眼對絕

《無量義經》p.165—人格完成之外顯─「富潤屋,德潤身。」佛陀的德行感動眾生心,一見即起難以言喻之欽敬。
《無量義經》p.167—修行程度之外顯─三十二相代表圓滿莊嚴,即使處在五濁惡世亦不受絲毫染著。
相由心生、以慈修心。
第十二週導讀  無量義經—德行品(11) 055
佛陀灑淨地球像。

一、佛有三十二相
「佛的三十二相」從認識宇宙大覺者開始,體悟三十二相的真正意義。
佛陀慈眼俯視地球,親身靠近地球,一手持缽,以智慧法水,灑淨人間;一手輕膚地球,以膚慰為慈悲,疼惜人間。 
●俯視地球毀與傷 。體會人間苦與難。
●伸出手,貼近苦難的心靈,讓愛隨著佛陀的心念傳出去。 
●伸出手,人人都是淨化人心的力量。 
●佛陀的心不忍地球受毀傷,不忍眾生受苦難。
●來回人間以智慧接引眾生,以慈悲傳承希望。
期待人人虔誠禮佛當下,能心心以佛陀慈悲心為己心,能念念以法師志、菩薩志為己志,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同耕福田,共造清淨之蓮花世界。 

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
《妙雲集般若講記》—成佛如沒有莊嚴的身相,那必是發心不正,惡取偏空,破壞世諦因果,而落於斷見的。



「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是廣修六波羅蜜、四無量心而來的;相由心生,我們身邊的師兄師姊,在作慈濟前,到作慈濟後,這些人的改變都是我們舉例的對像。迷轉悟,懺悔往昔無明造業,習氣去除後的法喜,這些的改變都會牽動外相的改變。所以「佛的莊嚴身形是廣修而來的,不是能求的。」

【靜思‧聞思修】
●細細的觀看『宇宙大覺者』,佛的精神在哪裡?
●佛的三十二相,所顯現的義意又是什麼?

佛陀灑淨圖—希望我們的佛像是能夠表達「人間佛教」理念的「現代佛陀」。
立於宇宙間的佛陀,後方疊影重重的無數分身佛,代表著十方諸佛,佛佛道同,於娑婆宇宙間遍灑甘露。
佛陀心疼蒼生多苦難、不忍地球受毀傷,默默憐視著地球,陪伴、膚慰、灑淨人間。慈濟的佛像,所表達的正是全球慈濟人淨化人心的共同目標。

二、而實無相非相色 一切有相眼對絕
《無量義經 》p.168—一切相都是由眼根去對境而生成的。
「眼對絕」三字是一切相生成的關鍵。由此廣義六根、六塵、六識的眾緣和合,無非是緣起的幻有。
身體乃四大假合之物,既為四大和合,只要四大一分散即化為烏有。 
一個會道的人,能透視外境實相。看所有的事物都十分清朗;但是凡夫的心,只要有一念之迷,就會離道愈來愈遠,這就是俗與超俗的不同。 

參、無相之相有相身 眾生身相相亦然
  能令眾生歡喜禮 虔心表敬誠慇懃
  因是自高我慢除 成就如是妙色軀

一、無相之相有相身 眾生之相相亦然
《無量義經》p.168—身體乃四大假合之物,既為四大和合,只要四大一分散即化為烏有。
人是由五蘊合和而有,雖有而又似幻,似幻又能成妙有。
本來無相,但是為了度迷茫的眾生,佛陀必須示現和眾生一樣的身相。



事理印證:曾御慈醫師走到生命盡頭,都不忘延續他人的性命,捐出的器官預估可以讓10個人受惠。遺愛人間的精神,闡明真空妙有的大愛。



無相之相是“實相”,無量義經所說,苦、空、無常、無我。無非告訴我們生命的“實相”是苦、空、無常、無我。唯有認清這實相,才能不在執著這五蘊合和幻有的“有相身”。
●「色」—身體是四大假合之物
●「受」—情緒上的苦樂感受
●「想」—認識事務的形相
第十二週導讀  無量義經—德行品(11) 054
詹美珠師姊(明聯,左)協助老奶奶禮佛足、接花香。(攝影者:陳忠華)
●「行」—意志上所起的欲求造作
●「識」—了別統攝一切心理活動 

二、能令眾生歡喜禮  虔心表敬誠慇懃
佛的德行潤澤身相,因此眾生能發自內心恭敬地向佛作禮,虔誠地表露最至誠的敬意。
浴佛大典:能令眾生歡喜。期待人人虔誠禮佛當下,能心心以佛陀慈悲心為己心,能念念以法師志、菩薩志為己志,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同耕福田,共造清淨之蓮花世界。
浴佛:觀想佛德,洗淨自性佛心,虔心表敬誠。



我們也可向佛學習,令眾生歡喜,那就要看我們,平時待人接物時,慈濟面霜,擦多少?

三、因是自高我慢除 成就如是妙色軀
悟達國師因一念慢心起,自我覺察,而成就了造懺的因緣。 
凡夫心起,業門常開;舉例前年水懺因緣,社區入經藏共修,聽到偈文的分享感動而改變習氣,也有從此由迷轉悟,找到人生希望的,身邊很多的故事是值得分享,這也是“妙色軀”的成就。
《無量義經》p.168—佛教徒見佛必須禮佛,事實上,禮佛是在消除自己的貢高我慢心。佛陀德行高超,眾生只要深入佛法,自高與我慢自然可以逐漸消除。

上人的身行教化
《慈濟月刊》549期p.109—有人問上人:「師父,您凌晨三點多起床, 鎮日忙碌至夜間,這份精神力量從何而來?」 
上人回答:「從慚愧心來,看到環保菩薩,日日精進做回收分類,其中不少八、九十歲高齡的老菩薩;而我只會呼籲,無法力行,所以起慚愧心自我警惕,務須把握分秒不空過。」

肆、歡喜做菩薩
今天的導讀中,我們分享了「戒、定、慧」三無漏學,加上「解脫、解脫知見」的五分法身,這五種修為對學佛者,非常重要。
邀請您,想一想戒、定、慧三無漏學,日常生活中可以從什麼地方開始做起?「戒」能防非止惡,請分享守戒獲益的親身體會。

別忘了!我們的心得體會,還可以投稿在「菩薩廣行無量義」的網站上,與全球分享學習「歡喜做菩薩」的點點滴滴。
網址:http://meanings.tzuchi-org.tw/
也可以輸入中文網址:菩薩廣行無量義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淑雲
版主
版主



文章總數 : 327
年齡 : 58
來自 : 高雄
威望 : 174
注冊日期 : 2009-04-14

第十二週導讀  無量義經—德行品(11)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第十二週導讀 無量義經—德行品(11)   第十二週導讀  無量義經—德行品(11) Empty周五 8月 09, 2013 5:47 pm

三明是明白過去、現在、未來
三明是 宿命明    漏盡明    天眼明
 
請問老師
 如何詮釋 二者之間的關係呢?
                  淑雲合十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43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2
注冊日期 : 2008-12-22

第十二週導讀  無量義經—德行品(11)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第十二週導讀 無量義經—德行品(11)   第十二週導讀  無量義經—德行品(11) Empty周五 8月 09, 2013 9:29 pm

要解釋三明要先講六通
六通即天耳通、天眼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
三明是六通中的宿命通、漏盡通、天眼通
也就是宿命明、漏盡明、天眼明
宿命明就是明白過去生的種種因緣與現象,所以可以知命輪迴。
漏盡明就是明白現在生的種種因緣與現象,所以可以不起煩惱。
天眼明就是明白未來生的種種因緣與現象,所以可以造福避禍。
上人開示簡單講成
三明是明白過去、現在、未來。
這樣比較好記。

上人還特別強調「通」,即無礙,眾生的煩惱深重,心被束縛,所以事事皆不通;只要我們肯下功夫,自然就可以擁有神通。佛教六通中最注重的是漏盡通。上人說:「切忌重神通而輕智慧」
這一句很重要,很多外道、鬼、神、邪魔等,透過種種修練與因緣,可以得到六通的前五種,唯獨第六種,漏盡通,他們沒有辦法得到。只有修行佛法,證得初果須陀洹以上就可以得初步的漏盡通,證得四果阿羅漢以上就可以出生死輪迴。
漏盡通的起點是修苦集滅道四聖諦,一直到暖法、頂法(加上四如意足,修到如理正確的心念持續出現)、忍法、世第一法,就到初果須陀洹。


Jack 在 周一 8月 12, 2013 10:46 am 作了第 1 次修改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淑雲
版主
版主



文章總數 : 327
年齡 : 58
來自 : 高雄
威望 : 174
注冊日期 : 2009-04-14

第十二週導讀  無量義經—德行品(11)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第十二週導讀 無量義經—德行品(11)   第十二週導讀  無量義經—德行品(11) Empty周六 8月 10, 2013 8:23 pm

感恩老師清楚的詮釋    
          淑雲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43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2
注冊日期 : 2008-12-22

第十二週導讀  無量義經—德行品(11)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第十二週導讀 無量義經—德行品(11)   第十二週導讀  無量義經—德行品(11) Empty周一 8月 12, 2013 10:45 am


我的上一篇貼文有提到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
原文是煖法,這個煖字在此可以同暖字,現在也有人寫成暖法。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第十二週導讀 無量義經—德行品(11)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讀書會 :: 無量義經-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