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26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眾生根性利鈍,
利之中尤有利,
鈍之中仍有鈍,
根性差別無量,
說法方便無量。
眾生啊,眾生根機真的很不整齊。同樣是人,光是以利與鈍這二項的煩惱,我們就能分很多無量數的無明累積。利,我們過去說有「五利使」、「五鈍使」,人人凡夫,都不離開這五利使、五鈍使。五利使,利的意思就是很快,很快速,譬如說我們身體的反應很快,有什麼東西稍微碰到我們,我們很快就感覺到。走過,蜘蛛絲忽然間這樣小的絲,蜘蛛絲,這樣走過去稍微碰到,很敏感,身體自然很快就反應,這就是快速。我們的身體所造作的一切,所感覺的,都是很快的反應,小小的蜘蛛絲附在我們身上,我們的感覺又是如何?不舒服,大家就會很快撥除蜘蛛絲,這種這樣的微細,這樣的快速的反應就是煩惱,因為不舒服,所以煩惱。這是舉例,很微細的東西在我們身上,何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身要造作,累啊、酸啊、痛啊,這是我們平常工作時,真有這樣辛苦的感覺。有人身體所好樂的,吃喝玩樂,同樣的,熬夜、睹博、喝酒等等,快樂嗎?其實也是很辛苦,這身體就是禁不起別人的誘引,有這樣的習慣,也就是身體去造作,這也是這身體。冷、熱、肚子餓等等,都離不開我們日常生活中,這個「身見」,見就是感覺,這身體快速的感覺。
或者是「邊見」,邊見,我們的見解、思維,見解、思維,我們學佛,最重要的就是要去除邊見,不執空也不執有,空、有兩邊,我們都不要執著,最重要的是,我們要行在中道。雖然我們知道一切皆空,虛幻、無常,但我們更要瞭解,在這種虛幻無常,我們所造作的過程無不都是業,業隨身。所以,我們在這種空無所有的一切,我們要知道「有」啊!有因緣果報,我們若是一切「空」了,
就是撥無因果了,這樣我們就容易做錯而不反省,認為一切空,沒有因緣、沒有果報這個道理,這樣是很危險,而且就是最大的煩惱。也不執「有」,雖然我們已經知道了,人生苦難偏多,一切都是集來。知道人生虛幻,所以不執有,不執所有的東西,所以他事事就很謹慎,要如何斷煩惱,因為一切有因緣果報,所以他開始就是向「空」的道理,偏在「空」的道理,所有的一切就不要再攀緣,不要再來生,他就偏於空行。這是懂道理的人,就如聲聞、緣覺,「我要趕緊把握,世間虛幻,一切,我都要捨去一切的執著,但我不要再與眾生攀緣。」這是我們都知道,聲聞、緣覺已經斷諸一切煩惱,獨善其身,這是修行者的偏見。
但是,佛陀就跟我們說,不執有,凡夫所執的有,就是不斷貪,因為他不懂道理,所以以為我有,以為一切非我莫屬,常常說有一缺九,他沒來接受佛法,不知道人生無常、苦、空,不知道,只是執在眼前現在的所有,這是偏在「有」中。所以佛法開始為我們教育,一切所有皆空,總歸在業識之中,所以說「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隨著業識去了。所以佛陀說「苦集滅道」,然後讓我們慢慢瞭解,能進入因緣果報等等,這是佛陀的教化,希望我們能瞭解「空」,也體會「有」,空、有之間,我們都不要執著,我們要行在中道,我們把握人間、時間,雖然一切空幻,但我們是度生的機會。不執著「有」,我們要知道「有」中的有妙理,不要執著在人我是非,我們要瞭解,人人本具佛性,大家要認清我們的真如本性,這是佛陀對我們的教育,入人群中付出,在人群中成長智慧,這種行於中道,深解道理,所以要信解佛陀所說法,入人群中體會人間事,入真諦理,這是行於中道。或者是「見取見」,那就是已經在修行的過程。有的人現在修行,就希望現在我所要得的。或者是「戒禁取見」,在台禁取見,我們明明不能做,知道我們要行於中道,不能偏、不能差,也不能去修那種引人有迷而不覺,這種邪知邪見,不可以有。
這種修行的道法,我們要以清淨行,不要見取見,還要一樣東西,以為修行所得到的,今生此世就能得到神通,或者是我們應該要受戒,我們要守戒,但是守戒,我們也要知知何事可行。可行而不行,我們明明看到人在危險中,你要幫助,你感覺「我在守戒,
我若去幫助他,就要去拉他,但我在守戒,不能去碰觸到人體,不能去…」等等,很多很奇怪的想法,這叫做戒禁取見。我們學佛要用心,這種利使,就是反應很快,錯誤的事情也很快,對的事情也很快,這種「五利使」,全都會惹來煩惱,這種急性煩惱,很快就會有煩惱來。
還有「五鈍使」,「五鈍使」就是貪、瞋、癡、慢、疑。前面已說過了,五鈍使與五利使。因為「五鈍使」,所以會讓我們煩惱,惹來了不斷薰習薰習貪、瞋、癡、慢、疑,這是不斷累積、不斷薰習,不知道幾生世以來,我們的習氣一直就是這樣在累積,不斷複製,所以,起了惑,所有的道理都迷惑了,這是「五鈍使」,這就是煩惱。迷於理,叫做惑,迷在道理中,這個惑叫做利使,迷於事叫做鈍使,所以,理若是迷了,就像前面的五利使,東西來了,很快碰觸到立即反應,就馬上瞭解,馬上知道,這種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禁戒取見,這都在道理中,他明知故犯,這叫做「五利使」。五鈍使呢?是無始以來不斷一直累積累積,看見事情就開始起心動念,這種貪、瞋、癡,都是在人事物中,這樣在起惑造業,這叫做五鈍使,我們若能瞭解眾生的根性,光是利與鈍,這樣就夠我們煩惱,夠我們好好修行。
我們若要修行,前面我們說佛陀對利根眾生說法,對鈍根眾生要耐心教育。所以說利(五利使),若反過頭來聽聞佛法,也能普遍法界。利根者若能修回來,修為正,自然他所做的一切,就是利益眾生,普遍在法界中,這都是利根的好處。他瞭解道理,反偏為正,就是以利根來接受佛法,他能成為大根器,他道理瞭解了,這樣一轉,很快就能利益眾生,這是佛陀應利根的眾生,大根、大樹、大枝大葉,這樣的人,若施法雨,他能吸收的法很多,量很大,能夠利益很多人。若是對鈍根的人,佛陀就要用很長久的時間,這樣的人的根機,總是不堪承擔大任,這就要慢慢來,因為薰習很重,所以要一層層的煩惱,用耐心不斷不斷陪伴,鈍根,貪、瞋、癡、慢、疑,他光是在事項上打轉,還無法深入道理。所以,利鈍眾生,才說「利之中尤有利」,就是利根的人,只要你為他轉一下,那就大根、大枝、大葉。這就是利益眾生。
「鈍之中能有鈍」。同樣的,迷在事相中,還無法深入道理,同樣貪瞋癡還是難除。所以,「根性差別無量」。真正同樣是叫做人,但這種利、鈍根性的差別實在是很大。光說要如何去施教呢?佛陀大慈悲心,要包容,要善解,要好好耐心陪伴、耐心施教,所以,佛陀來去在人間眾生界,無央數劫,所以「說法方便無量」,要用種種方法來說眾生能夠接受的法。前面經文這樣說
經文:「其有眾生,聞如來法,若持讀誦,如說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覺知。」
若有眾生有在接受法,「如法修持」,佛陀這樣教,我們就這樣接受。佛離開了人間,佛法也是同樣還是留在人間,所以,我們若能依照佛陀所教法,這樣聽,這樣來讀誦,依照這個法這樣來修行,自然我們慢慢一直修,將法不斷放在心裡,按照這個法、規矩來生活,若這樣,我們慢慢內有修持,外在的身行動作就會改變,自己改變得自己不知道。有人說:「你最近好像和以前不一樣?」「有嗎?怎麼樣的不同?」「以前你的脾氣很壞,我們大家看到你都很怕。若是和你說話,你很快就會罵人。現在不一樣了,看起來很可愛,很容易親近,人家若說了什麼,你都會忍耐,你改變了。」「是這樣嗎?我自己沒有感覺呢!」對啊,這就是自不覺知。我們的改變是從哪裡來呢?聽法,我們有在用功,從這樣來的。下面這段文再說,
經文:「所以者何?唯有如來,知此眾生種相體性,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
經文簡釋:
「所以者何?唯有如來,知此眾生種相體性」;所以如來現於世者,其意云何?獨佛一人知此法界種種眾生。
經文簡釋:「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
*「念」:為聞慧,
*「思」:為思慧,
*「修」:為修慧。
*「何事」:即每一乘人所受為何乘教之謂。
唯有佛,佛陀他的智慧有辦法了解眾生種種的形象、種種的體性,佛陀他了解,這是佛。佛就是如來,在這個世間上,表示佛一個人,佛一個人知道很多法界種種的道理,法界眾生種種的道理,唯有佛陀一人知,因為覺悟者唯有佛。佛陀已經體悟了天地宇宙萬物真理,這就是佛陀他能面對著不同的眾生,眾生的種相。眾生有很多種,所有一切有生命的東西都有不同的眾生體性,虎有虎的性情、獅子有獅子的性情,象有象的性情,各種眾生的性情不同。何況人間,人的心性更多種。所以這種眾生除了人以外,還有其他眾生,若只說芸芸眾生各人的體相與性,佛陀也都很了解,包括了其他的動物,牠的形體、牠的相貌、牠的根性等等,唯有佛陀能夠透徹了解。所以說,「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
我們前面說過了,念就是要知道我們的念到底是貪、瞋、癡、慢、疑?不知道。所以我們現在要趕緊知道到底是利、鈍這兩項,我們要如何去除?所以我們要趕緊聞、思、修。聞,念,就是聽,聽法之後,我們能開啟智慧,這就是念,就是「念為聞慧」。聽了法,我們以前這樣,這樣是不對的,我們要趕緊去除那些煩惱。貪、瞋、癡、慢、疑去除,或者是五種偏見,「五利使」,我們要趕快斷除,這樣我們就能從念念之中成長慧命,所以要從聽聞佛法而來。要思,聽法之後,我們要好好思考。法,若能留在心裡,聽了之後,要留在心裡,我們才有辦法將不好的習氣去除。要留在心裡,是留在哪裡呢?要細細思量,思惟,我們要好好地常常去想。思,就是「思為思慧」。我們的慧命要成長,除了聽法之外,就要在腦海中不斷思考。不光是思考,還要修,就是「修為修慧」。我們要身體力行,「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所以我們的慧命就是在人、事、物中去體會。錯了,錯得很痛苦,改往修來,就解脫了,慧命增長。這就是修。
所以「何事」,就是「每一乘人所受為何乘教之謂」。佛陀是看我們人人不同的根機,最近都說五乘──天、人、聲聞、緣覺、菩薩,五乘,佛陀隨順眾生的根機,其實是一實法,普遍用種種的智慧,適應眾生的根機,就看這些眾生如何來接受教法。是用大根機
來接受大法呢?或者是小根器來接受小法?這就是佛陀對利鈍眾生所要施教的方法。
*如來知此眾生念何事者,謂知此眾生所念為二乘或大乘之教。
思何事,修何事倣此。
所以,如來,「如來知此眾生念何事者」。到底眾生在念什麼事呢?「謂知此眾生所念為二乘或大乘之教」。他對身邊的弟子,他知道現在這些弟子、這些眾生,他們所念的若是為二乘,佛陀就是講四諦、十二因緣,所有的因緣法種種。或者是在這當中停滯下來,佛陀開始就要開大教、說大法了。所以,了解這些人所修行的方向。所以「思何事」,到底大家的心在想什麼?「修何事」,依照這樣去推測,我們就知道佛陀用心良苦。
經文簡釋:
「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又如來知此眾生云何念、思、修者,謂知此眾生念、思、修三慧知行相。
「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就是如來已經了解這些眾生在念什麼了,思想在想什麼呢?又是修行的方法是什麼?「云何修」,到底要如何修行?這些眾生雖然知道佛法了,但是,我的心念要放在哪裡呢?大家聽法之後,知道道理了,「我的心念要放在哪裡?我要念什麼?」佛陀已經知道了。「我要想什麼?」因為我們眾生的心念就是如猿猴野馬一般,心就定不下來,方向要如何對準?好像大家的心思還未到無漏的境界,所以「云何念」,我現在的心要如何去除五利使、 五鈍使?如何做?佛陀他了解這些眾生的心念。
又眾生的思想、方向,到底他們「云何思」,到底要如何去觀念、思想。我們日常的生活,境界,不斷在我們眼前,在我們的身邊出現,聲音等等,到底我們的觀念要如何轉這麼複雜的境界?佛陀也知道眾生就是這樣,思考中,各人不同、很複雜的事情。所以「云何思,云何修」,到底要如何修呢?佛陀都了解,知道這些眾生的念、思、修,這「三慧知行相」。佛陀就要一一來為我們指導,教我們,心要念,念茲在茲,現在修行,我們就要修於中道。這樣
慢慢地用種種方法,譬喻、言辭等等來引導我們,讓我們慢慢去體會、去了解、去思考、去身體力行,從身體力行中深深體會,慧命才能夠增長起來。所以,三慧,要懂得。之後,要行,才有辦法真真正正去體會。
*聞慧、思慧、修慧。
聞慧是聽聞佛法能生智慧;
思慧是思惟佛理能生智慧;
修慧是勤修禪定能生智慧。
所以說,「聞慧、思慧、修慧」,這就是「聞慧是聽聞佛法能生智慧(;思慧是思惟佛理能生智慧;修慧是勤修禪定能生智慧)」。聞思修就是從佛法這樣聽來的、累積來的,讓我們的智慧慢慢成長起來。過去我們什麼都不知道,只是知道要求福,只知道在人生能享受,什麼道理都不懂。現在了解了,人間短暫,現在的享受,現在的造在的享受,不能自己,帶到未來,這樣生生世世在造作。以前我們都不知道,現在受法在我們的心中,慢慢地,佛法浸潤我們,我們也對法慢慢的了解了,聽聞佛法,生起智慧,有智慧,了解了,所以,「思慧」,在思惟中,道理也已經深入我們的心了。修慧,要趕緊,我們要真真正正殷勤,一切造作無不都是在禪,無不在定中。「挑柴運水無不是禪」,這種定心,沒有雜念在我們的日常中,這就是聞、思、修。「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因為我們過去五利使、五鈍使,把我們熏習得實在是很厚、很苦,所以我們要一層一層不斷地去除,我們要好好用心來薰習。所以下面再說,
經文:「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以何法得何法。」
經文簡釋:
「以何法念」;即意根所起之法,如實了知過患,勤斷除已即能於諸善法,心生愛樂,住正念處,求所成辦,自能行已,復教他人亦如是而修。
佛陀已經開始在瞭解了,了解眾生所需要的就是聞思修,用什麼法來念,「以何法念」,就是「意根所起之法」。我們的意根,意
根的前面,眼、耳、鼻、舌、身,所以這些眼耳鼻舌身所接觸到的一切,歸納到意根,所以,意根所生起的,那就是念。發個脾氣,這就是因為我遇到境界。「整個蜘蛛絲在那裡,我不知道,整個蜘蛛絲把我沾得滿臉」,這樣忽然間,起一個念頭,這就是意所產生。若看到境界,起了一個貪心,就開始了。所以說來,外面的五根、五識,收納進來就是意識。外面所對的塵境,收納在我們的意識中,這叫做「念」。這就是「意根所起之法」。種種善惡法,都是外面的境界收納進來在我們的內心,這一念,是要善念或者要惡念呢?這個地方這麼多蜘蛛絲,我被蒙到了,不要再讓別人蒙到,趕快來清一清,整理整理,掃一掃,不是光在那裡發脾氣。有這樣的境界,我趕緊改善這個境界,不要再讓別人遇到這個境界,這叫做善念。就是同一個境界,看我們的意念是要起惡或者是起善,這就是我們要了解這個法。
「如實了知過患」。我們大家要了解過去所造作的錯誤,我們才能斷除過去的錯誤,才能改往修來。也就「能於諸善法」,很多善,改惡修善,這就是在意根。我們的意根若能好好用心收攝住,這樣,我們的心就是「住正念處」。這就是佛陀教我們的,心要放在哪裡?就是放在這裡。轉惡念為善念,這就是正念處。「求所成辦」。我們所要求的法,我們就能這樣依教奉行,佛陀怎麼教,我們就接受這個法,怎麼去修,自然所做所求就能成辦。〈結齋偈〉,「所作已辦」(飯食已訖,當願眾生,所作皆辦,具足佛法。)我們該做的,我們都要做到,就是這樣的守,守戒行善,我們就是這樣修過來。所以,「自能行已,復教他人」,自己能做到,別人也能做得到,我們要這樣去教,不只是獨善其身,只是念我自己而已,我們還要念大地眾生。「復教他人亦如是修」,這就是「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只要我們的正念在,我們的思想就正確,我們走的路就不偏於所修的行。
經文簡釋:
「以何法念、以何法思」;於所對之境記憶不忘,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又知以何法念、思、修者,謂知其念、思、修三慧之體。
所以「以何法念」,用什麼法來念?「以何法思」,那就是「於
所對之境,記憶不忘」。我們就是要這樣,這個法要常常在我們的心裡,要記得,不要今天聽了,明天又忘記,就一直會忘記,所以法就要一直不斷地重複,不斷地說,這樣複說、複說,不斷複說。因為我們眾生很容易忘記,所以我們的習氣常常浮現出來。所以,「以何法念,以何法思」,那就是所對的境,我們要記憶不忘,我們要用這個方法,要不然我們要如何念?我們要如何來思惟呢?就是接受了法,我們要記憶,要趕緊記住,不要又忘記了。過去所修的、所習的,所修習、所學的,我們要常常記得,不要忘記。教會你了,教會了,過一段時間,「我又忘記了!」就要再重新學。我們應該,要學功夫就要學上手,過一段時間很長,雖然再回來做,會比較不習慣,不過,很快的,這個記憶與習慣又回來了,這就是我們要常常記,記得住。我們在學、在練習,也要練習得好。所以「又知以何法念、思、修者」,這就是我們應該要「三無漏學」聞思修,也就是我們不要漏了。聞思修、戒定慧,都不能漏了。
經文簡釋:
「以何法修,以何法得何法」;又知其與以何法得何法者,謂知其以何行得何果,以何教得何理也。
所以「以何法修,以何法得何法」。我們要知道,佛法就是在人群中。要到哪裡修呢?要到哪裡看這些境界呢?就是在人間中。所遇到的人事物,我們所接觸到的,很快的,那個境界,「五利使」很快就出現了。我們的「五利使」,剛剛說過了,不論是身所遇到的,是高興的,這個境界被我遇到了,是高興或者是煩惱困擾?我們的身已經遇到了,我們要如何修呢?要趕快反省,要反省,在中道上,真真正正要如何修,才不會愈偏愈差,才不會愈執愈深。不對的,執著了,我們要趕緊改過來。習氣,過去到底和人家處事、與人說話,到底用什麼樣的態度,什麼樣的口氣,有得罪到人了,我現在應該,我這個身相,待人接物,要稍微改一下。不要執著在「我就是這樣」,這也就是煩惱在我們的身心。身體的表達,身、口的表達,就是我們的意境的習氣所表達出來的。
我們的意,就是這樣的習氣,所以表達出我們的口氣,表達出我們的態度,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五利使」是很快就現形出來,
讓我們看到的。道理應該是要這樣,你這樣不對,這樣的執著,你要改過來,趕快修正回來,不要這樣執著空、有,我們要在中道。盡我們的本分事,了解一切無常、苦、空的道理,我們要在妙有中,我們人人本具佛性,我們要去除煩惱,我們的意念中煩惱重重,我們的表態出來的就有很多的無明、煩惱,人間事物就愈疊愈多。這說起來就是這麼簡單,卻是要改過來是那麼不容易,所以,這樣叫做修行。所以「以何法修,以何法得何法」,我們若能趕快改正過來,這樣改往修來,這就是以其何法得何法。佛陀所說的法,給他了,於對方,就是說我們眾生,眾生就是要依教奉行,能夠按照這個教法來修。他若能用大根器的心態來接受很豐富的法,自然利己又利人;若是用小器,小根器來接受,當然那就是要慢慢來。
所以「其以何行得何果」,給他什麼樣的法,他自己要去修,身體力行,自己去修,結果就是他自己受法的本身。所以,佛來人間為眾生施教說法,眾生若能接受多少法,就是眾生所得的法有多少。是大根、大果呢?或者是小根、小果?這就要看眾生的根機。雖然眾生的根機這麼不齊,佛陀還是不放棄,長久的時間不斷來教化,真的是辛苦。辛苦了佛陀,無央數劫的時間長久教化。也辛苦了眾生,一念無明就這樣一直要再回修到真如本性,也是很辛苦。所付出的代價,所受的煩惱,真的也很多。這種人世間,我們要看得開,也要能解得破,這樣才有辦法在法中得法自在,要不然煩惱重重。所以我們要求業…消業,惡,去惡從善,就是惡業不要有,善行要如規律,若這樣,我們就沒有障礙,就沒有煩惱。所以要時時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
**********************************
【附註說明】五利使
乃指五種迷於「理」而起之惑。
即:
(一)有身見,不知吾身乃五蘊之假和合,而執著實有我身。
(二)邊執見,執著我於死後斷絕,或死後常住不滅等二種邊見。
(三)邪見,謂實無四諦因果之理,抱持此一見解,則惡不足恐,善不足好,乃邪見中之最邪者。
(四)見取見,以低劣之知見,而思劣事為優勝。
(五)戒禁取見。
【附註說明】五鈍使
「五利使」之對稱。兩者並稱十使。於十隨眠之中,推求之性鈍拙者有五,即貪、瞋、癡、慢、疑等五種。此五者能驅使行者之心神,使其流轉於三界,故稱「使」,乃煩惱之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