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29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慧心安住法名之為忍,
緣境相決斷說之為智,
深知一乘真實之妙法,
是非事理明斷為實智。
修行要用心,我們用心,希望我們將佛陀的教法能夠收納於心中,我們能讓法成為我們生命中,日常生活中最大的動力,那就是智慧,也就是慧命。我們平時的生活,凡夫就是脫離了法,隨著人間紛紛擾擾,一般的生活就是隨著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互相牽引,互相動作,這就是凡夫的生活,希望我們既來人生,既得佛法,我們要如何在時間、空間中運用我們生命接受佛法,來成長佛法慧命,做我們要做的,守我們所成就的法。念法在初心,不要說「我現在發心,有啦!我有聽法」,但是又再回歸平常的生活,又是隨著時間、空間,人與人間之間互相拉拔,互相拔河。有時候,我們的善念,「我聽如是法,我應該行如是事」,不過,世間紛紛擾擾,那種惡法,他也是行如是法,是世間俗人凡夫法。他的法,我們的法,我們有時定心不夠,就被它這樣一拉就過去了,這就是慧心欠缺了安住於法,所以我們學佛必定要「慧心安住法」,我們若能身心念法,外面的境界,任何時間、空間,都不會來影響我們所安住的法,我們能用安住的法,來面對世間法。
那是何種法呢?那就是忍!世間,我們要堪得忍耐,娑婆世界苦啊,苦在欲境現前,我們無法控制,就被它拉走了,這就是欠缺「忍」字,忍欲,就是我們要控制這念欲念的心,才不會很容易受誘惑出去,我們要忍,要忍於瞋,外面環境紛紛擾擾,莫須有的煩惱一波一波地來,要怎麼辦?還是要忍。不要發瞋怒,瞋怒心一發,互相對立,煩惱複製,這種惡緣、惡因、惡果,惡報在後面,我們還是要修安住在一「忍」字。但是人間這麼多紛紛擾擾,聽起來好像是,好像又不是,到底什麼才是「是」,什麼是「不是」?是非我們無法分清楚,修行,難道要這麼長久嗎?不是有能速成的法嗎?聽一聽,人生無常,我趕緊去求速成道。這就是癡。我們既然遇到佛法了,雖然法離我們二千多年了,歷久以來,佛法不斷受人間的歷史,空間的過程,還是佛法適應在人間,教導眾生,亙千古而不變,天地宇宙萬物的道理,全都蘊攝在佛法覺海中。雖然修行就是要按步就班,時間較長,不過是穩定道路,一條大菩提道直,雖然是長,但是我們必定要殷勤精進,起步走,方向不要偏,絕對是走得到。
尤其是菩提道的過程風光,我們的心念一轉,菩提道,行菩薩道在人群中,菩薩遊戲人間,能夠拯救眾生,結法緣,法喜充滿,也沒有不好。所以我們要忍得,我們這念癡,不要受外面的境界,把我們拉出去。忍下來,不要被它拉出去,這就是「緣境相決斷說之為智」。我們若堪得忍貪、堪得忍癡、堪得忍瞋,這三毒,我們若能戒住,預防、戒住,就不會被外面(的境)所誘惑,這就是我們內在不斷修,忍一分貪,就消一分欲念;忍一分癡,就消一分的癡念;消一分的瞋,就消一分的瞋念。這種貪瞋癡都是煩惱,你忍得過,那就是消除過去了,所以我們要安住於法,我們要在「忍」字上。
「緣境相決斷」,我們若有忍,若有消除前面的貪、瞋、癡,自然慢、疑也同樣能消除。外面的境界一來,五根,眼、耳、鼻、舌、身這五根,與外面的五塵,所緣的境界來到我們的面前,到我們的意識,自然我們能很清楚,決斷是對的,或是不對的,我們應該要做、要修,入人群中,芸芸眾生要如何輔導?在芸芸眾生中,很多的煩惱、無明,作為我們的助緣,成長智慧,這就是藉緣境入我們的心,增長智慧。但是這當中要知道如何決斷,是的,我們要趧緊執行,非的,不對的,我們要趕緊斷除。決斷下來是真實法,我們要時時與大家分享,舊法新知,過去做過的,對眾生有利益的,現在的人不知道,過去的人曾做過,我們瞭解,我們就與大家分享,像這樣,「緣境象決斷說之為智」,說我們所做的,做我們所說的,這樣我們的心就不虛,會很踏實,在人群中讓大家知道,這就是智慧。
所以我們要「深知一乘真實之妙法」,我們要深心信解,最近不都是一直這樣說嗎?<信解品>,從迦葉尊者等四位,他們已經體會到了,在<譬喻品>中已深心瞭解,在<信解品>他們出來說話,表達他們已經深心信解,譬喻自己的過去,如貧窮子的過程。我們記憶還很新,應該還記得。在小乘法中這樣沈浮,現在要知道了,深知一乘,轉三為一,立於真實妙法,從鹿車、羊車,一直轉到大白牛車來了,這就是要深知,深心信解。佛陀所說法如雲雨一樣,聚集在大空中,應緣、應境滋潤大地,佛陀說法也是一樣,不論眾生根機是大小,佛陀所說的法,看眾生根機如何接受,佛陀還是一樣(應機),哪怕是小根小器,佛陀還是要普施法語,這就是真實的妙法。
「是非事理明斷為實智」。前面說過了,有事理,有事智與理智,事智就是入人群中,理智就是瞭解一切道理,我們不要受所知障把我們障礙了。煩惱障等等,大家要用智慧,在人事中要很明確,在理智中我們要佷清楚,這就是實智,這就是我們要學的目標,也就是智慧這念心要住於法,這法就是忍,有忍才能安得住,才能消除那些煩惱無明。佛法一步步用心前進,心與法若會合在一起,真的是法喜充滿,我們要好好用心啊!上面經文這樣說:
經文:「如來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
這是前面所說過的,佛陀他知道,一相一味之法,就像雨水一樣,普潤大地,其實,它的相就是水的相,他的味道就是淡,就是淡而無味,沒有什麼味道,卻能普潤大地,滋潤大地一切生機。如法在人間,平時看來沒什麼,卻能成長我們的慧命,讓我們日常生活輕安自在。今生來世,我們能很安心,今生所修的法,我能帶法往生,來生來世。最近常常看到幼童,小小的年齡,語出驚人,他的智慧真的是開口便是法,這就是過去生有薰習而來,我們一定要相信。 下面的經文再這樣說,
經文:「佛知是已,觀眾生心欲而將護之,是故不即為說一切種智。」
經文簡釋:「佛知是已,觀眾生心欲而將護之」
將護之:正是如來本懷,捨己從人恐其誹謗,將導護惜。
「佛知是已」,已經知道了,眾生根機大小,佛陀都瞭解,眾生的心念是什麼,眾生能能改多少?眾生能夠想什麼?他要修什麼?這些佛陀都很清楚,眾生的根機、眾生的心念、眾生的思考、眾生想要修的法,佛陀都瞭解了。所以這就是「觀眾生心欲而將護之」,眾生的根機,佛全都清楚了。所以他要應機逗教,應大小根機這樣來施教,這就是護,「將護之」,因為正是如來的本懷,佛陀疼惜,斟酌。雨若調順,那就是利益人間。水大若是不調,每天早會,我都會說天底下哪一個國家在缺水,乾旱了,這時很需要雨水。但是同一個國家,南北之分,在智利這個國家,這國家的地理(形狀)很長,從北到南有四千三百多公里。這樣長形的國家,在北部是淹大水,造成水災,水一直沒退;在南部缺水乾旱,旱得連民生用水都欠缺,都困難,何況地上物的耕作,不只是地上物乾了,人缺水,動物也受不了了。加上了火山爆發,火山岩漿一直從山上洩下來,好像火也將要起了。這是最近在這幾天,乾旱與下雨,(發生)水災的地方也有一段時間,缺水的地方(時間)也很長,又火燒山林地,很多的災難,又是水災,又是火燒山,又是火山將要爆發,又是長期缺雨水乾旱。想想,現在最需要的是很平均雨水,若能將水災的這些豪雨,這樣普遍從北到南,對大地就是大利益。
為什麼雨水這麼不調和?就是眾生共業啊!大宇宙間雖然也有雨很普遍的,卻是地面上的氣候不調順,所以蒸氣,雨水的結合,密雲大雨即使集結成群。沒有因緣,沒有氣候的因緣,在那地方就是乾旱,雨就是不下來,一片晴天,就是雨下不來,這就是眾生的共業。但是佛陀他對眾生,他就要很用心看眾生根機,眾生所造作的業,我們的煩惱無明業重,接受不到佛法,就如乾旱一樣。或者是受法卻不以法行,所知障,障礙很多,用佛法去邪知、邪見,去迷惑眾生,想要求速成道,說不定法也成為眾生的大障礙。所以,過去在<方便品>、<譬喻品>,佛陀也一直說「這樣、這樣根機的人,不能說大法」。因為接受了大法之後,有的在文字上,聽了瞭解,將這法惡意去(謀取)名利,這樣去宣道,自己不修行,將法去變化,呼風喚雨,取得人人的尊重,這樣也不對。或者是有心要引導人,對法不清楚,就容易引人投入火坑中。
就如在佛法中修行,一時心念惡起,提婆達多將佛法在外面(誤導),造成阿闍世王忤逆父母,佔領江山,施暴惡,他也是一樣,他從佛法中得來法,卻是惡行惡用。大的就如提婆達多,小的就是自迷迷他,在法中自己自迷,還要引導人走入迷的地方,這就是眾生的根器。若是還未到,反過來大法也會滅掉,斷了眾生的善根,使眾生心意紛亂。就像大雨下到不對的地方,就會變成災難,這是同樣的道理。所以佛陀需要保護眾生,什麼樣的根機,能接受什麼法,所以「將護之」,這是如來的本懷。要用很長、很久,無央數劫的耐心、愛心。「已成就」的根機成熟,佛陀就隨根機逗大教。根機能成熟,能接受佛法,他們能很穩定將慧心安住,他們能知道如何入人群,如何度眾生,這是「已成就」。還有「當成就」,現在開始,我本來所修的法是這樣,我已經瞭解了,接下來,我不知道是不是到這樣獨善其身就好了呢?佛陀就開始知道,這是「當成就」,因緣將要來了,所以佛陀趕緊將法會三歸一,就趕緊進一步為中根之人,當成就的人,就是中根的人。就如舍利弗、迦葉尊者等等,他們已經「當成就」了,所以佛為他們說大法了。未來當成佛,開始要發大心,入人群中,這是當成就。開始要接受佛陀授記的人。而「未成就」,有的人還在外面,佛就為他們說人天法,行十善業、守五戒,這樣慢慢來跟他們說。再者,有的人更無緣,連十善五戒都在誹謗。不要勉強他們,等待因緣。這就是佛陀的智慧,來保護眾生,這就是「觀眾心欲而將護之」,這樣好好保護他,因為這是佛陀的本懷。
「捨己從人,恐其誹謗」;有的人若不透徹道,很深、很透徹,只是一時熱心說:「好,我要去跟大家說。」但是,你若無法解釋,反而會受毀謗。法要深心信解,入心來,這就是法要不斷不斷吸收,有充足的法,這樣才能吸收一實乘的大法。所以佛陀這一實乘大法,就要觀根機而逗教、而引導,要不然恐怕光要聽到,還不瞭解,可能開始就會受很大的誹謗。所以,佛陀為了要循循善誘,照顧這些眾生的根機,這是佛陀在指導眾生,疼惜眾生,不捨學佛者受到眾生的困擾,所以佛陀就這樣慢慢來。 就像最近有人說:「我遇到什麼,人家如何跟我說,遻要停(繳)。」我就說「要停,我們就讓他停,並好好跟他說,說給他聽。」他說,「有啊,我就是這樣說給他聽,後來他就說,『好啦,我就再繼續』」這樣說給我聽。我就說:「你說給他聽之後,他才說要再繼續,那是看你面子,我們不要勉強他,我們還是要跟他說:『沒關係,我說的話你若相信,你好好觀察,覺得有意義,有信心,你很歡喜,隨喜功德,隨喜歡喜樂捐,那時候我們再收。』才不會讓眾生,不明白的人太過勉強了,心中有懷疑,太勉強不好。」
又有人說:「我最近都不敢出去收。」我們的委員回來這樣跟我說,我就告訴她:「沒關係,她不敢出去收,我們大家就趕緊來內修。」內修,大家來共修,因為很多事情他不瞭解,不瞭解的事情,他無法對外說明,現在我們大家應該要凝聚起來,將近五十年的時間,臺灣大風小事,慈濟人如何投入,是如何做,有幾次的大災難,大家是如何不惜(手腳),不顧生命,晝夜不休息在付出。」回顧一下,大家來分享一下,曾做過的人,「回眸來時路」,大家再分享一下,會感覺到說,那時走過來的這條路,這條路雖坎坷,很難走,不過,回頭看來,風光很美,現已經利益多少人了。雖然我們付出無所求,前腳走,後腳放,但是現在我們能帶人回過頭來看這風景。九二一(地震),在中部五十間的學校,已有幾屆學生從那些學校畢業了,歡喜造就人才。每次我若是到中部,到中部這樣走一下,遠遠看著:看,這就是「九二一」我們所援建的建築物,車在行走,遠遠看,車經過了,還回頭瀏覽,回想這間學校當初在蓋的過程。
整個腦海中,慈誠、委員,人間菩薩,菩薩群雲集在那個地方,這種雲集就像在哪裡施法,佛教的教法,大愛無私,用我們身體力行,在那地方普蔭眾生,看過,想到那時候的大愛村,幾十個大愛村,就是因為「九二一」,多少的房子倒塌、龜裂了,倒下去的要重建,龜裂的、崩塌的要再重修。但這需要時間,人要住哪裡?住帳棚裡嗎?二、三年的時間受得了嗎?不行,要趕緊要給他們一個安住處。所以我們趕緊找土地,借土地,多麼的辛苦!多少人發心提供出土地,為那個地方,幾十戶、幾百戶結合成一個村,如一個村落,一個村落一樣。幾百戶、百多戶、二百多戶、幾十戶,每個區域我們都給他們一個景觀、造景,讓他們集中,大家上班有房子可住了,十二坪的房子,小家庭這樣住。早上去上班,回來房子較窄,夏天會較熱,就在外面,孩子有遊樂,有玩的區域,有溜滑梯等等,景觀有大石頭,有小橋,造景觀,種大樹、小草,景觀造得很漂亮,讓他們回來後,有一個外面的庭院,讓大家共同(在一起),大人來分享,互相感情溝通,事業要如何發展,安心。聽到孩子的笑聲,大人互相交誼的聲音,夜晚了,大家安心進屋睡覺,明天早上,又是各人去做生意,去上班,為了要蓋房子去計畫,修理房子的去修房子等等。不用到三年,二年多後,看,已經家家戶戶能搬出去,搬到他們重新修建的房子,恢復了大家的生機。
而我們在蓋大愛村的同時,又在規劃學校。學校規劃,學校動工都是在同一時間,要如何急難救濟,安大家的心?供應們們三餐,讓大家吃得飽,大家陪伴,安心,同時為他們規劃蓋房子,安他們的身,安生活,安身有得住。接下來,孩子的學齡期不能拖,所以趕緊蓋學校。一連串,大間的學校都承接過來蓋,在台中、南投有五十間,同樣的,「九二一」在台北土城有一間,總共五十一所學校。一個「九二一」,二年多的時間,不管是學校或是人臨時住的簡易屋,以及及時救災難,在二年多的時間就完成。臺灣雖然發生這麼大的「九二一」地震,驚天動地,但是有這麼一大群慈濟人,「藍天白雲」,這不就是受法,密雲法雨,在菩薩的身影中,到處去付出,成就了一切。
臺灣人都會很快都忘記,而有的年輕人已經不知道了。「九二一」到現在,到底幾年了?也是很久了,十幾年的時間,忘記的忘記了。所以,那時的安心,現在又不安心了,要怎麼辦呢?只好就是要舊法新知,回眸來時路,這法才能一直傳下去,人間菩薩能夠救世,不是看不到的菩薩,是看得到的菩薩,真正是菩薩雲集救世人間,這是真實的事情。若沒再說下去,就永遠無法傳,到現在才十幾年而已,就都已經忘記了,這樣的人間,所以才會無明反反覆覆,我們要很用心。所以佛陀就是要讓我們知道,要不斷不斷,所以佛法一直反覆說話,同一句話,但是就是要不斷反覆,讓大家記憶要深,法要入,將我們生命的細胞,成長我們的智慧,這要不斷。所以,若出去外面還不敢說,不如我們就對內共修,再穩定大家的信心,這也就是我們要用心。
經文簡釋:「故不即為說一切種智」
眾生心欲尚有覆障,未及知此,故如來不急為說,所以將護之,令免生謗罪。
所以下面再說,「是故不即為說(一切種智)」,因為佛陀為了要保護我們眾生,我們的心念與我們的心欲,到底我們眾生的根機能不能接受?能接受多少?佛陀他全都瞭解,所以,為了要保護眾生的心,他就要慢慢施教,這是因佛陀已經瞭解眾生的根機、心欲等等。念何事?思何事?為何修?這些佛都很清楚,「故不即為說」。因為眾生的根機就是這樣,所以佛陀沒有一開始就說「一切種智」,因為眾生的根機真的是很淺、很小,所以「眾生心欲尚有覆障」。什麼來覆,把我們障礙了呢?就是煩惱。什麼是煩惱呢?因為還有心欲,我們眾生心欲還沒完全撥開,所以有心欲。因為我們的慧心,尚未安住於法,所以我們很容易受外面境界誘引出去,這就是因為我們的心欲還有覆障,還有煩惱來遮蓋了,我們對法還不很清楚,就是我們的根機還不夠分份量來接受,這就是眾生的心欲。
我們的功夫還不夠,我們還忍不住心欲,所以外面的環境搖動我們心,所以障礙我們,覆蔽我們。「未及知此」。因為這樣,這個法還沒辦法,還不及,根機不及,要來接受這個法,其實樹還沒長大,還不能倒這麼多水下去,所以如來不急為說。根機還很小,還未成熟,所以佛陀就沒這麼快將「一切種智」說出來。「一切種智」,就是已經覺悟天地宇宙萬物真理,世間一切種的道理,都完全攝受在內心的智慧。我們還沒辦法,凡夫還沒辦法。所以佛陀覺悟之後,就到鹿野苑去,那是思考之後,就從苦集滅道開始,要不然佛陀已經成佛了,跟大家說,「你、我大家都能成佛」。佛陀的成佛是已經是「一切種智」,與天體合一,什麼都知道;我們知道我們也能成佛,但是我們卻什麼都還不知道。所以佛陀覺得我們還不堪受,佛就這樣為我們法說從頭。讓大家從知道從苦開始。故如來不急為說一切種智。
所以「將護之」,將這「一切種智」,真實法,佛陀用心保護著,看看眾生的根機堪得受時,他才釋放出去施教。「令免生謗」。要不然有的人對法還不瞭解,聽、聽他就會來誹謗,我們是邪教等等,到底何為邪?為何正?邪正不分,所以出口就會說什麼是邪教。佛陀也不希望眾生有這樣,因不瞭解說出去,不瞭解的人就來毀謗我們。所以佛陀就是要保護人不受誹謗,也要保護這法,能夠永遠在人間流傳正法,希望人人啟開慧心。所以剛才一開始所說的,我們要記得,就是「慧心安住法名之為忍」,我們一定修「忍」,堪得忍才不會受欲,在外面,將我們牽引出去。種種貪瞋癡慢疑,都是在我們控制不住時,被它誘引出去,我們若能控制,那就是消一分無明,若控制不住,我們就再增長一分無明。無明心欲就來覆蓋我們,這樣我們的煩惱無明就愈大。所以我們人人要記得,要深知「一乘真實之妙法,是非事理明斷為實智」,大家要在這個境界,緣這個境界相,我們要很用心。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