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證嚴上人 在《靜思妙蓮華》法華經序所說的故事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1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上人 在《靜思妙蓮華》法華經序所說的故事 Empty
發表主題: 證嚴上人 在《靜思妙蓮華》法華經序所說的故事   證嚴上人 在《靜思妙蓮華》法華經序所說的故事 Empty周三 1月 01, 2014 6:54 pm

我們敬愛的上人  是真佛子
在法華經序 有一句「法喻談真祕」
佛陀說法  也常有譬喻
用現在的講法  那個喻  就是我們 世間的種種事相
而法  就是真實法 真空妙有 很奧袐
所以  上人為了讓我們大家  透過世俗事相 來體悟真實法
他老人家開示時  常講故事
所以 我動了一個念頭  把上人講的故事  結集起來
讓大家在教育志業 能廣加應用


月亮 在 周三 1月 01, 2014 6:59 pm 作了第 1 次修改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1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上人 在《靜思妙蓮華》法華經序所說的故事 Empty
發表主題: 一念虔誠遍三千   證嚴上人 在《靜思妙蓮華》法華經序所說的故事 Empty周三 1月 01, 2014 6:55 pm


摘自《靜思妙蓮華》法華經序(二)

一念虔誠遍三千
上達諸佛菩薩聽
諸天護法恆守護
虔敬迎請慈悲護念
靜思法脈慈濟道場

之前曾說過一段故事,一位清廉的縣太爺,平時他就是很清廉,把全縣的人民,當作像自己的孩子一樣,真的是父母官呵護子民,所以得到所有縣民的敬愛尊重。

等到他年紀大了,要告老還鄉,要回去他住的鄉下了;但是他一生都很清廉,所以家庭沒有儲蓄,就是很窮,還是這麼帶著他一位女兒,就回去了。

不過,這位老太爺幾年後,已經年紀大了,生病了,病了,要怎麼辦呢?沒有錢看醫生,尤其是那麼鄉下,要怎麼辦?女兒就覺得要虔誠禮佛,但是,父親要照顧,無法到寺院去禮佛,這要怎麼辦?

師父就對她說,妳一念虔誠,無論妳離得多遠,妳這念虔誠的心,諸佛菩薩都會聽到,所以妳每天在妳家裡,在門口那裡擺上香案,向著寺院這邊,妳可以每天就地禮拜,虔誠祈求,這樣就行了。

因為她很用心,師父這樣對她說了以後,她要回來的路上,就開始算腳步,算時間,所以她知道,從這裡要到寺院去,要走幾步路能到達寺院,花多久的時間。

她每天早上在香案前,很虔誠,就是這樣,看走幾步路,就是禮多少佛,她每一拜就當成走一步,甚至拜了之後,她還在那裡繞佛,很虔誠。

是不是女兒的虔誠感應到,父親的身體一天天強健起來,健康了,這位小姐,還是每天繼續這樣在禮拜,希望父親能身心安樂。

有一回,就是同樣那一年,有一位年輕人,考試之後,中了狀元了,同樣要回鄉回來祭祖,這之間,狀元的母親,她覺得這就是佛菩薩的庇佑,既然已經風光回鄉來,要祭祖,要先到寺院禮拜。

所以狀元的母親,就先派人去這間寺院說,我的兒子狀元郎,要來燒第一爐香。

所以那天早上,大家都沒有去點香,狀元很早就到了,來的時候,香爐已經有香了,三支香在香爐裡,他覺得明明母親是這樣說,是我要來燒第一爐香,為什麼又會這樣呢?
沒關係,明天我會更早來,明天更早來,香爐同樣還是三支香在那裡,狀元就很不高興了。

住持就說:「奇怪,沒有啊!我們真的沒有人,去燒頭一爐香,為什麼每天都有這三支香呢?」
狀元覺得奇怪,既然出家人不會打妄語,絕對不可能;他就說:「好,我今晚要住在這裡,明天一早,我要看看是誰來燒香。」

所以那晚他就住在寺院裡,一早天未亮,他就很注意,有,明明有一位女孩,他就看得很清楚,這個女孩的形態,寺門還沒開,她已經進來了,在那裡,虔誠禮拜,還在那裡繞佛。

他就向這位住持說,這位住持師父他想到了:「你說的這位女孩,有,是我們過去縣城裡,縣太爺的女兒;不過,他告老還鄉回來了,不久之前,縣太爺他身體欠安,他的女兒很虔誠,日夜守護在父親身邊,不過,她虔誠想要禮拜,卻無法前來,我曾這麼對她說,要她每天在家門口設香案,面向寺院這邊虔誠禮拜,是不是她的虔誠,所以每天的這個時刻,她在禮拜,她那念的虔誠力量,來到這裡。」

這位狀元聽了不可思議,有這樣的事情,他就真的去拜訪過去的縣太爺,他看到這位女孩端茶出來時,他自己吃了一驚,就是她,沒錯,一早到寺院去燒香禮佛;所以狀元看了很感動,也很喜歡這個女孩得很美,所以回去就對他的母親說,母親趕快找人來提親,就此一樁美事,終成眷屬;縣太爺有了狀元女婿,就這樣傳為村裡的美談,大家津津樂道,大家很歡喜,都愛說這個故事。

由此就知道,虔誠禮佛,心若誠則靈,心誠則靈;所以這是一種虔誠,我們若虔誠,不只是心力,這個虔誠的一念,能夠上達諸佛菩薩聽,也能遍三千世界。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1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上人 在《靜思妙蓮華》法華經序所說的故事 Empty
發表主題: 人生只有一次   證嚴上人 在《靜思妙蓮華》法華經序所說的故事 Empty周三 1月 01, 2014 6:56 pm


摘自《靜思妙蓮華》法華經序(三)

在古希臘時代,就有一位哲學家,蘇格拉底,這位哲學家,他教育他的學生,有一回,有一群學生來請教老師,希望老師開導他們,真實的道理,要如何能讓學生體會呢?

有一天就對他的學生說,來,我帶你去實驗中體會,他就把他們帶到一片果園裡去,對這些學生說,你們從果園的入口開始,一直走到最盡頭的地方,那裡頭的水果,你們用心去選擇最美的、最好的,你最喜歡的,你就把它摘下來,只能一粒,一次而已,不能再回頭。

這些學生就開始進入果園去了,滿園子的水果,到底哪一粒是最美的、最好的,從入口一直走,走到盡頭,已經看到他的老師站在那裡。

老師就問:「來,你們每個人,可採到最美、最好的水果?」
其中一個學生就這麼說了:「老師,再給我一次機會。」
老師就說:「沒了,沒有機會了,你怎麼沒有摘任何一粒水果?」
他說:「我開始進去時,就已經看到一粒很美、很大顆,不過,我想可能裡頭,還有更大、更美、更好的,我怕摘到的這粒,不如後面再看到那粒,我只能摘一粒而已,所以那粒我就沒摘到了。」
一些學生就說:「對、對,是不是再給我們一次機會?」

老師就說:「沒有了,人生只有一次機會而已,年輕時代也只有一次年輕,二十歲的人生,也只有一次二十歲而已,再也不回頭了,道理與此相同,我們早知道,早知有今日,何必當初呢?」

所以,人生,我們要認真,我們若是不會把握當下,剎那就無法變成永恆,看看我們慈濟,現在雖然是四十多年,若不是當初那一念,把握那一念,方向沒有偏差,四十多年來,不知道今天是不是有慈濟?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1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上人 在《靜思妙蓮華》法華經序所說的故事 Empty
發表主題: 戒殺再生受福   證嚴上人 在《靜思妙蓮華》法華經序所說的故事 Empty周三 1月 01, 2014 6:57 pm


摘自《靜思妙蓮華》法華經序(四)
蓮池大師的「戒殺文」裡,它就有這段,「再生受福」的文章。

他說,在蘇州城,有一位叫做王大林,他平時樂善好施,尤其是放生,非常地保護生靈。

有時候看到孩子在玩,灌蟋蟀,抓蟲…,很多種,哪怕這麼小的生靈,孩子在玩時,這位王大林如果看到,他就很慈祥,把這些孩子召來,說道理給這些孩子聽,要孩子能懂得疼惜這些生靈;其至也會用錢,或是用糖果…種種,跟這些孩子結好緣,跟孩子們勸說,不要傷害生靈。

這種像田野教育一樣,整個村莊裡的孩子都很喜歡他,所有村裡的家長,長輩等等也很感恩他,感恩他替他們教孩子,人人有慈悲、有愛心,自然就懂得孝順,這是人人所尊重的一位。

到了他61歲那一年,忽然間一場大病,已經醫師看了都說,你應該要準備後事了;在這期間,忽然間聽到一個聲音,很清楚的聲音這麼說:「因為你平時放生,大慈悲心,疼惜所有的生靈,時時勸人放生,這種慈悲,無形中累積下來的功德,能讓你這輩子再延壽、延福。」

所以這位王大林,到了97歲那一年,五代同堂,無疾而終。

想想,他都不求什麼,只是那念心,那念愛心、慈悲心,疼惜生靈的心,所以他不只是自己做,他能教大家做,從孩子開始到整個村莊,所以他能得到延福、延壽。
回頂端 向下
 
證嚴上人 在《靜思妙蓮華》法華經序所說的故事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證嚴上人開示-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