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5/03/03晨語簡記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5/03/03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5/03/03晨語簡記   2015/03/03晨語簡記 Empty周二 3月 03, 2015 5:09 pm

20150303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善說法義詞樂,
說四無礙智故,
序事有條序理,
按時應機無礙,
有宏觀細思巧,
妙法度無量眾。

  如來來人間為了說法度眾生,佛陀必定要具備,「善說法義詞樂說四無礙智故,序事有條序理按時應機無礙,有宏觀細思巧妙法度無量眾。」這就是要讓我們知道,佛陀來人間已經具備了一切,度眾生就是要將他的智慧,對天下宇宙萬物真理完全攝受在他的心腦中。但是,要度眾生必定要表達出來,表達出來,話從口出,所以道理,一切道理要從口說出了他所想、所瞭解的道理,所以叫做善說,善說法義詞樂說四無礙智。要具備這些條件,就是說法無礙、義無礙、詞無礙、樂說無礙,要有這種的無礙。

  儘管我們瞭解很多,但是,瞭解的一直想要表達出來,詞不達意,這樣別人也聽不懂,佛陀的智慧,他的法性覺海,將他覺悟之後要表達出來,必定要備具這四種無礙,這是法無礙、義無礙、詞無礙、樂說無礙,這是四種無礙的智慧,這是佛陀所具備。昨天說佛陀的四種智,大圓鏡智,成所做智等等,這要經過表達出來,才有辦法讓眾生體會,否則僅管佛陀覺悟了,佛法、覺悟的真理完全收納,若沒有表達,我們怎麼會知道呢?所以佛陀除了具備四智,必定要具備四無礙智,還要有這四無礙。所以說法,佛一生的說法,先三後一,觀機逗教等等,就是應佛陀心智,觀眾生根機,適應眾生所需要,他這樣循循善誘來教育,沒有離開「法」、「義」、「言詞」與歡喜要說給人知道,叫做「樂說」。這就是佛陀他能一生說法所具備,我們學佛也要這樣訓練。聽法,「瞭解了嗎?」「瞭解了。」「知道嗎?」「知道了。」「來,說給我聽看看。」「我知道了,但是要說很困難。」「是呀,所以你要常常說,有機會就要說,需要不斷訓練。」語言表達需要訓練出來,我們是在學地,我們還在學,不像佛陀是大覺悟者,有四智、四無礙。

  我們現在,佛陀說給我們知道,如何能得到四智?心要清淨,如一面圓鏡,要清淨無染,才有辦法鑑照天下一切萬事物,清楚無礙,你必定要去除一切煩惱污垢,我們的心鏡才能清明開朗。這就是佛陀教育我們,要如何能得到大圓鏡智。佛陀要教育我們,就要說法,要用說的給我們聽,我們就要用心,聲音入耳,法要入心。佛陀不僅是說法,他要用種種言詞,法,要說也要有條有理,要敘述事,要講道理要先說人事。事,做事若能圓滿,你做人就圓滿。人事圓滿,理就圓滿了,所以他就要用種種方法,來教育我們如何做人,如何修行,面對人事物時,你要如何處理而不受事物來染污我們的心。這就是佛陀要用義理,用很深奧的義理來為我們分析,所以「序事有條事理按時」,要看時機是否能為大家說這法呢?這場合,應這個人的根機,都要看這人的根機,要看這場合適不適合?要看這時機對不對?都要用智慧來觀察。所以,一件事情、一個道理,要表達出來,也要有條件。這是佛的智慧,要能說法無礙。

  這個法是不是應這個人說的呢?這個法是否在這時機適合說呢?這個法是不是在這場所能說?佛陀也要這樣,同一個法,他也要經過分析,敘述義理,使用他的言詞,還要不厭其煩,誨之不厭,來教誨眾生而沒有厭倦,很殷勤樂說,這就是佛陀所具備四無礙智,所以他才能「序事有條,序理按時」,這樣來應機無礙。這個時機、人的根機、現在這個場合等等,若能夠全部無礙契合,說法才能很成熟。那就是佛陀他有了「宏觀細思巧妙」。佛陀的智慧,覺性慧海這樣的宏觀,心是那麼地微細來觀察,要如何對眾生有利益。眾生聽法,聽了歡喜,能夠接受,不會讓他誤解、曲解,能夠大直道,菩提大直道能讓他入心,這就要佛陀那種宏觀,如何能利益眾生,而且讓眾生能歡喜接受,簡單法入心,身體力行。這就是要有宏觀而細思,甚至要發揮那分巧妙的智慧,這種法,說一切法,度無量眾。佛陀的智慧,這種覺性慧海,對眾生的宏觀,要能說法,須經過了細思巧妙。這是我們要學的,真的還很多,要不然,那我們是無法度眾生。所以我們必定要學,有宏觀細思巧妙,用法度眾生,要不然真的是無法度。芸芸眾生,我們必定要用盡方法來體會佛的教法,我們體會佛的教法入心來,我們才有可能入人群,我們才在人群中才能引導眾生,造福人群,我們若沒有引導群眾,我們哪有辦法造福人群呢?

  天下事,一個人做不完,兩隻手做不了什麼事,必定要用方法,讓大家啟發善心,提升愛念,共同一心,伸出雙手,成為千手千眼,這樣來救度苦難眾生,這就是方法,造福人群。也就是在人群中,我們不斷不斷鍛鍊自己,接受佛陀的道理,要如何去說服人,如何去引導人?那就是要言詞,法、義、詞、樂說,這四種方法、四種智慧,不斷無尤無悔,入人群中接引,這樣接近很多人群,才能體會無量法義。人,看多了,我們就知道對什麼樣的人,我們要用什麼方式去度化,這就是在訓練,在人群中成長智慧,這是我們大家要努力。上面的文說:

經文:「如來復有無量無邊阿僧祇功德,汝等若於無量億劫說不能盡。」

  上面說過了,佛陀除了四佛智,還要有四無礙智,要有這樣的見解思想,還要經過了用聲音來說法,法,還要分析它的義理,分析為何他的義理要用種種言詞,讓人聽得懂,還要不斷不斷地說。這是佛陀的慈心,這種慈憫心不是今生此世,過去、現在,還有未來,法是那麼的多,無量眾生,用無量法門,所累積的功德。我們要敘述,說佛的功德,用多少方法,其實就是我們即使用無量阿僧祇(劫)來講佛的功德,也是說不完。因為佛已經累積這麼多,光一句話,裡面所包含的道理,就讓我們分析不完。因為這一句的道理,我們若能夠接受,我們的心就整個開闊起來,問題是一句道理我們還無法體會,這句道理包含的法很廣大,就要不斷(重覆),一句話要用各種各種方法再分析,反覆再將這個道理用其他言詞再來分析。看看佛那個內修的功,外面所付出的德,用一句話要包含起來,或者是一篇道理要涵括起來,怎麼有可能?所以大家用無量億劫也還是說不能盡,要講佛的道理與佛所累積的功德,實在是長時間講不盡。下面佛陀再說

經文:「迦葉當知!如來是諸法之王,若有所說,皆不虛也。」

經文簡釋:「迦葉當知!如來是諸法之王」
王者之稱,自在為義;如來於法得最自在。故舉法王發言誠諦以勸信。

  這是佛陀再為大家這樣說,「如來是諸法之王」。諸法之王,大家應該知道了,過去我們也分析過了,所有一切道理都是攝受在佛陀的覺海中,很多的道理都是佛陀所體會之後向眾生說。常常說,佛的心是包太虛宇宙天體,佛的心就是與宇宙天體合而為一,覆蓋天下萬物,一切的真理無一不知,無事不曉,完全清清楚楚,這叫做諸法之王。他「若有所說,皆不虛也」,佛所說的法,全都不虛,都是真實法。《金剛經》裡也這樣說,佛是真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很多,就是所說的都是真實,所以說,王,法王,名稱就是自在的意思,因為天下萬事物的道理.對佛陀來說,一切明明了了,全都很清楚,佛陀於諸法很自在。若是我們凡夫,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怎麼有這麼多莫名其妙、莫須有的事情,為何會這麼多呢?到底原因出在哪裡?我們會很煩惱。但是佛陀他對這些事情都清楚了,所以常常教育我們,我們現在瞭解了,一切都是因緣果報。

  佛陀也曾用他自己的《本生經》,為什麼他這一生中,已經成佛了,還有這麼多的障礙呢?甚至也曾被人誣賴他污染了女人,也曾被人虛傳僧團戲弄婦女,這是真的嗎?是實的嗎?紛紛擾擾,到最後,清楚了,非真、非實,那就是因虛(待確認),這是不實的事情。這不實的事情從哪裡來?佛陀就會說,過去生中,曾經過這樣這樣的事情,所以這是一個業,那時候所種的因,現在惹來了讓人給我困擾,讓我煩惱的事,這個果。這我們過去都一直說因緣果報觀。有什麼事情發生,這就是過去的因緣,若無因無緣,無法在人間有好的因緣,大家聽佛說法,真歡喜,依教奉行。我們大家也是一樣,我出家之後,發現到《法華經》特別的歡喜,那種的歡喜是打從內心踴躍的歡喜。看到《無量義經》,就一直感覺這條路就是我要走的路,不由自己,就一直向著這條路,就是我的一生要這樣走下去的路。

  但是,一個人走得到嗎?走不到,這條路很開闊,路又很長,這不是單獨的人能走的路,這條路本來就是要天下眾生人人共同來走的路。所以,剛才說天下事不是一個人做的,天下米不是一個人吃的,天經地義,看看,天地生人,就有這麼多的物資來供應給人的生活。佛陀說法,不是要給一個人聽,不是要給一個人成佛,他是要廣被眾生,人人能聽法,人人能成佛,這是佛陀的心意。

  同樣的道理,學佛,我們要瞭解,佛陀能很自在,同樣也是要讓大家那麼自在,所以他一生講經有九部法,有經典,有長行文,還有重述的偈文、又有說法,又有譬喻等用很多種,用種種方法,無不就是要讓法入大家的心,體會、瞭解,如果遇到什麼煩惱的事情來,我們瞭解,看得開,雖然有煩惱,要馬上看淡,心要定下來,叫做淡定。用平常的心,用平淡的心,來看這紛紛擾擾的事,這樣才有辦法自在,要不然實在是無辦法自在。所以如來「自在為義」,義就是道理。佛陀已經是法王,於法自在,法在佛的心已經了然,真的已經完全瞭解了,很清楚,世間一切很複雜,人事物中都不離開因緣果報,所以佛陀在這法中很自在,這樣的意義,法,我們要清楚。

  「如來於法得最自在,故舉法王發言誠諦以勸信」。用這樣的方法,因為佛陀本身很自在,於這個法已經很自在,所以他就舉出了種種的法,這樣來講法。大家從佛口所說的法,這就是真誠的道理,對眾生那一分很誠懇的告戒,向眾生說法,也向眾生說,是善要趕緊做,是惡要趕緊戒除,這樣殷殷勤勤來告誡,無不都是真實的道理,這就是佛陀的心懷。「誠之情誼」,真的用最誠懇的心,希望人人眾生覺有情,彼此互相以誠對待,這樣來體會道理,這就是勸信,勸人人信解佛法。前面的窮子譬喻品,就是要信解佛陀的真實法,法就是要信解,若不信、不解,就要繞很長、很廣,「二十」、「五十」,天、人,或者是三途受苦,或者在四生六道之中,這樣就還要墮落這麼遠、這麼長,受盡了這種凡夫境界的拖磨,很苦啊!所以佛陀來人間,就是這樣勸誡我們,循循善誘,「教之慇實」,為我們殷殷善誘,真的是從最清澈的心境,這樣來教育我們,希望我們能見真實法,來造福人群,這就是佛陀悲心。

經文簡釋:
「若有所說,皆不虛也」;若於應機隨時有所說法,皆是真實,無有虛妄。

*此乃是正述法相,釋明佛興出於世。佛為眾生說法,無論說虛、說實、說有、說無,均各隨宜顯示無不自在,能轉法輪,不為法縛,故曰:法王。

  「若有所說,皆不虛也」,佛陀所說的法,都沒有虛,完全都是實法。「若於應機隨時有所說法,皆是真實,無有虛妄」,這就是佛他對眾生所說之法,我們要相信,不管是應機,眾生的根機無法接受大法,他就要用方便小教去對機說法。他也要隨這個時機是否成熟,時機成熟佛陀就為他說大法。佛陀不論是前後所說的法,皆是真實,沒有虛妄。這段文的意思就是說,「正述法相」,佛陀說法的儀式形態就是這樣,對小乘,初機的人,他要為他說什麼法?對上根機的人,他要用什麼法來教育等等。這就是表明了佛陀「興出於世」,佛陀出現人間,開始入僧團,僧團就化度在人間,所以,「佛陀為眾生說法,無論說虛、說實、說有、說無,均各隨宜顯示,無不自在」。佛陀對機逗教說法,有時候向所說的人,對機的人,佛陀所用的法,與對大根機的人所說的,一切都是真實,都是不虛。所以說,佛陀不論他說虛、說實,這全都是真實無虛假。我們現在就要瞭解這種「各隨宜」,這都是隨根機所說的法,不論是要跟他說這個法是這樣。但是因為眾生根機不夠,佛陀就先設一個方便,設方便法,不是虛的,設方便也是實,因為設方便,他就是用權巧,先讓他心安下來,然後才開始接引他走這條真正能到快樂的地方。

  就如貧窮子,要叫他直接進來,他害怕,嚇到昏倒了,長者他就要脫下莊嚴的服裝、珍貴的珍寶瓔珞,同樣要穿上污垢的衣服去接近貧窮子。他真實他是穿莊嚴的服裝,但是他為什麼要穿起糞掃衣?就是為了要去接近他。所以穿這件骯髒的衣服是虛的,真正莊嚴的服裝,珍寶瓔珞,這才是他本來的身份。用權設巧,要來接近眾生,這就應眾生的根機。所以「隨宜顯示,無不自在」,所以「能轉法輪,不為法縛」。他這樣在法很自在,他轉法輪,絕對不會受法所障礙,佛陀就是用法自如,說有、說無,說真、說虛,這無不都是回歸來都是真實法、方便法。所以佛陀乃是於法自在,沒有不自在的地方,這就是在轉法輪,隨眾生的根機在轉法輪,不受法將他障礙了,條條法,條條通,所以這叫做「法王」。

*又所說諸法,均能契於正法之理,契於眾生之機,令各隨分獲實在之利益,故曰:不虛。

  又再說「所說諸法皆能契於正法之理,契於眾生之機」。所說的法,歸納起來都是正法真理,面對的是不同的眾生,不同的眾生就是契眾生機。每一位眾生所聽的法,他都能受用,所以這是契眾生機。「令各隨分或實在之利益」,每一個人所聽到的,都有他的利益,瞭解了、知道了、體會了、看開了、放下了,解開無明了,這都是得到利益。

*又不虛之義,非語言有一定軌式說法;若以一定軌式為不虛,則若如佛先說小乘涅槃為究竟,後復說大乘涅槃方為究竟,則前說豈非虛言。蓋前語契機,後語契理,皆於眾生各有實益,是謂不虛。

  又說「不虛之義,非語言有一定軌式說法」,佛在講法,是不定法,不是說法的儀式,你一定都要這樣,不一定。佛陀說法雖然有順序,這是後來集經之後將它分類,分門別類。其實佛在同一個時期,根機很高的人,他一語道破,世間諸法都是虛妄,根機高的人一聽,瞭解了,一切皆虛妄,唯有一真實相,我體會了。像這樣,尤其是迦葉,佛陀只是拈個花,因為天人來供佛,送花來,希望佛陀為眾生說法,佛陀上座時,將天人所送的花,佛陀沒有說法,他坐下來並無說法,只是這樣拈花,拿一朵花起來,大家莫名其妙,但是迦葉微笑了,佛陀讚歎,能傳佛心印的人,就是迦葉。

  只是這樣一個舉動,迦葉就能體會佛的心意,這就是對機契法。所以不一定是什麼時候。後來結集,才說「阿含時」,將佛陀所說的法,這種因緣果報,或者是用譬喻言教,與種種人間事物等等契合,這比較容易瞭解的、有故事性的、大家比較喜歡聽的,聽了之後能清楚的,將它分類,這叫做「阿含時」。同樣再分類,佛陀開始啟開大乘法,要人人發大心,立大願,不只是獨善其身,還要兼利他人,開始方便,入「方等」。入「方等」,就是要入人群,但是眾生還不清楚,還有一點懼怕,這種入人群中,是不是會受到污染呢?佛陀開始就說「般若」,一切皆空,無所著、無污染。大家雖然知道一切皆空,我還有什麼眾生可度呢?要度眾生是另外發心的人去度。所以佛陀最後就講《法華經》。《法華經》這個道理,一實乘法,從佛陀開始接觸人群,佛陀就已經觀機逗教,大根機的人,他能接受,開始就能度化眾生,發心立願。所以這是佛陀的講法,在同一個時間,不同的軌式,那就是觀機逗教。什麼樣的根機,應什麼時候,他就是說什麼樣的法,不一定要這樣的規律。

  我們現在的人,講經都要照這樣的規律,但是,讓人聽得懂就好了,能夠接受,法入心,身體力行做,這就是最對的事情。所以「若若以一定軌式」,一定的儀軌形式,這樣才叫做不虛。「若如佛先說小乘涅槃為究竟」,過去對小乘法的人說,接受小乘,你斷煩惱就能究竟入涅槃,就能寂滅斷煩惱。這是佛陀對小乘人說。但是後面,「後復說大乘涅槃方為究竟」。你要真正入大乘法,自利利他,不是獨善其身,你要自利利他,才是究竟一乘實法。若這樣,佛陀說的,前面說你修小乘,你就能解脫;後面再說,你要修大乘法才是真正得到解脫,這樣前後豈不就是非虛言(「前說豈非虛言」),這樣是不是虛呢?到底是前面(說的是)虛,或是後面(說的是)虛呢?「前語契機,後語契理」,應該要這樣說。

  前面是應眾生根機而說的,這些根機,他就是這樣接受,他才能去除煩惱。但是,光是契機,也要讓他透徹道理。所以後面的大乘是契理,讓大家瞭解,原來道理是這樣,真正回歸真如本性,就是要契理。我們的根機,大家要和齊,到達發大心、立大願,來契佛陀的真理。這就是前面的小乘方便法是契機,後面一實乘法就是契理。「皆於眾生各有實益」,不論是契機、契理,這都是要利益眾生,所以說「不虛」。我們對人若沒有好好讓他瞭解、接受,其實無法入理,這個道理他更無法入。所以必定要先和大家結好緣,願意接受,聽了,了解,然後才引他入真實的道理來。

*反思細念,世間種種施為造作,然不久即歸破滅,以用有漏法獲有漏果故,所以說非無漏、非究竟、非第一義故。

  所以我們要好好「反思細念」。對道理,我們要好好反省,我們為什麼過去的根機那麼低,就這樣從這樣一路過來。就如迦葉他們,為什麼要用四十多年的時間,還無法契會到佛陀的本懷?一直到法華會,靈山會,這個時候才真正契合呢?所以我們要對根機,自己要「反思細念」,我們要很微細來想想看。所以「世間種種施為造作,然不久即歸破滅」。「以用有漏法),這就是有漏法,「有漏法」是對應根機的人說有漏法,這就是對機,還未很透徹了解道理的,但是,這個法已經對上他的根機了,他放下煩惱了,也是同樣,心能知道因緣果報。不過,道理若還未很透徹通達,其實這種造作,萬一若有一點境界再來,無明再復起。所以這種修為,小乘的修為,不是究竟,終歸也會抹滅了。

  真實法還未入心,所以這就是「有漏法」。「獲有漏果」,所得到的是有漏果,「有漏」就是還帶著煩惱,這不是永久的。「所以說非無漏」,這不是完全煩惱斷除,因為小乘根機所受的還帶著煩惱,還未真實契理,還沒有很透徹,什麼樣的是非、煩惱來了,還會煩惱,還會起心動念,這非無漏,還不是無漏。所以我們前面一段一直說,我們一定要達到無漏法,不要只是在有漏中,這樣(是)非究竟,若是還未到達無漏,不是究竟,所以「非第一義」。小乘法、方便法不是第一義,第一義是一實乘法,這才是第一義。

*更換言之,惟佛一一所說,皆無漏、皆究竟、皆第一義,故皆不虛。

*然非佛之智慧,亦何由能了一切種,觀察眾生機,說此無漏、究竟、第一義之法,使眾生證知其不虛乎?故又知惟佛之說,始皆不虛。

  再換句話說,「惟佛一一所說,皆無漏、皆究竟、皆第一義,故皆不虛」。其實,佛陀雖然說方便法,說三乘,但是終歸是一乘,三車終歸一大白牛車,這就是佛陀不論是說什麼法,終歸還是希望人人要體會真實理,第一義法。這是佛陀的盼望,使令眾生能證知其不虛,要讓眾生能夠知道(是)不虛。「故又知惟佛之說,始皆不虛」。唯有佛所說的法,我們要知道,眾生對法能了解多少呢?一輩子沒有多久,到底能了解多少法?佛法,佛陀所說的是無量無數的法,佛陀對眾生,長久的時間不斷付出,不斷於眾生中,不放棄地教誨,這種恩很大。佛陀累積的功德很多,讓我們億千萬劫說都不能盡。所以佛陀他具備了很長的時間才能得「佛四智」──大圓鏡智、成所作智等等,他的心完全開闊,宇宙乾坤,覆蓋天地萬物的真理,無不通徹,所以他能為眾生「善說法義詞樂說四無礙智」。這樣來為眾生說。

  「序事有條序理按時」,無不都是應眾生機。這是佛陀的智慧無礙。所以我們用很多語言來描述佛陀的智慧,描述佛陀的功德,描述佛陀為眾生說法,眾生的根機這麼多,佛陀用盡心機,歸納起來那就是第一義諦。唯有一佛乘,希望人人回歸真如本性,用很微細來向我們解說。這種巧妙法,希望度無量眾生,不是少數眾生了解就好,希望人人都要能夠體會、了解。所以,佛的恩德,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5/03/03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03/03晨語簡記   2015/03/03晨語簡記 Empty周四 3月 05, 2015 2:56 p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五年三月三日星期二)

 

今天在台南靜思堂薰法香,一大早就開車出門,路不熟,到達時,還是稍微遲到,很是慚愧。

坐定後不久,就聽到上人講:天下事,一個人做不完,兩隻手做不了什麼事,必定要用方法,讓大家啟發善心,提升愛念,共同一心,伸出雙手,成為千手千眼,這樣來救度苦難眾生,這就是方法,造福人群。

不曉得為什麼,對於「兩隻手做不了什麼事」這句話特別有感覺,真的是要靠團隊,讓團隊變成千手千眼,有善心愛念,有方法,來救拔苦難眾生。

 

另外,上人提到「我出家之後,發現到《法華經》特別的歡喜,那種的歡喜是打從內心踴躍的歡喜。看到《無量義經》,就一直感覺這條路就是我要走的路,不由自己,就一直向著這條路,就是我的一生要這樣走下去的路。」這一段也是很真實的告白,讓我們清楚明白上人的心,可以「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

 

善說法義詞樂,
說四無礙智故,
序事有條序理,
按時應機無礙,
有宏觀細思巧,
妙法度無量眾。

  如來來人間為了說法度眾生,佛陀必定要具備,「善說法義詞樂說四無礙智故,序事有條序理按時應機無礙,有宏觀細思巧妙法度無量眾。」這就是要讓我們知道,佛陀來人間已經具備了一切,度眾生就是要將他的智慧,對天下宇宙萬物真理完全攝受在他的心腦中。但是,要度眾生必定要表達出來,表達出來,話從口出,所以道理,一切道理要從口說出了他所想、所瞭解的道理,所以叫做善說,善說法義詞樂說四無礙智。要具備這些條件,就是說法無礙、義無礙、詞無礙、樂說無礙,要有這種的無礙。

  儘管我們瞭解很多,但是,瞭解的一直想要表達出來,詞不達意,這樣別人也聽不懂,佛陀的智慧,他的法性覺海,將他覺悟之後要表達出來,必定要備具這四種無礙,這是法無礙、義無礙、詞無礙、樂說無礙,這是四種無礙的智慧,這是佛陀所具備。昨天說佛陀的四種智,大圓鏡智,成所做智等等,這要經過表達出來,才有辦法讓眾生體會,否則僅管佛陀覺悟了,佛法、覺悟的真理完全收納,若沒有表達,我們怎麼會知道呢?所以佛陀除了具備四智,必定要具備四無礙智,還要有這四無礙。所以說法,佛一生的說法,先三後一,觀機逗教等等,就是應佛陀心智,觀眾生根機,適應眾生所需要,他這樣循循善誘來教育,沒有離開「法」、「義」、「言詞」與歡喜要說給人知道,叫做「樂說」。這就是佛陀他能一生說法所具備,我們學佛也要這樣訓練。聽法,「瞭解了嗎?」「瞭解了。」「知道嗎?」「知道了。」「來,說給我聽看看。」「我知道了,但是要說很困難。」「是呀,所以你要常常說,有機會就要說,需要不斷訓練。」語言表達需要訓練出來,我們是在學地,我們還在學,不像佛陀是大覺悟者,有四智、四無礙。

  我們現在,佛陀說給我們知道,如何能得到四智?心要清淨,如一面圓鏡,要清淨無染,才有辦法鑑照天下一切萬事物,清楚無礙,你必定要去除一切煩惱污垢,我們的心鏡才能清明開朗。這就是佛陀教育我們,要如何能得到大圓鏡智。佛陀要教育我們,就要說法,要用說的給我們聽,我們就要用心,聲音入耳,法要入心。佛陀不僅是說法,他要用種種言詞,法,要說也要有條有理,要敘述事,要講道理要先說人事。事,做事若能圓滿,你做人就圓滿。人事圓滿,理就圓滿了,所以他就要用種種方法,來教育我們如何做人,如何修行,面對人事物時,你要如何處理而不受事物來染污我們的心。這就是佛陀要用義理,用很深奧的義理來為我們分析,所以「序事有條事理按時」,要看時機是否能為大家說這法呢?這場合,應這個人的根機,都要看這人的根機,要看這場合適不適合?要看這時機對不對?都要用智慧來觀察。所以,一件事情、一個道理,要表達出來,也要有條件。這是佛的智慧,要能說法無礙。

  這個法是不是應這個人說的呢?這個法是否在這時機適合說呢?這個法是不是在這場所能說?佛陀也要這樣,同一個法,他也要經過分析,敘述義理,使用他的言詞,還要不厭其煩,誨之不厭,來教誨眾生而沒有厭倦,很殷勤樂說,這就是佛陀所具備四無礙智,所以他才能「序事有條,序理按時」,這樣來應機無礙。這個時機、人的根機、現在這個場合等等,若能夠全部無礙契合,說法才能很成熟。那就是佛陀他有了「宏觀細思巧妙」。佛陀的智慧,覺性慧海這樣的宏觀,心是那麼地微細來觀察,要如何對眾生有利益。眾生聽法,聽了歡喜,能夠接受,不會讓他誤解、曲解,能夠大直道,菩提大直道能讓他入心,這就要佛陀那種宏觀,如何能利益眾生,而且讓眾生能歡喜接受,簡單法入心,身體力行。這就是要有宏觀而細思,甚至要發揮那分巧妙的智慧,這種法,說一切法,度無量眾。佛陀的智慧,這種覺性慧海,對眾生的宏觀,要能說法,須經過了細思巧妙。這是我們要學的,真的還很多,要不然,那我們是無法度眾生。所以我們必定要學,有宏觀細思巧妙,用法度眾生,要不然真的是無法度。芸芸眾生,我們必定要用盡方法來體會佛的教法,我們體會佛的教法入心來,我們才有可能入人群,我們才在人群中才能引導眾生,造福人群,我們若沒有引導群眾,我們哪有辦法造福人群呢?

  天下事,一個人做不完,兩隻手做不了什麼事,必定要用方法,讓大家啟發善心,提升愛念,共同一心,伸出雙手,成為千手千眼,這樣來救度苦難眾生,這就是方法,造福人群。也就是在人群中,我們不斷不斷鍛鍊自己,接受佛陀的道理,要如何去說服人,如何去引導人?那就是要言詞,法、義、詞、樂說,這四種方法、四種智慧,不斷無尤無悔,入人群中接引,這樣接近很多人群,才能體會無量法義。人,看多了,我們就知道對什麼樣的人,我們要用什麼方式去度化,這就是在訓練,在人群中成長智慧,這是我們大家要努力。上面的文說:

王者之稱,自在為義;如來於法得最自在。故舉法王發言誠諦以勸信。

  佛陀也曾用他自己的《本生經》,為什麼他這一生中,已經成佛了,還有這麼多的障礙呢?甚至也曾被人誣賴他污染了女人,也曾被人虛傳僧團戲弄婦女,這是真的嗎?是實的嗎?紛紛擾擾,到最後,清楚了,非真、非實,那就是因虛(待確認),這是不實的事情。這不實的事情從哪裡來?佛陀就會說,過去生中,曾經過這樣這樣的事情,所以這是一個業,那時候所種的因,現在惹來了讓人給我困擾,讓我煩惱的事,這個果。這我們過去都一直說因緣果報觀。有什麼事情發生,這就是過去的因緣,若無因無緣,無法在人間有好的因緣,大家聽佛說法,真歡喜,依教奉行。我們大家也是一樣,我出家之後,發現到《法華經》特別的歡喜,那種的歡喜是打從內心踴躍的歡喜。看到《無量義經》,就一直感覺這條路就是我要走的路,不由自己,就一直向著這條路,就是我的一生要這樣走下去的路。

  但是,一個人走得到嗎?走不到,這條路很開闊,路又很長,這不是單獨的人能走的路,這條路本來就是要天下眾生人人共同來走的路。所以,剛才說天下事不是一個人做的,天下米不是一個人吃的,天經地義,看看,天地生人,就有這麼多的物資來供應給人的生活。佛陀說法,不是要給一個人聽,不是要給一個人成佛,他是要廣被眾生,人人能聽法,人人能成佛,這是佛陀的心意。

  同樣的道理,學佛,我們要瞭解,佛陀能很自在,同樣也是要讓大家那麼自在,所以他一生講經有九部法,有經典,有長行文,還有重述的偈文、又有說法,又有譬喻等用很多種,用種種方法,無不就是要讓法入大家的心,體會、瞭解,如果遇到什麼煩惱的事情來,我們瞭解,看得開,雖然有煩惱,要馬上看淡,心要定下來,叫做淡定。用平常的心,用平淡的心,來看這紛紛擾擾的事,這樣才有辦法自在,要不然實在是無辦法自在。所以如來「自在為義」,義就是道理。佛陀已經是法王,於法自在,法在佛的心已經了然,真的已經完全瞭解了,很清楚,世間一切很複雜,人事物中都不離開因緣果報,所以佛陀在這法中很自在,這樣的意義,法,我們要清楚。

  「如來於法得最自在,故舉法王發言誠諦以勸信」。用這樣的方法,因為佛陀本身很自在,於這個法已經很自在,所以他就舉出了種種的法,這樣來講法。大家從佛口所說的法,這就是真誠的道理,對眾生那一分很誠懇的告戒,向眾生說法,也向眾生說,是善要趕緊做,是惡要趕緊戒除,這樣殷殷勤勤來告誡,無不都是真實的道理,這就是佛陀的心懷。「誠之情誼」,真的用最誠懇的心,希望人人眾生覺有情,彼此互相以誠對待,這樣來體會道理,這就是勸信,勸人人信解佛法。前面的窮子譬喻品,就是要信解佛陀的真實法,法就是要信解,若不信、不解,就要繞很長、很廣,「二十」、「五十」,天、人,或者是三途受苦,或者在四生六道之中,這樣就還要墮落這麼遠、這麼長,受盡了這種凡夫境界的拖磨,很苦啊!所以佛陀來人間,就是這樣勸誡我們,循循善誘,「教之慇實」,為我們殷殷善誘,真的是從最清澈的心境,這樣來教育我們,希望我們能見真實法,來造福人群,這就是佛陀悲心。

經文簡釋:
若有所說,皆不虛也」;若於應機隨時有所說法,皆是真實,無有虛妄。

此乃是正述法相,釋明佛興出於世。佛為眾生說法,無論說虛、說實、說有、說無,均各隨宜顯示無不自在,能轉法輪,不為法縛,故曰:法王。

  「若有所說,皆不虛也」,佛陀所說的法,都沒有虛,完全都是實法。「若於應機隨時有所說法,皆是真實,無有虛妄」,這就是佛他對眾生所說之法,我們要相信,不管是應機,眾生的根機無法接受大法,他就要用方便小教去對機說法。他也要隨這個時機是否成熟,時機成熟佛陀就為他說大法。佛陀不論是前後所說的法,皆是真實,沒有虛妄。這段文的意思就是說,「正述法相」,佛陀說法的儀式形態就是這樣,對小乘,初機的人,他要為他說什麼法?對上根機的人,他要用什麼法來教育等等。這就是表明了佛陀「興出於世」,佛陀出現人間,開始入僧團,僧團就化度在人間,所以,「佛陀為眾生說法,無論說虛、說實、說有、說無,均各隨宜顯示,無不自在」。佛陀對機逗教說法,有時候向所說的人,對機的人,佛陀所用的法,與對大根機的人所說的,一切都是真實,都是不虛。所以說,佛陀不論他說虛、說實,這全都是真實無虛假。我們現在就要瞭解這種「各隨宜」,這都是隨根機所說的法,不論是要跟他說這個法是這樣。但是因為眾生根機不夠,佛陀就先設一個方便,設方便法,不是虛的,設方便也是實,因為設方便,他就是用權巧,先讓他心安下來,然後才開始接引他走這條真正能到快樂的地方。

  就如貧窮子,要叫他直接進來,他害怕,嚇到昏倒了,長者他就要脫下莊嚴的服裝、珍貴的珍寶瓔珞,同樣要穿上污垢的衣服去接近貧窮子。他真實他是穿莊嚴的服裝,但是他為什麼要穿起糞掃衣?就是為了要去接近他。所以穿這件骯髒的衣服是虛的,真正莊嚴的服裝,珍寶瓔珞,這才是他本來的身份。用權設巧,要來接近眾生,這就應眾生的根機。所以「隨宜顯示,無不自在」,所以「能轉法輪,不為法縛」。他這樣在法很自在,他轉法輪,絕對不會受法所障礙,佛陀就是用法自如,說有、說無,說真、說虛,這無不都是回歸來都是真實法、方便法。所以佛陀乃是於法自在,沒有不自在的地方,這就是在轉法輪,隨眾生的根機在轉法輪,不受法將他障礙了,條條法,條條通,所以這叫做「法王」。

又所說諸法,均能契於正法之理,契於眾生之機,令各隨分獲實在之利益,故曰:不虛。

  又再說「所說諸法皆能契於正法之理,契於眾生之機」。所說的法,歸納起來都是正法真理,面對的是不同的眾生,不同的眾生就是契眾生機。每一位眾生所聽的法,他都能受用,所以這是契眾生機。「令各隨分或實在之利益」,每一個人所聽到的,都有他的利益,瞭解了、知道了、體會了、看開了、放下了,解開無明了,這都是得到利益。

*又不虛之義,非語言有一定軌式說法;若以一定軌式為不虛,則若如佛先說小乘涅槃為究竟,後復說大乘涅槃方為究竟,則前說豈非虛言。蓋前語契機,後語契理,皆於眾生各有實益,是謂不虛。

  又說「不虛之義,非語言有一定軌式說法」,佛在講法,是不定法,不是說法的儀式,你一定都要這樣,不一定。佛陀說法雖然有順序,這是後來集經之後將它分類,分門別類。其實佛在同一個時期,根機很高的人,他一語道破,世間諸法都是虛妄,根機高的人一聽,瞭解了,一切皆虛妄,唯有一真實相,我體會了。像這樣,尤其是迦葉,佛陀只是拈個花,因為天人來供佛,送花來,希望佛陀為眾生說法,佛陀上座時,將天人所送的花,佛陀沒有說法,他坐下來並無說法,只是這樣拈花,拿一朵花起來,大家莫名其妙,但是迦葉微笑了,佛陀讚歎,能傳佛心印的人,就是迦葉。

  只是這樣一個舉動,迦葉就能體會佛的心意,這就是對機契法。所以不一定是什麼時候。後來結集,才說「阿含時」,將佛陀所說的法,這種因緣果報,或者是用譬喻言教,與種種人間事物等等契合,這比較容易瞭解的、有故事性的、大家比較喜歡聽的,聽了之後能清楚的,將它分類,這叫做「阿含時」。同樣再分類,佛陀開始啟開大乘法,要人人發大心,立大願,不只是獨善其身,還要兼利他人,開始方便,入「方等」。入「方等」,就是要入人群,但是眾生還不清楚,還有一點懼怕,這種入人群中,是不是會受到污染呢?佛陀開始就說「般若」,一切皆空,無所著、無污染。大家雖然知道一切皆空,我還有什麼眾生可度呢?要度眾生是另外發心的人去度。所以佛陀最後就講《法華經》。《法華經》這個道理,一實乘法,從佛陀開始接觸人群,佛陀就已經觀機逗教,大根機的人,他能接受,開始就能度化眾生,發心立願。所以這是佛陀的講法,在同一個時間,不同的軌式,那就是觀機逗教。什麼樣的根機,應什麼時候,他就是說什麼樣的法,不一定要這樣的規律。

  我們現在的人,講經都要照這樣的規律,但是,讓人聽得懂就好了,能夠接受,法入心,身體力行做,這就是最對的事情。所以「若若以一定軌式」,一定的儀軌形式,這樣才叫做不虛。「若如佛先說小乘涅槃為究竟」,過去對小乘法的人說,接受小乘,你斷煩惱就能究竟入涅槃,就能寂滅斷煩惱。這是佛陀對小乘人說。但是後面,「後復說大乘涅槃方為究竟」。你要真正入大乘法,自利利他,不是獨善其身,你要自利利他,才是究竟一乘實法。若這樣,佛陀說的,前面說你修小乘,你就能解脫;後面再說,你要修大乘法才是真正得到解脫,這樣前後豈不就是非虛言(「前說豈非虛言」),這樣是不是虛呢?到底是前面(說的是)虛,或是後面(說的是)虛呢?「前語契機,後語契理」,應該要這樣說。

  前面是應眾生根機而說的,這些根機,他就是這樣接受,他才能去除煩惱。但是,光是契機,也要讓他透徹道理。所以後面的大乘是契理,讓大家瞭解,原來道理是這樣,真正回歸真如本性,就是要契理。我們的根機,大家要和齊,到達發大心、立大願,來契佛陀的真理。這就是前面的小乘方便法是契機,後面一實乘法就是契理。「皆於眾生各有實益」,不論是契機、契理,這都是要利益眾生,所以說「不虛」。我們對人若沒有好好讓他瞭解、接受,其實無法入理,這個道理他更無法入。所以必定要先和大家結好緣,願意接受,聽了,了解,然後才引他入真實的道理來。

*反思細念,世間種種施為造作,然不久即歸破滅,以用有漏法獲有漏果故,所以說非無漏、非究竟、非第一義故。

  *更換言之,惟佛一一所說,皆無漏、皆究竟、皆第一義,故皆不虛。

*然非佛之智慧,亦何由能了一切種,觀察眾生機,說此無漏、究竟、第一義之法,使眾生證知其不虛乎?故又知惟佛之說,始皆不虛。

  再換句話說,「惟佛一一所說,皆無漏、皆究竟、皆第一義,故皆不虛」。其實,佛陀雖然說方便法,說三乘,但是終歸是一乘,三車終歸一大白牛車,這就是佛陀不論是說什麼法,終歸還是希望人人要體會真實理,第一義法。這是佛陀的盼望,使令眾生能證知其不虛,要讓眾生能夠知道(是)不虛。「故又知惟佛之說,始皆不虛」。唯有佛所說的法,我們要知道,眾生對法能了解多少呢?一輩子沒有多久,到底能了解多少法?佛法,佛陀所說的是無量無數的法,佛陀對眾生,長久的時間不斷付出,不斷於眾生中,不放棄地教誨,這種恩很大。佛陀累積的功德很多,讓我們億千萬劫說都不能盡。所以佛陀他具備了很長的時間才能得「佛四智」──大圓鏡智、成所作智等等,他的心完全開闊,宇宙乾坤,覆蓋天地萬物的真理,無不通徹,所以他能為眾生「善說法義詞樂說四無礙智」。這樣來為眾生說。

  「序事有條序理按時」,無不都是應眾生機。這是佛陀的智慧無礙。所以我們用很多語言來描述佛陀的智慧,描述佛陀的功德,描述佛陀為眾生說法,眾生的根機這麼多,佛陀用盡心機,歸納起來那就是第一義諦。唯有一佛乘,希望人人回歸真如本性,用很微細來向我們解說。這種巧妙法,希望度無量眾生,不是少數眾生了解就好,希望人人都要能夠體會、了解。所以,佛的恩德,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高明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5/03/03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