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41206 -勝法精華─《法華經》總說(一)

向下 
4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如意
版主
版主
如意


文章總數 : 712
來自 : 嘉義
威望 : 253
注冊日期 : 2009-04-17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41206 -勝法精華─《法華經》總說(一) Empty
發表主題: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41206 -勝法精華─《法華經》總說(一)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41206 -勝法精華─《法華經》總說(一) Empty周一 12月 22, 2014 9:45 am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89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41206 -勝法精華─《法華經》總說(一)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41206 -勝法精華─《法華經》總說(一)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41206 -勝法精華─《法華經》總說(一) Empty周日 1月 11, 2015 10:42 am

20141206【證嚴法師菩提心要】勝法精華《法華經》總說(一)

【2007.11.26晨語證嚴上人開示】
佛在世時,佛覺悟了人生道理,他開口說法,親自領導僧眾,到處宣揚佛法。我們眾生在人間庸庸碌碌,什麼時候才能會遇佛法,什麼時候我們才能真正入佛門,接受佛的教法,那個時間太短暫了。

看看佛陀對阿難說的話:「阿難,來!你從大地上用指甲挑起沙來。」阿難照著做了,佛陀就問:「阿難,你指甲裡的沙較多,或是這片大地的沙多?」阿難不必經過思考:「佛陀!我指甲裡的沙算什麼呢?看,光是恆河岸附近的沙,就已經一望無際了,當然是大地的沙多。」

佛陀就說:「阿難,佛法如大海,如大地恆河邊的沙還多,但是我說出來的法,就像你現在手指甲裡的,這些東西而已,我們這樣聽起來就知道,佛陀的智慧如海,佛陀的覺悟是在大宇宙,他的法還有那麼多,佛陀已經去蕪存菁,他就把那些法,濃縮成《蓮華經》。

勝法精華
《法華經》總說 一

(旁白)
《法華經》,全稱《妙法蓮華經》,為法華三部之第二部,接續在《無量義經》之後,是釋迦牟尼佛晚年所說的法。本經包含了所有佛說的道理,攝受大、小根器的眾生,都匯歸大乘,同登最高法門,成佛之道,就像大海納百川一樣,引導一切根機的眾生,都進入最勝佛法的大海,全部收歸於唯一的佛乘。

故此,天臺智者大師的「五時八教」,判攝《法華經》,是五時中最高層次之第五時,八教中最究竟之圓教,《法華經》所以被稱為,經中之王的原因,由此可知。

【2014.08.17晨語證嚴上人開示】
所以在這部經裡面,也是說了很多的稀奇,非常稀有,說人人能夠出世,不用再受六道輪迴,再說人人有甚深甚深,無量甚深佛的智慧,人人都是本具,這也是很稀有。

尤其是又再說,三乘弟子人人都有分,每個人都能夠發大心、受佛記,這也是很稀有。所以這些事情,過去隨佛修行的僧團,沒人會去想到,現在我們應該,要有同樣的心情。我們也發現到了,這個「希有大法」,我們要有自信,我們將來也有成佛的可能。

佛說法華的緣起

【2014.04.04晨語證嚴上人開示】
佛陀那個時代,講《法華經》那個時代,已經有了年齡,七十多歲開始,佛陀知道,與世間互動的這個因緣將盡了,所以佛陀開始他就要把握時機,也要適宜,很適當,適合眾生的根機,適合那個時候的環境,他開始要開權顯實,去除過去的「權」,方便法。

現在開始要施展一實大法,實相大法,一實相的大法,這是佛陀講《法華經》,在這個時機要趕緊適應眾生,也適應時機。

(旁白)
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後,說法共計四十九年,前四十二年所宣講的,是因應不同根性的眾生,契入弟子的因緣,引導他們修身修心的,權宜方便之法。

【2014.08.18晨語證嚴上人開示】
佛到底說的法是什麼法呢?「成佛道後,於最初三七日」,「三七日」就是三個七日,二十一天,在那三七日間,從他覺悟那時候,他的心與宇宙天體萬物,合而為一,那個時候,過去無量數的菩薩,過去無量數的佛的境界,就是他覺悟那個時間,會而合一,那個境界,這個道場非常的莊嚴,是佛的境界,佛菩薩的境界,但是一大事因緣來人間,真正要說法的對象,是芸芸眾生,那時候就要思考,這樣的境界,一般的眾生,哪有辦法聽得懂呢?要用什麼方法?後來決定還是要應機逗教。

所以收回那諸佛菩薩的境界,收入到他的本懷來,開始就應著眾生機來說法,所以在鹿野苑開始,轉四諦法輪。

五時施教
一 華嚴時 三七日      二 阿含時 十二年
三 方等時 八年        四 般若時 二十二年
五 法華涅槃時 八年    共計四十九年

【2014.08.26晨語證嚴上人開示】
那是佛用非常多的心機,說種種法,五時施教,將覺悟那個心靈境界,面對凡夫,要如何將他引入佛法裡來,所以就「阿含」,慢慢誘引,讓他們知道因緣果報觀,了解苦集滅道等等,人間現實的苦難,以及人間無常、生命短暫等等,煩惱累積,由不得自己受業力的牽引,六道輪迴,若不堪啊!這些法就要說十二年。

然後大家了解了,認真、用心下功夫,要如何去除煩惱,要如何斷了攀緣、惡緣,佛陀認為這樣還不行,要趕緊再更上一層樓,說「方等」。

【2014.08.18晨語證嚴上人開示】
這講方等的時代,所以就要轉小為大,就是開始慢慢要接近,後來佛陀看到大家已經知道,從小要轉大了,佛陀開始就要說,清淨本性的《般若經》,所以般若時就開始了。「般若」完全就是說空,一切皆空,空,空到不只是物質空,連自己的心理都五蘊皆空,這就是「般若」,《金剛經》、《般若經》等等,所以《方等經》說了八年,《般若經》說了二十二年,《阿含經》十二年,這樣合起來不就是四十二年嗎?

四十二年過後,開始轉入法華時,《法華經》要說七年多的時間,到了佛陀最後一日間,說《涅槃經》這也是叫做「法華時」。

將這個法的開頭,一直從有說到空,說到「妙智慧」,甚深甚深,無上甚深那個法,到這個時候,他們才體悟到,原來過去的阿含、方等、般若,這全都是,含在未來要成佛的道理,成佛之道。

【1999.03.19中區慈誠聯誼證嚴上人開示】
所以佛陀用四十二年的時間,用種種方法,要將這些人完全集中,有人就是要聽,要聽的就是聽空,般若之法,這樣他能接受;有的人要聽的是阿含,因緣果報;有的人要聽的是佛性。但是這是不是真正佛陀要說的呢?不很齊全,最圓滿的教育就是法華經。法華經裡面所談的道理,就是行菩薩道,就是要行菩薩道。這就是佛陀的本懷,佛陀來人間的目的,只為了要教人人當菩薩。

(旁白)
從佛陀成道至入滅,四十九年間,所講經典的時間順序,分為上述五期,即是「五時」。另從經教的內容區分,有藏、通、別、圓等化法四教,再以說法的方式分類,為頓、漸、祕密和不定等,化儀四教,合稱為「八教」。

八教分為化法與化儀
化法四教
藏教:《阿含經》
通教:《般若經》
別教:方等部經典
圓教:《法華經》
化儀四教
頓教:直指佛的體悟
漸教:漸次由低至高引導
祕密教:即所說咒 為彼說而此不知 為此說而彼不知
不定教:因人施教 令不同眾生各獲利益

從化法四教和化儀四教的分類來看,《法華經》既是最圓滿,又能暢佛本懷,所以屬於圓教及頓教。

【2014.10.19晨語證嚴上人開示】
圓教是總攝,圓滿的教育,那就是總一切法、攝一切善,藏、通、別、圓,總共有四種的教法,最圓滿的,《法華經》是屬於「圓教」,那就是空有全都兼說,大小乘全都兼說;有說因緣,有說人事物、譬喻、經典,還有偈誦,用種種方法,重重疊疊要讓大家了解,所以這樣叫做「盈溢」,很充足的法。

法華經的重要性

【2014.08.29晨語證嚴上人開示】
還有很多助佛道場的,法身菩薩,就如觀音、文殊、彌勒,很多很多的菩薩,這些都是來助佛道場,所以,他們是修行者的典範。

菩薩道要如何走,看地藏菩薩如何發心,觀世音菩薩,過去正法明如來,也是成佛了,但是他也是再來人間,同樣倒駕慈航,作為行菩薩道的典範。

所以看看這部《法華經》是多麼殊勝,有這麼多過去成佛的菩薩,倒駕慈航,來護釋迦佛的道場,《法華經》,還有未來將要成佛的,彌勒菩薩來啟問,有已經過去成佛了,龍種上尊王佛,又是七佛的導師,現在的文殊菩薩,這樣來回答,這是在<序品>,我們就要很重視。《法華經》是多麼殊勝,在佛陀一生的施教,不可缺少的一部經典。尤其是《法華經》,佛佛道同,每一尊佛來到人間,同樣是五時施教,同樣也要適應眾生的根機,這樣一步一步來施教,卻是最後,還是一定要說《法華經》,每一尊佛講完了《法華經》,他才能夠取入滅度,這就是每一尊佛同樣的方向。

我們就要知道,這部經因緣非常的殊勝,未成佛的、已成佛的,來開始啟動,智慧第一、僧團中的長老,舍利弗為當機者,請佛開講《法華經》,這是多麼不可思議。

其實三藏十二部經,全都在《法華經》中,從啟經開始,集十二種,十二分教,那個形相都在《法華經》,過去說的,到現在「會三歸一」,三乘法來到這裡歸為一乘。

法華經的特色

【2007.11.26晨語證嚴上人開示】
佛陀就是將前四十二年所說,無論是方等、般若、華嚴等等,這麼大部的經、他就濃縮起來,就是在《法華經》。

(旁白)
《法華經》二十八品,共八萬多字,多由生動故事組成,文字淺白而優美,運用大量譬喻,展現弘大深邃的佛法妙義,不僅在佛教典籍中位居首要,且對哲學、文學、藝術等其他領域,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例如本經的七個譬喻,常被改編成各種神話、小說,詩歌等文學作品。經文內容並直接影響,戲劇小說的創作,此外關於本經的經變圖甚多,在雲岡、龍門、敦煌、莫高窟等地的石窟中,常見以《法華經》,為主題的壁畫與雕刻,歷代許多畫家,都曾前往臨摹學習,而成為一代大師。因此可說,本經對中國藝術發展影響深遠。

《法華經》倡導眾生,皆可成佛的觀念,見於此經中,方便巧智的施教方式,如歷劫成佛與立地成佛,兩者皆在《法華經》中,並弘並傳,又如彌陀淨土與彌勒淨土,也在《法華經》中先後出現,更甚者,一稱南無佛,合掌小低頭,終究皆已成佛道,甚至提及授記對象,不分根器、男女,無論是聲聞緣覺二乘人,惡人如提婆達多,以及一般認為,少修五百世的女人,都能成佛。

其中特別是龍女的現在成佛,以及對佛姨母等女性,授記成佛的公案,成為後代論及女性平等的佐證。

在《法華經》中,也揭示了人間淨土的思想,與逆行菩薩的存在,一切眾生為善為惡的種種狀況,都有可能是諸佛菩薩,在化現說法。值得一提的是,本經第二十五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流布極廣的經典,使得觀音成為,最為人知的菩薩,也是一般民眾,普遍認同的信仰。

法華經內容說什麼?

【2001.06.06雲嘉南幹部會議證嚴上人開示】
佛陀在四十幾年來,他覺得千經萬論,因為眾生有千層無數的煩惱,所以他只好應機逗教,看眾生是什麼樣的根機,就給他什麼教法。只是為了要讓他們去除煩惱,這是不是根本呢?不是,所以佛陀在第四十二年,開始正直捨方便,這是在《法華經》裡說的。

現在要正正確確,捨權就實,《法華經》就是教菩薩法,教我們行菩薩法,總之,千經萬論,佛陀來人間的目的,就是要啟發人人的愛心,棄捨人人自私的煩惱,拓展眾生生命共同體的觀念,所以才叫做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其實最重要的就是這樣。所以《法華經》,就是在說菩薩法。

(旁白)
《妙法蓮華經》,梵語原名,薩達磨、芬陀利迦、修多羅,中文意為正法、妙法;芬陀利迦,翻譯中文為蓮華,白蓮花;修多羅即是經,此經是現存少數,尚有梵文原典可考的佛經之一,漢譯本有六種,保留於藏經的僅有三種,即西晉竺法護所譯,《正法華經》,姚秦鳩摩羅什所譯,《妙法蓮華經》,以及隋,闍那崛多,與達摩笈多合譯之,《添品法華經》,流通最普遍的,是鳩摩羅什所譯,《妙法蓮華經》,也是 上人講經所採用的版本。

Saddharma Pundarika Sutra
妙法     蓮華     經

【2009.08.19晨語證嚴上人開示】
每一次佛陀說法時,都是英才倍出,一次一次成倍的,能夠體悟的人,了解、吸收、覺悟的,真的是很多,這也就是佛陀在很久的時間,不斷耕耘,勞勞碌碌,辛辛苦苦說《法華經》之前,用種種方法來布善種子,用法施教,讓大家聽得進去,了解在心裡,能夠發心成菩提,所以在座聞法,這些人已經是四十多年間,聽佛說法,每一個人都是根機成熟了,都是大根大器,不管是談空說有,他們都能接受,根機圓融成熟了, 來到《法華經》這個時間,就是要圓融起來,所以應該要這麼說,說什麼呢?妙法,就是要開一條菩薩道了。

【2009.07.23晨語證嚴上人開示】
佛陀也還要再跟我們,以法華來比喻,因為我們都是在五濁惡世中,所以佛陀,在真空妙有的圓教中,用什麼譬喻呢?就如蓮花一樣,蓮花出淤泥而不染,因為我們現在這個世間,就是已經五濁,進入惡世的時代,所以我們學佛必定要像蓮花,在五濁惡世中不受它污染,這就是我們要修行的地方,意思就是說,現在開始在日常生活中,在我們的生態裡,我們還有什麼習氣未除,我們要趕緊把握時間。

(旁白)
《法華經》共二十八品,以傳統經典的區分而言,第一品為序分,第二品至第十七品的前半,為正宗分,第十七品的後半,至第二十八品為流通分。此外,在《禮拜法華經序》的,偈誦中,有提到「本跡開二門」。

稽首十方佛 圓滿最上乘
本跡開二門 法喻談真秘
普使諸權小 悉證佛菩提

可知祖師大德又將《法華經》,分成跡門與本門兩大部分,前十四品為跡門,說明佛與法,如何方便權巧的化現,因應眾生根器有大小乘之分,也說佛有成佛、涅槃的時間。後十四品為本門,即指出佛與法的本來面目,一切眾生、一切佛法,只有一味,即是真如味,只有一門,就是佛門,只有一相,就是實相。並且佛不是在我們所知的,兩千五百多年前才成佛的,他早在無量無數劫以前,就已經成佛,同時也說佛是久遠的,涅槃只是度眾生的方便示現。

《法華經》內容提及,七個生動的譬喻,解釋眾生與佛及法,三者之間的關係,是為著名的「法華七喻」,在這些譬喻中,數度以父與子的關係,作為故事的基石,實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2014.09.17晨語證嚴上人開示】
我們知道佛陀慈悲,視眾生如一子,這我們都要常常記得,因為經文中譬喻父與子,其實「父」就是指佛,「子」就是指所有的眾生,是佛的弟子,我們若能很清楚,我們就能了解,佛陀大慈悲,與眾生都平等觀。

釋迦佛來人間無數世,無法計算,每一世都是應化身,這樣來教育我們,所以這就是「已成父子」。

【2014.08.28晨語證嚴上人開示】
有時候說不定我們也當過,釋迦佛的父母也說不定,說不定我們,也當過釋迦佛的子孫也說不定,生生世世,說不定我們做過他的學生,說不定我們當過他的好朋友,說不定我們當過苦難的眾生,受過他救我們,這是生生世世的因緣不同,用各種不同因緣來救拔我們,所以很簡單,用父子最親的這個關係來譬喻。

整部法華經
最重要的關鍵
即是
開示悟入

【1999.03.13靜思生活營證嚴上人開示】
整部法華經裡面,就是這四個字最重要,開、示、悟、入,開眾生佛的知見,示眾生佛的知見,悟眾生佛的知見,最重要的就是,入眾生佛的知見,入,出入的入,入眾生佛的知見。就是叫做開、示、悟、入。

開,就是說眾生的心門都關著,是黑暗的,外面的陽光照不進來,儘管我們的內心,充滿很多智慧寶藏,但是我們的心門都關著,佛陀來人間,就是要幫我們打開,把每個眾生黑暗的心門打開,這叫做「開」,開眾生佛的知見,先一個開,開眾生佛的知見。

「示」就是門已經打開了,但是裡面是什麼樣子?突然間打開,到底裡面是什麼裝飾?還不知道,就要用耐心一一來指示,這裡面的裝飾,裡面是什麼什麼?這是一種的譬喻,要先把我們的心門打開,才讓我們更進一步去了解,去懂事,這就是把我們的心門打開,再一一循循善誘,這就是示。

慢慢為我們解釋之後,這個示,就是示眾生佛的知見,引導我們、指示我們,讓我們能到達佛的知見,佛知、佛見,要將我們引導到那種程度。引導之後,智慧利根的人就會說:「喔!原來是這樣!」就是悟眾生佛的知見,讓眾生能體悟,原來佛就是這樣,這就是悟,但是這樣夠嗎?還不夠,還要入眾生佛的知見,就是不是只要眾生說知道就好,不是,還要你要進去,做,做就對了,這樣才能體悟,你還要再投入,真真正正與境界接觸,這才是真正的悟。

真正的身體與境界,真正接觸到了,就像你們去付出,去愛老人,困難還是簡單?你們還沒做之前,會覺得老人很髒,我能做到嗎?真的很困難,你沒有辦法去了解那個滋味。你的肢體與他的肢體,在一起的時候,總是有那一分的,好像是自己的長輩,那一般的愛憐,愛又是憐憫,這種的心態自然會產生出來,這種的體悟,才是真正的覺悟。

諸佛世尊 出現於世
唯為一大事因緣
開示悟入
一切眾生佛知佛見

【2009.07.26晨語證嚴上人開示】
這就是佛陀用身敎,不是只有用言教,他是用身教,所以他來人間,這就是一大事因緣,要如何教育眾生,他要顯示跟眾生的生活,都是一樣,在什麼樣的時代,人類是什麼樣的思想,心靈如何的複雜,他就要配合那個時代,去突破那個時代的矛盾,所以這也就是一大事因緣。

所以用開示悟入,要打開眾生的心門,要跟大家說,讓大家要好好知道,我們人人本具佛性,我們才能去悟,悟世間的道理,我們才能入佛心靈的境界,所以「開示」在佛,「悟入」在眾生。

因為眾生芸芸,苦難,迷而不悟,所以他不斷來人間,不斷示現發願要成佛,所以,修行者,哪一個人也說不定,是佛陀不捨眾生而再來人間,來修行、來帶人,以身教來帶動迷而不覺的人。

這在《法華經》也有,長者,看,為了要把他的孩子叫回來,他也是身著糞掃衣,就是很髒的衣服,去接近這個孩子,也是為了要去把他帶回來,帶回來也是跟他一起做,這樣慢慢去接近他,這都是佛陀,在為我們現身說法,讓我們知道,知道我們要怎麼樣覺悟,覺悟之後,要如何去度眾生。

深入法華經
謹記
上人的叮嚀

【2014.08.05晨語證嚴上人開示】
我希望人人從經的開頭,一路這樣一直聽過來,不要走過就將它放下,聽現在,漏掉了過去,所以必定要記著,雖然《法華經》是這麼長,但是我們也要,從現在的經文回顧過去,我們才懂得珍惜,懂得珍惜才懂得信,「信之為入道功德」,所以我們必定要用堅定的信心。

求佛道者 窮劫不盡
如是等人 則能信解
汝當為說 妙法華經

所以,「求佛道者,窮劫不盡」,要每一個時間,佛法這麼多,我們要不斷不斷去追求,常常向大家說,日常生活中不離佛法,人事物都在佛法中,我們的心若正,心若去除煩惱,人事物無不都是在教育我們,無不都是我們在行菩薩道,若能這樣佛法常常在心裡,「如是等人,則能信解」,有這樣的人,才有辦法能信解,這就是我們要時時在人群中,去體悟人群的道理,現在來聽經,那就一聞千悟,「如是等人,一聞此經,則能信解」,自然他就會相信、會了解,「汝當為說,妙法華經」。

各位,經典雖然是這麼的深,但是我們若有心,就不困難,一點都不深,因為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註:
八教--天臺智者大師
化儀四教:頓教、漸教、祕密教、不定教;
化法四教:藏教、通教、別教、圓教。
十二分教
修多羅(契經),只夜(重頌),和伽羅那(授記) ,伽陀(諷頌) ,優陀那(自說) ,尼陀那(因緣) ,阿波陀那(譬喻) ,伊帝曰多伽(本事) ,闍多伽(本生) ,毘佛略(方廣) ,阿淨達磨(稀法) ,優婆提舍(論議)。

法華七喻
1. 譬喻品第三—火宅喻
2. 信解品第四—窮子喻
3. 藥草喻品第五—藥草喻
4. 化城喻品第七—化城喻
5. 五百弟子授記品第八—衣珠喻
6. 安樂行品第十四—髻珠喻
7.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醫子喻
回頂端 向下
Wine




文章總數 : 1
年齡 : 35
來自 : 台南
威望 : 0
注冊日期 : 2020-07-03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41206 -勝法精華─《法華經》總說(一)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41206 -勝法精華─《法華經》總說(一)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41206 -勝法精華─《法華經》總說(一) Empty周五 7月 10, 2020 6:04 pm

五百弟子授記品第八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43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2
注冊日期 : 2008-12-22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41206 -勝法精華─《法華經》總說(一)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41206 -勝法精華─《法華經》總說(一)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41206 -勝法精華─《法華經》總說(一) Empty周六 7月 11, 2020 6:40 am

感恩您, flower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141206 -勝法精華─《法華經》總說(一)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菩提心要-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