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5/04/11晨語簡記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5/04/11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2015/04/11晨語簡記   2015/04/11晨語簡記 Empty周六 4月 11, 2015 11:12 pm

20150411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佛為世之聖尊
諸天人眾導師
諸法之實妙相
一乘真實妙法
方便權巧演說




 聽、看,瞭解,一切無不都是來自佛覺悟者,他用心、愛,所以入人群中說法、傳法,一直千秋萬世,將這個道理向未來傳,我們現在才有法能聽,所以我們要時時感恩,諸佛菩薩不斷出現人間,不斷傳法人世,時時要用感恩心。「佛為世之聖尊」,也是「諸天人眾導師」。有佛、諸聖人來人間,這是最尊無上,所以就稱為聖尊。因為他的法說明了一切的理,瞭解了道理在人間,人間有道理來維持人類這條道路,讓我們人類按照道理來行道,這樣這人間才是很美滿的人間。在眾生道中為最上等、最稀貴的人類,所以我們身得人身,能聞佛法,很不簡單。何況諸佛出世,那就是稱聖為尊,是聖人,他是行道者、說道者,所以是最為尊貴的人。因為這樣,他的道理就是諸天人眾所要追隨的,所以佛陀稱為三界導師、四生慈父。這稱號對我們人間多麼的有親切感,亦師亦父,所以我們對佛的敬愛,必定要很用心來體會。因為諸佛稱號也就是「導師」,為何稱為「導師」呢?



*導人入佛道者佛菩薩之通稱能為人說盡解脫道,故名導師。引導大眾進入佛道的人,是佛菩薩的通稱。



  就是導人入佛道者,這就稱為導師。不只是佛,還有菩薩,是佛與菩薩的通稱,所以名為導師。就如我們在學校,學校有老師,也有導師,指導我們不懂的,讓我們能夠通曉、瞭解於課題。我們若不懂,請教我們的導師,他自然就為我們指導,從不懂到懂,所以這就稱為導師。導師就是引導人入佛道者,也就是入道理者,都稱為導師。包含佛、菩薩,他們的通稱。在人間,學校都有導師,何況在人間指導我們行正道的人,他的通稱都能夠叫導師。也是「能為人說盡解脫道,故名導師」。能夠指導我們,我們在迷茫中,給我一條正確的道路方向,當在險境,要何去何從?若能遇到人來為我們指導,「你要向這方向走,絕對安全;不要走入岔路中去,若是向岔路走過去,那個地方危險,容易迷失了」。指導我們向著一條正確的方向、道路走,讓我們平安通過,避過了險道,這就是導師。



  能為我們講盡解脫道,像是講法的人,能好好的為大家指導,將瞭解的法,佛陀的法流傳,後面的人不斷來接,不斷用心去按照這道理,細心深入瞭解,瞭解之後再來分析,來引導人人走入正確的道路,這樣也能稱為導師。我們的師公(印順導師)不就是人人稱為導師嗎?他用心,對佛法深入研究,非常入微,入到那最微細的,這樣的深入,將最微細的道理,再寫於書上,他的心所體解,不是口頭上說而已,他還立文字下來,將他的體會付於文字上。雖然有形的相,自然的法則已經過去了,但是他的精神、思想、文字、法句都還留在人間,這就是近代導師,這就是引導我們佛法在人間,人間不離佛法,這樣來引導我們,所以,大家都稱他為導師。



  這就是為人說解脫道。眾生迷茫,不知道理,由瞭解道理的人來為我們指導,給我們一個方向,讓我們從迷茫中覺醒過來,讓我們從迷途方向,向正道路走,這全都能稱為導師。還能引導大眾進入佛道的人,這也是稱為導師。這是佛、菩薩的通稱,所以導師就是佛、菩薩的通稱。所以要用心去體會,用心去體會諸法之妙相。「一乘真實妙法,方便權巧演說」。這都是從諸佛菩薩來人間,佛陀的開悟,發現的道理,為世間說,不論是五乘、三乘,只要我們根機所接觸的,大乘菩薩法收進來,開始入人群,為人群說法,這也能稱為導師。所以他在「諸法之實妙相」,解釋諸法真實妙法的道理生態等等,為我們解釋,同樣和佛陀所說的一樣,因為用心接法,用心體會,入人群中,同樣,用聽來的,體會、瞭解這「一乘真實妙法」,這樣的菩薩承佛教法,同樣入群中「方便權巧演說」。



  所以,這是佛陀他應身人間,傳法在人群中,人群有各種不同的根機,接受了佛法,流傳後世。就像雲雨這樣降下來,能夠普被群生,普被群機。所有不論是山河大地,一切草木,因為密雲一雨所潤澤,全都生長起來。就譬如我們眾生,人人的根機,人人的心地,到底我們的心性、根機有多大,能接觸的法有多少?隨著我們向來所實習,過去生所接觸,有了緣受佛法薰習,這回佛陀出現人間,佛陀所說法,他很快所接受到的法,能利根利器,很快就能夠入佛所說一實妙法,接受就很快了,這叫做大根器的人。同樣說的法,他能聞一,能通徹一切道理,這就是大根機。若是過去生還是無明不斷複製,雖然人人本具佛性,但是過去所修習的法淺,煩惱較多,這回佛應世人間,雖然他能接受到佛法,但佛法在他的心中能吸收的卻有限。就如草一樣,小根器,所以所接受到的就是小乘法,依教來修行,還是在修行中。或者是中根機的人,接受到了,道理瞭解了,但是還是顧自己自修行而已,還未開啟他的大根性,發弘誓願,尚未開啟出來。這就是隨順根機、因緣來接受,若是能好好趕緊接受,在人群中,就能普澤大地,長久的時間。所以,佛陀期望人人所接受的是大根機,入人群。



經文:「佛亦如是出現於世,譬如大雲普覆一切。既出於世,為諸眾生,分別演說,諸法之實」



  前面的文,「佛亦如是」,佛出現在世間,「譬如大雲普覆一切。既出於世,為諸眾生,分別演說諸法之實」。就是眾生根機是這樣,佛陀所說的法才會分出五乘、三乘,其實,佛本來所要說的是實法。「分別演說諸法之實」,雖然五乘、三乘,卻是諸法就是實法,只是眾生根機無法真正體會。佛陀對眾生說人人本具佛性,只要你的佛性啟發,在人群中不但付出對己無減,又能在人群中增益慧根,了解人群的道理。若是想得通的人,就能知道在無量眾生中度化,因為眾生無量,所以我們的智慧無量,這在《無量義經》裡面就已經清楚說過了。有的人認為:我修的法,我自己得,我不希望再分給別人。佛陀曾舉個例子,只要你一盞燈點亮起來,很多人,千百人因為你點燃這盞燈,大家從你這盞燈再分出去得光明。因為他的手中也有一支蠟燭、有一盞燈,只要你已經點亮這燈,他藉這盞燈引過去,自己的燈亮起來了,是藉你這盞燈來引出其他燈的光明。



  我們一室一盞燈,不如讓千百燈來分,將光亮引過去,這樣這間(暗)室不就增加光明嗎?我們一個道場,光是一個人懂道理,沒有用,只是一個人不斷一直說,要有很多人聽,更盼望大家能道理入心,這樣我們的周圍境界,燈燈相傳無量燈。看,我們若是在歲末祝福,一燈一燈一直引下去,千燈萬燈,這樣點燃了,不就點亮了周圍的境界嗎?燈燈相傳,在黑暗中不就能看到很美的境界?我們現在的娑婆,就像濁氣非常的污濁,若能在這濁氣中,昏暗的時代,人人懂道理,人人的心光都點燃了,人人的燭光都亮起來,這樣濁氣自然就破除了,自然就一片光明。這就是我們要學法。就如霧若是很濃,即使白天開車也要開車燈,要說安全,因為大霧很濃,我們的車若沒有打開車燈,視線看不遠,對方也會來撞我們,所以我們自己的(車)燈要打開,也預防我們不要去撞到別人,所以我們開車燈,對方的燈也要開,這樣彼此之間才不會互撞。這就是人人要懂道理,人人就軌道,這樣才是佛陀,諸佛菩薩,佛教菩薩在人間的道理,互為導師,互相來接引人群。下面接下來這段文再說,



經文:「大聖世尊,於諸天人一切眾中而宣是言:『我為如來兩足之尊,出於世間』」。



經文簡釋:

「大聖世尊」;三乘所證,名小聖人;如來圓極圓滿至極,妙覺果海圓寂,名為大聖。



  已經開始說了,「大聖世尊」。「大聖世尊」,就是「三乘所證,名小聖人」。大聖過去也是要修行,同樣要經歷無央數劫,上求下化,一路走過來,從小而大。所以,「大聖世尊」已經得無上正等正覺。昨天說過了,十法界中,除佛之外,全都叫做眾生,包括三乘──聲聞、緣覺、菩薩乘,都還是有少分無明,所以稱為「眾生」(指四生之一的胎生)。唯有佛已經大徹大悟了,微分的小煩惱全都去除了,塵沙惑,全部清淨了,稱為「大聖世尊」。有大聖,當然有小聖人了,那就是「三乘所證」,依佛的音聲,我們來體會,透徹他的道理,這叫做小聖人,雖然還在眾生之中,雖然還是在學地,但是,道理明白了。要看看我們的根機,到底我們接受多少?我們「隨分受潤」,一分一分一直瞭解,慧命一分一分增長,看我們的根機。所以有得到道理的人,瞭解大聖人之道,瞭解了,但是還未透徹,這樣叫做小聖人。



  如來就是圓極,因為他所修的行已經圓滿了,圓滿至極,已經覺悟了,「妙覺果海圓極」,所有的諦理都清楚了,天地宇宙萬物的道理,無不包容在佛的覺海中,所以叫做「妙覺果海圓極」。這妙覺果海,就是完全圓滿至極修過來的,是累生世不斷在人群中下化眾生,在諸佛時代上求佛道,像這樣得到「妙覺果海圓極」,這叫做「大聖世尊」。這就是佛,成佛之後稱為「大聖世尊」。我們還在學地依教修行,得到教理入心,也等於是證了果,證得佛法,聽了之後瞭解道理,這叫做小聖人。



經文簡釋:

「於諸天人 一切眾中而宣是言」;於求法大眾之中,志求正法者,而宣是言。



  所以,「於諸天人一切眾中而宣是言」。也就是說,「於求法大眾之中」。佛世時,這樣為世間人、大眾。那時候有九十多種宗教,佛陀出世之後,出現人間,有人聽了佛的教法,認為這是他最歡喜,這法能夠體解深入,這種對正法能夠體會這樣的人,他願意來求精進,隨佛出家,依教奉行,所以在這大眾之中。又有人希望更上一層,所以在三乘的教法中,一聞即解,志求正法。就是希望將正法再傳於後代,這種行大菩提道的人,在僧團中也有很多。佛陀依照人人所需求的法,很多人,稱為「大眾中」,為有心願意求正法的人來宣說。因為那時候的外道很多,願意向佛道的人眾,佛陀一一為他們說法。下面說



經文簡釋:

「我為如來」;我是究竟果德如來,久修梵行,福慧具足。云:如來出現世間,闡揚大法;化諸眾生,出離生死,令得無量義利安樂,是為眾生之師範也。



  「我為如來」,意思是佛陀向大家再肯定地保證,「我是如來,我是究竟果德的如來」,那就是要向大家建立信心。我從過去過去無始劫以來,「久修梵行」,在很久以前,無央數劫,久修梵行,很久以來就是這樣修清淨行,「梵行」就是清淨行。那就是「福慧具足」了。「如來出現世間,闡揚大法」,這是因為有過去無央數劫。所以一直要跟大家說,修行是要用長久的心,不只是今生此世,也是過去生中無量數世,這樣一直修來的。清淨的意思,就是不染穢,叫做清淨。生生世世,就是去除無明,增長清淨行,這樣修梵行過來的,所以,「久修梵行」。



  梵行清淨,就是福慧具足。「梵行」是在人群中,而不受人群所污染了,又能生生世世保持著清淨,但是是在人群中造福人群,所以叫做福慧具足。若是獨善其身,既不修福,又無法通達人群世事道理。常常說,佛法不離世間法,離世間求佛法,就如在龜上求毛,如在兔子頭上要求角,根本就沒有這種體相。所以,我們修行必定要入人群,才能結福緣、修善法,才能在人群中看盡眾生的法。有了煩惱,才有智慧的分別,所以,世間法是相對待。有黑夜,才有白天,這是同樣的道理。總而言之,要「久修梵行」,修福慧具足。所以這樣叫做如來,乘如是法而來出現世間,來世間的目的,一大事因緣,就是要開示眾生,期待眾生能夠悟入大法,這就是如來的意思。如來「化諸眾生,出離生死,令得無量義利安樂」。能夠讓大家得到無量義的利益,得到安樂,這就是佛陀、如來,乘如是法而來人間的目標,也就是「眾生之師範」,也就是眾生的典範,這就是乘如是法而來人間。



經文簡釋:

「兩足之尊」;兩足尊者,或以戒定為二足,或以權實為二足,或以福慧為二足,或以解行為二足,此皆內德之二足。外形以天人為二足,佛是天人二足尊。



  所以「我為如來,兩足之尊」。我是如來,乘如是法而來,我是兩足尊,這是佛陀,在大眾中,建立大家的信心,稱兩足尊。「兩足尊」的意思就是說,「或以戒定為二足」。我們要修戒,我們要修定,若有戒、有定,這樣我們在人間走路就暢通無阻,所以,(有了)戒、定,我們能夠對道理具足了解。心中有戒就不犯錯,不犯錯,我們的心永遠都很自在,有自在的心,才有定力。所以,世間一切事物都是很具足瞭解,需要的就是戒、定,戒、定就是兩足,那是二足。



  或者是「以權實為二足」。我們瞭解法,瞭解了法,我們要入人群度眾生。眾生根機不齊,我們就要用方便法,佛陀就是用方便法。我們眾生根機不齊,所以佛陀就設權教,但是佛陀不失於實法而施教眾生,真實法,就是要引導我們走,從凡夫地直到行菩薩道,終點是成佛,這叫做實教。所以具足權教與實教為兩足,這就是教育眾生的方法,這也是兩足。



「或以福慧為二足」,或者是用福與慧,二項要平行修。要修福,一定要入人群,為人群付出,為人群效勞。「個人事小,天下事大」,不只是為個人而已,我們應該要為天下眾生,造福人群,所以這叫做修福。慧,就是人人皆平等,能夠開啟我們的心胸,包容天下一切人事物,這叫做智慧。所以,佛陀教育我們,啟發我們的慈悲,慈悲到極等,叫做等觀,慈悲等觀。這叫做福慧,在人群中造福,發揮慈悲,眾生皆平等,沒有怨親的差別,已經將所有的眾生視為一子,這是佛陀他的大慈悲平等心,這也就是兩足。



「或以解行為二足」。或者是已經對佛法道理完全清楚瞭解了,還要再身體力行,不只是了瞭解而已,還要再身體力行。常常說,法要入心,行要在法中,這樣也叫做兩足,這是我們修行者最重要的,這全都是內德,我們自己內心所修的行。內心必定要解,要行。「外形以天人為二足」。於外在,「佛是天人二足尊」,凡是要修行,不論是天,天也常常來以佛為師,何況說我們人間呢?唯有人間能在這五趣雜居地容易體會到人間的疾苦,才有機會投入人群中去造福人群。所以,佛陀來人間教化,希望人間人人能受法,能夠行法,能夠傳法。我們人人都能成為受法者、傳法者、行法者,這是佛陀最期待,所以有內外的兩足。



  前面我們說過了,就是戒、定也是兩足,這也是我們自己內在要修。或者是權、實為兩足,入人群度眾生,這也是我們自己要發心。或者是福、慧為兩足,這也就是我們在人群中所發揮的福慧修行,這也就是兩足。或者是體會、瞭解,實行,這也是兩足。或者是以天人之間,向所有天人為典範。這就是導師,這就是兩足尊,乘如是法而來人間的兩足尊,這樣出現於世。修行總是要在這樣的過程中,具足如這樣,乘如是法,很多種的兩足會合。



經文簡釋:

「出於世間」;為眾生故,不住涅槃。對於世間之稱。一切生死之法為世間,涅槃之法為出世間。即苦集二諦,世間,滅道二諦,出世間譬喻品曰:開示演說出世間道。謂諸菩薩,精勤修習菩提道時,隨力聽聞,為他演說三乘正法,而於其中,心如虛空,平等寂滅,離諸名相,如是般若,無取無著,是名出世間般若。三乘者: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再來,「出於世間」,「為眾生故,不住涅槃」。佛陀應人間的因緣成熟,二千多年前的悉達多太子出生,然後過程修行,然後覺悟了,覺悟之後,一生中一直在傳法,弘法利生,壽命在八十歲,八十歲入滅,佛陀是不是這樣就入滅了?「不住涅槃」。他還是會再來,生生世世,他的內心已經沒有煩惱了,滅除了一切塵沙、無明惑,現相人間,同樣有壽命的限度,但是這樣是不是代表佛成佛了、滅度了、沒有了?不是。因為佛覺悟,是如來乘如是法,他還是再來人間,生生不息。所以,「對於世間之稱,一切生死之法為世間」。「世」就是時間,「間」就是空間。長久無法計算的時間,虛空遍法界的空間,這就是佛陀他所感化的世界。佛陀成佛,就是出現在這樣的時間,因緣具足。這樣的空間,選擇在迦毘羅衛國,將他的法要普遍在虛空法界,這就是佛陀一生來人間。



  這種「涅槃之法為出世間」,就是來指導我們,如何讓我們能不必在六道輪迴,這種苦由不得自己,來教育我們,教育我們如何離開苦、集。讓我們知道苦,苦是來自於集很多的煩惱,生生世世不斷複製,由不得自己,帶業來人間。指導我們要發心,滅除煩惱,要滅除煩惱,那就要修行於道,我們才不必再帶業來生,由不得自己。所以,佛陀來人間,就是為了要讓大家能滅,苦、集,我們把它滅除,所以我們要修行於道,這樣叫做「出世間」。在世間,五濁惡世,就是不離苦與集,我們若要出世,就要「滅」與「道」,這樣修行於道,才能出離世間。所以〈譬喻品〉中,「開示演說出世間道」。



  佛陀來人間就是這樣。也就是說「諸菩薩,精進修習菩提道時」,就是「隨力聽聞」。菩薩也是同樣,在修行的過程,就要在這條菩提直道,隨自己的能力來聽法,聽了之後,「為他演說三乘正法」,就是這樣聽來,就是這樣入人群去講法。「而於其中,心如虛空」。在眾生中,不受眾生的煩惱所污染,「心如虛空」,心包太虛,平等,這樣叫做「平等寂滅」。我們要修的行就是這樣。所以,「離諸名相,如是般若,無取無著,是名出世間般若」。所以我們學佛就是要學於此,佛陀是已經圓極的成果,已經是無染著了,將他(修行)的過程來教育我們,我們人人同樣走這條路,同樣入人群中。「離諸名相」,這種「如是般若,無取無著」,付出無所求,不是要擁有什麼,就是無所求。「是名出世間般若」,就是出世間的智慧,這就是我們要學的。要從三乘開始,既然發心修行了,在聲聞、緣覺,目標應該就是行菩薩道。所以佛為世之聖尊,佛陀出現人間,開這條路,我們跟他這樣走過來,從小乘聖人一直向著大乘覺者的大聖人道路走,不是走不到,只要我們時時多用心啊!



************************************************************

【註一】《法華義疏》:兩足尊者,或以戒定為二足,或以權實為二足,或以福慧為二足,或以解行為二足,此皆內德之二足也。外形以天人為二足,佛是天人二足之尊也。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5/04/11晨語簡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5/04/11晨語簡記   2015/04/11晨語簡記 Empty周一 4月 13, 2015 5:05 p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五年四月十一日星期六)

 

今天上人對於:「佛、菩薩、導師,大聖,梵行,兩足之尊,三乘」都有開示,最重要當然是佛與導師了,然而,要成佛一定要修菩薩道,要入人群修清淨梵行。要當眾生的導師,上人說,佛菩薩都可以是導師。

聽到「導人入佛道者佛菩薩之通稱能為人說盡解脫道,故名導師。引導大眾進入佛道的人,是佛菩薩的通稱。」這句開示就很高興。

 

還有上人對於兩足尊的開示也讓我們有更寬廣的了解。

「兩足之尊」;兩足尊者,或以戒定為二足,或以權實為二足,或以福慧為二足,或以解行為二足,此皆內德之二足。外形以天人為二足,佛是天人二足尊。

 

其餘心得如畫線重點。

 

佛為世之聖尊
諸天人眾導師
諸法之實妙相
一乘真實妙法
方便權巧演說

 

    聽、看,瞭解,一切無不都是來自佛覺悟者,他用心、愛,所以入人群中說法、傳法,一直千秋萬世,將這個道理向未來傳,我們現在才有法能聽,所以我們要時時感恩,諸佛菩薩不斷出現人間,不斷傳法人世,時時要用感恩心。「佛為世之聖尊」,也是「諸天人眾導師」。有佛、諸聖人來人間,這是最尊無上,所以就稱為聖尊。因為他的法說明了一切的理,瞭解了道理在人間,人間有道理來維持人類這條道路,讓我們人類按照道理來行道,這樣這人間才是很美滿的人間。在眾生道中為最上等、最稀貴的人類,所以我們身得人身,能聞佛法,很不簡單。何況諸佛出世,那就是稱聖為尊,是聖人,他是行道者、說道者,所以是最為尊貴的人。因為這樣,他的道理就是諸天人眾所要追隨的,所以佛陀稱為三界導師、四生慈父。這稱號對我們人間多麼的有親切感,亦師亦父,所以我們對佛的敬愛,必定要很用心來體會。因為諸佛稱號也就是「導師」,為何稱為「導師」呢?

導人入佛道者佛菩薩之通稱能為人說盡解脫道,故名導師。引導大眾進入佛道的人,是佛菩薩的通稱。

  就是導人入佛道者,這就稱為導師。不只是佛,還有菩薩,是佛與菩薩的通稱,所以名為導師。就如我們在學校,學校有老師,也有導師,指導我們不懂的,讓我們能夠通曉、瞭解於課題。我們若不懂,請教我們的導師,他自然就為我們指導,從不懂到懂,所以這就稱為導師。導師就是引導人入佛道者,也就是入道理者,都稱為導師。包含佛、菩薩,他們的通稱。在人間,學校都有導師,何況在人間指導我們行正道的人,他的通稱都能夠叫導師。也是「能為人說盡解脫道,故名導師」。能夠指導我們,我們在迷茫中,給我一條正確的道路方向,當在險境,要何去何從?若能遇到人來為我們指導,「你要向這方向走,絕對安全;不要走入岔路中去,若是向岔路走過去,那個地方危險,容易迷失了」。指導我們向著一條正確的方向、道路走,讓我們平安通過,避過了險道,這就是導師。

  能為我們講盡解脫道,像是講法的人,能好好的為大家指導,將瞭解的法,佛陀的法流傳,後面的人不斷來接,不斷用心去按照這道理,細心深入瞭解,瞭解之後再來分析,來引導人人走入正確的道路,這樣也能稱為導師。我們的師公(印順導師)不就是人人稱為導師嗎?他用心,對佛法深入研究,非常入微,入到那最微細的,這樣的深入,將最微細的道理,再寫於書上,他的心所體解,不是口頭上說而已,他還立文字下來,將他的體會付於文字上。雖然有形的相,自然的法則已經過去了,但是他的精神、思想、文字、法句都還留在人間,這就是近代導師,這就是引導我們佛法在人間,人間不離佛法,這樣來引導我們,所以,大家都稱他為導師。

  這就是為人說解脫道。眾生迷茫,不知道理,由瞭解道理的人來為我們指導,給我們一個方向,讓我們從迷茫中覺醒過來,讓我們從迷途方向,向正道路走,這全都能稱為導師。還能引導大眾進入佛道的人,這也是稱為導師。這是佛、菩薩的通稱,所以導師就是佛、菩薩的通稱。所以要用心去體會,用心去體會諸法之妙相。「一乘真實妙法,方便權巧演說」。這都是從諸佛菩薩來人間,佛陀的開悟,發現的道理,為世間說,不論是五乘、三乘,只要我們根機所接觸的,大乘菩薩法收進來,開始入人群,為人群說法,這也能稱為導師。所以他在「諸法之實妙相」,解釋諸法真實妙法的道理生態等等,為我們解釋,同樣和佛陀所說的一樣,因為用心接法,用心體會,入人群中,同樣,用聽來的,體會、瞭解這「一乘真實妙法」,這樣的菩薩承佛教法,同樣入群中「方便權巧演說」。

  所以,這是佛陀他應身人間,傳法在人群中,人群有各種不同的根機,接受了佛法,流傳後世。就像雲雨這樣降下來,能夠普被群生,普被群機。所有不論是山河大地,一切草木,因為密雲一雨所潤澤,全都生長起來。就譬如我們眾生,人人的根機,人人的心地,到底我們的心性、根機有多大,能接觸的法有多少?隨著我們向來所實習,過去生所接觸,有了緣受佛法薰習,這回佛陀出現人間,佛陀所說法,他很快所接受到的法,能利根利器,很快就能夠入佛所說一實妙法,接受就很快了,這叫做大根器的人。同樣說的法,他能聞一,能通徹一切道理,這就是大根機。若是過去生還是無明不斷複製,雖然人人本具佛性,但是過去所修習的法淺,煩惱較多,這回佛應世人間,雖然他能接受到佛法,但佛法在他的心中能吸收的卻有限。就如草一樣,小根器,所以所接受到的就是小乘法,依教來修行,還是在修行中。或者是中根機的人,接受到了,道理瞭解了,但是還是顧自己自修行而已,還未開啟他的大根性,發弘誓願,尚未開啟出來。這就是隨順根機、因緣來接受,若是能好好趕緊接受,在人群中,就能普澤大地,長久的時間。所以,佛陀期望人人所接受的是大根機,入人群。

經文:「佛亦如是出現於世,譬如大雲普覆一切。既出於世,為諸眾生,分別演說,諸法之實」

  前面的文,「佛亦如是」,佛出現在世間,「譬如大雲普覆一切。既出於世,為諸眾生,分別演說諸法之實」。就是眾生根機是這樣,佛陀所說的法才會分出五乘、三乘,其實,佛本來所要說的是實法。「分別演說諸法之實」,雖然五乘、三乘,卻是諸法就是實法,只是眾生根機無法真正體會。佛陀對眾生說人人本具佛性,只要你的佛性啟發,在人群中不但付出對己無減,又能在人群中增益慧根,了解人群的道理。若是想得通的人,就能知道在無量眾生中度化,因為眾生無量,所以我們的智慧無量,這在《無量義經》裡面就已經清楚說過了。有的人認為:我修的法,我自己得,我不希望再分給別人。佛陀曾舉個例子,只要你一盞燈點亮起來,很多人,千百人因為你點燃這盞燈,大家從你這盞燈再分出去得光明。因為他的手中也有一支蠟燭、有一盞燈,只要你已經點亮這燈,他藉這盞燈引過去,自己的燈亮起來了,是藉你這盞燈來引出其他燈的光明。

  我們一室一盞燈,不如讓千百燈來分,將光亮引過去,這樣這間(暗)室不就增加光明嗎?我們一個道場,光是一個人懂道理,沒有用,只是一個人不斷一直說,要有很多人聽,更盼望大家能道理入心,這樣我們的周圍境界,燈燈相傳無量燈。看,我們若是在歲末祝福,一燈一燈一直引下去,千燈萬燈,這樣點燃了,不就點亮了周圍的境界嗎?燈燈相傳,在黑暗中不就能看到很美的境界?我們現在的娑婆,就像濁氣非常的污濁,若能在這濁氣中,昏暗的時代,人人懂道理,人人的心光都點燃了,人人的燭光都亮起來,這樣濁氣自然就破除了,自然就一片光明。這就是我們要學法。就如霧若是很濃,即使白天開車也要開車燈,要說安全,因為大霧很濃,我們的車若沒有打開車燈,視線看不遠,對方也會來撞我們,所以我們自己的(車)燈要打開,也預防我們不要去撞到別人,所以我們開車燈,對方的燈也要開,這樣彼此之間才不會互撞。這就是人人要懂道理,人人就軌道,這樣才是佛陀,諸佛菩薩,佛教菩薩在人間的道理,互為導師,互相來接引人群。下面接下來這段文再說,

經文:「大聖世尊,於諸天人一切眾中而宣是言:『我為如來兩足之尊,出於世間』」。

經文簡釋:

「大聖世尊」;三乘所證,名小聖人;如來圓極圓滿至極,妙覺果海圓寂,名為大聖。

  已經開始說了,「大聖世尊」。「大聖世尊」,就是「三乘所證,名小聖人」。大聖過去也是要修行,同樣要經歷無央數劫,上求下化,一路走過來,從小而大。所以,「大聖世尊」已經得無上正等正覺。昨天說過了,十法界中,除佛之外,全都叫做眾生,包括三乘──聲聞、緣覺、菩薩乘,都還是有少分無明,所以稱為「眾生」(指四生之一的胎生)。唯有佛已經大徹大悟了,微分的小煩惱全都去除了,塵沙惑,全部清淨了,稱為「大聖世尊」。有大聖,當然有小聖人了,那就是「三乘所證」,依佛的音聲,我們來體會,透徹他的道理,這叫做小聖人,雖然還在眾生之中,雖然還是在學地,但是,道理明白了。要看看我們的根機,到底我們接受多少?我們「隨分受潤」,一分一分一直瞭解,慧命一分一分增長,看我們的根機。所以有得到道理的人,瞭解大聖人之道,瞭解了,但是還未透徹,這樣叫做小聖人。

  如來就是圓極,因為他所修的行已經圓滿了,圓滿至極,已經覺悟了,「妙覺果海圓極」,所有的諦理都清楚了,天地宇宙萬物的道理,無不包容在佛的覺海中,所以叫做「妙覺果海圓極」。這妙覺果海,就是完全圓滿至極修過來的,是累生世不斷在人群中下化眾生,在諸佛時代上求佛道,像這樣得到「妙覺果海圓極」,這叫做「大聖世尊」。這就是佛,成佛之後稱為「大聖世尊」。我們還在學地依教修行,得到教理入心,也等於是證了果,證得佛法,聽了之後瞭解道理,這叫做小聖人。

經文簡釋:

「於諸天人 一切眾中而宣是言」;於求法大眾之中,志求正法者,而宣是言。

  所以,「於諸天人一切眾中而宣是言」。也就是說,「於求法大眾之中」。佛世時,這樣為世間人、大眾。那時候有九十多種宗教,佛陀出世之後,出現人間,有人聽了佛的教法,認為這是他最歡喜,這法能夠體解深入,這種對正法能夠體會這樣的人,他願意來求精進,隨佛出家,依教奉行,所以在這大眾之中。又有人希望更上一層,所以在三乘的教法中,一聞即解,志求正法。就是希望將正法再傳於後代,這種行大菩提道的人,在僧團中也有很多。佛陀依照人人所需求的法,很多人,稱為「大眾中」,為有心願意求正法的人來宣說。因為那時候的外道很多,願意向佛道的人眾,佛陀一一為他們說法。下面說

經文簡釋:

「我為如來」;我是究竟果德如來,久修梵行,福慧具足。云:如來出現世間,闡揚大法;化諸眾生,出離生死,令得無量義利安樂,是為眾生之師範也。

  「我為如來」,意思是佛陀向大家再肯定地保證,「我是如來,我是究竟果德的如來」,那就是要向大家建立信心。我從過去過去無始劫以來,「久修梵行」,在很久以前,無央數劫,久修梵行,很久以來就是這樣修清淨行,「梵行」就是清淨行。那就是「福慧具足」了。「如來出現世間,闡揚大法」,這是因為有過去無央數劫。所以一直要跟大家說,修行是要用長久的心,不只是今生此世,也是過去生中無量數世,這樣一直修來的。清淨的意思,就是不染穢,叫做清淨。生生世世,就是去除無明,增長清淨行,這樣修梵行過來的,所以,「久修梵行」。

  梵行清淨,就是福慧具足。「梵行」是在人群中,而不受人群所污染了,又能生生世世保持著清淨,但是是在人群中造福人群,所以叫做福慧具足。若是獨善其身,既不修福,又無法通達人群世事道理。常常說,佛法不離世間法,離世間求佛法,就如在龜上求毛,如在兔子頭上要求角,根本就沒有這種體相。所以,我們修行必定要入人群,才能結福緣、修善法,才能在人群中看盡眾生的法。有了煩惱,才有智慧的分別,所以,世間法是相對待。有黑夜,才有白天,這是同樣的道理。總而言之,要「久修梵行」,修福慧具足。所以這樣叫做如來,乘如是法而來出現世間,來世間的目的,一大事因緣,就是要開示眾生,期待眾生能夠悟入大法,這就是如來的意思。如來「化諸眾生,出離生死,令得無量義利安樂」。能夠讓大家得到無量義的利益,得到安樂,這就是佛陀、如來,乘如是法而來人間的目標,也就是「眾生之師範」,也就是眾生的典範,這就是乘如是法而來人間。

經文簡釋:

「兩足之尊」;兩足尊者,或以戒定為二足,或以權實為二足,或以福慧為二足,或以解行為二足,此皆內德之二足。外形以天人為二足,佛是天人二足尊。

  所以「我為如來,兩足之尊」。我是如來,乘如是法而來,我是兩足尊,這是佛陀,在大眾中,建立大家的信心,稱兩足尊。「兩足尊」的意思就是說,「或以戒定為二足」。我們要修戒,我們要修定,若有戒、有定,這樣我們在人間走路就暢通無阻,所以,(有了)戒、定,我們能夠對道理具足了解。心中有戒就不犯錯,不犯錯,我們的心永遠都很自在,有自在的心,才有定力。所以,世間一切事物都是很具足瞭解,需要的就是戒、定,戒、定就是兩足,那是二足。

  或者是「以權實為二足」。我們瞭解法,瞭解了法,我們要入人群度眾生。眾生根機不齊,我們就要用方便法,佛陀就是用方便法。我們眾生根機不齊,所以佛陀就設權教,但是佛陀不失於實法而施教眾生,真實法,就是要引導我們走,從凡夫地直到行菩薩道,終點是成佛,這叫做實教。所以具足權教與實教為兩足,這就是教育眾生的方法,這也是兩足。

「或以福慧為二足」,或者是用福與慧,二項要平行修。要修福,一定要入人群,為人群付出,為人群效勞。「個人事小,天下事大」,不只是為個人而已,我們應該要為天下眾生,造福人群,所以這叫做修福。慧,就是人人皆平等,能夠開啟我們的心胸,包容天下一切人事物,這叫做智慧。所以,佛陀教育我們,啟發我們的慈悲,慈悲到極等,叫做等觀,慈悲等觀。這叫做福慧,在人群中造福,發揮慈悲,眾生皆平等,沒有怨親的差別,已經將所有的眾生視為一子,這是佛陀他的大慈悲平等心,這也就是兩足。

「或以解行為二足」。或者是已經對佛法道理完全清楚瞭解了,還要再身體力行,不只是了瞭解而已,還要再身體力行。常常說,法要入心,行要在法中,這樣也叫做兩足,這是我們修行者最重要的,這全都是內德,我們自己內心所修的行。內心必定要解,要行。「外形以天人為二足」。於外在,「佛是天人二足尊」,凡是要修行,不論是天,天也常常來以佛為師,何況說我們人間呢?唯有人間能在這五趣雜居地容易體會到人間的疾苦,才有機會投入人群中去造福人群。所以,佛陀來人間教化,希望人間人人能受法,能夠行法,能夠傳法。我們人人都能成為受法者、傳法者、行法者,這是佛陀最期待,所以有內外的兩足。

  前面我們說過了,就是戒、定也是兩足,這也是我們自己內在要修。或者是權、實為兩足,入人群度眾生,這也是我們自己要發心。或者是福、慧為兩足,這也就是我們在人群中所發揮的福慧修行,這也就是兩足。或者是體會、瞭解,實行,這也是兩足。或者是以天人之間,向所有天人為典範。這就是導師,這就是兩足尊,乘如是法而來人間的兩足尊,這樣出現於世。修行總是要在這樣的過程中,具足如這樣,乘如是法,很多種的兩足會合。

經文簡釋:

「出於世間」;為眾生故,不住涅槃。對於世間之稱。一切生死之法為世間,涅槃之法為出世間。即苦集二諦,世間,滅道二諦,出世間譬喻品曰:開示演說出世間道。謂諸菩薩,精勤修習菩提道時,隨力聽聞,為他演說三乘正法,而於其中,心如虛空,平等寂滅,離諸名相,如是般若,無取無著,是名出世間般若。三乘者: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再來,「出於世間」,「為眾生故,不住涅槃」。佛陀應人間的因緣成熟,二千多年前的悉達多太子出生,然後過程修行,然後覺悟了,覺悟之後,一生中一直在傳法,弘法利生,壽命在八十歲,八十歲入滅,佛陀是不是這樣就入滅了?「不住涅槃」。他還是會再來,生生世世,他的內心已經沒有煩惱了,滅除了一切塵沙、無明惑,現相人間,同樣有壽命的限度,但是這樣是不是代表佛成佛了、滅度了、沒有了?不是。因為佛覺悟,是如來乘如是法,他還是再來人間,生生不息。所以,「對於世間之稱,一切生死之法為世間」。「世」就是時間,「間」就是空間。長久無法計算的時間,虛空遍法界的空間,這就是佛陀他所感化的世界。佛陀成佛,就是出現在這樣的時間,因緣具足。這樣的空間,選擇在迦毘羅衛國,將他的法要普遍在虛空法界,這就是佛陀一生來人間。

  這種「涅槃之法為出世間」,就是來指導我們,如何讓我們能不必在六道輪迴,這種苦由不得自己,來教育我們,教育我們如何離開苦、集。讓我們知道苦,苦是來自於集很多的煩惱,生生世世不斷複製,由不得自己,帶業來人間。指導我們要發心,滅除煩惱,要滅除煩惱,那就要修行於道,我們才不必再帶業來生,由不得自己。所以,佛陀來人間,就是為了要讓大家能滅,苦、集,我們把它滅除,所以我們要修行於道,這樣叫做「出世間」。在世間,五濁惡世,就是不離苦與集,我們若要出世,就要「滅」與「道」,這樣修行於道,才能出離世間。所以〈譬喻品〉中,「開示演說出世間道」。

  佛陀來人間就是這樣。也就是說「諸菩薩,精進修習菩提道時」,就是「隨力聽聞」。菩薩也是同樣,在修行的過程,就要在這條菩提直道,隨自己的能力來聽法,聽了之後,「為他演說三乘正法」,就是這樣聽來,就是這樣入人群去講法。「而於其中,心如虛空」。在眾生中,不受眾生的煩惱所污染,「心如虛空」,心包太虛,平等,這樣叫做「平等寂滅」。我們要修的行就是這樣。所以,「離諸名相,如是般若,無取無著,是名出世間般若」。所以我們學佛就是要學於此,佛陀是已經圓極的成果,已經是無染著了,將他(修行)的過程來教育我們,我們人人同樣走這條路,同樣入人群中。「離諸名相」,這種「如是般若,無取無著」,付出無所求,不是要擁有什麼,就是無所求。「是名出世間般若」,就是出世間的智慧,這就是我們要學的。要從三乘開始,既然發心修行了,在聲聞、緣覺,目標應該就是行菩薩道。所以佛為世之聖尊,佛陀出現人間,開這條路,我們跟他這樣走過來,從小乘聖人一直向著大乘覺者的大聖人道路走,不是走不到,只要我們時時多用心啊!

************************************************************

【註一】《法華義疏》:兩足尊者,或以戒定為二足,或以權實為二足,或以福慧為二足,或以解行為二足,此皆內德之二足也。外形以天人為二足,佛是天人二足之尊也。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分享合十

 

高明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5/04/11晨語簡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