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7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乾地喻眾生未信者,
密雲彌布集雨普降,
佛所說法一相一味,
三乘種性隨分受益。
乾地,大家知道了,乾旱的土地就是譬喻我們眾生的心,眾生的心很乾。人人都有一片的心地,我們的心地若沒有水分,就像大地乾旱一樣。大地如果乾旱,就是種子落地,也沒有辦法發芽,我們的心地,心田同樣也要有水,我們才有辦法耕作。心地與大地是同樣的意思,大地的道理是這樣,我們心地的道理也是同樣。所以這個地方說,「乾地如眾生未信者」,因為眾生心地乾,他就是沒有接受到法水,法水沒來滋潤他的心地。是法水沒有滋潤他呢?還是心地沒接受到法水?我們要用心去考慮。
接下來再說,「密雲彌布集雨普降」。外面天空雲已經都集聚過來了,雲若集聚過來,雨就降下來,會下雨。就像我們的心地,雖然很乾旱,但如果有那因緣,自然密雲就彌布。大地也是一樣,要有氣流、氣壓來合成,自然它就會有雲,就會下雨;若是沒有這個氣流,我們說心田,如果沒這個因緣,就無法得到法雨滋潤,就像土地,天空若氣流因緣不具足,雲也集聚不過來,自然也不會下雨。那就是要說因緣,有密雲彌布,自然就下雨。「佛所說法一相一味」,一旦因緣會合成,那就是佛應世人間。應世在人間,人間也要與佛有緣,才有辦法聽到佛來說法,一個很簡單的譬喻,小城市三萬人,見到佛、聽到佛說法;另外三萬人,有聽說一尊佛來到這個城裡,但,他並沒有接近佛;另外三萬人不只是沒有看到,連聽都沒聽到,像這樣,九萬人的小城市,只有三分之一與佛有緣,因緣成熟見到佛、聽到法,這要說因緣。所以,佛所說的法,一相一味。
其實佛在說法沒有挑人,任何人都可以來聽,各人所聽的法,各人能接受,「三乘種性隨分受潤」。法都一樣,但是三種修行者,聲聞,佛陀在講法,哪怕是說菩薩法,但是聲聞在旁邊聽,他所聽的,就是將佛聲入耳,佛陀說到要持戒。是啊,要持戒,持戒就是要預防,莫作諸惡,防非止惡。他聽到戒,聲聞眾他們就知道,「對,佛陀就是這樣說,我們要持戒,我們要防非止惡。」因為苦、集、滅、道是來自於攀緣。一心念錯了,自然煩惱無明多。所以佛陀雖然說菩薩法,佈施、持戒,佈施好像不是為他們說的,但是,持戒是聲聞受這樣的法,防非止惡去除煩惱。如果是緣覺聽到,他覺得那就是精進。是的,要精進,因為人生無常,因緣會集,我們要小心,除了持戒,我們要精進觀世間法,「一切因緣生、一切因緣滅」,我要從這個道理深入。所以,緣覺所聽到的,精進就是他最受用;如果是菩薩聽到,從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法,六波羅密,菩薩全盤通收,這是修行一條康莊大路。
菩薩聽了,歡喜了,頓悟了, 發心了,發大宏願,這是三乘種性。種就是種子。性,就是能生的堅定,「種性」就是能生這個性堅定的種子,有遇到法,自然就能成長很快,這就是三乘種性。隨著他們的種性根機,隨分受潤,所以我們到底要修什麼樣的法?希望我們能將我們這一片心田,好好耕耘,等待雨水,我們要播什麼種子,你是要播水稻呢,還是要種黃豆,還是要種其他?菜瓜、胡瓜都可以,但是要好好用心體會。當然,大地五穀雜糧,都是各有利益眾生,我們自己選我們想要的種子,但是佛陀來耕耘眾生的心地,就是希望眾生大利益,每一顆種子都綿綿不絕大利益一切眾生。就如昨天說過「甘蔗、葡萄」。甘蔗,生吃就是甜的,頭尾都甜,有益身體,若經煮過就成糖,製造過就成糖,它能應用於很多種的調味,保益人的身體,這是甘蔗。若是像葡萄,一顆小的種子,一種下去,就牽藤一直下去,一串一串的葡萄,就隨著藤、枝、葉,這樣一直蔓延,一串一串、一穗一穗的葡萄。每一顆葡萄裡面還有種子,這就像智慧,我們若能發大心、立大願,我們悲智雙運,投入人群中能廣度眾生,眾生都要把握因緣,有了因緣,自然就得到好的因緣,雖然種子埋在地裡,不管它多深,不管過去的煩惱有多少,總有一天,將煩惱去除了,自然我們撥開了煩惱,真如現前。總是,我們在修行的過程,那就是要結好因緣,不然佛陀為什麼來來回回,入人群中在造福緣,在人群中取得了人間的智慧,這就是佛陀福慧雙修。
佛陀在二千多年前出生人間,他對人群就是用心來造作,製造因緣。有一天他和阿難出去托缽,那一天,佛陀故意穿著一件已經破損的袈裟在路上行走,有一位婆羅門教徒,看見佛陀的形相很莊嚴,一看到就很歡喜,這樣走路過來。但是覺得:佛怎麼穿這件衣服(袈裟),已經破損的衣服(袈裟),這位婆羅門教徒,他心生不忍,趕緊從他家拿一塊布,剪一片下來,獻給佛陀,說:「佛啊,你身上這件衣服(袈裟)已經破損,我用我其中的一塊布,要讓佛陀能補貼這件破損的衣服(袈裟)。」佛陀很歡喜,就為婆羅門教徒授記,說:「很好,你發這念心,你將來也能夠成佛,那就是要過了二大劫,無量的時間之後,你能成佛。」大家聽到了,這樣一點點的東西,佛陀就為他授記,這樣我們大家能模仿這樣來供佛,雖然我們家不是很有錢,雖然我家很貧窮,若只要這樣一塊布就能得佛授記,這樣我們大家趕緊來集,這樣大家將家中的布都集中起來,很高興的,佛陀也為大家祝福,歡喜接受。阿難看到這麼多人送布過來,阿難就問說:「佛陀呀!到底佛陀是什麼因緣,只是一個舉動,就能有這麼多人來響應,這到底是什麼因緣?佛陀是累積什麼樣的福,為何會這樣,只是這一件破損的衣服(袈裟),就能成就這麼多人佈施的心?」
佛陀就說:「阿難你若想聽,就要用心聽。」就開始說,在無量劫前,那個時候有一尊佛出世,叫做毘婆尸佛,那個時候有一個國王叫做槃。,毘婆尸佛出現在這個國家,領導僧眾九萬多人,在這國家遊行,來到這國土,這裡的人民,大家都很尊敬毘婆尸佛,有一天,一位大臣來到精舍,向佛陀懇求,「佛啊!我很想供養,希望佛陀慈悲接受。」佛陀就說:「你要如何供養?」這位長者大臣說:「希望能給我三個月時間來供養。」佛陀默然,允許了。長者看到佛陀默然允許,很歡喜,就回去開始要準備了,每日要供佛僧這麼多人。後面國王來了,國王向佛說:「毘婆尸佛,我有一個懇求,您來到我的國家,我希望能作三個月的供養。」毘婆尸佛他就回答說:「可惜,我剛才才答應過你的大臣,同樣的要求,我已經答應他了,總沒辦法一個時間受兩地方的供養。」
國王有一點失望,就回去了。但是他不死心,就請那位大臣來,與他商量,就說:「你能把這三個月讓給我嗎?」這位大臣向國王說:「是可以,但是國王您要向我保證,保證三個月後,我人還在,人還沒有死;第二,你要向我保證,三個月之後,佛還健在;你還要向我保證,保證三個月後,沒有天災,讓我能達成這個供養,(若這樣)三個月後再供養。」這位國王說:「佛陀不是說人生無常,我怎有辦法保證你三個月後還健康呢?無常的日子,佛,我也無法保證,三個月後,佛陀是不是還健康,,還同樣在我們的國度?我更不敢保證,天然是不是風調雨順呢?這我都無法保證啊。」長者就說:「是啊,無常,我能得到現在機會。佛陀既然答應,我怎麼有辦法讓呢?」國王就說:「要不然這樣,佛陀來到我國土,我也擔心無常,供養不到,第一天我供養,第二天你供養,第三天我供養,我們來輪流。」大臣就認為:這樣很好,總是國王能發心也是要供養佛,我也理所當然要讓國王。「好吧,第一天國王就先備辦供僧。」
就這樣三個月,不只是供僧,國王也為毘婆尸佛準備了最好的衣服(袈裟),來供佛還有所有的僧眾,七條衣,也是人人各有一件,作大布施。長者也是一樣,他也是供佛最好的衣服(袈裟),也是一樣為所有僧眾都佈施衣服(袈裟),全部平等佈施。佛陀將故事說到這裡,就向阿難說:「阿難,你知道嗎,那個時候那位長者就是我現在。那個時候,因為毘婆尸佛出世,我很用心供佛求法,所以有這個因緣與國王互相分享,國王也因為這樣更加殷切來供佛,所以,這個因緣,國王是現在的彌勒菩薩,未來成佛的彌勒佛,那位長者是我現在,先作度眾生緣。」這就是現在的釋迦牟尼佛。所以佛陀從穿這件破損衣服(袈裟)出去,出外去托缽,讓人家看到了,那時一位婆羅門教徒,一啟動起來,城中人民響應,引起阿難來問佛過去因緣,這就是佛陀造種種的因緣來講法,這就是需要因緣,眾生的心田,也是需要緣,因緣成熟,法雨滋潤。(故事典出《賢愚經‧卷十三》(六二)梵志施佛納衣得受記品第五十五)前面的經文說:
經文:「山川險谷,幽邃所生,卉木藥草,大小諸樹,百穀苗稼,甘蔗葡萄,雨之所潤,無不豐足。」
這已經講起了,只要下個雨,就很普遍,再深邃的地方,同樣也能受到雨的潤濕,就像我們眾生,深埋著我們的真如本性,只要有法雨滋潤,自然我們這個很深的真如本性,也能慢慢滋長起來,這是我們昨天說過。下面接下來就說:
經文:「乾地普洽,藥木並茂,其雲所出,一味之水,草木叢林,隨分受潤。」
經文簡釋:
「乾地普洽」;此喻法雨普施,未信令信。未聞不信諦理者,有如乾地,未受滋潤不長佳苗。
*法水潛濕入地,喻眾生欲習受法,而未與如來法流水接合,名為乾地,今蒙法潤,亦普洽。
「乾地普洽」,意思就是說,乾旱的土地,一場雨下來,全部都很普遍,雨水就這樣平均的使各處都濕了,雨水很豐富,譬喻法雨普施,未信令信,法雨就是這樣普施,宋信的,讓他能信仰,這種未信的人是因為未聞,不信諦理。還沒有聽到的人,或者是聽到,還不相信的人,還沒聽到,當然就不生信心,或是聽到之後,對很深的道理,他還沒有堅定的信心。這樣的人,心地就是乾,還很乾旱。第一,是沒有信;第二,是不信。像這一類的人,就如乾地,「有如乾地未受滋潤,不長佳苗」。我們有說「苗稼」,前面的文,「苗稼」就是沒有水,那怕你有很好的種子,沒有水分,不受水分滋潤,種子再好,有土地、有陽光,但是,欠缺水分,還是生長不起來,這就是譬喻乾地。
「法雨潛濕入地」,喻眾生欲習受法,而未與如來法流水接合,名為乾地。譬喻說,聲聞、緣覺,雖然他也已經在修行,卻是所有修習的法,還沒辦法與佛所含的本懷接合,佛的本懷是真實法,要普施給眾生,人人可成佛的真實法。但是,聲聞、緣覺,一直守在我自己聽法,我去除煩惱,我獨善其身,就是一直守在這個地方,所以還沒有到佛,如來,這個法交流起來,法水還未交接,真正的心靈,佛陀大乘實法這泉流還未交接,本來這泉流是隨溪,隨溝,這樣流走,讓它溪溝有水,各修各的。現在大家都靠溪水、溝水,滋潤他的田地,他還未接流到水的源頭,所以這就是還「未與如來法流水接合」,還未接合到,所以「名為乾地」。心地,水若流過去,水溝就乾掉,還沒有來到水源頭,稱為乾地。水溝是藉水流過,最重要是水的源頭。如果還未到水的源頭,也是很容易乾掉。現在「今蒙法潤,亦普洽」。法水已經開始下了,溪溝的水也開始在濕潤,還未到達水的源頭,雖然還未到達水的源頭,同樣的,藉溪溝的水路去潤濕需要的耕地,所耕種的土地,也是這樣的。
經文簡釋:
「藥木並茂」;群機受潤,如物等茂。此喻既信者令得增長入證,即是有三乘種性者,能得成就三乘菩提華果。
所以「藥木並茂」,「群機受潤,如物等茂」。只要有水,直接下來的水,先溪、溝、池,再流更遠一點的,大地直接接受到雨露,和雨露成為溝水,不論是遠近,「群機受潤」,不論是大小乘的根機全部受潤,就像藥草與大小樹木,有了水就並茂,就這樣茂盛起來了。這譬喻「既信者令得增長入證」,即是有三乘種性,這三乘,修三乘法的人慢慢就增長起來了,他們的根慢慢成長。聲聞乘的人聽到這個法,開始瞭解,不是獨善其身,還要再兼利他人。緣覺也是如此,菩薩更要堅定信心,發宏誓願入人群,所以成長了,已經不斷不斷,增長入證,就是「有三乘種性者」,一直都在成長中,慧命的成長,「能得成就三乘菩提華果」。不斷成長,這是佛陀說法的過程,讓這些三乘根機的人,堅定他們的信心,越來越成長,到達他們所得安定的智慧。
經文簡釋:
「其雲所出,一味之水」;重頌能潤之法雨無差,故曰一味之水。
*「其雲所出」:身雲所出。
*「一味之水」:如來一味利益眾生,更無別念,如雲澍雨,水無別味。
「其雲所出,一味之水」,這又是再次回復,回復表示「能潤之法雨無差」,不斷在告訴我們說,所有法雨其實是一味一相,普天降雨,都是一樣。不論在哪個國家、全球天空的雨下來都是一樣的相,同樣一味,都是一樣。這是要讓大家一直強調,讓大家要知道,法是平等,如雨水一樣。「其雲所出」,就是恢復重頌,雲,就譬喻佛的應身,哪個地方有因緣,佛就應身,因緣成熟。應身就如雲,很多氣流會合的時候,條件足夠,自然雲就密集,雲若出來,開始就是要下雨了。「一味之水」。「如來一味利益眾生,更無別念」。如來他所說的法,就如一乘,一味如一乘法,一乘實相的法來利益眾生,更無別念,這就是佛陀他心所懷的,佛陀的心懷,慈悲心念,盼望眾生,人人得到同樣的法,能夠達到與佛同等境界,這是如來一味一乘,利益眾生,更無別念,沒有其他的念。佛陀總是心懷悲念,他悲智雙運,就是希望能夠滋潤眾生乾枯掉的心地,讓人人心地有充分的法水,能夠成長我們人人具有的種子。「如雲澍雨,水無別味」,如雲,開始下雨了,雨水都一樣,相也一樣,只是大地,草有草的相,木有木的相,草有無限量的草相,木有無限量的木相,各有相,在叢林之中。但是,佛的法就是同樣,是密雲降雨,就是應身說法。但眾生煩惱無明,就如大地草木種相,實在是很多。
經文簡釋:
「草木叢林,隨分受潤」;此頌眾生聞法,隨機受益,等潤無差。
*水味雖一,而諸草木受潤不同;法味雖一,而諸根器得益不同。
但是,雨一降下來,隨分受潤,不論什麼樣的東西,或者是五穀雜糧,所有苗稼都能得到滋潤。這就是在讚誦眾生聽法,隨機受益,我們眾生的根機,多大的根機,我們就接受多大的法,小根機當然所接受的是小乘法。這是隨我們自己根機,去接受佛陀無限量的大法。我們的根機就是這樣,所以我們接受就是這樣的法。「水味雖一,而諸草木受潤不同」,水的味雖然是一種,但是草木所受的量就是不同了;「法味雖一,而諸根器得益不同」,法味雖然是一樣,但是看我們的根機大小,及我們的器材多大,小杯子,在那裡接雨水,就是小杯子的水量;如果用大水缸,所裝的雨水就是大量,所以要看我們自己本身。再接下來這段文:
經文:「一切諸樹,上中下等,稱其大小,各得生長。」
明稟潤生長
經文簡釋:
*「一切諸樹」;以類攝之,但分大小,約機眾多,故云諸樹。
*「上中下等」;此約三草,以喻三乘。
*「稱其大小」;比喻漸頓大小菩薩。
*「各得生長」;各遂其性,生成長育。
這就是已經跟我們表明了,稟潤生長。我們稟受到多少東西,多少的法,我們就得多少的成長。所以,「一切諸樹」。「以類攝之」,各形各類的東西,接受到雨水,就隨他的種性來攝受。「但分大小,約機眾多」,若要說根機,實在是很多,雨只是一項,一相一味,只是我們有大小根機,根機是單純或者是複雜?是無明或者是善念等等,眾生根機眾多,所以「故云諸樹」。水只是一相一味,大地的物,真的很多,諸草木等等,很多。所以叫做「上中下等」。這就是表明了「此約三草,喻三乘」。譬喻三乘,三種草,就是喻三乘,都是初機,開始初發心的三乘,上中下三乘。有的人利機,大根機聲聞,若讓他有機會,他就很快「頓教發心」就成菩薩,不用再經過緣覺,這要看他們的根機。如果根機還小,就像草一樣,所以譬喻小根機漸教三乘,就像草。
「稱其大小」,譬喻「漸頓小大菩薩」。「漸」就是慢慢來,慢慢地來就如小樹,還是大株草,這種慢慢來,慢慢來也會長大。「頓」就是大樹,瞭解了之後,接受了大法,大樹就能庇蔭大地,這就是大樹。所以,不論是草是樹,隨他們的根機譬喻。我們修行者接受了法,各人的感受不同,因為感受不同,就發心也不同;發心不同,我們的行動當然就不一樣。有的人慢慢來,很寬鬆,沒有想到人生無常。剛才在譬喻那位國王與長者,各人都想趕緊供佛。那位長者他就說:「能保證我三個月後我還活著嗎?能保證三個月後,佛陀還在嗎?能保證三個月後,氣候大地平安嗎?」這都無法保證,所以他們就要把握當下,你一天,我一天,不論未來如何,但是今天我做得到,明天你做得到,大家互相把握。同樣的,若是大根大機,這叫做頓教,能夠很快成長。所以「各得生長」。「各遂其性,生成長育」,很快就能滋長。是啊,我們學佛就要用這樣的心,把握當下,我們的根機要大,要小,要看我們自己,但是,要知道佛陀給我們的法是一相一味,只是隨我們的根機來接受。要時時多用心啊!
【補充資料】
典故摘自:《賢愚經‧卷十三》
佛在舍衛國時,一日,得知城中有因緣成熟之人即將得度,於是帶著侍者阿難入城乞食。當時佛身上所穿的袈裟有一些破洞,乞食結束後回到精舍,即有一婆羅門跟隨而來,恭敬地向佛問訊作禮,說道:「我在城內看見您的相貌圓滿莊嚴,行走間威儀堂堂,令人十分敬重;又見您身上的衣服有些破損,心想這一定是位德行高尚的修行人。所以我省下日用開銷,並將家中值錢的東西變賣,換來一些珍貴的白氈,希望能供養您,修補身上法服破損的地方。」佛陀微笑點頭應允,婆羅門見佛收下白氈,心中歡喜不已。世尊知道婆羅門的善心已發,便為他授記:「未來二大阿僧祇劫中,你當成佛,如我一般,十號具足,神通相好。」婆羅門聽了之後更是法喜,禮拜世尊,感恩無比。
世尊為婆羅門授記作佛一事很快地在國內傳開,許多豪貴大臣、長者、居士都起了這樣的念頭:「為什麼小小一塊白氈,有這麼大的福報?」於是大家開始積極地以各種上好衣料為佛作三衣,爭相送至精舍供養世尊。侍者阿難看到這樣的盛況,不禁問佛:「過去世尊是作了怎樣的善行,今生才能得這些富貴之人奉施衣物而不慳惜?」
佛陀平靜地回答:「在久遠劫前,有佛出世,號『毘婆尸佛』,徒眾多達九萬多人,當時護法中有一國王名『槃頭』,我於那一世為槃頭王的大臣。我因見佛出世因緣極難遭遇,發心想要請佛與眾僧前來應供,三月之間日日供給,不令匱乏。毘婆尸佛慈悲地接受了我的請求;此時,槃頭王也想供養佛僧,無奈佛陀答應我在先,國王便希望大臣將這次的機會讓給他。於是我對國王說:『如果您能保證三件事情,臣下就將此次的因緣先讓給您。一者,保證我的生命沒有無常;二者,保證佛陀常住我國;三者,保證國土常樂無殃。』槃頭王低頭一想:這三件事果真難辦!繼而再同我商量:『不然你請一日,我請一日,我們兩人共同成就供佛的功德如何?』於是我與槃頭王輪流設齋,各滿所願。我不僅齋僧,更為九萬比丘作七條衣,人人都得一領袈裟。」
佛陀告訴阿難:「我生生世世布施植福不疲不厭,今日所得皆有前因,不是虛受信施!」此時在場所有的佛弟子、護法善信聽聞佛語,悉皆信心大增、踴躍歡喜,發願勤修福慧、不生退卻。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